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肥义见赵主父神色宁静,也劝道:“秦国欺诈楚国,扣押楚王,失信天下。截杀靖郭君,更是臭名昭著。赵主父这个时候入秦,岂不是羊入虎口。诸侯向来鄙视秦国,也不愿与秦为伍。我们纵使不合纵诸侯攻秦,也不能助秦。臣认为,我们应该将攻伐秦国的重任交给诸侯。赵主父心系赵国的安危,请赵主父以大局为重,万万不可入秦。”

    “齐、韩、魏三国联盟三伐楚国,我们既不助三国攻楚,也不助楚抗衡三国。三国击楚,楚国国力大败,一蹶不振。三国虽获胜,但也伤了元气。我们借着中原大乱之际,方能数伐中山,破林胡,击三胡,尘定北疆,开拓数千里山河。赵主父之功业,远超齐恒、晋文。”李兑顿了顿,又道:“我们不如让三国伐秦国,一举荡平腹心之患中山国,稳固北疆。”

    赵主父面向众人,语调平静地问道:“诸位一定觉得,寡人入秦,是糊涂了。”

    众人齐声道:“臣,不敢。”

    赵主父问道:“此战,谁将获胜?”

    赵王何答道:“齐国以匡章为联军统帅,齐、韩、魏联军势大,获胜者,自然是诸侯。”

    大臣附和道:“诸侯胜,秦败。”

    赵主父问道:“肥义,你也是这个意思。”

    肥义思忖少许,答道:“秦国国势大衰,远不及秦惠王、秦武王时代。秦国无名将,岂能对战身经百战,而不落败的匡章。诺达的楚国就被齐、韩、魏三国打得四分五裂,一蹶不振。秦国国力比不上楚国,岂是三国对手。臣认为,三国必胜,秦国必败。”

    赵主父又道:“李兑也是这个意思。”

    李兑道:“三国伐秦,秦国危矣。臣也认为,三国胜,楚国败。”

    赵主父道:“楼缓也是这个意思。”

    楼缓沉默少许,答道:“臣奉主父之令,出使秦国,参与扶持公子稷为王。公子稷虽为秦王,但政令出自芈八子。这几年,秦国王党和后党离心离德,明争暗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秦王先送高陵君去齐为质,又邀请靖郭君入秦为相,就是为了打压芈八子等外戚势力。靖郭君是聪明人,虽身居高位,为秦相一年,却选择无为而治。赵主父,靖郭君是糊涂吗?”

    赵主父答道:“靖郭君之事,孤,素有耳闻。靖郭君出生被齐相田罂遗弃,后被田罂选为继承人,足以见得靖郭君之名,并非徒有虚名。”

    楼缓道:“靖郭君之名,早已传遍诸侯。秦王才想着倚靠靖郭君打压芈八子等外戚势力。靖郭君曾为魏相,又为秦相,离秦归齐,便成为齐相。靖郭君成为齐相第一件事就是号召诸侯攻秦,这是为何?”

    李兑答道:“秦人羞辱了靖郭君,靖郭君自然要伐秦雪恨。齐、韩、魏三国伐秦,不过是齐、秦两国私人恩怨。”

    “秦王截杀靖郭君,靖郭君狼狈归国,自然对秦国心怀怨恨。”赵王何又道:“靖郭君身居秦相一年之久,自然了解秦国。靖郭君见伐秦可成,便号召诸侯伐秦。此举,既是为公,也是为己泄恨。”

    “王上所言不错。臣相信靖郭君的判断,秦国可伐。”楼缓又道:“秦国诸公子之乱将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三代帝王积累地将才内耗殆尽。如今的秦国,已无严君、张仪之流;又无嬴华、甘茂之辈。司马错虽能打,但也在巴蜀。秦无名将,岂能迎战诸侯。此战,秦必败。”

    “十几年,犀首号召诸侯伐秦,五国声势浩大兵临函谷。结果如何,孤,莫敢忘。”赵主父问道:“诸位所言不虚,秦无名将,难以迎战诸侯。但秦国号称四塞之地,函谷关又是秦国第一道险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五国联军伐秦,就是因为攻不破此关,才无功而返。三国联军之势,是否能破了函谷。”

    肥义也是亲身经历了五国伐秦之事,想了想答道:“主父说的不错。秦有函谷关天险,纵使三国联军势大,也大不过五国之势。三国联军想要亡秦,也非容易之事。”

    诸臣也是一片沉默。五国之势,拿不下函谷关。三国之势,能攻下函谷关?

    赵主父见众人陷入沉默,眸色宁静地问道:“十几年前,楚、韩、赵、魏、燕五国合纵伐秦,兵发函谷不克。五国为何拿不下函谷。”

    肥义答道:“其一,诸侯离心离德;其二,秦国面对国难,上下一心;其三,就是因为函谷关天险。”

    赵主父点了点头道:“秦国为何敢肆无忌惮攻伐诸侯,就是仗着函谷关天险。秦国占据函谷,进可攻,退可守。五国攻秦不克,也导致赵国与秦国征战不休。诸位莫非忘了修鱼之战、观泽之战、中都、西阳之战、蔺城、离石之战,我们伤亡了多少将士乎?”

    众人见赵主父提起赵国不堪回首的岁月,悲愤道:“赵国战败诸侯,此乃国耻。臣等,不敢忘。”

    赵主父问道:“寡人用了十几年,才让赵国摆脱内外交困,取得现在这个局面。我们合纵诸侯,拿不下函谷关,又会如何。”

    赵主父见众人不答,又道:“我们就和秦国交恶。齐国吞燕,得而复失,皆因孤辅助燕质子职所致。我们数伐中山,齐国想法设法干涉中山国内政,也一直想将这一箭之仇,还给孤。孤,没有给齐国这个机会。一旦,我们合纵诸侯伐秦无果,东边有齐,西边有秦。赵国就会被齐、秦东西夹击,又该如何。”

    肥义见赵主父思虑深远,忙道:“主父之言甚是。福祸相依,岂能忘之。战场之势,瞬息万变。三国伐秦,不一定会赢。秦国也不见得一定会输。”

    赵主父又问道:“此战,将会持续多久。”

    肥义想了想答道:“齐、秦相隔千里。少则一年,多则数年。”

    “秦国有劣势,也有优势。面对国难,芈八子和秦王也会放下个人恩怨,团结一致。秦人誓死守住函谷关,联军想要攻破,亡秦,也非易事。”赵主父缓了口气,又道:“你们看到了联军伐秦的优势,但也要考虑联军的劣势。联军取胜,再与速战速决。齐国千里西征秦国,这是兵家大忌。联军久攻不下秦国,粮草损耗巨大。战事陷入僵持,又会如何。”

    楼缓答道:“函谷关久攻不克,联军士气受挫,必会离心离德。秦国见联军士气低靡,反戈一击。战事会如何,的确不好预料。”

    “秦国能够想到联合赵、燕制衡齐、韩、魏三国。”赵主父道:“足以见得,秦国并没有因为联军之势,举国恐慌,自乱阵脚。”

    “主父之言,让我想起了秦国使臣。”肥义回忆片刻,续道:“秦使没有因为联军之势,牺牲秦国的尊严,求助我们。”

    楼缓也道:“臣离开咸阳之时,曾和魏冉有过对话。此人,有谋略,又善征伐,精通外交。芈八子能够在内乱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赢家,皆是魏冉等人之中。”

    赵主父琢磨少许答道:“秦国若乱,魏冉理应在秦国。魏冉来我邯郸,足以说明,秦国的局势,并非我们想要的那般糟糕。”

    李兑道:“如主父所言,三国伐秦,胜负难料。秦人邀楼缓入秦为相,必是包藏祸心。我们不能上秦国的当。”

    “秦人之谋,孤,岂看不破。”赵主父含笑道:“这点小把戏,岂能蒙蔽,孤的双眼。”

    赵王何问道:“君父看破了秦人之谋,为何还要入秦。”

    赵主父淡笑道:“秦国向赵国出招,孤,岂能不接。孤,将计就计,以此为机,亲自入秦,了解秦国。”

    赵王何问道:“君父为何要冒风险入秦。”

    “秦可伐,则伐。秦不可伐,则与之结盟。孤,不能一战灭了秦国,一战让秦国数十年不敢与赵争锋。孤,就不能轻易和秦国开战,也不能与秦国交恶。秦国究竟如何,孤,要亲自去了解,心中才会有数。”赵主父眸色深沉,又道:“中原诸侯征伐秦国,孤利用这个机会了解秦国。”

    肥义见主父心意已决,难以挽回,问道:“主父以何名义入秦。”

    赵主父指了指楼缓,笑道:“孤就以使者的身份,送楼缓去秦国为名,以探秦国虚实。”

    赵王何敬佩赵主父的孤胆雄心,神情不安地问道:“秦国扣押楚王,截杀靖郭君,失信天下。君父若去,被秦人…”

    赵主父知道孩儿没有说出口的那几个字,淡淡一笑道:“孤,征战疆场大半生,岂会被秦国困住。秦国虽是虎狼,孤,何惧。纵使孤的身份被秦国识破,秦人也不敢囚禁孤。秦人囚禁孤,就代表着和赵宣战。秦国又会多了一个敌人。”

    李兑问道:“世事难料,主父被秦所困又该如何。”

    “孤,若深陷秦国,不能归。”赵主父看着赵王何,叮嘱道:“王儿,勿要以孤为念。”

    赵王何厉声道:“秦国胆敢囚禁君父。孩儿必会倾国之兵,亡秦雪耻,以迎主父。”

    “有王儿这句话,孤,深感欣慰。”赵主父用慈祥地目光看着赵王何,“孤,将江山交给你,可以放心入秦。”

    肥义见赵主父分析局势以及对战局的预判,比任何人都要看得远。原来,赵主父说入秦,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赵主父为了赵国,不惜身犯险地,此等孤胆豪气,诸侯莫敢与之相比。

    肥义行礼,掷地有声道:“主父深陷秦国,臣定会举兵伐秦雪耻,以迎主父。”

    众人也齐声道:“臣等亦会如此。”

    “江山有尔等,乃赵国之幸。孤将何儿和赵国的江山拜托给诸位了。”赵主父眸色荡漾,心道:“秦国,孤,又来了。”
………………………………

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国,孤来了

    魏冉徒留邯郸,等赵主父归。既然来到赵国,怎么也要带点有关赵国的信息回去。

    魏冉也想知道赵主父不顾世俗的眼光和礼制,毅然推行胡服骑射。令魏冉不解的是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是荒唐可笑之举,这是被诸侯所不容的。赵主父也该成为祸乱之君,为祸赵国。

    然,赵君不但没有成为祸乱之君,为祸赵国。反而,赵国却在推行胡服骑射之中,国力迅速增长。数伐中山,不落败迹;西渡大河,击破林胡;趁着秦国内乱,不仅收回河西北郡之地,还扶持公子稷为秦王,插手秦国内政;击三胡,尘定北疆,拓数千里山河。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之后,焕然一新。赵国也从孱弱被诸侯所欺,走上了强盛之邦。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前途不可估量。

    赵主父之功业,远超齐恒、晋文。胡服骑射不仅成为赵主父建立万世功勋的代名词。它也是这个时代雄主开拓胡疆,建立功勋的精神象征。

    赵主父的足迹也是第一个开拓、了解胡疆的华夏君主。骤然间,有关赵主父击三胡、拓胡疆的英勇事迹,在诸侯列国传诵。甚至谶语有言…天子出邯郸,天下归一统。

    难不成赵主父真的是结束战乱,令天下走向一统的新天子。

    何人不识赵主父,就称明主也枉然。这句话,已经传遍了赵国大街小巷。

    诸侯讥笑赵主父妄图更换一件衣服,学习骑射,就能让孱弱的赵国走向强盛。然,赵主父推行胡服骑射之后,真的用胡人的引以为傲的方式,击败他们。赵主父也向天下诸侯证明,谁说中原男儿的骑射,比不上骑在马背上的北胡。

    赵主父一个令诸侯忌惮,又令北胡臣服之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魏冉来到赵国邯郸,就要进一步了解赵国,了解胡服骑射,了解举世皆惊的赵主父。

    了解赵国最好的地方,当然是九里居。这里不仅是赵国繁花似锦大北城最热闹的街市,这里也是了解赵国的窗口。魏冉闲来无事,总会来此地喝上几杯赵酒,听一听来自士人的声音。

    这日,魏冉向往常一样来到九里居饮酒。魏冉刚喝了几樽,进来一人,贴在他的耳边说了什么。

    魏冉问道:“赵王召我进宫。”

    那人,点了点头。

    魏冉琢磨少许,心想:“赵王召我进宫,莫非是赵主父从代郡归来。”

    那人见魏冉没有动身进宫的意思,催促道:“将军,该进宫了。”

    魏冉叹道:“我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了。”

    那人见魏冉说走就走,一点也不拘泥。但见魏冉打算就这样进宫面见赵王,出言提醒道:“将军的行装是否该换换。”

    魏冉展了展衣袖,审视片刻,也没觉得不对劲,“这样挺好。”

    魏冉进入赵宫,面见赵王,行礼道:“外臣,拜见赵王。”

    赵王何抬手道:“不用多礼。”

    魏冉问道:“赵王召我入宫,不知是为何事。”

    赵王何见魏冉脚步虚浮,一副醉酒之态,问道:“你喝酒了?”

    “素闻美酒,皆出邯郸。来邯郸不喝赵酒,岂是爱酒之人。”魏冉打了一个酒嗝,笑道:“我饮了几樽,便爱不释手。”

    赵王何打趣道:“一个人喝酒多没意思。”

    “外臣,孤身一人来到邯郸,岂有人愿意与我同饮。”魏冉叹道:“臣有心事,不能释怀,故而饮上几樽。”

    赵王何也知他表达之意,淡淡一笑,话锋一转道:“寡人召你进宫,是因为主父送来消息。”

    魏冉闻言,酒醒几分。徒留赵国多日,总算得到有关赵主父的消息,眸色敬佩道:“赵主父击三胡,开拓胡疆之功业,远超齐恒、晋文。赵主父之事迹,传遍中原诸侯。外臣是否有幸,目睹盖世英雄赵主父。”

    赵王何见秦人对赵主父评价竟然用了盖世英雄四个字,笑道:“赵主父仍在代郡,处理胡疆之事。”

    魏冉闻言,心中有些失望,叹道:“可惜啊!来邯郸不识赵主父,岂非不识英雄。不能见到赵主父,此乃终身遗憾。”

    赵王何道:“赵主父虽在代郡,但赵主父传来消息。”

    “我国邀请楼缓入秦为相之事,赵主父是什么意思。”魏冉屏住呼吸,等待着赵王的回答。

    赵王何听着秦人张口闭口皆是赵主父,心里涌现出隐隐不快,面含微笑道:“赵主父准了。”

    魏冉神色滑过一丝欢喜,忙道:“太好了。外臣出行邯郸,不负使命。”

    赵王何道:‘赵主父还说,愿秦、赵两国世代友好,永不起兵戈。’

    魏冉忙道:“赵主父对秦王有相助之恩,秦、赵两国又是同宗同祖。两国理应相互帮衬,结为同盟,岂能再起兵戈。”

    赵王何道:“楼缓。”

    楼缓出列道:“臣在。”

    “秦国邀请你入秦为相,秦、赵之好,寡人就拜托你了。”

    楼缓正色道:“臣会竭尽全力,促进秦、赵之好。”

    “如此甚好。”赵王何又道:“这位是寡人派去秦国交好的使者。”

    赵主父出列,行礼道:“臣,拜见王上。”

    赵王何稳住气息,忙道:“不必多礼。”

    魏冉见赵王竟然对一个出使秦国的使者,语调太过客气,心中闪现出一丝疑惑。魏冉转过身看着那位使者,心道:“此乃君王之姿。”

    赵主父见秦使看着自己,也打量着魏冉,心道:“秦使之貌,也不简单啊!”

    魏冉被赵主父的仪态所折服,行礼道:“外臣见过大使。”

    赵主父深藏不漏,忙道:“一路还请大使多多照顾。”

    赵王何怕赵主父漏出端倪,被秦使察觉,忙道:“秦、赵两国交好,拜托诸位了。”

    赵王虽答应秦、赵交好,也派楼缓入秦。但秦、赵同盟,应对诸侯之事,闭口不提。魏冉早已想到,这是赵王有意为之。但见赵王派出楼缓入秦为相,还派使者进入秦国,缔结和平。楼缓入秦为相,诸侯见了,也会怀疑秦、赵两国的关系。

    魏冉道:“外臣,恭祝秦、赵两国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赵国诸臣也道:“恭祝赵、秦两国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三日后,魏冉、赵主父、楼缓离开邯郸,踏上西去秦国的道路。

    赵王何站在邯郸城楼上,目睹三人离去的踪影,问道:“太傅,赵主父入秦,会不会有危险。”

    肥义道:“赵主父孤胆雄心入秦,不会有危险。”

    赵王何道:“秦人识破赵主父的身份,又该如何。秦国会不会囚禁赵主父。”

    “秦人识破赵主父身份,也不敢拿赵主父怎么样。”肥义停顿少许,又道:“秦人囚禁赵主父,便是赵国的敌人。齐、韩、魏三国伐秦,秦国已然不是对手。秦国得罪我国,便是将我们推给诸侯。我们合纵诸侯伐秦,这自然不是秦国想要看到的。”

    “太傅所言不错。秦国无力招架诸侯,岂敢开罪我国。”赵王何厉声道:“秦人若敢囚禁赵主父,寡人必会举兵伐秦。”

    “赵主父为了赵国长久大业,孤身入秦,不惜以身犯险。”肥义看了一眼邯郸城的郊外,宽慰道:“王上,我们就安静地等待着赵主父归来的消息。”

    赵主父等人向西行进,抵达晋阳,再从晋阳南下,进入秦国河东郡。

    往前行了几日,一座雄关要塞,出现在赵主父的视野之中。

    赵主父轻声问道:“此地是何处。”

    楼烦压低声音道:“此地,正是秦国第一关,函谷关。”

    赵雍下车,注视着这座雄关要塞,心中感叹道:“此地,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我总算明白了,五国联盟,为何攻不破函谷关。”

    魏冉见赵使和楼缓都下车,他也下车走了过来,“此地正是函谷关,过了函谷关,只需几日便可抵达咸阳。”

    楼缓知道赵主父的心意,他是想多了解这座险关的地势,为日后攻秦多做准备,忙道:“这几日,不断赶路,骨头有些不听使唤。我们能否徒步进入函谷关。一来是可以活动筋骨,二来,我也想看看闻名诸侯险关。”

    赵主父问道:“诸侯攻秦,此地是必经之路吧!”

    楼缓闻言,心中大惊。赵主父怎能有此一问。

    魏冉没有察觉到半点异常,不知为何赵使给他有种很强地压迫感,“正是。”

    赵主父往前走了几步,问道:“十几年前,公孙衍首倡合纵,邀集楚、韩、魏、赵、燕,五国攻秦。五国声势浩大,却被此关所阻。秦国占据此关,进可攻,退可守。诸侯也不能奈何秦国。”

    魏冉眸色露出傲色道:“秦国有函谷关天险,诸侯想要伐秦也不是那么容易。”

    赵主父语调随意地问道:“齐、韩、魏三国联盟伐秦,不知可否攻破函谷?”

    “五国之势皆不能攻破函谷,区区齐、韩、魏岂能攻破此关。”魏冉有意提高声调,就是为了让赵国使者明白,诸侯想要伐秦,谈何容易。

    赵主父问道:“靖郭君入秦为相一年有余,身居高位,对秦国了如指掌。靖郭君号召诸侯伐秦,难道就攻不破函谷关。”

    魏冉笑道:“十几年前,楚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靖郭君虽得秦国机密,也攻不破函谷。”

    “诸侯要伐秦,马踏咸阳,就要攻破函谷关。”赵主父淡淡问道:“靖郭君能从函谷关出来,难道就不能攻进去。”

    魏冉冷笑道:“靖郭君若非倚仗鸡鸣狗盗之徒,岂能出得去函谷关。”

    “皆说,入秦容易,出秦难,出函谷关更难。”赵主父注视着魏冉的双眼,平静地问道:“我们去了秦国,也出不了函谷关吧!”

    魏冉大惊道:“赵使,何处此言。”

    “想着公孙鞅、张仪之流,有感而发罢了。”赵主父认真地问道:“我们此去,还能归吗?”

    “赵使可真爱说笑。秦、赵是盟友,赵使岂能不能归。”魏冉大笑道:“公孙鞅、张仪之流有功于秦,这不错。但,此二人也有罪于秦。”

    “秦使这话,我听不明白。”

    “赵使认为公孙鞅是什么人。”

    “都说秦国变强,皆公孙鞅变法之故。”

    “赵使之言,谬矣。”魏冉注视着函谷关道:“庶子之法,苛政暴虐,百姓人人自危。庶子不死,秦不亡于诸侯,也会亡于百姓。秦国之强,是秦孝公之道,秦惠王、秦武王父子之功。公孙鞅是秦国的罪人。”

    “公孙鞅是秦国罪人?这从何说起。”

    “公孙鞅是秦国功臣,为何会死?”魏冉又道:“先王斩杀公孙鞅,秦国为何不乱,反而大治。”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

    “公孙鞅被先王处于车裂,乃罪有应得。百姓得知,无不拍手称快。不杀庶子,岂能平民愤。”

    “张仪一心为秦,秦武王弃之不用,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张仪欺楚,不但让秦国失信诸侯。蓝田大战,秦险些亡于楚国。先王也因为秦、楚大战,一病不起。”

    众人说话之间,来到函谷关城下。函谷关守将高呼道:“来者何人。”

    魏冉从怀里掏出令牌,函谷关守将一看,忙道:“魏将军出使赵国归来了。”

    魏冉收好令牌,叮嘱道:“注意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