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儿心意已决,请父王成全。”

    韩王康见孩儿意志坚定,韩相在一旁静默不语,也没有下棋的心思,问道:“入秦为质,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吧!”

    韩相道:“臣也赞成太子的主张。”

    “寡人就知道你也在参合。”韩康道:“太子任性而为,你不帮寡人劝劝也就算了。怎能支持他胡来了。”

    “王上,太子为了秦韩两国,选择入秦。臣,不好阻拦。”

    “所以,你就和他一块来这里见寡人。”

    “什么都瞒不过王上。”

    “仓儿,你为何要去秦国。”

    “孩儿想去秦国看看,进一步了解敌人。”

    “你去秦国,被秦王扣押。秦王以你为筹码,要挟寡人。寡人应该如何做。”

    “涉及到韩国的安危,请父王不要顾及孩儿。”

    “仓儿,你长大了。该出去历练一番,替自己树立一点威严。”韩王康的眼眸多了一点温柔,“你已经决定好了。寡人,成全你。”

    “多谢父王。”

    血的代价,总会让人记忆深刻,也会让人看清许多真实。修鱼、观泽三晋惨败,折损十几万将士。赵国去王称君,下达罪己诏,昭告国人,昭告诸侯。公孙衍再次离魏,魏王嗣将公主嫁给秦国太子荡以求联姻,缓和魏秦两国之间的矛盾。韩国太子仓为了进一步了解秦国,主动请缨前去秦国当质子。三晋的惨败,让魏王嗣、赵王雍、韩太子仓看清了天下格局。三晋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他们要做就是守住三晋的江山。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

    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国以函谷关天险据守,五国攻秦不克。公元前317年,秦国向北横扫义渠,向西震慑西戎,稳定戎狄之患,便向韩国挥出了东出第一剑。这一剑,也是秦国的复仇之剑。秦国要东出,窥周室,夺九鼎,以争天下,伐韩是第一步。

    秦国攻打韩国,赵魏两国出兵援助。秦国一国之力对抗三晋,着实有些吃力。秦国一边向三晋示弱。一边派出使者前去齐国,请求齐国攻打三晋。

    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以楚王为合纵长。向西可以攻打秦国,向东也可谋取齐国。齐王田辟彊也认识到五国合纵会威胁到齐国的利益。再加上,齐国打败了秦国,三晋不邀请他当合纵长,反而选择了楚王熊槐。齐王田辟彊以田罂、匡章为将,出兵攻打魏国。田辟彊要向三晋证明,齐国是东方大国。谁惹了齐国,必会付出血的代价。

    韩赵魏三国,东边要应对齐国,西边要抵抗秦国。

    三晋之兵在修鱼对抗秦人。齐国出兵,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齐国的进攻,不断地丢城失地。魏赵两国联军在观泽之地,与齐国展开大战,奈何抵挡不住齐国的竞技之师。魏赵两国被齐国打败。

    秦王驷见三晋败于齐国,士气低靡,加大对三晋的打击。修鱼一战,三晋惨败,被秦人斩首8。2万。

    秦国东出,取得如此大的胜利,秦国上下一片振奋人心。

    秦王驷在咸阳宫摆下酒宴,凡是百夫长以上及拥有特别功勋之人,皆可以参加宫廷宴会。秦王驷也在咸阳宫,犒赏有功将士。酒过三巡,众人喝得相当尽兴。秦王驷高举酒樽,对着诸将问道:“讨伐韩国,挫败三晋,斩首8。2万。我们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绩。诸位将士,谁的功劳最大。”

    诸将齐声道:“王上。”

    秦王驷大笑道:“非寡人之功最大。寡人觉得,秦相张仪之功最大。若非张仪那张巧嘴,有说齐国攻打三晋。三晋陷入东西作战,疲于奔命。我国安能取胜。诸位,随寡人敬秦相一樽。”

    诸将道:“敬秦相。”

    张仪高举酒樽,面向秦王道:“谢,王上。祝我大秦傲视诸侯,一统天下。”

    诸将迎向秦王,朗声道:“祝我大秦傲视群雄,一统天下。”

    “好。寡人与诸位共勉之。”秦王驷将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诸将也是喝得畅快淋漓。

    秦王驷见众人还站着,挥手示意道:“诸位站着做甚,还不快快痛饮面前的美酒佳肴。”

    诸将闻言,一阵大笑,纷纷落座。

    张仪重新斟满一杯酒,面向秦王,“王上,臣有话要说。”

    嬴驷笑道:“讲。”

    “张仪乃口舌之利,势利之徒。伐韩,挫败三晋,斩首8。2万,乃诸将齐心协力用命之故。王上论功行赏,非我之功最甚。臣受之有愧。”张仪道:“王上,请允许臣礼敬众人一樽。”

    “张仪,寡人就喜欢你这样的势利之徒。”秦王驷乐道:“寡人允了。”

    “谢王上。”张仪转身,面向诸将道:“秦国能有今日,多亏诸将之功。张仪,敬诸位一樽。”

    “谢秦相。”

    痛饮之后,咸阳宫大殿上,诸将神色肃穆齐声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恭祝我大秦傲视群雄,一统天下。大秦基业,传至万世,永不衰败。”张仪振臂一挥道:“天佑我大秦,天佑秦王。”

    诸将也发出震人肺腑之音,“天佑大秦,天佑秦王。”

    “寡人与君共勉之。”秦王驷道:“诸位,今日寡人与尔等痛饮之,不醉不归。”

    这场酒宴,从日落喝至天明,众人方才尽兴而归。

    又过了五日。秦国南边的邻国,蜀国和巴国相争。

    秦王驷也在打这两国的主意。然而,巴蜀两国派出使者向秦国求助,这给秦王驷一个名正言顺出兵的机会。巴蜀使者来到秦国,秦王向两国使者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安置好了两国使者,秦王驷召集群臣入宫,商议国事。

    “巴蜀两国相争,两国皆派出使者前来我国求援。寡人是救巴,还是救蜀。”秦王驷的目光扫视了一遍群臣,问道:“张仪,怎么没来。”

    赢疾拱手道:“回王上,张仪不堪酒力。此刻,尚在醉酒之中。”

    张仪不善饮酒,众人是知晓的。然,宫廷酒宴,张仪虽不善饮酒,也不能不喝。秦王驷在酒宴还说,“张仪,你不喝就是不给寡人和诸位的面子。”张仪见王上如此说了,只能硬着头皮喝酒。

    “哈哈哈。”秦王驷一阵大笑,“秦国男儿,岂有饮酒醉过三日。张仪饮酒,醉了五日,尚未酒醒。这酒力…太差劲了。”

    赢疾笑道:“王上,我去相府看看。”

    “罢了,罢了。”秦王驷轻抬衣袖,“张仪难得可以安心睡个好觉。”

    “臣,张仪拜见王上。”人为至,张仪之音传了进来。

    秦王驷笑道:“你们瞧瞧,寡人不去打扰他的美梦。他自己到来了。”

    张仪从殿外走了进来,每走一步,脚步轻浮,总会引得群臣大笑。秦王驷也笑得乐呵,问道:“张仪,你是来搞笑的吗?怎么连路都不会走了。要不要寡人派人帮帮你。”

    诸臣闻言,一阵大笑之后,纷纷道:“王上,臣愿往。”

    “去去去去。”张仪挥手制止道:“我乃七尺男儿,走路怎要尔等帮我。这是秦国最流行的醉步,尔等不会也就罢了。岂能取笑我。”

    “哈哈哈哈。”秦王驷再次笑道:“张仪,寡人就喜欢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王…”张仪下个字尚未说出口,人便跌倒在地。

    秦王驷笑道:“张仪,你不用对寡人行如此大礼吧!”

    诸臣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赢疾上前寻问道:“张相,你没事吧!”

    “没事。”张仪从地上爬了起来,“王上,臣的醉步尚未练得出神入化,失礼了。”张仪摔了一跤,疼痛使他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张仪站立,也不拍去身上的尘土,对着众人道:“笑,你还笑。”

    诸臣见张仪的表情笑得更加欢乐。

    “你…你…还有你”张仪指着身边的几人道:“取笑秦相,你可知罪。”

    “秦相,请容我缓缓。”那人见着张仪的面容,一点也不畏惧,扶着肚子大笑。

    “你还笑。”张仪瞪了他一眼,“就数你笑得最开心。”

    秦王驷笑道:“寡人以为你沉睡在酒色之中,不能醒来。”

    “王上取笑了。”张仪拱手道:“张仪喝酒不行,女色吗?也是不行。”

    赢疾笑道:“张相。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了。”

    嬴驷也取笑道:“对啊!张仪你不行。要不要寡人找人帮帮你。”

    “王上,臣认输了。”张仪很委屈地说道:“我们来谈正事吧!”

    “张仪为我们带来欢乐。诸位,你们的笑声,太夸张了。”秦王驷憋住气息,却还是笑了出来,“收敛点,收敛点。”

    嬴驷好不容易有机会戏弄张仪,怎可轻易放过。看着张仪的面容,憋不住又笑出声来。张仪一下成为群臣取笑的焦点。张仪也不恼怒,也不说话,耸了耸肩,静静等待着群臣的欢声笑语。

    赢疾道:“王上,人都齐了,我们该谈正事了。”

    “好。”秦王驷一开口,咸阳宫恢复了平静,“巴蜀两国交战,两国派出使者前来我国求援。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

    “王上,臣以为巴蜀两国交战,我们不能出兵帮助巴蜀。”张仪率先道:“我国的国策是东出函谷,伐韩国,下三川,窥周室,夺九鼎,以争天下。不可因为巴蜀之地,而改了国策。”

    赢疾沉思少许,“我们攻伐韩国。赵魏两国出兵援助。我国虽斩杀三晋联军8。2万,但我们的损伤也很严重。我们再去攻打韩国,魏赵两国再次出兵援助。若是齐国、楚国也出兵救援。我们便与中原诸侯为敌,伐韩也不能取得成效。臣以为,我们不应该与中原诸侯交锋。而是一边向西夺取戎狄之地,横扫义渠残余势力。一边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待时日。”

    “今日之三晋,亦非昔日之三晋。”张仪大挥衣袖,正色道:“三晋之力自保尚且不足,怎敢与我秦国争锋。修鱼一战,秦国的威名传遍了诸侯。三晋对我秦国十分忌惮。齐国、楚国也不想三晋走在一起。我们携着余威,攻打韩国。正是我们东出函谷,攻伐韩国,下三川,窥周室,夺九鼎。建立王图霸业之机,怎可错过。”

    秦王驷问道:“张仪,你的意思是说巴蜀之争,寡人不管了。”

    “巴蜀之地,交通不便,取之亦不能管理。”张仪道:“臣以为巴蜀之地,不要也罢。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对韩国的打击。倘若韩国有了喘息生机,大力变革。韩国兵器之锐,到那时我们在去攻打它,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王上,末将不赞成张相的说辞。”大殿之中一名身穿武服之人出列道:“巴蜀非蛮荒之地。入蜀道路崎岖不假,但蜀地一马平川,沃土千里。我秦国若得之,既可以广民,又可以充实疆土。末将以为,夺下巴蜀之地,我们才有与中原诸侯争雄的资本。”

    张仪轻飘飘地抛去一道眼神,“尔来何人。”

    那人拱手道:“末将乃司马错。”

    “司马错,寡人记得你。”嬴驷点了点头,扬声道:“韩赵魏楚燕五国攻我函谷关,你率孤军深入,奇袭楚国粮草,断绝楚国粮道。楚国退兵,亦有你的功劳。修鱼一战,你也是奋勇向前,杀敌无数,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今巴蜀一事,司马错之言,也不无道理。秦国比得过韩燕,却是比不过魏赵齐楚四国。秦国不能东出,以争天下。此乃地势所为。得巴蜀之地,寡人的疆土比得过三晋,亦比得过齐国。寡人以争天下,便有了资本。”

    “王上所言甚是。”司马错附和道:“今,巴蜀交战,民不聊生。我们以平乱之名义,夺其土地,以充实我国之疆土。巴蜀之地夺之,可充其民,扩其疆土,也可成为我国生产粮食之地,也能会为我国争天下提供源源不断地兵力。一旦天下有变,我国何其不能夺九鼎,一统天下。”

    “司马错之言,我实难苟同。”张仪脸色不喜道:“出函谷,以争天下乃我国国策。也激烈着我大秦男儿勇往直前。我们挫败了三晋,兵峰正盛,正是攻打韩国成就霸业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出兵巴蜀,会让我们的兵力薄弱分散。再者,巴蜀乃偏远蛮荒之地。道路崎岖,交通堵塞。我国得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救援巴蜀,既不得名,又无获利,只会消耗我国的国力。取巴蜀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我们将平乱巴蜀的兵力,用在东出,直捣周室,得九鼎,一战成就我秦国赫赫功业。”

    司马错性子耿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出言反驳道:“末将以为,攻伐巴蜀对秦国有利。其一,攻取巴蜀不会在中原诸侯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原诸侯也不会出兵干预。伐韩国,以窥周室。中原诸侯见之,定不会选择袖手旁观,必会出兵援韩,也会用各种办法钳制我国的行动。我国不但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树敌天下诸侯。”

    “其二,巴蜀之国,并非蛮荒之地。尤其是蜀国,蜀地沃土千里,能为我国提供兵力及粮草。今巴蜀相斗,派使者求援我秦国。此乃天赐良机。我若不取,楚国亦会有所图。”

    “其三,巴蜀地域之广,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巴蜀两国管理混乱,两国力量弱下。我国派三万将士远征,定能夺其地,据其民。”

    “巴蜀之地,高山险阻,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其民风未开化,国民好斗。我国得之,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巴国与楚国相争数百年,楚国亦不能图之。今,我三万之众亦可得巴蜀之地。司马错将军,你的想法太乐观了。”

    “楚国不能图巴蜀乃大山大河所阻。秦国得巴蜀,占据地利,便可窥楚地。”司马错续道:“他日秦楚争霸天下,派遣得力之人,率领巴蜀之众,乘船舶渡江河而下,直取楚地。末将以为,得巴蜀即可窥楚,楚若亡,天下定。”

    “好。”秦王驷拍案而起,“得巴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寡人要成就万世基业,巴蜀非取不可。”

    “王上。”张仪坚持自己的观点,“臣主张攻韩,窥周室。”

    “张仪啊!寡人取巴蜀,不会被中原诸侯干预。亦不会得残暴之名。”秦王驷道:“秦国地狭民贫,与诸侯相争总会相形见绌。若得巴蜀之地,即可占其地,据其民,扩我疆土。我们又能望楚,窥楚,灭楚。亦可与中原诸侯以争天下。寡人的决断是否正确,就让时间来证明。”

    张仪拱手道:“王上,心意已决。臣也无话可说。”

    秦王驷道:“司马错,你主张得巴蜀,以望楚。巴蜀之事,寡人交给你了。”

    司马错拱手道:“诺。”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赵国

    得巴蜀,以望楚。楚亡,天下定。这几个字让秦王嬴驷心胸澎湃,热血沸腾。秦国拿下了巴蜀,便可以窥楚、灭楚。函谷关一战,楚国的实力,嬴驷可是亲眼目睹。秦国要东出,以争天下。秦楚之间必有一场大战。楚国也将会是秦国威胁最大的敌人。秦国赢了楚国,则可傲视诸侯。司马错在咸阳宫赞成以救援巴蜀之名,夺巴蜀之地。这些精辟的言论之中,‘得巴蜀,以望楚。楚亡,天下定。’这几个字深深打动了秦王驷。也是秦王驷大力支持司马错伐巴蜀的原因。

    巴蜀之事,暂告一段落。

    魏韩两国使者,来到秦都咸阳。

    秦王驷在咸阳宫以强大的阵容,招待两国使节。

    张仪质问道:“尔等,面见我秦王,为何不跪。”

    魏国使节道:“我乃魏臣,非秦臣。”

    秦王驷冷森森道:“你不跪寡人,就不怕寡人一怒,挥师魏国。让魏国境内焦土一片,血流成河。”

    魏使正色地回道:“秦国要打,魏国迎战便是。魏国打不赢秦国,传出去也不丢人。若是秦国打魏国,魏国不战丢城失地,还负荆请罪。魏国才丢人。”

    赢疾质问道:“韩使,你也不打算跪败我王。”

    赢疾见魏使不肯屈服下跪,试着质问韩使的态度。韩使选择下跪,那么魏使便可以用武力逼迫他。然,韩使便是韩国太子仓,他心中本来就不服秦国。此次出使秦国,其一,是为了减轻父王的压力,平息国人的情绪。其二,他要亲自来到秦国,探听一下秦国到底有多强。

    韩使义正言辞的回道:“我的这条膝盖,上跪天地,下跪君臣父母。秦王非我之君,我亦非秦臣。安能跪之。”

    “两位的意思是说,秦王是不值得你们下跪。”张仪讥笑道:“好,你们回去告诉你家王上。不日秦国便会率领大军打算去新郑、大梁宫赏玩几日。新郑、大梁宫也没什么新鲜事物好玩,比不上我咸阳宫。还是请魏王、韩王来咸阳宫住上几日。”

    赢疾喝道:“来人。”

    “在。”

    “两位使臣觉得吾王承受不起他们那双膝盖。”赢疾厉声道:“你们帮帮他们。两位使者铮铮傲骨,选择不跪。这双膝盖留着也没有。”

    “诺。”

    魏使神色桀骜,头颅微扬。

    韩仓大笑一声,随后脸色平静道:“士可杀不可辱之。”

    秦王驷见两位使者皆不服软,笑道:“我秦国在中原诸侯眼中,乃蛮夷耳。你们呀!羞辱了两位使臣,岂不是说我秦国真的是蛮夷。韩魏使臣,性格刚烈。我们逼他们下跪,便是折辱了名节。生死事小,折辱事大。两位使者为了名节,死在了寡人的大殿上。此事,若传了出去。两位使臣的英明流芳百世,寡人可就要遗臭万年了。”

    秦王驷虽是带着微笑言之。但他微笑的背后,比寒冬腊月还要令人心冷胆颤。

    赢疾道:“臣考虑不周,险些误了大事。请王上责罚。”

    “两位大使,不跪寡人。寡人也不会生气。刚才是寡人和你们开了一个玩笑。”秦王驷表现出很大度,“两位不要放在心上。”

    秦国廷臣闻言,一阵大笑。秦王驷简短地几句话,成功地将责任全部推在韩魏两国身上。等到咸阳宫安静下来,秦王驷问道:“不知两位,因为何事来到我秦国。两位不是为了一睹寡人的风采吧!”

    魏使虽不喜欢秦王驷说话的语气,但他来秦国是传达魏王嗣联姻的意思。魏使憋住心中的不快,从宽大的衣袖取出竹简,“这是吾王的国书,请秦王过目。”

    宦者接过魏使的国书,转呈秦王。

    “秦国乃蛮夷,怎会识字。魏王文绉绉写的东西,寡人怎会看得懂。”秦王驷看了看手中的国书,凝视着魏使的眼睛,头痛地说道:“麻烦大使念出来给寡人听。”

    魏使深明其意,但也不点破,“吾王听闻,贵国太子荡贤明。吾王愿意将公主嫁给秦国,以续秦魏之好。”

    秦王驷惊道:“魏王打算将公主嫁给寡人的儿子。”

    “正是。”

    “好,好,好。”秦王驷喜道:“魏王向寡人表达善意。魏国援韩一事,寡人不追究了。”

    魏使心中隐隐有怒气。秦国出兵攻打韩国本就是师出无名。韩魏两国同出晋国,魏国援韩乃天经地义之事。秦王竟然堂而皇之地说不追究魏国的责任。秦王驷也看出了魏使心中的不快,收起国书,放在一旁,对着韩使问道:“大使,你为寡人带来了什么。”

    韩仓从容不迫地拿出国书道:“吾王派遣太子仓前来秦国,以表达韩秦之友好。”

    秦王驷伸出修长地脖颈,目光往四周看了看,问道:“韩国太子来了。人在哪里,寡人怎么没有瞧见。”

    韩仓拱手道:“正是在下。”

    秦王驷仔细打量一番,笑道:“你就是韩国的太子啊!寡人礼数不周,太子莫怪。”

    韩仓拱手,算是对秦王的回应。

    “韩赵魏建立诸侯以来,三家联合可是将秦国揍得很惨。魏国以一国之力,夺我河西之地。魏将吴起以数万魏武卒打败我秦国数十万精锐。魏将庞涓也是逼得秦国走不出函谷关。韩赵魏燕楚联合起来,兵发函谷,寡人也是夜不能寐。寡人出兵打韩国,斩首三晋联军8。2万,真是大块人心。”嬴驷笑道:“三晋啊!一代不如一代。”

    “韩太子,寡人的大臣太无礼,竟然要你跪寡人。”嬴驷的眼神一直观察着韩仓,“韩王将太子送来为质,寡人若留下了这双膝盖。寡人如何向韩王交代。韩太子,秦国是蛮夷,是野蛮人,没有吓着你吧!不知太子的胆色,尚在否。寡人再此,向太子赔罪。”

    韩仓平静道:“我虽在宫中长大,这点事也不足以吓破了胆色。”

    魏使想要出言反驳,韩仓朝他使去一道眼神。魏使会意,强压制住胸膛之中的怒气。

    秦王驷有意说这些话就是想看一看韩国太子仓会作何反应。谁知韩仓闻言,心静如水。秦王驷内心暗自惊叹道:“韩仓果真乃人中翘楚。”

    “两位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秦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