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战国的历史是波澜壮阔,气吞山河,除了明君、贤臣、名将开拓疆土,还有就是诸子百家,斗智斗勇。正因战国,征战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和平才成为向往的主题。诸侯君主才会有结束战乱,一统河山的强烈愿望。
赵武灵王之后,又出了一个伟人,这就是千古一帝,横扫六合,并八荒,开拓南越,筑万里长城的秦始皇。
战国史,也是一部,在战争之中,求和平。诸侯争霸,走向天下一统的奋斗血泪史。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感谢大大们对我和《赵武灵王英雄传》的支持。由于本人文笔有限,有很多不足。还请诸位不要吐我口水。
同时呢?天气越来越冷,码字的同时,主意保暖哦。也祝大大们,登山新的一层楼,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也希望大家对战国那个时代的赵武灵王时期各诸侯的君主,有更多的了解。
………………………………
楚怀王、孟尝君、赵武灵王入秦那些事
今天是疲惫的一天,整个脑袋昏沉沉的,又加上没有存稿,精力有限,今天就不更新下一章节。由于,写到赵武灵王孤胆入秦。今天就简单说说赵武灵王那个时代,楚怀王、孟尝君、赵武灵王入秦、离秦那些事。
秦国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虎狼之国。虎狼之国?这几个字看字面意思,可不是什么褒义词。因为中庶子变法,以连坐、斩首为功,中原诸侯视秦为虎狼。
战国史上,我们只会看到秦国斩首多少?却看不到齐国、赵国、楚国、魏国、燕国,斩首的记载。为什么呢?因为中原诸侯礼仪之邦,战败对方,已经够残忍了。再斩首敌人,这种做法岂不残忍。
所以啊!进入虎狼之国,全身而退,那是要有多大的胆略和智慧。
当然呢?楚怀王不是自愿入秦,而是被秦国欺诈。孟尝君是为了博取美名,扬名诸侯,选择入秦为相;赵武灵王入秦是为了了解秦国这个对手,伺机相伐。
先来说说悲剧的楚怀王是怎么被秦国欺诈的?
齐、韩、魏、秦四国伐楚,是楚人的噩梦。楚国的大国梦、强国梦,彻底破碎。
所以呢?有句话说的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楚怀王以一国之力,挑战齐、韩、魏、秦四国。结果呢?楚国垂沙败诸侯联军,重丘败给秦国。楚国与诸侯对战,不仅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楚国被四国打得一蹶不振。
楚怀王为了打破楚国的内外交困,答应了秦国武关求和的信号。楚怀王来到武关,却被秦国以欺诈之术扣押,最后囚禁在章台。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这是国耻?楚国为何不举兵伐秦雪耻,书中多有提及,这里就不多说。
楚怀王被囚禁秦国,一呆就是好几年。楚怀王自然想念故国,也想回到楚国。但是面对秦国提出以割疆土的无耻条件。
楚怀王铮铮傲骨,自然没有答应。
楚怀王本以为自己归国无望,注定老死秦国。
齐、韩、魏三国伐秦,给了他离开秦国的机会。楚怀王趁着秦国迎战诸侯,无暇顾及他的时候,选择离秦。楚怀王知道光明正大的离秦,肯定是会被秦国捉回来。按理说楚怀王归国应该选择南下武关,回到楚国。然,不知是楚怀王年纪大了,还是楚怀王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竟然选择小路,逃到赵国。楚怀王希望得到赵国的帮助,从赵国南下魏国归楚。
此时的赵国在做什么呢?降服楼烦、攻灭中山。
楚怀王来到赵国,赵主父在代郡,赵惠王不敢接纳。楚怀王离赵,前往魏国。可惜啊!秦国追兵赶至,又将他捉了回去。可怜的楚怀王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捉了回去。楚怀王被囚禁秦国,郁郁而终,客死异乡。秦国送回了楚怀王的尸首,楚人怜之,追加谥号为‘怀’。
有趣的事,楚怀王死在了秦国,却不曾想到,大秦帝国末期,竟然是新楚怀王亡了大秦帝国。(至少刘邦、项羽这个时候还是拥护新楚怀王为义帝。)
再来说说,一想到鸡鸣狗盗就会想到的战国四君子之首的孟尝君。
秦昭襄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王位,打压芈八子外戚的势力,先以公子芾为质子送去齐国,随后邀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为了博取美名,也为避免齐闵王对他的猜忌,被迫接受了秦国的主张,入秦为王相。
然,令人意外的是孟尝君入秦为相一年之久,却没有施展才华,反而庸庸碌碌,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书中有解答,这里也不多说。
孟尝君居秦一年之久,对秦国大小事物了若指掌。秦昭王欺诈楚怀王,失信诸侯。孟尝君借用这个机会,大做文章,决定离秦。秦国号召虎狼,可不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如公孙衍被腰斩,张仪下落不明,还有后来的范雎,结局都是很悲剧。
当然呢?孟尝君敢来,自然有离秦的办法。孟尝君号召战国四君子之首,就是因为他开启了赡养门客之风。孟尝君身边才能者众多,只要有特长,就留在身边。孟尝君就是倚靠鸡鸣狗盗之徒,虽然狼狈了点,但也逃出了秦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被封为齐相。孟尝君为齐相第一件事就是号召诸侯伐秦,皆说自作孽,不可活。秦昭襄王也为自己的行为,遭到了诸侯的攻伐。秦国第一关函谷关,也被诸侯攻破。秦国被迫割地求和。若不是诸侯内部出了问题,此时的秦国,又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接下来说说,赵氏雄风的孤胆英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孤胆入秦,是在楚怀王被囚禁章台、孟尝君归国号召诸侯伐秦之后。秦国历经季君之乱,三代君王积累的人才,毁于一旦。诸侯来伐,秦无名将,难以抵抗诸侯联军。但嬴姓男儿,不懂认命。秦国一边积极备战,迎战联军;另一边联盟燕、赵,制衡诸侯。
此时,赵武灵王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助秦,另一个是伐秦,还有一个就是两不相帮,坐收渔利。当然呢?战国是大争之世,征战不断,雄主辈出。赵武灵王也不例外。
赵武灵王在争霸中原惨败之后,行胡服,推骑射,击三胡,伐中山,尘定北疆。此时的赵国,远胜韩、魏,甚至是不弱于齐、楚。赵武灵王最终选择。。。孤身入秦。此时的秦国囚禁楚怀王,失信诸侯;截杀孟尝君,臭名昭著。赵武灵王这个时候选择入秦,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孤胆雄心。
赵武灵王孤胆入秦,也在秦国咸阳见到了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咸阳宫中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秦昭襄王和宣太后为何会觉得赵国使者,非人臣之度?这个问题,留在下一章赵主父咸阳宫议政天下。
宣太后不愧是狠角色,杀伐果断。怀疑赵使,非人臣,便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于是,派人去请赵武灵王再次入宫。宣太后、秦昭襄王聪慧,赵武灵王也不傻。三人斗智斗勇,最终还是赵武灵王更胜一筹。秦国使者来请赵武灵王之时,赵武灵王已经离开咸阳。
秦昭王和宣太后见赵国使者不告而别,猜到是赵武灵王,立马派出追兵。可惜啊!赵武灵王光明正大而来,扬鞭策马出函谷关而去。
赵武灵王离秦回到邯郸,便筹划伐秦。于是,便有了从云中、雁门南下灭秦的计策。当然呢?我曾说过《赵武灵王为何要制定伐秦的计策》,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可惜啊!赵武灵王壮志未酬,伐秦的计策尚未实施,赵国就发生了沙丘宫变。一代英雄明主,征战疆场,开疆拓土。用二十年之功,让孱弱的赵国走向强盛之邦,却不曾想到自己会被以围代诛,惨死沙丘。赵主父不惨死沙丘,战国史定会更加精彩。
楚怀王囚禁章台,逃离秦国,又被捉了回来,最终客死秦国;孟尝君以鸡鸣狗盗之徒,逃离秦国,号召诸侯伐秦雪耻,大破函谷关;赵武灵王扬鞭策马孤胆入秦,制定伐秦之策。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代,进入虎狼,又无信义的秦国。你会如何离秦?
你会选择成为楚怀王,还是孟尝君,或者是赵武灵王。
闲话就说到这里,因为才学有限,表达不好,还请大大们不要吐我口水。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天气冷了,码字的同时,注意保暖哦。
………………………………
韩襄王、魏襄王合纵伐诸侯那些事
一提起韩襄王和魏襄王,第一印象就是这两位是战国时代打酱油的君主。其实呢?这两位君主同属于战国时代,他们曾多次合作讨伐诸侯;两人在位之时,韩、魏不曾起兵戈。这两人也都属于中兴之主。今天呢?就不讨论这两位君主究竟是明君,还是庸君,或者是中兴之主。
简单说说,韩襄王、魏襄王合纵攻伐诸侯的那些事。
公元前318年,魏惠王甍,魏襄王继位。韩襄王是魏国第四代君主,也是魏国第二位称王的男人。
公元前312年,韩宣王甍,韩襄王继位。韩襄王是韩国第二个称王的男人。
这两位男人继位之初,都是雄心勃勃,妄图振兴国力,争霸诸侯。
魏襄王继位,秦国借道诸侯远征齐国,落得大败。魏襄王趁机,号召诸侯伐秦。在魏国牵引下,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兵发函谷。这也是战国史上,诸侯第一次合纵伐秦。遗憾的事,诸侯离心离德,最终导致伐秦无果。
次年,秦国东出函谷,讨伐三晋,挥出了复仇之剑。五国伐秦之战、修鱼之战、观泽之战,魏国皆败。魏襄王由攻,转为守,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韩襄王继位,改革内政,训练新军。秦、韩宜阳之战,韩国大败。韩襄王见韩国之力,选择休养生息,发展国力。
当然呢?战国时代,想要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这是很难实现的。于是,韩、魏两国为了图存,保存实力,周旋诸侯,合纵征战天下。
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296年,这段时间,韩、魏两国合纵伐诸侯,主要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韩、魏两国联合秦国伐楚,二是联合秦国伐齐,三是联合齐国伐楚,四是联合齐国伐秦。故而,韩、魏的外交政策,也被形容朝秦慕齐。
先来说说,第一件事,那就是韩、魏两国联合秦国伐楚。
张仪欺楚,导致秦、楚大战。丹阳一役,秦国斩杀楚国八万。次年,楚国倾全国之兵伐秦。此时的秦国国力不如楚国,连战连败。楚国大军,抵达蓝田。秦、楚蓝田之战,也是秦国建国以来,面临的第二次危机。
蓝田是秦国的拱卫咸阳的门户,蓝田若破,咸阳危矣。秦惠王一边将诸公子和卫队送去蓝田,另一边登台发表《诅楚文》,足以见得,秦国朝不保夕,局势恶劣。
就在此时,秦国贿赂韩、魏。韩、魏两国联合南下,攻破楚国南阳。韩、魏伐楚,导致楚国战线,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楚国为了应对韩魏,同时又将祸水引向齐国。于是,秦、楚议和,两国罢兵。秦国蓝田危机,在韩、魏的协助下,得以解除。秦、楚两国打得两败俱伤。
第二件事,那就是韩、魏联合秦国伐齐
秦国解了蓝田之围,联合韩、魏向东,讨伐齐国。秦、韩、魏三国在濮水之边对战齐、宋联军。由于齐国主力和精锐在燕国平叛、以及对战赵、燕(赵国扶持的公子职)。濮水之战,齐国惨败,主将声子战死。此战,齐国国力大损,不仅折损了数万将士,燕地得而复失。中原之地,也因为此战,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第三件事,那就是韩、魏联合齐国伐楚
楚国灭了越国,成为大江之上最大的国家,也对黄河上的中原诸侯虎视眈眈。楚怀王欲饮马黄河,兼并天下。韩、魏之力,不敌楚国。于是,韩、魏为了图存图强,联合齐国伐楚。
齐、韩、魏联盟,三伐楚国。前两次伐楚,因为赵国和秦国的原因,导致伐楚取得的战果不大。齐、韩、魏联盟第三次伐楚,在垂沙击败楚国,楚将唐昧战死、精锐尽丧、国内四分五裂,楚国的大国梦、强国梦,彻底被毁灭。
第四件事,那就是韩、魏联合齐国伐秦
垂沙败于诸侯联军,重丘又输给了秦国。楚怀王陷入内外交困,想要重新回到霸业时代,响应秦昭襄王的武关会盟的号召,前往秦国与之会盟。秦昭襄王以欺诈之术,扣押楚怀王,并囚禁楚怀王于咸阳章台。秦昭襄王囚禁楚怀王失信诸侯,截杀孟尝君更是臭名昭著。孟尝君倚靠鸡鸣狗盗,逃离秦国,回到齐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成为齐相,便号召诸侯伐秦。
秦国一直都是韩、魏的敌人,韩、魏也重来没有将秦国当做朋友。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过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齐国振臂一呼伐秦,韩、魏自然加入合纵。于是,齐、韩、魏三国合纵,兵发秦国。这也是战国史上,诸侯第二次合纵伐秦。
此战,打了三年。齐、韩、魏三国用武力从正面攻破了函谷。只可惜,这年韩襄王、魏襄王同时离世。韩国、魏国索要了部分疆土,才停止了战争。
韩襄王、魏襄王不在这一年同时死去,那么齐、韩、魏攻破函谷,又会如何对待秦国?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只能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虽说,韩襄王、魏襄王是打酱油的,但韩、魏两国联合诸侯,伐楚、伐齐、伐秦,开疆拓土,取得赫赫功业。如果秦、楚之战,没有韩、魏,秦国会如何?
如果濮水之战,没有韩、魏,齐、秦谁胜谁输?
如果齐、楚之战,没有韩、魏,就没有三伐楚国那些事。齐、楚谁会更胜一筹?
如果齐、秦之战,没有韩、魏,就没有三国伐秦。齐、秦岂能再次交锋?
所以呢?因为有韩、魏,才体现出打酱油的重要性,更体现出,诸侯势均力敌,拖油瓶的加入,将会引导战局的走向。
好了,今天本来是想更《赵主父咸阳议政天下(下)》,由于时间原因,所以写了韩襄王、魏襄王两位打酱油的君主。
所以呢?通过韩襄王、魏襄王应对诸侯这些事,你呢?从中又学到了什么。无论你是主角也好,还是配角也罢。做好自己,你就有可能间接改变历史的进程,从而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
感谢大大们对我和《赵武灵王英雄传》的支持。天气真的是冷了,码字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防冻哦。
………………………………
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的不败军神
有人问我,无论是齐、韩、魏合纵伐楚,还是齐、韩、魏合纵伐秦,为什么齐国总是以匡章为统帅。难道齐国无人?还是说我偏爱匡章,杜撰了许多匡章的征战事迹。
今天是礼拜六,偷点懒。所以呢?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更新下一章节《秦国可灭》,那就简单说说生活在在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三朝时期的名将。。。匡章。
匡章,生卒年不详,又称章子、匡子、田章,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孟子的学生,初游于魏。按估计,他应该是出生在齐威王早年。活跃于齐威王末年,成名于齐宣王时代。简单说,匡章属于在战场上用军功打磨出来的一代名将。
在《赵武灵王英雄传》中,匡章的出场是在秦国借道韩、魏以伐秦。
当时环境是齐威王甍逝,齐宣王继位。秦惠王看准时机,以秦国嬴华为将领军三万,借道韩、魏,远征齐国。秦惠王想挑战东方第一强国,进而确保秦国在诸侯中的地位。
面对秦国来犯,齐宣王为了树立君威,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匡章为将,前去迎战秦国。
齐威王虽死,留下了很多能臣武将,为何齐宣王不以宗室子弟为将,选择以匡章为将呢?那是因为齐威王临死前,对齐宣王说道:“章子,可安天下。”
齐威王对齐宣王说的话语之中,最让齐宣王感动的就是这句。。。身为人子,不辱死去的父亲;难道会欺辱活着的君王。
也因为这句话,齐宣王认为匡章忠孝仁义,是值得被重用和倚赖的。
齐、秦双方在桑丘相遇。齐将匡章和秦将嬴华,展开决战。
匡章不辱使命,成功击败秦人,捍卫了齐国东方第一强国的尊严。
随后,天下风云突发。
秦国战败,让中原诸侯看到了秦国的软弱。于是,魏人公孙衍号召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伐秦,兵发函谷。由于诸侯离心离德,五国攻秦无果。次年,秦国为了复仇,将秦剑指向了弱小的韩国。
五国合纵虽瓦解,但三晋还是坚定地走在了一起。秦、韩之战,最终演变成为了秦对三晋。
此时的秦国,并没有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三晋也没有弱到任人宰割的境地。秦国对三晋,自然不是对手。此战胜负,关系着秦国要东出函谷,以争天下。也关系着秦国是否能够影响中原。
为求胜利,秦国主动向齐国称为西番之臣,联合齐国伐三晋。
战场形势,骤然转变。三晋对秦,演变成了三晋对齐、秦。
魏、赵联军在观泽和齐国决战,魏、赵、韩三国联军在修鱼与秦对战。
观泽之战中,匡章击败三晋,又一次,捍卫了齐国的第一强国的地位。
三晋,东败于齐,西败于秦。属于三晋的时代,也是一去不复返。
北边燕国,燕王哙被权臣子之所迫,禅让天下。燕太子平离齐归燕,与子之相争。燕国最终爆发了子之之乱,国力大损,百姓离心离德。
齐宣王田辟彊看准时机,联合中山国打着匡扶正道的旗帜,以匡章为将,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从渤海进发,讨伐燕国。
匡章不愧是一代名将,不足六十日便攻破了燕国蓟城。然,赵国之主,赵武灵王为了插手燕国内政,派人前往韩国,扶持燕质子公子职(燕昭王),归燕继位。
匡章一边镇压燕地反叛之众,另一边迎战燕、赵联军,而不落下风。随着,秦、楚蓝田之战结束。秦国联合韩、魏再次讨伐齐、宋联军。
齐、韩、魏和齐、宋在濮水之边展开决战。由于齐国的精锐在燕地,故而濮水之战,齐国惨败,齐将声子战死。齐宣王为了应对诸侯,只好将匡章召回国内应对诸侯联军。秦、韩、魏撤军归国,齐国谋燕,也是得而复失,成为了齐宣王心中的疼。
北边刚稳定,南边越国又起战事。越王无疆为了重整先祖的辉煌,起兵二十万,北上攻伐齐国。齐、越、楚三国大国陷入混战。
由于齐宣王防备赵国和燕国,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南边。楚国趁机,一战灭了越国,设立江东郡。楚国灭了越国,刺激了楚国争霸中原的野心。于是,楚怀王准备马踏中原,饮马黄河,与大河上的中原诸侯开战。
齐国自然不会允许有个强大的国家出现在自己的周围,威胁到齐国的东方第一强国霸主地位。于是,齐、韩、魏三国联合起来,三伐楚国。
楚国自然不服,起兵与之决战。
齐宣王以匡章为将,三国联军统帅,带领齐、韩、魏三国声势浩大与楚国决战。由于赵、秦之故,第一、第二次合纵伐楚,战果并不大。
齐、韩、魏第三次合纵伐楚,并在垂沙之役,击败楚国,杀死楚将唐昧。楚国申息之师尽丧,国内四分五裂。此战之后,楚国的大国梦,强国梦,也变得支离破碎。楚国,也一蹶不振。
随着,秦国欺诈楚国,囚禁楚怀王,失信诸侯。孟尝君倚靠鸡鸣狗盗之辈,狼狈归国,号召诸侯伐秦。此时的齐宣王甍,齐闵王在位。
于是,齐闵王以不败老将匡章,再次联合韩、魏声势浩大,兵发函谷。
匡章不负其名,也是战国史中,唯一一次,合纵诸侯,正面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求和。
纵观匡章一生,何其威风。桑丘败秦、观泽败三晋、北伐亡燕、南下击楚、攻破函谷,其一生是多姿多彩。匡章一生,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打遍诸侯列国,而无败迹。此人之勇猛,传遍诸侯,堪称名将,不败军神。
败秦、攻三晋、亡北燕、压雄越、破南楚、破函谷,匡章一生,也是战果累累。所以呢?一个历经三代君王,而得重用之人,战国时代的名将,也没几人?无论是吴国的伍子胥、孙武,魏国的吴起、庞涓,齐国的田忌、孙膑,还是破齐乐毅、救齐田单,以及后来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他们都没有匡章这么好的待遇,历经三朝,深得君*任。
当然呢?在哪个时代,除了匡章战无不胜,还有秦国的嬴疾,也是樗里疾。还有楚国的昭氏男儿昭雎。以后呢?有机会写点,关于樗里疾和昭雎之事。
匡章生活的这个时代,都是明主开拓疆土,争霸天下。名将征战疆场,马革裹尸。谋臣献策,搅动天下风云。无论是秦国的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芈八子,魏国的魏襄王,韩国的韩宣王、韩襄王,燕国的燕昭王,楚国的楚怀王,还有赵国的赵武灵王以及赵惠王等人都是了不起的风云人物。
当然呢?公孙衍、张仪、陈轸、肥义、、屈原、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