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舞毕,八名宫女,眼中隐隐有泪,匍匐在地。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王吟唱一句,走上一步台阶。吟唱到最后一句,拔出长剑击在木柱上,微怒道:“屈原,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侮辱寡人。”

    昭曜上前从木柱上取下长剑,拱手递给楚王,“王上,这首歌,怎么牵扯到了左司徒。”

    “你有所不知,这是屈原祭祀屈氏一族及八万将士所吟唱的祭歌。”楚王冷声道:“屈原是在用这首祭歌,骂寡人无能。屈原是想要寡人和秦国再次开战。”

    “王上打算向秦国开战吗?”

    “寡人不攻打秦国,就会遭至全国百姓的辱骂。寡人,也将成为千古的罪人。”

    “王上,臣能否说上一句。”

    “说。”

    “丹阳一役,屈氏一族罹难。屈原想要报仇,乃人之常情。此役,丹阳城破,汉中已失,我们阵亡了屈匄等七十多为将领和八万将士。楚国建国以来,何曾受到如此的惨败。此役,我们国力大损。冒然和秦国开战,只会折损更多的将士。”

    “这些寡人何尝不知。但寡人不攻秦,如何面对死去的数万将士。”

    “王上,臣有一计。”昭曜见王上没有打断他的意思,续道:“朝中有的人主战,有的人主和。我们让主和与主战之人,进行一场辩论。”

    楚王琢磨片刻,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

    昭阳得知昭曜送来的手书,召集昭氏一族,“我国是否会和秦国开战,很快就会有结果。”

    昭燕道:“令尹,王上会选择和秦国开战吗?”

    “王上是不想打。”昭阳将手书放在一边,“我们联合屈氏一族,逼迫王上做决断。王上不打,也得打。”

    昭燕道:“昭氏和屈氏联合,王上不打,楚国上下离心离德。为了顾全大局,王上只能选择开战。”

    昭阳笑道:“不错。王上没有选择,只有开战。”

    “屈氏会和我们联手吗?”

    “屈氏活着的人,想要为死去的人报仇。屈氏要向秦人复仇,只能选择和我们联手。”

    “丹阳一役,我国损失惨重,朝中大臣害怕秦人。局势能如我们预期那样的发展吗?”

    “这点不用担心。屈氏有左司徒屈原在,秦楚必定会开战。”昭阳道:“一旦秦楚再次开战。昭氏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

    午时刚过,楚国三百石以上的大臣,鱼贯而入,进入楚宫。

    楚王道:“秦人攻破丹阳,又破汉中郡。是战,是和,寡人想要听听诸位的意思。”

    “王上,我们应该将这个强大的对手交给齐国。秦人攻破丹阳、汉中,锋芒太甚,我们不能与之相争。臣建议割两座城给秦国,与秦国议和。”

    “中原诸侯对我国虎视眈眈。我们和秦国再次开战,中原诸侯也会联合起来攻打我国。如今齐国与我们断交。如果齐国也加入中原诸侯,举兵伐我,我国局势危矣。”

    “臣,主和。”

    不出楚王所料,楚宫主和之人占据大多数。只要令尹昭阳也主和,楚王就可以下令与秦国议和。即便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也可以把这个责任推给令尹等众人。楚王问道:“令尹,你怎么看。”

    昭阳明白,这是楚王有意给自己下的圈套。如果他顺从楚王之意,便得罪了屈氏。屈氏和景氏联合,昭氏在朝中的地位便不是牢不可破。为了昭氏一族的将来,昭阳权衡利弊之后,拱手道:“王上,臣主战。”

    楚王脸色不喜,问道:“诸位大臣皆主和,你为何主战。”

    “秦国斩杀我国八万将士,此仇不共戴天,不可不报。我们不与秦国开战,反而割城求和。我们不但对不起战死的数万将士,也辱没了楚国大国地位。”昭阳语调平静,“秦人欺我在先,辱我再后。今又攻破丹阳、汉中。我们不打秦国,便会助长秦国的气焰。”

    昭阳主战之音刚落,昭氏族人也跟着请战。那些拥有一腔热血的儿郎,也纷纷出列请战。楚王怎么也没有想到,善于察言观色的令尹。今日会忤逆他的意思。

    “左司徒屈原,拜见王上。”人未至,愤怒之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昭阳闻言大喜,心道:“屈原,你总算来了。”

    屈原怒发冲冠,走进大殿。群臣的目光皆盯着眼前这个披麻戴孝,长发散乱之人。

    “左司徒,你衣冠不整也就算了。怎能穿这身晦气的衣服来见王上。”

    屈原转过身,怒目而视,“你说什么,我的这身衣服晦气。”

    那人不敢正视屈原愤怒的眼神,也不敢多说一句。

    楚王道:“屈原,你不在府邸守孝,来宫中做甚。”

    “国家大事,屈原怎能不来。”屈原肃道:“王上,秦国必需打。”

    一人道:“屈氏罹难,左司徒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攻秦一事,干系重大。左司徒不能为了一己私愤,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在你眼中,屈原只有私愤,没有国家吗?”屈原道:“秦国攻破丹阳、汉中。我们不打秦国,秦国就会攻打郢都。”

    “左司徒,你太杞人忧天啦!秦国是没有实力攻打郢都的。”

    “秦国能够攻下丹阳、汉中。难道就没有实力攻打郢都。”屈原愤怒地目光,迎向楚王,“丹阳是楚国龙兴之地。如今,先祖的陵寝,惨遭秦人肆意践踏。我们岂能面对地下的先祖。”

    “屈原,你休要放肆。辱骂王上,你就不怕杀头吗?”

    “祖宗之地都丢了,苟且偷生的活着,好不如死了好。屈原堂堂男儿,宁愿为国战死,也不愿意死后无脸面对先祖。”屈原指着主和的大臣,“我们不攻打秦国。中原诸侯会以为楚国不堪一击,便会联合起来,瓜分楚国的国土。此战,我们必须打。不仅是为了报仇雪耻,更是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我们要用战,告诉天下诸侯,楚国神圣,绝不容许他国觊觎和侵犯。谁有觊觎楚国之心,大楚举国灭之。”

    楚王闻言,心中大悯。先祖陵寝已被秦人肆意践踏。此时,他若为了一时的苟安,向秦人求和。试问一个连祖宗之地,就不要的君王,如何才能傲视群雄,如何对得起先祖。不收回丹阳,击败秦国,他也没有资格成为楚国的王。为了楚国,为了自己的王位,秦国必需打。

    楚王不是昏聩无能、软弱胆小之辈。屈原的一席话,也彻底骂醒了他。楚王当机立断,厉声道:“秦人欺我太甚 。昭阳,寡人令你悉全国之兵,攻打秦国。”

    昭阳拱手道:“喏。”

    屈原高呼道:“血洗国耻,楚国必胜。”

    楚宫高呼道:“血洗国耻,楚国必胜。”

    秦国攻破楚国丹阳、汉中郡六百里,取得大胜。秦王驷及诸位朝臣皆认为,楚国大败,国力尚未恢复,是没有能力组织兵力再战。他们相信,楚国会派人来议和。然而,秦王驷没有等到楚国前来议和,却得知楚王起全国之兵,攻打秦国。楚国进展迅猛,很快收回了汉中、丹阳失地。楚军一鼓作气,拿下武关,攻破商於。秦将嬴华浴血奋战,战死疆场。

    秦将嬴华的死讯,传回了咸阳。

    秦王驷怒道:“什么,嬴华死了。”

    “王上,楚军来势凶猛,一路攻城略地,请王上发兵迎敌。”

    “寡人打下丹阳、占据了汉中郡又如何。楚国之地,岂能比得上嬴华的性命。”秦王驷,心情悲恸,口中喷射出鲜血。

    秦臣道:“王上,请节哀顺便。”

    “寡人会好好活着。”秦王驷抹去唇角的血迹,“寡人还要多杀楚人,祭奠嬴华。”

    赢疾道:“王上,楚军士气高涨,一路攻城略地,我军节节败退。如果楚军拿下武关,攻破商於,继续北上,就是我国的蓝田。蓝田距离咸阳不足百里,蓝田失守,咸阳危矣。”

    秦王驷闻言,气急攻心。喉间又涌出一股鲜血。等到情绪稳定,秦王驷有气无力地问道:“张仪,楚国攻我,你有何退敌之策。”

    “王上,蓝田关系着咸阳的安危。我们守住蓝田,就守住咸阳。”

    “蓝田寡人是要守。”秦王驷重重咳嗽几声,“寡人守住了蓝田,你可要把握退敌。”

    张仪胸有成竹地道:“王上守住蓝田,臣就有办法退敌。”

    赢疾拍着胸脯道:“我一定誓死守卫蓝田。绝不让楚人往前在进一步。”

    “蓝田,有将军守护,我就放心了。”

    秦王驷问道:“赢疾守住了蓝田,你如何退敌。”

    秦王驷问的,也是诸臣最担心的事情。

    张仪斟词酌句道:“楚王兴师动众讨伐我国,我们冒然迎战,很可能会被楚军攻破。很多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武力。但我认为,胜败以武力一决高下,这是下策。不战而胜,才是上策。”

    赢疾皱眉道:“楚国出兵攻打我国。我们不用武力正面迎击,击败楚人。楚人会退吗?”

    秦王驷也道:“战争就是两军对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若要取胜,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不战,如何决定胜负。”

    张仪从容不迫地答道:“孙武曾经说过,胜利之道有四。一,伐谋。探明敌国意图,先发制人,此法乃上策。二,伐交。了解对手的同盟国,粉碎他们同盟关系,削弱其实力,此法乃中策。三,伐兵,通过战争、武力决胜负,此乃下策。四,伐城,用武力攻城取胜,实属下下策。今,楚国攻我,其意图不在灭秦国,而在于收复丹阳、汉中等失地。楚军继续北上,攻打蓝田,不过是为了给我们一个警告。楚军虽刚勇,但战线太长。楚军全国之兵皆在攻秦,其他地方守卫薄弱。再加上中原诸侯与楚国关系皆不友好。我们联合中原诸侯共同伐楚。楚国四面树敌,必不能相互救援。楚国面对中原诸侯围攻,自然不会全力攻打秦国。”

    赢疾问道:“张相,打算邀集那些诸侯,共同攻打楚国。”

    “楚国曾欺骗韩国,与我国决战。韩国大败,韩王康对此事耿耿于怀。今日,我们可以联合韩国攻楚。其次,魏国和我国交好,攻守同盟。我们也可以邀请魏国攻楚。越国是楚国东面最强大的敌人。我们派人去越国,有说越王无疆。越王见楚国可图,必会起兵攻楚。秦韩魏越四国攻楚,楚国多面树敌。楚国为了自保,安能放手与我国一战。”

    “好。”秦王驷点头道:“联合诸侯攻打楚国,寡人就拜托张相了。”

    楚国攻秦,也是秦国一场国难。其国难程度,不亚于韩赵魏楚燕五国攻秦。秦王驷见识过楚人刚勇,不敢小觑,“传令下去,号召全国百姓,进入战备状态。国内招兵年龄,从十八岁降至十五岁。全国各地,无论男女老小,都要准备好与楚国决战。此外,通知蜀相陈庄、司马错等人,率领苴、蜀、巴三国之众,顺江河而下,攻打楚军。”

    赢疾道:“王上,楚国和我国有十八世同盟,楚国背弃信义,我们应该将楚国的行为,告诉上天,祈求上天惩罚楚国。”

    一人走进大殿道:“王上,高台已经建好了。”

    赢疾问道:“王上建高台做甚。”

    “寡人要登台将楚国的罪行告诉上天,诅咒楚人。”

    秦王驷起身,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殿外,一步一步登上高台。高台上摆放着九个大鼎,鼎内摆放在牛、羊、彘等祭祀用品。高台下汇聚着大秦数十万将士。众将士见秦王驷站在高台上,高呼道:“大秦万岁,王上万岁。”

    秦王驷焚香祷告,高呼道:“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今楚王无道,淫佚耽乱,宣侈竞从,变输盟制。违背十八世之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灭我社稷,灭我百姓。今又悉兴其众,张矜亿怒,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我边竞。将欲复其凶迹,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栈舆,礼使介老,将之以自救。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复略我边城。敢数楚王倍盟犯诅,箸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上)

    熊氏先祖鬻熊侍奉周文王,其祖父熊丽、父亲熊狂侍奉周武王。周成王在位时,感念大臣在文、武二王辅佐朝政的功绩,于是提拔他们的后代,将熊绎封在南方蛮荒之地,赐他土地五十里地 ,建立楚国。熊氏一族,居于丹阳。楚人时常吟唱: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经过楚国数代君主的努力,楚国疆域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 ,发展成为泱泱大国。以至于楚国敢于向姬周王朝分庭抗礼。对于熊氏来说,其祖先是何其的辉煌。然,丹阳一战,秦国斩杀屈匄、逢侯丑等七十多名将领及八万将士。秦军携着胜利的余威,一举攻破汉中郡。

    丹阳是熊氏的发源地,楚国先王陵寝,惨遭秦国践踏。丹阳一战,屹立数百年不倒的屈氏一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屈原吟唱《国殇》以表达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楚国令尹昭阳、左司徒屈原为报仇雪恨,联合向楚王强谏,出兵攻打秦国。张仪欺楚在先,攻破丹阳再后,又斩杀楚国八万将士,如今一举攻占汉中郡。楚王不是昏庸无能、胆小懦弱之辈,为了楚国,为了自己的王位,爆发了雷霆之怒。

    楚王下令,集中国内全部的精锐部队,以昭阳为将,出兵攻打秦国。

    楚国团结一致,无人能挡。楚军不到半月,便收回丹阳、汉中等失地。

    秦国君臣不曾料到,楚国会再次集结大军攻楚。秦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秦将嬴华战死。随着武关被攻破,秦国关中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秦国君臣这时才感受到大势不妙。然,楚国攻破武关,士气高昂,又连续击败秦军,向咸阳进军,秦军君臣感受压力巨大。

    秦王驷亲自登上高台,祭告上天,发布《诅楚文》,一方面召全国百姓抵抗楚军。另一方面以张仪之策,有说韩魏越三国一起攻楚。

    韩王康被楚王欺骗,岸门一战,被斩首万余,公孙衍离开韩国。联秦抗楚,既是报楚王欺辱之仇,又是削弱楚国的最佳时机。再者,丹阳一役,楚国惨败。也让韩王康认为,楚国看上去强大,实则不堪一击。秦使来到韩国,邀请韩王攻楚,韩王康立马答应。

    魏嗣继任王位,重用公孙衍、惠施等人,邀集诸侯,共同攻打秦国。然而,联军攻打秦国不克。随后,魏国观泽之战,败于齐。修鱼之战,败于秦。公孙衍、惠施等人离魏,沉重打击了魏王嗣的万丈雄心。魏王嗣更改国策,向秦国示好,将女儿嫁去秦国。秦使来到魏国,邀请魏王嗣共同伐楚,重新点燃了魏王嗣雄心万丈。魏王嗣也不愿意在大争之世,做一名平平淡淡地君主。于是,响应秦国的号召,共同伐楚。

    张仪来到越国,重金有说越王无疆,越王无疆也加入秦国,讨伐楚国。

    齐国为了让楚国牵制、削弱诸侯国,联合宋国,出兵攻打魏国。齐国的参战,组成了齐魏宋联盟的强大军事阵营。另一方以秦、韩、魏、越及秦国管制下的苴、蜀、巴等国组成联盟。中原第二次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赵雍深居丛台宫,得知中原拉开大战,对着诸臣说道:“中原大战,寡人是帮谁。”

    “君上,我们谁也不帮。”中原大战,牵扯到每个诸侯国。赵豹染上重病,也不得不带病上朝。

    肥义也道:“君上,相邦说得对。此次,中原大战,我们谁也不帮。”

    大司寇公子成道:“君上,臣也以为,中原大战,我们谁也不帮。”

    赵国诸臣齐声附议,“臣等附和。”

    “第一次中原大战,寡人尚未出生。如今,赶上了第二次中原大战。寡人怎能选择置身事外。”

    众人听闻君上提起第一次中原大战,陷入了悲伤的往事之中。对于赵豹、公子成等人来说,他们经历过第一次中原大战。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中原大战。他们更不想,战火波及到赵国。昔日,魏国强盛。魏文、武两候在位,任用名将、贤臣变法。魏国向东攻破齐国,向西攻占河西八百里土地,向南压制楚国。就连中山国,也是魏国的国土。魏国国力强盛,成为诸侯霸主。魏武卒横行天下,天下诸侯莫敢与之相争。魏候心有吞并天下之志。然,要吞并天下,首先便要一统三晋。魏候罂借着赵国欺压卫国,出兵讨伐赵国。魏赵两国爆发的邯郸之战,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中原大战。

    齐、秦、楚、韩、燕、赵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魏国。魏国以一国之力,对抗天下诸侯。赵国邯郸被魏国攻破。齐国,桂陵之战大败魏国。秦国河西之战,也取得胜利。楚韩两国也乘势夺取魏国的城池。燕国攻打魏国附属国中山之地。第一次中原大战,动摇了魏国霸主的根基。齐国一战成名,天下诸侯皆知。然,损失最为严重的是赵国。邯郸劫难,成为赵国不可抹去的一道记忆。

    赵豹听闻君上的意思是打算加入中原大战,问道:“君上,打算加入以秦国为首的一边,还是加入楚国、齐国。”

    赵雍没有正面回答,问道:“中原大战,诸位认为,哪一方会获得胜利。”

    赵豹道:“齐楚是当今大国,齐楚的胜算比较大。”

    公子成道:“秦国联合韩魏越及秦国管制下的苴巴蜀。此次中原大战,赢的不一定是齐楚。”

    李兑道:“两方势均力敌,很难分出胜负。”

    田不礼道:“秦国赢的机会应该要大一点。”

    肥义道:“秦楚两国相争,波及天下诸侯。齐楚虽是强国。然,秦国等联盟国势大。此战,双方投入力量,乃前人未有之事。君上,天下是彻底地乱了。”

    赵雍道:“此次大战,无论是何方取得胜利,寡人不关心。寡人关心地就是,大战之后,天下发展的局势。”

    赵豹道:“齐楚胜,则天下有两国主导。齐楚败,楚国大国的地位不保,楚国也会开始衰败。”

    公子成道:“局势不分,我国不宜加入任何一方。”

    赵雍道:“寡人不会涉足中原那趟浑水。中原诸侯,谁输谁赢,寡人漠不关心。寡人在乎的是北方是否赵国说了算。”

    李兑听懂了赵君的表达的意思,笑道:“君上是想趁着齐国加入了中原大战。尽早结束燕国的战事。”

    田不礼道:“齐国和中山国联合,攻占了燕国。燕国境内,也有二十万齐、中山两国的兵力。君上,我们想结束燕国的战事,恐怕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赵国孱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中原大战,诸侯之间拼得个你死我活。赵国想要保住大国的地位,就该远离这场战争,保存有生力量。我们出兵燕国和齐国、中山国交战。先不说,我国是否是他们的对手。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赢了,也会付出沉重地代价。为了燕国,自耗国力。一旦中原大战结束,赵国岂能屹立于大国。”

    赵豹问道:“君上是什么意思。”

    赵雍道:“寡人不会结束燕国的战事,也不会为了燕国消耗国力。但中原大战,寡人也不会置身事外。寡人也想在战后,分一杯羹。”

    公子成道:“君上,臣听不明白。”

    众人也道:“臣,也听不明白。”

    赵雍面向众人,“寡人是想看中原大战。诸侯之间打得越激烈,消耗的国力越大,对赵国来说越有利。寡人不趟中原浑水,但燕国的浑水是要趟的。寡人不调动主力,进入燕国与齐、中山两国相争。但寡人可以离间齐、中山两国的关系。齐国不能打,寡人也会调集重兵在齐赵边境,牵制齐国的兵力。至于中山,能打则打。”

    “中原之事,我们不能涉足,但北疆之事,则由赵国说了算。”赵豹点了点头道:“君上,这个主意太好了。”

    赵雍道:“邯郸将军楼缓。”

    “末将,在。”

    “你负责,率五万大军,驻扎在齐赵边境。你只需要,牵制齐国兵力。切不可和齐国开战。”

    “喏。”

    “李兑、公孙璞、庞武。”

    “臣在。”

    “你们率五万大军,进入鄗城。监视中山国动向。切记,在中原大战,尚未分出胜负。不可出兵攻伐中山国。”

    “喏。”

    “赵歇将军、晋阳郡主。”

    “臣,在。”

    “你们负责,暗中支援韩魏两国。”

    “喏。”

    一切安排妥当,赵雍大笑道:“第一次中原大战,寡人没有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