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聪明人,为父不说,你也明白。赵君雍的心思,比先君语还要复杂,更令人琢磨不透。赵豹走了,相邦的位置空了出来。我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积极结交朝臣。这些事,传到了赵君雍的耳里。他会怎么想。”

    赵英经公子成点播,幡然醒悟。公子成是赵君雍的叔叔,在宗室之间说话颇具有影响力。再加上,公子成在赵国还有一个身份…大司寇。公子成在联络朝臣,谋求相邦一职,必会被人认为,他有觊觎君位之野心。赵国没有人可以制衡他,赵君雍寝食难安。

    公子成见孩儿一点就通,淡淡道:“相邦那个位置,太显眼了。为父是不敢坐,也不能坐。为父坐了,不出几年,赵君就会对我出手。何必为了几日的风光,给自己带来灾祸。”

    “父亲说的对。孩儿利欲熏心,没有想得这层。”赵英问道:“相邦之位,父亲不坐。谁还有胆量去坐。”

    “赵豹临走前,一定推荐了合适的人给君上。”公子成不在乎道:“谁坐那个位置,为父一点不在乎。为父在乎的是赵国朝局的动向。相邦一走,赵国的朝局又该动荡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太子仓归国

    君太后和君后韩姬瑶甍逝,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君太后年事已高,神智也不清晰。早在一年前,这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足不出殿,靠药物维持生命。君后韩姬瑶,自从产后,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她能够熬过这些年,完全是靠毅力和上天争取时间。她想看着孩儿长大,更想听见孩儿喊她一声母后。至于,太子章成婚大典、儿孙绕膝,对她来说是一件奢侈之事。

    君后、君太后两人相隔数日,相继过逝。君太后、君后葬礼尚未结束,相邦赵豹也甍逝。让司礼忙得不可开交。好在,司礼早就事先做过一些有关葬礼的准备,忙是忙了点,但不至于显得慌乱。

    大丧音敲过之后,赵国邯郸进入了国丧期。

    依照礼制,赵君雍守灵二十日,宗室随祭,大臣尽礼。守灵期满,君太后、君后一同葬入王陵。相邦赵豹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后也享受殊荣葬在赵肃侯墓侧,以拱卫先君。

    出殡之后,第二日,赵雍复朝。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也不能一日无相。

    赵雍神色悲悯道:“阳文君(赵豹死后,追封为阳文君)甍逝是赵国的损失,也是寡人的损失。诸位,随寡人再次缅怀阳文君。”

    众人行礼,表达哀悼之情。

    礼仪结束,赵雍稳了稳心神,问道:“阳文君走后,寡人应该以何人为相。”

    赵雍这句话,也是诸位大臣最关心的。赵雍话语刚落,这些大臣齐刷刷地将目光放在了公子成身上。中尉赵襄为了博好公子成,倡议道:“大司寇德高望重,理应为相。”

    众人跟着附和道:“臣等附议。”

    赵雍注视着殿内的一举一动。殿内很多宗室大臣,心向公子成。赵雍见状,脑海深处涌现出赵豹临走前说的那些话:“大司寇位高权重,身份地位显赫。君上以他为相,必会助长其野心。君上想要赵国朝局稳定,平衡宗室的势力,就不能以大司寇为相。”

    公子成见宗室为他请命,赵雍久久未做出答复,已然琢磨出君上根本就没有以他为相的心思,谢绝道:“我有今日,乃先君之德。我资历浅薄、德行不够,不足以为相。请君上另择贤明。”

    赵襄本想讨好公子成,忽见公子成推脱相位,误以为对方是以进为退,“大司寇德行不足,试问何人可以堪当大任。”

    赵襄此言一出,赵文、赵炤、赵俊等宗室之人,也齐声道:“大司寇莫要推迟。”

    赵襄、赵文、赵俊等人之言,显然是没有把他这个君上放在眼中。公子成见这些人推举他相,有点逼宫的意思,心里暗自叫苦。这些人释放的好意,殊不知是把他往火山推。宗室越拥护公子成,赵君对公子成不满的情绪越加高涨。

    赵雍注视着公子成,问道:“叔父为相,众望所归。寡人…”

    “不可。”公子成严词拒绝道:“臣的德行,为大司寇则已,岂能居相邦之位。请君上以社稷为重,另择贤能。”

    赵雍问道:“叔父不愿意为相,寡人应该倚靠何人。”

    公子成历经赵成侯、赵肃侯两代雄主,屹立不倒。赵成侯甍,赵肃候继位。公子范、公子桀犯上作乱被诛,而他能够躲过一劫,不被牵连。公子成自然懂得为君之道。君上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要反复琢磨。赵雍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藏的意思太多。

    “君上,臣的资质浅薄,不足以堪当大任。”公子成拜道:“臣,推举一人。”

    赵雍问道:“叔父打算推举何人给我。”

    公子成从容不迫地答道:“大司马肥义。”

    “阳文君临走前向寡人推举大司马。今日,叔父也向寡人举荐大司马。大司马能够同时得到两位的赏识、推荐,必有过人之处。”赵雍叹道:“叔父不愿意为相,寡人依了叔父之言,以大司马为相。”

    公子成闻言,恍然明白,原来君上心目中早已经有了人选。君上说这些话除了试探自己和诸臣的态度,就是给肥义为相做铺垫。公子成瞥了一眼君上,猛然发现,眼前这个人,早已经不是那个年少气盛之人。

    赵君不以公子成为相,也不以宗室人为相,选择以肥义为相。赵雍此言一出,不仅众人瞠口结舌,就连肥义本人也感到极度意外。以至于赵雍开口很久,肥义没有做任何答复。赵雍耐着性子听大臣之语,随后看了一眼肥义。令赵雍感到惊讶的是,他不曾从肥义那张脸上看出半点喜色。寻常人听到这个消息,怎么也会露出激动之情,叩谢君上恩德。

    肥义的表情就像是在考虑是否应该接受相邦之位。

    肥义不是宗室之人,亦非华夏之人。肥义身上留有戎狄的血液。赵雍以他为相,不仅是因为赵豹、公子成二人的推举。更是因为,他想让赵地的戎狄和华夏不分你我,融为一体。赵雍冒着风险以肥义为相,而肥义的表情令他有些失望。

    顿时,赵雍心中不悦,问道:“肥义,你怕受苦吗?”

    “臣…不怕。”

    “寡人看你就是怕受苦。”赵雍盯着他的双眼,“你怕担任相邦之后,寡人将所有的政务交给你。”

    “臣不敢言苦。”肥义拱手拜了三拜,“君上以臣为相。如此殊荣,臣倍感惊讶。只是…”

    赵雍见他欲言又止,质问道:“只是什么。”

    肥义答道:“臣担任相邦,怕辜负了君上的期望。”

    “你怕辜负寡人,就做出对得起寡人之事,为寡人分忧。”

    肥义迟疑了一下,稳了稳心神,沉声道:“臣愿为君上分忧。今后必当恪尽职守,做好相邦的本分,不辜负国家,不负君上。”

    赵雍以拥有戎狄背景,身上流淌着胡人血液的肥义为相。鼻子敏锐地大臣,似乎闻到了赵国朝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肥义也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赵国的路会多难走,他也会一路走下去。哪怕要付出他的生命,他也义不容辞。

    一个月后,赵君在肥义等人的辅佐上,赵国国内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商业旺盛,丝毫瞧不见中原大战之后的余波。

    这日,赵雍正在龙台,以观天下。

    肥义急匆匆而来,拱手道:“君上,韩王病危。”

    “韩王病危,韩国朝政必将动荡。”赵雍道:“我们和韩国是兄弟友邦,应该帮助韩国渡过危机。”

    “臣也是这个意思。”

    “太子仓身在何处。”

    “正在秦国为质。”

    “几年前,也是这个地方。魏太子嗣、韩太子仓,我们三人站在龙台立誓。他日继承大统,韩赵魏三国结为兄弟之国。终其一生,绝不相争,兵戈相向。我们要学先祖,携手共进。一起重拾先祖的辉煌。”赵雍回想起那日豪情壮语,双眸绽放出光芒,“太子仓该回国了。韩国的天下交给他,寡人才放心。”

    肥义道:“君上,我们应该联合魏王,一起向秦国施压,助韩太子仓归国。”

    赵雍点了点头,示意肥义去办。

    赵国以富丁为使,出使魏国。以仇液为使,出使韩国。富丁来到魏国大梁,进入宫中面见魏王嗣。魏王嗣翻开国书,只见国书上写着:龙台一别,已有数年。龙台誓言,不知君可记得。

    魏王嗣回想起龙台昔日的诺言,也是热泪盈眶。魏王嗣稳了稳情绪,问道:“大使,赵王可好。”

    富丁提醒道:“赵君,下达罪己诏,昭告诸侯,终其一生不称王,称之为君。王上称赵君为王,是否。。。”

    “赵君也好,赵王也罢。那个男人是在龙台和寡人立下誓言之人。三晋的江山,由三晋说了算。大使回去告诉赵君,寡人也会主张迎回韩太子,拥他为王。”

    富丁行礼道:“外使这就回去,转达王上的话。”

    魏王嗣道:“大使请。”

    仇液出使韩国,来到新郑。魏国以公孙喜为使,出使韩国。韩相得知,赵魏两国助韩国迎回韩太子仓,不胜感激。连忙带着仇液、公孙喜进入宫中,面见韩王康。

    楚国欺韩,韩国岸门被秦打败。韩王康气急攻心,大病一场。大病之后,韩王康整个人苍老了许多,身子也更加单薄。第二次中原大战,韩王康加入秦国对付楚国,就是为了报楚王欺韩之耻。韩魏联军,攻楚南阳,大败楚军。随后,秦韩魏联军北上,在濮水之边,击败齐人。随着第二次中原大战结束,韩王康彻底倒下了。韩王康每一次闭上双眼,他害怕就看不到第二日的晨阳,更害怕再也见不到远在秦国的儿子。韩国向秦国多次发出国书,要求秦国送回太子仓。秦国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赵魏联合向秦国施压,韩王康无论身体多么不好,也要亲自向赵魏两国表达感激之情。

    韩赵魏三国使者来到咸阳,面见秦王。蓝田一战,秦王一病不起。太子荡负责监国。

    太子荡得知三国使者的来意,屏退了三位使者,召大庶长赢疾、秦相张仪、魏章、甘茂等人入宫。太子荡问道:“韩太子身在秦国,可有此事。”

    赢疾点了点头道:“韩太子的确在秦国。”

    太子荡问道:“韩王病重,为何不让他回去。”

    赢疾道:“韩太子主张反对秦国,让他回到韩国。韩国就会敌对秦国。韩太子是猛虎,我们不能纵虎归山。”

    张仪也道:“大庶长言之有理。我们不能让他回国。”

    “韩赵魏三国大使就在秦国,我们不让韩太子回去。三国是不答应的。”太子荡问道:“叔父是打算和三晋开战吗?蓝田一役,我国国力大损。此时和三晋开战,对我国不利。召韩太子入宫,我打算让他回国。”

    赢疾、张仪齐声道:“王上。。。”

    太子荡截断道:“父王将秦国交给了我。一切由我说了算。父王日后追究责任,我一人承担。”

    修鱼一战,三晋败给了秦国。韩太子仓为了进一步了解敌人,主动请缨来到秦国为质。这日,韩仓正在整理有关秦国的资料,侍者韩琮道:“太子,我们在秦国呆了五年。秦国没有半点意思,让我们归国。太子不想办法回国,却有心情看这些。太子,我们离开韩国朝堂已久,你就不着急吗?”

    “急有什么用。秦国也不会让我回去。”韩仓胸有成竹地说道:“赵魏两国不会坐视不管。魏赵两国使者来到咸阳,不出五日,我们便可以回国。回国之前,我要好好了解一下秦国。”

    不多时,甘茂来到驿馆道:“请太子入宫。”

    韩仓问道:“秦王打算送我回国。”

    “不是秦王。”

    韩仓疑惑道:“不是秦王,那会是谁。”

    “秦国太子。”

    韩仓跟随甘茂进入宫中。太子荡笑道:“你就是韩国太子。看上去比我老多了。”

    “我比你年长,当然要老上几岁。”

    “你自由了。我放你回去。”

    “太子放我回去,就不怕我敌对秦国。”

    “你不服秦国,日后我们在较量。”

    “太子说的话,我记下了。”

    “我放你归国,也不要你感激。你回去后,好好练兵。我会亲自率军检验,韩国的战斗力。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韩仓不悦道:“太子如此轻视韩国。”

    “韩国以前不也是这样轻视秦国的吗?”

    韩仓和太子荡两道锋利的眼神碰撞在一起,谁也不肯退让,谁也不肯认输。

    太子荡打破沉默道:“你马上回国,现在就走。我怕突然反悔杀了你。希望你可以成为我称职的对手。”

    “我回国后,厉兵秣马。等待着你来检验韩国的实力。”

    “痛快,痛快。”太子荡道:“我期待着这一天。”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韩仓继位,秦王教子

    韩仓离开秦国,抵达韩境,双脚站在自己的国土上,热泪盈眶。韩仓,双手捧起一坡土壤,大口呼吸,“韩国,我回来了。”

    韩仓来不及缅怀过去,忽见,韩国境内尘土飞扬。等到尘土散去,韩国将士束甲而至。为首的将军正是大司马韩鹏。

    韩鹏上前拱手道:“参见太子。”

    韩仓指着他身后的将士,问道:“大司马为何带着这么多将士。”

    “秦国不让太子归国,韩国就向秦国开战。”

    “今日之秦,亦非昔日之秦。”韩仓冷静地答道:“韩国不是秦国的对手。”

    “太子,怎可长他人志气,灭了韩国男儿的威风。”

    “不是我灭了韩国男儿的志气。实乃,韩国和秦国国力相差太多。”

    韩鹏迟疑片刻,也觉得太子所言非虚。如今的秦国,早已经不是中原诸侯鄙视的西边小戎。今日之秦,北扫义渠,震慑西戎;向东,屡败三晋;向南夺取巴蜀苴数千里土地。丹阳一役斩杀楚军八万。韩国的实力,岂能和秦国比肩。

    韩仓认识到韩国实力不如秦国,但也不愿意堕了大丈夫的志气,“韩国虽弱,亦不会任秦国宰割。韩国要强大,要恢复先祖的伟业。我需要大司马助我,需要众位将士助我。”

    韩鹏朗声道:“臣,誓死效忠太子。”

    众将士齐声高呼,“我等愿意追随太子。”

    韩仓拔出长剑,高呼道:“韩国的江山,由我们共同守护,韩国万岁。”

    “韩国万岁。”韩国三军将士齐声呐喊,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能消散。

    韩仓将长剑送回剑鞘,问道:“大司马,父王现在如何。”

    “王上得知岸门惨败,大病一场。若不是王上心系韩国,心中想念太子殿下。王上早就熬不过中原大战。我们攻破楚军南阳,濮水之边击败齐国。面对如此大的胜利,韩国上下一片沸腾。王上突然倒下,一病不起。太子再不回来,怕是见不到王上最后一面。”

    韩仓惊道:“父王病入膏肓,我在秦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王上刻意隐瞒自己的病情。”韩鹏道:“王上,一直在等待太子归来。”

    韩仓恍然明白。父王为什么会在一月之内派出几波使者,来到秦国。魏赵两国使者,也现身咸阳。此次,秦国拒绝让他回国。韩鹏率领的这支军队将会和秦国开战。韩王康不顾一切,就是因为他自知自己身体好不了,所以希望在秦国为质的韩仓尽快回国。韩仓想到此处,隐隐感觉不妙,“父王病危的消息,还有什么人知道。”

    韩鹏答道:“国内只有王后、韩相和我。”

    韩仓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韩王病危的消息,尚未在国内扩散。韩国朝政在可控范围之内。韩鹏见韩仓不语,低声道:“太子,王上熬不过几日。请太子,速速回宫,主持大局。”

    韩仓点了点头道:“好。我这就回宫。”

    韩仓得知父王病重,不分昼夜赶路,花了五日,抵达韩都新郑。韩仓见新郑城内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心中稍安。韩相在殿外见韩仓回来,泣道:“太子,你总算回来了。”

    “父王怎么样了。”

    “王上尚留一丝气息,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韩相和韩仓进入内殿。

    韩王后见了韩仓,轻声道:“夫君,仓儿回来了。”

    韩王康睁开双眼,往人群之中看了看。

    韩仓道:“父王,孩儿回来了。”

    “仓儿…靠近点…让父王看看你…”

    韩仓挪步,向前走去。

    “仓儿…你…回来…我…可以安心了。”韩王康探了一眼,跪在殿内的重臣,艰难地说道:“寡人死后,太子继位。寡人将太子和韩国托付给你们了。”

    “喏。”

    “仓儿…行国政…振国威…”韩王康神色渐差,气息越来越弱。猛然间,说话声、喘息声全无,一切的声音都停止了。韩王康终于合上双眼,走完生命之中最后一段路程。一旁的太医令见状,上前探了探韩王康的手脉,忽然间脸色大变,“王上…甍逝了。”

    韩仓大喊道:“父王。”

    公元前332年,韩昭侯甍,韩康继位,成为韩国第七任国君。公元前325年,秦国称王。魏韩两国在巫沙会盟,并称为王。公元前323年,韩康加入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正式成称王。韩康也是韩国第一个王。终其一生,韩王康前半生主张合纵,应对魏秦。后半生主张连横,应对齐楚。在这个纷争乱世的时代,韩王康让韩国屹立不倒,实属不易。公元前312年,韩王康总算走完了漫长又艰辛的一生。韩王康死后,谥号‘宣惠’,史称韩宣惠王。

    韩宣惠王甍逝,太子仓继位。

    话说,蓝田一役,秦王驷病重,不醒人事。秦王驷病重之前,让太子荡监国,处理国政。大庶长赢疾负责军事,并辅佐太子荡处理国事。秦相张仪负责处理外交。秦国在众人齐心协力治理下,很快从中原大战阴影之中走了出来。秦王驷醒来,见王后陪在身边,虚弱地问道:“秦国赢了吗?”

    秦王后泣道:“王上,我们赢了,赢了。”

    秦王驷闻言,留下两行热泪。

    秦王后拾起娟秀,替他擦去眼角的泪痕,问道:“我们赢了,你怎么不高兴,反而哭了。”

    秦王驷沉重出了一口气,“寡人是喜极而泣。天佑秦国,天佑秦国。”

    秦王后道:“你醒了,我真高兴。”

    秦王驷情意绵绵看着秦王后,柔声道:“辛苦你了。”

    “你能够醒来,我一点不苦。”

    秦王驷伸出手,抹去秦王后眼角的残泪,“寡人前生不知道修了什么功德,方能娶你为妻。寡人喜欢看着你的笑脸。”

    秦王后露出一抹迷人的笑颜颠道:“我好看吗?”

    “好看。你真好看。”秦王驷缓了缓语气,“寡人看着你的笑颜,仿佛回到了我们初识的那一天。你嫁给寡人,可曾有半点后悔。”

    秦王后摇了摇头,“我不曾后悔。”

    “寡人娶你,也一点不后悔。王后,寡人谢谢你。”

    “你让我成为幸福的女人,让我成为母亲。我该谢谢你。”

    秦王驷问道:“荡儿,何在。”

    “我已经派人去召荡儿了。”

    “王后。”

    “王上,有什么事要我去办的。”

    “召,赢疾、张仪、魏章、甘茂、司马错等重臣入宫。”

    “王上刚醒,身子虚弱。明日,再见大臣也不迟。”

    “寡人时日无多了。”秦王驷重重咳了几声,“寡人走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王后不要惦记寡人身体,寡人自有分寸。”

    秦王驷轻轻挥手,示意她退下。闭上双眼,再次睡去。

    不多时,太子荡来到后宫,行礼道:“孩儿,拜见父王。”

    秦王驷睁开双眼,声音飘了过来道:“荡儿,往前走。寡人要好好看看你。”

    太子荡虽不理解父王的深意,还是走了几步,来到榻前。秦王驷问道:“韩国太子在秦国,你打算如何处理。”

    太子荡迟疑道:“父王,孩儿已经让韩太子归国。”

    “你为何送他归国。”

    “孩儿以为争天下,理应靠实力。扣押他国储君,非大丈夫所为。”

    “你的意思是说父王不是大丈夫。”

    太子荡发现失言,忙道:“父王,孩儿不是这个意思。”

    秦王驷也不生气,问道:“魏赵两国联合,向秦国施压了吧!”

    “是。”太子荡又道:“孩儿不是怕魏赵两国,才送韩太子回国的。”

    “说下去。”

    “韩王病危,韩国朝局动荡。孩儿不送韩太子回去。韩国也会另立他人为王。韩太子留在秦国不但没有用处,我们还会得罪三晋。秦国要争天下,离不开三晋。三晋助秦,可弱齐楚。”

    “韩太子是反秦的。他若回去,韩国敌对秦国。你又将如何。”

    “韩国不服,孩儿领兵打得它心服。”

    “大国相争,不能以武力取胜。杀敌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