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时候纠缠不休,就不符合安特卫普公司的利益,所以加菲尔德对吉姆很失望,把目光看向肯尼斯。

    肯尼斯苦笑摊手,表示他也很无奈,不管安特卫普公司怎么给尼亚萨兰人解释,都必须要求驻军充分克制,如果这时候再发生一起恶性事件,那么后果就将一发不可收拾。

    “吉姆,约束你的手下,我不想看到再有类似事件上演,如果再有,你就要想办法自己去给尼亚萨兰勋爵解释。”加菲尔德疾声厉色,如果吉姆还是不顾大局,那么加菲尔德就要考虑把吉姆调走,吉姆的这个态度,根本无法和尼亚萨兰人和平相处,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糕。

    “先生,没必要惧怕尼亚萨兰人,我在边境线上布置了两个连,他们足够对付那些连制服都不全的尼亚萨兰民团。”吉姆信心满满,至少吉姆的手下是正规军。

    “先生们,我们有麻烦了——”办公室房门突然被推开,安特卫普公司保安部经理拉里·林德行色匆匆:“我们在边境的两个连队遭到袭击,240人全部阵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攻击者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甚至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再一次发动袭击,这一次我们的麻烦大了——”

    吉姆呆若木鸡,他万万没想到,打脸来得时如此之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158 完美

    刚果自由邦的军队由直属国王的军队司令统领,包括一个教导营和若干正规连。

    1888年,为了对刚果自由邦圈定的范围实行有效占领,利奥波德二世开始组建私人军队,当时还只有有8个连。

    到1902年的当下,刚果自由邦的军队已经达到85个连,军队人数超过万人,士兵从非洲人中招募,服役期为5—7年。军官全由欧洲人担任。

    这支部队在利奥波德二世征服刚果自由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先后击败了亚科马族武士,征服了库巴、卢巴和隆达王国,占领了加丹加,赶走了洛马米河以东地区的阿拉伯人,最终形成现在的刚果自由邦。

    或许正是因为在征服刚果自由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才给了吉姆一种刚果自由邦的殖民军在非洲纵横无敌的错觉,让吉姆有信心对抗尼亚萨兰几乎板上钉钉的报复。

    在战场上,对形势误判产生的后果是致命的,230万平方公里的刚果自由邦,一千万当地土著非洲人,利奥波德二世引以为豪的殖民军却只有一万人,真不知道吉姆哪来的自信。

    马丁也无法理解比利时人的自信,按说葡萄牙人的境遇,应该给比利时人足够的警惕,让比利时人对华人保持足够的尊重,没想到比利时人居然如此自大,在全世界都开始研究尧族模式的时候,比利时人居然还敢挑战尼亚萨兰,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在知道比利时人无故射杀华人渔民之后,马丁的心情无比愤慨,罗克命令马丁前往坦葛尼喀湖的当天晚上,马丁就和接受克隆斯塔德的警长完成交接,然后登上前往尼亚萨兰的火车。

    罗克抵达尼亚萨兰的时候,马丁已经赶到坦葛尼喀湖,顺利接手坦葛尼喀湖的防御。

    小石城方面率队前往坦葛尼喀湖的军官叫伊塞亚·尤利塞斯,这同样是个德国人,在德国退伍时的军衔是少校,现在已经入籍尼亚萨兰,成为尼亚萨兰安保部队的负责人。

    伊塞亚·尤利塞斯带来的部队一共有500余人,其中100人是长期接受训练的职业保安,另外400与人是临时集结的民团成员,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尼亚萨兰现在的武装力量。

    换句话说,虽然尼亚萨兰现在表面上一名军人都没有,但是如果发生战争,尼亚萨兰随时能够集结十万人。

    也就是说,尼亚萨兰境内的所有成年男性,在战争爆发时,都可以临时转职为军人。

    考虑到尼亚萨兰民团的训练程度,民团的战斗力并不输于英、法、德等国的正规军,基本上完爆非洲殖民地组建的仆从军。

    这是伊塞亚·尤利塞斯给尼亚萨兰民团的评价,伊塞亚·尤利塞斯也参加过普法战争,对德国和法国的军队都有充分了解,所以伊塞亚·尤利塞斯给尼亚萨兰民团的评价还是令人信服的。

    “100人足够了,我们当初击毙茹贝尔的时候,不过也就一百多人,现在打比利时人,一百人足够!”马丁信心满满,茹贝尔身边当时都是布尔精锐枪手,尚且都被警察们斩瓜切菜,现在对付比利时人,马丁真的感觉是杀鸡用牛刀。

    在马丁看来,对付比利时人,根本不需要尼亚萨兰民团出手,派过来一些尧族人就够了。

    而事实上,拉拉已经率领着一支3000人的尧族部队抵达坦葛尼喀湖,目前就在距离坦葛尼喀湖只有40公里的切西湖安营扎寨,只需要马丁一个命令,拉拉就能率领部队赶过来增援。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虽然我不知道刚果自由邦军队的训练程度,但是我可以肯定,刚果自由邦军队士兵的训练成绩,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优秀,他们也不可能在负重30公斤的情况下每天前进50公里,说实话,我以前以为只有骡子能够做到这一点。”伊塞亚·尤利塞斯的话听上去好像并不合适,不过马丁知道,这是伊塞亚·尤利塞斯在表达对尼亚萨兰民团成员的喜爱和赞美。

    尼亚萨兰民团对于常规成员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在伊塞亚·尤利塞斯的印象中,德国和法国任何一支部队,都达不到尼亚萨兰民团的训练强度。

    赢得普法战争之后,德国陆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欧洲第一陆军,即便如此,德军士兵在训练中的射击成绩也不是百分百优秀,而尼亚萨兰民团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尼亚萨兰民团,射击和全武装拉练是基础科目,所有人的射击成绩必须达到优秀,并且全武装拉练的成绩达到优秀,才能成为尼亚萨兰民团的固定成员。

    而成为尼亚萨兰民团固定成员,能为家人赢得巨大的荣誉和充分的经济利益,要知道在尼亚萨兰境内是没有私人土地的,所有土地原则上都是属于罗克这个尼亚萨兰勋爵所有,但是在尼亚萨兰有一项特殊规定,只要成为尼亚萨兰民团的固定成员,就可以获得尼亚萨兰男爵授予的100亩私人土地,这100亩土地不需要交税,每年还能拿到政府给予的补贴,只要民团成员能够一直留在民团内服役,那么这些土地就将一直属于成员家人所有。

    这一百亩土地是可以变成永久私产的,如果民团成员在民团中服役20年,或者民团成员在服役过程中死亡,又或者是民团成员在战争中积累战功,任何一项成就达成,这一百亩土地就将成为民团家人的私产,永远都不需要交税,而且还可以自由转卖。

    在这个政策的刺激下,所有尼亚萨兰华人都希望成为民团固定成员,并且希望爆发战争,并在战争中积累战功,又或者是“为国捐躯”,那样自己的家人就能得到一笔永久财富。

    这也是在尼亚萨兰境内获得私人永久土地的唯一方式。

    “你要这么说的话,约翰内斯堡每一个警察都是骡子。”马丁没好气,很不巧的是,这个标准,马丁也能达到。

    而参考伊塞亚·尤利塞斯的身材,伊塞亚·尤利塞斯肯定达不到。

    “约翰内斯堡的每一个警察都这么厉害?”伊塞亚·尤利塞斯表示不信。

    “呵呵,想想茹贝尔——”马丁得意,茹贝尔这个梗,马丁可以吹一辈子。

    关键是,这个“梗”真的很有说服力啊,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不可能,习惯意义上,警察就是用来欺负平民的,军队才有可能建立功勋,但是约翰内斯堡的警察就是这么奇葩的一个存在,以前的布尔人不知道,所以布尔人吃了大亏,现在的比利时人不相信,所以比利时人的下场注定更加悲惨。

    就在马丁和茹贝尔闲聊的时候,一支部队穿过林间小路返回营地,这就是那支悄悄进入刚果自由邦执行报复行动的民团部队,马丁只派出了一百名民团正规成员,那些临时征召的民团成员一个都没派,虽然在伊塞亚·尤利塞斯看来,即便是那些临时征召的民团成员,也有着不俗的实力。

    “督察,少校,幸不辱命!”负责带队的是两名少尉,一个叫杜鲁门,一个叫法兰克,同样是华人加白人的组合。

    “情况怎么样?”马丁根本不担心完不成任务,那些非洲人组成的仆从军,在马丁眼里就是土鸡瓦狗,死在华裔手里的白人(布尔人)都不知道有多少,非洲人就真的只能呵呵。

    “一切顺利,我们歼灭了全部敌人,没有留下任何活口,所有的敌人都被我们抬到营地门口排列整齐,然后将营地焚毁,我们还缴获了一些物资,并且在敌人的营地内解救了几个他们的俘虏,法兰克认为他们或许会有用,所以我们就把他们带了回来。”杜鲁门是一名在民团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年轻人,他不仅个人技战术出色,而且跟着伊塞亚·尤利塞斯学习到很多军事常识,所以军衔被提升为少尉。

    千万别被“民团”这个称呼所迷惑,实际上民团内的一切都和正规军无异,在尼亚萨兰男爵领,罗克并没有组建军队的权利,所以才会使用“民团”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实际上尼亚萨兰的民团,和当初布尔人的民团不是一码事。

    都不用杜鲁门说,马丁也能看得出,杜鲁门他们这一次收获颇丰。

    离开营地的时候,杜鲁门他们是轻装简行,现在每个人身上都多了大包小包,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有几个绷带还渗着血的家伙尤其开心。

    在战斗中负伤,也会获得尼亚萨兰政府的奖励,罗克在尼亚萨兰民团中推行军功章制度,所有的伤员都会获得服务优异勋章,凭借这个勋章,在退役之后是可以领取到退伍金的。

    虽然一枚勋章带来的退伍金并不多,但是考虑到民团的成员不会只参加一次战斗,所以这是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你们的伤亡情况怎么样?”马丁还是关心这个问题,尼亚萨兰民团成立到现在,每培养一名正规民团成员,民团至少花费一百镑,所以每一个成员都很宝贵。

    或者说,很值钱!

    “只有四人负伤,没有人阵亡!”杜鲁门有点遗憾,要是连那四个负伤的都没有。

    那就完美了。


………………………………

159 罗德西亚北部师(四百月票加更)

    被带回来的几名俘虏都是洛马米河畔恩冈杜的泰泰拉人,泰泰拉人的酋长贡戈·卢泰泰曾经是桑给巴尔苏丹的奴隶,比利时人入侵洛克米河流域的时候,卢泰泰率泰泰拉武士英勇抗击比利时人,一度还与卢巴王国的卡邦戈协同作战,屡败殖民军。

    但在近代化的军队面前,泰泰拉武士还是失败了。

    1892年9月,卢泰泰投降。

    但是泰泰拉人并未屈服,在1895、1897和1901年先后举行三次起义,现在还在坚持和比利时人作战。

    原本的历史上,泰泰拉人的反抗一直持续到1908年,到那时比属刚果成立,比利时政府对泰泰拉人进行笼络,泰泰拉人才结束对比利时人的反抗。

    现在的刚果自由邦还是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财产,所以泰泰拉人的反抗很坚决。

    马丁对几名泰泰拉人进行了审讯之后,最后决定把这几名泰泰拉人送回小石城。

    罗克正在小石城整军备战,这是得到战争办公室主任弗兰克同意了的。

    罗克的理由很简单,即便英国政府不同意向比利时发动战争,也不允许尼亚萨兰向刚果自由邦展开报复行动,那么尼亚萨兰也要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否则英国政府的利益在中部非洲就无法保证。

    这并非强词夺理,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英国政府不可能像尼亚萨兰派出军队驻扎,除非罗克同意负担驻军费用。

    罗克能同意负担驻军费用才是见了鬼,就算英国政府不用罗克出钱,罗克也不会同意英国政府派驻军队进入尼亚萨兰,但是尼亚萨兰又没有编练军队的权利,同时又有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所以罗克和小斯就想了个掩耳盗铃的办法,把尼亚萨兰的军队归入罗德西亚军队的行列,从而顺利得到弗兰克的同意。

    搞笑吧,正儿八经的英国男爵没有组建军队的权利,控制罗德西亚的南非公司却有组建军队的权利,罗克和小斯关系多好的,小斯连钱都不用罗克付,直接给罗克送来了罗德西亚军队的服装,以及足够一千人使用的武器装备,于是尼亚萨兰的民团摇身一变,就成了罗德西亚正规军。

    连编制都有,全称是“罗德西亚北部师”,归属南非公司指挥。

    换句话说,连英国政府都指挥不动这支部队,部队的指挥权都在小斯手里。

    也就等于是在罗克手里。

    身为战争办公室的主任,弗兰克虽然不愿意看到罗克和小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是也无计可施,“罗德西亚北部师”诞生的程序完全合法,谁都挑不出毛病,南非公司组建军队的权利是维多利亚女王给的,谁敢说不合法,那就是在质疑维多利亚女王的权威——

    好好活着不好吗?

    名义上,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师指挥部是在索尔兹伯里,实际上师指挥部肯定是在尼亚萨兰,罗克手中连个合格的师长人选都没有,只好先空着,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

    “反正现在部队是你的,规模有多大你说了算,你要是有本事,把尼亚萨兰所有人都编进去也没问题,只要你养得起——”小斯也很好奇,精通敌后作战的罗克现在终于开始进入正规军模式,小斯对罗德西亚北部师还是很期待的。

    因为人手不足,南非公司虽然拥有组建军队的权利,实际上南非公司却组建不起来,只能在索尔兹伯里维持一支人数在千人左右的警察部队。

    虽然罗德西亚北部师是罗克组建的,但是如果罗德西亚有需要,罗克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小斯还是很希望罗德西亚北部师拥有强大实力的,这样才能更好维护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的利益。

    “现在肯定不需要太大,维持一个教导营就够了,现在的民团规模正好就是一个教导营,如果有需要,编制随时可以拉起来,这样维持部队的费用也不会太高。”罗克也是深谋远虑了,不知道从多久以前就开始谋划这一天,要不然民团的规模,不会恰好就是一个教导营。

    尼亚萨兰的民团是实行军衔制度的,民团成立的时候,罗克就聘请欧洲退役军官到民团工作,伊塞亚·尤利塞斯和法兰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尼亚萨兰。

    这些退役军官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尼亚萨兰民团的实力,罗克给这些退役军官开出高薪,让他们一方面训练民团成员的技战术能力,一方面也要训练民团成员的综合军事素质,训练的标准都是按照英、法、德这些军事强国的军官标准来的。

    所以即便是民团里最普通的士兵,其综合素质也超过英、法、德这些军事强国的军队基层军官,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在战争中积累经验,而刚果自由邦就是个不错的对手。

    相对来说,刚果自由邦的比利时人还是不错的,虽然比利时的军事实力不如英、法、德这些军事强国,但毕竟比利时也是白人国家,和白人作战,一方面能积累的是经验,另一方面提升的则是心理素质水平,这是消灭多少非洲武装都无法达到的。

    “民团!”小斯颇为无语,或许在小斯的印象中,尼亚萨兰民团也是和布尔民团差不多的货色。

    “别小看尼亚萨兰的民团,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接受了至少一年的军事训练,不间断的那种。”罗克郑重提醒。

    “你才得到尼亚萨兰多长时间!”小斯哈哈大笑,然后脸上的笑容就逐渐凝固。

    没错,罗克得到尼亚萨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但是那些民团成员接受训练可不是从罗克得到尼亚萨兰之后才开始的,洛克金矿成立后,罗克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训练金矿保安,现在的尼亚萨兰民团,就是以洛克金矿的保安队伍为骨架组建起来的,这充分说明了罗克有多么的深谋远虑。

    或者说,是老奸巨猾!

    “尼亚萨兰有多少人接受过军事训练?”小斯还抱有幻想,希望尼亚萨兰不要甩开罗德西亚太远。

    “你不想知道的!”这下轮到罗克哈哈大笑,尼亚萨兰现在二十万华人,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接受过为期一月的军事训练,随着时间的推迟,这个数字会快速增加。

    尼亚萨兰是公司制,换句话说,尼亚萨兰所有人都是尼亚萨兰农业公司的员工,罗克在建设尼亚萨兰的同时,从来没有忽略过军事方面的训练,原则上来说,所有移民尼亚萨兰的成年男性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现在限于客观条件,只有18到25岁之间的成年男性才有机会进入民团接受训练,然后民团从中挑选表现优秀的“优等生”,作为尼亚萨兰民团的固定成员。

    可以说,除了炮兵,尼亚萨兰现在随时能够拉出一支部队,再过三个月,炮兵这个短板也要被补齐,尼亚萨兰现在已经有了一所名为“尼亚萨兰职工技术学校”,实际上却是由英国退役军官担任教官的炮兵学校,虽然这所学校里的学员只有30人,但是这同样是30枚火种。

    就在罗克和小斯聊天的同时,已经将门牌换成罗德西亚北部师的民团总部,新一期的民团训练名单也新鲜出炉。

    这一期的民团训练名单一共有3000人,全部都是在以前的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年轻人,以前民团的每次训练只有一个月,民团成员接受的只是一些队形队列、射击、体能等基础方面的训练,这一次的训练时间是三个月,不仅训练时间长,训练强度大,而且加入了更多战斗技能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训练名单里会有祖鲁人和尧族人?”安东刚刚来到尼亚萨兰,还不了解尼亚萨兰民团的情况。

    接到罗克的电报后,开普敦警察局就批准了安东的调令,安东拿到调令的第一时间就来到尼亚萨兰,空降担任尼亚萨兰民团团长。

    “这些祖鲁人和尧族人是拉拉和渣渣送来的,他们在咱们这里接受训练之后,回到姆韦尼·马塔帕之后,就会成为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军队的军官。”一直负责民团训练工作的王尔德详细解释,换成是其他人空降民团团长,王尔德或许还会心存不满,因为王尔德一直认为民团团长这个位置肯定是自己的。

    安东空降民团团长,王尔德就不会有任何意见,毕竟以前在开普敦警察局时,王尔德就是安东的手下,虽然最近这两年,安东一直留在开普敦没有在罗克身边,但是罗克身边的老人,谁都知道罗克和安东的关系,所以王尔德真的没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那我们得请几个老夫子,给他们讲讲三纲五常。”安东还是很有想法的,知道要从思想上控制那些祖鲁人和尧族人。

    “嘿嘿,爵爷说了,不用,要是拉拉和渣渣起二心,直接再找两个人把拉拉和渣渣换掉就行了,要是把那些非洲人也教的满口之乎者也,那我可受不了。”王尔德语气里有强大的自信。

    安东想想黑哥们满口之乎者也的场景,顿时哈哈大笑。

    还是算了吧。


………………………………

160 水警

    罗克当然不会忘记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尼亚萨兰现在还不是国家,不适合上升到国家高度,但是用亲人代替国家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所以尼亚萨兰平日里教育民团成员主要就是以“家庭”为核心,这样只要家还在,军心就乱不了。

    其实华人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点“家国天下”思想,从小接受的就是类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或许没有接受过的系统教育的父母说不出这么道理高深的话,但是教育孩子不偷不抢孝顺父母还是能做到的,没有谁就教育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当强盗,这和白人自幼接受的殖民教育截然不同,也和非洲人放养式的抚养方式截然不同。

    所以在非洲,华人真的就是一股清流,既没有白人的暴虐,也没有非洲人的自卑,或许他们在清国生活的很卑微,但是在尼亚萨兰,几乎所有的华人都能做到“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至于那些做不到的,来到尼亚萨兰的移民船每一次返回清国,总是会顺手捎走一些人,这些人基本上都不大愿意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所以就只能被黯然遣返。

    至于他们会不会平安返回清国,这不在尼亚萨兰的考虑范围内,说句不好听的,罗克每天太忙,没时间管这些小事,邓肯也不会拿这些小事来烦罗克,这点事,邓肯就顺手处理了。

    “最近要遣返的一共27人,都是孤身一人来到尼亚萨兰的单身汉,希望他们在海上不会被船主扔海里——”尼亚萨兰警察局的负责人是高登,他上个月刚刚和一个移民尼亚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