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班巴塔就算是军事素养再不行,也清楚后路被断意味着什么,赛赫拉巴泰贝是一个峡谷,班巴塔在峡谷中设置了三道防线,希望能凭借这些防线,争取到一个能和纳塔尔政府和平谈判的机会。

    正常情况下,罗德西亚北部师要攻破这些防线,肯定要付出巨大代价。

    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班巴塔退到赛赫拉巴泰贝之后忙着设置防线,还没有来得及囤积物资,罗德西亚北部师只需要堵住峡谷两头,用不了几天,叛军就会彻底崩溃。

    其实就算班巴塔想囤积物资,巴苏陀兰也没有多少余粮,非洲实在是太富饶了,祖鲁人不需要耕种,不需要放牧,甚至不需要冒着危险去打猎,摘摘果子就能过得很不错。

    猴面包树就是导致非洲人如此懒惰的罪魁祸首。

    这么说可能有点武断,但是非洲人的懒惰是无法否认的。

    连续三次进攻,叛军至少损失了一千人。

    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是吧,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不开通道,意味着十万叛军就要被活活困死,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叛军的战斗意志依然薄弱得很,每一次进攻,叛军都是声势浩大,只可惜只要麦德森轻机枪的声音响起,叛军就开始四散而逃。

    “把重机枪和速射炮架起来,安排战士们分批休息,咱们现在守株待兔就行了——”安东哈哈大笑,峡谷里的十万叛军,现在就是十万头肥猪,或者是十万个会行走的军功章,这一战过后,不知道罗德西亚北部师会诞生多少贵族。

    哪怕是在布尔战争中,英国远征军也没有一次性击败十万敌人,更何况罗德西亚北部师现在不是击败,而是一次性全歼,如果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南部非洲四个殖民地都会为罗德西亚北部师请功,伦敦不封赏是不可能的,别说罗克,阿德也不答应。

    “先生,如果有需要的话,我想,我可以去劝说班巴塔投降。”莫迪巴不甘寂寞。

    “呵呵,你准备怎么劝说班巴塔投降?”安东不置可否,先不说莫迪巴有没有这个能力,就算有,安东也不会让莫迪巴去。

    开玩笑,虽然现在叛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但是毕竟还有十万人之众,这时候谁要是能劝说叛军投降,谁就是首功,莫迪巴想摘桃子,未免想的太美。

    “我会告诉班巴塔,如果他投降,就可以不杀他。”莫迪巴眼睛里闪烁着投机的光芒,这让安东很不喜欢。

    “你没有这个权利,其他人谁都可以不死,莫迪巴死定了!”安东恶狠狠的拒绝。

    “我明白,我明白,我只是有这个条件诱惑他,等他投降后,我们可以随意处置他——”莫迪巴匆忙解释,这下别说安东,连亚亚都看不过去。

    啪!

    亚亚狠狠一巴掌抽在莫迪巴脸上,将莫迪巴抽倒在地,然后上去没头没脑就开始踹:“你特么想好事是不是想疯了——这样好处是你的——勋爵却成了背信弃义——你特么是不是当我们都是傻子——”

    “不是,我没有,我只想帮忙,我只是想赎罪——”莫迪巴抱着脑袋,在地上蜷缩成一团,这个姿势看似很屈辱,实际上却很好的保护了头部和内脏,看上去被亚亚踹的很惨,实际上并不会受到严重伤害。

    安东和索超都不做声,安东看一眼索超,索超嘿嘿一笑,表情有点阴冷。

    这就是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留在身边迟早会被反噬,为了解除这个隐患,那么说不得——

    其实也很容易。

    “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马丁,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对部队加强教育,让士兵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为自己的家人,愿意为尼亚萨兰而战,我们越是强调荣誉,他们就越不会做违背荣誉的事,我们越是强调家庭,他们就越是愿意为家庭不惜一切。”罗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着不远处叛军的防线风轻云淡。

    关于信念,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欧洲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前前后后打了一百多年,依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骑士们坚定地信念。

    远的不说,刚刚结束的布尔战争,如果不是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家乡,如果不是亲人面对战争的威胁,那么布尔人也不会奋战到底,前仆后继。

    具体到尼亚萨兰,罗克当然也会使用各种办法维持部队的士气,强化部队的决心,荣誉和亲人是最有效的手段,当然也少不了实际利益,罗德西亚北部师这一次来纳塔尔,阿德承诺的军费是十万镑,纳塔尔这边承诺的军费是十五万镑,再加上开普和奥兰治,罗德西亚北部师的收益应该在30万镑左右。

    这笔钱,罗克当然不会私吞,除了必要的开支之外,罗克会把所有钱都作为奖励,分给参加这一次战斗的所有指战员。

    别忘了,还有战斗中的缴获呢,这一部分也是私人收入,所以这一趟下来,即便是负责后勤的民团成员,每个人的收入估计都在一百英镑以上。

    罗克也是打过工的人,只谈情怀不谈钱的行为都是耍牛氓。

    “勋爵,这方面您放心,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所有官兵的家人都在尼亚萨兰,这方面绝对没问题。”马丁不担心,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军队相比,罗德西亚北部师在思想工作上绝对是超一流。

    马丁提到家人,并不是用家人威胁官兵们奋勇作战。

    1903年的华人,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家族成员出门在外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不使家族蒙羞,所以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们根本不需要威胁,他们要是做出什么使家族蒙羞的事,都不需要军法处,家里的长辈就被主动执行家法。

    这个家法可不是打一顿骂两天,活活打死实属正常,装进笼子里扔河里也不是没可能,历史上有些人为了洗刷至亲带给家族的影响,自杀殉节的都有。

    之所以是“殉节”,是因为在他们心中,给家族蒙羞等同于死亡,他们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和历代祖宗证明自己的清白。

    以及,家族的清白!

    这种来自血脉里的道德约束,可比教条的洗脑效果好多了。

    “那就好,要强调咱们的尚武精神,但是又不能和小日本那样偏激,这方面的度,你和安东还要研究。”罗克希望华人彪悍,但是不希望华人像日本人那样极端。

    “小日本怎么了?”马丁肯定不知道那段历史,现在还没有发生呢。

    “没什么——”罗克刚开口,突然发现峡谷内叛军的阵地有点混乱。

    两军对垒呢,部队都已经进入阵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不随便乱跑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罗克从望远镜中,清晰的看到叛军阵地上有人在乱跑。

    “估计是安东那边已经开打了,马丁,开始吧——”罗克不犹豫,正是趁你病要你命。

    呯呯呯——

    最先发威的还是呯呯炮。

    叛军的阵地很快就笼罩在硝烟中,37毫米榴弹爆炸的时候能产生200个以上的碎片,致命范围是半径五米,弹片在30米距离上仍然有杀伤力,理论上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的射速是每分钟200到300发,也就是说短短12秒内,就能打空60发的标准弹箱。

    六挺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一起射击,也就是短短十几秒钟,叛军阵地就彻底沉寂。

    这时候E连才离开出发阵地,向叛军阵地发动进攻。

    “马丁,回头还是要练一练步炮协同。”罗克又发现了不足。

    “啥叫步炮协同?”马丁好奇得很。

    “步炮协同——”罗克很想解释,但是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步炮协同,其实就是以步兵行动为主,使炮兵火力与步兵行动协调一致的作战方式。

    听上去挺简单,但是步炮协同却一直到一战期间才得到重视,当时最擅长使用“步炮协同”的将领是德国东线将领胡蒂尔,他的战术也被称为是“胡蒂尔战术”。


………………………………

208 命好

    步炮协同对于目前的罗德西亚北部师来说还是太超前了,这对于炮兵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炮兵的技术不行,万一把炮弹打到自己人头上,那步兵可就倒了霉,胡蒂尔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胡蒂尔战术”,也是建立在德军炮兵射击开始诸元精密法的基础上。

    目前尼亚萨兰,还没有练习步炮协同的资本,不是说尼亚萨兰射手的技术不行,罗德西亚北部师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的射手还是很不错的,用炮兵教官的话说,英国海军军舰上的射手也就是这水平。

    关键是武器不行,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原版的速射炮上连个标尺都没有,炮手射击,是要靠炮弹的落点来调整精确度,这种情况下,就算罗德西亚北部师相练步炮协同也练不成。

    当然了,除了步炮协同之外,其他只要是能练的,罗德西亚北部师基本上都已经练到了极致。

    比如说进攻,按照英军《步兵操典》的规定,这时候就应该是军官带头,然后号手鼓手准备,士兵列成排,唱着军歌慷慨赴死——

    罗德西亚北部师肯定没有这么傻,虽然参与进攻的部队只有E连这一个连,但是一百多人展开也足足好几百米,而且还不是密集阵型,而是松散的三三阵型,这样的进攻方式,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效果。

    这里要说明的是,罗德西亚北部师的编制也是三三制,从最基本的步兵班开始,每个班内有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个人,分别是班长班副各带一个,剩下的那个作战小组现在是由上士带领,未来肯定就是火力组。

    班以上的编制是排,一个排是基础的三个班,再加上一个装备了轻重机枪的火力班,全排人数四十人。

    到了连队这个级别,又增加了负责后勤和医疗的班组,再加上连队直属的重武器排,全排人数140人左右。

    这里的重武器,包括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以及马克沁重机枪。

    需要强调的是,教导营的编制和普通连队不一样,普通连队一个班只有九个人,教导营一个班是12个人,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战斗小组。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进攻,就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的,E连开始攻击的时候,F连和G连要做好准备,如果E连的攻击受阻,那么F连就要继续发动进攻,之所以渐次投入,并不是添油战术,而是为了试探防守方的火力配置,进行针对性打击,同时还要防备防守方的重火力袭击,一次性就投入这么点人,就算是一发重炮下来,也不至于伤亡太惨重。

    听上去有点残酷是吧,实际上战争就是这样,真的就跟推演军棋差不多,没个人都身不由己,一旦命令下达,就算是明知必死的任务,也要坚决执行。

    想逃跑?

    简单,发动攻击的部队后面就是执法队的阵地,执法队的机枪可以用来打击敌人,也可以用来惩罚逃兵,到底是堂堂正正的慷慨赴死,为家人赢得一份荣誉和抚恤金,还是背负着骂名而死,给家人带来屈辱和痛苦,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还是值得信任的,进攻命令下达之后,他们排着松散的阵型,按照三人一组的三角型站位,开始向叛军的阵地发动进攻。

    还好,叛军被刚才的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打得有点懵,E连的官兵一直前进到距离叛军阵地50米,叛军阵地还是没有组织起有效抵抗。

    这个距离上,按照训练要求,应该使用手榴弹对叛军阵地进行第二次打击,虽然叛军阵地上毫无动静,E连官兵还是按照要求,纷纷扔出手中的手榴弹。

    一阵爆炸声之后,E连官兵涌入叛军阵地,轻松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这些叛军,呵呵,还真是连雇佣兵都不如——”马丁哭笑不得,就这种货色,居然能击败纳塔尔和开普的殖民地部队,真不知道纳塔尔和开普的部队是什么成色。

    罗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不说话,这个时代的部队就是这样了,英国号称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布尔战争中尚且被布尔民团打得灰头土脸,能指望纳塔尔和开普的部队拥有多强的战斗力?

    说到战斗力,即便到十几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部队的表现依然蹩脚。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候,在已经发生的布尔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英国一次是直接参战,一次是派出了战争观察团,但是可惜的是,英国没有从这两次战争中吸取到什么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面对德国的交叉火力,还是使用排队枪毙战术,结果交出了索姆河战役一天损失六万人的答卷。

    相反德国和法国倒是通过布尔战争和日俄战争吸取到了不少经验,德国从布尔战争中认识到了整体战的作用,又从乃木希典那个蠢货的指挥中认识到了交叉火力的重要性,法国则是学会了要在进攻之前会进行更充分的火力准备,结果在索姆河战役中,法军的战果其实比英军更丰硕。

    马丁肯定不知道英军部队是什么货色,罗克却是清楚的,也就是英国和德国不接壤,要是接壤,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肯定比法国更惨。

    “报告,E连顺利完成任务,占领叛军阵地,击毙叛军——”E连连长赶着回来报告,一脸崩溃的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肯定有不少叛军在刚才的这次进攻中被击毙,但是这个战果却不好说,你要说全部都是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炸死的,E连刚才还扔了手榴弹呢。

    但是你要说E连击毙了多少人,恐怕E连连长也会感觉有点亏心。

    “走吧,转移阵地,准备进攻叛军的第二道防线——”还是罗克给E连连长解了围,别管E连刚才击毙了多少敌人,攻克叛军阵地这个功劳是少不了的。

    关于功劳有一个说法其实挺形象的:知道不会死,上了确实不会死,三等。

    知道会死,不怕死上了,结果顺利完成任务,还没有受重伤,二等。

    知道会死,上了,结果死或者残了,一等。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A连全体指战员,这次战斗结束后,最起码也都是个二等。

    毕竟他们在出发攻击叛军阵地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这么轻松。

    当然在,在尼亚萨兰,现在还没有一等、二等这些等级,尼亚萨兰沿袭英军的规定,战斗结束最多是有个勋章,除非“功高震主”那种,才有可能被封爵。

    这对于普通指战员其实是不公平的,毕竟普通士兵们想要封爵实在是太难了,英国也没有那么多爵位可以分封,所以等平定了祖鲁人的叛乱,罗克还是要设计一个军工体系。

    即便不能给普通士兵们封爵,最起码也要有相应的荣誉,并且有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性循环,是官兵们奋勇作战。

    马丁肯定是不知道罗克怎么打算的,还顺手给了A连连长一巴掌:“真是便宜你了!”

    不是耳掴子啊,就是挺亲昵的那种“小鬼”。

    轻轻打一下钢盔那种。

    钢盔,又是尼亚萨兰部队的特色之一。

    在尼亚萨兰部队装备钢盔之前,全世界所有部队都是不装备钢盔的。

    现代钢盔是由法国的亚德里安将军发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天,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一个在厨房值班的士兵要去前线阵地战斗,但头上纷纷落下弹片、石头、树枝,他害怕头被砸伤,慌乱之中拿起一个炒菜锅倒扣在头上。

    战斗结束后,他虽然身上有伤,但头部完好,成为这次战斗中唯一的幸存者。

    当时恰逢法国将军亚德里安到前线慰问伤员,亚德里安知道了这个士兵的经历,然后就萌生了“制造钢盔”的思路。

    罗克要“发明”钢盔,肯定不用费这么大周折,有了法瓦尔特钢铁厂,罗克要制造钢盔很简单,甚至罗克都不需要实验,直接就把美军部队在二战中装备的M1钢盔样式拿过来列装尼亚萨兰部队。

    只是样式啊,并没说强度、材料、防护性能都达到了M1的程度,不过随着法瓦尔特钢铁厂技术的进步,罗克相信总有一天,法瓦尔特生产的M1钢盔,不管是从任何方面,都不亚于美国的M1钢盔。

    其实美国的M1钢盔也没有多神秘,美国的M1钢盔使用的是哈德菲尔德高锰钢,这种钢的锰含量超过百分之十,是一种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硬度高,可塑性好,一般用作工具、道具,以及那些矿山机械的关键部位。

    别问罗克怎么知道这些知识,做外贸的,每天要应付形形色色的客户,了解到的知识复杂程度比写手差不了多少。

    罗克只需要把这些资料告诉法瓦尔特钢铁厂的技术人员,然后剩下的事就交给那些技术员解决。

    至于锰——

    呵呵,全世界所有的金属,在南非都有储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209 耳熟(给“人间不苦”兄弟的第三更)

    全世界的锰储量一共5。7亿吨,南部非洲的储量为1。5亿吨。

    所以在南部非洲,科技能力先不说,原材料是真的不缺,基本上是要什么有什么,要是这样都发展不出来一个强大的工业国,罗克也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小的一顶钢盔,其实科技含量也是很高的。

    提起钢盔,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M35钢盔,其实当时德国的M35并不是最好的钢盔,美国的M1才是。

    不过M35也有可取之处,就是M35的护耳设计。

    美国的M1钢盔之所以没有使用护耳设计,是为了防止识别问题,其实最初版本的M1是有护耳的,但是因为M35出现在M1之前,所以M1如果也采用护耳设计,就有可能在战场上导致敌我不分,所以M1在定型的时候就取消了护耳设计。

    这个问题现在不存在,德国现在装备的皮盔上还有“避雷针”呢,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钢盔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根本不用担心任何识别问题,所以罗克理所当然就把M35的护耳设计,移植到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钢盔上。

    在尼亚萨兰,这个版本的钢盔编号就是M1。

    除了护耳设计,还有内衬悬挂。

    内衬悬挂的作用非常重要,钢盔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弹片伤害,对于子弹的防护作用并不好。

    实际上如果子弹直接击中钢盔,那么纵然是子弹无法穿透钢盔,子弹的冲击力也能折断士兵的颈骨,所以内衬悬挂的作用就非常重要,这可以在子弹击中钢盔的时候,最大程度保护颈椎,最多就是把钢盔打掉,从而对士兵起到保护作用。

    美军的M1钢盔使用的是塑料内衬悬挂,这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现在罗克想都不用想,因为塑料还没有发明呢,所以罗克只能采用M35用过的皮质悬挂。

    其实用皮质悬挂效果也不错,虽然防护性能不如塑料悬挂,不过这一时期的武器威力也赶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所以罗克干脆把皮质内衬做成了棒球帽样式,这样一来内衬在战斗的时候就套在钢盔里面作为内衬悬挂使用,日常就是一顶单独的棒球帽。

    所以棒球帽现在就成了罗德西亚北部师官兵最喜欢的装备,仅次于罗德西亚北部师装备的军靴。

    说到军靴,这同样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军靴,基本上都是浅口皮鞋,绑腿部位和皮鞋并没有连成一体,而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罗德西亚北部师使用的军靴,高度最少在十五厘米以上,鞋头部位还有特殊强化,两层牛皮中间夹了一层钢板,这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士兵的脚,不仅有效避免了因为崎岖地形造成的意外伤害,而且还可以防止蛇虫的叮咬,所以军靴一经推出,就受到罗德西亚北部师官兵的极大欢迎。

    不仅仅是罗德西亚北部师,在尼亚萨兰,现在军靴和棒球帽都是很受欢迎的产品,尼亚萨兰农业公司将这两种产品也当做配发品,分发给尼亚萨兰农业公司的每一个员工。

    纵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自己掏钱从市场上购买棒球帽和军靴,给自己的家人使用。

    哦,对了,在尼亚萨兰,棒球帽不叫棒球帽,而是叫弯檐帽,或者是尼亚萨兰帽,因为在尼亚萨兰,现在还没有开展棒球这种运动。

    ——

    经过叛军第一道防线的时候,罗克特意进入叛军的阵地随意走了走。

    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的威力还是很不错的,罗克不知道在刚才那短短的时间内,37毫米马克沁速射炮发射了多少炮弹,但是叛军在第一道防线,至少丢下了2000具尸体。

    这些尸体现在都被扒得清洁溜溜集中在山谷一侧,几名民团成员正在往尸体堆上泼汽油,准备一会儿纵火焚烧,这也是尼亚萨兰军中的条例,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尸体都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疾病和瘟疫。

    山谷的另一侧,上千只各种步枪堆成一堆,型号杂乱不堪,从稍微先进点的马蒂尼·亨利,到可以进博物馆的燧发枪应有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