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第一师和第二师算是联邦政府的部队,还是尼亚萨兰的部队?”罗克马上就黑脸,牵涉到钱上,罗克要争取最大利益。
“随便怎么样都可以。”阿德肆无忌惮耍无赖,尼亚萨兰位于南部非洲最北端,直面来自坦葛尼喀的压力,德国人除非突破尼亚萨兰,才会威胁到南部非洲其他地区。
“一百五十万!”罗克开出条件。
阿德脸上一喜,马上就意识到不对,罗克应该没这么好说话。
“联邦政府可以留下一百五十万,其余的要全部拨付给国防部。”果然!
“想都不要想,给你们国防部一百五十万,这是最后的底线。”阿德不废话,如果罗克再废话连这点也没有。
罗克瞪了阿德半天,终于还是忍下这口气。
走出阿德办公室的时候,罗克恰好遇到联邦政府财政部长鲍勃·贾尔斯。
阿德在德兰士瓦任职时期,鲍勃·贾尔斯就是德兰士瓦财政部长,现在阿德担任南部非洲首相,鲍勃·贾尔斯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勋爵,日安——”鲍勃·贾尔斯随口和罗克打个招呼,然后就急着去见阿德。
“等等鲍勃,那笔钱还没有来得及花出去吧?”罗克想从鲍勃这里下手。
“确实是没来得及花出去,不过洛克,这笔钱不可能全部给你们国防部,政府雇员要发薪水,首相要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布隆方丹的立法会办公楼都还没有来得及修,到处都要花钱——”鲍勃·贾尔斯不给罗克说话的机会,满腹的苦水终于能找人倾诉。
要是鲍勃·贾尔斯不提布隆方丹,那罗克的心情还好点,现在知道阿德要用这些钱去修立法会办公楼,罗克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转身就去霍普金斯的办公室。
霍普金斯作为国防部部长,和阿德居然是使用同一栋办公楼,说实话罗克能理解阿德的难处,为了南部非洲,阿德也是殚精竭虑,但是罗克就是不愿意把钱给布尔人。
“首相要拿伦敦给我们的钱去给布隆方丹立法会修办公楼?这简直太过分了!”霍普金斯终于有了点事干,马上怒气冲冲去找阿德。
罗克这会儿就不着急,慢悠悠的坐在霍普金斯办公室的沙发上喝茶。
部长就得有点部长的样子,什么事都不管,那还不如让大块头去当国防部长。
至少大块头不需要那么多薪水,霍普金斯这个国防部长,年薪大概是五千镑左右,和英国国防部长的年薪差不多。
话说罗克担任副部长的年薪虽然是两千镑,但是罗克同时还兼任着司法部副部长,和国防军总司令,所以罗克一个人领三份薪水,年薪算下来居然比霍普金斯更多。
当然了,罗克也不关注自己的年薪是多少,反正罗克几乎用不到钱,兰德银行是直接把罗克的年薪打到菲丽丝的账户上,罗克也不管不问,就当是补贴家用。
………………………………
410 真能生
对付阿德这样的老不尊,还得是霍普金斯这样的老**。
霍普金斯完全不吃阿德那一套,罗克还在乎点家丑不可外扬,霍普金斯就扯着嗓门跟阿德吵的震天响,中间夹杂着无数F打头,或者是S打头的不可描述词汇。
仅仅一刻钟,霍普金斯就得胜而归,得意洋洋的就像是打了个大胜仗,不过回过头来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洛克你就是太好说话,明明是咱们费尽心思弄来的钱,凭什么给立法会建办公楼,咱们国防部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办公楼呢——”
“要回来多少?”罗克明白霍普金斯的意思,但是现在僧多粥少,钱真要省着花。
“一家一半!”霍普金斯得意洋洋,吵一架吵出来一百万,这个架吵得值。
“办公楼的问题交给我,一个星期内解决。”罗克大包大揽,在比勒陀利亚,罗克就太有办法了。
回头罗克就去找亨利,要求亨利把警察局让出来,给国防部作为国防部的办公地点。
亨利肯定不同意,比勒陀利亚的警察局位于比勒陀利亚市中心位置,就在教堂广场旁边,当初罗克和亨利一起来到比勒陀利亚,整个比勒陀利亚,除了阿德的正义宫,和正义宫对面的市政大楼之外,警察局是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群。
这几年来罗克忙着改造约翰内斯堡,亨利也没闲着。
现在的比勒陀利亚警察局,规模比以前更庞大,主楼经过翻新虽然只有三层,但是却有三十米高,看上去比起正义宫也不遑多让,拿来用作国防部的办公地点确实是很合适。
“国防部搬进警察局,那你让警察局去哪儿办公?”亨利现在是司法部长,警察局是司法部的下属单位,只要亨利同意,警察局就得搬家。
不过要搬家也不容易,比勒陀利亚警察局以前算是德兰士瓦警察系统的总部,各种巡警、突击队、文职人员加起来工作人员上千人,这么多人要搬家也不是个小工程。
关键是没有合适的地方。
现在的比勒陀利亚,即是德兰士瓦州的首府,又是南部非洲联邦的政治首都,阿德、菲利普,以及德兰士瓦市政府都在比勒陀利亚办公,所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办公地点真的不容易。
也就罗克能对亨利提出这种要求,这要是换个人,亨利早就端茶送客了。
“另外找个地方再建嘛,可别说警察局没钱啊。”罗克肯定了解情况,整个南部非洲最有钱的单位就是警察局,看看警察局的办公大楼就知道。
“不是钱的问题,国防部在比勒陀利亚小猫小狗两三只,司令部和总参谋部都在尼亚萨兰,比勒陀利亚就是个空壳子,你要这么大的办公地,有那么多工作人员吗?”亨利鄙视罗克这种行为,不在警察系统工作,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挖警察系统的墙角。
“那怎么办?”罗克也不是真让警察局搬家,说起来罗克的地盘是在约翰内斯堡,亨利才是比勒陀利亚的地头蛇。
“行了,这个问题交给我吧,我保证让部长阁下满意。”亨利很无奈,霍普金斯是亨利的老丈人,看在蕾西的份上,亨利也该为霍普金斯排忧解难。
估计亨利还记着当初霍普金斯将亨利赶出军队,所以才故意不管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就算是老**,也毕竟是要脸的人,不可能为了这个事主动去找亨利。
罗克是最合适的人选,说不定这么一来,还会缓和亨利和霍普金斯之间的关系。
拿到钱,罗克就迫不及待返回尼亚萨兰,现在的比勒陀利亚也让罗克感到压抑,官僚气息越来越严重,还是尼亚萨兰更好。
二百五十万其实真的不多,给尼亚萨兰兵工厂下个订单,把保护伞公司的费用结一下,再找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签个合同,两百五十万就所剩无几。
当然大把的钱砸下去,效果还是好,最起码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齐装满员,南部非洲的部队正规编制一个师是一万五千人,两个师三万人,面对坦葛尼喀五万德军,罗克能从容应对。
德国方面传来的情报是,一月中旬,德国新组建的三个师已经登船开赴坦葛尼喀,预计二月中抵达坦葛尼喀。
从这个时间上,就能看出德国支援坦葛尼喀的难度有多大。
罗克也在调动部队,南部非洲联邦成立后,德兰士瓦处于中心位置,防御压力大大减小,依靠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的警察部队,再加上两地的民团,足够保证德兰士瓦的安全,所以骑兵第一师就没必要再驻扎在德兰士瓦。
为了应对来自西南非洲的压力,罗克把约翰内斯堡骑兵团调往贝专纳的罗德市驻防。
之前西南非洲抽调大批兵力支援坦葛尼喀,现在境内也是兵力空虚,约翰内斯堡骑兵团足够应对来自西南非洲的任何挑衅,甚至还能反过来向西南非洲施加压力。
比勒陀利亚步枪团则是被调往索尔兹伯里,罗德西亚和葡属西非、比属刚果接壤,不过葡萄牙人和比利时人不敢找南部非洲的麻烦,葡属东非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罗克不找葡萄牙人和比利时人的麻烦,葡萄牙人和比利时人就烧高香了。
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紫葳摩托化步兵团被调往小石城,作为罗克手中最大的王牌,再加上原本就驻扎在小石城的尼亚萨兰突击团,罗克手中也总算是有了近万人的机动兵力。
德国政府和南部非洲频频调动部队的时候,坦葛尼喀境内的荣耀堡叛军也是发展迅速。
现在再用“荣耀堡叛军”这个词已经不合适了,木木已经正式打出“桑给巴尔”这个旗号,南部非洲和英国本土的报纸,大概是从赫尔穆特堡战役之后,就开始用“荣耀堡部队”这个中性词,来代替“荣耀堡叛军”这个充满贬义的称呼。
这就是光明正大表明对木木的支持,德国政府马上又是一连串的抗议,不过英国外交部以“言论自由”为理由,根本不理会德国政府的抗议。
开玩笑,英国的那些个报社,平时最热衷报道的就是王室贵族的各种八卦,其次就是英国政府的各种无能,伦敦的那些个职业撰稿人,每天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的那些个文章,看上去就跟喝醉了酒一样肆无忌惮,没事就把首相和上下两院的议员拉出来骂一骂,评论下坦葛尼喀简直就不是个事。
英国政府还在轻描淡写的嘲笑德国政府没有气度,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在嘲笑德国政府无能,坦葛尼喀境内的荣耀堡部队现在规模已经在五万人以上,德国政府七拼八凑新建的三个师,真的能平定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
别搞了,英国为了消灭布尔人调动了四十四万部队,最终还没能达到目标,德国要是用五万人就能稳定住局面,那就回愈发反衬出英国政府的无能。
或者是英军部队的无能。
所以说这段时间,伦敦的报纸最热衷的就是在讨论,到底德国配不配的上“世界第一陆军”这个名头。
结果在赫尔穆特堡战役中出尽风头的神秘部队又被拉出来说事,虽然木木坚持,参与赫尔穆特堡战役的全部是荣耀堡部队,但是这个表态却没人相信,以英国报纸那种捕风捉影的能力,没影的事都能编的绘声绘色,这种事简直就值得大书特书。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有意无意将怀疑对象指向尼亚萨兰。
这时候温斯顿又跳出来大大刷了一波存在感,在接受《泰晤士报》专访的时候,温斯顿对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简直大肆吹捧,虽然温斯顿没有正面回应赫尔穆特堡战役中的那支神秘部队到底是不是南部非洲部队,但是在温斯顿口中,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才能称得上是“世界第一陆军”,其他的什么德国人、法国人都要靠边站。
这样的表态,放在报纸上就很有发挥的空间,《泰晤士报》的编辑发挥起来,比起《太阳报》的编辑也不遑多让,结果一篇专访写得花团锦簇,让人一看就下意识的认为,既然南部非洲有能力击败德军部队,那么在赫尔穆特堡战役中全歼坦葛尼喀第二师的神秘部队就是来自南部非洲。
这种消息,对于正处于军备竞赛中的英国来说,简直是太让人喜闻乐见了,德国在军备竞赛中力不从心,英国也是焦头烂额,毕竟这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竞赛。
或者说,这是一场注定以毁灭终结的竞赛。
二月初,亚亚秘密来到鹰堡面见罗克,希望尼亚萨兰能够给予荣耀堡部队更大的支援。
罗克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木木居然是亚亚的弟弟。
这也不稀罕,非洲人并不是一夫一妻制,部落里一个人三五个妻子很正常,渣渣那种老婆可以组成一个连的情况也不罕见,亚亚就有十二个弟弟,木木只是其中的一个。
真能生。
………………………………
411 耍流氓
其实如果不加限制,华人也很能生的,南部非洲的很多华人家庭,每年增加一个孩子很正常,这年头没啥娱乐项目,夫妻俩晚上一关灯就那么点事,所以就算罗克现在停止从清国移民也不用担心,南部非洲的华人女性已经在十万人以上,哪怕是自然生育,也能保证华人的人口增长。
当然了,停止移民的话,人口增长的会慢一些,而且下一代成长起来肯定是需要时间的,想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的人力资源,移民还是不能停。
亚亚也知道德国人的援军即将抵达坦葛尼喀,所以别看现在荣耀堡部队声势浩大,一旦遭遇挫折,恐怕就会烟消云散。
所以亚亚很希望罗克能派出部队直接支援木木,实在不行,也要向坦葛尼喀派出足够多的教官,以及参谋人员。
之前罗克已经向坦葛尼喀派出三十多名参谋人员,这些参谋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那么荣耀堡部队可能在坦葛尼喀德军的上一次围剿中就一败涂地。
“抱歉亚亚,目前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向坦葛尼喀派出军事顾问,那么恐怕会引起和德国政府之间的摩擦。”罗克肯定不会放弃木木,但是也不能轻易松口,卖人情也是有技巧的。
“勋爵,可以不以尼亚萨兰的名义,而是以自愿名义,我愿意个人出资从南部非洲雇佣军事顾问前往坦葛尼喀,这样行吗?”亚亚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不会让罗克为难。
这个“自愿”,也有很多的文章可做。
布尔战争期间,就有两千多名来自欧洲的“志愿者”加入布尔联军对抗英军部队,至于那些“志愿者”是不是真正的自愿,英国政府也无从查证。
这么说的话,坦葛尼喀内战期间如果有外国志愿者自愿参加荣耀堡部队,德国政府也没办法。
罗克没想到亚亚能想出这个名义,估计这又是路易斯·布罗德的手笔,亚亚不大可能想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罗克也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当天晚上,尼亚萨兰突击团大概有一个连的官兵直接退役,自愿加入荣耀堡部队。
三天后,亚亚从爱德华港带走了两千名郭尔喀雇佣兵,这些郭尔喀雇佣兵已经在尼泊尔接受可三个多月的正规训练,现在已经可以承担作战任务。
更绝妙的是,这些廓尔喀雇佣兵现在还没有成为南部非洲正规军,所以连退役都不用,他们从爱德华港直接乘坐火车前往玄武城,然后前往坦葛尼喀,直接加入荣耀堡部队。
因为语言问题,这些郭尔喀雇佣兵单独组成一支部队,部队的名字就叫荣耀堡雄狮团,团长是刚刚从尼亚萨兰突击团退役的少校营长武贲。
“如果要尽快形成战斗力,我至少需要四千人组成的辅助部队,同时我要求全部英式制式装备,这些廓尔喀雇佣兵在尼泊尔接受训练时,使用的就是英式装备,贸然更换的话,肯定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武贲的要求有点多,荣耀堡没有卡车,运送武器弹药以及其他后勤物资全靠肩扛手抬,所以辅助部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时代的军队,也就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大概不需要辅助部队,其他国家的军队要出动,基本上要配备同等数量的辅助部队,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数不到两万人的师,战争期间的总人数就会达到四万人以上。
这些辅助部队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上战场的,他们是比“炮灰”更炮灰的炮灰。
“没问题,装备已经准备好了,辅助部队随时可以组建,你们这段时间就驻扎在荣耀堡,不过我们的时间不多,战争随时会爆发。”木木脸上的刀疤很清晰,因为当时还使用了颜料,所以就像刺青一样,就算是伤口愈合,刀疤也不会消除。
战场上的木木勇武无敌,这会儿在武贲面前就友好的很,木木也不敢在武贲面前摆谱,就算是木木,见到武贲也要称呼武贲为长官。
武贲也知道情况紧急,德国的援军随时可能抵达坦葛尼喀,埃里希·冯·法金汉又很擅长瞒天过海,上一次埃里希·冯·法金汉搞突然袭击,因为尼亚萨兰突击团的插手功败垂成,这一次埃里希·冯·法金汉肯定会准备充分之后毕其功于一役,德国经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其实德国国内现在的舆情就已经很汹涌了,军备竞赛开始后,德国集中国内物资全力供应海军,结果造成德国国内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怨声载道。
毕竟德国没有英国这样数百年的积累,德国统一也才几十年时间,又没有殖民地输血,说实话也就威廉二世那个疯子敢挑起和英国的军备竞赛,换成是其他人,恐怕想都不敢想。
德国国内的情况,罗克当然是乐见其成,军备竞赛已经深入影响到德国平民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非常艰难,就算是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开始逐渐窘迫,结果这段时间,主动愿意移民尼亚萨兰的德国人就有点多,每个月都有近千人。
实在是尼亚萨兰本来就有很多德国移民,和坦葛尼喀爆发冲突后,尼亚萨兰境内的徳裔原本很担心罗克会报复尼亚萨兰境内的徳裔,结果罗克宽宏大量的很,不仅不对尼亚萨兰境内的徳裔进行限制,反而对徳裔进行安抚,哪怕是那些因为担心遭到报复而主动离开尼亚萨兰的徳裔,罗克也不阻拦,而是礼送出境,这确实是让罗克和尼亚萨兰狠狠刷了一波好感。
尼亚萨兰境内的徳裔,和德国本土的亲友一直都是有联系的。
很多尼亚萨兰的徳裔在往来信件中肯定会描述在尼亚萨兰的生活,以前德国本土的德国人或许还能抵抗诱惑,现在德国本土的生活陷入困顿,很多人就主动移民尼亚萨兰。
哪怕在德国政府的宣传中,尼亚萨兰人都是青面獠牙的食人怪兽。
这真不是夸张,德国的报纸,就是这么形容尼亚萨兰人的。
当然了,这样的宣传,也就对那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人有作用,真正的学者,并不会受到德国政府宣传的影响。
比如爱德华·比希纳,二月底,他就来到尼亚萨兰大学,参观阿布新建的实验室。
爱德华·比希纳是德国化学家,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
大概十年前,爱德华·比希纳将酵素从酵母中提取出来制成干粉,用来把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这对制糖工业和酿酒工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爱德华·比希纳也因此在去年刚刚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很受争议,在评选的时候,阿布因为青霉素获得了更高的呼声,但是诺奖评委会最终还是把奖项授予了爱德华·比希纳。
爱德华·比希纳和阿布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所以爱德华·比希纳认为是自己抢了阿布的诺贝尔化学奖,心中颇为不安。
阿布现在虽然没有诺奖光环,但是名利双收,自然也不在乎诺贝尔的那点奖金,尼亚萨兰大学成立后,罗克邀请阿布担任尼亚萨兰大学化学院院长,阿布欣然同意,并且将生物实验室从紫葳镇搬迁到璇玑城。
这一次阿布就是邀请爱德华·比希纳来参加生物实验室的落成典礼。
罗克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早早就来到璇玑城,看看有没有挖墙脚的机会。
实在是从日俄战争之后,阿布的成果太让人瞩目,青霉素和白药,奠定了阿布在生物学领域第一人的地位,罗克当然也对阿布的收入大肆宣传,所以很多欧洲科学家,都对尼亚萨兰抱有一定好感。
毕竟谁都想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受人重视,这不仅仅代表着巨大的荣誉,同时还有丰厚的回报。
罗克试图表现的,就是尼亚萨兰对科研的重视。
“科研人员的付出和他们得到的回报是不匹配的,很多人默默无闻,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前段时间巴黎大学起诉尼亚萨兰大学侵权,就充分表现出欧洲教育体系的僵化和腐朽,艾伦·米尔顿在巴黎大学只是默默无闻的讲师,辛勤工作二十多年,连个教授的待遇都无法解决,在尼亚萨兰大学,艾伦·米尔顿是机械系的教授兼副主任,凭借多项发明,艾伦·米尔顿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一千英镑以上,这才能充分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凭什么外交部长能领五千镑的年薪,而大学讲师就只有一百镑?这不公平!”罗克简直是说到了这些科学家的心坎上。
虽然跟科学家谈钱很俗,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就是用钱衡量的,只谈理想不谈钱就是耍流氓,顶级的科学家估计不会受到金钱的诱惑,但是一般的科研人员,用钱砸还是很有效的。
罗克希望得到的,就是那些一般科研人员。
………………………………
412 院长
其实就算是顶级科学家,也未必就没有机会,爱德华·比希纳二十年前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十年前就有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出现,去年终于得到诺贝尔化学奖,但是现在依然还在蒂宾根大学担任教师。
如果爱德华·比希纳一直留在德国,他要到明年才能前往布雷斯劳大学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