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混帝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僖匝畋胛祝骐薹⒄古┮担桃担ひ担
刘协说得直露,不过却也是首要之物,如果后勤跟不上,如何与曹操抗衡?所以杨彪当即表示定会按照刘协的吩咐去做。
刘协又道:“朕现在手头上的兵马也十分有限,所以朕决定完全打散被控制住的两万军队,以我军什长为单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可去这两万人滦征集,每营扩充为五千兵马,剩余之众全部归入禁军。”
众将领纷纷点头,曹操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只要招募过来,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拉出来便绝对是一支强队,而且他们也早已相中了那些被困的士兵,听刘协说可以从这其中征兵来扩充自己的军队,各个摩拳擦掌,尤其是庞平与甘宁,他二人手中的兵实在太少,若不冲入新兵,只怕对不起这个“营”字。
刘协却在索,就算全部充数也就两万五千的人马,这真的够了吗?曹操军团十几万,若将这许昌城团团围住,那么凭自己手上的这两万五千人又能撑得了多久?可若现在征兵,新兵难用,但若不征,似乎在人数上又足足掉了曹操几截,到时候两军对阵,只怕还没打上,自己这边士气就没了,刘协想了又想,自己何不招募民团,可民团的军饷又从何而来?
………………………………
第四十六章 许昌政事(3)
众将领纷纷点头,曹操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只要招募过来,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拉出来便绝对是一支强队,而且他们也早已相中了那些被困的士兵,听刘协说可以从这其中征兵来扩充自己的军队,各个摩拳擦掌,尤其是庞平与甘宁,他二人手中的兵实在太少,若不冲入新兵,只怕对不起这个“营”字。
刘协却在索,就算全部充数也就两万五千的人马,这真的够了吗?曹操军团十几万,若将这许昌城团团围住,那么凭自己手上的这两万五千人又能撑得了多久?可若现在征兵,新兵难用,但若不征,似乎在人数上又足足掉了曹操几截,到时候两军对阵,只怕还没打上,自己这边士气就没了,刘协想了又想,自己何不招募民团,可民团的军饷又从何而来?
刘协再一次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摇了摇头,既然自己坐拥整个许昌,那么许昌所有的人口岂非都是自己的兵?想到此心中霍然开朗,自己何须去征什么兵马,只要许昌全民皆兵,还怕他曹操吗?可若那些百姓不为自己所用呢?刘协心中冷笑,到时候还由得了他们吗?况且自己还有先招,想到此忙道:“从今日起,许昌□□,只许进,不许出!”
杨彪闻言一皱眉:“这样的命令只怕会引起民怨吧?”
刘协摇摇头:“如果不这样如何打得败曹操!城墙上所有的布置也全部还原,曹仁守城的时候是什么样,就恢复成什么样!”
他此言一出,杨彪才立刻明白过来,刘协这是要掩饰许昌兵变的消息以迷惑曹操,到时候诱进曹操,杀之,那岂非不战而胜?想到此遂也不再反对,他却不知,这个计划正是刘协与他的儿子杨修一起谋划的方案。
刘协坐在龙椅上,两眼眯成了一条缝,除了诱曹操进城杀之外,他还有两个对付曹操的方法,第一便是通知各路诸侯,进京除贼,到时候曹操腹背受敌必会引军退去,如果实在不行,刘协还有第二个方案,那就是曹操留在许昌的家人,在实在守不住城的情况下,这些人全部都是刘协手中的人质,这里面有曹操的女人,儿子,只要拖延得住曹操,他可以引兵退去,放弃许昌,再谋一栖生之地,当然,这是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眼下,刘协要想的却是许昌的防御工事,兵马操练,所以忙对众人道:“从明日开始,各位便各司其职,所有的军备,雷石,滚木,弓箭全部搬上城楼,随时准备备战,而兵马的操练强度,一定要比之前强上两倍!”闻得刘协此言,众人都已经收起了胜利的喜悦,他们要面对的是一场两万五对十几万的战役,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必须拼命的操练,所以沉重立刻爬满每一个人的脸,却在这时却听刘协道:“不过今夜可以狂欢庆祝,到时候朕一定与各位喝个痛快!”他的话音刚落,萧二当先“嗷”了一嗓子,刘协微微一笑,劳逸结合才是真道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
第四十七章 访贤(1)
一个月后,也就是建安二年的十一月,联军伐成的第二个月,表面平静的许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百姓的抱怨最终逼迫刘协放弃禁令,进出城回归自由,好在那些平头百姓对当局的政事并不清楚,因此对刘协的计划倒也并不干扰,当然,刘协也做足了保卫措施,“影子”这个地下的组织已经横行在许昌街头的每一个角落,刘协下过密令,宁可抓错不可放过,对于可疑之人毫不留情,一个月下来,廷尉郭鼎的腿子都跑细了,整个人竟瘦了足足二十斤,自从刘协控制住许昌,如今已经月余,可许昌街头失踪人口已经过百,许多家属纷纷前来告状,郭鼎随即派人察访,可月余时间下来,却没有丝毫线索,他隐隐觉得这件事和刘协脱不了干系,既想到此,他也不再卖力,只是出出场面,装装样子,最后泡在自己家中,身体上失去的分量,他总得想办法找回来。
至于农业,杨彪带领孔融,祢衡,王子服等一众文官亲自下田,继续着曹操的屯田计划,当然,受益者已经不再是那个的大将军,而是当今的皇帝,杨彪曾预测,等到明年秋收时,许昌的粮食最起码能够收获一百二十万石,这对于只有仅仅不到三万部队的许昌来说,无疑是个厚重的数字,更何况许昌尚有存粮四十万石,柳源私囤的粮食四十万石。而自从周家的灭亡,柳源已经完全替代了周家的身份,进入许昌四大世家,凭借为曹操操办粮草军马兵械的机会,柳源已经一跃成为许昌商业界的领头人,为刘协操办兵甲和粮草是他当下的首要的任务,所以在柳源的劝导和逼迫下,三大世家也不知不觉中加入柳源的队伍,为刘协操办起后勤,如此,便有更多的粮食和兵马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向许昌运来,杨修经过预算,刘协就算现在增兵十万,后勤方面都不成问题,而这些则将是刘协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军事方面,除了萧大率领的禁军镇守皇宫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各守一门,每日操练兵马,风雨无阻,正朝着刘协设定的“铁军”一步步逼近。
这一日,风高气爽,一辆马车从皇城之中冲了出来,赶车的已经不再是萧大与萧二,而是一张陌生的脸孔,这人叫做方周,是禁卫中的一个什长,从军之前干的便是车把式的行当,他架的车舒平,稳当,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给刘协赶了一次车,便被刘协相中,之后就成了刘协的固定司机。
马车中坐着的刘协比月余前要清瘦了许多,每天一大堆的政事让他无法休息,况且他又要事事亲为,去乡村视察农耕,去军营观摩训练,一切的一切都给足了刘协压力,说白了,自己身边还是缺人,缺专业人才,杨彪,祢衡和孔融虽然代行农耕,但对农耕并不精通,而刘协一直听闻曹操手下的毛玠擅长农业,可惜毛玠被曹操指派到陈留,刘协虽然有心,但一时却也没有办法将他弄过来,而行政方面,杨修虽然协助刘协,但毕竟杨修善于谋略与诗文,行政方面刘协也只是和他商量着办,毕竟杨修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代人,所以刘协急需找一个能够**实行政治,设置出一套完整体系的行政系统人才,而许昌如今却正好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却是曹操的旧部。
………………………………
第四十七章 访贤(2)
李晨便坐在刘协的身侧,许昌政变他和宋九都是刘协的功臣,虽然刘协并没有给他们封官,但给的钱银却是每一个人都为之羡慕的,刘协对于宦官的安排便是赐予金钱,但必须在权力面前止步,这一点,刘协已经与宋九,李晨坦白过,当然,其他的一切都会厚待,所以李晨与宋九也没有任何怨言,人活着就要过得舒心,况且像刘协这么好的主子,又去哪里能找得到?所以二人依旧死心塌地地跟着刘协。而跟他们一起受赏的还有太医吉平,刘协赏给他们的金钱,就算他们省吃俭用十年也存不到刘协给他们的数字的十分之一。想到此,李晨会心一笑,只听车外“噼啪”一声,方舟抖动缰绳,马车穿过街道,最后拐过一个弯,直转向一条僻静的巷子。
荀彧,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战略家,年少时便被称为“王佐之才”,于曹操帐下任尚书令长达数十年,而曹操也称荀彧为“我之子房也”,与汉高祖的张良做比,当然,荀彧的功绩也是卓为显著的,起先劝曹操以兖州为基地、后又献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之策,来平衡徐州势力,又劝曹操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而曹操信之,每遇出征都让荀彧留守后方,打理政事。而如今的这位尚书令,却走上了历史的岔道,曹操出征在外,却让他卷进了历史的变革之中,刘协率军夺权,漳城,杀曹仁,一切的一切迅猛之极,导致许昌空有两万大军,却被刘协一网打尽,而他,这位曹操的重臣却被幽静于这个偏僻的小院中。
这间院子坐北朝南,是个两进两出的跨院,虽然简陋,但却宽敞,此时恰是正午,暖洋洋的阳光直射在院里的空地上,荀彧便拖着一张小板凳坐在阳光下,闭目享受,毕竟这冬日的阳光总让人觉得无比的舒适和慵懒。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半面,刘协当先侧身进来,李晨,方舟随后,他要找的便是这位当朝的尚书令荀彧,这位集军事,战略,政治于一身的王佐之才。
荀彧听到动静,睁开慵懒的眼睛望去,却见刘协一身寻常百姓的长衫,身侧只跟着两人,他微微一笑,起身道:“罪民荀彧参见圣上!”
刘协已经行至荀彧跟前,见荀彧施礼,满意地点点头,其实对于说服荀彧,刘协还是有些把握的,史上记载,荀彧的死便是因阻挠曹操自封魏公,而遭到曹操猜忌,因此在□□孙权的时,第一次带荀彧出征,后荀彧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由此可见,荀彧虽在曹操帐下效力,但此人在大是大非之前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况且,上次在朝堂上刘协与曹操舌辩,激怒曹操,若非这荀彧从中调解,只怕后果不堪。刘协见荀彧施礼,忙扶起他道:“荀爱卿,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朕此次前来就是希望你能够为朕效力!”对于荀彧这种智商极高的人,拐弯抹角倒显得矫情,所以刘协便单刀直入!
荀彧微微一笑:“圣上,岂不闻忠臣不侍二主吗?”
………………………………
第四十七章 访贤(3)
刘协眉帘一挑:“二主?”说完顿了顿道:“难道荀爱卿不是我大汉的侍中尚书令?不是拿我朝廷俸禄?拿我朝廷饷粮?”说完,斜瞥了荀彧一眼:“朕没有把握是不会来的,来这之前朕去查过大司农的笔记,你荀尚书每月的饷银可都是头一个去领,一分不少,不知道朕说得可对?”
荀彧愕然,他万万没想到刘协竟会去查他的俸禄,不禁茫然地点点头,说实话,他只是按时去领俸罢了,第一个不是第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
刘协心中暗笑,他最近都忙得快不认识东西南北了,哪有那闲工夫去查大司农的笔记,那可是个耗费时间的活,自己这么说也就是诳那荀彧一把,见荀彧闷住,又道:“既如此,那么爱卿自是我大汉之臣,是朕的臣工,又岂有二主之说?”
荀彧闻言,心中暗思,他与荀攸,郭嘉早就看出这个少年君主并不简单,平日里不管政事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他与郭嘉早早的便提醒过曹操,可惜曹操不听,荀彧摇摇头,如今果然应验,许昌是曹操屯田的重要所在,若失去许昌,曹操的发展将比预期计划慢上三年,况且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就是用十年的飞速发展也换不回如今的局势。见刘协反驳自己,忙脸色一沉,机警道:“陛下如此劝我,难道就不怕我诈降!”说完见刘协脸色一变又道:“如今陛下封锁一切消息,无非就是待到大将军凯旋之时来个出其不意,陛下若此刻放我出去,就不怕我顾念旧主之情,泄露消息?”
刘协的确被荀彧说得一寒,像这样聪明的人,的确防不胜防,况且自己既要用他,又岂能防他,到时候只怕让天下士子寒心,如此倒将刘协陷入两难之地,不说其他,若是用这荀彧,万一他真的将消息泄露给曹操,那自己的一切部署似乎都将作废,这绝对是不值的。
荀彧见刘协犹豫,微微一笑道:“联军伐成已将近两月,袁术虽然强悍,但必不是联军的对手,败北已成定局,这场战最多再有一月便可结束,陛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备战吧!大将军领兵十七万之众,这场战只怕不好相与,就算我愿意为陛下效力,只怕如今也做不了什么!”
也许换做任何一个人这段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刘协却明白了,荀彧举袁术为例,就是告诉自己联军的强悍,而曹操可比袁术,兵强马壮,若自己能够号召其他诸侯组成联军,那么这战就有翻盘的机会,十几万对两万多,总的来说是没有获胜的机会的,而荀彧这一点就恰好与刘协想到一处,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可见其心已然,招之毕不拒绝,如今不愿出仕,只是想看看刘协的能力,若这场战刘协获胜,那么若辅之,不但可以学之所用,更光明正大。想到此,刘协心中豁然开朗,荀彧说得不错,当务之急却是军备和战前谋划,其他的一切镀乎为之过早,曹操若攻破许昌则什么都是免谈,于是刘协会意一笑:“如此,朕便日后再来!”说完,头也不回,大步而去。
………………………………
第四十八章 寿春之战(1)
十二月,隆冬之寒早已降临,清晨,皇宫的御花园被覆上一层淡淡的白霜,映出丝丝寒意,刘协披着一件貂皮大衣独自矗立在园内,不远处的亭阁檐角上挂下一串冰凌,让刘协又回到了另一个时代的多少年前,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季,自己都会去寻些冰凌来,或吃,或玩,可自己似乎好久没有那份心思了,以前为生活,为学业,为感情,而现在为天下,不,是为自己,这完全就是为了自身命运的一场抗争,而不是为天下,为人民,有的时候连刘协自己都在怀疑,自己的加入似乎让本就混乱的三国更添了战争,添了杀戮,而即将到来的许昌保卫战又不知要死去多少人,想到此刘协也迷茫,也难过,不过让他安慰的是因为他的出现,也救活了不少人,如董承,伏寿,孔融,祢衡
就在刘协胡思乱想的时候,萧大从黑二处获得一份情报,因为许昌的平定,影子这个组织没有了制衡,其发展也是极其迅速的,如今组织内人员已达六百多人,分布在各个城镇之中,为刘协搜寻重要的情报:军事,政治,工业,农业分类而论,为刘协日后的君临天下辛苦地忙碌。
如今这份情报已经通过李晨的手又呈给了刘协,刘协轻轻地打开,看了一眼后又将那封情报合上,宛城的张绣依附于刘表,已经卷土重来,南阳,江陵两县再度落入张绣与刘碑手,而曹洪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已经向曹操发了救援信!刘协轻轻地舒了口气,自己决定在这个时候兵变,除了特定的因素外,等的就是这一场变故,只不过他倒很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蝴蝶效应,失去张绣的这次复仇,不过还好,按照如今的情况来看,一切都还在正常的轨道之上,如此有了张绣,这个曹操的死敌,那么自己的胜算似乎又多了几分,当然,他绝对不会让历史上张绣的降曹再次上演,想到此刘协微微一笑,将那情报随手丢进花园的池塘中,喃喃道:“如此甚好,甚好!”
寿春,如今的寿春就像一个即将被蹂躏的少女,衣裳已经撕碎,粉肌尽露,芳华必显,正与即将凌辱她,霸正的男人做着最后的抗争,可不管她如何的掩饰和挣扎似乎都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她所面对的便是曹操的主力部队,马步兵十七万之众,如今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望着城外黑压压的一片,铺散绵延开去,直到望不到尽头,袁术轻轻一叹,他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他开始后悔,后悔当初就应该听信那些大臣之言,坚守淮南之地,少攻少伐,而自己却亲率大军□□吕布,可如今罢了,罢了,袁术摇了摇头,逃吧!能逃多远是多远,想到此,他急忙下了城楼,往皇宫而去,准备收拾一下,即刻出城。而城墙上无数张坚定的脸庞依旧相信他们的皇帝一定会给寿春带来转机,皇帝的堂兄不是坐镇河北嘛,据说手上可有数十万兵马!
………………………………
第四十八章 寿春之战(2)
这些话一直都是袁术用来鼓动军心的胜利之言,更有甚者说,袁绍的大军已经开至百里之外,只要再坚持住几日,寿春便可得救,可这些士兵却不知道,袁术与袁绍不合久矣,又岂会出兵相救?
城外,曹操于万军之前立马,手上的令旗已经高高举起,就待他一声令下,数万将士就将冲入寿春,用鲜血和生命来赢取战斗的胜利,比起袁术,曹操的境况亦不如意,虽说拥有十七万之众,但人多粮少,在久攻不下之后,军队已经严重缺粮,就在前两日,士兵还在抱怨,曹操无奈,只得诬陷管粮仓官,杀其以平兵怨,而今日,若不能一举拿下寿春,士气必定受挫,加上粮草不济,只怕军心不稳,最终导致自己败北,望着对面城墙上的悍兵,曹操心中暗恨,猛然将那令旗挥下,大声喝道:“冲!”
数万将士就像滚滚的黑浪铺天盖地而出,人群之中更爆发出阵阵呐喊,激荡在整个寿春城的上空,似乎要将眼前的一切吞没,湮灭。而与此同时,西边的孙策,东边的吕布,南边的刘备同时发动攻击配合曹操,一时间,烽火四起,寿春四城刀兵之声大作,无数士兵倒下,再倒下,不知不觉战斗已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其实寿春城久攻不下的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城门前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比之一般城镇的护城河不仅加宽了,而且更深,这就阻碍曹操前进的脚步,所以要想攻进寿春,就必须顺利渡过眼前这条河流,于是,在数次围攻不果的情况下,曹操下令填河,让将士背负泥土和砂石前进,经过几天的努力,这条河已经被填了大半,身高一点的将士已经能够勉强淌过河去,只要再努力一把,寿春即将被拿下,当然,城头上的士兵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的箭更密,更紧,只要压住敌军进攻的势头,极可能打散敌军的部署,所以两军的对战已呈白热化。
又一轮箭雨飞至,曹操军的进攻势头再一次被阻住,无数士兵哀嚎一声,颓然倒下,这是今天一天的第三次大规模攻击,曹操已经孤注一掷,困境迫使他必须今彤前拿下寿春,这样他们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补给,所以,战斗的鼓点已经越来越急,大批的人马冲上去,被压下,再冲上去,再被压下,曹操的双目已经赤红,这一战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他的预计,忽然间,当中一队主军中的一员裨将抵不住箭雨,慌忙便往下撤,他那一队的士兵见长官后退,纷纷倒退,曹操见状大怒,策马前驱,一刀将那裨将斩落马下,一众士兵大恐,却见曹操一把跃下马背,担起一袋沙土,便去填河,众将大惊,纷纷冲上前去,举盾护住曹操,深怕曹操被流矢射中,那一众士兵见主帅亲自上阵,一时士气大振,也不管那空中的流矢如何密集,再度扑上。
………………………………
第四十八章 寿春之战(3)
翟飞,袁术手下的一员裨将,归催进使乐就调度,如今掌管整个北门的弓箭手调度,其本人也是一名神箭手,曹操的进攻就是在他的有力调度下,一次一次地被瓦解,如今眼看曹操的势头就将被压下,翟飞放下手中的长弓,连日来的作战使得他的双臂早已酸痛不已,似乎每拉开一次弓都会牵引他肩部的神经,疼得他直龇牙,望着身边那些和自己一样疲惫的弟兄们,翟飞长长一叹:“这战得打到什么时候!”就在他感叹之时,城下突然发出剧烈的呐喊,翟飞俯身去看,只见刚刚还畏缩不前的曹军突然间士气大振,再一次反扑而来,翟飞大惊,立刻重新调度,换上一批已经休息了一阵的弓箭手,轮番阻挡,同时,雷石滚木纷繁而下,连带着士兵的尸体将那土地砸出一个个重重的凹槽,就在这时,翟飞的同僚,同样身为裨将的霍山匆匆来到城头,挽住翟飞,两人来到一僻静处,只听那霍山慌慌张张地道:“翟飞,皇上跑了!”
翟飞一惊,他与这霍山私交甚厚,知他不会欺骗自己,但却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问道:“你说清楚点,我没听明白!”
霍山叹了口气:“有兄弟看见皇上率万余人从南门的刘备处突围而出,据说是逃向汝南去了!”
翟飞不敢相信,如此重要的时刻,他所信奉的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