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混帝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玲乍见刘协醒来,先是一喜,闻得刘协此言,又是一阵蓦然,眼角挂着的泪水扑达一下,落在刘协的手上,伏皇后见状,便起身以取药为名离开寝宫,只留下董玲与刘协二人。
………………………………
第五十一章 龙争虎斗(7)
刘协伸手握住董玲的手背,颇为感伤地道:“朕不该不听国舅的劝,不该一意孤行,更不该”他本想说自己不该为杀曹操,孤身犯险,这也是导致董承直接死亡的原因,可一想到此处,便恍若看见董承策马奔来的样子,心中一时难过,竟呜咽着说不下去。
董玲心中难过,却又隐藏着一丝害怕,她难过的是哥哥的死,害怕的是,曹操十几万大军驻守城外,万一攻进城来,她害怕,害怕失去刘协,害怕失去这个自己在世上的唯一亲人,也是唯一爱的人,所以泪珠滚得更急。
刘协以为她怨恨自己,心中宛然一叹,却见董玲忽然抓住自己的手,低泣道:“哥哥已经死了,我不希望你也有事,不希望你懂吗?”
刘协闻言,心中了然,原来董玲并不怨恨自己,她是为自己担心,害怕失去了哥哥的同时,也失去他这个世上唯一的爱人,刘协心下感动,将董玲揽进怀里,狠狠地点头道:“你放心,我会好好的活着,不但如此,终有一天,我会为你哥哥报仇!”
时间随着拥抱一点点流逝,也不知过了多久,董玲才从悲伤中惊醒,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忙松开刘协道:“一众大臣还在寝宫外候着,我该退下了!”
刘协点点头,不舍地松开董玲的手,他知道董玲此刻最需要自己陪在身边的,可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战事,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曹操受了自己的一剑,虽然不致命,可伤重伤轻他却不知道,也不知道曹操是否已经退兵了,还是现在城外正在战斗,他急需要知道这些,所以董玲提出离去的时候,他并没有反对,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董玲离去后片刻,一众大臣皆到,刘协微微坐起,斜倚着身子靠在榻上,看着一众大臣,一个不少,刘协心头微微一松,这最起码说明现在还不在战斗阶段。
众人见过刘协,刘协问道:“如今情况如何?”
杨彪回道:“曹操受伤,夏侯惇退兵三十里,搭营驻扎。一时并不见动静!”
刘协摇摇头道:“看来曹操的伤并不重,若他伤重必定会退进城镇,寻找大夫医治,如今他扎寨三十里外,足可证明他的伤随军大夫便可处理!”说完深叹了口气:“看来这一战不可避免!”
众人听刘协说得在理,俱是一阵沉默,他们都明白这将是一场硬碰硬的战争,刘协略微正了正身子,沉声道:“传朕令,立刻草拟数十篇檄文,分发给各路诸侯,让他们即刻领军平乱,诛杀曹操!”
杨彪应道:“这件事便可交给文举(孔融的表字)去做,只是不知这各路诸侯是否肯发兵来救?”
刘协冷冷一笑,他其实还是有些把握的,曹操自从迎献帝至许都,袁绍便已经不满,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也奈何不了他,但是,只要自己现在给予袁绍一个借口,在兵力强于曹操几倍的情况下,袁绍必定兴兵来救,他又岂会不明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只是这样一来,极可能提前引发官渡之战。
………………………………
第五十一章 龙争虎斗(8)
而素以仁义自居的刘备必也不会袖手旁观,还有西凉马腾,此人素来忠义,史上记载他也曾参加衣带诏谋划,后来被曹操诱进许昌杀之,况且现下还有与曹操作对的张绣和刘表,这二人定也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至于其他诸侯,刘协倒也不敢妄下定论,也许时来运转,再次上演一次十七路诸侯共伐董卓的壮景也未尝不可。于是对杨彪道:“朕料定必有诸侯相应!”说完又道:“各位立刻前去部署防御设施,青龙守南门,白虎守北门,玄武营暂由萧二全全代理,镇守西门,以防止曹操军的突袭,而朱雀营镇守东门,禁卫军协同守城。”刘协这样的布置说白了还是出于对历史的信任,因为他手下的大将只有一个甘宁是在史书中出现过的,所以将甘宁的朱雀营布置在东门来阻挡曹操的直接进攻,说白了,就是一种潜意识里的信任,毕竟甘宁是三国名将。
众将领命,刘协又道:“追车骑将军董承为汉王,以国礼厚葬!”说完摆摆手道:“你们各自前去备战吧!”说完顿了顿道:“萧大留下!”
众人领命而退,独独留下萧大,刘协从榻上下来,脸色阴沉:“你可知道我留下你的原因?”
萧大沉声道:“臣明白,圣上是想借影子的力量查出是谁走漏了风声?”
刘协点点头,这萧大确实很有头脑:“不错,朕就是要你查出是谁泄漏了我们的机密,是谁害死了董承!”
萧大突然跪下:“臣愧对圣上,当初清查许昌的可疑分子是臣去办的,可结果还是走漏了风声,导致董将军惨死,还险些连累圣上,忱罪!”说完一伏到底,等待刘协降罪。
刘协托起萧大:“这不怪你,一切都是朕的错;也许!”他本想说也许自己没有来到古代,那么这董承最起码还有两年安生日子可过,可如今刘协摇头苦叹:“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朕的错!”
刘协此言,让萧大能够深深刻刻地体会到他心中的感伤,这并不是装就能够装出来的,萧大忙道:“臣一早已经让黑二去查了,相信一定能够给圣上一个交代,定不会让董将军枉死!”
刘协会心一笑,这萧二的能力确实让人赞叹,日后定会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他摆摆手道:“行了,你也下去吧,朕去贵妃处看看!”
曹营,主军大帐之中,曹操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榻上,双目中的杀气森然迸出,使得帐下一众武将没有一人再敢言语,俱是面容严肃,躬身而立,只是偶尔从角落里飘出的一丝淡淡的药香味时刻提醒着众人,眼前这位霸气十足的主帅,肩头上才刚刚绑过绷带。
正如刘协所料,曹操的伤并不严重,刘协的剑刺进不过两寸,且是肩头,不是致命部位,所以随军的大夫上了一副跌打损伤的药后,这伤也巨碍了,只是曹操火气十足,胸中抑郁,导致气血不畅,反倒使得剑伤变得严重了一些,迫使大夫又开了两剂凝神静气的汤药,这才离去。
………………………………
第五十一章 龙争虎斗(9)
不过这也不能怪曹操脾性不好,他心中实在郁闷至极,本来他已洞悉了刘协的打算,故才将计就计,只引数十骑单独前进,只希望一举将刘协拿下,可是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刘协手底下竟也有一批猛将,尤其是与许褚和夏侯渊缠斗的那二人,武力竟丝毫不逊于自己手下的两员大将,再有便是刘协的身手,夏侯惇那一箭没有见效便也罢了,还险些被刘协接住,而刘协更孤身犯险,不但夺了自己随身配备的倚天剑,更将自己刺伤,一切的一切兜明他轻敌了,而且失策了,从一开始迎献帝至许昌他便错了,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听信郭嘉,荀彧之言,防住刘协,将其监禁,如此自己又岂会有今日之恼?想到此悔恨交加,一拳砸在榻前的案上,却又牵动肩上的剑伤,一时疼得他龇牙咧嘴。
郭嘉见状,慌忙上前道:“主公不可动怒!”
曹操怎能不怒,自己被一个黄口小儿提剑追杀,还险些丧命,这让他有何面目统领诸将,遂站起身道:“诸将听令,随我杀进城去!”
“不可!”郭嘉慌忙阻住曹操,转头对荀攸使了个眼色,荀攸会意,慌忙站出来道:“主公息怒,请听公达一言!”
说老实话,曹操现在所需要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认可,许昌城前的械斗让他充满沮丧,甚至颜面扫地,他必须争回失去的这些,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希望有人阻止他的行为,但荀攸已经出列,曹操不悦道:“你有何话要讲!”
荀攸见曹操不善,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忙将思路重新调整一番道:“臣认为若要攻下许昌就必须速战速决,一月之内必须攻下,否则等其他各路诸侯反应过来,那就麻烦了!”其实荀攸并没有说心里话,他与荀彧的差距就在于一大敢于大胆直言,一个却懂得察言观色,适可而止,所以后者才能善终。而郭嘉对荀攸使眼色的目的就是让荀攸暂时阻止曹操打这场战斗,因为刘协手上有多少人马,有多少将领他们都一无所知,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刘协能控制整个许昌并且诛杀曹仁,许昌城中竟未有一人跑出来报信这只能说明,要么刘协手中拥有强大的兵力,要么他身边有一个出色的谋士,否则他绝对无法做到这些。可郭嘉也知道丢了许昌对于曹操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若劝曹操放弃许昌绝不可能,所以才想联结荀攸,让其先稳住曹操的情绪,待摸清楚许昌的情况之后再做打算,可荀攸见曹操脸色不善,忙附和曹操的想法,并劝其速速拿下许昌,虽说这样打算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很不稳妥。所以郭嘉急得直跺脚,而荀攸却也有自己的一番思量,若能够一月之内拿下许昌那么就全无忧虑,可以说着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办法,但若成功,就将扳回自己所有的劣势,更重要的是他明白曹操心中的想法,而这就是曹操想听到的答案,如此而已。
果然,曹操听罢哈哈大笑:“公达此言甚善,区区一个许昌,区区一个刘协小儿,何须一月?”说完对诸将道:“立即点兵,孤要亲讨许昌!”
………………………………
第五十二章 龙争虎斗(10)
午后,当许昌城楼再度换过一批岗哨之后,一个士兵乍然看见目光的尽头,一群黑点纷涌而至,他立刻意识到,那是曹军准备攻城了,于是慌忙去报甘宁。
甘宁正与王肃商讨东城门的防御措施,忽闻曹操攻城,二人也顾不得收拾,立马登上城楼,只见远处黑压压地一片,骑兵,步兵加起来少说也有十万之众,正铺天盖地而来,眼看就到城下。
甘宁唤来一个小兵道:“你立刻去禀告禁军萧将军,就说曹操已经开始攻城,让他速领禁卫军来援!”
那小兵领命告退,甘宁又对王肃道:“速速集合朱雀营所有部众,让他们前来守城!”说完也顾不得理会王肃,立刻下令城上的士兵严阵以待,好在雷石滚木这些防御工具早已运上城头,倒也不需临时搬运,众士兵领命,纷纷拈弓搭箭,手捧雷石,就待曹操攻城,拼个你死我活。
远处,曹操留六万大军守寨,亲率十万大军攻打许昌,三十里地,片刻便到,曹操于许昌城外五百步处驻足,身后十万大军立刻各结方阵,只等曹操一声令下,宣布攻城。
曹操驻马眺望,只见许昌城头守卫不足千人,微微一笑,指着城头道:“区区百人何足道哉!李典,于禁何在?”
二将立刻出列,曹操令道:“我予二人兵马各五千,两个时辰之内务必拿下许昌!”说完转身对身侧诸将道:“孤可不打算今夜再露宿野外!”二将得令,各领本部兵马,带着数十架云梯直往许昌涌去。
许昌城头,甘宁望着密集的敌军正浩浩汤汤而来,心中却在默念,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五十步,忽然间大声吼道:“放!”就在此时城头上无数支弓箭飞跃而下,就像漫天的急雨,密集,迅速。一时间曹军阵中顿时哀嚎便起,一些驾着云梯的士兵无法护住周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弓箭射入自己的体内,然后倒下,失去知觉,最后被同伴践踏,最终血肉模糊。
城上的甘宁依旧沉着的指挥着,因为曹军的人数众多,城上的士兵几乎不需要进行瞄准,只是机械的拉弓,搭箭,放,几轮箭雨下来,曹操军已经损失千人,进攻的步伐立刻被阻住,重新被压制出五十步外。
李典,于禁两军一左一右,见此情景于禁立即下令道:“集!”军士们听到主将的号令,立刻以云梯为中心,由分散中汇集成一条条的长蛇阵,每条阵中置两架云梯,再度朝着许昌城进发,如此一来,弓箭的射击就必须讲究准头,而曹操军的损失将大大减少,一时间竟以极快的速度贴向城墙,搭上云梯。
甘宁暗暗点头,这敌军阵中的两员主将倒是颇懂阵法的妙用,这长蛇阵虽说是最简单的阵法,遇敌时根本无法组织进行强大的攻击和防御,但其进攻的速度却是所有阵法中最为迅捷的,且能够避开弓箭的密集式射击,如今使用来除了避开自己的弓箭手,还是想迅速架上云梯,速战速决,想到此甘宁好胜心大起,心中冷冷一笑,忙下令撤出弓箭手,命雷石滚木阻敌。这种近距离的防御措施就是守城的专用手法,只见无数个硕大的石块和浑圆的木段纷杂而下,砸在曹军的脑袋,身体上,一时间血染城墙,城下红白之物飞溅,直看得人腹中作呕,这便是战争的残酷,没有人手下留情,也没有人能够退却,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兴盛还是破败,无不是建立在这种残酷战争的基础上,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
………………………………
第五十二章 龙争虎斗(11)
此时王肃已经率领朱雀营本部登上城墙,城头上立刻由千人升级为五千人,因为人手的充足,弓箭手再度搭上,箭矢,雷石,滚木,更为密集,直杀得曹操军截截后退,而自从这四千人的加入,曹军的云梯便再也没有搭上过许昌的城头,曹军已成溃败之势。
远处的郭嘉望着这番景象暗暗摇头,原本以为只有千人守东城的许昌骤然间变为五千人,且看着城墙上雷石滚木的用度的频繁,足可以证明,对方并不担心这些设施用尽,所以说许昌对于这一战是做足了准备,而己方呢?郭嘉苦笑,曹操的脸色也是越来难看,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兴兵轻进这是犯了兵家的大忌,可眼下让他下令退兵他又开不了这个口,无论如何只有等这一战打下来再做计较。
李典和于禁两人已经是越打越丧气,在对对方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攻城,他们实在没什么把握,最起码要探知的是对方的兵力,像这样由一千一下子加到五千人,完全会打乱他们的战略部署,甚至是他们对于这场战斗的筹划,因为这忽然间加入的四千人完全崩塌,甚至还会产生反弹,让自己损兵折将。望着城头奋力抵抗的敌军,两人互望一眼,他们实在布不下任何攻打方略,谁知道会不会再有几千人加入这场战斗呢?
城头上王肃与甘宁看到这番景象心情大好,两人开怀大笑,却在这时,许昌城内萧大率领禁卫军两千骑兵已到城下,甘宁见状,留下王肃于城墙上监督,他一人竟直朝萧大蹦去,待到萧大跟前,甘宁笑道:“萧将军这是想干什么?”
萧大微微一笑:“我已经探得敌情,甘将军这是将曹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啊!”说完对甘宁眨了眨眼道:“这功劳总不能全让你给抢去,趁着这个时候若不率军冲出去杀他一阵,如何能过瘾!”
甘宁也笑:“萧将军之言正合我意,不知道可否借我一匹马?”
萧大会意,另手下让出一匹马道:“如此咱们这便出阵!”
城外,战争进行到这一部,不管是曹操还城头上的许昌士兵都觉得没有任何必要了,曹军现在士气低落,就算曹操兵力全出,在这个时候只怕也是有心无力,李典呐呐地回头望向曹操,意思是说,还要打下去吗?他的兵马已经折损过半了!曹操暗暗点头,算是默许了,李典大喜,与于禁对望一眼道:“撤!”
他这一声令下,似乎所有的人都同一时间松了口气,忙各自调头就将撤回阵地,可却在这时,许昌城门打开,两千余骑飞奔而出,直杀向这支毫无斗志的曹操军。萧大与甘宁两骑在先,两人各率一千人马,一左一右追逐李典与于禁部。
李典与于禁打的是攻城战,所率部众皆是步兵,而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步兵的克星就是拥有强大冲击力度的骑兵,两支骑兵的加入,就像两把剪刀去裁剪一匹粗糙的麻布,在一左一右两个方向,撕出一道细长的口子,接着便完全冲入,这一时间,士兵的哀嚎声竟盖过了战马的嘶鸣声,这支正在撤退过程中的步卒根本成不了对手,就像是一场屠杀,战马过处,留下一片片的残肢,马匹被鲜血溅到了眼更是凶性大发,将地上的残肢踩碎,踏烂。而战马上的士兵一律高举着长刀,在穿过人群时,只需将长刀横推,便会带起一连串的血珠和哀嚎,在这个场景中,刘协军中的士兵真真正正做到了以一当十,只一会的功夫,便将曹军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李典与于禁只拖着残余的不足千人赶回阵地。
………………………………
第五十三章 龙争虎斗(12)
曹操大怒,刚要下令骑兵迎敌,却被郭嘉止住,只见甘宁与萧大率领的两支骑兵已经会合,两人也不打停,调转马头,飞也般地往城中撤去,曹操摇头叹息,追之不及啊,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兵,来日再做计较。
此一战曹操军死伤八千余人,而刘协军只伤亡不足百人,且大部分是在骑兵出击中,被己方的战马所挤,落下马来,所以这一战刘协军再一次以傲人的成绩大胜,望着曹军远去的背影,许昌城头一片欢呼,甘宁与萧大更下令将所有的丢下城去的守城工具全部捡了回来,以备下一战之需。
接下来的三日,曹操不再进攻,而是采取郭嘉的提议,每日领数千人马绕城观察,他要从守城士兵的多少来判断许昌城的守备人数和最佳进攻路线。
从第一日起,刘协便接到通告,说曹操领千余骑绕城不攻,只一纵而过,刘协竟若有所感,遂下令议会。御书房内,刘协问道:“今日,曹操领千骑绕城探查,各位以为如何?”
杨修道:“臣以为曹操绕城不攻,乃是探我军之虚实,昨日一战,曹操败北就是轻视我军所致,如今他小心翼翼,就是要探查我军的人马!”
刘协点点头,杨修是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却见萧二道:“曹操既只领千骑,我们为何不伏在半路劫杀,料想我军全力出击,区区几千人马也定可拿下!”
闻得此言,萧大出列道:“此事万万不可,若曹操只是诱我们进攻那可怎么办?况且若我军出击,曹军大军趁势抢攻后果更不堪设想,且那几千人马俱是骑兵,来去匆匆,而他们所走的路线又都是官道,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设伏,就算我们力拼,曹军若调马便跑我们也奈何不得!”
萧二其实也就是看见昨日甘宁与他哥哥立了大功,心中羡慕,便就想也立场奇功,可听萧大一分析,耷拉着脑袋又退了回去。刘协听完却心中宽慰,有争论总是好的,说明他们都是用了心的,忙问道:“如今也就是朱雀营和禁卫军的两千骑兵已经铺漏给曹操了!“说完顿了顿道:”现在其余三门的守备是什么情况?”
庞平道:“我南门守卫动用了四千,每两千为一组,轮换守卫,另有一千后备,五千人马随时准备备战!”
萧二也道:“我玄武营守西门,已经全部出动,每两千五百人为一组,两组轮换守卫!”说完傲然一笑,撇了庞平一眼,意思是炫耀自己勤克,守卫工作做得极好。
最后出列的是李风,只听他道:“我白虎营守北门,每八百人一组,如今铺漏给曹操的也就一千六百人而已!”他将最后一句话咬得极重,刘协闻言微微一笑,心中却已经有了计较,如今的情况倒与演义上的一出极其相似,记得是曹操第二次攻打张绣,围城三日不攻,却被贾诩看出端倪,以百姓充作士兵极力守备一门,而另一门却极为空虚,曹操不知是计,便假攻守卫众多的一门,而自己则率骑兵偷袭守备空虚的一门,结果中了贾诩的疑兵之计,大败而回。
………………………………
第五十三章 龙争虎斗(13)
想到现今的情况,倒与那场战斗颇似,刘协不禁暗暗思量起来,自己现在铺漏给曹操的东门七千兵马,南门四千,西门五千,而北门却只有一千六百人,曹操探城必然知道北门空虚,若以曹操与张绣的一战来看,曹操定会引大军假攻东门,而令军马奇袭北门,如此自己倒可抓住这一点,效仿贾诩的疑兵之计,想到此,望向杨修,杨修恍若已经猜到刘协的想法,暗暗地点了点头,只见刘协笑道:“从今日起,禁卫军除两千骑兵外,其余三千人马全部藏于北城,东门青龙营一千部众也立刻调往北城,听候李风调遣,另外,北城原有守备不动,每天依旧以一千六百人轮换,其余部众皆不可露面,绝不可被曹军探查到我军情况,违令者,斩!”
李风闻言含笑领命,却听刘协又道:“另外从青龙白虎二营中再各抽掉一千军马防守东门,让曹操看看我军的勇猛!”说完嘿嘿冷笑不已。
曹营,经过三日的探查,曹操已经大致对许昌的兵力的分布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这一日升帐便是决定战略部署,对许昌发动第二次进攻,所以麾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