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混帝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氯ィ敲此簿涂梢猿迷缯艄倜保胬匣瓜缌耍≈患送炜眨缡比袒共钜豢蹋共患弊判行蹋蛉障舸笤偃龈拦蒙罢写闭馕豢腿耍才郧貌嗵卮蛱降秸飧銮厍焱故呛λ拦硕械脑祝运男闹械褂凶约旱囊环平希舛惺俏燃荻溃庖坏懵奈渌恢恐灰靼渍庖坏悖涂梢圆孪氲搅跣裁匆飧銮厍焱σ约塘耍舻背醪皇枪送ι矶觯彻燃荩敲吹笔彼赖闹慌戮褪堑苯袷ド狭耍馐瞧湟唬獾诙苯竦墓箦锬镎嵌械那酌茫ド铣璋箦钦庑┳龃蟪甲匀灰部丛谘劾铮哉舛芯统闪肆跣拇缶俗樱绱司退闶俏箦隹谄馇厍焱彩潜厮牢抟桑饩徒泄鸺液蓿源幼蛱烨厍焱胗岳矗滩康恼庑┭靡郾忝挥型9郑潜揪褪钦说暮檬郑淮灰灰嫠窃趺创χ茫绱苏馇厍焱驮谛滩垦妹诺睦畏磕诠艘灰沟姆侨松睿耸鼻厍焱痹诘厣希σ膊环愿姥靡劢褪窍肴谜馇厍焱嘣饧阜肿铮饪墒堑苯袷ド系忝阈桃钡娜耍∽约赫庋鲆彩俏跣喑黾缚谄氲酱耍闷鸢干系牟璞肮具斯具恕币涣嗔思缚冢删驮诖耸保闹泻鋈簧凉凰磕钔罚饬跣乩聪不段⒎鲅玻窠袢照庋募讨慌滤崆鬃郧袄垂劭窗桑≈皇钦庖桓錾聊睿α⒖套绷松碜樱樽乓凰劬υ谌巳褐兴牙垂稳ィ靡徽笏攀栈啬抗猓缓笄崾媪丝谄潜挥泻韧甑牟枰豢谝。
就在郭鼎的敞篷对面有一家极小的茶馆,说他小不仅仅是因为规模,更因为他所提供的服务,一般茶馆除了喝茶,还有点心,小曲,若是使钱的大爷有兴趣,就算在这里办桌酒席,包个房间也是应有尽有,可这间茶馆却并不是这样,除了劣质的大碗茶和几个实心窝头,其他服务一律没有,当然,这茶馆既然能在此立足,也有其生存之道,因为这里,许昌的闹市区,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菜市口,无数个小贩都在这里聚集,若是累了,渴了,花上几个钱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说是舒适,当然比他们坐的扁担或者地面舒服)喝碗茶,高兴了弄两个窝头和同桌的这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说上几句荤笑话,也是一种享受,穷苦大众的享受,所以这茶馆做的就是这些穷苦大众的生意,若是装潢得好看了,点心精致好看了,只怕这些穷苦大众都望而却步了,所以这就是一个低级的消费场所,虽说低级,但因为此处来往人流量极多,茶馆的生意倒也是极好的,常常迎个满堂彩,有些没位子的站着喝几口,听两个荤笑话,跟着哈哈一笑也就去了,所以这种钱也是极为好赚的!
茶馆的老板是一个打扮得极为光鲜的干瘪老头,姓于,叫于松,不过常在这里喝茶的都管他叫余势力,因为他天生一副势利眼,对于这些兜里揣不了几个钱且又满身臭汗的汉子,他通常都不屑一顾,也因为他本人有洁癖的原因,所以他常常板着一张脸,或者对着哪个典型的脏汉子重重地哼一声,这便因此而得名,不过这余势力虽然势力,但大多数人其实都明白,余势力并不是个坏人,虽然老受他的白眼,但因为这里的东西便宜,大家还是愿意到他这边来喝茶,有几个老油子甚至还喜欢跟余势力开半个玩笑,有的时候会被余势力骂几句,可若是逼得急了,他便会脱鞋砸人!可今天余势力的脸上却堆满了笑容,茶馆里的茶客各个都目瞪口呆,谁又知道就刻钟之前,有几位打扮光鲜的男子用一个让余势力极度满意的价钱租了他楼上那间杂货间,而且来人还说了,只租用半个时辰,感觉到兜里沉甸甸的余势力如何能不大笑,见众人满脸疑惑地望着自己,忙压制住情绪,强忍住笑意,又恢复了那一张板脸,这财不可露白,谁不知道呢?
楼上杂货间的窗户边站着四人,两个少年公子,两个粗壮大汉,他们将窗户撬开一条边,正好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整个行刑的场地!而这四人自然便是刘协,关羽和张飞,外加一个化了男装的董玲!
此刻刘协正看见围观的群众用石块砸向秦庆童,他不禁微微一叹,以前常在电视中看到官员管老百姓叫愚民,叫蠢妇,如今他总算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就拿眼下的秦庆童来说吧!这些百姓知道他犯了什么罪吗?不知道!他们知道眼前这个他们认为的罪犯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吗?不知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只看到官府所认为的罪犯,便毫无疑问地认定了他的罪!刘协暗暗摇头,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答案就是闭塞,朝廷的政治机构,政治决策根本不能下达到老百姓当中,这就使得这些老百姓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一味的盲从!而这种行为却是万万不能要的,百姓的愚昧只能成为一个国家前进的阻碍,甚至成为反对力量,所以刘协就在这一刻生出一种强烈的改变愿望,后世通过什么来让百姓了解世界,是电视,不刘协心中一动,是报纸!
就在刘协思考的时候,午时三刻已到,衙役们止住人群的愤怒,将秦庆童拖到那个圈子的中央,老早就有五匹战马等待在原地,五个衙役立刻冲上去,将秦庆童的头,手,脚分别系在一匹马的脚脖子上,然后各自翻上马背,就等郭鼎一声令下,策马飞奔!
此时,窗沿边的董玲却将一双美目闭上,本来能为哥哥报仇是一件极为畅快的事情,可当看到这番情景的时候,心中却又没来由得一阵难过,也许是因为又要有一条生命从这世界上消失而难过吧,董玲将头靠在刘协的胸口:“皇上,咱们还是回去吧!”
刘协点了点头,这样血腥的场面确实不见为好,于是拍了拍董玲的肩膀:“不看也罢,咱们回去为国舅祷告,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说罢搂着董玲推开杂货间的门,这便要离开,却就在这个时候,伴随浪潮般的惊呼一声惨号撕心裂肺的传来!
………………………………
第二十九章 建安日报
刘协离开了刑场,将董玲送回宫中好好安慰一番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吏部,既然已经想到报纸这种宣传的道具,那么自己就得立刻着手去做,而在这之前,他却先想找荀彧商量一番!
荀彧,吏部尚书,自从上任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与吏部侍郎杨修积极配合,率先从宏文馆挑出几个有资历,有学识的年轻学生,担任基层官员,因为如今的大汉朝廷却是前所未有的空虚,自从刘协掌控许昌,便立刻罢免所有在朝官员,这里面当然不排除刘协排除异己的用心,可是这却给三省六部的所有高官带来严重的压力,因为没有最底层执行任务的官员,这使得他们这些所谓的高官凡是都得亲历亲为,而荀彧身为吏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的调任,考核,所以为了减负,不得已才从学生中挑选出几个出类拔萃的,担任基层官员;负责执行各地的基本任务!不过这却引发了一场报名热,似乎所有的人都看准宏文馆这条捷径,一时间“宏文馆”这三个字在许昌名声大噪,孔融和祢衡每天接见所谓的学生家长不计其数,而就在校长室内,所谓的书简看不到几章,而所有能放东西的地方全都是那些家长给学校送的礼,只希望孔融和祢衡能够多注意他们的孩子,到时候在就职这条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惜的是文人清高,孔融,祢衡二人更是对这种送礼行为嗤之以鼻,结果全部交公,这倒让刘协狠赚了一笔!而与此同时刘协所制定的考试制度也正由三省讨论,修改,一系列的运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而荀彧不但身为吏部尚书更兼中书省之职,所以事情一大堆,才短短两个月的时光,这荀彧却已经瘦了一大圈!
刘协来到吏部的时候,荀彧却正在思考刘协的考试制度,杨修则一大早就去了宏文馆,前些日子领出的那几个学生实在不够用,他必须再去和孔融商量商量,无论如何先借几个人救救急!
荀彧见刘协前来,慌忙起身行礼,刘协摆摆手,见荀彧的书案上堆满了竹简不禁问道:“荀爱卿都在忙些什么?”
荀彧微微一笑,指着那些书简道:“这些都是陛下制定的考试制度,臣誊写了数份,分别交给门下省和六部官员参看!”
刘协轻哦了一声:“这制度可有什么问题!”
荀彧摇摇头:“制度很完善,臣等只在几处细节上做了稍微的改动,过两天,门下省就应该呈给皇上批阅了!只要圣上准了,臣便立刻发放榜文,不日执行!”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这荀彧做事滴水不漏,实在让人放心,转眼却见荀彧似乎欲言又止,不禁笑问道:“荀爱卿可是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荀彧哈哈一笑:“前两日,萧二萧将军找到老臣,直抱怨圣上重文轻武,说宏文馆开得红红火火,却为何没有武术学校?他是希望皇上也办个武校,到时候让他当校长!”说罢嘿声道:“这小子笃定是看到孔融他们收礼收得眼馋了!”
刘协恩了一声,虽说萧二说得有些胡闹,不过这个提议确实可行,如今天下的这些名将大都已经过了四十岁,如果没有强悍的武将接班,那绝对是不行的!想到此,微微一笑道:“他的建议不错!这可以列为一个提案,就叫演武堂!”转而却道:“不过要进演武堂则必须在宏文馆毕业!”说罢也学着荀彧嘿声道:“不过你得告诉萧二,就算开了演武堂,这校长一职怎么也轮不到他!”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两人又随便聊了两句,荀彧命人奉了茶,刘协这才坐下道:“荀攸,荀公达可来看过爱卿?”
荀彧微微点头:“昨日下午便已来过!说明天一早就会启程离开!”
刘协哦了一声,不由得笑道:“爱卿可有办法留住他?”
荀彧摇了摇头:“没有办法!就像他也无法让我离开许昌一样!这就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荀彧这么说就是什么都没有瞒自己,就连荀攸劝他回归曹操那边也没有隐瞒,可见荀彧现在对自己的忠心,不禁问道:“如今两军战略如何?”
荀彧沉思了一下:“从公达的口吻来看,曹操这回完全处于劣势,要想打赢袁绍,只一个难字!”
刘协其实心中早已了然,官渡之战提前两年爆发,双发的势力发展都受到局限,袁绍未能灭了公孙瓒,曹操未能灭了吕布,而许昌更为自己所有,两股势力均面临着后方不稳的状态,而从整体实力来说,袁绍却远远强于曹操,这也是曹操难道原因,先到此,忙转了话题道:“朕今天来有一件事要与爱卿商量一番!”
荀彧也知道刘协无事不登三宝殿,忙应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于是刘协就将自己要制定报纸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荀彧听完,愣愣地看了刘协足足一分钟,然后晒然一笑:“陛下是如何想到这个主意的?”
刘协双肩一耸:“就因为今天杀人事件!”
荀彧并不追问刘协的经过,他所看到的是这个提案的好处,如果这个提案真的成功,那么他所带来的利益又是什么?荀彧沉吟半响,这样子做的好处就是能让天下百姓看到大汉天子的诏令,看到国家所制定的各项政策,让他们能够了解政策,并积极配合政策,当然,如今天下大乱,各势力各自割据所制定的制度也不一样,只要将许昌的政治制度贴出来,那么与其他的制度优劣即分,到时候百姓们自会跟着制度优越的一边跑,如此不但能得民心还能得到人口,至于制度,荀彧对许昌,对刘协还是十分放心的,所以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个提案十分不错,不过,荀彧也看到了一样弊端,那就是成本,现下除了竹简外,能够发行日报的东西就是价格昂贵的锦缎,所以如果全部于支持这份费用,一两个月倒还可以,可时间一长,是谁也吃不消的!就算用竹简做,一份日报的成本怎么说也得在二十钱左右,可是这样的价钱又不能让所以百姓都普及,可若将价格压低,到时候只怕朝廷的财政也会被这日报拖垮!于是荀彧看了刘协一眼,喃喃地道:“只是这成本问题”
刘协一愣,他只是忽然有了这个想法,心中被兴奋所激荡,但却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成本问题,若是一张日报制作成本为十五钱,不谈赚取利润,那么一次如果印制五千分,就是七万五千钱,不说一天一张日报,一个月一张的话,那么每个月的开支也会多出这七万五,当然,如果能够全部卖掉自然不亏,可是许昌城内有五千人愿意出这个十五钱吗?而刘协心中所定的价格却在两钱左右,因为这个价钱几乎所有的许昌百姓都是能够接受的,但如果这样,许昌的财政就会吃紧,虽说眼下余钱不少,自己刚刚又从曹操那里剥削了四十万,可是日积月累,这个数字就大了,所以刘协陷入沉思,他必须想个办法解决掉这件事!
荀彧见刘协沉思不语,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如果那些许昌的大户肯支持的话,朝廷倒可以少贴一点,如此勉勉强强这日报便也能办下去了!”
大户?刘协闻得荀彧此言,心中顿时转过千百个念头,比如如何说服这些大户出资相助,这个问题让他率先想到了柳源,这个如今许昌商界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只要有他帮忙,调动四大家族,那么这第一期日报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可这第一期过了,第二期呢?许昌的大户不是傻子,他们不会无偿奉献,所以第二个要考虑到就是长久得到支持,这一点显然是要朝廷有所付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资助每月的日报,可是什么样条件才能打动他们呢?给他们勋官?又或者给他们的子孙勋官?不,不,不,倒时候无缘无故地多出那么多官衔,这朝廷岂非又要乱了?想到此刘协摇了摇头,却忽然间灵光一闪,大笑道:“朕有办法,不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出资,还得让他们每月催着我们办报!”说完也不搭理荀彧,飞也般地奔了出去,只留下一脸迷惑的荀彧!
………………………………
第三十章 袁绍的使者(一)
转眼又过了两日,因为刘协的从中周旋,柳源协同四大家族共同出资,而刘协也令朝廷拿出一小份子的资金,开办建安日报,这个提案在中书省与门下省一致通过,仅仅两天的时间便已经下达批文,令礼部着手去办,于是孔融,祢衡领着宏文馆上千子弟日赶夜赶终于在第六天地时候将第一期的五千卷建安日报,以每卷两钱的价格全面推向市场!
铺开整卷的建安日报,当中极大的一块版块所介绍的都是现在许昌的政治机构,比如三省六部,刘协必须让这些老百姓懂得这个,要让他们知道以后有什么事该找哪个部门,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机构而不会乱套!除了这占了极大篇幅的政治机构,还有当朝吏部尚书荀彧对当今天下局势的评估和兵马战争的动向,而这两篇报导则占去了整卷日报的大半,其余的空出部分则都由一个个的方线格子组成,里面一系列打的都是广告,比如开源酒楼的简介,开源酒楼的酬宾活动以及这个月各式酒菜的价格,又或者是胜泰米行这个月米价的最新调整,当然这些广告都是为资助建安日报道四大家族所打,刘协当初也就是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学习后世的赞助,我出日报,你们花钱赞助,我就在日报中为你们推销产品,相应的因为我们的推销,你的销售上去了,那就证明这个广告是值得的,刘协就是用这种方法去说服柳源,说服四大家族的!当然。也因为五家的分担(包含朝廷),成本制作费在于个人来看又明显降低许多,原来一个人要出到十五钱一卷的建安日报,现在由五个人平摊,一个人就只剩下三钱。如此,大家也都能够承受的起!
当然,建安日报除了让老百姓了解实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商业效应,因为一净有两钱的缘故,可以说在许昌几乎是人人买得起的,所以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四大家族因为广告的促销活动,生意异常火爆,这就使得一些小商铺开始眼红,于是也纷纷花上几个钱,订阅建安日报的广告位,也因此建安日报的广告位价格日夜飙升,最高的一栏已经达到千钱的价格,如此也就是说朝廷已经不再需要花钱出版建安日报,反而因为这些广告位还处于赚钱的行当之中,而刘协为加大建安日报的销售量,更在背面设置了一个名为世纪小说的栏目,每月连载小说,故事!来吸引读者,所以也就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建安日报从开始的每月五千卷涨到一万五千卷,更在月中之时加了一个半月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如今我们还是回到公元建安三年的二月底!
此刻刘协手中正握着一卷最新的建安日报,因为是用竹简做成,所以握在手中只觉得沉甸甸的,比起后世的报纸,却是少了一份方便,不过倒是可以将这日报卷成一卷,揣在袖子里上街!
如今这建安日报已经发行了三天,据礼部的汇报,五千卷日报卖掉已不足百卷,如此这便也算是开了个好头,想到此不禁微微一笑!
就在这时,门外李晨走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河北袁绍有使者求见!”
刘协放下手中的日报,坦白说对于袁绍使者的到来他并不感到惊讶,甚至可以说是在他的预料之中,就连曹操这个死敌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让荀攸前来说和,袁绍又岂会看不出自己的重要?只要自己在曹操身后稍微做两个小动作,那么袁绍的胜算则将更大!所以当下问道:“使者是谁?”
李晨躬身道:“这使者叫陈琳!”
“陈琳?”刘协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出使自己的怎么着也该是田丰或者沮授,可万万没想到竟是陈琳,如此看来只有两个原因,第一,前线的战前准备极为忙碌,这田丰和沮授根本抽不开身,第二就是这袁绍根本看不上自己,不拿自己当一回事,想到此,刘协忽然一笑,自己有必要让袁绍也了解了解自己:“你去告诉陈琳,就说朕这几日出城打猎,至今未归,让他先去兵部与咱们的兵部尚书多多联络!”
李晨领命而去,刘协转身对身后宋九道:“你现在就动身,务必抢在那陈琳之前到达兵部,告诉贾诩,就说让他接待陈琳,不得有误!”说完顿了一顿道:“还有,你告诉他若是他完成的好,朕一定赏他千钱!”
宋九也领命而去,刘协靠在龙椅上微微一笑,他现在可是浑身轻松了,纵观大局有荀彧把握,而玩谋略又有贾诩,他倒是可以忙里偷闲!趁现在这个功夫去感受一下董玲的美丽又或者是伏皇后的温柔!
贾诩,大汉朝的兵部尚书,掌管一切调兵指令,可这位兵部尚书却和荀彧一样,短短的两个月让他瘦了一圈,在这两个月里除了扩充四营和禁卫军的兵马,还必须接收张绣的兵马,打乱原有的编制,而兵部侍郎陈宫又被指派往宛城,整个兵部也就只剩下贾诩一个光杆司令,所以这忙里忙外整整忙了两个月,也就在昨天,他才将一些琐碎事务全部处理完毕,而且还要感谢荀彧和杨修,调来两个帮手,虽然都是刚出宏文馆,没什么经验,但着实比他一个要强了许多!
此刻,荀彧的脸挂着一分无奈,就在他刚刚坐在兵部尚书的椅子上,想要好好休息一天的时候,宋九却站到了他的眼前,而且还同时传达了刘协的指令!
“看来自己终究是个劳碌命!”贾诩苦苦一叹,这接待使臣乃是礼部的事情,怎么也安到自己这里来了,皇上出宫打猎?他明明昨天还见过刘协,想到此,不禁斜瞥了一眼宋九,见他似笑非笑,不禁心中豁然,探问道:“宋公公,这陛下还在宫里吧?”
宋九一愣,忽然间笑了,他也知道这贾诩没这么好糊弄,所以便老老实实地道:“嗨!奴才只是负责传个话,皇上在不在宫里,尚书大人还不知道?”
贾诩当然听得明白,不禁微微笑道:“多谢公公,还请您带句话给皇上,就说臣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宋九走后,贾诩又坐回位置,他真的明白刘协的意思了吗?一半的一半吧!首先从荀攸来许昌,刘协亲自接见的情况来看,对于这次官渡之战,刘协是不希望袁绍得胜的,否则他不会接见荀攸,而在接见了荀攸之后,国库之中又无缘无故地多出来四十万钱,再加上前几日被五马分尸于许昌街头的死囚,据说那人可是当初害死国舅董承的元凶,若是将这些全部连起来看,刘协和曹操之间很可能已经达成某种协议,比如说在官渡之战期间,刘协承诺绝不出手骚扰曹操的后方!这些事情是贾诩能够看明白的,即使猜得不是很对,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可他不明白的就是刘协为什么不自己接见袁绍的使者,而是推给自己,刘协对袁绍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的?
很显然,袁绍这次派出使者,就是为了和刘协达成默契,共同对付曹操,既然刘协不会动手对付曹操,那么他将如何面对袁绍,是无反应的沉默,还是直接拒绝袁绍呢?想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