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混帝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显然,袁绍这次派出使者,就是为了和刘协达成默契,共同对付曹操,既然刘协不会动手对付曹操,那么他将如何面对袁绍,是无反应的沉默,还是直接拒绝袁绍呢?想到这里他陷入了谜团,这个答案似乎很难解开,若直接拒绝袁绍,袁绍是否会因为这个而退兵,停止攻打曹操,如此刘协坐山观虎斗的好戏便看不成了,可若沉默对待,似乎又有些不妥,想了半天,贾诩微微一叹:“看来刘协承诺的那金钱奖励自己是拿不到了!等等,金钱?”贾诩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刘协是想让袁绍学习曹操,送钱过来,可是,若是袁绍答应了,那么刘协是否要助袁绍攻打曹操呢?应该不会,也就是说如果袁绍答应付钱,那么就是被刘协坑了,可这样似乎对刘协的声誉不好,贾诩想到此处心里突的一寒,这哪里跟刘协有半点关系啊?这位大汉的天子此刻不正在城外打猎吗?看来刘协是要自己背上这个黑锅,还说什么奖励?虽然贾诩抱怨,但他还是想明白了,只要袁绍认为刘协会助他一臂之力,那么这场战他就一定会打,可是等到他发现被耍了以后,大战已经开始,到时候再想退出却就不可能了,所以刘协这个计谋不可谓不高明,想到此,只能苦苦一笑,刘协不守信用的黑锅只能自己来背了!
就在这时,门外有来人来报:“尚书大人,河北袁绍使者陈琳在外求见!”
………………………………
第三十一章 袁绍的使者(二)
陈琳,字孔璋,广陵洪邑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檄赋家,现任袁绍帐下记室,在袁绍攻打曹操之时,曾负责撰写讨曹檄文,结果曹操看罢,竟惊出了一生冷汗,可见其文笔之惊人,而在曹操击破袁绍后,陈琳被捕,曹操惜其才,赦免其罪,而其也感曹操之恩,最终投奔曹操,也因此跻身“建安七子”之列,成为大汉末期的文学代表人之一!
这陈琳原先就职于大将军何进手下任主簿,而贾诩曾是董卓旧部,董卓入京就是何进与袁绍私招,所以这陈琳与贾诩也算得上是故人!
贾诩见陈琳进来,不由得笑道:“孔璋兄,别来无恙啊?”
陈琳乍见贾诩,心头一愣,从董卓掌朝以来,他们便再没见过,自己奔了袁绍,去了河北,而这贾诩,听说后来也辗转到张绣那里,可如今他又怎么会在许昌?刚刚那位接待自己的宦官曾说,皇帝出城打猎,让他有什么事就找当朝的兵部尚书,他当初还纳闷这大汉朝什么时候有了兵部尚书这个职位?不过他也明白,这个职位一定是个高官,似乎能够在皇帝不在时全全代表皇帝,所以这才急匆匆地赶来,却不曾想竟遇到了故人,陈琳心中一惊,难道张绣已经投靠了刘协?(刘协接收宛城,一切都是机密进行,且现在在宛城的太守依旧是张绣,只不过这全城的兵马却是全部握在刘协的手中)想到此,忙压制住心中的惊愕,拱手笑道:“经年不见,不想文和却已经是朝廷高官,当真失敬,失敬了!”
贾诩微微一笑:“哪里是什么高官,只是听皇上旨意行事!”说罢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陈琳:“倒是孔璋你啊!竟然单身出使许昌,看来袁本初倒是对你青睐有加!”
陈琳闻言脸色一寒,袁绍哪里是看重他,若非田丰和沮授两人各自有事要忙,而郭图,审配等人又推脱不肯前来,袁绍又怎么会选重自己,这个出使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刘协竟然号召天下诸侯□□曹操, 那么这战火线就是他所引导的,所以刘协一定会与袁绍联手,这出使也就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做为一个跑腿的工作,所以陈琳并不高兴,见贾诩说起,忙转了个话题道:“我的来意想必文和兄是心知肚明,所以这事情也就简单了,只要圣上愿意协助我家主公共同伐曹,那么我的任务便算完成了!”
贾诩微微一笑,陈琳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刘协的一份保证,哪怕只是一个口头保证,他便算能够完成任务,可惜的是,刘协却不这么想,他甚至想骗到袁绍一部分资金,然后背叛袁绍,让曹操与袁绍争个你死我活,所以贾诩不禁苦苦一笑,陈琳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不,因该是袁绍把刘协想得太简单了,否则,又怎么只会派这个只是文采极好的陈琳过来呢?想到此,心中一动,眉头皱道:“孔璋,只怕这件事没有你想的如此简单!”
陈琳讶然,他从没想过这次出使会遇到什么麻烦,骤听贾诩的回答,不禁紧张道:“文和,可是有什么麻烦?”
贾诩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你今天刚来许昌,也许你还不知道,就在前天,曹操的使臣也已经进了城,在御书房内和皇上商谈了半天!”
贾诩说到此处,陈琳早已按奈不住,他在袁绍的营中本来就不受重视,如果这次出使再办砸掉,那就更没有地位了,忙追问道:“可知商谈了什么”
贾诩摇了摇头:“在那段时间里,御书房内除了皇上和那荀攸,就连内侍官也被遣了出去!不过”
贾诩将声音拖得老长,就是为了吊足陈琳的胃口,只听陈琳急道:“不过什么?”
贾诩长长地出了口气:“如果我猜得不错,皇上是在和荀攸谈条件!”
陈琳一呆,这谈条件就是意味着两者的合作,至于刘协与荀攸谈了什么,他却也能够猜到大半,为了防止袁绍与刘协的合作,前后夹攻曹操,曹操是必须拿出诚意,让刘协罢手,
所以这条件无非就是金钱,地盘又或者是军备,粮草!想到此,不禁蔚然长叹,难道自己来晚了不成,曹操捷足先登,只要刘协答应了曹操,那么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次失败的出使!可抬头却见贾诩眼中似乎还透着一丝神秘,不禁又突然生出一点希望,忙拱手道:“还请文和兄教我!”
贾诩点了点头:“你我也是相交一场,我不妨直接对你说了,这谈判还没有结束,想来是皇上和曹操之间还没有达成共识,如果你要说服圣上,那便要抢在那荀攸之前,否则,如果圣上一旦松口,那么就无法与袁公联手对付曹操了!
陈琳闻言先是松了口气,可是转念一想,那颗心又不觉得一提:“这圣上已经出城打猎去了!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我如何才能抢在那荀攸之前呢?”话刚说到这里,陈琳幡然醒悟,皇宫里的人既然带自己来见这贾诩,那么显然这贾诩自然有办法联系到刘协,想到此,不禁躬身对贾诩道:“如此还请文和带我去见圣上!”
贾诩自然一口应下:“我与孔璋相识数载,这点忙我自当尽力!”可是话说到这里,贾诩又皱起了眉头,不禁问道:“孔璋这次出使许昌,袁公可曾让你带来什么物什?”
陈琳明白,贾诩这是问的朝贡,也就是袁绍这个地方诸侯敬献给皇帝的礼物,可是在他临走前,袁绍除了给刘协一封书信则别无他物,想到此,有些惶恐地道:“除了一封书信,别无他物!”
贾诩闻言,面露苦色:“既如此,孔璋还是回去吧!”
陈琳一惊:“这是为何?”
贾诩微微摇头:“你若真想知道,明日一早你来寻我,我自会为你解开心中的困惑!”
次日清晨,陈琳早早地便来到兵部,他昨夜一夜未眠,所担心的就是不能完成此次的任务,可他却没想到贾诩似乎比他更早,且双眼也是微微发红,看来昨夜对贾诩来说,也是一个不眠之夜!
两人寒暄一番,贾诩便引着陈琳来到兵部衙门的后厅,转过一个弯,贾诩推开一道石门,当先进入,而陈琳则紧紧跟在贾诩身后,石门推开后,是一条不算宽敞地石道,两人顺着石道走了约刻钟的功夫,面前霍然开朗,一间巨大的石室呈现在他们面前!
陈琳举目望去,只见这石室的四周堆满各式各样的兵器,盾牌和护甲,在最左边还有一间小门,相比可以从这里通往更深处!
贾诩见陈琳正四处打量,不禁介绍道:“这里就是我许昌的兵器库!”
陈琳点了点头,像这样大规模且隐蔽的地方,除了兵器库别无他处,想到此,不禁幸步在石室中央走了几遭,却忽然发现那些存储在这里的盔甲兵器无不是破败残旧的,他心中一紧,走近细看,却发现,这些盔甲每一件都不完整,他忽然转头,愣愣地看着贾诩!
贾诩叹了口气:“你现在应该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跟曹操谈条件了吧!”说罢看了看满脸疑惑的陈琳,解释道:“当初曹操十万大军围困许昌,圣上以不足三万多人马与之纠缠数日!而这些就是在那场战争中损坏的盔甲,皇上入主许昌尚不足三月,实在没有任何经济能力扩充军备,所以只好将这些残破的盔甲收进兵器库,以在万一之时,还能够拿出来使用!”
陈琳终于明白昨天贾诩为什么让自己回去了,原因很简单,刘协现在迫切需要经济支持,装备支持,否则,以他现在的战斗力实在无法和曹操一战,也就是说许昌现在根本不能与袁绍形成南北夹击的形式,除非能够获得大量的军备支持,而刘协也深深明白这一点,否则他也不会与曹操谈条件,因为如果没有装备,就无法与曹操的铁骑相抗衡,既然不能抗衡倒不如做个成人之美,和曹操谈些条件,避开官渡之战,让曹操与袁绍一比一的对战!想到此,陈琳叹了口气:“我明白了!”
贾诩苦苦一笑:“所以袁公若想皇上和他协同作战,就必须给许昌提供军备!否则,皇上只会答应曹操,两不相帮!”
陈琳对贾诩拱了拱手:“如今之计,只有我赶回河北,将这里的情况转达给主公,我想主公得知情况定不会不管,到时候自有军备送往许昌,不过”说到这里他望了贾诩一眼:“到时候还得请文和想办法拖上一段时间,在没有得到河北的回复时,千万不可让皇上答应曹操!”
贾诩点了点头:“这个自不用你说!皇上和曹操有仇,又岂会帮助敌人,只要河北运来军备,我许昌兵马必定配合袁公,攻打曹操!”
陈琳得了贾诩的承诺,却心急如焚,如今两军对峙,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开战,所以他必须立刻赶回河北,报告情况,当下便告辞道:“如此,我便赶回河北去了!”说完不待贾诩反应,他便率先冲了出去!
贾诩望着陈琳离去的背影,微微松了口去,看样子,陈琳是完全相信自己的,如此,也不枉费自己昨夜和那些士兵将这一堆废旧的军械运到这里来,想到此,嘴角挂起一丝长长地微笑!
………………………………
第三十二章 许昌的决策
贾诩送陈琳出了许昌,这便直往大汉皇宫而去,因为在此之前,李晨便从宫中给他传来一封书简,书简上只有聊聊数字:“搞定陈琳,即刻进宫!”
贾诩看得出,这样扭曲的字迹,整个朝廷只有刘协写得出来,当然,这字也正一点一点的变得端正,可能是刘协这些日子以来写得多了吧,所以贾诩当下便上了马车,车夫潇洒的挽起一朵漂亮的鞭花,马车便顺着许昌长长的街道,直往皇宫奔去!
御书房内,贾诩,荀彧,杨彪,还有杨修,这四人正恭恭敬敬地坐在下首,他们作为大汉朝最高阶级的文官,分别掌管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甚至掌握着六部中的三部,所以但凡大事,刘协还是必须与他们商量商量的,况且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集思广益和纳谏是刘协的长处!
此刻只听刘协淡淡地道:“如今,曹操与袁绍正对峙官渡,战争一触即发,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在座四人除了杨彪智力一般外,其余三人皆是一时之人物,忽闻此言,心中都暗暗思量,刘协虽说是询问众人,但看他那份镇定与从容,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而且看样子大有趁鹬蚌相争之时,写出一番大手笔的架势,所以众人倒也不敢信口开河,在心中慢慢思量开了!
比起另外三人的沉着与冷静,杨彪却坐不住了,他向来是一个有话说话的人,也是一个中正耿直之人,自从前些日子得到刘协接见荀攸的消息,他便开始揣揣不安,也许是因为对曹操的成见极深,他是绝不愿看到刘协与曹操结盟,甚至于只是简单的合作,当然,他也明白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举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可是如果与曹操合作,让曹操打赢袁绍的话,那么结果就是曹操进驻河北,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那么到时候,他一定会调过头来,直接对付许昌,所以他不得不提醒刘协,于是忙道:“臣知道前些时日陛下单独接见了荀攸,可是有打算与曹操合作的意向?”
刘协微微一笑,杨彪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表现,与曹操合作不合作都将成为一个必然,因为你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袁绍打过来,刘协转眼看了一下另外三人,杨彪是不能与这三人相比的,他们都是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智者,心思之深远绝非常人能比,不过,刘协却极为欣赏杨彪,当然,不是因为杨彪的智力,武力又或者是政治才华,因为在遍地人才的三国时代,杨彪的确不能够出类拔萃,刘协所欣赏的就是杨彪这份坦率,有什么说什么,这就是表明了一个人的忠心,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才会如此坦白,而一个君主的身边是绝对不能少了这样的人的,在有的时候,这样的人甚至比那些宏图大略,奇谋百出的智者来得更重要,这也就是刘协为何会如此看重杨彪的原因,否在除了资历,单凭实力来说,杨彪是不可能进去三省六部的!此刻见杨彪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禁反问道:“那么杨大人认为朕是该与袁绍合作咯?”
“不不!”杨彪慌忙摆手道:“臣认为曹操,袁绍皆不可取,不如让两虎相斗,咱们作壁上观!”
刘协点了点头,作为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大多数都会选择这一条路,可是如此的大好机会,却坐在这里看“电影”,那就太浪费了,想到此,不禁瞥眼瞧了众人一眼,问道:“各位,依你们之见,此一战,袁绍与曹操谁的胜算更大?”
杨修闻言,忽然站起,他需要抢在自己老父之前接口,因为杨彪所言与刘协所想只怕天差地远,多说只能多错,这样极可能让刘协怀疑杨彪的能力,所以他匆忙站起:“臣以为两者应在伯仲之间!”说罢顿了顿道:“若单纯的只比实力,袁绍统兵十数万之众,而曹操只有不足十万人马,所以,从这表面来看,袁绍的胜面极大,但是,若算上所有条件,这二者之间想要一拼胜负,却也不易!因为在袁绍后方尚有一个公孙瓒,这公孙瓒与袁绍素有间隙,两人之间战争不断,所以袁绍与曹操较量,公孙瓒必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他只要想在幽州立足,就一定要拿下袁绍这股强大的势力!而曹操既然派了荀攸来出使许昌,那么对于公孙瓒,他也会极力拉拢,两者之间达成协议是必然的,因此袁绍就会形成两线作战的局面,这一点对于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此消彼长,曹操不但能得公孙瓒这个助力,且后方安稳,所以这一战胜负难料,极可能长期对峙,这胜负一时间却是难以分出来的!”
刘协赞赏地看了杨修一眼,可以说杨修的分析是十分精辟的,将两个势力优胜劣汰评估得十分到位,再有就是他已经笃定自己将会做壁上观,不会为难曹操,所以就连荀彧和贾诩听到杨修的叙述也频频点头,荀彧忽然间产生一丝明悟,刘协将自己任为吏部尚书,而杨修则为侍郎,看来是想培养他做自己的接班啊!想到此不禁微微一笑,看来自己与杨修的关系将会更进一步,于是也接口道:“德祖分析得透彻,精辟!让人叹服!”
杨修见自己的上司夸奖自己,连忙躬身回了一礼,继续道:“既然两者成伯仲状态,臣认为我军大可无视这场官渡之战,寻找机会,向其他方向发展!”
“向其他方向发展?”刘协眉宇之中顿时闪过一丝异彩,这杨修倒是跟他想到一处去了!当然杨修并不知道,刘协不但坑了曹操四十万钱,还打算从袁绍那里搞来一批装备,而这批装备,刘协正是想用来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军备!所以此刻听到杨修说起,脸上竟闪出一丝喜气:“不知各位是否还有其他建议?”
贾诩微微松了口气,他原本以为刘协是想趁两虎相争,然后夺渔翁之利,迅速出兵□□这两股叛军,因为这是刘协惯用的伎俩,对付吕布和刘备不就是这么办的吗?可是,这次却不同上次,衮州和河北沃野千里,就算刘协有能力打败曹操和袁绍,他也没有能力派兵镇守这两块地方,更何况以许昌如今的势力还不是这两股势力的对手,即使是溃败的残军也足够刘协喝一壶的!所以他极为担心刘协会投机取巧,可是如今看到刘协脸上的那一丝喜色,他明白了,刘协所做的打算就是针对其他势力,虽然他对袁绍,甚至曹操敲了竹杠,但他却绝不会加入这场战争!想到此,不由得笑道:“如此说来,这回曹操与那袁绍可是做了赔本的买卖!”
贾诩此言一出,杨修和荀彧突地一愣,他们顿时明白了,刘协与曹操和袁绍之间定是做了什么交易的!不过从眼下来看,定是被刘协耍了!
刘协也微微一笑:“这两个逆臣都是心怀否测,朕若不敲他一笔,当真对不起自己了!”说罢,郑重道:“朕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想讨论一下,咱们下一步出兵何处?”
杨彪总算明白了刘协的意思,这仗是要打的,但却不是与曹操又或者是袁绍打,想到此处,他忽然道:“臣觉得咱们应该出兵汝南!”说罢抬眼瞧了一眼刘协:“袁术私自称帝,这狼子野心早已昭示天下,如今经过各路诸侯的□□,早已赢弱不堪,我军大可趁此时间□□袁术,一来能有把握拿下汝南,二来可显我主威严,也是告诉天下诸侯,凡叛逆不忠者终不得善了!”
刘协点点头,杨彪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却没有立刻下定论,而是将目光投向贾诩,贾诩知道,刘协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忙站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杨大人所言不妥!这袁术早已是一头病焉了的老虎,斗之无意!况且,此人与吕布多有瓜葛,只怕到时候,召吕布相助,若他二人真的联手,我军将有一番苦战啊!”
贾诩的意思刘协是明白的,自己与吕布之间有隙,所以吕布极有可能答应袁术的求援,联手抗击我军,当然,以吕布在许昌城外的折损来看,徐州如今的兵马绝不超过三万,但贾诩同时也提醒了刘协,假若正面抗击,即使我军强胜,那么面对大幅度的折损,对于整个许昌来说是不利的!所以攻打袁术将是一件不智之举!刘协心中微微一笑,因为他已经猜到了贾诩的打算!
贾诩见刘协并未接话,继续道:“如今天下大势,曹操与袁绍纠缠着,官渡之战即将打响,而刘表与孙策有杀父之仇,如今孙策已经跨江布阵,想来刘表也不敢轻动,至于袁术,他现在自身难保,若还没有自知之明想要攻打其他势力,那么原本还可以延长的寿命,只怕就此夭折,所以在我军周遭的这些势力无不是互相牵绊,互相制衡,在这个局势下能够对我军造成威胁的实在不多,只有吕布!”
刘协闻言,晒然一笑,他岂会不明白贾诩是让他攻打吕布,自己当初的打算也正是如此,转眼却见荀彧,杨修也都微微点头,当下便道:那便令兵部做足军备,只等官渡之战一开,咱们便攻打徐州!”
………………………………
第三十三章 入徐州
也许真的是上天要照顾刘协,又或者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和沮授两个人真的是摆着看的,但刘协却有自己的一番解释,原因很简单,袁绍从未想过,刘协居然和他玩起了花样,望着眼前从河北运送过来的数十辆马车,他在心里笑开了花,因为这里所装的都是军械盔甲,足足够配备一个万人的军队,显然袁绍此次为了打败曹操,是真的下了血本!而更让刘协抓狂的是,除去这几十箱的军备,还有三千匹健硕的战马,看来袁绍是比曹操大方得多!
当然,一切接收工作都是由贾诩出面,此刻的刘协正骑着一匹白马晃晃悠悠地出了许昌城,如今许昌诸事已定,他倒是决定出去散散心,当然这只是留给荀彧和贾诩的书信上这么说的,他的目的地却是徐州,如今袁绍与曹操的战前准备已经到了后期,眼下,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契机,一个攻打对方的契机!
刘协在此时离开许昌前往徐州,就是抓住了官渡之战前的这一段空闲时间,他需要去徐州探探底,看看吕布军的具体情况,当然,这种小事本不必刘协亲自前往,但被闷在许昌城的刘协实在觉得无趣,因为后世,他是一个喜爱旅游的人,这猛然被束缚在一个小小的许昌,着实让他抓狂,更何况在后世的时候被那些什么私访什么微服的看得多了,只觉得这就是一种流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爱民之心,当然,在刘协的内心深处,还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那就是貂蝉,谁也不知道战争之后徐州会变成什么模样,而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