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嫁皇妃:媚倾天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001章 火树银花上元夜
更新时间:20120830
帝京洛沧风俗:每到上元夜,阖家外出赏灯,看社火,谓之游百病。
因是大晋建国后的第一个上元节,晋主宇文渊为市恩于民,特意下诏上元夜与民同庆。
等到了上元这日,掌灯之后,宇文渊就携着皇后和后宫的妃嫔们在皇宫东门的翔凤楼上坐了。窦皇后和一众妃子都是插金戴宝,穿红着绿,打扮的宛若仙娥一般。
翔凤楼前悬挂着一溜宫灯,皆是宫中巧匠所制。宫灯的精巧自然不必多说,单是宫灯上装饰的珍珠、珊瑚、猫眼等诸般异宝就令人乍舌不已。这般异宝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是光华灼灼,直射出去多远。
那些士庶游人皆围在翔凤楼前赏那宫灯,挤挤擦擦,端的是人山人海。宇文渊在翔凤楼上看到这般,不由低声对窦皇后说道:“皇后,今日看来无论谁坐这龙椅,这些百姓都不放在心上。”
窦皇后隐在面障后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亦轻声答道:“陛下,且不说这些百姓,就是那些前朝的官员如今不也是不再念及旧主。”
宇文渊闻言,不由朝下面看去。那些皇亲国戚、文武诸臣为了逢迎上意,在翔凤楼前的道路两边搭了两溜彩棚,携着家眷坐在彩棚内赏灯,这其中却也不乏前朝旧臣。
却说这些皇亲国戚,文武诸臣为了卖弄家中富贵,都仿如“临潼斗宝”一般,你家焚龙涎香,我家就张翡翠屏;你家悬夜明珠,我家就设碧玉壶,更引得一干百姓驻足流连。
那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豪门闺秀得了这番机会,都巴不得出来走走,因此都带着面障,端坐在彩棚内。这些闺秀自然少不了一众丫鬟侍女围随,可谓珠围翠绕,花团锦簇。
此时,翔凤楼前更是异常的热闹,除了百姓,更有舞龙灯的,耍狮子的,闹焰火的,弄百戏的
“小妹,你姨母许久没见你了,前几日还特意派人和我说要接你过去说说话儿。”萧夫人怀抱着手炉,透过面障,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从前面经过舞龙灯的队伍,扭头低低的和女儿说道。
萧允忙恭谨的答了一声“是”。
萧允之父萧敬宗本是前朝大楚的宗室,一直驻守大楚的西京洛沧。后晋主宇文渊起兵,萧敬宗见大楚气数已尽,加之宇文渊势大,就献了洛沧,又将庶妹献与宇文渊为妃,因此宇文渊对萧敬宗倒甚是宠任,封萧敬宗为卫国公。
这萧家本是皇室贵胄,素重规矩,因此虽然人丁不多,却是男女分席。萧敬宗带着长子萧聪坐了一席,萧夫人带着儿媳杨氏和女儿萧允一席。
那萧聪与父亲一席,自是规规矩矩的不敢逾越,可坐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因此慢慢的站起身,蹭到萧夫人这席。
萧允隔着面障,瞧见自己的哥哥小心翼翼的凑过来,不由微微一笑。
萧聪走到妹妹身边,冲着对面扬了扬下巴,道:“小妹,对面就是礼部尚书王家,王绍政那小子总是到处吹嘘他妹妹,我早就瞧着他不顺眼了。”
萧允本才貌出众,风姿绝世,又有前朝皇后的乳母曾见过萧允一面,对萧允是赞不绝口,因此萧允更是名满洛沧。萧聪素来推重自己的妹妹,人前人后,难免称赞自己的妹妹。
那王绍政的妹妹也是才貌双全的京师名媛,王绍政见萧聪每每称赞萧允,心中不服,故意当着萧聪称赞自己的妹妹,隐隐有比较的意思。萧聪见他如此,难免出言反驳,两人之间就有了些芥蒂。
萧允见哥哥一脸的不服气,不由轻笑道:“哥哥,未嫁的女孩子声名在外,终究不是什么美事。”
萧聪刚要出言反驳,就听萧夫人说道:“你妹妹说得很是,我今后再听你在外面胡闹,定然让你父亲教训你。”
萧聪忙答了一声“是”,下意识的朝父亲那桌看了一眼,见父亲依旧端坐在桌边,似乎没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也就放了心,偷偷的拉了拉萧允的袖子,萧允不由抿嘴而笑。
“砰”的一声巨响,一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转眼,那绚丽的光芒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随即“噼啪”之声不绝于耳,一朵朵烟花争先绽放,又湮灭在夜空中,天空一时宛若白昼。
“夫人。”萧夫人的丫鬟玲珑凑在萧夫人耳边轻唤了一声。
萧夫人见有两名中年仆妇带着一乘肩舆候在一旁,那两名中年仆妇的衣饰甚是华丽,比寻常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还要华丽许多。
那两名中年仆妇上前福身行了礼,说了几句话。恰好一阵鞭炮声响,将那两名仆妇的声音掩了过去。
却说萧夫人的姐姐嫁与左军都督程玄礼为妻,程玄礼是晋主宇文渊的心腹,官爵显赫,自然富贵。
萧夫人瞧那两名仆妇颇有些面熟,加上衣饰华丽,也就不疑有他,以为是姐姐家里派来接自己女儿的,因此扭头吩咐萧允道:“你姨母派人过来接你,你过去陪你姨母说说闲话,连和你姨家姊妹叙谈叙谈。”
萧允站起身来,向萧夫人福身施了一礼。萧允的贴身侍女疏影忙过来扶着萧允,萧允将手轻轻搭在疏影的胳膊上。
那两名中年仆妇又对萧允行了一礼,簇拥着她上了肩舆。疏影忙将手炉递给萧允,萧允抱在怀中。那两名仆妇见了,这才吩咐抬起肩舆。
萧夫人见肩舆渐行渐远,心中却有了一段心事,只是此时不好和人提及,因此拿着一只点翠的金簪低头拨着手炉里的灰。
“夫人,夫人”
玲珑素来沉稳,萧夫人听她凑在自己耳边说话的声调都变了,忙抬起头来,就见有两名中年仆妇带着一乘肩舆站在彩棚前。
那两名中年仆妇见萧夫人抬起头,忙上前见礼。萧夫人已经认出其中一名仆妇是自己姐姐的陪嫁吴善财家的,不由大吃了一惊。
萧聪见此,也知道事有蹊跷,忙一把拉住吴善财家的,急急地问道:“吴妈妈,你过来做什么”
吴善财家的吃了一惊,下意识地答道:“今天这里人多,我家夫人怕有什么闪失,特意派我过来接小姐过去叙叙话。”原来吴善财家的因是程夫人的陪嫁,颇有几分体面,等闲不差她出来。
那萧聪不等吴善财家的把话说完,就放开吴善财家的,一步窜了出去。
那吴善财家的几乎不曾摔倒,惊疑不定的看着萧聪的背影。
萧夫人怀中的手炉“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萧聪的妻子杨氏忙过来低声安慰萧夫人,心中却也知道事情不妙。
萧夫人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失了一会子神,就立刻吩咐玲珑:“快请老爷过来说话。”
那萧敬宗匆匆走过来,萧夫人忙将一切告诉给了萧敬宗。萧敬宗闻言,只沉吟片刻,就吩咐几个心腹家人去找。
萧夫人急道:“老爷怎么不再多派几个人”
萧敬宗压低声音说道:“事关女儿名节,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萧夫人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只得罢了,可眼泪却早已流了下来。
却说萧聪匆匆追了出去,追了不久,就隐约看见萧允坐的那乘肩舆。只是翔凤楼前人头攒动,半天也挪不了几步。那萧聪心下焦急,也顾不得许多,只是用力推开挡在自己身前的人,不想却起了些许争执,反倒慢了下来。
萧聪不敢造次,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乘肩舆,紧紧地跟在后面。
那肩舆走了约有一柱香的功夫,就在一座彩棚前停了下来。萧允打量了一眼,见那彩棚装饰的甚是奢华,不觉微微点了点头,早有一群丫鬟侍女围上来。
萧允在一名丫鬟的搀扶下慢慢的下了肩舆,另一名丫鬟笑道:“孺人回来了。”那名丫鬟说完,就引着萧允朝席上走去。
萧允见那丫鬟面生,又听她唤自己“孺人”,心中暗自疑惑,又见上面只设着一席,席上坐着的却是一青年男子,不由愣住了。
那丫鬟见萧允只是站着不动,忙附耳轻声说道:“孺人,孺人”
萧允回了神,仔细打量了一眼上座的青年男子:那名男子的年龄不大,十七、八岁年纪仿佛,头戴着一顶二龙戏珠的紫金冠,身穿绯色王服,容貌俊朗,神采奕奕,唯觉风采逼人,令人不敢逼视。
萧允已经隐约猜出青年男子的身份,心知定是哪里出了差错,刚要说话。
突然听见有人喝道:“秦王殿下在此,不得无礼。”
萧允忙扭头朝身后看去,就见自己的哥哥被两个身穿锦衣的侍卫扭住。
原来萧聪跟着萧允的肩舆到了此处,心中担心妹妹,也顾不得许多,就闯了进来,却被护卫的侍卫拿下。
萧聪本是前朝帝胄,骨子里自然有几分傲气,如今被两名侍卫拿住,如何肯咽下这口气,只听他朗声说道:“不知殿下将良家女子骗至此处意欲何为”
秦王宇文崇韬闻言,猛然站起身来,朝萧聪走去。
萧允见情势不妙,忙唤了一声“殿下”。
秦王蓦然站住,定定的看向萧允。
………………………………
第002章 夜风省视春风面
更新时间:20120901
萧允见秦王看向自己,忙俯身行礼:“妾请秦王殿下安。”
秦王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萧允。
萧允是第一次近距离看秦王,秦王一双狭长的凤目中射出迫人的光彩来,竟可以用“勾魂摄魄”四个字来形容。
萧允忙再施礼道:“殿下,妾是卫国公之女,因今晚姨母遣人来说要接妾过去闲话。后妾母见有肩舆来接,嘈杂中未曾仔细分辨,不想却被尊仆接到这里,想来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
秦王闻言,一挑剑眉,笑道:“原来是卫国公的千金,多有失礼,还望海涵。”
萧允口称“不敢”,复盈盈下拜。
秦王对着侍卫做了一个手势,那两名侍卫忙放开萧聪。萧聪见妹妹无恙,压下心中怒火,上前见礼。
秦王看着萧聪笑道:“本王的孺人是吏部侍郎李大人之女,今晚回去和母家的姊妹闲话。本王见天色不早,就派人接她回来,不想却误接了令妹。”
萧聪见秦王言辞和悦,反倒有几分后悔自己的唐突,忙施礼道:“殿下,在下多有冒犯,还请殿下恕罪。”
秦王摆手道:“不必多礼。”又吩咐下人道,“送萧家小姐回去。”
早有下人抬过肩舆,萧允对着秦王施了一礼,这才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肩舆。萧聪深深的做了一揖,护着妹妹离开。
转眼已回到萧敬宗的彩棚,萧敬宗负着手,焦急的走来走去,萧夫人正在暗自垂泪,杨氏在一旁百般劝慰,如今见丈夫护送着小姑归来,心中不由一喜,忙道:“母亲,妹妹回来了。”
萧夫人闻言,大喜过望,忙站起身迎上前来。萧允刚下了肩舆,就被萧夫人一把拉住。
萧允忙道:“女儿让母亲担心了。”
萧夫人拉着萧允着实看了一番,这才想起还有外人,忙命人拿上等的赏封赏给秦王府的下人。
秦王府的下人谢了赏,就匆匆离去。
萧敬宗早已从萧聪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道:“那李侍郎家的彩棚就在隔壁,也难怪秦王府的下人弄错。”
萧聪见父亲没有生气的意思,忙道:“儿子适才莽撞,想着明日去秦王府登门道歉。”
萧敬宗因女儿平安归来,心中已是高兴不已,哪里顾得上教训儿子,只是点头道:“很是。”
这边萧夫人恐萧允受惊,自然是百般抚慰女儿。
程家的下人见萧允平安归来,又说了几句话,也不好再提接萧允的事情,就匆匆告辞了。
萧敬宗本已无心久坐,只是看那宇文渊的兴致甚高,自己不好离开,因此对萧夫人说道:“夫人,时候已经不早了,女儿又受了这番惊吓,不如请夫人带着女儿早些回府。”
萧夫人点头道:“老爷说得很是。”
早有下人备好了马车,萧夫人带着萧允上了一辆朱盖垂八宝璎珞的马车,杨氏自上了一辆翠盖垂珍珠流苏的小车。两辆马车缓缓朝前驶去。萧聪亦上了马,护送母亲和妹妹回府。
因翔凤楼前游人甚众,马车只得从小路绕回萧府。萧夫人的马车甚是高大,小路就略显得狭仄。
走了约有半顿饭的功夫,从后面赶上来了一乘青呢小轿,青呢小轿的四周围随着一众骑马的黑衣侍卫。
只听领头的侍卫喊道:“前面的马车让让,我家主人有急事。”
萧聪拨转马头,见了来人派头,隐约猜出来人的势头不小,忙道:“道路狭仄,待过了这段小路,在下定然让路。”
那人不耐烦的说道:“让你让路就让路,啰嗦什么。”
萧聪心头火起,但怕母亲和妹妹担心,只得压下怒火,和声说道:“道路狭仄,在下就是想相让,也不知该让到何处。”
那人也不说话,纵马冲了过来。
萧夫人那辆马车的车夫连忙拉着马车朝一旁闪避,不想用力太急,加上路旁有一块石头,恰好别在车轮下,马车的车轴竟然断了。
马车一侧,几乎不曾翻倒在路旁。那一众侍女见状,忙围过去搀萧夫人和萧允下车,所喜萧夫人和萧允都只是受了些许惊吓,并未受伤。
萧夫人因为吃了一惊,只觉得身子有些乱颤。萧允忙扶着萧夫人,替她轻轻地捶着。杨氏也忙下车过来看视萧夫人。
萧聪见萧夫人和萧允无碍,这才纵马冲了过去,挥鞭朝那人抽去。
那人不曾防备,结结实实挨了萧聪一鞭子,鲜血登时从脸颊流了下来。
“当”一声响,那人已将佩刀抽了出来。
萧聪虽然性子急躁,可并不莽撞,他见那人抽出佩刀,心知自己要吃亏,忙朝后退了几步。
那人见萧聪朝后退去,冷笑了一声,又紧逼了几步。
突然只听有人说道:“不得无礼。”声音虽然温和,可却透着一股威严。
那名侍卫闻言,忙将刀插回刀鞘,跳下马来,垂首站在一旁。
青呢小轿的轿帘被人掀开,从轿中走出一名青年男子来。那名青年男子围着一件大大的鹤氅,加上四周光线昏暗,一时也看不清他的相貌,只觉得那名青年男子的举止间透出一股威仪来。
萧聪见来人气势不凡,也忙跳下马来。
那名青年男子朝前踱了几步,对萧聪说道:“宝眷多有受惊,皆是我管教不严所致,还请多多海涵。”
萧聪忙拱手道:“不敢。”
那名青年男子又看了那名侍卫一眼,那名侍卫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那名青年男子似乎想教训几句,可只是轻叹了一口气。
夜风拂过,那名青年男子紧了紧身上的鹤氅,又对萧夫人和萧允颔首致意。萧夫人和萧允也忙福身还礼。
萧允因刚才一阵忙乱,面障已经半落,如今一阵夜风拂过,那面障竟然飘落在地上。
萧允身边恰好有一名侍女拿着一盏灯笼,灯光照在萧允绝世的容颜上,那名青年男子见了,似有片刻的失神。
早有侍女捡起面障,萧允的贴身侍女疏影忙替萧允戴上了面障。
只听青年男子吩咐道:“备马。”
一道略显尖细的声音说道:“太子,冬夜寒冷,殿下又感染风寒,骑马恐怕多有不便。”
那名青年男子朝萧夫人和萧允的方向看了一眼,道:“备马。”声音中已多了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
萧聪这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名青年男子竟然是当朝的太子,忙跪下叩首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众人见萧聪如此,都跪下叩首。
太子宇文建元忙道:“免礼。”
早有侍卫牵过一匹马来,宇文建元吩咐了跟在身侧的小太监几句,这才一手拉住马缰,翻身上了马。
转眼间,宇文建元带着一众侍卫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乘青呢小轿和那个随侍的小太监。
萧聪早已站起身来。那名随侍的小太监对萧聪说道:“太子殿下吩咐我送贵府宝眷回府。”
萧聪这才明白:宇文建元定是见马车坏了,所以才特意将这乘小轿留下,心中倒有几分感激,忙拱手道:“太子殿下厚德,在下粉身难报。”
萧聪见宇文建元已经离开,也不好再加推拒,只得吩咐侍女扶萧夫人上了轿,萧允也随着杨氏上了杨氏的马车。
众人匆匆赶回萧府,萧聪送了那小太监一个大大的红包,又吩咐家里的下人好生将小太监送回东宫。
次日一早,就有同僚请萧敬宗去赴宴。萧聪也早早的起身去东宫致谢,又去秦王府道歉。
杨氏梳洗了,就来婆母房中侍候。
萧夫人已经梳洗好了,正等着用早饭。那杨氏请过安,就捧过一碗茶奉给萧夫人,笑道:“昨晚只说出去赏灯,不想却遇到这些事儿。”
萧夫人接了茶碗,只是用碗盖轻轻撇那茶上的浮沫,也不吃茶,念佛道:“所幸皆是有惊无险。”
杨氏陪笑道:“吉人自有天相,妹妹是有造化的,自然是逢凶化吉。”
萧夫人听了,因见左右无人,也就笑道:“你姨母前些日子偷偷和我说,想要亲上做亲,把小妹许配给伯瑜。我想着伯瑜虽然不是你姨母亲生的,可却是长子,将来荫封自然是他的。且小妹给你姨母做媳妇,你姨母岂有不疼她的我心里很是愿意,只是最近见老爷忙忙的,也就没顾得上和老爷说。”
杨氏听了,心中已经了然:萧夫人的姐姐程夫人只生了一个女儿,因此程玄礼的爵位只能由庶长子程伯瑜继承。程夫人为了拉拢程伯瑜,就想将自己的外甥女儿许配给程伯瑜。
杨氏忙笑道:“倒是一桩好姻缘。”
萧夫人还要说话,却见萧允带着侍女疏影、暗香走了进来,也就收了口。
萧允请了安,就在萧夫人身边坐下。杨氏见萧允来了,忙带着丫鬟摆饭。
一时,萧夫人和萧允吃了早饭。杨氏自回房去吃早饭。
就有下人来报说:“吴善财家的来了。”
过了一会儿,就见吴善财家的走了进来。那吴善财家的请过了安,说道:“我家夫人听说小姐受了惊,很是挂心。因昨日晚了,不好派人过来,今日一早就差老奴过来瞧瞧。”
萧允忙站起身来说道:“劳姨母挂心。”
吴善财家的刚要答话,却听有人急急地进来禀道:“贵妃娘娘派一个小内家来说话。”
………………………………
第003章 入宫谒见始议婚
更新时间:20120902
当初萧敬宗献了洛沧,又将自己的庶妹献与宇文渊为妃。这萧氏不仅容貌美丽,聪明颖悟,而且为人极是谦和,侍奉窦皇后很是恭谨。因此不但宇文渊甚是宠爱她,就连窦皇后也很是喜欢她,劝宇文渊封了萧氏做贵妃。
就有一干前朝旧臣嫉妒萧敬宗得宠,暗中讥讽萧敬宗献妹求荣。萧敬宗也听到过风言风语,因此萧家的内眷极少入宫谒见。
萧夫人听说萧贵妃派人出来说话,料想定然有事,忙让人出去相迎。
小太监被迎了进来,萧夫人见是萧贵妃的心腹小太监,忙让人倒茶给他喝。
吴善财家的见不便再待,就告辞回去了。
那小太监也曾来过几次,自然熟门熟路,给萧夫人和萧允请了安,就道:“过几日是贵妃娘娘的千秋,因今年是娘娘晋封贵妃后过的第一个生日,皇后娘娘特意吩咐请几家外臣的夫人小姐进宫给娘娘贺寿。贵妃娘娘派咱家来知会夫人一声,到时千万带着小姐进宫去。”
萧夫人早已将寿礼送入宫内,本想着等到贵妃生日这天再进宫贺寿的,如今听小太监这般说,忙道:“公公放心,我定然记着娘娘的吩咐。”
那小太监吃了茶,就告辞回宫去了。
萧夫人笑着对萧允说道:“偏生不巧,你姨母本来还说家里有一班好小戏,过几日要请咱们过去看戏。如今看来,却是去不成了。”
“母亲既然要看戏,怎么不带着我”萧聪笑着走了进来。
萧夫人见萧聪脸颊冻得通红,有些心痛,忙道:“怎么不换身衣服再过来这满身寒气,仔细冻出病来。”又吩咐玲珑倒滚烫的茶来。
萧聪歪在一旁的椅子上,笑道:“亏得我来了,不然母亲还瞒着我,只带了妹妹去。”
萧夫人知道萧聪是故意逗自己发笑,也就笑道:“你老子要是看到你这般坐着,仔细捶你。”
萧夫人因说到贵妃派人宣自己带着萧允进宫贺寿的事情,萧聪接口道:“儿子今早去东宫向太子致谢,太子只是派人出来说了几句话。”
萧允听出萧聪有不满之意,也就笑道:“太子是一国储君,自然不会轻易见你这样的无职外臣。”萧允因昨晚宇文建元让轿相送,对他倒颇有几分好感。
萧聪哼了一声,道:“我去秦王府,秦王殿下极是客气,不仅亲自迎了出来,还与我交谈良久。礼贤下士,这才是王者之风。”
萧允“扑哧”一声笑了。
萧聪道:“秦王殿下十三岁就跟着当今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