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嫁皇妃:媚倾天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许久未见萧允,如今乍见萧允,不由注目良久。

    萧允低着头,感受到了皇上的目光,不由红了脸,只想抽身离去,奈何礼仪不准。

    皇上看着萧允,心中早已掀起阵阵波澜:自己初见她,只觉得她不过是一名寻常的闺秀,并未放在心上。待到山寺再见,自己对她一见倾情,不想造化弄人,她竟成了自己的皇嫂。她嫁入皇家后,诸事多舛,杜家的刁难,她一介弱女子面对诸般流言蜚语,虽然她看似柔弱,可却是异常坚毅,一一咬牙挺过。自己皇兄死后,她面对杀红了眼的军士,临危不惧,保全了皇兄的骨血。自己对她除了男女之情,竟有了几分钦服。自己以窦太后的名义召她进宫,未免也存了这样或那样的心思。

    想到这里,皇上收回目光,看着面前的上阳宫:自己立志做一代明君,若是收了她,千秋万代又该如何议论自己

    在这一刻,宇文崇韬在千秋令名和美人如花之间,选择了千秋令名。也许还是不够爱,不够为她放弃一切。

    皇上轻咳了一声,随即迈步进了上阳宫。萧允待皇上离开,也带着侍女朝结绮宫行去。

    两人擦肩而过,只是不知我们这一生有多少次这样的擦肩而过。

    在皇上和王婉的悉心服侍下,窦太后一日好似一日,没多久就痊愈了。

    如今这上阳宫已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宫殿,在这金碧辉煌的宫室内,住着一群虽然锦衣玉食,但已经心如槁灰的女子。她们只能在这里静待年华老去,只有生命逝去的那一刻,才能离开这座富丽的樊笼。

    王婉连日辛劳,终于病倒了,且病势甚是沉重。皇上素来敬重王婉贤德,因见王婉病重,甚是焦急,求医问药,无不尽心。

    李德妃等人见皇上这般,少不得见风使舵,纷纷要来侍奉王婉。

    王婉听说嘴角边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来,只怕将来史册上会留下这样一笔:后皇后素待下有恩。后疾甚,后宫感后恩,争相侍疾。

    千秋史册,骗人骗己,骗了多少后来人又有多少人把史书上的官样文章当了真

    萧允也来看了王婉两次,王婉对萧允的态度倒甚是亲切。

    自从吕昭仪进宫,王婉倒是看开了许多:皇帝注定不会只属于一个女人,因此无论是一个,还是两个,无论是吕氏,还是萧氏,都没有什么分别。自己若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是去和这些女人争,而是要学会把“贤德”二字作为自己的武器。皇上不是昏聩之主,自己若能做到那些“贤后”一般,自己的地位就不会动摇。

    想到这里,王婉脸上的笑容越深:自己若是不嫉妒,那么后宫中嫉妒的女子只怕就不会讨皇上欢心;自己若是不干涉朝政,那么后宫中干涉朝政的女子只怕就不会讨皇上的欢心真正聪明的女人是要懂得运用“道德”这件武器的,用“道德”来欺骗男人。男人在心安理得享受“贤良”女子带给自己的种种便利同时,未尝不被女人欺骗着。

    因皇上诸事甚是尽心,诸人自然也不敢怠慢,因此王婉的身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这日,天气正好,阳光透过窗纸映入屋内,暖洋洋的。王婉见了,就吩咐道:“这屋内甚是憋闷,外面天气正好,不如出去走走。”

    听琴欲要相劝,却见王婉神色甚是坚决,也就拿了一件玄狐皮的披风替王婉披在身上。

    王婉扶着听琴出了屋子,站在屋前的台阶上。阳光照在身上,王婉不由泛起一阵慵懒。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匆匆跑来,一脸的焦急,禀道:“皇后娘娘,小皇子有些不好。”
………………………………

第127章 皇子夭亡伤后心

    更新时间:20130304

    王婉闻言,登时脸色大变,两步并作三步,匆匆朝后面走去。幼子身子素来羸弱,一直是王婉的一块心病。如今王婉听说小皇子不好,如何不着急

    听琴扶着王婉,小声劝道:“皇后娘娘走慢些。”

    王婉到底是病后体弱,走了几步就微微喘了起来,歇了一会儿方才好些。

    听琴替王婉轻轻抚着胸口,道:“娘娘到底应该保重凤体才是。”

    王婉待气喘匀了,方才扶着听琴去了小皇子的屋子。王婉一进屋子,乳母就迎上前施礼,道:“皇后娘娘,小皇子瞧着有些不好,奴婢心中害怕,就让人回了娘娘。”

    王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就快步走到床边。小皇子此时正包着锦被,躺在床上。

    王婉见小皇子的脸上带着不正常的嫣红,嘴唇发紫,不由心神俱乱,慌忙问道:“可派人去请太医了”

    乳母忙答道:“奴婢已经派人去请了。”

    王婉弯腰抱起小皇子,可小皇子依旧双目紧闭。王婉伸手摸了摸小皇子的额头,触手并不是很烫,忙问道:“小皇子好好的,怎么病了”

    乳母忙答道:“回皇后娘娘,早起时小皇子还好好的。奴婢喂了奶,因见小皇子不甚是有精神,就让小皇子躺着睡会儿。不想,过了一会儿,奴婢见小皇子脸色不对,就忙让人去回明皇后娘娘了。”

    王婉此时心如油煎一般,却又无计可施,只能一个劲的催着小太监去看看太医来了没。

    过了约有一炷香的功夫,就有小太监匆匆跑进来禀道:“皇后娘娘,太医来了。”

    王婉将小皇子交给乳母,自己则带着听琴退到一旁的耳房内。

    太医进来后,朝上给小皇子行了一个礼,这才在绣墩上坐下,凝神诊脉。

    乳母站在一旁,一脸担心的看着太医:小皇子是自己保育,要是小皇子有个万一,自己难逃责罚。

    太医的脸色越发的凝重,乳母见了,急得几乎哭出来了。

    半晌,太医站起身来,跪下道:“臣无能为力。”

    王婉在耳房内听到这句话,也顾不得男女大防,一下子就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那太医被唬得将头伏在地上,连抬都不敢抬。

    王婉颤着声音问道:“小皇子怎么了”

    那太医犹豫了一会儿,方才道:“小皇子心脉受损,恐怕”

    王婉闻言,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一软,已是昏了过去。

    听琴见王婉脸色不对,忙上前扶住王婉。王婉一下子软倒,几乎不曾将听琴压倒。

    乳母见了,也忙帮着听琴扶着王婉。

    听琴和乳母将王婉扶进耳房,又扶王婉在床上躺下。

    乳母道:“听琴姑娘,不如让太医进来瞧瞧”

    听琴知道王婉是病后体弱,又乍闻这等消息,伤心所致,摇头道:“你出去看着小皇子吧,皇后娘娘只怕一会儿就好了。如今小皇子不好,你派个小太监去回明陛下才是。”听琴说完,就轻轻揉着王婉的胸口。

    乳母见听琴说得有理,忙出了耳房,自己忙着照料小皇子,又派人去回明皇上。

    太医跪在地上,只觉得冷汗淋淋。

    原来,王婉怀孕时,胎相就不稳。小皇子出生时,就有心疾。那些太医心中虽然也有疑惑,但小皇子是皇上的头生子,自然不好明言,只是说的含含糊糊。皇上也觉得了,只是怕王婉伤心,因此也就含糊下去。

    王婉缓了一会儿,方才悠悠醒转,一想起爱子命若悬丝,心中大恸,坐起身就要下床。

    听琴欲要相劝,见王婉脸色惨然,只得暗中叹了一口气,扶着王婉出了屋子。

    王婉一出屋子,就将乳母站在床边,拿着帕子轻轻替小皇子擦着脸。

    那乳母此时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不能一味站着,只得拿了帕子轻轻擦着小皇子的脸。

    王婉此时虽然心中哀痛,可心思却清明了不少,见太医依旧跪在地上,就说道:“你先去外间屋子候着罢。”

    那太医磕了头,就匆匆退了出去。

    王婉一步一缓走到床边,看着小皇子那稚嫩的小脸,泪水一下子就夺眶而出。

    乳母忙福身行了礼,随即让到一旁。

    王婉侧身在床边坐下,抱起儿子,将脸颊贴在儿子的脸上,泪水已是止也止不住。

    王婉为人举止有度,自然不同那些寻常妇人,空做无益之事。她此时明白儿子已经没救了,也不愿做那些求神拜佛的无益之事,因此只是抱着儿子伤心。

    皇上此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一听说小皇子不好,就放下朱笔,匆匆赶到昭信宫。

    皇上一进门,就见太医站在当地,不住的拿袖子拭汗,也就开口问道:“小皇子如今怎么样了”

    那太医听见皇上的声音,吓得魂飞天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小皇子的病回明了皇上,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皇上长叹了一声,魏刚忙上前掀起帘子。皇上一眼就看见王婉抱着小皇子默默流泪,心中不由也是一阵酸楚。

    王婉此时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对皇上的到来恍若不闻。

    听琴和乳母见了皇上,忙要行礼。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两个人退下。

    两人福身行了礼,就默默的退到外间屋子。魏刚见了,也随着两人一道退下。

    皇上放轻脚步,走到床边,侧身在床上坐了,伸手揽着王婉的肩膀。

    王婉此时泪眼婆娑,一扭头见是皇上,满腹的哀伤再也忍不住了,不由放声大哭,道:“陛下。”

    皇上轻轻拍着王婉的肩膀,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相劝。在皇上心中,王婉永远是贤淑知礼的,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态。

    王婉哭了一阵子,勉强说道:“臣妾失状,还请陛下恕罪。”

    那个温婉知礼的王婉又回来了,皇上这才放下心来,道:“你病才好,自己保重才是。”

    王婉低低答了一声“是”。

    皇上在王婉身边坐着,看着王婉抱着儿子,心中也满是哀伤: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王婉抬起头,看着皇上说道:“陛下,儿女之事只能听天命,尽人事了,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勿要耽误国事才是。”

    皇上听王婉这般说,站起身道:“皇后务要好生保重身子,晚上的时候朕再来看你和小皇子。”皇上说完,就迈步出了屋子,又格外叮嘱听琴好生服侍王婉。

    却说窦太后听说小皇子不好,也扶着如意,带着一众太监、宫女过来瞧小皇子。

    王婉听说窦太后来了,放下小皇子,迎了出来。

    窦太后见王婉眼睛通红,知道情形不好,一定要进去看小皇子。

    王婉知道窦太后年高体弱,若是伤心,只怕不好,就劝道:“太后娘娘,儿女之事不过是小事,太后娘娘务要保重身体才是。”

    窦太后见王婉此时还能想着劝自己,心中越发的满意,拉着王婉的手,轻轻拍了两下,一道进了屋子。

    窦太后瞧了小皇子的情形,知道小皇子只怕是不行了,安慰了王婉几句,就带着人回上阳宫去了。

    窦太后一回到上阳宫,因想着此时王婉伤心,顾及不到此处,就让人传话给皇上,让他早替小皇子做准备。

    却说李德妃等人听说小皇子不好,也都带着侍女过来探望。

    吕昭仪也带着侍女过来了。吕昭仪此时已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小腹微隆。

    王婉见吕昭仪过来,嗔道:“昭仪此时保重身体,保重皇嗣才是,怎么过来了”王婉说完,就让吕昭仪的侍女扶着吕昭仪回去了。

    李德妃等人脸上虽然满是哀戚,可心中却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尤其是刘才人,她因王婉屡屡用正言弹压自己,心中早就怀着不忿。此时她见王婉伤心,心中暗称称愿。

    王婉忙着招呼妃嫔们,心中的悲痛倒减了些。

    到了傍晚时分,小皇子越发的不好了。王婉已是一日水米未沾牙了,身子已有些撑不住了。

    听琴心中着急,在一旁小声劝着。

    王婉勉强喝了两口燕窝粥,就再也不肯吃了。

    皇上心中担心王婉和小皇子,处理完朝政,带着魏刚赶到昭信宫。刚到宫门,就听里面传来一片哭声。

    皇上心知不好,忙加快了步子。皇上一进屋子,就见王婉伏在床上,已是哭得泪干肠断。

    李德妃等人拿着帕子,一边拭泪,一边安慰王婉。

    皇上快步走到床边,当着众人,反倒不好安慰王婉,只是说道:“皇后保重才是。”

    王婉见皇上来了,勉强忍住悲痛,道:“陛下,妾福缘浅薄,不配养育皇嗣,致使小皇子夭亡,还请陛下恕罪。”

    皇上劝道:“此皆是个人运数,皇后何出此言”

    李德妃等人见皇上安慰王婉,少不得在皇上面前卖乖讨好,纷纷劝慰王婉。

    皇上早让人准备好了一应后事,小皇子因是夭亡,因此葬仪甚是简单。

    皇上看在王婉的面子上,特意下诏追封小皇子为永阳王。

    王婉因伤心过度,加上本来身子就不好,如今又病了,且病势甚是沉重。

    抱歉啊,小江这几天为了整理思路,一直在整理以前的文,如今已经整理完毕,这篇文估计还有十万字就能结文了,谢谢大家。
………………………………

第128章 萧允探病泯恩仇

    更新时间:20130305

    王婉病势甚是沉重,神思顿减。皇上每日里必过来看王婉,又见王婉不能理事,就命李德妃暂代后宫。

    那李德妃是个聪明的,虽然大权在握,可却不肯做一丝福威。每日里李德妃都到昭信宫侍疾,宫中诸事都是按着王婉的规矩办,遇到大事,必是禀过窦太后方才实行。

    吕昭仪更是明哲保身,不肯出风头。因窦太后派人告诉吕昭仪不必侍疾,因此吕昭仪每日里都在自己宫中养胎。

    王婉虽然病着,宫中却还是风平浪静。

    萧允因听说王婉病了,本想去探病,但听说皇上常在昭信宫,也就不好贸然过去,免得撞见了皇上,平添尴尬。

    这日一早,萧允特意挑了皇上上早朝的时候,带着疏影和两个小宫女去昭信宫。

    王婉今日精神好了些,正倚在床头喝粥,听说萧允来了,就对听琴摆了摆手。

    听琴忙将粥碗收起来,又拿着帕子替王婉拭了拭嘴角,这才扶着王婉躺下。

    萧允一进门,就见王婉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床银红撒花的锦缎被子,忙福身请安:“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微微一笑,道:“娘娘过来坐吧。”

    萧允站起身,走到床边,侧身在床边的绣墩上坐了,留神打量王婉,见王婉面色蜡黄,形容憔悴,就道:“妾瞧着皇后娘娘清减了不少,倒是保重凤体才是。”

    王婉点了点头,道:“我如今比前些日子好些了。”

    萧允道:“妾本来早就想着来看皇后娘娘,只是怕娘娘病中心烦,不敢来搅扰。”

    王婉笑道:“我每日里躺在床上,倒闷得慌,有人过来说说话却好。”

    两人只管闲谈着。萧允格外留心不肯提及小皇子的事情。

    王婉和萧允说了一会儿闲话,就问道:“小公主可好”

    萧允听王婉提起女儿,怕王婉想起小皇子伤心,也就含糊道:“劳皇后娘娘挂念,小女还好。”

    听琴见王婉的眸光有些黯淡,忙捧了茶过来,奉给萧允道:“娘娘请用茶。”

    萧允也瞧见王婉脸色难看,恰好听琴过来岔开了话头,忙含笑道:“有劳姑娘了。”

    听琴刚要答话,却听小太监来禀道:“皇后娘娘,德妃娘娘、刘才人来了。”

    萧允闻言,忙站起身来。

    过了一会儿,就见李德妃带着刘才人走了进来。李德妃看见萧允,倒是吃了一惊,随即神色如常的向王婉请了安。

    王婉摆手示意李德妃和刘才人坐下,又对萧允说道:“娘娘也坐吧。”

    萧允侧着身子重新坐下,不过却不是坐在原来的位置,而是在最下首坐了。

    李德妃把昨日宫中的紧要事情和王婉说了一遍,原来李德妃见王婉渐好,遇到大事越发的不肯专擅,一定要回过王婉。

    王婉听完,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很好”。

    刘才人本来心中就对王婉不满,又因吕昭仪最近有了身孕,窦太后和皇上对吕昭仪都甚是上心,心中自然早就浸了一缸子的醋,因此想借机刺一刺王婉,再给吕昭仪招些怨恨,插话道:“妾昨日去瞧吕昭仪了,吕昭仪如今孕像十足,只怕不久就要临盆了。”

    李德妃已经明白了刘才人的用意,只是低着头,也不答话。

    王婉闻言,只觉得心头一刺。她素来心机极深,怎么会看不透刘才人的用心她格外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答道:“刘才人想是记错了,吕昭仪临盆的日子还早着呢。”

    刘才人见王婉若无其事的样子,知道自己白费了心机,在心中冷哼了一声,也就不说话了。

    听琴在一旁见了这般,心中暗恨刘才人,思量着一会儿和如意说了。

    原来,窦太后因王婉丧子,如今病重,心中对王婉甚是怜惜,每日派如意过来瞧瞧王婉。

    如意因王婉是当朝皇后,因此诸事格外巴结。听琴也是个有心计的,想要借如意的口,因此对如意格外讨好。如意知道听琴是王婉的心腹,自然愿意相交。两下里一拍即合,彼此格外投契。

    萧允坐在一旁,冷眼旁观,见王婉她们彼此之间暗波汹涌,不由在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若是自己主位中宫,只怕也会遇到这般的局面吧。王婉如今病着,还是不得静心。

    萧允想到这里,不由抬头看了王婉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同情。

    王婉的目光恰好与萧允相撞,瞧见了萧允眼中的同情,不由苦笑了一下:坐在高位者,有时也许未必如外人想得那般风光。

    王婉突然觉得深深的疲惫,就微微闭上眼睛。

    李德妃是个有眼色的,忙起身道:“妾们也来了这半日了,皇后娘娘只怕也累了,倒是该歇着了。”

    王婉并不答话。

    李德妃等人福身行了礼,就慢慢退了出去。萧允也随着一道退了出去。

    到了次日一早,萧允正在考较承明背书,就有小太监进来禀道:“听琴姑娘来了。”

    萧允闻言,不由一怔:此时听琴过来做什么

    萧允昨日听疏影说了,窦太后不知为何突然派人说刘才人居丧不尽礼,罚了刘才人两个月的俸禄,又令刘才人在自己宫中禁足抄经。

    萧允知道多半是昨日刘才人故意给王婉添堵,窦太后才处罚的刘才人。萧允心中未免叹服王婉有手段,竟能让窦太后知道。

    此时,听琴过来求见,萧允心中未免有些忐忑,却又不能不见,因此忙说道:“快快有请。”

    过了一会儿,听琴就随着那个小太监走了进来。听琴一进屋子,就福身给萧允请安,道:“奴婢请娘娘安。”

    萧允忙笑道:“免礼。”

    听琴谢了恩,就规规矩矩站在一旁,道:“皇后娘娘请娘娘过去说说话。”

    萧允一怔,随即回过神来,忙笑道:“待我略略收拾收拾就过去。”

    疏影忙上前替萧允整理了一番衣饰。

    萧允揽镜自照,见没有不妥之处,就随着听琴去了昭信宫。

    待萧允到了昭信宫,就见王婉倚着床头,翻着一本书。

    萧允请了安,就道:“皇后娘娘何苦劳神,不如歇一会儿罢。”

    王婉微微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书,也就躺下。听琴忙上前,替王婉掖了掖被子。

    王婉笑道:“闷得慌,就想着请娘娘过来说说话。”说着,王婉就示意萧允坐到床边的绣墩上。

    萧允忙答了一声“是”,侧身在绣墩上坐了。

    王婉望着透过窗纸的阳光,半眯着眼睛,似在回忆,慢慢的说道:“昔日娘娘是京师最有名的名媛,才貌双全,人人称道。我自幼自负才貌,对娘娘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等到后来,我与娘娘有幸都嫁入皇家。我见娘娘诸事妥当,又受太后娘娘宠爱,心中越发的不忿。如今,我才瞧破这不过是和自己过不去。纵得高下,又复如何”

    萧允或多或少也感觉到了王婉对自己一直怀有敌意,如今她见王婉神色甚是恳切,心中知道两人的芥蒂已经解开,忙笑道:“皇后娘娘言重了,娘娘病中,难免胡思乱想。妾素来知道娘娘是最有心胸,有气度的。”

    王婉听萧允这般说,知道萧允是给自己台阶下,也就笑了笑。王婉此次病中看开了不少,以前她对萧允怀有敌意,除了不服气萧允之外,更多是因为皇上对萧允有情,心中嫉妒。如今她已经明白在这宫中,帝王的心注定是不能只属于一个人的。

    两人之间的气氛霎时融洽了不少。

    王婉也就和萧允攀谈了起来,两人皆是才华横溢的女子,自然不同于一般妇人见识,倒也相谈甚欢。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了一阵巴掌声。

    萧允知道是皇上来了,慌忙站起身来。

    王婉见萧允脸色有些为难,就笑道:“娘娘若是要避嫌疑,不如从后面出去。”王婉说完,就看了疏影一眼。

    疏影会意,忙带着萧允从后面出去了。

    一连数日,王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