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嫁皇妃:媚倾天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的病本是常年征战,风餐露宿落下的病根,需要静心调养。只是皇上登基后,忙于政事,自然无暇调养。如今有王婉细心照料,又有太医调理,皇上的病自然一日好似一日。

    窦太后见皇上如今已经大好,这才放下心来。窦太后经过此番,心中对皇上和萧允的事情已是默许了的,只是自己不好公然开口让皇上纳了萧允。

    萧夫人瞧见这般情形,心知自己不好再留在宫内,也就借口萧允病愈,自请出宫。

    窦太后听说萧夫人要出宫去,特意命人赏赐了许多东西。

    却说这日午后,萧允拿着一本书,倚在软榻上看书,却见听琴走来。

    听琴给萧允请了安,道:“皇后娘娘请萧娘娘过去说话。”

    萧允听了,已经明白了王婉的用意,面上不由有些作烧。她欲待不过去,只是自己此时再推拒反倒显得矫情。

    萧允想了想,唤过疏影替自己收拾了一番,就随着听琴去见王婉。

    如今王婉依旧在皇上的寝宫内照料皇上,来见王婉,自然能见到皇上。

    萧允给王婉请了安,就偷偷看了一眼皇上,就见皇上躺在床上,双目紧闭,似在沉睡。

    萧允见了,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萧允虽然明白自己如今已经别无选择,可自己心中却还没有真正接受皇上。

    屋内只有王婉一个人,王婉见了萧允,异常的亲热,拉着萧允在自己身边坐下,说了许多体己话。

    听琴突然走了进来,附在王婉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婉一脸为难的看了萧允一眼,道:“萧娘娘且宽坐片刻,替我照看照看陛下,我去去就来。”

    萧允深知王婉一走,就只剩自己和皇上在屋内,但是自己又不能拉着王婉,只得站起身,说道:“皇后娘娘请便。”

    王婉走后不久,皇上就慢慢睁开眼睛,静静的看着萧允。

    萧允正坐在椅子上出神,半晌才觉察到皇上的目光,抬头看向皇上。

    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萧允忙避开皇上的目光,垂下头来。

    皇上轻轻的咳了一声,萧允问道:“陛下可要喝水”

    皇上看萧允坐在椅子上,不安的绞着手中的帕子,竟带了几分小女儿情态,不由低声笑了。

    萧允听见皇上的笑声,抬头看了皇上一眼,就见皇上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不由红了脸。

    “不必。”皇上低沉的声音传来。

    萧允愣怔了一会儿,方才明白皇上这句话是回答自己适才的问话。

    因皇上病着,所以屋内没有熏香,只有淡淡的药香。屋内一片寂静,萦绕着似有似无的药香。

    皇上静静的躺在床上,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萧允身上。萧允坐在椅子上,垂着头,脸上一阵阵发热,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皇上看出萧允的为难,为了打破这一室的尴尬,就说道:“昨日岭南贡来的蜜桔不错,你拿一个给朕吃。”

    萧允闻言,抬头看了一圈,就见自己身边的桌上摆着一个浅碧色的玉盘,里面装着红灿灿的蜜桔,红若流霞。

    萧允拿起一个蜜桔,剖开外皮,起身走到榻旁,这才递给皇上。皇上伸手接过。

    两人的指尖不经意的碰触了一下,两人皆是一怔。皇上脸上带了几分喜悦,萧允只觉得心中乱作一团,忙退到一旁。

    皇上尝了一瓣蜜桔,低声道:“这蜜桔甚甜,萧娘娘尝一个。”

    萧允答了一声“是”,走到桌边,拿起一个蜜桔,低头剥桔子,以掩饰自己的不安。

    室内又陷入一片沉寂。

    皇上不忍见萧允为难,就道:“萧娘娘坐了这半日,只怕累了,不如回去歇着,让魏刚进来就行。”

    萧允满心尴尬,巴不得离开,如今听皇上这般说,忙起身行了礼,就出去唤魏刚进来。

    皇上看着萧允的背影,知道萧允心中对自己依旧有隔阂,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

    王婉并未走远,见萧允离开,她忙进来照料皇上。

    皇上静静的躺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

    王婉在一旁瞧见皇上的神色,眉头一皱,想起一件事来,摸了摸早就藏在怀中的瓷瓶。

    小江归来。不好意思,昨天太累了,从今日起恢复正常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

第149章 长乐公主博帝欢

    更新时间:20130415

    王婉走到榻旁,轻声问道:“妾煮了松子茶,陛下可用些”

    皇上闻言,收回心思,轻轻摇了摇头,打量了王婉一阵,道:“皇后消瘦了许多,朕此番染病,却是有累皇后了。”

    王婉微笑着在皇上榻旁坐下,道:“妾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本应如此。陛下这般说,让妾委实不敢当。”

    皇上心中一暖,伸手握住王婉的手。

    王婉看着皇上,从怀中拿出一个瓷瓶,递给皇上道:“妾览史书,见女主专权祸国,每每以为恨事。陛下此番病重,太后娘娘又令妾兄辅政,妾故随身携带此物。陛下若有不虞,妾定相从陛下于泉下,不令朝堂有女主擅权之祸。”

    皇上从王婉手中接过瓷瓶,打开看时,认出瓶中装的正是鹤顶红,不由唏嘘良久,赞道:“皇后贤德足可垂范史册。”

    “陛下过誉了。”王婉敛下眸中得意的神色。

    原来,皇上病重,窦太后下懿旨令几位重臣辅政,这些重臣中却没有吕淑妃之兄永平驸马吕世平。吕淑妃诞下皇上唯一的皇子,自然想着皇上一旦驾崩,要设法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因此暗中与自己的兄长密谋皇上的身后事。

    宫中遍布王婉的耳目,王婉自然知道此事,可王婉却一直隐忍不发。因王婉知道皇上为人精明,将来自然会知道此事,自己不如借此机会踩着吕淑妃让皇上看重自己,因此王婉特意将毒药藏在身上,表明自己无意擅权。而那一番说辞,无疑引着皇上想到女主专权之事,自然会牵连到吕淑妃。

    皇上感叹良久,心中自然越发的敬重王婉。

    皇上的病一天好似一天,没多久皇上就开始去上早朝了。前段日子皇上虽然病着,可朝中诸事倒也井井有条,皇上对朝臣自然有一番封赏。可帝王都是多疑的,皇上暗中早就派人调查有哪些朝臣在自己病中有不轨之行。

    吕淑妃和吕世平的举动自然瞒不过皇上,皇上心中对吕氏兄妹自然痛恨,只是一时不好发作,心中却已经埋下猜疑。

    皇上病好后,窦太后自然不好再带萧允去探望皇上。

    皇上一连数日未见萧允,心中难免有几分想念。这日,皇上下了朝,去王婉的昭信宫坐了坐。

    王婉为人聪敏,如何猜不出皇上的心思。加上皇上最近对吕淑妃冷落了许多,连带着皇上也许久未去看望长子了。王婉自然要借机彻底夺吕淑妃之宠,知道此时皇上想去看望萧允,却苦于没有借口,因此故意随口提及长乐公主最近身子不大好。

    皇上闻言,只是微笑不语。皇上又坐了片刻,就起身走了。皇上离开昭信宫,因心中相思难耐,恰好王婉给了借口,就朝萧允住的结绮宫行去。

    萧允听小太监禀说皇上来了,心中虽然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可还是一阵没由来的心慌,略略整理了一番衣饰就出去迎驾。

    皇上见萧允迎了出来,心中一喜,又见萧允只穿了一件素面银鼠皮袄,口中道:“外面冷,你身子弱,穿得又单薄,何必迎出来”

    萧允心中早就乱作一团,上前福身请安道:“妾请陛下安。”

    皇上欲要伸手相扶,却怕萧允不悦,因此手伸到一半,伸也不是,缩也不是,倒添了几分尴尬,只得轻咳了一声,道:“免礼。”

    萧允谢了恩,站在一旁。

    “朕听说小公主身子不好,过来瞧瞧。”皇上说完,就迈步朝里面行去。

    萧允只得跟在皇上身后,一道进了屋子。

    萧允孀居,屋内没有焚香,只是养了一盆水仙。

    皇上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比别个更是不同,不由赞道:“这花香却好。”

    萧允也不答话,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

    一时,屋内一片沉寂。

    疏影机灵,忙悄悄命乳母抱来长乐公主。

    乳母抱着长乐公主走了进来,福身给皇上请了安。

    皇上伸手从乳母怀中接过长乐公主,端详了一阵子,笑着对萧允说道:“朕瞧着小公主越长越像娘娘,身子可好些了”

    萧允见了女儿,脸色也是柔和了不少。她听了皇上的话,也仔细打量了一番女儿,答道:“小孩子不过天气冷了些,就有些畏寒罢了,倒是没什么大碍。”

    皇上抱着长乐公主逗弄,长乐公主高兴得挥舞着两只小手。

    萧允在一旁见了长乐公主的模样,不由笑了。

    皇上见萧允展颜,心中大喜,越发逗弄长乐公主开心。

    长乐公主挥着两只小手,竟然拍在皇上的脸上。

    萧允大吃一惊,忙跪下请罪道:“妾女无状,还请陛下恕罪。”

    皇上哈哈大笑,一手抱着长乐公主,一手搀起萧允,道:“长乐还是小孩子,知道什么,不过是高兴了,又不是真的打朕。”皇上说完,轻轻掂了掂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越发的高兴,吐着口水吹泡泡。

    萧允见女儿这般,又见皇上待女儿格外宽容,就笑道:“陛下若是这般一味骄纵她,只怕她将来长大越发的无法无天了。”萧允的语气中带着自己都没觉察到的娇昵。

    皇上微笑道:“我大晋国富民强,万国来朝,我大晋的公主自然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理当骄傲恣意。长乐将来无论如何恣意,都是理所应当。”

    长乐公主仿佛听懂了一般,只是看着皇上咧嘴而笑。

    皇上见长乐公主宛如雪团儿一般,心中喜欢,也就道:“叫父皇。”

    长乐公主此时正在呀呀学语,被皇上逗弄得心情正好,也就歪着头,眨着黑溜溜的眼睛,叫了一声“父皇”。发音虽然不是很清晰,带了几分含糊,可还是能听得出来。

    皇上闻言,大喜,道:“传朕旨意,加长乐公主封邑。”

    萧允忙道:“长乐还是小孩子,陛下这般,只怕朝臣不满。”

    皇上抱着长乐公主笑道:“长乐是朕的长女,朕多宠些,自是无碍。”

    萧允听了,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皇上认长乐为亲生女儿,对于在宫中毫无倚仗的女儿而言是件好事,只是自己如何让女儿认别人为父呢

    皇上抱着长乐公主逗弄,直到长乐公主打了一个哈气。

    萧允道:“陛下,只怕长乐困了。”

    皇上闻言,将长乐公主交给乳母。长乐公主还有几分恋恋不舍的意思,对皇上伸着小手。但长乐公主终究是小孩子,因真的困了,乳母抱着摇晃了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萧允见女儿睡着了,就示意乳母抱着女儿离开。

    因长乐公主气氛缓和了不少,皇上与萧允说了一会儿长乐公主,就起身走了。

    萧允因见皇上只是略坐坐就走了,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萧允虽然已经**于皇上,可那是在醉中。如今清醒时,有些东西在萧允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因此她终是不知该如何面对皇上。

    皇上离开结绮宫,心中甚是愉悦,不想走了不过一箭地,迎面正遇上吕淑妃。

    原来,吕淑妃因皇上一直不到自己的宫中,心中未免不安。她暗中令宫女打探,知道皇上这些日子除了去皇后的寝宫外,再没有召幸过其他妃嫔,这才略放下心来。

    今日,吕淑妃打听到皇上去了昭信宫,特意打扮了一番,就带着宫女过来想要借机“偶遇”皇上。不想,皇上从昭信宫出来,就去了结绮宫。吕淑妃不由暗恨萧允,却也无计可施,只得在结绮宫外守株待兔,好不容易等到皇上出来,吕淑妃故意带着宫女迎了过来。

    皇上见了吕淑妃,不由想起吕淑妃在自己病中的所为,心中难免带了几分厌恶。

    吕淑妃上前请了安,察言观色,见皇上脸色有些不悦,以为是在萧允那里惹了不痛快,就想借机安慰皇上,把萧允比下去,因此开口道:“陛下政务繁忙,倒是保重御体才是。”

    皇上心中本来不悦,如今听了吕淑妃的话,越发触动了心事,冷笑了一声,道:“政务不是你辈后宫妇人所宜言及。”

    吕淑妃听皇上这句话来得冷落,心中大惊,忙跪下道:“妾本是无心之语,还请陛下责罚。”

    皇上道:“罢了,你起来吧。”皇上说完,头也不回的朝前走去。皇上本来有意发作吕淑妃,只是吕淑妃是自己唯一儿子的母亲,看在儿子的面子上,自己不得不罢手。

    吕淑妃看着皇上的背影,两行清泪已经缓缓流下,手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帕子,在心中暗恨道:萧允你这个贱婢,如不是你,皇上又岂会这般对我

    李德妃如今有孕,窦太后因皇上子嗣单薄,对李德妃这胎格外看重,因此时常召李德妃来上阳宫说话。

    李德妃刚从上阳宫出来,不想却撞见这样的场面。李德妃为人精乖,她见情形不对,并不现身,只是躲在一旁。她见皇上待吕淑妃的态度,不由微微一笑,轻轻抚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轻声道:“孩子放心,母亲定然会为你博得一个锦天绣地。”
………………………………

第150章 踏雪同行诉衷肠

    更新时间:20130416

    皇上借着看长乐公主的名义,每日都到结绮宫坐坐。长乐公主与皇上熟捻起来,每次一见到皇上,就叫“父皇”。

    萧允心中甚是矛盾,不愿让长乐公主唤皇上父皇。只是女儿如果长大,见一个不是自己父亲的人时常出入自己母亲的寝宫又会如何想萧允思量再三,只得随着女儿叫了。

    长乐公主尚在襁褓中就没了父亲,如今皇上正可以补足父爱,因此长乐公主对皇上甚是亲昵。皇上也甚是喜欢长乐公主,待之如亲女一般。

    萧允见皇上待长乐公主如己出,自然与皇上也就少了一分隔阂。皇上因时常和萧允谈论长乐公主,两人彼此间也亲近了不少。

    这日,萧允一早起身,见窗外、阴沉沉的,知道怕是要下雪,特意吩咐疏影将长乐公主屋内的炭盆多添些炭。

    萧允吃了早膳,就卷了一本宋词,歪在榻上闲看。萧允刚看了两首,疏影就走到榻旁回道:“娘娘,陛下派人请娘娘过去。”

    萧允不由有了几分讶然:天要下雪,皇上好好的让自己去哪里萧允虽然心中满是惊讶,可还是坐起身来整理仪容。

    因天气不好,萧允一身家常打扮:头上挽着慵妆髻,簪着一支凤钗。身上穿了一件月白色绣竹叶暗纹的银鼠皮里子的短袄,下面系了一条湖蓝色棉裙,外面穿了一件姜黄色比肩褂。

    如今听皇上召见,萧允自然不好怠慢,只是对着镜子理了理鬓发,披上一件青色羽绉面子白狐狸皮里子的斗篷就匆匆出了门。

    萧允刚出屋子,天就下起了雪珠子。

    魏刚带着几个小太监抬着一乘暖轿,候在结绮宫外的台阶下。魏刚见萧允出来,忙打起轿帘。

    萧允扶着疏影的手,上了轿子。疏影见天下起雪来,忙让宫女将萧允的手炉拿来,让萧允抱在怀中。

    魏刚见萧允坐好了,就放下轿帘,示意小太监起轿。

    萧允坐在轿中,心中难免有几分好奇:皇上此时召见自己,究竟是要让自己去哪里

    轿子稳稳的走着,雪越下越大,落在轿顶簌簌有声。

    终于,轿子停了下来。魏刚含笑上前打起轿帘,道:“萧娘娘到了。”

    萧允扶着疏影的手,迈步下了轿子,抬头看了一眼,就见一座坐落在湖边的亭子,亭子上有两个大字“风絮”。皇上正一个人站在亭子的台阶上,手中撑着一把青油伞,含笑看着自己。

    萧允从未来过此处,眼中不由流露出几分愕然来。

    皇上走到萧允身边,笑道:“这座亭子当初修的时候,倒是用了些匠心的。春天的时候,这湖边遍植柳树,飞絮随风解舞,若漫天飞雪。待到冬天的时候,这亭子与湖中小岛相通,正可去湖中的小岛赏湖中的雪景,乱玉飞琼,又如风絮漫天。”

    萧允顺着皇上的手指方向看去,果见亭子旁有一道曲廊直通湖中小岛。

    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一片茫茫。这道曲廊延伸进那一片茫茫之中,曲廊的尽头仿佛消失在这雪中一般。

    皇上见萧允似被眼前的雪景迷住了,也就笑道:“朕带你沿着这曲廊去湖中的小岛看雪景。”皇上说着,将手中的青油伞朝萧允头上靠了靠。

    萧允沉迷在天地间的这片茫茫之中,也就随着皇上沿着亭子旁的曲廊朝前走去。

    走了几步,皇上顿住脚,道:“你穿这样的鞋,一会儿被雪湿了鞋,着了凉该如何是好”

    萧允这才低头看向自己脚下,见自己脚上穿着一双湖蓝色绣梅花的绣鞋,方才想起自己因是坐暖轿过来的,也就没换鞋。

    皇上想了想,将手中伞递给萧允。

    萧允一时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只是怔怔的接过伞。

    皇上蹲下身子,道:“朕背你过去。”皇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他自己都不曾觉察的扭捏。

    萧允脸上一红,低下头去。

    皇上回头看了萧允一眼,见萧允脸如桃花,自己也带了几分不好意思,还是说道:“若是湿了鞋,着了凉可不得了。”

    萧允知道自己若是一味推拒,倒显得矫情了,也就伏在皇上的背上。

    皇上背着萧允,萧允撑着伞,两人沿着曲廊,身影在一片茫茫之中若隐若现,画面格外的美好。

    萧允伏在皇上的背上,心中一阵乱跳。皇上的后背很宽、很温暖,一阵阵暖意从皇上的后背传到自己身上。萧允只觉得没由来的一阵心慌,似这体温烫人一般,萧允不安的动了动。

    可在这一刻,萧允却突然觉得心安。自建元亡后,自己一直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可此时皇上背着自己踏着风雪而行,却令自己有这样一种感觉无论有什么困难,皇上都能如这般替自己遮风挡雨。

    皇上此时的心绪也是格外纷乱,萧允娇小的身子伏在自己的背上,自己幻想这幅画面多久了。今日萧允真的和自己这般接近,自己此时竟如毛头小伙子一般,手足无措。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在彼此间流转,两人皆是静默无语,只是默默听着雪花落在伞上的声音。

    湖心的小岛到了。这座小岛岸边建了一座观澜阁,皇上早命人在里面笼了地龙,备好了炭盆。

    皇上将萧允放在台阶上,自己也上了台阶。

    萧允收起了伞,放在一旁,伸手替皇上拂身上的雪花。

    皇上静静的站着,目不转睛的看着近在眼前的萧允,眼中满是欣喜。

    萧允红了脸,垂下头,拂落了自己身上的雪花,就迈步朝阁内走去。

    皇上拿起萧允放在一旁的青油伞,跟在萧允身后一道进了观澜阁。

    萧允进了观澜阁,只觉得一阵热气扑面而来,不由轻轻打了一个喷嚏。

    皇上忙走到萧允身边,问道:“可是着了凉要不要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萧允看着皇上一脸的焦急,心中还是有几分淡淡的感动,摇头道:“陛下放心,妾无碍的。”

    皇上小心翼翼的将伞放在一旁的桌上,亲自斟了一碗热茶递给萧允。

    萧允接过茶碗,喝了一口。她因见皇上对那把伞甚是在意,就道:“陛下甚是爱惜这把伞。”

    皇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伞面,眸光甚是柔和。

    萧允不由格外看了看那把伞,就见伞面上画着一支娇艳的桃花,那桃花勾画得甚是用心,心中甚是好奇:这把伞不似男子用的,皇上为何这般爱惜它

    皇上见萧允一脸疑惑,轻声道:“那年朕去郊外游春,恰逢细雨茫茫,亏得有佳人赠伞。”

    萧允只是怔怔的听着,却越瞧那伞越觉得眼熟,蓦然萧允醒悟过来:那赠伞之人不正是自己吗那年自己随表姐郊游,偶遇一男子,自己觉得那名男子甚是眼熟,就让疏影给那名男子送了一把伞。自己早已忘了这件事,连那名男子的面目自己也早已忘记了,不想那人却是皇上。

    皇上看着萧允,再也忍不住一腔柔情,慢慢说道:“朕那年在广惠寺遇到一名女子,一见倾情。朕知道那名女子是卫国公的千金后,就千方百计打听那女子的行踪。后来知道她要去郊游,朕早早的就等在那里,只希望能再见她一面。”

    萧允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掀起轩然大波:自己未出阁时虽然曾见过皇上几面,只是那时自己是未出门的姑娘,如何能盯着男人细看,不过是惊鸿一瞥,连皇上的长相自己都未仔细瞧过,更是从未想过皇上早就对自己有情。

    皇上接着说道:“朕非好色之徒,只是自己心仪之人却嫁给了自己的兄长,朕心中的苦又能诉与何人朕本想忘记此情,只是想忘又终不能忘,越是想忘,越是忘不得。朕伫立终宵,只为相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