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嫁皇妃:媚倾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见王夫人这般谨慎小心,心中甚是满意,因此对王家恩宠更重。王婉之兄王绍政更是得皇上重用,连番擢升。

    王婉和听琴正说着,就有小太监来禀道:“皇后娘娘,王夫人来了。”

    王婉听了,不由笑道:“这般巧,我正说起母亲,不想母亲就进宫来了。”王婉连声吩咐小太监快请王夫人进来。

    听琴也笑道:“人不是常说母女连心吗。”

    过了一会儿,就见王夫人扶着一个丫鬟,随着两个小太监一道进了昭信宫。

    王夫人见了王婉,忙要行礼,被王婉一把拉住。

    王婉拉着王夫人的手,一道进了屋子。母女两人坐了,听琴奉上茶来。

    王婉笑道:“我正和听琴念叨母亲许久没进宫了,可巧母亲就来了。”

    王夫人笑道:“妾想着娘娘爱吃桂花糕,因见府中的桂花开了,就让他们打了桂花,新弄的菱角,做了桂花糕,送进宫来给娘娘尝尝。”

    王婉闻言,忙笑道:“我正想吃那个呢。”

    王夫人就令一道跟来的丫鬟将食盒交给听琴。

    听琴接过食盒,打开盒盖,拿出了一碟子桂花菱粉糕。

    王婉拿起一块糕,尝了一口,道:“还是母亲做得好吃。”

    听琴知道她们母女有话要说,就带着王夫人的丫鬟出了里间屋子。

    王婉见屋内只有自己和王夫人,放下手中的桂花糕,问道:“母亲,那件事哥哥办得怎么样了”

    王夫人低声道:“皇后娘娘放心,诸事妥当。”

    王婉点了点头,道:“母亲说与哥哥,诸事小心。陛下英明,不要让陛下疑心到哥哥才是。”

    王夫人笑道:“娘娘放心,那承明年纪尚小,杜慎之又是个庸才,自然容易瞒过。”

    王婉沉吟了一会儿,道:“陛下待她情深,我不得不防。原本我只想借她分吕淑妃之宠,如今吕淑妃已经不足虑,倒是该防着些她才是。”

    王夫人颇有些不以为然,道:“她是再醮之妇,又曾是皇上的嫂子。皇上还能不顾及体统,封她为妃”

    王婉冷笑道:“母亲不知道陛下待她何等宠爱。”

    王夫人见女儿脸色难看,就劝道:“你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贤名天下皆知,怕她怎的”

    王婉敛去了表情,笑道:“母亲说得是。”

    王夫人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就起身告辞了。

    王夫人走后,王婉吩咐听琴道:“你拿一个碟子,把母亲送的桂花糕分一半给萧娘娘送去。”

    听琴心中好奇,不敢多问,忙拿了碟子装了桂花糕,给萧允送去。

    却说萧允因天气尚好,就拉着女儿的小手,在院中散步。如今长乐公主走得甚是平稳,拉着母亲的手,咯咯的笑着。疏影和乳母,还有一众宫女跟在后面。

    听琴进了结绮宫,就见到这般和乐融融的景象,不由想起王婉来:王婉的长子若是活着,王婉定然也会这般拉着长子的手在院中散步,王婉也不会像如今这样终日悒悒不乐。

    想到这里,听琴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疏影瞧见了听琴,忙告诉了萧允。

    萧允站住脚,看向听琴。

    听琴忙上前见了礼,说明了来意,将手中的食盒交给了疏影。

    萧允谢了恩,又道:“等来日再面谢皇后娘娘。”

    听琴行了礼,就走了。

    到了次日一早,萧允估摸着妃嫔们都走了,王婉也用过早膳了,就带着疏影去了昭信宫。

    原来,萧允也听说了巫蛊一事。她知道自己身份尴尬,因此这两天闭门不出,远避嫌疑。只是如今王婉赏赐自己,自己不得不过去谢恩。

    王婉听说萧允来了,忙道:“快请萧娘娘进来。”

    萧允随着小太监进了屋子,见王婉穿着常服,坐在一张贵妃椅上,忙上前请安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伸手一把拉起萧允,又拉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道:“萧娘娘不必多礼。”

    萧允笑道:“昨日蒙娘娘厚赐,心中感念。本该过来谢恩的,只是怕娘娘诸事冗杂,不敢贸然打扰。”

    王婉微微一笑,道:“萧娘娘太客气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新鲜些就是了。”

    萧允陪笑道:“府中老夫人送来的,皇后娘娘却特意给妾送来,足见娘娘情深。”

    王婉笑道:“我与娘娘比别个不同,娘娘不必客气才是。”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王婉因问起长乐公主来。

    萧允笑道:“长乐倒不像一个女孩子,每日里没一刻安静,闹得妾头疼。”

    “小孩子倒是活泼些好。”王婉不由想起自己早丧的长子,脸色也就带了几分黯然。

    萧允因王婉丧子,不好在孩子的话头上多说,也就用别话岔开。

    两人正说着,突然有小太监进来禀道:“皇后娘娘,韩公公求见。”

    王婉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萧允见王婉有事,就要起身告辞。

    王婉一把拉住萧允,笑道:“萧娘娘坐着就是,无碍的。”

    过了片刻,韩公公就随着那小太监一道进了屋子。

    韩公公给王婉请了安,似有些迟疑。

    王婉道:“你说就是。”

    韩公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头道:“皇后娘娘,奴才罪该万死。”
………………………………

第158章 承明进宫探萧允

    更新时间:20130501

    却说这韩公公是王婉的心腹,王婉令他看押从吕淑妃宫中带回来的太监、宫女。

    如今王婉听韩公公请罪,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微微一挑秀眉,问道:“怎么了”

    韩公公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答道:“回皇后娘娘,奴才适才去巡查,发现有一名宫女中毒死了。奴才失职,辜负了皇后娘娘的恩典,还请娘娘恕罪。”

    王婉听了,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名宫女叫什么名字”

    “回皇后娘娘,那名宫女名叫碧玉,是侍候小皇子的宫女。”

    王婉在心中冷笑:吕淑妃终于等不得,下手了。可王婉面上却不肯流露出分毫,只是吩咐道:“你仔细问明白了,可有什么人接近那个碧玉”

    那韩公公是王婉的心腹,办事自然有一套。他见王婉这般问,忙答道:“奴才已经仔细问过了,看守说没什么人接触过碧玉。”

    王婉只是说了一句“很好”,就挥手让韩公公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王婉和萧允,两人对坐无语。

    萧允颇有几分不自在,此事是后宫之事,自己不好多言,可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若是一味装糊涂,倒也显得矫情,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王婉突然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些事搅得我头疼。”

    萧允忙劝道:“虽然事多,娘娘到底该保重玉体才是。”

    王婉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萧允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妾告退。”

    王婉道:“我这里事情繁杂,不虚留萧娘娘了。萧娘娘若是有空,倒是时常过来陪我坐坐。”

    “娘娘厚爱,妾敢不遵命。”萧允说完,福身行了礼,随即退了出去。

    萧允走后不久,皇上就来了。

    王婉将皇上迎了进来,亲自倒了茶。

    皇上在自己惯常坐的位置上坐下,这才问道:“朕听说有一个宫女死了。”

    王婉道:“妾正想向陛下请罪呢。”

    皇上道:“皇后不必如此,朕岂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

    “陛下圣明。”

    皇上沉吟了半晌,道:“如此却好。朕心中早就知道是谁做的,只是投鼠忌器罢了。朕子嗣稀少,如今只有两个儿子,生母如此,朕的皇子颜面何在朕看在皇子的份上,这件事就罢了,只望她从此小心。今后她若是再生事端,朕决不轻饶。”

    王婉陪笑道:“陛下顾虑得是。生母有罪,皇子自然被人轻视。陛下借此事警醒她,想来她不敢再犯。”

    皇上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朕就交给皇后去办。”

    王婉忙称:“领旨。”

    皇上长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道:“朕还要去御书房批阅奏折。”

    “恭送陛下。”王婉忙亲自送了出来。

    皇上坐上帝辇,望着那金碧辉煌的宫室,慢慢闭上眼睛。

    前段时间皇上病重,吕淑妃兄妹的做法已经触怒了皇上,犯了皇上的大忌,皇上心中对吕淑妃兄妹格外的猜忌,因此才会一再打压吕淑妃兄妹。

    如今吕淑妃又做出这等事情来,皇上就想着借此机会给吕氏兄妹一个警告,因此格外严厉。

    吕淑妃为了结这件事,就胡乱抓了一个替罪羊。皇上看在自己儿子的面子上,不想让吕淑妃太难看,也就想借着这个台阶了结此事。

    皇上突然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冷芒: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给吕氏兄妹一个教训,他们理亏,自然不敢有什么多余的举动。

    御书房到了,皇上下了帝辇,匆匆迈步进了屋子。

    皇上甫一落座,就吩咐魏刚道:“你让翰林院拟旨,就说吕世平辜负圣恩,办事不力,令其闭门思过。”

    魏刚忙答应了,自去翰林院传旨。

    皇上轻轻敲着桌子,吩咐一旁的小太监道:“你去吕淑妃那里,传朕的口谕,就说小皇子染疾,让吕淑妃好生在宫中照料小皇子。”

    皇上的这道旨意无疑是将吕淑妃禁足在宫中。

    吕淑妃听了那个小太监的口谕,登时脸色惨白,只是茫然跪下谢恩。吕淑妃心中明白,皇上虽然禁了自己的足,可还是给自己留了面子的。

    不过片刻,消息就传得阖宫皆知。

    李贵妃知道了,只是冷冷一笑,心中暗自得意:如今皇后无子,吕淑妃又已经失宠,自己是这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子,那么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大有希望。

    王婉窥透圣意,早就想好如何处置巫蛊一事。

    到了次日一早,王婉当着妃嫔们说道:“巫蛊一事我已查明,宫女碧玉大逆不道,暗行巫蛊,谋害皇嗣。如今碧玉已经服毒自杀,只是她犯下这等弥天大罪,断难轻恕。我已回明皇上,令有司株连其亲族。”

    那些妃嫔虽然早就猜出事情的大致,只是谁敢多言,只是附和道:“皇后娘娘英明。”

    巫蛊一事就这样糊涂过去,吕氏兄妹却彻底失了势。

    转眼,中秋节就要到了。

    这日,皇上下了早朝,就去了萧允那里。萧允接着,和皇上说了几句闲话,就道:“自承明出宫居住后,妾就没见过他了。他年纪尚幼,却一个人住在宫外,妾难免悬心。妾求陛下恩典,让承明进宫来看看妾。”

    皇上听了,笑道:“这有什么,他是你的继子,理应来看你。朕明日就让人宣他进宫来。”

    萧允忙谢了恩。

    皇上又坐了一会儿,因有事要和王婉商议,也就起身走了。

    到了次日一早,萧允起身梳洗了,就让疏影去吩咐小厨房准备承明爱吃的菜色。

    疏影笑道:“娘娘不提,奴婢几乎忘了,许久没见到世子了。”

    萧允笑道:“承明如今已经封了熹国公,别再叫世子了。”

    疏影答了一声“是”,就含笑离开了。

    萧允用过早膳,就让人把长乐公主抱来,一道等承明。

    萧允心中对承明难免有几分愧疚:承明幼年丧母,因此对自己格外的依赖。后来,建元亡故,承明更是和自己相依为命。只是后来种种变故,令自己不得不和承明分开。承明那般小的年纪,就被送出宫去。这大半年来,自己对承明不理不问。自己不是忘了承明,只是身不由己罢了。但是承明还是一个孩子,他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吗他会不会怨自己

    想到这里,萧允难免有些不安。

    外面的小太监进来禀道:“萧娘娘,熹国公求见。”

    萧允忙道:“快请他进来。”

    不过片刻,承明就随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承明一进屋子,就恭恭敬敬的行礼道:“母亲。”

    萧允忙看向承明,看他是胖了,还是瘦了,就见承明长高了不少,脸颊上的婴儿肥都已经不见了,模样倒是越发的像建元。

    萧允一想到建元,心思更是复杂,眼中不由含了泪,招手示意承明上前来。

    承明走上前来,萧允拉着他细看了半天,才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

    承明自昨日知道能见到萧允,心中就是激动不已。只是如今见了萧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还好,只是低声问了一句:“母亲身体可好”

    萧允闻言,眼中一酸,已是滚下泪来,忙道:“母亲甚好。”

    承明见了萧允这般,心中更是难受。他被送到宫外,一直不能与萧允见面,心中自然是格外想念萧允。他以为这一切皆是皇上所为,因此心中越发的恨皇上。

    长乐公主在一旁见了承明,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拉住承明的衣袖。

    承明低头看见长乐公主,忙伸手抱起长乐公主,笑道:“长乐有没有想哥哥”

    长乐公主年纪尚幼,早就忘了承明。她此时被承明抱在怀中,歪着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承明。

    承明掂了掂长乐公主,笑道:“妹妹倒是长胖了不少。”

    萧允收起眼泪,笑道:“她一天到晚吃了睡,睡了吃,还能不长胖”

    承明拿起一块点心,哄长乐公主道:“叫哥哥。”

    长乐公主扭过头去,看也不看承明一眼。

    承明见了这般,瘪了瘪嘴。

    萧允不由笑道:“长乐不吃外人给的东西。”

    萧允一边说,一边从承明怀中接过长乐公主,指着承明对长乐公主说道:“这是哥哥,不记得了。”

    萧允又重复了一遍“哥哥”,长乐公主这才叫了一声“哥哥”。

    承明登时大喜,道:“妹妹快点长大,到时哥哥带你出去玩了。”

    萧允又问了承明日常起居等语,承明一一答了。萧允听承明日常起居倒甚是稳妥,也就放了心。

    恰在这时,疏影来请萧允和承明去用膳。

    萧允带着承明去了外间屋子。承明见桌上都是自己素日里爱吃的菜,知道萧允对自己甚是用心,不由心中一暖。

    待吃过了午膳,承明又坐了一会儿。

    萧允因见时候不早了,就道:“时候不早了,承明早些回去吧。过几日我再和陛下请旨,让你时常进宫来。”

    承明听萧允提及皇上,心头大恨,因见左右无人,也就压低声音道:“母亲放心,不久儿子定能让母亲不再过这样的日子。”

    萧允听承明话中有异,刚要细问,因见乳母抱着长乐公主来了,也就缩住了口。

    承明行了礼,就告辞走了。

    萧允望着承明的背影,只觉得深深的不安。

    推荐朋友的文文

    后宫深深深几许,且看谁主金枝。
………………………………

第159章 因逆谋叔侄对决

    更新时间:20130502

    皇上专宠萧允,这在宫中已不是秘密了,因此宫内的太监、宫女都想着讨好萧允。

    这日,萧允吃过早膳,就有守御花园的太监送来了一束菊花。那太监知道萧允喜欢素净,因此特意选了一束白玉珠帘来。

    萧允见那菊花开得好,就吩咐疏影拿了一个碧玉瓶来,亲自灌了水,又拿着花剪修剪花枝。

    洁白如雪的菊花插在莹润碧绿的花瓶中,格外映目。

    外面传来一阵巴掌声,萧允知道是皇上来了,就放下花剪,迎了出去。

    皇上已带着魏刚走了进来。萧允福身施礼道::“妾请陛下安。”

    皇上拉起萧允,携着萧允的手一道进了屋子。

    皇上一进屋子,就看到桌上的那瓶菊花,笑道:“这菊花开得却好。”

    萧允微微一笑,亲自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

    皇上接过茶碗,回身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

    萧允见皇上虽然脸上带着笑,可那笑容却有几分勉强,知道皇上是有心事。萧允明白皇上若是因国事担心,自己断没有多嘴相问的道理,也就说道:“国事虽然繁重,可陛下还是要保重御体才是。”

    皇上闻言,他知道以萧允的聪明颖悟,想是看出了自己有心事,也就看向萧允道:“朕今日来是要和你说承明的事情。”

    本来上次承明离开的时候,萧允因承明举动异常,心中就有些隐隐的不安。如今她听皇上这般说,不由触动了心事,忙问道:“承明怎么了”

    皇上叹了一口气,拉萧允在自己身边坐下,这才道:“有人密报朕,说承明暗中结交废太子余党,图谋不轨。”

    萧允闻言,心中大惊:皇上如果说的是真的话,那么承明的性命堪忧。谋逆是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承明已经触及了皇上的底线。萧允不由在心中埋怨承明糊涂。

    萧允虽然心中埋怨承明,可还是笑道:“陛下,承明年纪尚小,懂得什么只怕是以讹传讹,还望陛下明察。”

    皇上叹了一口气,道:“朕岂能不访查明白”

    萧允见皇上的神色甚是凝重,知道多半确有其事,不由跪下道:“陛下,承明纵使有错,还请陛下念在其年纪幼小,不懂世事的份上,恕他无罪。”

    皇上拉起萧允,道:“母后驾崩前,特意把承明嘱托给朕,朕岂能不念及母后的遗命再者,朕知你待承明如己子,朕又岂能让你伤心”

    萧允听皇上句句体贴自己的心意,心中甚为感动,又要行礼。

    皇上一把拉住她,道:“你不必多礼,容朕熟思之。你放心,朕定不会让你伤心。朕今日来此,不过是想告诉你一声,免得你听到风声担心。”

    萧允看着皇上,眼中满是感激。

    皇上微微一笑,道:“朕还要处理朝政,你先歇着吧,放宽心,不要多想。”

    萧允亲自将皇上送了出去。待皇上坐上帝辇,她才回到房中,心中却替承明担心不已。

    却说王婉正坐在房中看书,就听小太监禀道:“皇后娘娘,老夫人来了。”

    王婉听说是母亲来了,忙放下书,含笑道:“快请老夫人进来罢。”

    过了一会儿,王夫人就随着小太监一道进来了。

    王夫人给王婉请了安,就道:“妾听说皇后娘娘身子有些不大舒服,因此进宫来给娘娘请安。”

    王婉一边让王夫人坐下,一边笑道:“母亲放心,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天气凉了,偶尔受了点凉罢了。”

    母女两人寒暄着,那些服侍的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

    王夫人见屋内无人,就说道:“皇后娘娘放心,事情已经办妥了。”

    王婉闻言,一挑秀眉,笑道:“我已听说了,有人密报皇上承明谋反的事情,哥哥办事果然利落。”

    王夫人拿着帕子掩口而笑,道:“那承明年纪尚小,一心只想着报仇。杜家又是个没成算的,只想着荣华富贵,自然容易。”

    王婉微微点了点头,又吩咐道:“母亲回去告诉哥哥,千万小心着些,不可大意了。皇上为人精明,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是哥哥在背后谋划的,只怕王家危矣。”

    “皇后娘娘放心,绍政自有分寸,半点也怀疑不到他的身上。”

    “我当初只想借萧允分吕淑妃之宠,没想到吕淑妃这般容易就失了宠,更没想到皇上对萧允这般情深,我不能不防。承明倒是一枚好棋子,正可以借他离间皇上和萧允之间的感情。”

    王夫人笑道:“娘娘果真好智谋,这般皇上若是严惩承明,萧允定然要跟皇上分心。”

    王婉听了,不由想起一事,凝神想了想,就压低声音道:“母亲,我如今只怕皇上看在萧允的面子上,把这件事糊涂过去。”

    王婉说到这里,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这才凑近王夫人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夫人连连点头称是。

    母女两人又闲谈了一会儿,王夫人就起身告辞了。

    皇上离开结绮宫,迳自去了御书房。皇上扫了一眼御案上的奏折,心中只觉得深深的无奈:承明犯下谋逆这等大罪,自己心中的震怒可想而知。但自己如果严惩承明,那么

    皇上想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负着手走到窗前,静静的望着窗外那一丛丛的菊花:自己内心深处对兄长的死,一直有着深深的负疚,而承明是兄长留下的唯一儿子;母后的殷殷嘱托仿佛还在昨日;还有萧允

    在这一刻,皇上下了决心。他慢慢转过身,喊了一声“来人”。

    魏刚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垂首站在一旁,轻轻答了一声“陛下”。

    皇上吩咐道:“你去宣熹国公进宫。”

    “领旨。”魏刚躬着身子,慢慢的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魏刚的背影,不由苦笑了一下:自己不是没觉察到承明对自己的敌意,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自己虽然没有亲手杀死兄长,可兄长的死却是因自己而起。自己召承明来见自己,自己又该如何和承明说

    皇上慢慢的踱到御案后坐下,拿起一本奏折慢慢的翻看着。奏折上究竟写了什么,皇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