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嫁皇妃:媚倾天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垂首无语。
“这世上有些事情真是令人捉摸不定,你我未出嫁时经常被人并称,出嫁后又因为种种纷争而彼此命运相连,如今更是”王婉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喘了一阵又接着说道,“你我之间的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的。”王婉说完,嘴角边带着一丝笑意。
萧允仔细思之,不觉也是一笑。
王婉叹了一口气,道:“无论旧日如何,我只想让你明白许多事情我也是身不由己。在这宫中,又有谁能随心所欲呢”
王婉的话令萧允迷惑不已,刚想说话,却见王婉身子一软,已经昏了过去。
………………………………
第162章 王婉崩逝博贤名
更新时间:20130507
萧允见王婉晕了过去,心中大惊,忙唤道:“来人。”
听琴一直候在外面,听见萧允的声音,急忙走了进来。
萧允见听琴进来,忙道:“皇后娘娘晕过去了,快去传太医才是。”
听琴不敢怠慢,忙出去吩咐小太监去请太医。
萧允坐在床边,担心的看着王婉。萧允不是没有觉察到王婉对自己的敌意,只是她从来没有想到王婉对自己的嫉恨竟是这般深。
听琴吩咐完小太监,忙进来看王婉。听琴因见王婉昏迷不醒,心中不安,眼泪已是缓缓流下。
萧允劝道:“姑娘纵使是着急,也医不得皇后娘娘的病,倒是先收拾收拾,只怕一会儿太医就来了。”
听琴听了萧允的话,觉得甚是有理,也就忙着将一些不便之物收拾了起来。
过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太医就来了。萧允忙回避了,只留听琴在屋内侍候。
太医诊了半日的脉,早已知道王婉的病已是回天乏术,可是却不敢明言,因此只是沉吟。
听琴见太医的神色甚是凝重,心中越发的着急,也就问道:“段太医,皇后娘娘的病要不要紧”听琴因为着急,声音也就格外的尖锐。
那太医心中本就不安,见了听琴这般,竟一下子站起身来。
“听琴”床帐内传出王婉虚弱的声音。
听琴听见王婉的声音,也顾不得太医在场,一下子扑到床边,急忙问道:“皇后娘娘醒了”
王婉适才已是醒了,因听见听琴逼问太医,忙开口喝住听琴。
听琴因担心王婉,又接着问道:“娘娘如今觉得怎么样了”
王婉听了听琴的话,嘴角边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来。她淡淡的说道:“段太医,我的病我自己明白,断没有好的念想了。我将来万一有一天”王婉说到这里,声音已有些发颤。
听琴听到这里,只觉得心中一痛,不由哭出声来。
王婉镇定了一下情绪,又接着说道:“陛下必然会责罚给我看病的太医。我如今已是将死之人,何苦再为难你们你回去吧,只说我不肯医治,这样将来陛下定然不会怪罪你们。”
段太医听了王婉的话,不由感动得痛哭流涕,跪下叩头道:“皇后娘娘厚德,微臣没齿难忘。”
听琴不由开口唤道:“皇后娘娘”
王婉恍若不闻,只是吩咐道:“段太医回去吧。”
段太医忙又磕了一个头,随即爬起来,匆匆的退了出去。
段太医一走,听琴就卷起床帏,哭道:“娘娘怎么能”听琴已是哽咽难言。
萧允从耳房内走了出来,慢慢走到床边,劝道:“皇后娘娘如此,岂不是轻弃陛下,轻弃妾等”
“蝼蚁尚且贪生,我岂有不愿病好的道理只是我自己清楚,此番只怕我是好不了的。我刚才和你说那番话,也是怕我去了,你怨恨我。”王婉的眸中带着看透生死的淡然,连语气也是格外的平淡。
萧允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言,只是默然长叹而已。
听琴站在一旁,只是轻声抽泣不已。
萧允见王婉不再看自己,只是怔怔的看着帐顶出神,也就悄悄拉了听琴一把,使了一个眼色。
听琴会意,收了眼泪,悄悄退了出去让人去请皇上。
王婉怔怔的出神,在这一刻,她突然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往事种种,皆如过眼云烟。权力、名分、荣华,在此时的自己看来就是那般虚幻。
外面传来一阵巴掌声,萧允知道是皇上来了,也就福身行礼道:“娘娘,妾告退。”
萧允出门的时候,正好遇到皇上带着魏刚匆匆赶来。萧允默默的站在一旁行了礼。
皇上只是微微颔首,就迈步进了屋子。
萧允看得出皇上的焦急,自己不好多待,也就回去了。
却说皇上一进屋子,就见王婉正静静的躺在床上,忙快步走到床边。
王婉听到声音,侧头见是皇上,嘴角边习惯性的挂上了微笑,就要挣扎着起身。
皇上忙伸手一把按住王婉,道:“皇后躺着就是,此时讲什么虚礼”
王婉不再坚持,也就依旧静静的躺着。
皇上在床边坐下,低声问道:“皇后为何不肯瞧太医”
王婉苦笑道:“妾的病只怕是好不了了,妾万一不虞,陛下定然会怪罪那些太医。妾生无益于人,不想因死拖累他人。”
皇上闻言,不由唏嘘不已。
王婉挣扎着,将头枕在皇上的腿上,低声道:“妾与陛下为结发夫妻,自侍奉陛下以来,诸事谨慎,不敢稍懈。然妾福德浅薄,未曾遗下皇子,自愧有负于陛下。”
皇上听到这里,伸手握住王婉的手,道:“皇后切莫如此说。”
王婉只是任由皇上握住自己的手,半晌才接着说道:“妾于陛下未有所求,如今妾命不久矣,妾想以王家托付陛下。”
皇上闻言,点头道:“皇后放心,朕自然会牢记在心。”
王婉凄然一笑,道:“妾侍奉陛下以来,陛下待妾皆是以礼相待。妾今日大胆,想请陛下为妾梳头。”
在这一刻,王婉丢弃了自己一贯所保持端庄雍容,变成了一个求丈夫怜爱的妻子。
皇上的眼中不由有些发酸,默默站起身走到妆台前,拿起一把梳子,依旧走回床边坐下,轻轻替王婉梳起头发来。
王婉慢慢的闭上眼睛,可眼泪已经沿着眼角缓缓流下。泪水湿润了王婉的鬓发,落在皇上的腿上。
皇上看着容颜大变的王婉,心中满是愧疚:王婉自从嫁给自己后,诸事甚有裨益。自己做皇子时,王婉侍奉窦皇后,承顺妃嫔,接抚自己的妾室;自己谋夺皇位时,王婉颇预密谋,甚有功劳;自己夺了天下,做了皇帝,王婉主位中宫,专主内政,极是贤德。但自己对王婉未免太过疏忽了,自己的心放在了别处。自己虽然甚是敬重王婉,可是却没有真正的关心过她。
皇上越想越愧疚,因此动作格外的轻柔。
王婉轻声说道:“陛下,有今日一日,妾已经满足了。”
皇上闻言,心中一阵发紧,手中动作一停。
王婉慢慢睁开眼睛,笑道:“陛下,时候不早了,陛下该回去处理朝政了,切莫为妾误了正事。”
皇上见王婉态度甚是坚决,也就和声说道:“皇后安心养病才是,不要多想,朕明日再来看你。”
王婉点了点头,道:“妾恭送陛下。”
皇上深深看了王婉一眼,这才迈步朝外走去。
王婉看着皇上的背影,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知道皇上素来对自己极是敬重,在这一刻,自己又博得了丈夫的怜爱,但是丈夫的爱呢
皇上心中对王婉只有无限的愧疚,因此每日必到昭信宫陪王婉坐一会儿。往往,皇上只是静静的坐在王婉的床边,温柔的看着王婉。王婉则静静躺在床上,感受着皇上难得的温柔。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王婉的病也一日重似一日。皇上每日在王婉宫中待得时间越发的长了,这段日子皇上不再召后宫侍寝。
这日,皇上正在御书房内看奏折。
魏刚进来禀道:“陛下,皇后娘娘宫内的听琴派人过来请陛下过去。”
皇上听了,心中一沉,明白只怕是王婉不好了,忙匆匆赶到昭信宫。
皇上进去的时候,心中有几分不安,定定的看着床上,却见王婉正倚坐在床上。
皇上见王婉无事,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皇上走到床边,侧身坐下,问道:“皇后今日觉得怎么样”
王婉微微一笑,道:“妾请陛下安。”王婉只是请安,却不回答皇上的话。
皇上倒没留心这些,格外注目了王婉一会儿,见王婉精神还好,也就放了心。
王婉看着皇上道:“陛下,妾只怕不能再伴陛下左右了。”
皇上闻言,不觉愕然。
王婉接着说道:“妾望陛下亲君子,远小人,诸事以国事为重。陛下乃一代明君,妾望陛下开创我大晋盛世。”
皇上见王婉脸颊带着不自然的潮红,不由惊觉,难道这就是回光返照
王婉喘了一口气,道:“妾死后,陛下切勿徒废民力,薄葬就是。”王婉说完这句话,眸光一黯,随即向后倒去。
皇上大惊,一把握住王婉的手,只觉得王婉的手冰凉,不由唤道:“皇后。”
皇上忙伸出手,放在王婉鼻间,只觉得有微微的鼻息。
半晌,王婉幽幽醒转,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
皇上见了这般,不敢离开,只是静静的坐在王婉床边。
待到半夜时分,王婉奄然而逝。
后宫的妃嫔听说皇后不好,都在外面候着。如今听说皇后驾崩,匆忙换了素服,一齐大哭出声。那些太监、宫女也跟着一齐举哀。
一时,宫内上下一片哭声。
王婉崩逝,自有礼部、工部按照皇后的仪制安排一切。
皇上念及王婉贤德,特意令朝中五品以上朝臣、内外五品以上命妇皆为王婉守灵,又亲自下诏加王婉谥号为“贤”。
在小江设定大纲之初,就为王婉安排了这样的结局。小江一直坚持认为人只是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因此任何人身上有善的一面,也会有恶的一面。
王婉实际上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所做的种种,实际上也是为了生存,在那杀人不见血的深宫中生存下去。
………………………………
第163章 皇上赏花议立后
更新时间:20130508
王婉死后可谓备极哀荣,可人终究是习惯遗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宫中的人也渐渐的忘了王婉。
如今宫中专主内政的是李贵妃,李贵妃服侍皇上日久,自然明白皇上心中对王婉的敬重,因此事事都仿效着王婉的做法。
在朝中、宫中诸人看来,李贵妃为继后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李贵妃是如今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子,而且李贵妃又有儿子,因此一些希图富贵的朝臣早就在寻找适当的时机向皇上进言,立李贵妃为继后。只是如今王婉崩逝未久,不便提及此事,因此这些朝臣才没有贸然行事。
李贵妃心中也俨然以皇后自居,处事格外的谨慎。
这日,李贵妃因谢修容产期将近,忙着准备谢修容生产诸事。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禀道:“贵妃娘娘,老夫人来了。”
却说李贵妃专主内政后,皇上特意下诏准李贵妃的母亲时常进宫。李贵妃为人谨慎,倒是不肯让母亲随便出入宫闱。
如今李贵妃听说母亲来了,自是高兴,眸中不由流露出几分喜色来,忙道:“快请老夫人进来。”
李家在朝中根基浅薄,李贵妃的父亲因李贵妃之故,做了礼部的侍郎。李贵妃产子后,皇上格外加恩,封李贵妃之父为荣阳候。李贵妃之父虽然封侯,可在朝中却没有实权。李贵妃之兄为人庸碌,也不过是封了一个闲职。
片刻后,李夫人就随着那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李夫人要福身行礼,却被李贵妃一把拉住。
李夫人只是口中道:“妾请贵妃娘娘安。”
李贵妃拉李夫人在自己身边坐下,端详了李夫人一番,道:“母亲精神却好。”
李夫人笑道:“托贵妃娘娘的福,如今身子却好。”
李贵妃又问了家中诸人的情况。
李夫人答道:“家中托赖贵妃娘娘,一切都好。”
李贵妃点了点头,道:“母亲回去和父亲、哥哥说,如今这些都是皇上的恩典,务要用心国事,报效皇恩才是。”
李贵妃的侍女红樱知道她们母女有话要说,忙带着屋内的太监、宫女退了出去。
一时,屋内只剩下李贵妃和李夫人两个人。
李夫人这才说道:“贵妃娘娘,昨日有礼部的几个官员来见老爷,说要奏请陛下晋封娘娘为继后。”
李贵妃沉吟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母亲,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如今王皇后刚刚崩逝,且皇上心中甚是敬重王皇后,若是贸然和皇上提及此事,只怕皇上寒心。”
李夫人点头道:“老爷也是这般说。”
“母亲回去还要和父亲说,万事谨慎些才是。万一这些人是为了试探父亲,又或者是这宫中之人安排的圈套,切不可轻易落人口实才是。”
李夫人连连点头称是,道:“还是娘娘想得周全。”
李贵妃冷笑道:“这件事倒是不必急才是。如今后宫中吕淑妃早已失宠,谢氏姐妹又不得圣心,刘才人出身太低,这些人皆不足虑。我做继后倒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何必急在这一时”
李夫人道:“娘娘不要忘了还有那一位。”
李贵妃一挑秀眉,道:“皇上最爱惜名声,如何肯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她为后”
李夫人连声称是,道:“我不过是听说她得宠,所以才要娘娘小心。”
李贵妃嗤笑了一声,道:“陛下为人是最重规矩的,她承恩多时,如今连个位份都没有,就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母女两人密谈了良久,李夫人就起身告辞了。
李夫人走后不久,皇上就来了,李贵妃忙接着。
皇上迳自在椅子上坐下。李贵妃倒了茶奉给皇上。皇上接了茶,也不喝茶,顺手将茶碗放在桌上,问道:“贵妃的母亲今日进宫了”
“是。”李贵妃满脸带笑,“母亲因有段日子没见妾,所以就进宫来瞧瞧。”
皇上点了点头,因问道:“怎么不见小皇子”
李贵妃闻言,忙让乳母把小皇子抱来。那小皇子刚刚睡醒,心情正好,依依呀呀,也不哭闹,只是嬉笑。
皇上伸手接过小皇子,抱在怀中逗弄了一会儿,道:“小皇子如今长得倒越发像朕了。”
李贵妃闻言,心中大喜,凑到皇上身边,看着小皇子道:“可不是,妾见小皇子的眉眼越来越像陛下。”
皇上又逗弄了一会儿小皇子,就将小皇子交给李贵妃。
李贵妃满心巴望皇上能留下来,因说道:“晚膳的时候也快到了。”
不想,皇上却站起身道:“朕还有几本奏折没看,等过几天再过来看你和小皇子。”皇上说完,就迈步出了屋子。
李贵妃满心的失望,只得要送出来。
皇上摆手道:“你不必送了,外面风大,小心小皇子着了凉。”
李贵妃只得缩住脚,看着皇上离开。
却说皇上离开后,李贵妃就将小皇子交给了乳母。自己却想起母亲的话来,越想越不安,连晚膳也没心思吃。
到了掌灯时分,李贵妃低低吩咐了红樱几句。红樱行了礼,就匆匆的走了。
烛焰在窗纸上留下摇曳的光影,李贵妃越发的坐立不安。她望着窗纸上的烛影出神,自己不该嫉妒的,可皇上若是离开自己这里去了她那里,让自己情何以堪
半个时辰后,红樱悄悄的回来了,附在李贵妃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贵妃听了,渐渐舒展开紧皱的眉头,脸上也挂了几丝笑容。
宫中的日子如水般流过,平静无波。
谢修容产下一子,母子平安。没多久,皇上就下旨晋封谢修仪为昭仪,谢修容为昭容。
李贵妃倒是把王婉的做派学了一个十足十,对谢昭容格外关切。
宫中自然有善于巴结的太监、宫女,满口称赞李贵妃贤德。
这日,李贵妃带着红樱去瞧谢修容,路上遇到几个小太监提着食盒匆匆走着。
那几个小太监见到了李贵妃,忙站在路旁,躬身行礼。
李贵妃随口问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领头的小太监忙回道:“贵妃娘娘,陛下请了王大人在醒花庭赏花。”
李贵妃脸上带了几分讶然,问道:“可是吏部尚书王大人”
“是。”
李贵妃摆了摆手,道:“你们快去吧,免得去迟了,陛下怪罪。”
那几个小太监行了礼,就匆匆离去。
李贵妃低着头走了几步,心中却有些疑惑不解。李贵妃知道皇上极少召大臣进宫,而王绍政又是王婉的胞兄,身份特殊,此时皇上召王绍政进宫做什么
却说皇上因王绍政在自己与建元相争之时,出力甚多,且王绍政又是王婉胞兄,因此对王绍政甚是亲任,令王绍政执掌吏部。如今王婉虽然崩逝,可皇上对王绍政的亲任依旧。
李贵妃思来想去,心中越发好奇,回头看了红樱一眼,道:“你随我去醒花庭。”
红樱一脸讶然,问道:“娘娘不是要去谢昭容那里吗”
李贵妃摇头道:“一会儿再去罢。”李贵妃说着,就带着红樱朝醒花庭的方向行去。
却说皇上今日召王绍政入宫,是有一件事情要找王绍政商议。皇上因此事有些为难,故此借着赏花的名头召王绍政进宫。
皇上怕服侍的太监偷听,待那些小太监布置好了酒席,就令那些小太监退了下去。
王绍政因见皇上举止有异,也在揣摩皇上此时召见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因天气尚早,皇上和王绍政闲谈了数语,略饮了几杯酒,就起身道:“庭外花开得却好,王爱卿不如随朕去看看花。”
王绍政随着皇上走到庭外,因见皇上似有话要说,因此只是默然站在一旁。
皇上只是看着姹紫嫣红的百花,脸上流露出几分为难的神色来。
王绍政察言观色,如何不知,但是却不肯开口想问。
皇上犹豫了良久,方才开口道:“皇后贤德,朕至今犹记皇后往日的种种。”
王绍政忙道:“陛下切勿思念过度,万望陛下保重龙体才是。”
皇上叹道:“朕如今回宫后,不再闻规谏之语,让朕怎能不念及皇后”
王绍政不便答话,只是默然无语。
皇上道:“中宫不宜久虚,朕有意再立新后。”
王绍政听皇上这般说,以为皇上不过是要立新后,怕自己因王婉崩逝未满一年就立新后而心生不满,也就急着表明态度,忙答道:“陛下所言甚是。”
却说李贵妃带着红樱悄悄赶来,且喜左右没有服侍的人,因此李贵妃就隐身在花丛中,偷听皇上和王绍政谈话。当李贵妃听到皇上说要立新后之时,心不由一阵猛跳,脸上也带了几分喜色。
皇上听了王绍政的话,轻咳了一声,道:“朕欲立萧氏为后,爱卿以为如何”
王绍政听了皇上的话,不由怔住了。
李贵妃听到皇上的话,不觉眼前一黑,脑中“嗡”的一声。多时的希望一旦落空,李贵妃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她忙一把扶住红樱,这才站稳身子。
………………………………
第164章 贵妃设计害萧允
更新时间:20130509
却说皇上当初为怕萧允委屈,不肯让萧允屈居妃位,因此一直未给萧允位号。如今王婉崩逝,皇上就谋划着立萧允为继后。在皇上心中,只有皇后的位置才不委屈萧允。可皇上也知道萧允身份尴尬,自己若是贸然提出立萧允为后,只怕朝臣反对,因此特意召王绍政进宫商议此事。
虽说天家无私事,更遑论是立后这样的大事,可皇上不愿与寻常朝臣商议立后的事情。因王绍政是王婉之兄,谊属国戚,自己倒是可以和他商议此事。皇上心中未尝不想着先劝王绍政站在自己这边,这样一来,朝臣中若有人反对,王绍政倒可以帮自己一把。
王绍政听了皇上的话,不觉怔住了。虽然王婉崩逝,可王绍政在宫中还是甚有耳目。他自然知道如今宫中是李贵妃专主内政,且李贵妃有子,因此李贵妃为继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家根基浅薄,王绍政倒是愿意李贵妃被立为继后。只是没想到皇上竟然要立萧允为继后,这大大出乎王绍政的意料。
萧允是建元的未亡人,皇上如今将萧允纳入宫中,早就落下了杀兄夺嫂的名声。只是宫闱事秘,朝臣不敢多言,睁一眼闭一眼,只作没有这件事。可如今皇上要立萧允为后,无疑是将这件丑事告诉给天下人知道。
王绍政知道皇上以礼法治国,素来是最讲究礼法的。如今皇上竟不顾自己的明君名声,要立萧允为后
王绍政的眸光变得有些晦涩难懂:这个萧允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竟能令皇上如此
皇上只是看着王绍政,见王绍政怔怔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