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之纵横天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谨遵小侯爷教诲。”刘晔再次施了一礼,退到黄承彦身后站定。
“方才小侯爷说到攻城器械,老夫倒是有些兴趣,不知小侯爷心中有没有成型的设想,不妨向老夫透露一二?”黄承彦对奇淫技巧的酷爱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被辛锐三言两语勾出馋虫,当下便问道。
“唔,也好,既然来了,便索性与黄公和他两位高足探讨一番,说不定三位能造出此物,也为我此次出兵多份保障。”辛锐见郭嘉微微颔首,于是朗盛一笑道。
说罢辛锐起身来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画起图样,费了半天劲画完,众人看时,赫然是一架投石车。
要说投石车这东西并不稀罕,自战国便已广泛应用于战争,只是传统的投石车都是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构造太过简单不说,装载量也太小,并且操作起来风险极大,一个不小心便容易误伤自己,更遑论射程和精准度了。
“这种投石车毫无稀奇之处,小侯爷是想将它改良?”黄承彦看了半晌,问辛锐道。
“正是,这种普通的投石车装载少、射程近、精度低,并且每发一次装填时间要间隔很久,实在难以称其为攻城利器,不知黄公可有妙法将之改良?”辛锐点点头。
“小侯爷所言不差,这种投石车确实弊端不小,对于守城一方,防御起来也颇为容易,只需以牛皮浸湿之后覆在城墙上便能抵挡飞石,只是要改良也并不容易,做大些倒是简单,但如此一来扯动绳索的军士必然要增加,再者石块重量增加之后,若是木杆吃不住劲,必然徒增危险。”黄承彦拧起眉头,讲说其中的难处。
见黄承彦都感到棘手,辛锐便知这投石车的改良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得了。笑着安慰黄承彦道:“此事也不急在一时,黄公可以慢慢研究,现在多了均哥儿和晔哥儿这两个好帮手,更加如虎添翼,想必总会思索出改良之法的。”
黄承彦点点头,又沉思起来,厅中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老老师,学学生思得一法,不不知可行否?”黄承彦身后的马均忽然开口,略带怯意的声音将众人拉回现实。
“哦?均哥儿有话但讲无妨。”不待黄承彦回话,辛锐兴致盎然道。
马均的语言能力实在是和他的创造才能不成正比,加上辛锐在侧多少叫他紧张了些,因此废了半天的劲,连说带比划,最后还画了示意图,众人才终于理解他的构思。
“你的意思要将投石机做成轮盘式的,靠齿轮带动轮盘旋转,发射飞石,是么?”黄承彦眼中射出精光,显然这是个大胆却又妙到毫颠的设想。
马均倒懂得扬长避短,因此不开口回答,只是点点头。
“此法妙是妙极,若是连续发石,则能以速度致胜,叫守城一方应接不暇,倒是能弥补石块重量不足的缺点,但其中不确定的风险也有很多,比如如何控制方向和射程等等,因此是否可行还要试过才知,不如我等现在便去试验一番,小侯爷以为如何?”黄承彦做了一番小结,遂问向辛锐道。
“正当前去一试,就请黄公和均哥儿说说要如何试验,所需器材我这便着人准备出来。”想到这个改进很有可能变成跨时代的机关炮,辛锐兴奋不已。
马均摇摇头,指了指门外便当先向外走去,而后众人都随他到了院中,这工学班的院子稀奇的紧,四处可见一些乱七八糟的工具器械,从农具、生活用具到军工产品,木器铁器一应俱全,倒像是个什么都造的作坊一般。
马均在那堆乱七八糟的木器里扒拉好长时间,终于拣出一只马车用的木轮,而后拿出凿子、锯子等等木工所用器具,在木轮上开了工,由于只是试验,因此他只在木轮一侧凿了三个孔,而后将三片大小相同的木板以相同角度斜钉进木轮上,给木轮镶上三道边。
而后马均用一根小圆木插在木轮中央,楔实了之后,将圆木轴另一侧插进中央有个圆孔的特制木桌上,,使有三片木板一侧朝上,并用一根长长的细绳子绕在木桌和木轮之间那段木轴上,将绳头攥在手中,这便大功告成了。
以手转了转木轮,见其在桌上转动流畅之后,马均向众人点了点头。
“看来均哥儿已经将他的转动投石车造好了,便请试验一下,让我等看看效果吧。”辛锐早已心痒难搔,当下便叫马均开始试验。
马均再次点点头,四处踅摸了三块规格相若的砖瓦,分别摆放到木轮镶着的木板之上,而后请众人远远地躲开,他则仔细地调整了一下方位,用手扯着细绳向外跑去。
随着马均越跑越快,在绳子的牵引下,圆木轴带动木轮越转越快,当马均手中绳索扯到头时,轮上木板挡着的三枚砖瓦依次被高高抛起并向外飞了出去,直射向大门处。
“啪、啪、啪”,砖瓦重重地砸到院门,而后尽皆碎裂。看那弹着点的痕迹时,几乎都在同一位置。
“好一个离心力,好一个精准度!”辛锐远远地鼓掌大喊道。
“这小子当真是个奇才!看砖瓦撞到大门的这份力道,只怕能打出数百步远。若是将轮子上多布木板,再将牵引之物换成战马,攻城拔寨易如反掌。”尽管不知离心力为何物,但黄承彦对马均这一创举,充满了赞赏。
'小说网,!'
………………………………
第133章 大战在即
北海大将军府议事厅中,文臣武将齐聚一堂,也不知是谁将辛锐决意进兵兖州之事传了出去,看堂上众人尤其是武将们那兴奋的表情,辛锐便知这些人八成是都听到风声了。
辛锐倒是淡定得很,先把大军不参与秋收,以钱帛抵人头之事跟孙乾、糜竺交待了,再将黄承彦和马均捣鼓出的水碓和连枷向众人展示一番,并叫杨修尽快责成有司监造成品,安装配置在水磨坊和打谷场,以便叫百姓收割完粮食之后能迅速脱粒。
而后,才由郭嘉向众人正式宣布了辛锐的大将军令……五日之后,大军集结并向兖州开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辛锐口中证实了大军即将出征的消息之后,孙乾作为将军府的东曹椽,也是北海的大管家,自然是先将府库中的家底做一番汇报。
“北海官仓存粮八十万斛,由于去岁丰收,百姓口粮足备,不需要赈济,安抚流民需要留出二十万斛,压仓二十万斛,因此剩余的四十万斛粮食可供十万大军用上半年之久。今年看情形庄稼长势又很好,只要不起蝗灾,下个月应该能收上一百万斛的粮食。这些只是从平原到琅琊的统计,豫州和南阳并未算在其中。”孙乾在副手陈群的帮助下,翻看着冗繁的账本,不疾不徐地总结道。北海已经富了很久,因此再多的钱粮在孙乾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串不断增加的数字而已。
“新粮既然就要下来,那就往豫州调配二十万斛。叫元龙做主分配,尽量多照顾张绣一些,他们那里人少兵多,口粮有些吃紧。”辛锐盘算一番,对孙乾道。
“诺,趁秋收还有半月时间,属下即日便加紧调配。”孙乾点头领命。
“方才只是向大伙说了个大概,但具体行军方略尚未定下,既然粮草之事已经解决,没了后顾之忧,诸公不妨议一议,看此番如何进兵?”辛锐目光在众人脸色扫过,开始集思广益。
终于说到了关键,一干武将和谋士都竖起了耳朵,尤其是被辛锐强行戒酒半月的吕布,一脸的期待,恨不能这便夺下将令去砍下曹操的脑袋,才快活些。
北海留守的武将有吕布、马超、许褚、马云騄、张辽和高顺,谋士以郭嘉为首,有陈宫、诸葛亮、庞统,可谓人才济济,加上各路驻守的大将副将和参谋军师,这阵容绝对足以傲视大汉十三州,能把袁绍甩出八条街,更不消说新近丧失了戏志才,又有不少精英正在北海接受劳动改造的曹操了。
只是居安必要思危,想想历史上那一幕幕血淋淋的教训,辛锐仍旧不敢有半分大意。官渡之战前,袁绍雄踞河北,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最终被弱势的曹操所败,一统长江以北。同样的一段历史,相隔不数年的赤壁之战,曹操却是走了袁绍的旧路,被孙刘联军以弱胜强,撵回北方去了。何为英雄?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主公,虽然前番袁术进兵徐州之时袁绍未曾南下,但亦不可不防,因此平原的太史将军所部不宜轻动,另外为防袁术报复,宣高将军的汝阴军和元龙太守的汝南军也有必要原地驻守,我等不如先发兵巨野,汇合黄、甘二位将军,再乘势围了昌邑,若曹操引军来援,我军可就地设伏,消灭援军,另外飞鸽传书许昌的徐将军和宛城张将军,叫他们在陈留边境待命,只要曹操被我军主力缠住,便可命南阳军和许昌军北上陈留,趁曹军后方空虚,直接杀向其腹地,若是丢了老巢,曹军不战自溃,不足为惧。”陈宫第一个发言,这些日子他每想起濮阳之失,都痛不欲生,夜不能寐,只想尽快报仇雪恨。
“公台先生所言似乎有些冒进,北海目前只有四万多人马,算上巨野不过六万余众,围下昌邑倒是绰绰有余,但对付曹操十万大军却是稍显不足。曹操颇有韬略、足智多谋,未必识不破我军的意图,届时若是他丢卒保车,舍了昌邑和陈留而直接从鄄城绕过泰山进军北海,则我军就变得被动了。依我之见,我军过泰山直接西向鄄城,寻到曹军主力之后将其向西南定陶方向引诱,同时约会宛城、许昌、巨野三路一齐将曹军主力围困在定陶一境之内,寻机歼灭,如此便稳妥的多了。”庞统也是早已打好腹稿,起身在地图前侃侃而谈道。
“你说公台先生冒进,偏你不冒进?你这计策也险得很。我北海四万军马有一半都是步卒,机动力不强。深入敌后还要诱敌深入,被曹军围住看你怎么脱困!那曹操的细作都是吃干饭的?”诸葛亮白了庞统一眼,霍然起身道:“最稳扎稳打的方法莫过于从东平出其不意突袭范县,趁鄄城和东阿来援之前将其占据。这三座县城互为犄角,若能将范县拿下,则东阿和鄄城之间联系便被切断,我军只需在此严守城池,待曹军有所动作之后再飞鸽传书宛城和许昌,若曹操起兵范县,则令他两地进取陈留,若曹操不为所动,则命他两地陈兵边境严阵以待,同时可以在泰山和任城等地调拨军士一万前往巨野,叫黄、甘两位将军率这总计三万军马和我军同时动作,拿下昌邑,而后不必坚守,返回巨野即可,这是一处疑兵,只做扰乱曹操视线之用。曹操那时必然成了惊弓之鸟,我军接下来便可徐徐图之。”
诸葛亮性格虽是和历史上相比俏皮了许多,但用兵到底稳健,他的战略部署一出炉,对比方才二人所言,高下立判。
见众人都点头赞许,辛锐笑而不语,只是目视郭嘉,叫他来做个总结。
郭嘉会意,放下茶盏缓缓起身道:“亮哥儿所言在下觉得最是稳妥,此番进兵便按这个计划行事。只是有一点在下需要稍稍改动,宛城张将军所部不必汇合徐公明兵发陈留,在下之意叫他直接挥师北上,过洛水前往河内,汇合张太守一起守住虎牢关。”
郭嘉总是一语惊人,众人闻他所言都是一愣,而后诸葛亮、庞统、陈宫才陆续恍然大悟,不由点头赞许。
“军师之意可是要防止曹操西进?”张辽算是武将中最有战略眼光的,因此先于其他武将反应过来。
“看来文远想到了,正是这个意思。”郭嘉微微一笑,“曹操相比我北海军力,毕竟还是弱势一些,以他的智计,既然无法北上和东进,向西占据司州几乎是不二之选。司州沃野千里,又没有成气候的诸侯在彼,只有些黄巾余党和白波贼,曹操最喜欢‘讨贼’,有怎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再者司州结连并州和凉州,取了司州就等于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供应,换做是你,会不会去取?”
“军师深谋远虑,在下佩服。既然如此,就请大将军和军师下令吧,辽愿做先锋。”张辽深深敬服,请令道。
“既然诸公都无异议,那便请奉孝分兵派将吧。”辛锐点点头,向郭嘉使了个眼色。
“诺!奉北海侯、大将军辛锐将令,现对出征兖州分兵派将。”郭嘉打开一张写满军令的纸,高声读到。堂下众人尽皆起身,恭听将令。
“着平东将军、并州营主将张辽为前锋,将军司马、骠骑营主将马超,平西将军、飞熊营主将许褚为左右两翼,平南将军、陷阵营主将高顺为合后,各引本部军马起兵兖州,大将军辛锐、前将军吕布、左右军师将军诸葛亮、庞统共领中军,于五日后辰时进兵。余下众人尽皆留守北海,各司其职,待大军凯旋,论功行赏,不得有误。”郭嘉这回将机会留给了新人,自己却甘愿留下来看家,实在高风亮节。陈宫和马云騄见郭嘉都自动留下,也不好再去争辩,只得怏怏不快地领了军令。
吕布没捞着先锋,却也不敢犟嘴,他深知自己上次错的太离谱,这回能得到出征机会已经是辛锐法外开恩,再看看留守接受再教育的陈宫和郝萌、曹性,一时间幸福的想要哭。
既是分拨已定,众人尽皆告辞大将军,各自准备去了,辛锐对于此次郭嘉将出征机会让给两个小年轻感到不解,见众人都散了,向郭嘉疑惑道:“奉孝,此次出征非同小可,我一直对曹操这人忌惮的很,临派将时你怎么竟然将自己换成两个小哥儿?”
那将军令原本是辛锐和郭嘉拟定好的,随军的军师乃是郭嘉本人,是以辛锐才有此一问。
“主公,此次出征我看必然大获全胜,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实战的机会让给这些年轻才俊,叫他们多些临阵的经验,也好早日堪当大任。”郭嘉微微一笑,颇有些成竹在胸。
“你直这般笃定?可我见你谋划行军策略时,无比小心谨慎,完全不似这般轻松啊。”辛锐越发好奇地道。
“料敌于先,才能百战不殆。正因为我前番苦思冥想,已经把所有事情都考虑进去了,才会有今日的自信不是?那曹操也是人,所谓足智多谋、深谙兵法也不过是凡事考虑的全面细致罢了,既然我等先于曹操考虑了他该考虑的一切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再考虑的呢?”郭嘉仍是不疾不徐,仿佛说绕口令一般地回道。
“也罢,你的话我信。”辛锐重重点了点头。
………………………………
第134章 夺范县1
公元196年八月,北海东城校军场,群情激昂的北海军在辛锐的带领下出征兖州,大军祭旗场面异常隆重,上到天子,下到寻常百姓,都参与了这次盛典一般的出师大会。
辛锐作为大军主帅,先代表全军向天子做了宣誓,誓词并没什么营养,都是些官样文章,一通套话而已。之后将活生生的乌牛白马束缚四蹄,抬到点将台上,三声鞭响之后,自有两个红衣大汉手持鬼头大刀,将活牲斩杀,待牛马头颅摆放在祭台,众将随辛锐祭了天地,在响彻天地的鼓角声中,大军开拔前往兖州。
大军从北海出发,前军和中军只用五天便行了四百余里,进入东平国境内的无盐县,为了迷惑曹军探子,辛锐故意留高顺大张旗鼓,不疾不徐地西行,其余各部却都避开大路紧急行军,悄悄地和接到调令的糜芳在东平汇合。
由于郭嘉未雨绸缪,糜芳从十数日前便赶到无盐,到来之后便没闲着,一直在督造攻城器具,待辛锐到此,见到数十架云梯、冲车,不由深感欣慰。
“大将军,除却各地增援巨野之军,东平尚余驻军四千,此番攻打范县,就请您做主,让末将率军当个先锋吧。”无盐县衙之内,糜芳向辛锐请令道。
一直以来糜芳都在经营地方,几乎不曾参与过战事,作为将领见其他人屡立战功,说不眼热是不可能的,谁没点血性和功利心?如今大哥糜竺在北海身居要职,原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相辅相成,而今糜竺成天忙的脚不沾地,在北海有口皆碑,他糜芳却由于外派又几无战事而声名不显,他并不想一直活在兄长的阴影里。
“子方,你在外一向辛苦,今次又提前赶来监造攻城器械,我又何忍叫你多受劳累?你放心,此役之后,定然有你的大功劳,从北海扩张至今,我这里都给你记着那。”辛锐受历史影响,骨子里对他并不感冒,只是糜竺在北海劳苦功高,糜芳在任上又没有什么劣迹,也算是兢兢业业,因此婉转劝慰道。
糜芳也是个志大才疏的,请战也不过是由于先前北海封赏之时并没有提拔自己,想想大哥糜竺在北海已经是位高权重,心下多少有些不平罢了。而今见辛锐说起论功行赏的事,心中大喜,唯唯诺诺告退出了县衙。
众将安顿好部下军士,照例都来到县衙向辛锐汇报工作,继而商量进军范县的计划。
“高顺目前行程如何?”辛锐将糜芳送走之后,向堂上众人问道。
“方才接着军士来报,高将军今夜将在蛇丘宿营,按照目前行军速度,距我军尚有两三日行程。”巡视兵营归来的庞统抹了把汗,喘息着回道。
这是庞统第一次随军出征,所以他一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行军时都要前后巡查行伍,扎营之后还要每个军营转一圈才能安心,作为北海着力培养的新生代军师,他比任何人都希望一战成名,把自己心中所学都施展出来。
“唔,这两三日至关重要,范县和东阿、鄄城相距均不足百里,若其余两地得知范县被围,不需一日便能赶来援救,再算上范县派出求救军士前往两地所需的半日,留给我们攻城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天半。况且我军就算攻城顺利成功,之后军士也需要休整,城防也需要加固,这都是要和曹操援军抢时间的事。”辛锐略一沉吟,不无担忧地道。
“主公所言不差,我军潜行到东平,为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今据细作报说范县并无异常,应该是对我军此行还没有察觉,因此在下觉得事不宜迟,今夜便去攻城,若能一战而定,便叫高将军加速行军,一日之内赶到范县与我军汇合守城。”诸葛亮掌管着全军情报系统,犹如辛锐的耳目,此时经过分析敌情,拿出一个方案。
“范县守军多少?主将是谁?这几日还未探明吗?”辛锐问道。
“守军具体数目不详,但据细作经验判断不会超过一万,主将倒是查明了,是荀公达和曹子和,荀攸自戏志才死后便成为曹操帐下首席军师,曹纯也是个骁勇善战之人,因此足见曹操对范县还是颇为重视。”诸葛亮不假思索地回道。
“公台先生于我军出征前曾对我说过,昔日温候率并州军袭取兖州之时,几乎占据了一州全境,唯独东阿、范县和鄄城被程昱和荀彧设计死守得全,因此可见这三城乃是曹操根基所在,必然高墙深壕守备森严。公台先生嘱咐我等务必谨慎,以免着了曹军诡计。”张辽作为并州军的老人,曾经参与过袭取濮阳一战,加上陈宫的叮嘱,所以他颇有发言权。
此言一出,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吕布也不禁皱起眉头叫道:“你说的不错,这厮们将城池筑的凶险又坚守不出,某两三万人马却拿他几千人毫无奈何,想想就窝囊的紧。”
庞统接过吕布话茬,微微一笑道:“温候和张将军也不需如此焦虑,主公曾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因此攻城之事,对敌军怀着应有的重视是应该的,只是过犹不及,我等也不必妄自菲薄。昔日并州军征讨兖州时,之所以前期一路所向披靡,首先是有张邈主动献城作为内应的原因;其次曹操大军当时正在徐州攻伐陶谦,兖州境内并无多少守军,因此并州军得以长驱直入,占据兖州大部。而说到攻打范县等三座城池,一来并州军多为骑兵,并不利于攻城作战;二来温候当时必然准备不足,没有充足的攻城器械;第三还要时刻提防曹操领大军回援,因此最终不得不放弃攻城,选择对自军有利的野战。此一时彼一时,请诸公看看我北海大军目前的配置,便可知此次我等乃是有备而来,主公先命糜将军领兵前来打造攻城器械,而先发的三万大军中有一万步卒,正是要用作攻城。如此一来,在我军出其不意之下,胜率大大增加,便是荀攸智计百出,也必然毫无能为。”
“正是如此,以万全之策攻其不备,今夜必要拿下范县。众将听令。”辛锐见庞统已经将战略意图分析透彻,霍然起身下令道:“张辽、马超、许褚各引本部军马潜入寿张县,今夜子时出动将范县围定,不许放走一个曹军,余下众将随我领步军前去攻城。马超前番曾带兵劫掠此地,因此熟悉地形,可引骠骑营作为大军向导。另外亮哥儿即刻飞鸽传书黄忠、甘宁,今夜子时三刻,两地军马一齐发动攻城。”
“诺。”众人抖擞精神,得令之后便迅速前去准备。
有人欢喜有人愁,北海军群情激昂磨刀霍霍之时,此刻奉曹操将令驻守范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