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权臣-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仪之这话虽同事实有些出入,偏偏又极符合情理,逗得另外两人都大笑不止。
笑了一阵,却听郑淼接着说道:“贤弟本就是人杰,有这两位辅佐更是如虎添翼,既然暂时不愿提朝廷效力,那愚兄也不强求,只是还有一件事情,贤弟能否看在手足情分上,帮我一帮呢?”
秋仪之听郑淼这话语气极重,已容不得自己再推辞,只好答道:“小弟是才穷智竭之人,在此处养老罢了,既然三哥不弃,那我自当效劳。不知小弟能有什么事情能帮得上三哥的呢?”
郑淼听了却不立即回答,缓缓起身,踱步走到亭边,伸手轻轻拉过一片湛青碧绿的芭蕉叶,抚摸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愚兄是想请贤弟陪我去岭南道走一趟。”
此去岭南道千难万险,以秋仪之同郑淼的情分,他当然想要陪着这位打小一起长大的三哥共闯龙潭虎穴,然而他现在也是心有牵挂之人,不能只凭一己心意就做下决定,因而搓着手思前想后却始终没有答应下来。
郑淼见秋仪之这幅神态,脸上露出明显的失望表情,长叹口气道:“既然兄弟不愿随我同去,那也无妨。我从不强人所难……”
秋仪之听了心中一阵酸楚,刹那间已经做出决定:“不,我愿同三哥一起南下,去见识一下岭南王的威仪。不过……”
“不过什么……”郑淼听见秋仪之这话已是喜出望外,连忙接口追问道。
秋仪之话到嘴边却又咽下去一半,斟酌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小弟已同温小姐定下终生要长相厮守。然而温小姐罪名虽已被赦了,毕竟曾是天尊教的圣女,我若依旧高居朝堂之上实在是有违朝廷体例。因此,我想请三哥向皇上、向义父求个情,只要我出力完成皇上的削藩大业,那就请皇上赐我一个自由身,从此隐居山林之中再不过问朝中事务。还请三哥允诺……”
秋仪之说道最后,已从石墩子上站了起来,向郑淼长揖不起,口气中也带了三分哽咽。
郑淼却有些茫然。
不是他不能答应秋仪之的请求,而是以秋仪之这样的才学见识、聪明机辨,又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恐怕大汉全域、上下百年之间,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况且他现在不到三十的年纪,少说还能再为社稷效力三十年,说不定就是一位能够支撑大汉三代江山的擎天巨石!像他这样的人,不到而立之年,就想着要归隐山林,岂不是暴殄天物么?
然而郑淼转念一想:自己的父皇原本是何等英武潇洒的人,短短两三年里头已被纷繁复杂的政务折磨似乎老了十岁,自己同样是春秋鼎盛的年轻人,也被堆积如山的朝政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想到这里,郑淼也真想同秋仪之一样告老还乡,携小秦夫人和三五知己好友,一同饱览江山美景,岂不美哉?
于是郑淼长舒口气说道:“贤弟是皇上视如己出的人,你的前程可不是我小小个皇子能做主的。不过贤弟的话,我保证给你带到,至于父皇天意如何,就不是我能够逆睹的了。”
秋仪之其实心中另有盘算:皇帝龙体不爽他已是知道的了,按照师傅钟离匡的**,再过七八年、不超过十一二年,皇帝就要龙御殡天了――到时候十有**就是这位三哥郑淼登极大宝,有他现在这句话在,到时候再请告老还乡,那话便好说多了。
因此秋仪之连忙又向郑淼作了个揖,说道:“既然答应了,我便不能再推辞,这就陪着三哥去刀山火海里头走一趟好了。”
郑淼说到最后,又重复补充一句:“这件事情,钟离丞相还在斟酌拟旨,尚未明发天下。我在此告诉先生,不过是让林先生还有吴姑娘心里能有个底,至于别的人就请两位不要外传了。”
林叔寒听到这里,激动得几乎已说不出话来,满腹的经纶似乎也难以表达他现在复杂的心情,想了半天,这才说出一句:“我替若非谢谢三殿下了,谢谢三殿下了!”说罢,便又是一揖。
郑淼又笑着将林叔寒扶起:“这样的大事只有圣上乾纲独断才能决定,我没有尺寸之功,何敢受先生拜谢呢?”
林叔寒立即说道:“三殿下能提前一年半载将这好消息告诉林某,那便是林某的大恩人了。将来有什么事情,尽管请三殿下吩咐,林某不才手无缚鸡之力,却也定当殚精竭虑为三殿下效犬马之劳。”
秋仪之脸上带着微笑听着郑淼和林叔寒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心中却异常佩服自己这位三哥:以林叔寒这样孤傲的性格,郑淼居然只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他彻底折服,城府深厚到这种程度,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怪不得皇帝郑荣要废长立幼,将皇位传给他了。
然而他又细想了一下,顿时觉得郑淼这几句话中包含了政局变化的重大信息:皇帝要恢复宪宗变法的新政了!
其实郑荣恢复新政早已有了苗头,在他给秋仪之的几份私信当中,反复提到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即便是大量削减皇家开支,也不过是勉强维持朝廷运转并略有结余而已,根本没法兴大工、用重兵。而现在全国田税正额加上别的摊派,已接近十税二,若继续加赋,难保不逼反了贫农百姓。至于盐税、茶税、铁税、马政等,其中的弊政太大,一时也是不能轻动。
因此想要开源,只有想办法在那些富商巨贾头上动脑筋,又或者多开几个通商口岸赚外国人的钱。这两条都是宪宗变法的核心,只因当时阻力太大,没有能够推行下去,后来宪宗皇帝驾崩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秋仪之之前在山阴县重新丈量土地、结识大海商李直、促成周慈景的海外贸易,无一不切中新政要害――他自己只想着能够尽快远离朝廷中枢,却没成想每一步都踏在中枢决策的关键点上,想来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秋仪之正在胡思乱想之间,却听郑淼笑着对自己说道:“我这几句话也不是纯说给林先生听的。贤弟在山阴县里主政,精明干练,人脉也广,正是大家都放心的人,父皇和师傅有意在贤弟这里试行新政,望贤弟……还有林先生能有个准备。”
林叔寒和秋仪之听了郑淼这话,顿时收起笑容面面相觑了一眼,又听郑淼哑然失笑道:“怎么我们说的好好的,又谈论起政务来了呢?”
他看看窗外光线已渐渐暗淡下来,便高声招呼道:“刘庆何在?”
门外的刘庆听到呼喊,赶忙闪身进屋,拱手道:“不知三殿下有何吩咐?”
郑淼道:“今晚我在这里用餐,晚上也在此处就寝。我的仪仗你先带回金陵去好了,待我启程南下时候,再同其会合。”
刘庆赶忙“是”地答应一声,又道:“就怕仪仗护卫带回金陵之后,三殿下身边少了亲卫之人,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末将可承受不起啊!”
“不用你承受。”郑淼说到,“山阴县这里被我兄弟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连倭寇、邪教也要退避三舍,还能有什么岔子可出?你尽管回去好了。”
秋仪之却道:“刘庆,三殿下的护卫不能放松。你回去之前先去山阴县里头走一趟,就传我的命令,要赵成孝点齐全部乡勇,就在‘了尘宫’外头护卫。你知道了吗?”
刘庆闻言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秋仪之手下这十八个亲兵及两百乡勇团练的战斗力,他是亲眼目睹过的,有他们在周围护卫,自然是万无一失;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那自然也是由他秋仪之负责,算不到自己头上来。
因此刘庆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又说了几句话便退出了“了尘宫”。
秋仪之见时辰不早,腹中又有些饥馁,便请两人移步饭厅。饭厅之中吴若非早已预备下了整整齐齐一桌筵席,于是秋仪之、郑淼、林叔寒、温灵娇、吴若非及尉迟霁明等人围坐一圈尽兴享用起来。
待众人吃完饭,赵成孝也领军来到“了尘宫”外。他刘庆说是有重要人物来了,因此不敢大张旗鼓搅扰了清净,便将众军部署妥当之后,独自一人挎剑进园,要向秋仪之通报关防部署情况。
此刻秋仪之正同郑淼、林叔寒两人在亭中吃茶谈天,见是赵成孝还在四处寻找自己,便高声呼喊道:“赵哥,你看是谁来了?还不赶紧过来行个礼、请个安?”
赵成孝眼神甚好,循声望来,见秋仪之身旁坐着的却是三殿下郑淼,惊讶之下赶紧跑上起来,随即单膝下跪道:“原来是三殿下来了,末将赵成孝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还望殿下恕罪。”
郑淼浮了一下身子,抬手将赵成孝扶起,说道:“赵将军别来无恙。我在此处暂住,关防护卫事宜就全拜托在将军身上了!”
赵成孝忙谦逊几句,又将外头的防卫部署简要说了,又道:“既然是三殿下在此,外边守护自然要更严谨些。末将唯恐手下那群人偷懒,这就出去巡视一番,给他们提个醒,这就先告辞了。诸位的安全由末将负全责,还请几位放心。”
秋仪之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尽管下去部署好了。
郑淼目送赵成孝走开,忽然赞叹一声:“贤弟手下既有谋士又有良将,可谓文书双全,真是羡煞愚兄了。”
秋仪之一笑道:“我这边穷乡僻壤,俸禄又薄,能养得起多少人才?又怎么比得上三哥开牙建府,广收漏网之鱼?还有就是林先生同小弟,那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可不敢称他为‘手下’。至于赵成孝么……他是皇上钦封的五品中郎将,我才是个七品小县令,照例来说,我是他的手下才对吧?”
秋仪之这话虽同事实有些出入,偏偏又极符合情理,逗得另外两人都大笑不止。
笑了一阵,却听郑淼接着说道:“贤弟本就是人杰,有这两位辅佐更是如虎添翼,既然暂时不愿提朝廷效力,那愚兄也不强求,只是还有一件事情,贤弟能否看在手足情分上,帮我一帮呢?”
秋仪之听郑淼这话语气极重,已容不得自己再推辞,只好答道:“小弟是才穷智竭之人,在此处养老罢了,既然三哥不弃,那我自当效劳。不知小弟能有什么事情能帮得上三哥的呢?”
郑淼听了却不立即回答,缓缓起身,踱步走到亭边,伸手轻轻拉过一片湛青碧绿的芭蕉叶,抚摸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愚兄是想请贤弟陪我去岭南道走一趟。”
此去岭南道千难万险,以秋仪之同郑淼的情分,他当然想要陪着这位打小一起长大的三哥共闯龙潭虎穴,然而他现在也是心有牵挂之人,不能只凭一己心意就做下决定,因而搓着手思前想后却始终没有答应下来。
郑淼见秋仪之这幅神态,脸上露出明显的失望表情,长叹口气道:“既然兄弟不愿随我同去,那也无妨。我从不强人所难……”
秋仪之听了心中一阵酸楚,刹那间已经做出决定:“不,我愿同三哥一起南下,去见识一下岭南王的威仪。不过……”
“不过什么……”郑淼听见秋仪之这话已是喜出望外,连忙接口追问道。
秋仪之话到嘴边却又咽下去一半,斟酌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小弟已同温小姐定下终生要长相厮守。然而温小姐罪名虽已被赦了,毕竟曾是天尊教的圣女,我若依旧高居朝堂之上实在是有违朝廷体例。因此,我想请三哥向皇上、向义父求个情,只要我出力完成皇上的削藩大业,那就请皇上赐我一个自由身,从此隐居山林之中再不过问朝中事务。还请三哥允诺……”
秋仪之说道最后,已从石墩子上站了起来,向郑淼长揖不起,口气中也带了三分哽咽。
郑淼却有些茫然。
不是他不能答应秋仪之的请求,而是以秋仪之这样的才学见识、聪明机辨,又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恐怕大汉全域、上下百年之间,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况且他现在不到三十的年纪,少说还能再为社稷效力三十年,说不定就是一位能够支撑大汉三代江山的擎天巨石!像他这样的人,不到而立之年,就想着要归隐山林,岂不是暴殄天物么?
然而郑淼转念一想:自己的父皇原本是何等英武潇洒的人,短短两三年里头已被纷繁复杂的政务折磨似乎老了十岁,自己同样是春秋鼎盛的年轻人,也被堆积如山的朝政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想到这里,郑淼也真想同秋仪之一样告老还乡,携小秦夫人和三五知己好友,一同饱览江山美景,岂不美哉?
于是郑淼长舒口气说道:“贤弟是皇上视如己出的人,你的前程可不是我小小个皇子能做主的。不过贤弟的话,我保证给你带到,至于父皇天意如何,就不是我能够逆睹的了。”
秋仪之其实心中另有盘算:皇帝龙体不爽他已是知道的了,按照师傅钟离匡的**,再过七八年、不超过十一二年,皇帝就要龙御殡天了――到时候十有**就是这位三哥郑淼登极大宝,有他现在这句话在,到时候再请告老还乡,那话便好说多了。
因此秋仪之连忙又向郑淼作了个揖,说道:“既然答应了,我便不能再推辞,这就陪着三哥去刀山火海里头走一趟好了。”
………………………………
004 岭南
郑淼听秋仪之答应下来,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又道:“贤弟也不要一个人去,你手下这些乡勇团练,就充做我的护卫,跟着一同南下,我们兄弟两人也好放心一些。”
秋仪之却听了一怔,说道:“三哥不是带了御林军过来么?还要我这些杂牌军跟在后面捣乱做什么?”
郑淼一脸严肃道:“不是跟在后面,是充当中军,做我的贴身护卫!”
秋仪之不解道:“御林军都是老幽燕道的底子,战斗力强又忠心不二。莫怪小弟无理,三哥何苦多此一举呢?”
却听郑淼恨恨地说道:“好一个老幽燕道的底子,我看现在也就剩下一个底子了。且听愚兄同贤弟慢慢说来……”
只见郑淼在亭中踱步转了两圈,这才说道:“其实讨逆成功以后,老幽燕道兵马就开始逐步退役。这些人马都是立过大功的老兵宿将,不能久在京城当兵。因此其中识文断字的,大多封了官职,其余不能升迁的也各赐银两、土地送回幽燕去了。”
“那岂不是说,除少数军官、骨干之外,现在的禁军已不是当年的老幽燕军了?”秋仪之试探着问道。
郑淼却无奈地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本幽燕道军兵二十万,凭幽燕一道的财力足以支撑,可是现在皇上已不是当年的幽燕王了,必须通盘考虑全国上下事务,而现在朝廷每年收入的七成多用来养兵尚且捉襟见肘,又何能再多养这一支精锐呢?”
却听林叔寒插话道:“皇上难就难在这里。若要整军就要裁撤冗兵就要花钱,花钱就要攒钱,攒钱就要收回岭南道的治权,可要收服岭南王爷又非要养兵不可。这样其实就陷入了一个死局当中。”
郑淼赞道:“先生果然大才,父皇和师傅议论之时也是这个意思,只有在整军、敛财、撤藩三个难题之中,率先解出一题来,其他两题才能迎刃而解。我们反复斟酌,看来只有撤藩这题牵动方面稍微小些,似乎还能够想办法解开……”
秋仪之一面听、一面想:岭南王爷经营数十年,手下精兵良将数不胜数,又素有反意,恐怕时时准备如何应对朝廷对付,想要将他裁撤下来不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是万难办成的。
然而面对恢复新政、重整国力这样两件事情,撤藩却又是最简单的一件,可见垂拱九重的皇帝郑荣,要做的是何等经天纬地的一番大业了。
想到这里,秋仪之忽然一阵激动,身子不由自主地“腾”地站起,对郑淼说道:“这样大事,我就是殚精竭虑、粉身碎骨,也要帮着三哥,替皇上办理下来!”说话时候满脸的严肃认真表情。
他这举动,竟将还在娓娓说话的郑淼吓了一跳,尴尬地笑了笑:“贤弟这是怎么了?”
秋仪之道:“小弟方才答应三哥要去岭南道走一遭,更多还是出于你我兄弟之情考虑。然而现在看来撤藩之事已然是关系到江山社稷、万民福祉的头等大事。小弟若再逶迤推辞,岂不是愧对师长十余年来的殷切教导了吗?”
一旁的林叔寒微笑道:“学生也是自小读圣贤书长大的,所谓‘如欲治平天下,夫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学生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也愿同秋大人一道随殿下南下,去会会这个岭南王。”
郑淼听了喜不自胜,立即起身拍了拍林叔寒的肩膀:“林先生能有这样想法,是为全天下的读书人做出了楷模。可惜先生无意仕途……这样,我先替天下黎民,给先生行个礼吧!”说着,郑淼郑重其事地起身,向林叔寒作了个揖。
林叔寒赶紧起身回礼,却道:“林某一身的坏脾气,跟我谈什么天下大义没有半点用处,林某只是由衷而发,为殿下的人品气度折服,这才想帮殿下做些事情罢了。”
郑淼听林叔寒将自己摆在“天下大义”前头,不免有些惶恐,刚要谦逊几句,却听林叔寒说道:“三殿下不要过谦。方才饭局之上,林某的内子吴若非,殿下是见过的了,不知有何评价?”
郑淼听了有些讶异:“尊夫人岂是我一个外人可以褒贬的?”
林叔寒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殿下但说无妨。”
郑淼这才细细思索了一下,说道:“品貌非凡,仿佛天上仙子降世一般,可惜久落风尘,难免沾了些俗气。”
“就是这话!”林叔寒赞道,“寻常人等见到若非之面无非两种。一种是想入非非、轻佻畏缩,非要据为己有而后快;另一种则是老学究、家道学,口上斥责其为红颜祸水,心中却不知是何等样的男盗女娼……”
秋仪之、郑淼听林叔寒这样说,心中却是颇以为然――他们两个都是人面极广的人物,三教九流他们见了不知有多少,果然同林叔寒描述的一模一样。
却听林叔寒接着说道:“然而在若非面前能够单凭一颗良心,以平常心处之的,林某平生所见只有两人,一人乃是山阴县的七品小县令,另一人――”他故意拖长了语气,“另一人便是三殿下您了!”
郑淼脸上一红,说道:“方才我初见吴姑娘时候,只觉得这世间竟会有这样超尘绝逸的女子而已,心中却没有其他别的想法。何敢受林先生这样的褒奖呢?”
林叔寒又摇摇头:“林某看人从来不错,三殿下就不要再谦了。能有这样赤忱之心,林某也定以赤忱之心相待……只是林某虽有意去往岭南,不知三殿下是否愿意带我同行呢?”
这当然是郑淼求之不得的,赶紧答应道:“愿意,愿意,当然愿意。那就请林先生一路之上多多赐教了。”
如此这般,众人计议已定,又在“了尘宫”中多住了一日,秋仪之便要赵成孝点齐全部兵马,又带好随军辎重,护着三殿下郑淼,先是一路向东去金陵接了随行仪仗,再从金陵出发浩浩荡荡往岭南道去了。
大汉全国上下各道均以汉人为主,即便是极北边陲的幽燕道,虽然时刻承受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压力,然而道府内部依旧以汉人为主。而岭南道则是汉夷杂居之地,夷人又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又因同汉人语言不通,因此朝廷羁縻起来十分困难。
朝廷政令不能施行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些夷人缺乏教化,又民风各异,其中不少狡诈、贪婪、愚昧的部落,在中原朝廷式微之时,往往听了安南、暹罗、缅甸几个国家的挑唆起兵造反,常常危害一方,乃至糜烂数道。
因此宪宗变法时候,便想着能够改土归流,将岭南道几个大部落的土司头人集中到京城或是其他地方荣养起来,再由朝廷派流官约束管理,从而消除后患。
然而这项事务实在太过复杂,就连英睿独断如宪宗皇帝,也不过是同几个近臣探讨探讨罢了,并没有实际施行下去。于是岭南道依旧年年叛乱,朝廷也依旧年年派兵进剿。
直到穆宗年间,因皇帝郑雍喜好道术,懈怠政务,又嫌掌兵的皇四弟郑贵在京城里头过于碍眼,因此便将他远远打发到岭南道去,想着让他被岭南道这些杂事纠缠住身心,便也无意作乱了。
谁知这被封为岭南王的郑贵却是十分能干,一入岭南,随即恩威并重迅速敉平了几处叛乱,收服了几个领衔大土司,又几次陈兵边疆压服安南、暹罗等国,从此以后岭南道竟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叛乱。
尽管如此,包括岭南王府在内的大汉朝廷势力,在岭南道却依旧不能深入,除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潮州、广州、惠州、雷州等地之外,其余地方始终在蛮夷控制之中。也因此这岭南王府始终负担了压服岭南及周边各国的责任,只能使其日渐坐大,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皇三殿下郑淼的仪仗从江南道首府金陵城出发,沿着东海一路南下,在温州境内在左将军崔楠的行辕稍做休整,便离开温州辖区,到了福州境内,便算是进入岭南道了。
乍入岭南,一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