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权臣-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老五被秋仪之问得急了,终于将这些日子在官场上学得那套东西给忘了,嘴碎的毛病又上来了,絮絮叨叨又说了好长一大段话。

    秋仪之从王老五这好似乱麻一般的话里头终于听了个大概,也知道这其中一波三折的过程,不是一个脑子不太好使的王老五能编出来的――你就是教,也未必能教的会。

    因此秋仪之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一大半,笑着说道:“你这话说得还在点子上,我三哥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总不会害你的。你瞧,今天他带你进来,不就是过来见我吗?难得进一回宫,也算是见了世面了吧?”

    王老五脸上扬起笑容来,说道:“那可不是!小的以前在乡下,还以为皇亲国戚们天天蹲在皇田里啥都不用干……用金盘子吃白米粥,用金杯子喝茶叶水,就连拉完屎用的擦屁股纸都是金线做的……”

    王老五忽然也觉得自己说话粗俗,连忙自己捂住了嘴,砸吧了两下接着说下去:“可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青瓷碗、水晶杯,比黄金白银都贵得多……也不是成天没事情做,三殿下就每天有写不完的文章、看不完的字、见不完的人……大人,要不是你把我从乡下田里头拔出来,我王老五什么时候能见这样的世面呢?顶多听听书、看看戏罢了……”

    秋仪之一边听,一边点头,说道:“朝野分际分明。官府里头做些什么勾当,小民百姓都未必能够知道,更何况是皇家了。你王老五也算有心的了,这些日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已是不易。很好!你有这份心,将来自然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王老五忽然脸上一红:“大人,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这些日子,天下不太平,我也知道。等天下太平了,小的就靠这几年攒的银子,到乡下买几顷地,讨个婆娘过安心日子……”

    秋仪之听他这话说得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倒也算是一条稳稳妥妥的出路了――若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那这天下便也没有什么恶人、坏人了,就算有,也作不了多大的坏事、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想到这里,秋仪之感慨了一句:“你能有这几句话,我也放心了……”

    话说一半,秋仪之突然想到那杨瑛儿似乎对王老五有些意思,想要告诉王老五,却念着皇宫禁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改口道:“你这心愿不大,我、还有三殿下一句话,就能帮你实现了。好了,我三哥不是叫你进来替我采办东西的吗?我进京得仓促,好多东西没有办齐。我先开张单子,你照样办齐了,再听我三哥吩咐送进宫来好了。”

    说着,秋仪之便移步到桌前,扯了一张宣纸,又让王老五研好了墨,便舔饱了笔在纸上写字。

    秋仪之素来节俭,列出的换洗衣服、日用杂物等东西只在宣纸上写了几行便再也写不下去,又开列了几本之前想读、又没空读的书,便叫王老五收好。

    他转念一想,觉得应当带几句话给林叔寒、赵成孝他们,便又取了一张纸,想要写下几句托付的话。

    然而他转念一想:林叔寒乃是足智多谋之士、赵成孝领军也是极为稳妥,自己若是事无巨细地再三嘱咐,实在是有些画蛇添足了。

    于是秋仪之只寥寥写下数言,让他们在京城之中注意约束手下兵士、遇到困难可向三殿下郑淼和丞相钟离匡求助……

    正在这时,却听房门又被敲了几下,秋仪之循声望去,却见三殿下郑淼已推门进屋,快走了两步,随即掩上房门,又走到秋仪之面前,刚要开口说话,却见王老五还在屋中,便对他说道:“老五,我有事情同你家大人说,你先回避一下。”

    秋仪之见郑淼声色甚是严肃,便也附和道:“老五,你就守在门外,不能偷听,懂了吗?”

    王老五点点头,开门出去,又重又关上了门。

    郑淼这才低声对秋仪之说道:“贤弟,你已知道了吧?皇上想要御驾亲征。”

    这件事情秋仪之昨天夜里就知道了,想着郑淼既然在自己面前主动提了出来,那他必然也已知道了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了,便说道:“知道了,小弟昨天押送岭南王爷进宫时候,皇上就将这件事情提起了。在场的还有钟离师傅和河洛王爷。”
………………………………

092 御驾启程

    郑淼蹙着眉头,说道:“御驾亲征可是件大事,不能草率决断。现在岭南王爷已被擒,领军的郑谕是个什么货色你我兄弟心里都有些底,完全用不着父皇亲自出马动手……况且兵凶战危,万一皇上出了一丝半点的意外,我等可是承受不起的……”

    秋仪之听郑淼的意见其实很明确――是反对皇帝亲自领军出兵的――而钟离匡和秋仪之自己,也都对其持反对意见。

    可皇帝之所以称之为“皇帝”,凭借的便是一言九鼎的权威,任凭宰相、皇子这样的心腹重臣说上一万句话,也顶不上他这一句话。

    因此秋仪之也只得摇首叹息道:“这桩事情,听起来皇上是主意已定了,天命难违,怕是难以劝谏了吧……记得昨天夜里,就连钟离师傅劝说,也是毫无作用……”

    郑淼知道钟离匡乃是父皇还在当幽燕王时候就礼聘下的,对他从来都是言听计从,钟离匡说的话,比皇帝膝下三个皇子还要管用得多。故而若是钟离匡都劝谏不下的话,那朝中便更是无人能够劝谏了。

    于是郑淼叹口气,说道:“唉!既然圣意已决,那看来我等便也只能顺天意而行了啊。”

    秋仪之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以小弟愚见,岭南军虽没了主心骨,然而势力尚大,皇上用兵又不是那种保守讲究的人,说不定郑谕狗急跳墙,真的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可就不好了。”

    郑淼郑重其事说道:“贤弟这话乃是至理之言。愚兄也想跟随在父皇身边,为他老人家格兵挡枪。不过听父皇今天的意思,似乎是想要留我在京城里监国,真不知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秋仪之抬头瞥了郑淼一眼,心想:三哥虽然忠厚些,却绝对不是什么愚钝之人――像这样君王巡狩在外,而留怎样的皇子在国内监国,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涵义,这史书上写得还少么?

    然而这层窗户纸却厚得仿佛天边的乌云,是绝难点破、也不能点破的,只听秋仪之说道:“三哥,这打仗表面上打的虽是兵马,其实打得却是钱粮。这郑谕十几万大军,为何就输给了小弟,就是因为他弄不好钱粮这两样东西。三哥饱读诗书,这点浅显道理,自然是懂得的。皇上之所以让三哥在京城留守,看中的便也是三哥懂得这其中的要害这一点。因此,三哥与其跟着皇上道江南去冲锋陷阵,还真不如在后方办好后勤事务,这才是天下第一要务啊!”

    郑淼一边听秋仪之说话,一面默然颔首――以他的聪明阅历,皇帝的用意当然已经猜出了七八分,可这件大事皇帝没有明确放话下来,任是谁也不能瞎说的。

    于是郑淼就只能顺着秋仪之的意思往下说:“承蒙贤弟提醒了,愚兄自当勉力做好。还有一件事情,皇上似乎是想让贤弟随同圣上亲征,麾下将士除各有封赏之外,也暂都归贤弟指挥,充为正印先锋,并不打乱编制指挥。毕竟贤弟在江南作战日久,江南和岭南的情况,没有比贤弟更熟悉的了。”

    秋仪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阵兴奋,毕竟他活了二十多岁,走狗跑马惯了,要是强留他在京城这个闷罐子里头,可非得要闷出病来。

    因此秋仪之心情立即变得大好,语气也随之轻快了许多,便又同郑淼说了一番话,话题却已不仅限于南下作战的相关事宜了。

    两人说了好大一长串话,郑淼见时辰已然不早,便辞别了出去。

    自当日之后,皇上经常召见秋仪之来询问和商议亲征南下之事,只是依旧让他住在皇宫之内不能离开。

    就这样又过了三五天时间,皇帝亲自下令从山陕、幽燕前线调来的长子郑鑫和次子郑森,也终于赶到京城之内。于是皇帝便下旨,召集自己三个亲儿子、师傅钟离匡及螟蛉义子秋仪之,又在“庶黎殿”内会谈一番,将出兵的方略大抵说定。

    至此,皇帝亲征南下事宜已基本确定,京城新募集的禁军正按照既定部署开始调动。只是御驾亲征乃是一件天大之事,并没有向下级军官传达,更要知情之人严格保密,因此禁军官兵只当是朝廷即将派一员大将领军反击岭南,并不知道领军大将就是皇帝本人之事。

    又过了三四天,皇帝郑荣在紫禁城正殿“太和殿”召集朝廷文武重臣,正式宣布御驾亲征之事。除三位皇子、河洛王郑华、宰相钟离匡等几个早已之情之人外,其余两位中书令、六部尚书侍郎、在京的高级军官等也都参加了朝会――所谓百官上朝,也不外如是。

    原本这样朝廷最高等级的会议,秋仪之一个七品小县令是不能够、也不愿意参加的,然而皇帝御驾亲征、南下平叛之事同他大有瓜葛,因此皇帝特旨要他参与朝会。只是这七品官的袍服在这样一大群高官之中反而显得太过显眼,好在秋仪之还有钦封的伯爵位禄在身,便临时赶制了一套伯爵朝服,夹在在一群皇亲国戚之间倒也算是合群。

    朝会这样大的典礼,实际意义并不甚大――朝会上要宣布的事情,往往在之前就已商议决定了――而其主要意义却正是在于要用这样一个宏大的仪式,来向全天下宣布皇帝要亲自讨伐叛逆的消息,以此来激励振奋军心,同时消磨敌军的士气。

    这出事先安排好的仪式,按例是由礼部尚书主持的,而当今的礼部尚书却是六部尚书之中最年轻的施良芝。

    这施良芝原在先帝郑雍、伪帝郑爻时候,就已是礼部尚书了。他之前同当今皇帝郑荣还颇有些仇怨,甚至于曾经还奉了伪帝郑爻的命令,主审过还是幽燕王的郑荣,以至于动刑拷打伤了郑荣的元气。

    郑荣登极之后,原打算第一个就惩处这个施良芝的。却不料这个年纪轻轻的礼部尚书,却极精通礼仪学问,当时就提出了要郑荣以神宗皇帝为正朔、同皇兄郑雍平起平坐的建议,使其统治基础更加名正言顺。有了这样的大功劳,郑荣当然是不能再对施良芝加以惩罚的了,便索性只将他罚一级留任,依旧主持礼部事务,也算是皇帝仁厚且不计前嫌的明证了。

    不过这施良芝也真算是争气,虽然戴罪在身,运营起礼部事务来却是一丝不苟,不过一年功夫便又立下了几个功劳,终于官复原职,重新担任了礼部尚书的职务。

    因此,由他主持的这场朝会也是一丝不苟,毫无冷场地进行了下来。

    而当黄钟大吕轰鸣,由皇帝郑荣亲口宣布,要由其自己亲自领军南渡长江平定作乱的岭南王府之时,金阶下的几位皇子重臣,带领百官齐身跪下,山呼“万岁!”真有一种排山倒海的伟大气势。

    随后郑荣便取出早已准备好了的圣旨,逐一点检将领,分派任务。

    这些将领早就被打过招呼,朝会之前就已知道了自己的任务,因此听到命令之时丝毫没有感到震惊和惶恐,取而代之的却是兴奋和自信,一个个扯开了嗓子领旨谢恩。这谢恩之声一声高过一声,给人一种跃跃欲试,只待皇帝一声令下便要带领虎狼之师踏平岭南的壮怀情绪。

    待朝会结束,皇帝要亲征南下的消息便从皇宫传遍京城,从京城传遍关内,又从关内传遍天下,似乎长了翅膀一样,转眼之间就已流布天下。

    皇帝郑荣早在当岭南王时候,就以善于带兵著称,描述他领军平定叛乱、剿灭水匪、抵抗突厥的戏文、鼓词、小说,没有一百篇,也有七八十。几年前的“讨逆之役”,郑荣仅凭幽燕道一隅之力,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京城洛阳,逼得伪帝郑爻引火自焚,更是增添了他身上常胜不败的神话光环。

    因此京城百姓听到皇帝亲征的消息,立即兴奋起来,要争相观看这位马上皇帝的风采,家家户户在门口点起灯笼、摆下香案,就等着亲征出城的时候,能从人群之中看上皇帝一眼。

    原本岭南王造乱时候,为保京城治安平稳,严令宵禁,入夜之时不能有人无端出门走动。然而京城百姓此举,却是对朝廷信任的体现,有助于提升民心士气,不能强行予以制止。

    因此朝廷由丞相府下令,由洛阳府衙门加派人手,防止发生火灾或有人乘乱起事,便也任由百姓自便。

    两日之后便是黄道吉日,又是由礼部尚书施良芝组织安排,举行御驾出征仪式。

    皇城封闭了许久的正门终于在今日洞开,洛阳城墙正南专为皇帝出征及凯旋而设的平昌门也被难得地打开。沟通两道大门的笔直的皇城大道早已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洒扫得一丝不苟,两侧则每十步就站立了一名禁军兵士,严禁任何闲杂人等踏上大道半步。

    正午时分,听得皇城之内传来一声炮响,随即战鼓擂动,皇帝终于要领军出征了。

    皇帝御驾行动,一切典礼仪仗自有规定,所用的礼器不能少了一样、旗帜不能多了一面、就连脚步都不能踩错半步。

    然而即便是这样严格的规定之下,主持仪式的施良芝依旧尽其所能办出了花头。

    譬如打头开路的部队,讲究的就是一个威武雄壮。而施良芝却偏偏不选那些虚有其表的禁军仪仗,而是请皇帝下旨,让秋仪之所部连同赵成孝的二百一十八人走在队伍最前边。

    这两百多人,乃是从江南战场之上,费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才回到京城里来的。因此这群兵士身上除了精锐之气外,又另带了一股煞气――特别是赵成孝及手下十七个山贼出身的亲兵,一个个虎背熊腰、面带凶相,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便如同天上降下的凶星、地底爬出的恶鬼,让人不敢直视。
………………………………

093 出征大典

    郑荣也曾是一员战将,最看重兵士身上这股子凶狠劲头,听了施良芝的建议,想都没想便同意下来,又大笔一挥,责令兵部立即挑选最好的盔甲、战马、弓弩,将秋仪之所部损坏的装备统统更换了,又从大内调出两百多口上号的倭刀,统一配备给他们。

    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有了这些装备,秋仪之手下这些精锐之师,显得更加英气逼人,走在队伍最前头,震慑得两旁围观之人,连大气都不敢长出一口。

    有了这群骄兵悍将的威仪,他们身后那些衣着华丽的御林仪仗便失色了不少,例行公事一般手持各式礼乐兵器,努力昂起头、挺起胸,跟在秋仪之所部身后行动。

    仪仗再后边,就是皇帝的御辇了。

    不过郑荣为了凸显自己乃是一名马上取天下的神武皇帝,却特意舍去御辇不坐,而是选了一匹纯白的汗血宝马,披挂上金甲、金袍,戴上金龙盔,威风凛凛地纵马前行。

    其实郑荣这几日军务、政务极为繁忙,一天睡不足两个时辰,又逢冬春交界之季,郑荣疲乏劳累之下受不了剧烈的天气冷暖变化,临出征之前却染上了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异常难受。经太医院太医会诊,却是风寒,病虽不重,却也要安心静养一段时日才能痊愈,否则便是日日腰酸背痛、手脚无力。

    然而良辰吉时乃是天定,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逆天而行,郑荣只能勉强打起精神,装作一切无恙的样子,意气风发地骑在马上,缓步向前。

    郑荣生来形象威武,又是弓马娴熟、颇通武艺,因此不明其中缘由的百姓倒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就是觉得能有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亲征南下,那岭南王的叛乱转眼之间就将平定。

    然而知情的丞相钟离匡和几位皇子,却都捏了一把汗,直到郑荣在无数御林军的簇拥护卫之下,安然走完整条皇城大街,通过平昌门离开京城洛阳并坐上空置的御辇之后,众人才放下心来。

    御辇之后,却跟着十八辆装饰华美的马车。

    这些马车用纯色的四匹黑色骏马牵拉,除驾车的车夫之外,各有两名骑马武士护卫。这些马车原是专门用来给皇帝手下的文臣谋士乘坐的。

    然而今日这十八辆马车却空载了十七辆,只有一辆里头坐了人,而此人正是郑荣南下要讨伐的对象――岭南王郑贵。

    为郑贵一人,费尽心力使出这样的疑兵之计倒也并非多此一举:一则岭南王本人虽然被擒获,可岭南王府数十万兵马尚在;二则岭南王乃是一时不慎才被秋仪之抓住的,算不得光明正大,只有一本正经举行了献俘仪式之后,才算能将平定岭南军的消息昭告天下;三则朝廷中枢及禁军主力都已南下,而将岭南王郑贵留在空落落的一座京城里头,也未必能让人放心。

    有了这种种理由,郑荣终于决定将他这位不听话的弟弟带在身边,又怕岭南王府的间谍或是天尊教的余孽,乘出征大典混乱之机图谋不轨。因此他才特意安排同时出动十八辆马车,让外人猜不透岭南王到底在哪辆车上,而真的装载了郑贵的车,则由尉迟良鸿、尉迟霁明父女两人乔装成兵士护卫,确保万无一失。

    这样严密部署之下,郑荣终于完成了出征仪式,带领着精锐士卒,一路向南,沿着已经加紧整修好了的官道,向长江边行动。

    一路之上,又不断汇入从各地挑选征召的精锐兵士,待来到长江边上时候,郑荣麾下已有了二十多万兵力,足可以一举扫平同在江南道的岭南军主力了。

    长江北岸的防务,均由将军张龙部署指挥。

    张龙乃是郑荣的贴身侍卫出身,早就得到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不敢有丝毫怠慢,早好几天便在江边宽阔位置立起了宏大的帐殿行辕,又派重兵将行辕守护了个水泄不通,专等皇帝驾临。

    皇帝郑荣见张龙准备得一丝不苟,心中高兴,便说道:“张龙,你倒是好耐心。朕是要南渡长江的,你这行辕准备得这样精致,朕也住不了几天,岂不浪费?”

    张龙随即倒头拜道:“皇上这么想,乃是体谅末将;末将要是这么做了,就是对皇上的不恭敬了。皇上能在我这边住上一天半天,就是给我张龙天大的面子了,末将岂敢不努力巴结?”

    “好!”郑荣赞赏道,“不愧是幽燕王府出来的老人,这样做法正合朕意。你既然有心,朕也不驳了你的面子,就在这行辕当中多住几天好了。”

    说罢,郑荣便令旗一挥,住进了行辕。

    自郑荣下圣旨将皇长子郑鑫、皇次子郑森从前线调到自己身边之后,行军事务便由郑森全权负责、而皇帝护卫则是郑鑫的职责。

    皇长子郑鑫是憋着想要当皇帝的人,此次皇上御驾亲征,他虽没捞到监国的重任,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不过日夜守候在皇帝眼前的机会,也不是能轻易放弃了的。

    因此他一路之上谨小慎微,唯恐哪里出了纰漏惹了皇帝不高兴,更将关防整饬得滴水不漏。今日一到张龙的行辕,便将全部守卫用禁军替换下来,又重新在各处要道设下关卡,只要不是绝对信任之人,绝不能靠近帐殿半步。

    郑荣这一路走来,离了皇宫大内,也离了京城洛阳,顿时觉得空气清新了不少,离京前得的伤寒也很快痊愈,就连长期积累下的疲惫也都一扫而空。

    刚进行辕,郑荣便将张龙召了进来,向他询问了渡江的准备情况。

    张龙做事细致不怕琐碎,事无巨细地汇报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将事情说了个清楚明白。

    郑荣倒也是好耐性,听他说完,这才赞赏道:“好,你这边做得甚好,大军南渡成功,首先就要给你记上一功。就是渡江的船只是不是准备得略少了些?我军可有二十万之众啊!”

    张龙答道:“这件事情,末将还专门问过长江上头的老河工。他们说了,现在就是将这边所有的渔船、渡船、漕运船都集中起来,也一下输送不了十万人马。就算是能送过江去,长江南边也没有宽敞的地方够这些人马一次性登陆,只有分期分批,才能将大军转运过去。”

    郑荣善于马战、步战,对水战却是一窍不通。然而他毕竟作战经验丰富,听张龙所言倒也句句在理,因此没有出言打断他,沉思着听张龙又补充了两句:“末将怕是这几个老船夫害怕南下打仗,因此才故意编出来诓骗末将的,便专门又去问了擅长海上航行的李胜捷,他也是同样的回答,故而才敢报予圣上知晓。”

    提起李胜捷,郑荣眼中忽然一闪,说道:“我等乃是北军,不善水战这是事实,也没什么可以避讳的。倒是难得有这个李胜捷,手下有坚船无数,又肯为朝廷做事,真可谓是如虎添翼了。”

    秋仪之站在人群之中,屏息静听皇帝对李胜捷的评价,心中也是颇为欣慰――能有皇上这两句评价如此之高的考语,那这李胜捷也算是能在大汉安身立命了,也算是合了他父亲,老船主李直一直以来想要叶落归根的夙愿。

    却听皇帝郑荣又道:“以朕之见,我军大举南渡,在李胜捷身上还颇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