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权臣-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荣在椅子里坐了一些时候,元气已有些恢复,便答道:“还好,不过朕需要休息。李胜捷的船上太晃了,金陵城里你熟,不知道有什么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秋仪之脑子一转,回禀道:“道府衙门刚刚经过大战,肯定是不能居住的,临时立行辕、造行宫也来不及了,臣倒想到了两个地方可以一住。一个是原来殷承良常住的‘青崖观’,一个是林叔寒的庄园。这两处都甚安静,皇上可选择一处暂住几天,再待选址建设行宫如何?”

    郑荣沉思了一番,说道:“虽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而朕鸠占鹊巢终究不好,还是选在‘青崖观’好了。”

    按照秋仪之的意思,“青崖观”地方虽好,始终是死了的殷承良的老宅,似乎不太吉利、阴气又重了些,不如林叔寒的庄园来的堂皇舒适,可既是皇帝开口,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反驳解释的。

    于是秋仪之便叫赵成孝等点起手下兵马,又专门从已被攻破的江南道府衙门之中,找来刺史大人专用的绿呢大轿,亲自将皇帝扶进轿子,便护送着往“青崖观”而去。

    走到半路,赵成孝慢慢走到秋仪之身边,对他说道:“大人,方才寻找轿子的时候,我在衙门里发现了被囚禁的江南道官员,刺史钱峰大人、节度使刘庆大人也都在里头……”

    秋仪之听了一愣――钱峰等人自不必去说,记得刘庆城破当时不是同岭南军同归于尽了么,怎么还会活着。

    于是秋仪之疑惑地问道:“刘庆?刘庆不是死了吗?”

    赵成孝答道:“活着,就是手脚都受了伤,大概是只能躺在地上不能翻身,背后肌肤都烂了……”

    秋仪之知道赵成孝为人稳妥,又是多次见过刘庆本人的,他说的话必不为假,便说道:“没想到这刘庆打仗本事一般,倒是个命大的。既然是有福之人,天不绝之,那可就要小心医治,不能违了上天意愿。赵哥你就派个人去,请军中最好的军医替刘庆看病。还有其他几位被囚禁的大人,也都要妥善安置,待我问过钟离宰相和皇上之后,再作处置。”

    赵成孝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

    秋仪之也赶忙下马,走到钟离匡身边,将赵成孝所报之事和自己的暂时处置办法,都同这位宰相大人说了。

    秋仪之方才的处置,原也都是题中应有之意,钟离匡也想不出有什么需要订正改善的,便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说话之间,抬着皇帝的绿呢大轿已到了“青崖观”前。秋仪之忙命人将山门全部打开,却依旧没法供这只八抬大轿进去,于是他便干脆命令手下亲兵立即将这山门拆了。

    秋仪之手下都是些孔武有力之人,听得号令,不出一盏茶功夫,便将这“青崖观”原本就不甚结实的山门拆了个精光,便抬着载了皇帝轿子进到观中。

    进到“青崖观”之后,秋仪之又同钟离匡商量着,选了一处向阳又僻静的偏殿,立即派人将屋子打扫收拾齐整,便让皇帝住了进去。

    皇帝郑荣果然甚是疲劳,不一刻便已安然入睡。

    忙碌了大半天的钟离匡和秋仪之见状,互相使了个眼色,缓缓从殿内退出,又轻轻将门掩上,退了出来。

    秋仪之松了口气,忙又招呼过赵成孝,说道:“这边现在是禁地,皇上之前已钦点了你的护卫职责,你要严格约束手下的弟兄,不能出一星半点的岔子,知道了吗?”

    赵成孝刚想答应,却听钟离匡在一旁说道:“不妥。赵将军所率人马,虽是皇上出京时候钦点的护卫,然而只由这两百人守护这么大一片园子,似乎人手还不甚够。我的意思,赵将军还是留下,再请尉迟良鸿点南下的刑部衙役两百人,我再点原御林护卫六百人,一共一千人在此处护卫。一切号令都听皇上指示,皇上现暂不能理事,便先由我负责此处关防。”

    钟离匡话刚把话说完,秋仪之还在回味之间,却听钟离匡对他说道:“仪之,这不是信不过你、也不是信不过赵成孝将军。只不过是这里的责任太过重大,不能有半点闪失。几路人马互不统属,也好互相牵制,分散些责任。仪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秋仪之听钟离匡的口气少了原有的几分严峻、多了几分少有的温柔,又听他话中涵义显然是想帮自己分担责任,心中一阵感动,忙拱手道:“多谢师傅指教了!”

    他一边说,一边想起这几日被自己的皇帝义父莫名其妙发作了几番,现在竟忽然从师傅钟离匡这里感受到了难得的温存,眼眶一湿,几乎要落下泪来。

    却听钟离匡叹了口气,又说道:“仪之是个聪明人,我的心思你必定能够体会的。好了,你也疲乏了,这就回去休息吧。记得明天要到这边来报到的。现在皇上膝下三位皇子都不在,眼下就属你同皇上最亲,你又是懂得军事的,皇上跟前少不了你参赞军务。”

    秋仪之听了这话,忙拱手向钟离匡施了个礼,又朝皇帝所在的房间拜了一拜,便退了出去。
………………………………

103 连荐三人

    既然在金陵城中,秋仪之自然是有住处的,便找了乘别的船一同过江来的林叔寒,回到他那座种了半棵松树的庄园之中居住,因尉迟良鸿身负护卫皇帝的重任,因此秋仪之也把尉迟霁明带在身边,同在林叔寒的庄园之中暂住。

    秋仪之睡了只有一天,次日一早,就又被皇帝差来的人传到“青崖观”中商议军政要务。

    皇帝郑荣精神似乎好了许多,已能坐在椅子上说话,兴致似乎也高了些,说道:“多亏仪之提醒,朕昨夜就叫御医诊视,还好这尖刺之上并没有煨有毒药,不过是皮外伤罢了,仪之不用担心。不过皇帝被刺受伤,终究不是什么体面事,仪之就不要外传了。”

    皇帝身体健康状况,乃是整个朝廷最大的机密,就算是皇帝不说,秋仪之也一样会守口如瓶。不过听到皇帝身体没有什么大碍,秋仪之也打心眼里高兴,忙拱手道:“皇上乃是天子,天子必有天助,理当平安无事的。只可惜我等护驾不周,还请皇上责罚。”

    郑荣摆摆手道:“这事朕也是有责任的,算了,过去事就让它过去吧。”郑荣话锋一转,说道,“朕虽身体略有小恙,不过这几日军事进展顺利、郑淼在京城监国理政也颇有条理,这也算是甚慰朕心了。”

    说了这么一大套话,郑荣似乎有些疲劳,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了两圈似乎还有些不舒服,便索性倚着床半卧着说道:“这御医的医术是高明的,可惜开的药却是苦不堪言,朕这样的人喝了下去,也是满肚子绞痛,钟离先生也是岐黄高手,怎么也不晓得替朕改两味好入口些的药材。”

    钟离匡私下里从来都是同皇帝平起平坐、坐而论道的,因此坐在桌边的椅子上拱了拱手,答道:“药石优劣在于能不能医好疾病,同好不好入口关系不大。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这点还请皇上留意。”

    郑荣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先生的意思,朕是懂的。好了,就请先生将金陵城中的战况,同仪之说说罢。”

    为这战况之事,钟离匡忙着收集汇总各方情况,也是一夜未睡,居然依旧能保持头脑清醒,将全城军事进展情况说了个清清楚楚。

    脱胎自老幽燕道的朝廷精兵果然战斗力不弱,短短一夜之间,就将金陵城各处还在负隅顽抗的岭南守军全部肃清。随皇帝而来的各部文官也迅速将城中政务接管过来,马上起草抄写了几百份安民告示四处张贴,要城中百姓正常生活、商户正常开业。朝廷收复金陵之前,曾同岭南军合作之人一律既往不咎,而从春分之日起凡再有通敌、藏敌者,则是加重处罚。

    这样一系列雷霆万钧的手段落实下去,金陵城果然就十分迅速地被平定下来。

    秋仪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是颇为振奋,起身拱手施礼道:“这都全赖皇上洪福、三军用命,乃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朝廷之福啊!”

    郑荣听了受用,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仪之还跟朕说这些奉承话。可惜就是郑谕那小子正好不在金陵城中,让他侥幸逃过。不过不要紧,朕原本以为拿下金陵城怎么也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却不料一天时间就已攻下,时间还在我军手里,有的是余裕,不必着急。”

    秋仪之点头道:“皇上圣明,然而战场之事,只求快而不求慢,能早一天,便做早一天的打算,还请皇上这就下旨,按照既定方略挥兵南下,将岭南军堵截在江南道中。”

    郑荣含笑道:“仪之说的不错,然而俗谚也有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现在江阴、镇江方面渡江南下的战况还未传来,若只有金陵一方的兵力南下,不仅不能将岭南军完全堵死,还容易打草惊蛇,实在是弊大于利。”

    秋仪之原只想到一个“快”字,别的地方没有太多留意,听了郑荣这番部署,才觉得这位领军的打仗出身的皇帝,毕竟宝刀未老,所定的策略远胜过自己。

    却听郑荣又说道:“不过我等也不能干等着江阴、镇江的消息,想必郑鑫、郑森他们这两三天也应当派人传信过来了。朕已除下旨令军士就地休整以利再战之外,又派人立即从江北运送战马南下,要趁着江南春耕还未开始、地面还算平坦的时机,迅速强占重要位置……”

    秋仪之听了这话,心中立刻振奋不已。要知道皇帝在当幽燕王时候,领军作战就极为强悍、天下闻名,而老幽燕军队虽然以“当矢营”为骨干,可作为最终撒手锏的却是骑兵队伍:在他手里,幽燕骑兵不过略逊色于飘忽无定的突厥精骑,同渤海铁骑只在伯仲之间,比起其他中原骑兵更有天壤之别。因此只要战马南下渡江过来,这些人马必定如虎添翼,将岭南军主力一个不剩全都封闭堵死在江南道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郑荣说到这里,也是满面春风,精神似乎也好了不少:“且不论是否能够将岭南军在江南道全歼,经过这几仗,平叛大计算是大抵成功了,之后就是要准备如何恢复江南和整个朝廷的元气了。”

    郑荣侃侃而谈道:“治理江南首先靠的是官员,之前处置殷承良时候还有些投鼠忌器,没有将江南全部官员统统换掉,这次正好乘此良机,给他来个大换血。仪之也算是在江南做过官的人,对此处士林官场也甚是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人啊?”

    秋仪之想了想,笑着说道:“臣虽挂了个山阴县令的官衔,其实失职得很,几年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县外打仗办事,对江南官场也并不十分了解。不过臣斗胆推荐三个人――”

    郑荣笑了笑,说道:“你秋仪之也是见过英雄人物的,能入你法眼的,怕也不是寻常人等吧?”

    秋仪之拱了拱手,接着说道:“一个是我县里的帮办许容,另一个……”

    “哦?许容?”皇帝把他的话打断,“我记得他是郑鑫门下的人,怎么?这人也是有些才干的?”

    秋仪之没料到皇帝耳目这样清明,连许容这个皇长子郑鑫安插在自己身边眼线的来历也是一清二楚,便老实说道:“这个许容确实是大哥推荐在我身边的不假。不过臣这些日子在外头,县里头全赖许容料理。臣夸口说一句,臣这山阴县虽是一座偏僻小县,可要在江南找一座比它还要太平富足的县,怕也是不太容易。”

    郑荣一边听,一边点头,赞赏道:“没想到这许容倒也有些才干,看来郑鑫也并非全无识人之明。”

    秋仪之听皇帝品评起皇子了,赶忙岔开话题接着说道:“另一人乃是青浦知县黄万刚。当初倭寇作乱之时,这黄万刚带领全县百姓死守县城,没让倭寇踏入半步,可以说是颇有几分气节了。不过他治县没有多少亮眼的政绩,恐怕政务能力有所不足,望皇上斟酌用之,不要遗漏明珠。”

    这个黄万刚是个没有名气的小官,郑荣连他的名字都没提到过,然而听秋仪之对他评价不低,便点头道:“朕记下了。还有一人呢?”

    秋仪之说道:“郑庭航,是工部员外郎,派在江南参与管理漕运的……”

    郑荣道:“哦,这人我记得,是你的同年进士吧?记得当初审问殷承良手下两个小官时候,他还站出来说过几句话的吧?”当时审问的乃是越州州牧蔡敏和前任山阴县令李慎实,这两人的官职在郑荣眼里当然是小官,时隔久远,居然连名字都已叫不出来了。

    这件事情,秋仪之却是记得清清楚楚,忙道:“皇上真是好记性。当时堂上几乎要将江南官场的丑闻全盘揭露,偏偏有这个郑庭航挺身制止。当时大殿下和臣都以为他是殷承良的同伙帮凶,险些要治他的罪,却没想到他只是为了维护朝廷体面而仗义执言的。这样的人没有私心、只有胆量,皇上加以历练一番,必当能够独当一面。”

    郑荣听了感慨道:“这个郑庭航倒也有些古大夫的风范,如今这样的人太少了,朕看让他现在先在江南主管漕运事务,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若真是可造之材,朕必定不会埋没他的。还有许容、黄万刚两人,治理一个县怕是屈才了,让他们就地升任越州州牧、苏州州牧,先看看、试试再说。”

    秋仪之开口保举了三个人,皇帝居然是当即全部升官任用,没有批驳一人,这样的面子已经很大了,让秋仪之又是意外、又是感动,忙起身拱手道:“仪之看人颇有一些心得,此三人必是可用之才,若负了皇上的寄望,臣愿负连带责任。”

    郑荣却笑道:“办事的是他们三个,用他们三个的是朕,你不过是居中推荐罢了,能有多大责任?不过还有一人,若是让其遗珠乡野,可就是你的责任了。”

    秋仪之听了一愣,知道皇帝这是在点名要人,却不知他说的是谁,想了想只好问道:“臣愚钝,不知皇上所言何人,还请圣上明示。”

    “林叔寒,就是你身边的‘半松先生’,难道你忘了吗?”郑荣笑道。

    秋仪之听了又是一愣,心想:皇帝眼光确实毒辣,这林叔寒是毫无疑问的天下英才,如果能让他入朝为官的话,守牧一地便能造福一方、参赞中枢则更是天下万民之幸。然而以林叔寒的才学,想要当官的话,自然可以走科举正途,其实也用不到皇帝来破格举拔;若是他铁了心不想当官,即便是皇帝下了圣旨,他也未必没有抗旨不遵的胆量。

    想到这里,秋仪之不禁为林叔寒捏了一把汗,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

104 帝王心术

    郑荣瞥了秋仪之一眼,说道:“怎么?你还想继续留林叔寒在身边,不肯割爱给朕吗?这林叔寒才学极好,朕也是颇看得上眼的。你看你钟离师傅也这把年纪了,朝廷这么多事,他还能支撑几年?让林叔寒在他身边帮忙,顺便学习政务,过几年钟离先生退步让贤,让这林叔寒做宰相也不是天方夜谭。”

    原来皇帝不仅想让林叔寒入朝为官,还有叫他做下任宰相的打算,这样的恩遇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有的,就连素来知道林叔寒禀性的秋仪之,也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面对这样的良机林叔寒未必会不动心。

    于是秋仪之拱手道:“皇上不拘一格举拔贤才,纵然是上古三皇五帝的风采也不过如是,这是天下士子的幸事、江山社稷的幸事、也是百姓黔首的幸事啊!”

    郑荣知道秋仪之素来心气高傲,从不肯拍马屁、讲好话的,若是开口必然发自真心,因此脸上扬起了带着明显得意神情的笑容:“朕不拘一格岂止于此。平定岭南王府之后,岭南道要重新选派贤能担任流官,你猜朕选的是谁?”

    这岭南道素来是化外之地极难治理,朝廷向来不易羁縻,有时候就连主政的刺史都未必能选得出来,也正因为此,才有了派皇子、皇弟戍守岭南的决断、才有了郑贵这响当当的岭南王、也才有了今日的岭南王府叛乱。

    所以岭南道刺史的人选,不仅要足够可靠、而还必须要有足够的才干、又得有一定的威望,否则哪能镇得住这桀骜不驯的岭南道呢?

    因此秋仪之冥思苦想了好一阵,都想不出朝廷里头还有谁能适任这一大任的,于是他拱手道:“皇上天聪,岂是臣能逆睹的?还请圣上明示。”

    “杨尚章。”郑荣淡淡说道。

    秋仪之听了这个名字,却是一怔,问道:“杨尚章?他不是老丞相杨元芷的儿子吗?”

    郑荣又点了点头,脸上表情似笑未笑,显得深不可测。

    原来这杨尚章的父亲杨元芷乃是四朝老臣、三朝宰相,先帝穆宗皇帝懒政,朝廷上下全靠他一人打理,在朝野内外的威望都是极高的。杨元芷原本也同郑荣友善,却被伪帝郑爻逼迫,陷害当时还是幽燕王的郑荣谋反,间接导致了“讨逆之役”的发生。直到郑荣打进皇城、登极称帝,这杨元芷知道自己犯了圣忌,必然要受到处罚,便干脆服毒自尽了。

    这件事情不甚体面,因此朝廷宣称是杨元芷恰巧寿终正寝,没有沐浴皇恩罢了,死后该有的哀荣一点没少。

    知道整件事情来龙去脉的人,整个天下还活着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偏偏秋仪之便是亲历之人,也难怪他回答得有些结巴:“这……这……这怕是不妥吧?记得当年杨老丞相可是……”

    “就因为有了杨元芷的关系,朕才会去用这杨尚章。”郑荣说道,“他若是有半点异动,或者是怠慢政务,朕随时可用其父亲的罪过来处置他,叫他万劫不复!”

    郑荣这话说得语气极为狠辣,连身旁许久没有说话的钟离匡都觉得有些难听,干咳了两声,说道:“其实这杨尚章还是不错的人选。岭南王叛乱之前,他就是被朝廷派到岭南道的官员,非但没有附逆造反,反而是第一个从岭南道逃出来报信的,这样的忠心已是很难得的了。而且杨尚章才干也好、品行也好,也算是有些名气的,又熟知岭南道的虚实,任用他也算是眼下最合理的人选了。”

    钟离匡这一番话,好不容易才将紧张冷酷的气氛略微缓和了一下,却不料郑荣又插话道:“朕听说杨尚章的儿子杨瑾甚是聪明,已把他接到太学当中,派了专人伺候读书,将来进士及第,可保杨家三代家门昌隆,有这样的恩遇,杨尚章也不能不感动了吧?”

    皇帝口中的“杨瑾”秋仪之是认识的,当初在老丞相杨元芷的府中也同他接触过几次,知道这孩子的确是异常聪明,只可惜现在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却成了皇帝牵绊其父亲的人质,这也未免太可悲了些了。

    秋仪之一时不知如何应答,郑荣却说得兴致正浓,从半卧着的床上坐起,又从床上下来,坐到桌边的椅子上,说道:“不过岭南道军政大权不能赋予一人,朕另要选派一人到岭南掌权带兵。这岭南道蛮族猖獗、岭南王府残余未灭,这武职的人选就要更加慎重了。”

    这岭南道天高皇帝远,又遍地都是敌人,被派去岭南担任武官之人,手下必定要带着重兵、精兵,绝不同于内地其它各道领着一群窝囊废的所谓节度使,而是实实在在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军。

    于是秋仪之说道:“此人必须绝对可靠。不过皇上手下能带兵打仗的人多得是,三位皇子,我看都能堪重任。”

    郑荣听了,掩嘴笑道:“好不容易收拾了一个岭南王,难道朕又要再立一个岭南王,留给后人收拾吗?”

    秋仪之听了,立即知道自己话说错了,赶忙起身道:“这是臣思虑不周,胡言乱语,还请皇上治罪。”

    郑荣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道:“这里就朕,还有你师傅三个人,都是自家人,没有什么不能讲的,就连‘言者无罪’四个字都不必讲。你还有什么人选,尽管提出来好了。”

    秋仪之点点头,沉思了一下说道:“张龙如何?看他整军经武也颇有建树……”

    秋仪之话未说完,郑荣便打断道:“不行,张龙也就是个跑跑腿、管管事的才干,不能许以一道大权。”

    “张龙不行,那刘庆是更不行了。韦护将军如何?”秋仪之问道。

    郑荣思索了一下,说道:“韦护才干是够的,威望也不低……可是当年幽燕道叱咤风云的两员将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朕也舍不得再让他去异乡赴任,还是留在朕身边随时参赞军务好了。”

    秋仪之听郑荣说到这里,忽又想起号称“海内第一名将”的戴鸾翔来――这位戴元帅原本就是同郑荣齐名的无双良将,无论才干、操守还是人望,都挑不出半点毛病。可是皇帝对这位名将又颇是忌惮,自己当面提出来这样的建议,必然不会被皇帝采纳,相当于自讨没趣。

    于是秋仪之摇摇头,说道:“看来这样的人选实在是难以选择,臣也没主意了,还是留待皇上圣意独裁吧。”

    郑荣忽然放声大笑道:“没想到这天下还有你秋仪之想不出的主意。朕看最适当的人选就近在眼前,你秋仪之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