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权臣-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这番射击,杀伤敌军虽然不多,却毕竟让官军投鼠忌器,关上火力顿时有所减弱,幽燕大军便趁此机会,不断向潼关靠拢过来。

    崔楠这边的进展却极为有限。

    崔楠奉了幽燕王郑荣的命令,亲冒矢石赶到潼关门洞之中,略略了解情况之后,便当机立断,作出决策——让给后排军士高高举起巨盾,好似打伞一般,为前排拼杀的袍泽护住头部,让其能够放心同面前的敌军拼杀。

    崔楠乃是从区区一个大头兵开始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即便已晋封为讨逆将军,身先士卒的气魄却没有丝毫衰减。

    素来不善言辞的崔楠心中也知道,比起长篇大论的激励演说,还不如主将同普通士兵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敌军拼杀,更能激励起士气来。

    于是之间他稍稍部署一番,便提起短刀,在三两个亲兵侍卫的护卫之下,带领手托巨盾的兵士,冲出潼关,同朝廷官兵混战成一片。

    幽燕军兵见主将尚且不惜性命,头顶又有了保护,立刻士气大振,抖擞起精神,挺身向前同朝廷官军继续拼杀。

    即便如此,朝廷官军依旧占有不可动摇的人数优势,老将军白文波在关墙之上不断调兵遣将,力图进一步巩固和发挥这难得的优势,让幽燕大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若无意外变化,这道雄伟的潼关,还是拱卫京城洛阳无法攻陷的屏障,一如近三百年来一样,尽忠职守地护卫这大汉要害腹地。

    然而就在此刻,战局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原本打算凭借人数优势,不断派兵阻击幽燕大军的朝廷禁军,似乎失去余力不再奋勇向前,阵脚也逐渐凌乱,仿佛失去了与敌军拼杀的动力一般,阵线逐渐为幽燕大军蚕食。

    老将军白文波在关墙之上看得明白,立即发现其中变化,忙传令身边亲兵道:“我军之中似乎有些怪异,你下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立即来报!”

    那亲兵行个军礼便,过了半晌才连滚带爬地回命道:“启禀将军,戴……戴鸾翔来了,说是已投靠幽燕王,正在后方鼓动我军援兵临阵倒戈!”

    “什么!你说得可是实情?”那传令兵口齿清晰、声音清亮,然而所说的事实却是匪夷所思,让老将白文波也不得不再次询问确认。

    那兵丁点点头道:“小人也以为不过是幽燕军的疑兵之计,还特意去后军查看,果然见是戴鸾翔在一群军士护卫之下,向我军喊话。戴元帅小人是见过的,应当不会认错!”

    戴鸾翔在朝廷官军之中素有威信,又久掌禁军大权,在军中晚辈部下极多,若是他在这关节之上,策动禁军反叛,那战事必然会迅速向不利官军的方向扭转过来。

    即便是禁军不听戴鸾翔的话,没有立刻反戈一击,然而以对手的决心和战力,官军阵脚只要有一时松动,便会被幽燕大军抓住机会,一举攻取潼关,那京城洛阳便会**裸暴露在郑荣的刀锋之下。

    白文波乃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点道理他岂会不懂,知道此事万万不可等闲处之,便急匆匆布置了一下潼关防务,便带领二三十员亲信侍卫下关而去,要去会一会这个声称已投降幽燕王郑荣的戴鸾翔!
………………………………

141 鸾翔出现,军心动摇

    出现在朝廷禁军身后的戴鸾翔,并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确确实实的前将军戴鸾翔。

    戴鸾翔被皇帝郑爻下旨褫夺兵权,又为幽燕王郑荣的义子秋仪之半途营救之后,便已是心灰意冷,就在秋仪之安排的那座破庙之中,每日孝敬老母、教育子女,十几天日子过得也十分平静。

    乃至于戴鸾翔带了儿子戴松,亲自动手修缮房屋、开垦荒地,仿佛有就在此处隐居起来,聊渡余生之意。

    然而这一日,忽然有大量难民,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经过破庙之地往京城方向赶路。

    这间破庙远离大路,地处十分偏僻,本不应有这般人流经过。

    戴鸾翔觉得奇怪,便叫自己的儿子戴松前去询问情况。

    不问还好,一问便让戴鸾翔大惊失色:原来是当日一早,幽燕王郑荣便发大兵前来攻击潼关,潼关附近百姓就怕大军过境、生灵涂炭,这才纷纷抛弃家园,先往京城避难。

    戴鸾翔号称海内第一名将,当然是知兵之人,却也没有料想到幽燕王郑荣居然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之内,就彻底打通幽燕道同潼关的通道,并集结起大军向难攻不落的潼关要塞发起进攻。

    他有心亲临战场,一睹这难得一见的盛况,又虑及家中老母、子女无人照顾,正在逡巡难决之际。

    这时戴母拄着龙头拐杖从破庙一间偏殿之中走出,对儿子说道:“戴松都告诉我了,幽燕王爷领军攻击潼关,这时大汉开国以来鲜见的大战,我儿鸾翔不打算过去开开眼界么?”

    戴鸾翔听了,叹口气道:“儿子万念俱灰,实在是不想再这样的事情,只想着前半生热衷功名,没有尽过孝道,眼下服侍好老母亲就是了。”

    戴母岂能不晓得自己儿子的心意,知道他言不由衷,便道:“没想到我儿竟这样淡泊功名,却也难得。只是老身素来爱看热闹,这就要带我孙子、孙女过去瞅瞅。鸾翔既然无意前去,那就在此看家好了。”

    说着,就招呼戴松牵三匹马过来,极矫健地翻身上马,便领着戴松、银屏往东方而去。

    戴母这般举动,实在是出乎戴鸾翔意料,也连忙找了匹马,从后追上。

    戴母见儿子戴鸾翔果然跟了上来,知道自己这一番小小计谋果然成功,心中不免有些得意,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扬起笑容,快马加鞭,向前奔驰而去。

    戴鸾翔等藏身的破庙距离潼关距离本就十分接近,戴鸾翔一行又是弓马娴熟,不到两个时辰,就已赶到潼关附近,透过层层细雨,便能依稀看到潼关那座高耸入云的箭楼,而秋仪之此刻便被软禁于此。

    潼关之下,早已是重兵云集,大军四处集结、往来奔驰。隐隐约约的喊杀之声和血腥气味,都不停刺激着戴鸾翔的五官,终于使他勉强压服住的热血重新激荡起来。

    只听戴鸾翔对戴母说道:“此处是禁军后方,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又指着左前方一处高楼道,“那边有座酒楼,若其中没有禁军驻扎,我等何不登楼观看?”

    戴母闻言笑道:“儿子乃是大汉名将,战场交锋之事,自然听你主持!老婆子当然亦步亦趋了。”又转身叮嘱戴松道,“我戴家将门之后,又是三代单传,你将来也是要掌兵的,还不趁此良机向你父亲多讨教讨教行军用兵之法?”

    可是戴鸾翔乃是沙场之上,指挥大军同敌手你来我往、堂堂正正交锋的名将,也精通战场之中各种阴谋诡计,偏偏是对如何秘密潜入、偷营探哨之事一无所知。

    他带着自己的母亲、儿女走了没几步,便被掠阵督战一名中郎将远远认了出来,同身旁兵马略略商议一番,便纠集起两三百人,向戴鸾翔等人扑来,想将他擒拿住先问个明白。

    戴鸾翔却也机警,见状不妙,一面对戴母说道:“鸾翔做事不密,没想到自己在此处人头极熟,果然被认了出来,还请母亲稍稍回避,鸾翔在此为母亲断后。”一面抽出随身佩剑,仗马而立,护在戴母身后。

    戴鸾翔积威犹在,前来抓捕他的朝廷官兵见他这样沉稳,心中有些发虚,又并非奉命行事,因此行动便不免有些犹豫。

    正在他们犹豫之时,忽从斜刺里杀出一票人马,为数约在八十人上下。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虽没有重甲保护、也未曾骑马,却只用了不到一盏茶功夫,就将这群官军统统杀散。

    原来这些人,便是秋仪之留在潼关底下,未曾跟他一起上关的幽燕精兵。他们按照秋仪之的吩咐,又在阮文龙的安排之下,混到潼关守军之中。然而大战一起,原本就看不起守关兵卒的禁军将佐,便将其排挤出去,只安排了个守护大军后方的闲差。

    这份差事是既清闲、又安全,若是寻常兵丁被派来做这份差事,那早已喜笑颜开,回家便要烧高香不可。然而这群兵丁另有任务在身,见自己离开战场前线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帮不上秋仪之的忙,心中不免着急。

    他们又听军中传言,说是老将军白文波亲手抓了几个幽燕来的探子间谍,被关押在箭楼之上。别人尚且不知这幽燕探子的身份,他们却是清清楚楚,知道此人就是幽燕王义子秋仪之,便愈加心急火燎。

    正在此时,他们听闻禁军发现戴鸾翔行踪,且就在自己附近,互相商议一下,便抛弃岗位,且去看个究竟。

    戴鸾翔他们人人认得,一看果然就是幽燕王义殿下秋仪之从劝善司手中救出的这位名将。他们又见禁军集结起两百余人正要去擒拿戴鸾翔,二话不说,便提刀上阵,将意图对戴鸾翔不利的禁军,统统杀败。

    戴鸾翔也已认出他们,骑在马上拱手道:“多谢诸位搭救,只是这样一来诸位身份也已暴露。朝廷官兵人多势众,不好对付,诸位何不同我一同暂避?”

    没想到这些人没有丝毫撤退之意,其中一个口齿敏捷些的,上前拜倒在戴鸾翔马前,对他说道:“义殿下已被朝廷官兵所擒,被关押在潼关箭楼之内。他对我等都有救命之恩,我等虽不过是蚍蜉蝼蚁,却也不敢惜命背恩。只是不知如何救我家义殿下出来,戴元帅乃是海内名将,还望元帅教我……”说着,几乎坠下泪来。

    此人说话有情有理,不由得不让戴鸾翔感动。

    戴鸾翔想到自己也是秋仪之从劝善司爪牙手里,虎口拔牙一般搭救出来的,于情于理都没有不救他的道理。可他又想到自己现在同秋仪之之间,不仅隔了数万全副武装的禁军精兵,而且还有潼关的阻碍,若非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这种情况之下,谁也救不出秋仪之来。

    想到这里,戴鸾翔连忙翻身下马,亲手将那幽燕士兵扶起,叹道:“你家义殿下对我,还有我母亲家小,都有再造之恩,这份恩情不敢有片刻忘怀。可眼下我等若是硬闯,不但不能救义殿下出来,反而不过是以卵击石、徒送性命罢了……眼下只有盼着幽燕王爷及早攻破潼关,那样义殿下便不救自救了。”

    这话正好提醒了身后的戴母,只听她说道:“我儿此话才是正理。这潼关乃是天下雄关,朝廷精兵又云集于此,以王爷神武也不能轻易拿下。鸾翔何不以平日威望,动摇官军军心,以助王爷一臂之力?”

    戴鸾翔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也是一凛――他知道两军交阵之时,在战场之上被杀伤的人马并不多,拼的其实是双方谁更能保持士气旺盛,一方伤亡较多却因士气始终高昂而坚持到最后胜利的战例比比皆是――只要在禁军身后来个釜底抽薪之际,确实是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到在阵前同朝廷厮杀的幽燕王。

    于是戴鸾翔又翻身上马,驱马略略向前几步,深吸一口气,向身前禁军喊话道:“诸位将士,可认得在下何人?”

    朝廷禁军大多执着于面前厮杀,本来无人注意到身后发生的这一幕小小冲突,可听戴鸾翔这熟悉的嗓音一喊,便都回过头来观看。

    禁军将佐大多做过戴鸾翔的部下,不少人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又知道他作战不利,正被皇帝召回京去问罪――接替他的前敌指挥都已换了两任――却没想到戴鸾翔竟然在这两军交锋之时出现在这里。

    然而这些兵将大多知道戴鸾翔被临阵召回,多多少少也能猜出戴鸾翔此次回京凶多吉少,却没人知道他已被秋仪之救下,又做了投靠幽燕王郑荣的打算。

    只听戴鸾翔自问自答道:“在下便是戴鸾翔!在朝廷之中素来有些名气,想必诸位也未必不认识。在下受奸臣陷害,为当今皇帝所不容,眼看就要被害。却是诸位正在对敌的幽燕王爷大仁大义,派亲信将我搭救下来,这才留条性命,在此同诸位说话!”

    “不如一道降了王爷!”禁军之中忽然冷不丁冒出这句话来。

    戴鸾翔自己还没下定决心投靠幽燕王,不过是劝说禁军不要再为昏君效命罢了,话语之中也处处透出心虚谨慎,实在是没想到禁军之中居然有人借题发挥、高声附和,心中觉得奇怪。

    原来这些高声说话之人,就是郑荣派来混进潼关来的。

    他们先换上敌军服色,假装从河南溃散下来的禁军赚开潼关城门;随后装作体力不支的模样,占了潼关门口紧要位置不动,阻碍官军临关列阵;被连拖带拉般送到后军之后,便乘机起事,在关键时刻,作此这惊人之鸣。

    只听他们反反复复不断高喊“不如一道降了王爷”的口号,初时只有这百八十人喊话,反复几遍之后,便有五六百人跟着起哄,一时之间后军人声鼎沸,眼看禁军阵脚就要松动。
………………………………

142 善战者以攻心为上

    禁军之中几个基层军官见状,连忙下令手下兵士稳住阵型,不可慌乱。

    然而朝廷禁军乃是新败之军,本来士气不振。皇帝郑爻又两次临阵换帅,使其士气愈加低迷。新上任的老将白文波原本打算凭借潼关天堑,先轻轻松松打几个小胜仗,慢慢整顿队伍、提升士气。可没想到第一阵就被幽燕大军突破潼关杀入近畿,眼下一场鏖战,胜负尚在未知之间。

    朝廷禁军正面刚刚勉强鼓舞起勇气,要同幽燕大军拼个你死我活,在身后却出现了久未谋面又素有威望的元帅戴鸾翔,且听他言语之中隐隐有投靠幽燕王之意。

    这样一来,禁军难得的士气,不免收到严重打击,不仅不再继续向前厮杀,更有几十个胆小的士兵,扔下兵器开个小差逃跑了。

    其实戴鸾翔除了自己四个人之外,连同秋仪之留下的护卫,拢共才有八十几人。官军只要有个有担当的千总、都尉,率领本部兵马,就能将他一举擒获,再不济可将他赶走。

    然而戴鸾翔在军中威望素隆,禁军之中又多有对朝廷不满的,任是谁也不想做这只出头鸟,竟然听凭他在此处继续动摇军心。

    正在这时,负责作战的老将军白文波听到戴鸾翔出现在后军的消息,立即明白此事的严重性,抛下关前指挥的首要任务,领着几员亲兵就下关来到阵后,果见戴鸾翔在几十个身着守关兵丁的护卫之下,纵马站在面前。

    今日一战发生的怪异事体太多,白文波已经麻木,没有心思去了解事情缘由,只想着能够尽快将此事打发过去,便开口大声呵斥道:“是哪个在此蛊惑人心,还不给我噤声,否则难逃军法无情!”

    他素来以治军严格著称,一声令下,禁军队伍之中便再无人敢高声呼喊,顿时安静下来。

    白文波又驱马向前,在一片寂静之中,对戴鸾翔说道:“此处乃是血战沙场,戴元帅何不速速退去,以免瓜田李下之嫌?”

    戴鸾翔同白文波之间关系复杂。

    白文波是员老将,一开始算是戴鸾翔的上级;可戴鸾翔战功卓著,不就之后又成了白文波的上级。况且戴鸾翔作战喜欢同敌军野战决胜,而白文波讲究依据坚城要塞消磨敌军实力,两者看法往往相左,其实平常并不和睦。

    因而白文波在此手握兵权之时,没有乘机难为戴鸾翔,已是十分难得的了。

    戴鸾翔也清楚白文波对自己平素颇有微词、脾气又极爆裂,能对自己这样说话已是十分客气了,便字斟句酌道:“白老将军别来无恙。戴某前来,乃是来救将军的。现今朝廷昏暗、奸臣当道、陷害忠良,戴某忠心事主,却落得这样下场,便是最好证据。而幽燕王爷英明神武,白老将军何不奉其讨逆檄令,反戈一击,以成……”

    戴鸾翔正要长篇大论,拖延时间,却被白文波高声打断:“戴元帅的好意老夫心领了。只不过老夫为朝廷卖了五十几年的命,这把老骨头比不上戴元帅英才天纵、精忠报国,郑荣未必能看得上;老夫自然也无意去触他这个霉头。因此元帅无须多言,还请速速离开,莫要误了锦绣前程!”

    戴鸾翔听了白文波这段冷嘲热讽,却也并不动怒,说道:“戴某平素为人,白老将军及禁军之中将士,那个不知哪个不晓?若非走到山穷水尽、万念俱灰之时,岂敢背叛朝廷?戴某之言还望白老将军三思啊!”说罢,索性下马,朝白文波及禁军方向,深深一揖。

    戴鸾翔平日所作所为,白文波当然知道――即便禁军全军叛变,只剩一员战将孤身迎敌,那戴鸾翔便是此将――诚如戴鸾翔所言,若非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万念俱灰之时,戴鸾翔绝不可能投降敌军。

    想到这里,白文波竟一时语塞。

    这时戴鸾翔的母亲却驾马从一旁闪出,在马上拱手行礼道:“白老将军,可还认得我老太婆?”

    白文波见状惊道:“原来是老太君来了!确实老夫出乎意料。以老太君的履历,何不劝戴元帅回心转意,重新效忠朝廷,想必圣上又有恩旨。”

    戴母却放声大笑道:“白老将军说得好!劝我儿鸾翔回心转意的,便是老身我。我儿本来还想着陪昏君同归于尽呢,多亏老身以死相逼,这才劝他投靠了幽燕王爷!”

    白文波闻言,又复语塞。

    只听戴母继续说道:“我儿鸾翔一向恃才狂傲,同白老将军有些龃龉,这是常有的事,无须讳言。但老将军同老身死了的老头子却是好友,何不看在这死鬼的面子上,听老身一声劝呢?”说着,戴母便滔滔不绝地讲起道理来。

    戴母身份资历不凡,比之白文波还大了一岁,白文波不便直接打断她的话,正要寻个茬子接话过来,却听身边亲兵报道:“启禀老将军,幽燕军援军已到来,为数超过五万人,携带打量云梯,正准备强攻潼关,还请老将军定夺!”

    白文波听了,心里着急,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发狠下令道:“众军听令!戴鸾翔等人俱是朝廷钦犯,不要听其蛊惑人心!”又令身边一名都尉道,“你点五百兵马,这就将戴鸾翔等人拿下,只是要以礼相待,不可伤其性命!”

    平心而论,白文波也觉得皇帝郑爻处置戴鸾翔毫无道理可言,也不想由自己亲手将戴鸾翔擒拿住,又考虑到阵前军情紧张,发号施令之后,便拨转马头,带着亲兵侍卫回到潼关城墙之上指挥作战去了。

    那都尉听了白文波的命令,便点了五百精兵,匆忙列好阵型,便向戴鸾翔等人杀来。

    戴鸾翔见势不妙,正待领着自己母亲儿女及八十余幽燕军士后撤暂避,却听身旁的戴松挺身说道:“父亲且看孩儿手段。”

    只见戴松纵马上前,从马鞍一侧取过一支事先准备的竹竿――这竹竿前头用利刃斜向削去半截,被做成一支建议长矛的样子。

    他将竹矛擎在手中,略略瞄准,轻舒猿臂便将手中竹矛掷了出去。

    戴松膂力极为强劲,三四百斤的石狮子他空手就能抱起,这支竹矛被他全力一掷,果然不同凡响,带着诡异的呼啸声,一直插入那领军都尉的胸膛。

    那都尉也是虎背熊腰,却经受不住这一击之下的冲击,向后一仰便从马上栽倒下来,已然断气。

    众军见戴松手段这样厉害,不禁骇然失色,站在原地没有一个敢上前的。

    戴松却不迟疑,又取出一支竹矛,向禁军方向掷去。

    禁军之中一名检校服色的军官,随之被竹矛击中,也同样栽下马来,口吐鲜血,一命呜呼。

    戴松见自己初次上阵,就大显身手,心中十分兴奋,又取出一支竹矛,便举目在禁军阵中寻找将官,好取其性命。

    禁军之中骑在马上的检校、都尉、中郎将等见状,无不大惊失色,纷纷下马,暗自吩咐麾下将士取出弓箭,要将戴鸾翔、戴松等人先射成刺猬。

    戴松还在寻找狙击目标,其父戴鸾翔却已看出禁军动静,忙下令众人退避,离开官军弓箭射程范围。

    戴松不敢违命,随便找了前排一个千总,掷出竹矛断送了他的性命之后,又取出一支竹矛拿在手中,亲自为父亲断后。

    禁军之中都见识了戴松的本事,只怕当即就上了西天,哪敢尾随追击。待他们取出弓箭准备射击之时,戴鸾翔等人早已离开射程范围,遁入潼关一侧的城镇之中,再也寻找不到身影。

    戴鸾翔在禁军身后一搅闹,虽然未曾劝动一个官兵倒戈,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动摇了禁军军心。

    讨逆将军崔楠带领的幽燕先头部队立时感到前方压力骤减,于是一鼓作气又将战线向前推进不少。

    原本准备重登潼关关墙,指挥正面防御的老将军白文波,发现战况不妙,连忙下令关下所有预备队统统投入战斗。禁军兵力增强,阵线自然被稳定住了。

    然而幽燕大军进入潼关的兵力也随之加强,慢慢站稳了脚跟,朝廷禁军再也无法将幽燕军向外挤压。

    战事虽然朝向有利于幽燕大军的方向发展,却再次陷入僵局。

    正在此时,郑淼等人率领的五万援军终于到达潼关。

    幽燕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