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掌控者-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抽了抽嘴角,他赶紧跟了上去,不过数分钟的时间,就回到了庄园的别墅之中。
终究还是80岁的老人,进了屋在客厅休息了一会儿,爷爷才又起身慢慢进了书房,然后坐到书桌后面的高背椅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李旭依然没有开口,都装模作样到现在了,也不差着点时间。
还好,几分钟后闭着眼睛的爷爷开了口:“我见过那个犹太佬了。”
哟?李旭有些惊讶,不是因为那句“犹太佬”,而是没料到他会说这个,难道不应该继续夸奖几句他做空白银这件事,然后再敲打几句,让他不要自满吗?怎么一上来就说那个犹太佬的事情了?
“的确是个人才,也是个喜欢无视规则的赌徒,能从垃圾中发现价值的人,的确非常有眼光。不是不能替代,可换成别人就没法像他这么有效率,还得面对嗅到血腥味蜂拥而来的鲨鱼们。”爷爷继续说道。
“那么是要选择合作了?”李旭当即问道。
“……太贪婪。”半晌后爷爷这么说了句。
李旭了然,他们现在说的那个犹太佬,就是大名鼎鼎的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
垃圾债券也叫高风险债券,一般被评级机构评为bbb级以下的债券,都属于这个范畴,违约率很高,贸贸然买进的话很容易造成损失。
但46年出生的迈克尔米尔肯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一些大公司因为要保护小投资者而不能破产,信用虽低,价值却很高,在提供了高于a级债券的利息收益后,包装一下完全可以推销出去。
于是他一边收集这些有价值的垃圾债券,一边将其推销给各个基金、投资人,从中赚取利润,并用这个推动“杠杆收购”模型,促使企业并购。
从74年开始摸索,到76年成功获取利润,再从77年开始全力出击,短短几年他就赚了大钱,成为华尔街首屈一指的债券承销商。
米尔肯在这方面有着极其强烈的直觉,总能轻易的从一堆垃圾债券中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到了80年代初,他基本垄断了美国垃圾债券。
到87年入狱之前,米尔肯至少从垃圾债券中赚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被无数华尔街的同行膜拜,还有人将他和摩根相提并论。
当然,天才人物总有怪癖,而米尔肯的怪癖就是,对赚钱这件事痴迷到一种……超凡的境界。换句话说,他并不在乎赚了多少钱,他只在乎这些钱是不是自己的。
有两个例子李旭记得最清楚,在1986年的时候,米尔肯的德崇证券赚了大钱,米尔肯给一个手下的交易员1000万美元的年终奖。很多是不是?可你知道他给了自己多少年终奖吗?55亿美元!
没错,80年代中期的55亿美元。
然后,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事争论一笔市场费用,争论了想当长的时间,那个客户是同事开发的,但是客户是米尔肯的关系才有这个业务的,于是他坚持这笔费用属于自己。
最终公司把这笔钱给了他的同事,而之后的好几个月,米尔肯还在念念叨叨,说同事不该得到这笔钱,那么这笔有多少呢?12500美元而已。
所以,想要和这么一个爱钱如命,却又暂时没发替代的角色打交道,是件麻烦的事情。
“总要做出决定,爷爷。”李旭这么说了句。
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句话被他吞回了肚子,这种情况下有那么一句话已经足够,爷爷又不是傻瓜,自然会有自己的考量,有时候多一句不如少一句。
“罗伯特鲍德温的确不适合再执掌士丹利了,”爷爷终于睁开了眼睛,“你是对的,皮庞,士丹利需要一个充满进取的负责人,士丹利需要扩展国际业务,合并失败了,但我们可以操作的空间更大,那群蠢货做不到……”
他忽然站了起来,走到墙壁,呼的一下拉开了帘布,上面挂着一幅巨型的画布,那是标注着家族树的画布。
“不代表我们做不到!”面对着家族树,爷爷掷地有声的说道。
同样看着那画布,李旭无声的叹了口气,家族树最下面自然是他今生的名字了,爱德华皮尔庞特李二世,以及他那位堂姐的名字,埃莉诺露易丝李。
上面则是他今生父亲的名字,爱德华皮尔庞特李,以及他那位英年早逝的伯父,富兰克林斯宾塞李。
再上面就是他爷爷了,安德鲁查尔斯李,至于爷爷的上面……你以为会看到乔治hsd李?又或者罗伯特爱德华李?甚至亨利李?哈哈,怎么可能嘛!
那个李家可是弗吉尼亚的豪族,出过《独立宣言》签署人,独立战争骑兵师师长,司法部部长等一系列大人物。人家的根基在东海岸,怎么可能有直系族人来西海岸嘛,再说了,李这个姓也是爷爷来了西海岸后改的。
所以呢,再上面写的是……特么的约翰杰克皮尔庞特摩根!这个的上面自然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了。
我了个大草!这是李旭在弄清楚那两个名字的意思后的第一反应。
………………………………
第六章 很简单,很微不足道
“要让鲍德温下台可不是见容易的事情,爷爷,”李旭这时开口说道,“而且士丹利那些老人,也不一定会看得起垃圾债券的利润,他们总是将企业文化挂在嘴边,对任何改革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破坏这文化。他们不像您,知道取舍和与时俱进,他们已经落伍了。”
如果不是您的伟大理想,也不一定会接受,他同时腹诽了一句。
“再说了,现在父亲才是士丹利的合伙人,”李旭随即又道,“当初‘无礼六人帮’夺权的时候,父亲是支持他们的。”
“那就找他们那一伙的人接班,反正我要求的是,一个眼光开阔,愿意进取的领导者。”爷爷当即转过来说道。
任何地方都少不了权力斗争,摩根士丹利也是如此,让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始老去变得保守,年轻人就该登上舞台了。
“无礼六人帮”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以罗伯特鲍德温为首的六个,相对那些老人来说比较的年轻的合伙人,在70年代初攫取了摩根士丹利的权力,对臃肿迟缓的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因为在那些老辈眼中,他们粗鲁、缺乏幽默,没有银行家应有的温文尔雅风格,所以被冠以“无礼六人帮”的称号。
看起来他们好像很有功劳,但实际上没什么好值得称道的,一来无论是谁坐到那个位置上都会进行改革,不改革公司就跟不上时代就要衰落;二来这个“无礼六人帮”也是等很多要害部门的老人退休后,自己上去掌权了才开始跳反的;三来十年之后,也就是现在,鲍德温也已经开始变得保守起来。
事实上,在记忆中的那个历史里面,鲍德温也在83年被赶下台,理由同样是保守和不思进取。
李旭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包括之前关于米尔肯的事例,是因为重生之前他有一个朋友正在做实习交易员,天天在qq群里吹嘘这一行的魅力,还贴个“投机是天下最富魔力的工作”之类的签名。
这恶劣的家伙经常给他私发交易图,并得意洋洋的宣称自己做了多少多少,虽然总共也就几百甚至几十美元。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给他发一些关于高盛、摩根士丹利的传记资料,以彰显自己的博学。
李旭被缠得不耐烦了,也就看了几本,却没想到现在用上了。之前所有和金融方面有关的先知先觉,包括亨特家族白银案,都是从那些书里知道的。
至于为什么重生十多年后还能记起来,你不知道重生都会有金手指吗?李旭的金手指有两个,一是就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前世的点点滴滴只要花时间,总能回忆起来;二是非常强健的体魄,从小到大没有生过一次病,在床上能够轻易将邓莉君杀得丢盔卸甲。
当然,如果你要说那些,重生20年一事无成,没有积累,连短片都拍不好,可一拿到正式摄像机,立马可以将原版原汁原味复制出来,然后弱智反派纷纷送脸下乡。
又或者重生前普普通通,重生后立马表演天赋点满,亲和度点满,人脉随随便便经营下,好感度就满了,世界也变成以能力说话的世界,长时间分居两地的圈内老婆感情点满。
要说这些没有金手指,非常真实……你开心就好。
所以,李旭知道,自己是主角,百分百是主角。好吧,也有可能是反派大boss,但那又如何呢?不妨碍他好好玩上一次。
“可是近30位合伙人,想要拉到一半人支持的话,爸爸必须要出面,可他要是出面,难免会被看做是背叛鲍德温。”李旭这时又道。
1980年的摩根士丹利还是合伙人制,每个合伙人的意见都很重要,而不像股份制,大股东的话语权总要比小股东高一点,摩根士丹利要等到前世里的86、87年才会整合成股份制。
其实吧,背叛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改换门庭的事情多着呢,他今生的老爹最初是跑去高盛做事的,最后被爷爷强行要求回来。
但有时候风评还是会起一些作用,所以,除非老爹能在赶鲍德温下台后成为士丹利的掌门,并创造更多的利润,否则背叛这个词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等鲍德温自己下台,像历史上那样,还是省省吧,这可是混乱的80年代,晚一年整合资源就要少赚多少利润。
“不用担心,我会处理的。”爷爷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话,显然觉得这件事他插不上手。
李旭耸了耸肩,随即转移了话题:“那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呢?”
“明年无论谁上台,都要放松金融管控,这是大家已经决定的事情。”说到这个,爷爷的语气很轻松。
所谓的“大家”,自然是指那批能参加美联储年度会议的人了。
“只是放松管控?”李旭眨了眨眼睛。
“……暂时只能如此。”爷爷沉默了下后如此回答道,忽然就变得有些萧索,“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见他这个样子,李旭不由呲了呲牙,显然,爷爷已经不认为自己能活着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了。
即使如此,他也不肯放弃,毕竟是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和理想,真是拼了。
至于是什么愿望和理想,哦,很简单,很微不足道,只是……重建摩根财团而已。
毕竟,对于一个私生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当家族正式成员纷纷被赶出舞台后,被排挤出去的那个人却带着集团重新站立起来,更解气更打脸呢?
是的,李旭今生的爷爷,安德鲁查尔斯李,或者说安德鲁查尔斯摩根,是杰克摩根的私生子。很正常,那个时代的金融大鳄们,除了洛克菲勒那个怪胎外,没几个不找情妇,私生子这一套更是从欧洲一脉相承。
不知道为什么,小摩根很喜欢安德鲁这个私生子,一直带在身边照顾――好吧,至少爷爷是这么说的,而且他对小摩根也充满了感情。
然而,私生子终究是私生子,就算小摩根很喜欢他,在家族内部依然没有地位,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就被排挤到了西海岸,改姓李后在小摩根的暗中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事业。
说实在的,这狗血的情节让李旭在第一次了解到的时候浑身的鸡皮疙瘩,果然是现实比小说更离奇?还是这根本就是一本小说?
总而言之,爷爷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由自己把因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而拆分为三个集团的摩根财团重组。
七年前的三家顶着摩根头衔的集团,负责英国以及欧洲业务的摩根建富,以投行为业务的摩根士丹利,以及商行为业务的jp摩根,会在百慕大度假区的岩洞湾酒店召开会议讨论合并事宜,他在其中出力不小。
但因为利益分歧太大,加上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座大山,最终无疾而终。
这件事给爷爷打击,仅次于奶奶的去世,不过大概也因为这个,他才会在现在认真考虑李旭那些预言性的建议。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一座大山,不将这座大山搬开,重建摩根财团就是一句空话。但是想要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却需要不断尝试,这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除此之外,因为利益的关系,三个集团不一定会愿意合并。与其考虑合并,不如壮大自己,然后吞并他们。”李旭是这么说的。
当然了,不是一次说完,而是通过各种插嘴、提问以及灵机一动,在这几年里面,夹杂在普通谈话里,直接的间接的传达给爷爷,两世为人的李旭可不是什么大着嘴巴。
一句两句,爷爷可能不会在意,但听得多了总会思考一二。加上李旭的话语权和信用度,在这几年里一点点的不断增加,这才又了现在的谈话,正视他的那些零散提议。
然后,李旭就可以从容布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谈这个了。”爷爷这时摆了摆手,“另一件事,除了那个犹太佬,我跟澳洲人也见过面了,很有意思的小子。”
李旭当即抽了抽嘴角,好吧,鲁伯特默多克只比自己父亲大一岁,被你叫做小子也是完全可以的。
“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喜欢用谈判解决问题,”爷爷继续说道,“我跟他透露了一点你所说的,传媒帝国的构思,他很感兴趣。”
“哦?”李旭挑了挑眉,“那么您的意思是……”
然而爷爷没有接话,皱眉寻思了片刻才又道:“没想到默多克不声不响的,已经收购了那么多家美国的报纸,那些传媒集团已经迟钝到这个地步了?”
那是当然。李旭在心里这么说了句。美国在80年代可是掀起了并购狂潮的,他记得一个数据是,80年代初还有300多家各式各样的媒体,到了20年后只剩七八个大型传媒集团。
并购狂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但这个时候的好莱坞却是史上最虚弱最茫然的时刻。
华纳还没有和时代合并,米高梅的《天堂之门》即将上映,迪斯尼的市值只有20亿左右,福克斯捞到了《星球大战》系列可还是入不敷出,可口可乐无心经营哥伦比亚,环球整体平庸,只有派拉蒙在巴里迪勒和迈克尔艾斯纳、杰弗瑞卡森伯格三个人的带领下还算不错。
所以,想要将好莱坞掌控在手中,现在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
第七章 跳跃的话题
前世的时候,在网络中查找好莱坞的相关信息,总会发现他们好像在有意无意的宣扬一件事,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部强大而又精密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因为利益而牢牢咬合在一起,可以为了利益做任何事。
除非是那个圈子的人,否则想要进场只会被坑,那帮家伙连华尔街的钱都敢坑。
真的是这嘛?当然不可能,水永远是在往前流动的,形势永远是在变化的,2000年的好莱坞运作方式,能拿到连录像带都还没完全普及的1980年来吗?1930年的拓荒年代有人敢纵火烧别人的电影胶片来剪出竞争对手,让他到1980年来烧个试试!
至于用所谓的电影拼盘计划来坑华尔街的钱,哦,说这话的人大概从来不知道,不良证券是怎么销售出去的吧。
当然了,你要是开了弱智光环……还是那句话,你开心就好。
回到正题上来,80年代初的好莱坞,因为一系列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比如电视业的冲击,比如大大小小电影公司之间的乱战等等,制作环境相当的混乱。
再加上美国电影人在这一时期,始终被欧洲的文艺片和新浪潮运动牵着鼻子走,直到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三部曲之后才有所好转,所以远远没法和20年后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那个好莱坞相比。
不过,再怎么落魄,独占的北美电影市场也有30亿美元的票房,想调整方向并不困难。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将好莱坞掌控在手中,现在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掌控一两家电影公司没问题,你父亲就有华纳和派拉蒙的股份,掌控三四家电影公司也可以做到,赫斯特家有一些迪士尼的股份正要出售,”爷爷沉吟了下后这么说道,“但是想要将八大都收入囊中,恐怕不会有人愿意看到。”
没错,现在好莱坞还是八大制片厂,《天堂之门》还有几个月才会上映,米高梅还没有被逼入绝境,自然也还没和联美合并。
“更何况,按你的想法还要整合电视台、报纸、杂志,动作太大的话,会吸引太多的目光。”爷爷继续说道。
“不一定非要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李旭微微一笑,“父亲可以直接控股华纳,间接控股福克斯;等我的成人礼过了,能成立投资控股公司了,可以直接控股迪士尼,间接控股派拉蒙;至于哥伦比亚和环球,母亲那边可以想想办法;最后尽可能削弱米高梅和联美,再让别的人去竞争。”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办法,集中一个人控股不是没有办法,尽管有《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样的反垄断法案,总能转弯抹角的找到控制的方法,资本最喜欢的就是规则越多越好,规则越细越好。
只不过,转弯抹角的次数越多,控制力也就越低,不符合爷爷的要求,所以分开由不同的人控股是个不错。
爷爷并非想不到这点,只不过他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习惯公司一个人说了算,通常只会将这种方法放在最后考虑,更何况……
“你母亲?”爷爷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提议不怎么满意。
我会告诉你,再过几年rb人就要过来大肆收购,哥伦比亚和环球都被卖掉了吗?李旭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但他并没有多话,在这种时候他才不会去触爷爷的霉头,爷爷不喜欢母亲这件事又不是什么秘密。
其实最开始父母结婚的时候,爷爷虽然不太满意但也没说什么,毕竟从西海岸起家,必然会在远东经营有人脉,rb也是其中。
但在伯父车祸身亡,必须父亲回来继承家业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美国处于金字塔尖的那批人当中,就没有过亚裔妻子,别看美国精英一口一个目田皿煮,蓝血贵族情结那比一般人强烈多了。
所以上流社会基本上都是相互联姻,最低最低也是找犹太人,亚裔根本不在考虑范围,更不用说亚洲人了。
那位伯父还在的时候,李旭今生的老爹老爱德华,自然是不用在意这个,可老爱德华要作为家族脸面,以家族掌门人的身份出入上流社会,这门婚姻就非常不合适了。
尤其是爷爷自诩小摩根的继承者,并怀揣重建摩根财团的……“伟大”理想,那自然是怎么看都不顺眼,并要求他必须离婚。
遗憾的是,父亲可不像伯父,从小就被严格要求,一言一行都被关注,所以有些叛逆。别的不说,在wasp群体明确表示厌恶犹太人,以及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公然声明不会雇佣犹太人的年代,居然跑到高盛去做事,性格可见一斑。
其他的,跟在儿子的交易员后面捡漏,还不出声提醒这种小事就更不用提了。
总而言之,老爹将爷爷的要求顶了回去,很强硬的顶了回去,一来二去,爷爷最终还是妥协了,毕竟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只是,他本来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儿媳,这之后就更不顺眼了,而且多多少少有些牵连到李旭。也亏得他从12岁开始坚持不断的在家里刷声望,断断续续刷到现在,爷爷目前尊敬或许还差点,但友善肯定是已经到头了。
毕竟嘛,孙子终究是自己孙子,还是个出色的孙子……为什么读起来这么别扭?
“我们需要盟友,爷爷,如果默多克有那个意愿的话,和他结盟,和他组建一个传媒集团是个不错的选择。”李旭跳过那个话题继续说道。
爷爷皱眉不语,也不知道思绪是否已经被带了回来,于是李旭马上又道:“您知道,想要重组摩根财团,舆论方面的控制和影响是必须的。”
这是肯定啊,大家都知道“钢铁大王”卡内基是热心公益的慈善家,可有几个人知道他的私军镇压自己工厂的工人时毫不留情?当年工人可是一人两杆枪,依然被他的私军打得屁滚尿流。
同样,hsd的黑人私生子,敲黑奴牙齿自己用这些事情几乎没人知道,大家提到他除了所谓的美国国父外,大概就是落樱神斧了。
当初的摩根财团的确无比耀眼,但也正因如此,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其重建。所以,想要做到这个,除了前面讨论的种种外,控制舆论引导舆论也是必然的事情。
自然而然的,抓住目前的这个必须要转向,但还未开始转向的机会,将好莱坞抓在手中,那就是必须的事情。
嗯嗯嗯,这是李旭的理论。
“我会考虑的,然后让人讨论方案,再征询你的意见。”爷爷最后这么说道。
我去,这一下四五个月都搞不定。李旭忍不住在肚子里腹诽了句。
不过他也理解,别看在这里讨论起战略布局,讨论起要控制哪个哪个公司好像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