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方人传:江湖路-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中的意思,很明确。

    那就是这江湖中人若是到了杭州城,若是看了这西湖之水,便会流连忘返,便会沉醉于其中。

    当然,这段话的意思,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并不能当真。

    但是,杭州城内的夜景,的的确确能使人,忘却恩仇,不能自已。

    还记得有一位诗人曾作过这样一首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的山外青山,诗中的楼外楼,还有那来此西湖的歌舞,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在描述着城内的繁华,以及奢靡。

    想当年,南渡君臣为何会轻社稷?为的,不正是这西湖的歌舞,以及城下的美人吗。

    而如今,百年已过,杭州城内的风气依旧,依旧是能使人沉醉,是人心沉沦。

    其实,说来也是讽刺。

    因为,虽然江南一地,祸乱已起,百姓流离失所,但杭州城内管弦吟唱之音,却依旧是此起彼伏着。

    街道角落的阴暗处,无力起身的难民们,正相互簇拥着,试图借助彼此身上的体温,来驱散这冬日的寒冷。

    灯火明亮的街道之上,刚刚食用过米粥的难民孩童们,也依旧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在向来往于街上的行人们,索取着衣食。

    这些孩童们,很可怜,但也很无奈。

    他们父母们已是将朝廷发放的大部分事物,都让孩子们先食用,好让他们有了力气之后,再向城中的贵人们,讨食。

    只不过,孩子们毕竟也还只是孩子,不懂得花言巧语,不懂得该如何讨要食物。

    他们只能用他们那祈求般的眼神,看向路上的行人。若是行人不做回应,他们便会小步跟上前去,走上一小段路。

    孩子们只会这么跟着路人,从来都不会说话,不做打扰。

    若是走累了,若是知道路人当真是厌烦了他们的跟随,那他们,才会停下脚步,寻找下一位,好心之人。

    于是乎,在目送着一位有一位贵人走后,在看着同行的小伙伴,都已是拿着路人们赠送的物品,回去寻找爹娘之后,只见一位蓬头垢面,身穿单薄灰衣的小女孩,却是孤零零地来到了一家酒馆的店门之外,看向了进出的酒客门。

    她已经在这条街上,来回地走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也许是路人们觉得这小姑娘太脏,也许是夜晚的西湖美景,让城里的杭州人,失去了白日里的善心。

    总之,她的那双已是被冻的有些僵硬的手中,还是空无一物,没有人愿意给她半点施舍。

    但是,她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回到父母的怀抱。

    因为,父母们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东西了。

    所以,她今晚必须要带点东西回去,任何东西,都可以。

    然而,这污渍,以及这灰尘,虽然能够蓬垢她的脸颊,但却无法泯灭她眼神之中的那一抹纯净。

    她的眼睛,很漂亮。

    而能在如此年纪就有了这双漂亮的眼睛,那想必她长大之后,定会是一位,美丽之人。

    她的眼神,也很干净。

    虽然村落被倭寇们毁去,虽然她已是在外出乞讨,但她的眼神之中,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也没有流露出低人一等的感觉。

    现在,她已经走的有些累了。

    所以,她才会在这家酒馆门前,驻足歇息一下。

    一方面,她是想等自己恢复了体力之后,再去乞讨。

    另一方面,她记得父亲跟她说过,酒醉之人容易挥霍财物。

    因此,她才会选择才酒馆的门前歇息。

    她也希望能有一位醉了酒的好心人,能给她一点食物,或者钱财。

    但是,世事总是不如人意,生活也总是趋于无奈。

    她已经是在酒馆的店门前,站立了很久,也送走了许许多多的酒客。

    可还是没有人,愿意给她任何东西。

    于是乎,就见她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提了提精神。

    她已经发现,有些东西,还是得靠自己去争取的。

    所以,她便是给自己打了打气,然后才转过了身,准备再次在这条街上,寻找下一位好心之人。

    然而,就在她重新拾起信心之时,就在她转过了身之后,她却是看见两道黑影站在了她的眼前,挡住了她的视线。

    其实,夜晚的这条街上,还是很黑的。

    所以,在被这两个人影挡住了原本就已是微弱的光线之后,她便是抬起了头,看向了这两人。

    然后,她便发现,这两个人影,其实是两位美丽动人的大姐姐。

    一位姐姐身披白色貂皮外衣,长发及腰,脸上轻施的粉黛,将她那张美丽的面孔,衬托的更加的动人。

    另一位姐姐同样是身材窈窕,粉色的长裙之外,虽然穿着一件棉袄,但却还是无法掩饰她那凹凸有致的身材。

    小女孩见这两位美丽的大姐姐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还以为自己是挡住了别人的去路。

    于是,她便连忙的小跑了两步,给两人腾出了位置。

    只不过,她并没有跑远。

    她只是换了个身位,来到了两位大姐姐的身旁,想要跟她们,走上一段路,而已。

    她不想挡住别人的去路,也不懂得如何开口向人索取。

    她只知道跟着别人,希望别人跟给她一点东西。

    然而,就在她换了个身位之后,那两位大姐姐却也是同样的转过了身,再一次站在了她的面前。

    随后,只见那位身披白色貂皮外衣的女子,没做任何言语,而是直接褪下了那件外衣,并蹲下了身,将这件附有温度的衣物,披在了小女孩的身上。

    “小妹妹,你很冷吧”。女子微笑着,说道。

    她其实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微笑而已。

    而且这种表情,她每个夜晚,都会对爱慕她的那些男人,笑。

    但今晚,她这般善意的微笑,却是温暖了小女孩,那颗冰冷的内心。

    小女孩没有说话,只是愣愣的看向了这位大姐姐。

    她其实已经从大姐姐的笑容中,看出了对方想要将这件贵重的衣物,送给她的意思。

    只不过,她不明白,这件看上去如此昂贵的衣物,这位大姐姐却为何要送给她呢?

    随后,那位褪下衣物的女子见小女孩没有说话,便是浅浅的笑了一声。

    紧接着,她更是将左手手腕处的一直翠绿的手镯,摘下,并将它,塞进了小女孩的怀中。

    “当掉它之后,你们一家人,就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女子再一次的笑道。

    小女孩见这位大姐姐不仅是将自己的衣服给了她,而且还将如此贵重的手镯塞进了她的怀中。

    这一时之间,她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于是乎,她也就只能是瞪着她那双干净的大眼睛,看向了这位大姐姐。

    女子见小女孩还是没有说话,也没有太在意。

    她只是轻轻的拍了拍女孩的脑袋,再次笑道“去吧,去买些吃的吧”。

    小女孩此时的心中,已经很是开心。

    因为,她这一晚,终于是有了收获。

    因为,她和爹娘,将不会再挨饿了。

    于是乎,就见她连忙的向这位大姐姐鞠了三躬之后,才含羞的道了一两个字“谢谢~”。

    说完之后,她便是对着这位大姐姐,感激的笑了一笑。

    然后,她才转过了身,小跑向了临街的一条阴暗的过道之中。

    ………………

    在目送着小女孩的离去之后,那位心善的女子,才起了身。

    她身旁一直都未开口的美丽女子,见她竟然将这件貂皮外衣给了那小乞丐,便是不解的轻声道。

    “姐姐为何要将这外衣给她?”。

    她不明白,其实只用给对方一些钱财,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对于她的提问,她口中的那位姐姐却并没有做出回答。

    也许是没有了厚衣的掩体之后,也是让她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寒冷。于是,她便是道了一声“回去吧”。

    之后,她便是挽上了妹妹的手,向着远处,走去。

    ………………………………

    ……………

    其实,这两位美丽的女子,是来自于杭州城内,最有名的一处青楼。

    花满楼。

    但是,由于今夜的花满楼,即将召开江湖人士的武林大会。

    所以,这平日里,夜夜笙歌的青楼,便是停下了一切的活动,为这些江湖义士,腾出一片空地。

    而也正是因此,这两位来此于花满楼的头牌姑娘,才能够在最为繁忙的夜晚时分,在街上,游玩着。

    ……
………………………………

第二十一章 花满楼

    第二十一章

    花满楼,也俗称江南第一楼。

    这也是令一部分江湖中人,令许多达官贵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要进去喝一杯酒的地方。

    青楼,与妓院不同。

    两者之间最大也最为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妓院里的女子只做皮肉生意。

    而青楼里的姑娘,只卖艺,却不卖身。

    俗话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要知道,任何一间青楼的女子,几乎都是能歌善舞,通晓音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的女子甚至还有武艺在身,与妓院里只懂得讨男人欢心的庸脂俗粉,有本质上的不同。

    她们之中,有的曾是王公贵族家的娇女。只因家族受人迫害,家道中落之后,才会在这青楼之中,卖着艺。

    她们之中,更多的是穷苦人家的女子。只因家中困苦,父母不忍孩儿受苦受饿,被逼无奈之下,才将幼小的女儿,送入了青楼。

    所以,青楼中的女子,已是见惯了人间的冷暖,看透了人世间的七情六欲。她们不仅仅是在人格上高出普通人一等,更是因为有了悲惨的经历,才会让她们的身上,不自觉的散发出那一种,让人‘我见犹怜’般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对于常年在江湖上混迹的侠士,以及达官贵人来说,则是致命的。

    这些人,在见惯了江湖上的生与死,朝廷里的尔虞我诈之后,也只能是从青楼的女子中,得到一些安慰。

    也难怪,世人总说,青楼多芳草,侠女出风尘。

    而西湖湖岸边的这间被人称之为花满楼的青楼,更是青楼中的楼外楼。

    这花满楼之中,只有十二位女子,且十二人皆为头牌。

    她们这十二人,曾经各个都是身世显赫之人,曾经是普通人甚至就连许多达官贵人都不可能与之相见之人。

    和正是由于这些姑娘们过往的身份,才会在无形之中,为这座风尘中的花楼,营造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最为重要的,还不仅仅如此。

    花满楼,最令江湖中人敬佩的地方,还是因为二十年前,这间青楼之中,曾经走出过一位令许多武林人士,都为之倾心的侠女。

    这位青楼女子,于江湖动乱之际,虽未做出力挽狂澜之功绩,但却也是在那个年代,发出了一声,令无数人刮目相看的宏愿。

    最后,这位侠女,与许多当年的大人物一般,同样是为救天下苍生,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这也是为何,江湖人士会愿意将如此严肃的武林大会,放在这青楼中举行。

    这算是一次祭奠,也可以当做一次哀悼。

    而如今来到江南的某几位门派的掌门人,当年也曾经与这位侠女,有过一段纠结的过往。

    ……

    坐落于西湖最为繁华地段的这件青楼,已是亮起了所有的红灯笼。

    花满楼。

    这座楼,楼体的一半,是建在湖岸之上,另一半,则是延伸至湖水之中。

    整座楼是由结实的楠木搭建,并且楼外的墙体,全都已是刷上了九层红漆。

    在夜晚时分,在每层楼楼外悬挂的红灯笼的照耀之下,这间青楼,便是显得格外的艳丽。

    同样的,眼下的这间楼的楼内,也已是灯火通明。

    由于楼高三层,且二三层楼中,只有包房,不设厅堂。

    平日里的达官贵人,若是想要欣赏一楼舞台上的歌舞,要么只能是在一楼的大厅之中,择位而坐,要么就只能是倚靠在二三层楼中的四方过道的木栏之上,俯瞰着中央楼底下的演奏。

    只不过,平日里还算宽广的高层过道之上,此刻却是站满了人影。

    这些人,各个年纪轻轻,手持兵器。

    但他们衣着却并不统一。

    一部分人身穿黑白道袍,一部分人身穿黑色马甲,一部分人全都青衫在身……

    总之,一眼望去,便可知晓,这些人,应该是来自于各大门派的弟子。

    但他们唯一相同的一点,是他们的眼神。

    无论是二楼,还是三楼上的侠士们,都是在默默地注视着一楼大厅处的那些,门派之中的大人物们。

    此次江湖大劫,武林十二大门派,已有十一门派到场。

    点苍派的三阳道人,是在今日午时,才带着弟子们,赶到了杭州城,来参加这场武林大会。

    但这原先定好到场的十二大门派,却还是不见瑶池仙宗的踪影。

    而江湖之事,迫在眉睫,既然已经定下日子,那即便瑶池之人没能如期到场,也只能按时召开。

    大厅之中,最中央的那张桌子之上,坐的自然是佛宗之人。

    不过,佛宗之人有戒律在身,不得进出风月场所。因而,此次前来召开大会的佛宗之人,便只有空智大师,无尘主持,以及无念小师傅了。

    另一张同样是靠近中央的圆桌之上,则是坐着四人。

    施无为师兄妹二人,以及苏无轼和王征南自然是坐在同一张桌上。

    其余从入云观下山的道宗弟子,则是在二层楼的过道之上,观看着这场大会。

    中央厅堂的正前方,原本是供姑娘们歌舞的舞台之上,正站立着一位手持折扇的中年人。

    此人身着灰白色长袍,乌黑的秀发齐束于头顶。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此人的那双眼,以及眼中所透露出的眼神。

    目光如炬,囧囧有神,形容的便是他的眼神。

    而他,也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

    他来自于天下第一富商,墨家。

    他是墨家掌管财物的大总管,也是墨长空的叔伯辈,名叫墨若华。

    此次武林大会,墨家并未派遣其余人员到场,只是让这位大总管,前来会见各大门派的掌门。

    他见吉时已到,但瑶池之人还是未能到场,于是便只能是对着楼内的众人,开口道。

    “诸位掌门,吉时已到,但瑶池仙宗却还是未到,所以,此次武林大会,便正式开始吧~”。

    说完之后,他先是顿了一顿,并面带笑意地看向了场上的一众掌门们,然后才再次出声道。

    “在下墨若华,是墨家之人。虽然墨家此次并未派遣人员到场,但我家兄长,愿意为此次前来的所有武林人士,安排并提供食宿。希望借此,也能为江南之地的百姓,尽点绵薄之力”。

    ……
………………………………

第二十二章 盟主

    俗语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军队行军打仗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粮草。

    若是这后勤供应不足,就算是再强的军队,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战力。

    同样的,对于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武林人士来说,后勤的补给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这些人若是在宗门之内,尚且还是能自给自足。但若是出了宗门,若是长时间的作战的话,食宿,便是成了大问题。

    所以说,墨家能为他们这好几百号人解决了食宿的问题,已是好事一桩。

    事实上,这数十年来,但凡江湖上发生了一些大事,那墨家的人便自然会出现。

    但墨家之人不涉足江湖恩怨,只为正道门派,解决必要的生活问题。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江湖各大门派,也都愿意给墨家一分薄面。

    而这也正是墨家日益壮大,家中产业遍布全国的原因之一。

    眼下,花满楼中的这位来自墨家的大总管,便是接下了这场武林大会的主持之任。

    毕竟,如此重要的大会,有些不方便说出的话,还是需要一个武林之外的人,来说的。

    “想必诸位也听说过,朝廷的大军正在北方抵御北元的入侵,暂时无力抽身南下,所以才让各位武林人士,南下先行抗倭”。

    他说的,是实话,也是朝廷放出来的话。

    只不过,这些话,只能用来欺骗无知的平民百姓,而已。

    在场的所有人,早就已是对朝廷的这番举动,嗤之以鼻。

    那位头戴黑色貂皮毡帽的五棍门门主孙长兴,冷哼道“墨兄弟,大家是明白人,无需理会朝廷所说的这些屁话。这倭寇才几百人而已,若是说这偌大的朝廷,连几百上千的人马都凑不出来,那我孙某人,是万万的不信”。

    他隔壁桌的一位身穿黑红长衫,面若重枣般的中年男子,同样是厉声道。

    “哼!这朝廷,先是让锦衣卫搅浑了江湖水,然后再将这些残杀百姓的罪名,全部推到了倭人的头上。现在,又要我等江湖中人来此平定乱事,这明摆着,就是要我们自相残杀,好让他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说话之人,正是那烈阳宗宗主,吴少刚。

    他本来就对朝廷的做法,很是不快。

    眼下见有人提起此事,当下便又开始恼火。

    而他这句话刚一出口,在场的所有大人物们,也都是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

    毕竟,对于他的这番话,在场之人,也都是心知肚明。

    但无奈的是,沿海一带倭寇本就横行已久,再加上南方宗门之人入了海后,更是直接导致了今时的这番乱局。

    所以,他们这群人也是在迫不得已之下,才会南下的。

    墨若华见场中的气氛有些凝重,于是便轻咳了一声后,才对着方才发话的两人,笑道。

    “还请两位掌门先息怒。此事于情于理,确实是朝廷的失职”。

    他稍稍顿了一顿,表情微微变得严肃了几分后,才继续对着众人,正声道。

    “只不过,虽然朝廷不义在先,但眼下百姓已然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苦不堪言。若是我等江湖中人再不出手,只怕这些无辜之人,或许还有更多人,都将要因此而受难”。

    他的这番话,说的很慢,但却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墨家从商,商人善巧言,且八面玲珑。

    他方才见那两位门主已将恩怨引向了朝廷,便只能是辗转腾挪,让话题,重归江湖。

    依旧是白袍在身陈凤,略有所思看了一眼这墨家的大总管后,对着孙长兴,还有吴少刚,正声道“眼下形势所迫,朝廷之事先放一放。还是先解决武林之事吧”。

    有了墨若华先前的那番话,在加上雪山宗宗主的助声,孙长兴也只能是识趣的不再言及朝廷之事。

    而身为烈焰宗宗主的吴少刚,脾气向来火爆,尤其是看不惯人世间的卑鄙之事。

    眼下,他见自己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便愤愤道。

    “我们十一大门派之人都已经到场,我倒要看看,这些倭寇们,还有那些入了海的南人,敢不敢再杀回来”。

    墨若华再次无奈的笑了笑,他知道对方心有不平,只是想要发泄罢了。

    他并没有接下吴少刚的话语,而是看向了在场的众人,开口道。

    “诸位,依墨某拙见,眼下最重要之事,还是先选出一位有能力带领众人平乱之人,作为此役之盟主。否则的话,众多江湖义士,将会有如一盘散沙,难以发挥出各位应有的实力”。

    他说的并没有错。

    在场的这些人的修为,却是很强。

    但若是不能够正确的引导,那这份强大的实力,很可能将得不到众人想见的结果。

    对于墨若华所说的盟主一事,在场的所有人也并未发出任何异意。

    只不过,这盟主一事,似乎是勾起了吴少刚的一些不好的回忆。

    他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一些事。

    于是,生性暴躁的他,便是再次出声道。

    “哼,二十年前我就说过,儒宗之人都是伪君子。可那时候,诸位都不相信于我。现在好了,你们看看,儒宗连一个人都没派来”。

    事实上,在场的老一辈人,经历过那场纷争的人都知道,二十年前的武林盟主,正是儒宗的一位前辈。

    而许多人也都还记得,当年这初出茅庐的吴少刚,就曾经挑衅过儒宗的大弟子,秦卫明。

    只是,那时的秦卫明,早已是入了武道,修为超出同辈之人一大截。

    所以,吴少刚那挑衅的行为,自然是算作为自讨苦吃了。

    “哎,我说老吴啊,谁不知道当年你是因为楚姑娘心属他人,才回去挑战那秦卫明”。孙长兴笑看着对方,酸道。

    但说出此话之后,他也同样是语气一转,对着吴少刚,沉声道“儒宗之人没有来此参加武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