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耀九歌-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歌诀是什么?”沈璃听到李沐的低语,继续问道。
李沐此时心情既有激动,又有伤感。他转头对着沈璃说道:“太一道的武学总纲。”
“太一道”这三个字,对于沈璃来说,十分陌生。但是李沐也没有继续向她解释。他将玉册放进怀中,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拍了拍手掌,拉着沈璃的手,说道:“走,我们先把这里的事情了结。”
沈璃先是一愣,然后一喜。她可以看出李沐现在很高兴,非常高兴。以至于他主动地牵起了自己的手。沈璃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也顾不上嫌弃李沐那满是泥土的手掌,任由他牵着自己向前走去。
李沐带着沈璃回到了厨房,他先洗净了手,然后带着沈璃往厨房后面的地窖走去。地窖的门没有锁,李沐直接走了进去。在地窖的一角,李沐看到了一个已经昏迷过去的少年。他与自己应该差不了多少岁,有着一张看上去稚嫩的脸。不过他现在的状况可不太好。他双手双脚都被绳子困住了,面色苍白,嘴唇上面满是皲裂。看样子,他又好几天没有进水进食了。
李沐把他背到了厨房中解开绳索,喂了他一些水,然后用真气将他唤醒。
“你你你们”他看到李沐,反倒是有些惊慌。“救救”
李沐连忙说道:“不要紧张,我们是天玑宫的弟子,路过此地,发现有恶人占了客栈,我们已经将他们全部制服。”如今这种谎话,李沐真的是信手拈来,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
那人听到这话,脸色终于缓和下来。而沈璃则是找了一些剩菜端了过来。那人也是饿了许多天了,也管不上太多,只是一个劲的狼吞虎咽。
等他吃了一些东西,李沐就让沈璃把吃的拿走了。因为李沐曾经听说过,饿极了的人,一下子不能吃太多。饿久了的肠胃一下子灌入太多东西,反倒容易被撑死。
“你叫什么?”李沐问道。
“李招财。”他回答道。然后他又看了看李沐和沈璃,问道,“敢问恩公大名?两位救我了我的命,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二位!”说着,他跪在地上就要磕头。
李沐连忙扶起他,微笑道:“我叫晏东阁。你要报答,我正好有件事交给你去做。”
“恩公请说。”李招财急道。
“现在你不用急,你可以先休息一会,然后在日落之前,去官府报案。”李沐安抚他,“毕竟贼人我们都已经抓住了。”
“好。”李招财满口答应。
“行了,先休息休息。”李沐对着李招财说道。
然后,他站起身,在沈璃耳边说道:“去收拾下东西吧,我们该离开这里了。”说着,他拉着沈璃,走了出去。
李沐去打听叫来了易凡,然后三人各自回屋收拾好了东西。三人正要走的时候,姚少言却是走了出来,拦住了三人。“三位这是哪里去?”
“我们去哪里,似乎和您并无关系吧?”易凡说道。
“如果三位无事,我想请三位做我的保镖。护送我们去胜州。价格随便你们说,只要我能给。”姚少言腆着笑脸说道。
李沐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原本这是林大彪的活,但是熟料林大彪和匪徒竟然是一伙人。而自己这边三人竟然还就料理了林大彪这一伙人。于是在姚少言心里,三人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此去胜州虽然不远,但是经过林大彪这么一处,姚少言的心又提了起来。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爷,外加妻子幼女,这三人上路若再遇到什么变故,恐怕没有能力应对。所以,他生出了想要招揽三人的意思。
“胜州啊。”李沐感叹了一声。胜州是他的故乡,隐莲郡是他的家。如今离家半载,李沐听到这三个字,也陡然升起了一股思家的忧愁。“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除了惦记家中茶馆,以及父亲李列。李沐也没忘记,宁知桐还在等着自己给她一个交代。“知桐那里。她说过让我回去找她的。”李沐想到这里,看了一眼沈璃。后者若有所觉,低下了头。
可李沐转念一想,自己如今被通缉,消息应该也传到了隐莲郡。自己自幼生活在那,熟识自己的人可不少。若是被人认出来,引来追捕,又如何是好?想到这里,李沐心中又有些动摇。
姚少言察言观色,以为李沐内心正在权衡,于是,他趁热打铁道:“对,胜州黄竹郡。就在胜州东南。我姚家虽然横遭大劫,但是尚有钱财。三位又有恩于我,我定当有所厚报。”说着,他伸出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根手指捏在一起,剩下二指弯曲。“至少是这个数。到了之后,另有重谢。”
见到这个手势,易凡目光一亮,他在背后扯了扯李沐的衣服,贴在李沐耳边说道:“帮主给的钱财,可剩得不多了。”听到这话,李沐回头看了易凡一眼,易凡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李沐深吸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沈璃。沈璃也看着他,但是目光之中,似乎是在走神。
“这样么。”李沐心中再三权衡。最后,在姚少言期待的眼神之中,李沐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东皇太一篇
李沐、沈璃、易凡三人作为姚少言这一家的保镖,坐上了姚少言的车。因为人数比较多,所以姚少言租了一辆大马车。姚少言和女眷们呆在车内,而李沐和易凡客串起了车夫。
两人都是会驾车的人,李沐的驾车技术也很不错。易凡对此有些愤愤不平,他说:“这得加价。”姚少言对此没有拒绝。
一行人往东走,走了两天来到了一座名叫干阳镇的镇子。这镇子距离柳溪城不算远,也算是一座比较热闹的小镇了。五人外加一个小孩在镇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他们一共要了四间上房。这对于平日没有太多生意的客栈老板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大生意。所以老板对于他们都十分热情。
简单安顿好之后,五人聚在一起吃饭。饭菜很是丰盛,这是姚少言特地交代的。李沐现在也知道了姚少言不差钱,所以也就安心享用了。
饭桌上,小莲抱着小满,正在给她喂饭。小满这两天里,也和李沐三人混熟了,一点都不怕生。李沐三人坐在一起,聊一些有的没的。他们答应下了保镖的任务,也承担起了保镖的职责。但是两天下来,他们并没有发现有人想要对姚少言不利。另外,李沐也没有发现可能来追捕自己的人。那些武学院的人,似乎被自己完全甩开了。
这让李沐的心愈加放松起来。
人就是这样的,若是每天都是高压之下,就会一直紧绷着。但是若是压力骤然消失,那么那根弦就会放松下来。
吃完饭,几人各自回屋。
李沐点燃了屋里的蜡烛,然后在小桌子旁坐了下来。他郑重地从怀中掏出《九歌诀》,摆在了桌子上。
玉册还卷在一起,上面的泥土已经被李沐完全清理干净。天知道李沐用了多大的毅力,才忍住自己一探究竟的**。毕竟马车在路上,人多眼杂。沈璃和易凡可以算是自己人,李沐倒没有想着避讳他们。可姚少言夫妇就是彻彻底底的外人了。李沐对他们并没有太多信任,自然不会把《九歌诀》展现在他们面前。
《九歌诀》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太一道的武学传承,八大门派一直都在追寻的东西。宗师堂和武学院,都可以说是李沐的敌人,若是再加上八大门派,李沐已经算得上是与整个江湖为敌。哪怕是邪派星隐宫,与太一道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沐不敢保证,他们对《九歌诀》没有兴趣。
所以,李沐只有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会取出《九歌诀》。
《九歌诀》安静地躺在桌面上。玉册卷在一起,像是一根棍子。长不过一尺,粗不过碗口。李沐深吸一口气,伸手打开了那束着的金线。
玉册在烛光之中缓缓展开,碧绿的玉石映着光芒,似乎隐隐有光影在其中流转。
李沐看向玉册上的字迹,庆幸他能够看懂。大贠立国至今,语言文字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变化。本朝的庞恭庞大人,在改革之初,曾提出过简易文字,移风易俗。但是这一条很快被士林打压了下去。李沐在拿到《九歌诀》之前,也曾有些担心,他怕《九歌诀》是用晦涩难懂的字体写成,他会不认识。不过现在来看,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天衍九歌,御神之章!”开头处,这八个字映入眼帘。字体雕琢精细,镶以金丝,所以分外清晰。李沐口中又重复了一遍这八个字,然后又继续往下看,这八个字之后,便直接是第一篇。
“篇一《东皇太一》。”李沐看着那些字体,磕磕绊绊地将全篇读了出来。“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呃。”李沐有些懵,因为他发现其中大部分字,他都认识,但是所有的字全部拼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完全不明白这些字的意思了。
苏先生曾经讲过诗律,所以李沐觉得这个兮字在这之中应该没有深意。那如果全篇去掉兮字,李沐又看向了玉册。“吉日辰良,穆将愉上皇。抚长剑玉珥,璆锵鸣琳琅。瑶席玉瑱,盍将把琼芳;蕙肴蒸兰藉,奠桂酒椒浆。扬枹拊鼓,疏缓节安歌,陈竽瑟浩倡。灵偃蹇姣服,芳菲菲满堂;五音纷繁会,君欣欣乐康。”
李沐想了想,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理会这些文字的意思。“良辰吉日,什么什么让皇上开心。轻抚长剑和玉环,什么什么在发出琳琅声响。坐在瑶席上喝酒,蒸好什么,祭奠桂花酒和红椒汁。扬起锤头抱起鼓,开始慢慢歌唱。其他的乐器一起演奏。什么穿着美丽的衣裳,满堂都是芬芳。五音俱全,你要安乐安康。”
“这个,是说宴会时的情形么?怎么感觉不太对劲?”李沐疑惑地自言自语。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个理解,明显是一知半解。不过,他并没有任何气馁。
《九歌诀》作为太一道武学总纲,自己若是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意味,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其他门派的武功秘笈还罢了,太一道可不单是一个门派,它更是一个教派。作为曾经拥有国教地位的太一道,其武学之中,自然夹杂了许多相关道家信仰。
李沐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对道门相关的了解。这部分知识,他在武学院被顾霜华留下看书的时候,稍稍有些涉及。但是李沐从那里得到的知识,并不足以支持他来理解《九歌诀》。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对于某些专业的东西,若是不知其中三昧,可能读上千遍,也不会让其义自现。
李沐想了想,决定先浏览一遍再说。于是他接着往下看去。《东皇太一》篇之后,还有十篇。分别是:《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按照一桑道人和岳叶枫的说法,九歌共十一篇,既可以看成一门武功的十一招,也可以看成十一门不同的功夫。可李沐看着看着,没有丝毫头绪。
他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将玉册翻了过来。因为一桑道人临终前提及,在《九歌诀》背后,有瀛洲仙岛,太一道宫的海图。李沐玉册翻到背面,但是他只看到一片与正面迥然不同的字迹。正面《九歌》十一篇,所有字迹都是极为工整,而背面的字,却带着几分潦草和随意。而且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背面的字迹,仿佛带着某个人的个人风格。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带着几分凌厉。
“长生之道,未必逍遥。分神之法,定须历劫。今大道将隐,太一专法不可失。特刻于玉册,传于后人。”李沐读到这里,全身一震。
分神之法!
武学院顾霜华一生都在追求的法门。太一道真正的分神之法!
李沐还记得岳叶枫在一桑道人墓前所说的话。
顾霜华的分神之法,乃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法子。岳叶枫靠着那个方法,修炼出了法相四明王,威力巨大。但是他说,那并不是真正的方法。太一道真正的分神之法,可以让人身负多项绝学,修炼多个出神异相。每用一种武功,就可以动用一个出神异相加持。
这是何等可怖的力量!
“不过,岳居士不是说,这方法太一道也已经失传了么?”李沐忽然有些疑惑。“如果是刻在《九歌诀》背后的话,应该不会失传才对啊。”
………………………………
第二百四十章 奇正之别
() 除去《礼魂》篇之外,其他十篇便需要分神之法来修炼。
“收神于外,存神于内。道心稳固,存真去伪。不惧外邪。方能放一搏。此法乃死求活也。稍有差池,灰飞烟灭。”李沐继续看下去,这段占了两片玉简,就是为了说明分神之法的危险性。
不过,当李沐看到道心稳固,存真去伪这八个字。他眉头一皱,想起了顾霜华的分神之法。
因为有岳叶枫成为试作在前,在他的解释下,李沐也很快弄明白了顾霜华的意思。他的分神之法,是意图在纳精境界开始,纳入杂念,然后通过藏意境界,将杂念全部藏入真气之。以此来达到出神时,能够拥有多个出神异相的效果。
但这个方法的危险性,岳叶枫已经强调过了,完全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寻常武道,纳精境界就开始注重修心。纳精境界的本质就是要明心见性,明白自己最大的特点,以此来提高自己操纵真气的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实力。
故武道之路最惧心存杂念,因为随着实力提高,杂念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到了藏意境界,杂念很有可能会变成心魔。走火入魔这四个字,很有可能让人真气失控,经脉俱废。若是侥幸未死,那也会成为一个废人。
顾霜华的分神之法,完全反正道而行之。其凶险,可想而知。
而太一道的分神之法,前提便是要求道心稳固。这符合武道正常的规律,可以说是遵大道而行。与顾霜华那个分神之法,完全是奇正之别。
李沐继续往下看去。接下来,那写的字迹开始讲解真正的,太一道的分神之法。“初始为太一,一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生万物。魂魄者亦循天道。魂魄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魂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二名爽灵,阴气之变,属于五行;名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胎光主命,爽灵主人,幽精主欲。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意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分魂分魄即为分情分欲。以魄转魂,以魂转魄。”
“诵诫修持,遵循法戒。根基稳固,则可以非常之法,行非常之事。分神之始,在于破念。破灭一切念头。坚守本心,宛若礁石固立潮头,不动分毫。分神之二,则是神受,受利剑之伤,分情分欲,分魂分魄。分神之,在于交互。魂即魄,魄即魂。魂魄交互,如能魂魄交融为一,又能一一分别,分神之法由此大成也。”
李沐看看上面的字迹,又陷入了沉思。这不知出自何人之的字迹,在有限的篇幅里,竟然还是把魂魄简要介绍了一遍。而对于真正的分神之法,相比之下,可谓寥寥数语。
李沐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九歌诀》作为太一道武学总纲,本来就是为太一道弟子准备的。然而,太一道当年可是国教地位,说句道门巨擘,恐怕还小看了太一道。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太一道弟子,难道会不知道魂魄么?这人在这里还要重新介绍一遍,难道这不是多此一举?
“难不成,从前也有非道门弟子,修行《九歌诀》的例子?”李沐猜想着,一边将这分神之法在脑记下。这法子的内容他只是粗略了理解了一下,因为缺少相关的知识,李沐暂时也没有办法深究。李沐打算将《九歌诀》再看一遍。因为他还没有发现一桑道人所说的,《九歌诀》背后的海图。
“如果没有海图,就没有办法找到瀛洲仙岛,太一道宫了吧?”李沐即是没有出过海,但是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然,太一道的秘密也不会隐藏至今了。
可李沐又翻来覆去将《九歌诀》看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有海图。别说是海图了,连点图案都没有。玉册的背面,只有那写的字迹。
难道说,是写字的这个人抹去了海图?李沐脑海之冒出了这个想法,但是很快,他就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排除。《九歌诀》在一桑道人的时候,应该就是这般模样,否则,一桑道人也不会说关于海图的消息。而且他也见过一桑道人的字迹,跟玉册上面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字如其人,一桑道人的字和他的人一样温尔雅,锋锐内敛。和这张扬无比的字体,显然应该是个风姿卓越,并且相当骄傲的人。
李沐站起身挑了挑灯芯,然后继续坐在座位上参悟《九歌诀》。
时间一寸寸过去,李沐也觉得自己有些眼花。他收起了《九歌诀》,然后吹灭了灯,上了床。坐在床上,李沐脑海之也都是《九歌诀》的影子。
太一道的武功如何,自不必多说。就说一桑道人展露过一次的那一招剑法。仅仅是用剑意,就切开了天字第二号宗师董汶的周天星斗。当时的李沐,是完完全全被震惊了。然后他才产生了想要学剑的想法。
李沐回想着当时的情形,盘腿在床上调息起来。武道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沐很明白这一点。对于招式,他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得心应。他现在更注重内功的修为。
因为当世武道,修行即修心。从纳精境界开始,就要逐渐引入本心的概念。纳精境界应该体悟的特点,自身的特点,武功的特点,将两者结合之后的特点……这些都是李沐还没有头绪的点。
先说自身的特点,这其实应该算是对自己的认知。然而人想要真正认清自己,却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李沐可以说出易凡是怎么样的人,岳叶枫是什么样的人,沈璃是什么样的人,可他没有认清自己应该算什么样的人。
自己足够冷静,也足够有应变。自己从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但是如果真的怒气上涌,自己也会失去理智。李沐在脑海向想着自己的优缺点。可是,他越想越有些茫然。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很容易就可以归纳出那人的特点,但是当自己审视自己时,角度却是多重的。这样就更难让自己认清自己了。
我是谁?这个字,不知道难道了史上多少先贤。那是对人终极的自我认知。武学一道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弄清这件事,但是它也要知道自身的特点。
再说到武功。李沐现在所掌握的武功,内功是道门的混元一气功,夹杂着些许迎风御气诀。剑法则是十招九仞剑法,外加招风雪剑法。一共一十招剑法,但是都没有成体系,换句话来说,都是散招。不过,他这散招和一桑道人那补天散还不同。
补天散原本就是道门武功,一桑道人在原本招式的基础上,从道藏典籍之,又悟出了一些招式,添加了进去。形成了自己的补天散。他的补天散虽然没有招式上的连缀,但是根本意气相同,属于同一门。
李沐的九仞剑法和那招风雪剑法,完全就是不同的风格,自然谈不上什么意气相同。要归纳自己现在所有武功的特点,李沐也没有办法说出来。
如果算战斗的特点的话,李沐倒是想到了一点。那就是以伤换伤。因为鲛珠的存在,李沐只要不受致命的伤势,那么就可以以超越超人几倍的速度痊愈。这给了他以伤换伤的底气。
可,这算自己的特点么?李沐脑海想着这个问题,思索过后,他暗自点头。“算。”如果说暂时不知道自己的本心本性,但是知道自己拿的战斗方式。这的确也是一个特点。
然后,这个特点和招式相结合……
李沐皱起了眉头,难道自己今后都要走不要命的路子么?可是,自己能受伤并不代表自己喜欢受伤。在李沐的想象之,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于人对敌,总要游刃有余才对。
于是,李沐又犯了难。
真气在李沐经脉之穿行,先通十二正经,再过奇经八脉。每转行一周,便又增强几分。纳精境界的真气,比起练气境界的真气要凝实很多。更何况李沐这真气还吸纳了最初鲛珠之的真气,只凭内功的话,李沐已经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可惜现在有了《九歌诀》,却还是不得其门。”李沐略微叹了一口气。他对《九歌诀》其实是抱了相当大的期望的。他期望自己能够从有所悟,然而事实是残酷的。那种得到绝世武功秘笈,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