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巅峰剑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也不差啊,冒家的小公子发起威来更是厉害,连我这个当大哥的都要害怕。”侯方域打趣道。
几个人旁若无人的说说笑笑,完全不把刚进来的风无恨四人放在眼里。
李君兴奋地听着江南四公子的对话,眼睛都不够用了,直到胡懿敏拉了她一把才醒悟过来,坐到了表姐身旁。
“好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了,奴家先为大家唱一首《凤求凰》吧。”董小宛轻移莲步走到一张古色古香的琴旁边坐下说。
听到董大家要开始表演了,众人赶忙各自寻找座位,绣房里并没有太师椅八仙桌这样的传统家具,只有长短不同的铺着极厚软垫的舒适椅子和造型别致的春登,摇椅,四公子坐到那极厚的软垫上,整个人都陷了进去,根本无法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董大家莞尔一笑道:“这种椅子叫做沙发,就是为了让人放松才设计成这样的,公子们随意就是,切末拘谨。”
“董大家果然有情趣,连寻常的座椅都弄得如此精巧舒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侯方域挑起大拇指赞叹道,其他三人也跟着点头称是。
“名字也起的雅致,沙发二意境深远,只是闻名就让人飘飘欲仙了。”陈贞慧忍不住又拍了一记马屁。
董小宛抿嘴一笑,刚要谦虚两句,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风无恨忽然插了一句:“你这个沙发不大地道啊,严重缺乏弹性,正宗的沙发是要在垫子里加弹簧的,那样坐起来才舒适。”
本来风无恨能进来听曲纯粹是沾了三个女生的光,当胡懿敏说擅长音律的时候,董小宛就起了兴趣,特地让丫环看了一下,听说是三个唇红齿白的佳公子就决定邀请他们了,至于阴阳脸的风无恨完全是顺带着捎进来的,四公子也没把他当回事,此刻他突然出言批评董大家设计的沙发,怎么不令人义愤填膺。
“村野匹夫,座椅里怎么能加弹簧,那东西是机器上用的你当我不知道么?”方以智直接出言讽刺。
“山东来的书生懂什么,小方不要和他计较。”侯方域一派大哥风范。
“机器上用的东西怎么不可以用在家具上呢?只要能提供弹性就行。还有沙发的名字是取自西洋文sofa,并非董大家独创。”风无恨辩驳道,他有点不服气,正规的沙发当然要用弹簧,他们这点道理都不懂,真是枉称才子了。
“哼,按照这位兄台的理论,就连床铺之上也可以用弹簧替代褥子了?荒谬之至!”冒辟疆冷冷地说。
“有何不可?床垫里加弹簧那叫席梦思,懂么?土条。”风无恨眼皮一翻,反唇相讥。
“你!”冒辟疆显然脾气比较大,站起身来就要发飚,居然敢称呼风流倜傥,博学多才的江南四公子之一的他为土条,真是肺都要气炸了。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争了,沙发的名称确实是取自西洋文的音译,小宛曾在上海港口的西洋海船上见过这种家具,回来以后加以仿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弹簧,所以画虎不成反类犬,让这位公子见笑了。”
董小宛看见事态要激化,赶忙出来打圆场,不过这个阴阳脸的公子的见识震得让她惊异,居然给西洋床垫取了个席梦思这样优雅的名字,这样的才情真让她感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江南四公子到底是斯文人,见董小宛出面说话了,也就不再争论,只是用鄙夷的目光傲视着风无恨,仿佛他只是一只卑微的小爬虫。
叶大小姐和胡懿敏见风无恨和四公子争论,也不出口帮腔,只是静静的听着,不时地笑笑,胡懿敏还和叶馨咬着耳朵说:“没想到你这位未来的相公知识还真是渊博呢,你知道么,去年我从你们铁厂定制的一百套特制弹簧就是为了制作席梦思和沙发的,我看江南四公子也不过如此,比你家无恨将军差多了。”叶馨大小姐甜甜的一笑,也不说话,心里却美滋滋的。
只有李君小妹妹紧张的不得了,看见自己这方面的人和江南四公子起了争执,急得小脸通红,偏偏又插不上嘴,心里痛骂着风无恨:这个死阴阳脸,居然和英俊博学、武功又高的四公子抬杠,真是自寻死路。
幸亏争执很快被董小宛平息,风无恨的小命才得以保全。李君小妹妹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了,诸位能在小宛这里相聚,也算是有缘人了,听我一首《凤求凰》大家都静静心吧。
众人赶忙不再出声,洗耳恭听董大家抚琴唱歌。
随着一阵清澈悦耳,犹如天籁的琴声,董小宛的歌喉也展开了:
相遇是缘,相思渐缠,相见却难。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因不满,鸳梦成空泛,故摄形相,托鸿雁,快捎传。
喜开封,捧玉照,细端详,但见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
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后,众人依然呆坐,半晌才一起鼓掌:“董大家真是琴艺歌艺双绝啊。”
“献丑了。”董小宛微微一笑道:“刚才胡公子不是说要和奴家探讨音律么?还请赐教
(本章完)
………………………………
第256章 争风斗才
董小宛惊艳而又婉丽的弹唱完一首《凤求凰》,然后抬头望向胡小姐,微笑着说:“刚才胡公子不是说要和奴家探讨音律么?还请赐教。”声音甜得心跳。
风无恨望向胡小姐,也表示敬佩。
“赐教不敢当,在下偶然习得一种西洋乐谱,现在拿出来大家探讨一下吧,纸笔伺候。”看来胡懿敏早有准备,她虽然迫于父亲的压力把精力专注于日升昌的事业,可是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爱好者,家里珍贵的古琴不下十余把,对于乐谱更是深有研究。
董小宛示意小丫环拿过一张竹纸和一枝旅宋国的进口铅笔交给胡懿敏,然后胡大掌柜就趴在沙发旁的小茶几上写写画画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
董小宛拿着那张画满直线和小蝌蚪的竹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终究还是无奈的摇摇头:“胡公子,这天书一般的东西是什么?”
胡懿敏矜持地一笑,讲解道:“这是从极西的欧罗巴洲传来的一种乐谱,是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比起咱们常用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标注音级要复杂得多,更能体现出高中低音和各种乐器的声调,音律覆盖极宽,现在虽未普及,但是将来一定会流行开来的。这是我用五线谱纪录的《凤求凰》的音律。”
“还有如此神奇的东西?”董小宛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胡公子,你一定要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小宛啊。”
“这个好说,我闲暇时候写了一本专讲五线谱的小册子《律吕正义》,抽空叫下人给董大家送来便是。”胡懿敏得意道。
“那就多谢了,胡公子如此博学,而且只听了一遍就能把《凤求凰》的曲子记下来,真是让小宛佩服,以后还要多多来往才是。”董小宛听说有小册子相赠,更加喜不自胜。
看到胡公子得到美人的青睐,侯方域不由得有些酸意,干咳了一声提醒她这边还有四位客人呢。
“怠慢各位公子了。”董小宛回身对江南四公子点头致歉,然后说:“小宛的曲子唱完了,也算抛砖引玉,现在该客人们表演了。”
这是流行于秦淮河畔的一种最新娱乐方式,青楼的头牌以沙龙的性质和客人们进行互动,主人先表演一番,然后客人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题诗,或作画,或唱曲,或对对子,总之是各显所长,每个人心底的表演**都会被沙龙女主人巧妙地激发出来,使整个聚会的气氛达到一个顶点,这比单纯的一个人表演要有趣的多,江南四公子当然懂得这个玩法,他们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表演项目。
“我们四兄弟在来之前确实预备了一些雕虫小技,既然董大家有令,那我等就厚颜献丑了。”侯方域面有得色的说道,眼睛还瞟了刘子光等人一下,嘴上说着献丑,做出来确是一副献宝的模样。
“还要借用董大家的笔墨纸砚。”侯方域说,董小宛绣房中琴棋笔墨这些东西自然是齐备的,不消片刻,一张上好的宣纸便铺在了书桌上,董小宛亲自磨墨,众人也都围拢过来,看侯方域表演书法。
写点什么呢?侯方域到底是才思敏捷,眼睛在房间里四下瞅了瞅,看见刚才胡懿敏用五线谱标注的《凤求凰》了,对,就挥毫作一幅《凤求凰》!
主意打定,侯方域左手轻轻托着右手的衣袖,以免沾上墨迹,右手挥动狼豪,在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一幅飘逸灵动的草书《凤求凰》便出炉了。侯公子又在落款上细细写下某年某月某日为董小宛作此手书,并且加盖了自己的图章。
“这是侯公子送给我的?”董小宛按住胸口做出欣喜地样子,客人送给女主人艺术作品本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偏偏每次董小宛都要装作表现出如此开心,这也让客人们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侯方域点头微笑道:“正是送给董大家的。”后面陈贞慧接口道:“我大哥轻易不肯把墨宝送人的,董大家可算是秦淮河上头一号了。”
“哦,那小宛可要请专人装裱起来了,挂在我卧房之中,早晚临摹学习。”董小宛吃吃一笑,拿起那幅字专心地看了起来。
众人也跟着赞叹,就连风无恨这样的粗人武者也能看出来侯方域的草书功底确实不错,唉,明代人的书法那可都是从小磨练出来的,不佩服都不行。
侯方域被夸的飘飘欲仙,一旁的方以智和陈贞慧坐不住了,也纷纷要求“献丑”,众人自然拭目以待,二人借了董小宛的古琴,一个抚琴、一个吟诗,在悠扬的琴声中合作了一首宋朝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怀子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
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偏偏又是由两位名满江南的大才子合作表演,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董小宛拍掌赞道。
众人又是一阵赞叹,陈方二人面有得色地谦虚了几句,然后侯方域说道:“我们三兄弟才真的是抛砖引玉,四弟的才情本是我们中最好的,今天来之前他可真准备好长时间,不知道有什么惊喜等着咱们呢。”
“哦,冒公子有什么才艺让小宛开眼界啊?”董小宛问道。
“雕虫小技而已,不敢登大雅之堂。冒某还向等那四位公子表演完了再做打算。”冒辟疆显然是自持才情高绝,想做个压轴的。
“我们?”风无恨等人这下有点慌神,他们可没有那么充足的准备,要说诗词歌赋这些东西虽然也有研读,但是无论如何是不能和江南四公子相比的,胡懿敏还好推辞,刚才已经卖弄了一手五线谱,其他的三个人就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了。
看到他们尴尬的神情,江南四公子不免面露耻笑,董小宛劝道:“几位公子末要在意,本是大家消遣一乐而已,重在参与。”
“嗯,那我就唱一首《思凡》吧,可是今年莫愁湖大会第一名的歌曲哦。”李君小丫头到底年纪小,很快就克服了羞涩,再加上想在偶像江南四公子面前卖弄一把,第一个出来要求表演。
众人鼓掌欢迎,董小宛还抚琴伴奏,小丫头的声音倒也敞亮地很,只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一味的模仿今年的冠军王留歌那种阉人特有的高音,所以唱得虽然有板有眼,众人却不怎么觉得出色,只是应景似的拍了几下巴掌。这一局算是输给江南四公子了。
(本章完)
………………………………
第257章 雕虫小技
“既然侯公子留了墨宝,那我也写一幅字吧,就写刚才两位才子合作的这首《水调歌头中秋怀子曲》吧。”叶馨大小姐无奈之下也只好捡了自己擅长的书法来做表演。
一幅字很快写成,很规整的小楷如同刀砍斧刻一般,刹是好看,不过楷书这个东西远没有草书的艺术含量高,再加上大小姐也没有图章可以盖在落款处,这一局又是下风。
众人的目光落到了风无恨身上,这个阴阳脸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大家也不怎么抱希望,只盼着他赶紧表演完,好让冒辟疆进行压轴戏。
“那什么,我会的不多,就给大家唱一首《满江红》吧。”风无恨确实没有什么好表演的,只好把最熟悉的军歌拿来凑数。
众人顿失兴趣,虽然是岳五穆的一首好词,可是这些年来已经被当兵的唱滥了,指望在秦淮河边能引起济南府那样的强烈共鸣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风无恨站起来,挺着胸,雄赳赳的唱起了满江红。
果然,当风无恨卖力地把《满江红》唱完之后,发现只有旁边的大小姐在笑眯眯地看着他,江南四公子凑在一起闲谈着,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胡懿敏和李君也不知道心神飞到哪里去了,两人头顶在一起窃窃私语着什么。
董小宛倒是很客气地赞了一句:“好一首气势十足的满江红。”说完就转向了冒辟疆:“冒公子,现在你躲不掉了吧?”
冒辟疆笑吟吟站起来说道:“本来小生只想把拙作《香俪园偶存》献给董大家的,可是听到这位什么“牛公子”唱的满江红,小生也想献丑一首昆曲了。”
“可是冒公子十四岁前作的诗结集,被八十岁的艺坛巨擘董其昌誉为诗才不在唐代天才少年王勃之下的《香俪园偶存》?”董小宛惊喜道。
“正是。”冒辟疆颇为自得地拿出一本蓝色书皮的线装书双手捧给董小宛:“都是小生手书的,还请董大家笑纳。”
董小宛赶忙双手来接:“如此多谢冒公子了,小宛一定好好拜读。”
他们你来我往的热闹得很,把个刚表演完的刘子光弄得灰头土脸,很无趣地坐回了沙发,等着看冒辟疆的昆曲。
昆曲又名昆山腔,是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的一种南方曲剧种类,用温婉的苏州方言唱出来更加柔美好听,冒辟疆唱的这一首《浣纱记》正是昆山人梁辰鱼在隆庆末年的力作。
正是这部大作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
今天冒辟疆的《浣纱记》是不用伴奏的清唱,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除了风无恨以外,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能自拔。直到冒辟疆唱完良久,才慢慢缓过来。
“如果不是今天一起拜访董大家,我们三人还不知道四弟还有这一手呢!真是令人叹服!”侯方域突然醒悟过来一般地猛拍着巴掌。
“真是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小宛自愧不如。”董小宛也赞叹道。
众人也跟着一通夸奖,唯有风无恨哼了一声,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他这种表情被冒辟疆看在眼里,又想起刚才风无恨讥笑他们为土条的事情,不由得怒火中烧,开口道:“大家缪赞了,小生的昆曲怎么能和那位“疯公子”的金戈铁马的满江红相比呢。”
“对!四弟的阳春白雪怎么能和丘八们的军歌相提并论呢,某些人是妒嫉你罢了,不必在意,以咱们的身份和一个无名小辈置什么气啊。”侯方域也注意到了风无恨的表情,身为四公子之首的他自以为气量大多了,劝说冒辟疆道。
“在下姓风,风无恨,不是疯。冒公子的耳朵是不是有问题啊?”风无恨冷冷地说道,这种故意说错别人姓氏的做法确实很不礼貌。
“好了好了,今天能结识八位公子,真是小宛的荣幸,其实今天是小宛在秦淮河边最后一次演出了,自此之后,小宛就要移居苏州半塘了。以后大家还要到苏州给小宛捧场啊。”董小宛看到双方要吵起来,赶忙打岔。
大家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著名的董大家居然要离开秦淮河了,这可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
“何时动身?我等自当到长亭相送。”
“江南水乡,正适合董大家居住,我等有机会一定前去拜访。”
众人围着董小宛七嘴八舌地说着话,风无悒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当初娘亲教这首歌的时候,还顺便学了一下古筝。
看着董小宛的古琴和印象中的古筝极为相似,说不定就是一种乐器,管它呢,老子也露一手,风无恨打定主意,趁别人不注意他,走到古琴边盘腿坐下,开始了弹唱。
众人正热切地围着董小宛说话,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虽然有些生疏,但是曲调确是极其清丽,歌词更是动听。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众人大惊,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从没听过这么动听的旋律,歌曲的遣词造句更是别具一格,一幅长亭送别的凄美场景立刻跃然眼前,那么的鲜活,那么的灵动。而让大家更加惊奇的是这样的妙曲居然是从那个只会唱军歌的阴阳脸汉子嘴里唱出来的。
“好一个今宵别梦寒。”董小宛不知何故,眼角竟然有晶莹点点,大概是这首歌打动了正要远行的她吧。
“请问这首歌的出处?”董小宛在秦淮河上多年,可以说听遍天下歌曲戏剧,但是这首独特的送别歌曲却是第一次听说。
写这首歌的人一定是个大才子,真正的隐士级别的大才子,不但词美,曲子也美,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比起董小宛的凤求凰和冒辟疆的昆曲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是在下八岁时候的作品,让各位见笑了。”风无恨厚颜无耻地说。
江南四大才子也都张大了嘴合不拢,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这样的词曲,这还是人吗?那是文曲星下凡!定然是这厮剽窃的!
“阁下八岁的时候就能作此词曲,真是令人佩服,不过我家祖上传下来的一本元朝乐谱上好像就有此曲,歌词也是雷同的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知道是阁下抄袭的元人,还是元人抄袭的阁下?”冒辟疆说得有板有眼。
“四弟家的这本元代乐谱小生也有幸见过,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至今了记于心,真是和疯公子的这首歌一字不差。看来疯公子是从元朝来的。真是失敬失敬。”
侯方域的脑筋转得极快,马上配合冒辟疆把这个谎话说得更圆。
他们身为读书人,听一遍就能把歌词记得一字不差,说起谎来到也像模像样。
“哈哈,没想到这个疯公子还是穿越者,元朝穿越到大明,还是反穿越呢,哈哈。”方以智虽然不知道这个乐谱是否真的存在,但是侯方域讥讽的话显然激起了他的共鸣,也跟着嘲讽起风无恨。
(本章完)
………………………………
第258章 暗箭难防
“说我无耻窃李叔同的作品也就罢了,这帮人比我还无耻,居然玩这一手!”风无恨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卖弄的机会,还被人扣上了抄袭的帽子,要不是看有很多女生在场,早就要抽刀子砍人了。
“姓冒的,把你家的乐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现在我就跟你去拿,拿不出来我看你怎么收场!”风无恨怒道。
“凭什么要拿给你看?合适的时候我自然会拿给董大家看的。”冒辟疆斜眼扫了风无恨一眼,不屑地说。
“好了好了,是谁作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一首好歌能够重现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董小宛又出来打圆场,她心里还是比较相信冒辟疆的话,冒家是江南诗书世家,藏有罕见的孤本也是很正常的,不过既然是孤本,风无恨又是怎么知道呢?难道这真是一个巧合?
胡懿敏撇撇嘴没说什么,冒辟疆的话显然是栽赃风无恨,但是风无恨说这是他八岁时候的著作可能也是在胡扯,唯一的可能就是出自旁边这位叶大小姐的手笔了,没想到当她望过去的时候,看到的是叶馨大小姐惊异万分的神情,看来这事还真成了疑案。
看来今天这场聚会很难再有和谐的气氛了,虽然董小宛大和稀泥,风无恨和四公子的梁子还是结下来,董大家在秦淮河上的最后一次演唱会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场。
虽然草草收场,银子还是一点不能少的,四公子付了八百两银子,傲然先去了,这边也有风无恨会账,掏了八百两银票,悻悻地出了大乱。
这一场斗气还真贵!风无恨愤愤不平地往地上啐了一口,伸手打了个响指,把大乱门口停着的人力拉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