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元末新世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蹊跷。而且连着这两日鞑子已经驱赶数百老弱流民、乞儿,入我县境,属下担心以后还会有更多老弱被其驱策而入。”

    “鞑子这是急了,这是要糜耗我军粮草啊!”赵石怒色道。

    “驱使饥民老弱到这里,此计大妙!不知谁人手笔?”于志龙叹道。

    “贼军已胜,气焰愈炽,各地愚民不顾朝廷禁令,争相蚁附,若不遏制,必为本路心腹大患。”益都城,顾恺府内,俞伯在座下对奏道。这是鲁安制备床弩的前几日。

    江彬和顾恺,谭子琪等环座于室内,顾恺此时一身白衣素服,上裹一青色帕头,帕头前额处缀一绿色圆润岫岩玉,腰间系以丝绦,身旁缀有两组珩玉,珩玉形如角菱或残环。

    两珩玉左中右各一孔,分为三组,以丝带或珍珠贯穿。中间一组为佩玉,称“瑀”。瑀末悬玉,形如半璧,两端尖形,称为“冲牙”。冲牙下悬璜玉,璜玉形如半璧,两璜相对,形如全璧。三组佩玉随人行而相互撞击,珩铛佩环之称由此得来。

    谭子琪拱手道:“愚民轻信贼言,官府难以根究,临朐虽小,然道路通达,虽能扼险要、据路卡而防,却不能阻拒全部,属下有一计,或可弱贼之力。”

    顾恺精神一振:“真知有智,快快道来!”

    谭子琪道:“益都路府城周围因年景欠佳,饥民、乞儿无数,其中多老弱妇孺,府城苦其人多粮少,难以周济,不如驱使这些老弱妇孺至临朐,以贼之粮活其口;贼子既以拯救万民为己任,若对其置之不理,正好暴其伪善,警醒下民,若贼施以军粮,必大耗其粮草用度!如今正是深秋,现临朐一地已蜂拥不下数万人马,来年春荒时贼子定无以为继。即便不征剿,贼子亦必自败。”

    “妙!真知之计妙不可言!”顾恺拍案而起,兴奋地在室内来回踱步。

    俞伯捋须叹道:“以彼之矛,击彼之盾,贼子既然放言以活天下民众为己任,如今且看如何应对?”

    江彬眼睛一亮,多看了这谭子琪一眼,这釜底抽薪之计煞是巧妙,不过驱使大量饥民、乞儿至贼地,无论最后何方胜败,只不知多少人将因此饥寒而亡。这功业罪过如何令后人评说?

    “既然驱民入贼地,其中青壮需得严拘于本地,不得给贼以助力,不如将其暂时收押,目前益都军资粮草周转正缺人手,正好用之。”顾恺沉吟一会儿道。

    俞伯则道:“流民一家多有青壮,骨肉分离怕是不舍,官府还需好言抚慰、引导才是。若惹起民变,反倒不谐。”

    谭子琪冷笑:“彼等不安于乡里耕作就食,四处流徙,虽饥寒有因,但极易被贼撩拨,愚而成寇、成贼,从而肆虐乡里,糜耗朝廷各方钱粮无数,民众更加苦不堪言,可怜,可恨!今儿驱使至贼,亦算活当地民生无数,弃小活大,亦为一善!”

    江彬默默无言,流民之苦可谓触目惊心,若再骨肉分离,更是凄惨,一个不当,激起民变,后果难料。俞伯之忧亦是此理。

    不过总不能眼见着刘贼在临朐壮大,谭子琪之计虽然毒辣,但确是精妙,若操持得当,即便官军不去征剿,刘贼能否熬上两三个月都难说。何况顾恺已经表态赞同,想必益王和卓思诚那里亦无违言,自己何必为这些饥民强出头呢。

    江彬正在细细斟酌,室外踮着脚进来一个下人,手持一份文书陈禀顾恺。这是益都情报司转呈的临朐最新谍报。同样内容有两份专呈买奴和也先,这一份是宣慰司卓思诚阅后,转给顾恺览阅。

    顾恺本来心情转好,他展开文书一看,不禁大皱眉头。

    江彬等见他由喜转忧,觉得奇怪,不好询问,静待他出言。

    “说曹操曹操到,刘贼虽凶顽却不钝鲁,今有报:刘贼已经开始在城外大肆垦荒兴农了!”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俞伯深深皱眉:“刘贼智计频出,已不是流寇模样,这是要扎稳根基,笼络民心,以待长远啊!”

    “驱民之计必须立即实施,否则,悔之晚矣!”顾恺在案几上重重一拍,斩钉截铁道。

    于志龙等并不知益都城顾恺等决心如此之大,短短三五日,自北边被驱赶至临朐的老弱妇孺已不下千百人,每日都有一群群的衣衫褴褛之人,扶老携幼,蹒跚而来。令刘正风、于志龙等惊讶的是来者都是老弱无力之辈,青壮者极少。

    刘正风令人一一问询,才知这些人都是北边流民和乞儿,被益都城的官军,衙役等纷纷收拢,告知南边的临朐有余粮,但贼军已经夺占县城,不过刘贼已经声明愿意提供部分粮草对周边饥民等周济。

    益都路因饥民太多,官府已经无力施救,不得不强制其暂时前往临朐求活。

    只不过凡是进入临朐的饥民,不得有青壮,所有青壮者皆被官府强行发往益都城外的役夫营,为官军转运粮草,建设营寨,整修城墙等。

    有不愿亲人分离的,皆被官府强制捆索,或鞭笞或入狱。逃跑者则被抽选部分绞死后,悬挂于路卡等处示众。一时间,北边的多处路卡处被悬吊着不下数十人,尸首在秋风凄凄中摇荡,其状惨不忍睹。

    “狗鞑子,心肠真毒!”钱正恶狠狠啐道。看着一路蹒跚而来的饥民,钱正不禁心情沉重。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请战

    罗成皱着眉看着远处路上络绎不断的饥民,为难道:“鞑子不愿施粮救济,把这个包袱甩给了我们,算盘打得贼精!”

    饥民陆续而来,刘正风可不敢任其随意进城讨饭,看架势,今后的数量少不了,不得不在城外专设一营,要求各部每日从军粮中再拨出部分周济。

    万金海、秦占山等也是无奈,总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吧。

    看这架势,未来陆续至少会涌来数千人都是乐观的。此时诸将的心思飞速盘算,临朐小县,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下数万军民的吃穿用度,元军新败,至少这十几日来犯的而可能性不大,但是这么多饥民非把今年过冬,度春的口粮耗尽不可。

    “都说得道多助,这道也有了,人也多了,可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钱正接着道,“尽是老弱之辈,上不得沙场,下不得田垄,老罗,可有对策?”

    “兄弟,这不是难为咱家吗!”罗成撇撇嘴,无奈道:“某家就是个军汉,只会杀人,不会养人。要出对策还得看飞将军、谢县尹!”

    二人此时正在营外带着部曲操练,远处路上不断过来的饥民时时吸引部曲的注视。这些部曲入军前多是饥寒交迫,如今幸得顺天军稳占了县城,他们及家眷才脱离了揭不开锅的日子,此时看到外来逃户,自然感同身受。

    饥民太多,城内外已经无现成的屋舍安置,其实前期投附的民众至今有大量还是宿在临时搭就的茅棚、甚至地窝子内。

    于志龙毕竟在城外管辖着大片乡村之地,此时不得不紧急动员村内富户、士绅再腾出部分屋舍临时安置部分涌来的饥民。至于后续而来的,只好暂时安置在野外的草棚之类了。

    高尚、童奎的辎重营此时也拿出大部分士卒为其赶制茅舍,分发米粮,点验人数,并在谢林所派衙差的组织下,编组保甲。

    野外,孟琪等人此时心绪复杂的努力开挖排水沟渠,收集茅草、木材等构建物,搭建着屋舍,。朝廷总说安民救济,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行动效率如此之快的,一应赈济物资没有不备贪墨的。而飞将军等得知此事后,第二日就令县衙、辎重营立即行动起来,为饥民建屋舍,赈粮,这靖安军当真是行大善事!

    其实为了确保安置饥民高效得力,于志龙明令方学和谢林在调拨、分发粮米时,全部账目双方必须同时核对,实现账物相符,否则经办者以违军法处置!同时还筛选本地名望清高的部分良绅全程督查,行使监察举报之责。

    孟琪一边挥汗如雨的劳作,一边看着周围渐渐搭起的茅舍,暗道:这个于小贼还算是做了善事,自己当初没有强行刺杀他,似乎也是好事。想想当日被于志龙暗中处死的俘虏同伴,权当是这于小贼为其本人赎罪了!

    这般想,孟琪心中的愧疚渐渐淡了。

    因心中忧虑渐浓,钱正和罗成趁着操练休息,结伴过来至匠做营见于志龙。

    此时于志龙和赵石等心情大好,令鲁安继续组织众匠人制造些床驽以备防御。因鲁安有功,于志龙给了他匠营百户之职,统管匠做营一应之事。

    “鲁百户,这床驽之物还需尽快多多打制,有了它,鞑骑再来,我等就有了新的应对之法!”于志龙边走边道。

    “这件利器不知可挽救我军多少将士性命,鲁百户万万轻慢不得。”赵石笑着道。

    虽然战前做了许多准备,但是唐兀卫的反复冲锋给顺天军各部还是带来了惊人的损失,尤其是万、秦、夏侯、和刘启部,几乎一半以上高的伤亡是因其所得。提起当日,万、秦、刘等心中满是泪!

    鲁安恭谨道:“属下理会得,必竭尽全力而为!”

    一行人向外走,钱正和罗成刚好自营外大部迈入,见了于、赵二人,齐齐跪拜施礼。

    于志龙奇道:“两位将军不与部曲同操,怎的到了这里?莫非你等也知鲁百户完工了床弩?”

    “床弩已成?此大喜事,可喜可贺!然属下实不知。”钱正首先道,“属下就在营外与部曲操练,适才歇息,闻得将军入营,故来释疑。”

    “道来听听。”

    钱正转眼看罗成,罗成叉手道:“小的在营外见无数饥民络绎前来,几日之内不下千人,将军高义,分军粮活之,又遣部曲为其建屋以宿,听闻还要划拨田亩供其耕作,小的在此先代民谢将军厚恩!”

    说完,罗成再次跪拜,两手交叠,脑袋重重的叩在上面,反复三次乃止。

    于志龙笑道:“偏你说的好话!此亦非吾所独念,赵将军,谢县尹皆如是。起来说话。”

    罗成再拜于志龙和赵石,肃色道:“属下曾流落辗转各地,深知流民之苦,求生之难,将军不吝钱粮,肯用军粮活之,乃高义也!”

    动用钱粮等救济这些流民,刘正风、万金海、夏侯恩等均提供了一些,然刘启和秦占山出之寥寥,于志龙则拨出的最多,不仅有钱粮,还有被服,同时令一部士卒帮其建屋搭棚,以避风寒。眼见着储备的粮草迅速消耗,不仅是方学,谢林皱眉焦急,就是靖安军内将佐也渐渐担心。不过见于志龙菩萨心肠,也是心内佩服。

    只是入不敷出,何如?

    罗成请道:“鞑子驱使老弱而来,却拘押青壮为己用,城中粮草日耗极大,虽将军已兴农事,但远水不解近渴,属下担心来年春荒难捱!”

    于志龙不料罗成如此心细,已经开始考虑长远。他微微沉吟后道:“恰如汝言,此军中之患也。“

    自泰定帝登基,鲁境频频水旱蝗灾,即使是少有的太平光景,周遭的真定路,大同路,集宁路,大都等地也是常常粮少而大饥,不得不自鲁境调粮救济,且鲁境内盗寇频生,肆掠州县,山东本来富庶之地反倒是常常民不聊生。

    于志龙心中有称雄之意,现在的练军,兴农皆是其应时之策,但确如罗成之言,兴农事只是长远,解不了近渴。

    赵石插话道:“境内缺粮唯有外出打粮,鞑子不来攻,难道我等还不会去吗?”

    “正是此意!”于志龙点点头,下一步如何,二人曾议了数次,最终的结论还是主动出击,以求发展,目前只是如何选定方向和时机的问题。

    钱正、罗成彼此对视一眼,齐拜道:“愿为将军前驱,虽肝脑涂地,固所愿也!”

    部属敢战,于志龙极是喜悦,令二人起身,尚未说话,一个亲卫策马自远处行来,到了跟前跃下马,抢过身来,叩拜道:“报,先前在城外渡口,对面的鞑子已经答应交换我军士卒尸体。小的是看到双方交换完毕才过来禀告大人。”

    于志龙,赵石应了一声,思索对方的意图。钱正和罗成、鲁安等尚不知所以,孙兴小声解释来前所见,钱正、罗成不禁怒发冲冠。

    “无胆鼠辈,安敢如此?”

    钱正竖目道:“即便贼虏有备,属下愿率部曲今夜寻隙攻之,人不需多,十人足矣。枭其首,焚其营,毁其高台,趁其不备,夜战而返!”罗成亦求战。

    钱正长期与赵石、于志龙一起转战,也是斥候出身,他入伙前度过几年书,脑筋活泛,虽然请战,亦知不可浪战。鞑子此时如此挑衅,分明不坏好意,自己若是大举深入敌后,恐遭埋伏,故愿择精锐,趁夜渡河而击,施报复耳。

    于志龙有些犹豫,军中重士气,顺天军已经还以颜色,岸前斩了十余人,逼得对方铩羽而归,若能再夜毁其营粮,自然大振军心。不过此去风险也是极大。若是败了,岂不得不偿失?

    赵石亦是深思,一时难以下定决心。

    罗成急道:“末将亦愿随钱将军去,亦只带十人,不破贼营誓不会还!”

    “贼子辱我,誓不罢休,愿立军令状,乞将军垂怜!”钱正连连叩首,他是斥候队的老弟兄,一路奔波不说,因其年轻又是乡邻,赵石惜之,少给其外出探查的军务,与于志龙类似。不过如今于志龙已是靖安军一军之首,麾下兵马数千,而钱正虽为一校尉,总觉的是于志龙、赵石有所偏袒,自己军功不显,御下时觉得面上无光。

    军中讲战功,钱正自思自己功绩不显,却居高位,总觉根底不实。孙兴虽然年轻,与己相似,然其在临朐夺城门一战中浴血厮杀,敌军胆丧,尸体积叠如丘,勇名传于全军。

    钱正武艺虽不如明雄、吴四德等,但是胆气不弱,年少气盛正当时,故一直寻机要立场大功劳。临朐一战,方露峥嵘,但与吴四德、明雄、黄二、马如龙等比却逊色不少,他不甘心,今见有此机会,故急于请战。

    于志龙见二人心志甚坚,不忍冷其心,与赵石眼神交换,彼此已知对方心意,这才颔首道:“汝当知军法无情,安敢立军令状?”

    钱正、罗成齐道:“既是军中人,甘做军中鬼,不报今日仇,誓不回转!属下立军令状,只增勇气耳!”

    “既如此,方学与他签之。所需士卒任你等挑选,今日回去保存体力,部曲操练交于副手,且带人至匠做营歇息。对外只说保护,练习新制的床弩军械。”于志龙吩咐道。

    “城外尚有十几条船,皆在曲波营内,令高尚去取,选可轻快可用者!还有,操舟之人尽选娴熟,胆大者。”赵石补充道

    “今夜可令吴四德、马如龙部出至河岸,待你等得手后,可在上游和下游举火把,鸣金鼓,以惑敌军!”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骑塘报宽人心1

    于志龙听了很是赞同,再对孙兴道:“去禀刘天王,今夜子时后我部将有渡河扰敌之事,请刘天王二更前通禀各部,免得无故惊乱。”

    孙兴应道:“诺!”

    “切记,此去不求杀敌。扰之,惑之,可也。敌军势大,不可深入,当慎行!”于志龙谆谆告诫钱正、罗成。

    “军中择四百弓箭手子时前亦悄悄至岸边,一旦事成撤回,当可为汝等掩射;把这个床弩也一并带去,试试效果如何?”赵石征询于志龙道。

    于志龙点点头。他想了想再道:“带些油料、火箭,最好纵火焚营或毁其一部粮草!”

    钱正和罗成领命而去。孙兴看着二人离去,情不自禁问道:“前者末将求战,将军为何不允?”

    于志龙答:“汝意志刚坚,一心求战,为逞英豪,泄怒气,必突营而入,非斩将夺旗不可回!钱校尉虽亦求战心切,其人却多有智,每战前多思虑,并备有后手,见事不谐,亦知因势利导,见好就收,再有罗成辅之,料有险亦可应付再说。此战不求杀敌,挫敌锐气即可,彼虽不及汝之勇,故可放心其去。”

    赵石在旁微叹:“可惜城中无大船,不能多载人马而渡,否则以钱正之智,罗成之勇,战果如何还真拭目以待?”

    自临朐失陷,益都路迅速收缴了弥河全境的大小船只,刘正风等后来开始收集时,只是勉强收集了大小六十余艘,可是旋即被元军夜袭,焚毁了大多,堪用的不过十几艘了。因为船只太少,无法载渡大军,刘正风等渡河东击潍州的期望也基本落空。

    不过以少量人马骚扰对岸的元军还是有可能的。

    临朐一战,虽然未对腹里甚至山东东西路暂时产生多大影响,但元军失利的消息还是由塘报依次传至周边府路。

    此时远在临朐西约五百里处,有一县,名泗水,也得知了战报。

    泗水,元属济宁路兖州,至元二年并入曲阜。至元三年春,于泗城西置锦川县。同年冬,废锦川县,复置泗水县,仍隶属兖州

    泗水之名源于泗河,泗水西临圣人之乡曲阜,儒文之学颇盛,泗水东有镇,名泉林。泉林多清泉,因泉多如林而得名,名副其实。

    泉林有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泉水昼夜涌流不息,水清且洌,若是遇到夏季大雨倾盆后,水量之大更是如高山飞瀑,势不可挡。

    昔有传言孔丘面对川流不息的泉水,曾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

    泗水县泗东北部有圣公山,传言孔子及其弟子曾在此讲学,故名圣公山。山中怪石纵横罗列,以奇、险、秀闻名。

    泉林有名人仲由,字子路,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孔子东游,见之心喜,收其为弟子。仲由随孔子周游列国,为其赶车、侍卫,孔子常赞: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此刻,泉林镇西侧的一座占地不过两亩的院落内,一个皂衣青年男子正惬意的坐在一株需两手合抱的梧桐树下手捧书卷,默默诵读。

    日当正午,阳光明媚,斑驳的阳光透过树杈和已经开始枯黄的树页投到树下,几块温暖明亮的光斑则落在那青年人身上,暖洋洋的令人陶醉。闻着淡淡的书墨清香,此人一边不时翻阅书卷,一边不时饮一口身边的香泯。

    这年轻人盘腿而座,座下是一张蒲草编制的席垫。

    一个黄泥小炉就在其身侧,炉下面燃着柴薪,上面架着一个葫芦大小的紫泥茶壶。

    一阵脚步声响,随着一声“吱钮”门扉打开的声音,院外一人大步跨进来。

    “汉生,刚得知的塘报,官军在临朐败了!”

    读书的青年闻言一振,合上书卷,端正的置于席垫旁的一个矮几上,上面还有笔墨纸砚,一幅未完成的水墨山水平整的置于其上。

    “立仁,你怎的过来了?塘报怎说?”

    那进来的年轻人头上裹一帻巾,着棕色长袍,腰间系着一个水葫芦,脚上一双木屐还沾着泥尘的素袜。“还真让你料到了!官军大败,铩羽而归!”

    孔英忙起身相迎,请他坐于身旁。再取一个茶盅,给他斟上一杯茶。那名叫立仁的年轻人也不客气,撩起前襟,除了木屐,盘坐于蒲席。随手解下水葫芦,水葫芦已空,相必是路上将葫芦内的水全部饮尽。

    “立仁兄辛苦,请先稍歇!”孔英道,自临朐与田烈一别,他再无音讯,元军将通往临朐的各条官道皆封堵,严禁一切盐粮、布匹、铁器等流入。顺带着连往来音讯也断绝了。

    “今日一早吾至县衙拜会县尹,正赶上益都路递过来的塘报,虽然语焉不详,不过益都路自承进剿不利,损失官兵近半,因顺天贼坚守城池不出,又趁官军不备,出城袭杀,损毁粮草、兵马甚多,不得已,官军暂时退避,先封堵各处通衢,以待时机。”

    孟立仁先饮了一口,慢慢回忆道。

    “孟兄可曾见到缴获,斩首之说?”这年轻人姓孟名昌,自立仁,乃是孔英本地的挚友。知道孔英关心临朐战事,这几日一直呆在县里,每日早早去县衙打探消息,终于今日得知了益都路派发的塘报,故立即返回泉林。

    “塘报中只是提到斩贼至少万余,称贼众不下两三万,更有锐骑四千之众,贼军狡诈,预做许多埋伏,官军一时不察,中了贼计,虽斩获甚多,然因折损颇大,不得已而暂退,避其锋。|”孟昌记忆颇佳,几乎将塘报全部背下,此时一字一字慢慢道来。

    孔英皱眉,听得孟昌道完,追问:“可有缴获贼首之说?”

    “不曾提!”

    “如此说来,官军吃了大亏,不得不退兵回城,如今一个像样的贼首都未能斩获,只能说明官军此败甚是凄惨!”

    孟昌树起大拇指,赞道:“吾与汉生同议也!”

    见孟昌额头出汗不止,背部衣衫湿了一片,孔英问道:“立仁兄可是一路自泗水徒步而来?”

    “然也。前三日吾皆宿在泗水城,今早闻得有站赤急报,晓得可能是东边的消息,匆匆去了县衙,方得知塘报之讯,遂一路快行,赶来报与你知。”孟昌与孔英家世相仿,皆是远亲旁支,家中子弟单薄,家贫,因赖孔孟之后,族中有份些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