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耿直之人忍不住婉言相劝,让王生把自己养的狼狗稍作管束,王生却反而责怪乡邻没有爱心,不知道狗被约束是多么难受,还放言称:如再有人劝他约束自家狼狗,就先将此人套上狗链子约束几天试试。乡邻敢怒不敢言,再见到王生牵狗出行,就纷纷避让。
有一日,王生牵狗上街,摊贩行人纷纷让路,有一个老农行动迟缓,推着蔬菜的板车不慎将王生的狼狗磕碰了一下,那狼狗吃痛,不住朝着老农咆哮。
王生勃然大怒,不顾老农连连赔罪,冲上去就给了老农一个大嘴巴。那老农满口吐血,不停求饶,王生却还是不依不饶,边破口大骂,边拳打脚踢。众人忌惮王生的狼狗,不敢上前相劝。
这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道士,对王生说:先生果然奇人,待畜类如亲人,博爱之心感天动地,贫道佩服。王生见总算有人出来支持自己了,更加激动,还想动手,但是被道士劝住了。
道士接着对王生说:先生如此爱狗,贫道愿意送先生一条好狗,还望先生善待之。王生一听,十分高兴,连连催道士带他去取狗。道士带着王生来到一处破庙,从庙里牵出来了一条高大神俊的大狼狗。王生所牵的狗和道士的狗一比,相形见绌。王生十分喜欢。
道士将狗送给了王生,就扬长而去了。王生欢喜不已,终日牵着道士所赠的大狗游街窜巷,看着众人纷纷避让,他不亦说乎。
一日,王生正在遛狗,突然有车马队经过。路人纷纷回避,王生一打听,原来是某朝廷高官出巡。
王生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于是想牵狗离开,谁知那道士赠送的狗突然力大如牛,狂躁无比,一下子挣脱缰绳就冲上前去,窜进了官轿,众人只听见轿中惨叫不断,等到卫兵上前搭救之时,那狗早就飞奔出轿子,消失在路边的树林里面了。揭开轿帘一看,里面的高官已经气绝身亡。
这一下王生闯了大祸。高官的随从虽然寻不到狗,但是众人都知道那是王生的狗。朝廷派员调查,得知王生臭名昭著,家人放纵不管,大为震怒。王家财产被抄没,王生也锒铛入狱。没几年,传闻说王生死在了狱中。
喊山有感:将牲畜当做人来对待没错,但是不能将人当做牲畜来对待。爱狗之心应有,爱人之心亦应有之。最反感有人打着爱护动物的幌子,来侵害周围人的正当权益,爱狗却不爱人,算得是哪门子的爱心人士?
………………………………
第五十章:鬼赌博
鲁生,东城人氏,别无所长,唯独嗜赌如命。白天扛活挣得几个钱,晚上就纠结一帮赌徒在破庙聚赌,不输个精光,借到无人可借,绝不罢休。
有一天晚上,鲁生又和一帮狐朋狗友在山神庙里聚赌,一直赌到三更时分,鲁生输光了所有的钱,还是意犹未尽。他恳求其他人借一点钱给他,但是赌徒都知道给鲁生借钱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没有人肯借给他。
鲁生看着别人赌得痛快,心中痒痒难耐,于是趁着夜色走出山神庙,想进村子看看谁家大门不严实,顺手牵羊弄几个钱,再回来接着赌。
鲁生走出山神庙,快走到村口的一片坟地的时候,发现前面的一块大石头四周围着五六个人,正大呼小叫在聚赌。鲁生走了过去,看见那几个人正在掷骰子,看着看着他就迈不动脚了。
那几个人见鲁生看的仔细,就问他要不要加入。鲁生面露难色,说自己没有带钱。那些人痛快的每人借了鲁生一些钱,让鲁生加入了赌局。
鲁生一改在山神庙时的晦气,越赌越顺,不光还清了那几个人借给他的钱,面前的石头上也堆满了赢来的铜圆和银元。赌到快要天亮的时候,鲁生还是兴致勃勃。
周围几个人见赌不过鲁生,抬头看了看天色,说:快到鸡叫时分了,咱们得赶紧回去了。说完就收拾了输剩的钱,要告辞离开。
鲁生还想赢钱,所以极力挽留那几个人,但是那几个人却丝毫不恋战,一阵风一样就消失在夜色中。鲁生见挽留不住那些人,就将赢来的钱装进自己随身的褡裢里面回家了。
本来肩上背一堆银圆是有些沉重的,但是鲁生却觉得褡裢轻飘飘的,他只道是自己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不以为意,开开心心一路就到了家里。
鲁生回家,妻子已经熟睡。他兴高采烈地将妻子摇醒,说自己这回赢大了。妻子没好气的说:从来只见你输得精光,哪回见过你拿钱回来。鲁生高兴的将褡裢打开给妻子看,妻子看了一眼嗤之以鼻。
鲁生觉得惊奇,自己朝里面一看,只见里面黑乎乎一团,哪有什么银圆的影子!他急忙将手伸了进去掏,摸出来的却是几块骨头和一大把纸钱灰。
鲁生不由寒毛竖立,出了一身冷汗。仔细想想,鲁生丝毫回忆不起来那几个输给他钱的人的相貌,而那几个人离去的方向也正是村口的那片荒坟摊。真的是见鬼了!
鲁生害怕鬼来讨债,第二天赶紧在聚赌的石头边烧了一堆纸钱,又再三祷告,这才能睡一个踏实觉。从此,鲁生戒赌,一生未曾再涉足赌场。
………………………………
第一章:灵猴酿酒
落霞山脚下有一个樵夫,砍柴勤劳,为人和善,日子过得倒也平平静静。有一年深秋,樵夫进山砍柴,东绕西绕竟然在本来很熟悉的山林里迷了路。
樵夫正在着急寻路,忽然看见一群猴子在前方的山崖上叽叽喳喳,又闹又叫,于是就走了过去,想看看山崖一侧有没有下山的路。
樵夫走到山崖边,那一群猴子竟然没有逃走,而是双眼圆溜溜的看着樵夫。樵夫做戏躬了个身问道:各位猴兄,可否给我指点一下下山的道路呢?猴子叽叽喳喳,显然不懂樵夫所云。
有一个领头的猴子壮着胆子靠近了樵夫,摸摸他的面庞,捏捏他的胳膊,最后翻出了樵夫干粮袋子里面的几个玉米面窝窝头,高兴的吱吱呀呀。众猴见樵夫并不动怒,一拥而上,将樵夫的干粮一抢而光。
这些猴子吃完干粮,显然意犹未尽,又壮着胆子上来摸索樵夫的衣袋。一个猴子不慎摸到了樵夫腰间的斧头,吃了一惊,飞速逃开,远远站在山崖上观望。樵夫看到猴子滑稽的模样,哈哈大笑。猴子见樵夫确实没有什么恶意,也就不怕他了,拉着他来到山崖边的一个石头罐子旁边。
樵夫一靠近石头罐子,就闻到一股芬香的酒味。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石罐里面装满了各种山里的野果子,这些野果已经发酵了,流出了一缕缕酒一样的液体。石头罐子底下还一个小洞,一只猴子用力摇晃石罐,罐子里面的果酒就汇集成细细的一股,从罐子底部的小孔里面流出来。
领头的猴子先自己痛饮了一番,然后指指点点,示意让樵夫品尝。樵夫俯身喝了几口,味道甘美无比,饮后口唇留香。猴群见樵夫饮的开心,一个个上跳下窜,叽叽喳喳,兴奋异常。
樵夫饮饱了美酒,就带着不舍从山崖一侧的小道上下了山。猴群站在山崖上目送樵夫,直到樵夫的身影完全消失了,猴子还站在山崖上观望。
樵夫留心记住了遇见猴子的山崖,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总要看看猴群,带点干粮分给猴子们。猴群也根据季节,给樵夫回赠野鸡蛋、松果、鲜花等东西。但是樵夫最喜欢的还是猴群在深秋时间酿制的百果酒,他每次秋季去看猴群,总要带着瓶瓶罐罐,不仅自己先饮一个痛快,还要带一点回家慢慢品尝。
有一天,樵夫的一个亲戚来樵夫家做客,樵夫拿出猴子酿制的果子酒给他品尝。这亲戚喝了一杯,赞不绝口,不停追问樵夫,这酒是从哪儿来了。樵夫是个老实人,就将此酒的来历原原本本给亲戚讲了一遍。这亲戚听完,眉开眼笑,双目放光,对樵夫说:兄弟,你遇见酿酒灵猴了,这是我们发财的大好机会呀!
这亲戚见樵夫云里雾里,就对他解释说:这种会酿酒的猴子不是一般的猴子,而是一种智商极高的灵猴。此灵猴擅长酿酒,酿造的百果酒皇帝都难得一品。如果能捉几只灵猴,肯定能卖一个大价钱,你就可以高头大马华服美食,永远不用砍柴啦!
樵夫听了亲戚的一番话,虽然心动,但是还是十分犹豫。那亲戚又再三动员,给樵夫描绘了一幅发财后美好生活的画卷,樵夫终于抵挡不住荣华富贵的诱惑,答应了。于是,第二天这亲戚就开始张罗,纠集了附近的几个猎人,打算由樵夫带着猎人上山捕捉灵猴,卖得钱后几个人分。
一行人在樵夫的带领下,一路坎坎坷坷攀爬到灵猴所在的山崖。猴群远远看见樵夫,兴奋地迎了上来。当猴王看到樵夫后面的跟着几个牵着猎狗的猎人时,神情大变,发出了尖锐的警告声。
猴群马上奔逃向山崖靠近树林的一侧。猎人们见猴群已经发觉,就放开猎狗,拿着弓箭上前围猎。但是这些猴子性格极其刚烈,逃的快的一部分窜进了山崖旁边的树林中消失无踪了,逃的慢得一部分被猎人围住,眼见无法逃脱,竟然纵身跳下了山崖。
猎人们都看的目瞪口呆,猎狗追逐到深不见底山崖边,也只是狂吠,不敢再上前一步。众人搜寻到灵猴酿酒用的石罐前,只见石罐中装满了野果子,酒汁弥漫,酒香四溢,灵猴们显然是酿好了美酒,单单等待樵夫的到来。
众人一无所获,只能将灵猴所酿之酒饮尽,铩羽而归。樵夫从此再也没能见过这群灵猴,每次想到曾经和灵猴一起玩耍,获得灵猴所赠送的山货情形,樵夫心中就愧疚难当。
他终日闷闷不乐,和曾经教唆他捕捉灵猴的亲戚断了往来,没过几年,竟然在郁郁寡欢之中去世了。
喊山有感:信任二字,重逾千斤。灵猴与人类做朋友,这本是克服了对异族恐惧的巨大信任,然而樵夫却不懂得珍惜,惜哉!
………………………………
第二章:狐狸内丹
玉门村村外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土丘,当地人都称之为阳丘。据说每天当地太阳一出来,第一缕阳光总是洒在这块土丘上,所以名之。
阳丘看似与其他土丘毫无区别,但是每年冬天一下雪,阳丘上几乎留不住积雪,边下边消融,有时候还会冒出腾腾的热气,足见其阳气厚重。
每年夏至左右,一年中的阳气最盛,到了半夜时分,总有成群结队的狐狸从方圆百里赶到阳丘,站在月亮底下阳丘之上,此时天地阴阳交汇,最适合狐狸修炼内丹。所以有人曾经在此时看见狐狸在月光下,双爪捧着一颗橘红的圆珠子,用息吐纳,吸收天地之精华。
玉门村有一个后生名唤张二蛋,平时喜欢放放狐狸夹子野兔套子,挣点小钱吃喝。有一天在老人闲聊中听说夏至夜狐狸炼丹的事情,心想既然夏至阳丘狐狸那么多,我去多放几个狐狸夹子,岂不是要发一笔小财?
于是当年夏至前,张二蛋就在阳丘附近放了好几十个狐狸夹子,单等夏至夜过后去收夹子夹住的狐狸,扒皮换钱。到了夏至那天,张二蛋等不到天亮,三更过一点的时候就起床溜到阳丘,想看看夹子到底有没有夹住狐狸。
此时大群狐狸早已修炼完毕,各自散伙了。所以张二蛋在麻麻糊糊的月光下,只看见有一只来的较晚的狐狸站在阳丘上,仰面对着月亮,双爪捧着一颗粉红色的珠子,时而吸进嘴里,时而又吐了出来。
而张二蛋放得夹子却一无所获。要知道此时前来阳丘修炼的狐狸都是成精得道的狐狸,不比平常,所以对于这些小伎俩一眼就能看穿,自然就不会上当。
张二蛋心想,没有抓住狐狸,这狐狸吐出来的珠子看起来挺贵重,说不定是夜明珠,要是能得到一颗,说不定能卖一个大价钱。
于是张二蛋悄悄爬上阳丘,趁那狐狸专心致志修炼,冲上前一把就将那珠子抢在手里。那狐狸大吃一惊,竟然奋不顾身劈爪来抢,张二蛋一时心急,索性将那珠子含进嘴里,撒腿就朝着村里奔去。狐狸在后面紧追不舍,张二蛋一时兴奋,不慎咕噜一声就将那珠子吞了下去。
此时村中有狗吠鸡叫,追赶的狐狸不敢进村。被张二蛋逃脱了。
张二蛋吞了那珠子,突然觉得全身燥热无比,脸红心跳,心中欲火似潮水奔腾,下身似乎要胀裂一般。此时他恰好经过村口孙小妹家门口,孙小妹年方十八,是村里一朵花,张二蛋平时都不敢正眼看一眼,但是此时他无法自制,竟然翻墙进入,将孙小妹奸污。
张二蛋做完坏事就逃之夭夭了,但是孙小妹认清了人,天亮后和家人报了官。公人将张二蛋捉拿到县衙一顿拷打,张二蛋老老实实交代了自己如何抢了狐狸珠子,如何吞了下去,如何欲火难耐等等事情,县官听得目瞪口呆。
于是县官让人给张二蛋灌下泻药,张二蛋果真排泄出一颗圆珠子,不过那珠子已经黯淡无光,好像一棵白色石头一样了。可怜狐狸多年修炼,竟然被张二蛋毁于一旦!
张二蛋奸污良家少女,锒铛入狱。但是稀奇的是,虽然孙小妹是受害者,多年后她却坦言,人生中最好的那一晚,还是张二蛋给的。
张二蛋害了狐狸,也害了自己。多年之后出狱,再也不敢放夹子捉狐狸了。
………………………………
第三章:偷供果
万花山深山之巅,有寺庙名曰万花寺。万花寺的方丈智真长老是一位得道高僧,百岁高龄鹤发童颜,深得众僧爱戴。
万花寺中有千佛殿,佛前的供品每日都会更换。众僧更换供品的时候,经常发现供品会莫名其妙少一些。佛前供品僧众无人会去偷食,佛殿一尘不染,众僧在巡视的时候也从未发现过老鼠之类的动物,这些供品到底到哪儿去了呢?
有僧人将情况汇报给方丈,方丈只是微微一笑,对众僧说:佛前供品,佛有安排,我等不必太过在意。众僧不解,却也不好追问。
有几个好奇心强的和尚一心想要揭开供品不翼而飞之谜,于是每日做完功课总是躲在佛殿之中,想要观察到底是什么东西偷走了供品。
说来奇怪,每当有人值守,佛殿中的供品就不会丢失,而一旦无人值守,佛殿之中的供品就会丢失不少。众僧直呼邪门。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将自己得一本经书忘在佛殿之中,夜间睡前才想起。小和尚怕第二天被师父责备,于是悄悄去佛殿寻找。这小和尚蹑手蹑脚走近佛殿的时候,影影绰绰看见佛殿中有人影,于是他小心翼翼趴在窗户上想看看是什么人在里面。
这一看之下,小和尚大吃一惊。只见里面是一个容貌美丽的女子,衣着素雅,真在朝着佛像行礼。行完礼,这女子就毫不客气地将佛堂里供桌上的各种供果都拿了一些,装在自己挎着的一个竹篮里面。
小和尚大惊之下,以为自己抓住了偷供品的贼子,也不顾自己半夜偷偷过来会被师父责备了,高声呼喊起来:抓贼啊!偷供品的贼来啦!小和尚一边惊呼,一边冲上去想堵住佛殿的门。
那女子显然也是大吃一惊,赶紧挎着篮子就朝着佛殿门奔去,小和尚左右拦截,这女子情急之下,竟然变成一只白颜色的狐狸,丢下竹篮从佛殿的门缝之中逃了出去,消失在了夜色中。小和尚只惊的合不拢嘴。
寺里众僧和方丈闻讯赶到,小和尚结结巴巴将事情给大家讲了一遍。众僧都很吃惊。唯有方丈好像早已知道一样,叹息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狐妖在我们山中修行数百年了,秉性善良,从未伤害过人,取些供果,也是为了得到我佛熏陶,不算作恶。
有僧人提出施法驱赶狐妖,方丈摇头说:今日此妖被撞破真身,以后肯定不会再来,再说,我佛慈悲,此妖修行不易,不至于此。于是众僧各自散了,议论纷纷。
此后,佛殿供果真的再也没有少过,那狐妖也不知道是否已经修成真身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
第四章:燕窝惨案
这个故事在我们村人人皆知。
我们村有一户姓孙的人家,是地主的后裔,家里的老房子高大典雅,古香古色,是那种传统北方大户人家的房子。
孙家老房子的屋檐下住了一窝燕子。这一窝燕子来孙家已经超过了十个年头,燕子刚刚开始筑巢的时候,孙老太婆的儿子还没结婚,多年相伴,燕子和孙家人,特别是孙家老人的感情很深。
孙老太婆早年丧偶,孤孤单单一个人。所以,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她就盼着燕子回来繁衍后代,每年天气变凉的时候,她又依依不舍,因为燕子要去南方过冬了。看着燕子在院子里唧唧喳喳,飞来飞去,孙老太婆觉得有伴儿,能缓解少许孤清。
这一年,燕子如期来到孙家,孵出了一窝雏燕。雏燕在燕子窝里探头探脑,十分可爱。孙老太婆七八岁的小孙子看的眼馋,总想捉一只下来玩,但是每次央求奶奶和爸爸,都被严厉的拒绝了。
孙老太婆担心小孙趁着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捣毁燕子窝,还郑重其事的对儿子叮嘱过,要看好小调皮,不要让他伤害燕子。
有一天,孙老太婆外出干农活,回来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她如五雷轰顶:只见多年的燕子窝已经被小孙子用棍子捣毁成了渣渣,窝里的雏燕几乎都被摔死,小孙子手里捏着一只半死不活的雏燕,正在玩耍,儿媳正坐在小凳子上若无其事地嗑瓜子。
孙老太婆又惊又怒,过去就给了小孙子屁股上一巴掌,她没等小孙子哭,自己倒老泪纵横:造业呀,它们来咱们家十几年了,几辈人了呀!
娇生惯养的小孙子哇的一声也大哭起来,边哭边倒在地上打滚。儿媳见儿子被打,不乐意了,责问孙老太婆:你干啥呢?不就一窝鸟儿吗?是你的孙子亲还是鸟儿亲?你要不和燕子过日子去?
孙老太婆的儿子闻声赶来,也吃了一惊。他先劝母亲不要生气,然后转身劝了老婆几句。
儿媳见小孩在地上打滚不肯起来,越发不依不饶,讽刺孙老婆说:我们供你吃,供你穿,病了给你花钱,到时候还要给你养老送终,竟然比不上一窝鸟儿亲?你当累赘就算了,还这么多毛病,这日子还能过吗?
孙老太婆的儿子转身训斥了老婆几句,把母亲劝回了屋子里。孙老太婆当夜流了一晚上眼泪。想想自己平时在家孤单和难过,又看着空荡荡的屋檐,她竟然想不开,喝了农药。第二天人们发现的时候身子已经硬了。
自此,燕子再也没有来过孙家。孙家后人因为孙老太婆服药死了,在村里备受指责,做生意种庄稼也是东干不不顺,西干西不成,全家都搬到外地去了,只留下这个故事在村里流传。
村里一旦有谁家的小孩要捣毁燕子窝,大人就讲这个故事给他听。
………………………………
第五章:老乞丐
石头山下有古村名曰石头村,石头村有个屠夫,姓赵名大。村人都称呼他赵屠。
赵屠杀猪卖肉为生。每到古镇逢集那天,他天麻麻亮之际就烧水杀猪,将猪肉运到集市,售尽之后再回村。
一般来说,赵屠回村之时都是下午或者黄昏时分,但是偶尔生意不好,猪肉卖完的晚,赵屠赶回村子的时候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
赵屠回村必经过一座破庙。破庙位于石头山下一处平息清末匪患形成的乱葬岗旁,年久失修,罕有人迹,也不知道里面供奉着什么神仙。
赵屠每次回村经过古庙,总能遇见一个邋遢的老乞丐,老乞丐总是在破庙门口垒几块大石头,石头上面搭着一口被烟熏的得乌黑的小锅,烧火热要来的剩菜剩饭。
赵屠为人热情,总是喜欢主动和老乞丐打招呼,并将自己卖剩下猪下水猪头肉赠予老乞丐一点,久而久之,两人相熟了。有时候赵屠回村早,还会打一斤烧酒,和老乞丐坐在破庙中喝几杯。
老乞丐话不多,虽然邋遢,但是精神矍铄,见多识广。赵屠隐隐觉得老乞丐不是一般人,于是更不在意他是个乞丐,倾心相交。
赵屠有几次劝老丐回村,给自己打一个不出力的下手,就住在自己家了,有吃有喝,胜过乞讨。老乞丐总是笑呵呵地称谢,却不答应。
有一天,赵屠卖完肉已经到黄昏时分,等他赶路赶到破庙附近的时候,已经入夜很深了。
赵屠一个人在乱葬岗赶路,凉风嗖嗖,四野寂静,他不由心里发毛。他看到了破庙中乞丐点的灯火,于是加紧脚步朝着破庙方向赶去,到了破庙可以让老乞丐做一个伴儿,就不怕了。
但是那灯火虽然越来越近,却怎么样也走不到。赵屠走来走去,越走越觉得神智有点恍惚,他强打精神仔细一看,自己哪里在往破庙赶,明明就是在乱葬岗中绕圈圈,糟了,遇到鬼打墙了!
赵屠心惊之下,忽然觉得自己眼前一片漆黑,耳畔也听不到脚步声了,他磕磕绊绊,迷迷糊糊竟然就倒在了乱葬岗之中。
等赵屠醒过来的时候,只见自己躺在乱葬岗里,与自己相熟的老乞丐正手持一根竹杖,朝着四周挥动,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