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之怼天怼地-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宏解释:“分成四个箱子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让上下半区分开,避免同一个小组出线的两支队伍在淘汰赛阶段再次遇上,第二个目的是区分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赢的小组第一只会抽到对方半组的小组第二。”

    “那不如直接上半区的第一第二混抽,抽中了同小组的重新抽。”

    “那样不就变成了硬比,然后从上下半区各选一支队伍进入决赛了?事实上这种抽签方式可以保证最高的选拔率,决赛遇到的对手甚至有可能是小组赛对手。”

    “十二月七日第一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徽菜代表队,第二支队伍阿根廷代表队!”

    “十二月八日第二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勃艮第代表队,第二支队伍印度代表队!”

    “十二月九日第三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中华香江港代表队,第二支队伍香槟亚丁代表队!”

    “十二月十日第四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意大利代表队,第二支队伍中华台海代表队!”

    “十二月十一日第五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RB代表队,第二组队伍芬兰代表队。”

    “十二月十二日第六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韩国代表队,第二支队伍土耳其代表队!”

    “十二月十三日第七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肯尼亚代表队,第二支队伍俄国代表队!”

    直到最后一组,抽签都抽完了,方宏才出现,也就是说不用抽签,对手就肯定是奥地利了。

    “十二月十四日第八组八分之一对决,第一支队伍,中华川菜代表队,第二支队伍奥地利代表队!”

    方宏摩拳擦掌:“八分之一一场,四分之一一场,半决赛一场,决赛一场,还有十六道菜就结束了啊。”

    “这个比赛这么惨,枪哥实际上用不着出场几次。”

    “这一次能休息好几天,提前做点准备吧。”

    也幸亏旁边的人听不懂方宏在说什么,要是他们知道方宏已经在心里预定了一个决赛名额,还不吐血。

    老大哥啊老大哥们,可长点心吧。都特么有人方言比赛太轻松了。

    知道为什么一个厨艺大赛能够如此火爆么。

    现在中产阶级数量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三亿人,中产阶级有自己的生活,但是部分高产阶级硬要装逼,代洋表,吃洋菜。

    这个比赛可以证明,所谓的给他们带来优越感的那些菜,根本就没那么好吃,就算是别人自己,也觉得这样。

    在欧洲,盘口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活动,目前中华川菜代表队一赔三,要知道现在还有十六支队伍,其中有两个队伍根本开不出盘口,而除了中华川菜代表队,最高的法国勃艮第也仅仅只有一赔六点八。

    这说明欧洲的盘口都一致看好中华川菜代表队了。

    很多欧洲的食客也都云集这个地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在淘汰赛阶段入场品尝的资格。

    要知道在餐厅吃饭,主厨是不会亲自动手的,都是指挥手下做菜,而在这里由于各种限制,这些成名已久的主厨需要自己动手做菜,机会难得。

    而且大家也有机会自己来对参赛队伍做判断。

    所以进入淘汰赛开始,这里将会人气爆棚,游客众多。

    而抽完签,方宏回到了驻地,抱着麻将,再度巡视了材料区。


………………………………

第二十七章 熏腊肉

    “枪哥,真的不过去看看?”

    “枪哥,去打打气也好啊。”

    方宏翻白眼:“人四十岁的老师傅,在业内成名十多年了,还需要我去打气……”

    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其中比较大,而大家也比较熟悉的一块是红烧。

    “张光顺在徽菜业内都是数一数二叫得上名号的,他的手艺度过阿根廷这一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枪哥你准备在这地方撸猫一天?”

    方宏看了看麻将:“你去撸一个试试?”

    麻将大将军怎么会轻而易举的让人撸,昨天才见面时麻将还主动跳到方宏怀里,今天就站在驻地篱笆上,一副这都是朕的大好江山的表情。

    “麻将不适合撸,麻将肌肉太发达了。”

    方宏:“今天我们有事情做呢。”

    “什么事情?”

    “你们看。”

    驻地的空地上,堆放着一堆柏树枝叶和柏树锯末。

    “这是要熏腊肉啊!”

    “SC腊肉,属于川菜系,做法有三,其一是挂起来风干,属于风肉,其二是挂在灶台用烟火熏烤,其三就是专门烘烤然后风干。现在大家都用煤气天然气灶台了,第二种办法已经很少能看到了。”

    三种做法,要做出风味,第一种最难,因为没有烟熏,要达到那种特有香味的地步,就需要专门照看和特殊的腌制配方,而且也不容易长期保存。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腊肉做法,SC腊肉也分成好几种不同流派,各地的熏肉方式不同,就我吃过的来说,口感最好的是川北mianyang和deyang的腊肉,熏味最浓郁的是nanchong到山城这一带的腊肉,而肉味最浓的是CD的腊肉,还有凉山的腊肉最劲道,各地的腊肉吃法也不同。”

    “我今天做的是川北往东的下河菜腊肉,不过我要加以改良,让它们有川北那种腊肉的口感,做起来很麻烦。”

    SC的腊肉其实有很多流派,其中就有两广派、客家派、江西派、湖北派、陕西派、湘西派以及融合改良派。如果以SC最主流的腊肉做法而论,SC腊肉与其他地区腊肉如湖南腊肉最大的区别是SC腊肉更重香料。

    你甚至想不到,剑门也出火腿,和金华火腿类似,做法也是仿效浙省的做法。

    实际上自己做腊肉的老百姓一般都不清楚这些,这也侧面了说明了川菜的特点,有容乃大,海纳百川,任何好的技法和吃法,都能被学习过来。

    之前有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特别注重食品安全,就有闲的没事做的人冒充专家到处龇牙咧嘴,其中就有人说腊肉亚硝酸盐超标,不适合食用。

    实际上超标原因是因为工业化熏制加了着色剂导致的,自己熏的腊肉是绝对安全的,而且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实际上大补。

    “我们的肉已经提前腌制了一晚上了,腌制的时候要用到,盐、花椒、桔皮。”方宏从桶里提出一块肉:“加盐腌制后,肉会出水,盐腌制本来就有脱水的作用,让肉中的血液同水一起流出来,才会让腊肉纹理清晰好看,那些肉内部都黑的,就是因为没有腌制出水分,当然了大凉山那边就喜欢那种风味,所以故意没有做这一步骤,而有的地方需要腌制超过十天,每日翻晒。”

    这就看你需要的是什么了,腌制越久,熏出来后越香,但是口感就会降低,会变得很柴,不过香味是可以用香料补足的,所以方宏不准备腌制那么久。

    将架子搭起来,将腊肉放了上去:“整好今天阴嗖嗖的,可以烤火。”

    “枪哥,熏制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没有?”

    “当然有,反正时间还长,慢慢给大家讲。”

    “你们看现在放肉上去,如果熏制的时间长,就肉皮朝下方,如果熏制的时间短,就肉皮朝上。”方宏采用的是肉皮朝上的方式。

    “大家注意熏烤的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人盯着,不能有明火。”有明火,腊肉就会被熏黑甚至烧焦。

    本来就是熏肉,肉温度升高,就会有油滴下来,就容易着火。

    整个隔着肉的架子下面都是柏树枝叶,一旦猪油滴上去,一会儿就能燃起来,所以随时都要有人盯着。

    “在大部分的做法里面,都是直接在熏肉的时候烤熟肉,少部分做法是熏一段时间然后挂起来,在漫长的时间里让化学反应让肉边熟,这个过程长达三个月。”

    方宏可没有时间等那么久,这些腊肉后面的比赛用得着,所以要直接熏熟。

    实际上西方人也没有那么讨厌熏肉,美国培根大家讨厌,是因为他们做的烂,加拿大的培根就比美国培根好吃的多。

    不过西方人的做法有问题,培根容易致癌。

    他们的培根就是真二八经的亚硝酸盐过量。

    已经烘烤了两小时了,方宏随时都要注意不让他们燃起来,这股炊烟也飘在了村庄上空,不少游客闻着味道找了过来,一些闲暇的厨师也找了过来。

    而此时,方宏正在灰烬下面闷红薯。

    “枪哥,这个红薯肯定很好吃。”

    “我们这种做法和烤红薯类似,不过不叫烤红薯,叫耙红薯,和耙耳朵一个字,意思如软、糯。很香。”

    “枪哥熏腊肉都被围观。”

    “我就喜欢看这些外国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方宏哈哈乐了:“让他们看把,他们就算知道我要做什么菜,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他们不知道。”

    “枪哥你灌的香肠也是用来比赛的么?”

    “给他们吃浪费了,这是熏来我自己吃的。”方宏:“在欧洲香肠文化也很浓郁,不过被视作上不了台面,就和狗肉似的,好吃,但是上不了酒宴。”

    当然了,以德国为首的香肠狂热爱好者肯定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德国的食物能比英特兰好到哪儿去,没见这次比赛没有德国的队伍么。

    “枪哥,来一盘腊味合蒸,吓死他们!”

    方宏耸肩:“那是胡南菜,还没有到展现十八般武艺的时候,赢他们,川菜就够了。”

    “腊肉肯定是炒啊,不炒的腊肉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胡说,腊肉肯定是用来蒸啊,不蒸的腊肉哪儿来的口感!”

    “得。”方宏:“比赛还没开始,炒党和蒸党就争起来了,有什么区别,我就不告诉你们什么部分用得到什么部分用不到了,免得你们猜到我要做什么菜。”

    方宏整个熏了整扇猪肉,一条前腿一条后腿,半个猪头,一整列排骨,还有五花,里脊,二刀三刀,坐墩。

    方宏用树枝将闷了很久的红薯掏了出来:“这些东西,那一点出来比赛就行了,其他的都是我们驻地接下来十多天的口粮。”


………………………………

第二十八章 豌豆尖

    耙红薯吃起来香极了,不过很烫手。

    方宏在一旁一边倒手,一边尝试吃。

    驻地篱笆外,一群人莫名吞咽口水。

    他们都是来围观熏腊肉的。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

    “那可是本届第一种子选手,他做的食物能不好吃吗?”

    “可为什么那个红薯要闷在灰烬里面?”

    “估计是他们的一种做法把。”

    方宏揭开了腊肉上面盖着的东西,看了一眼,现在肉已经变成了明黄色,如果再深一点点基本上就成了。

    不过最后这一点点,得花上之前这几个小时同样长的时间。

    下方已经不添加柏树枝叶和锯末了,早就阴下来的火,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小。

    和烧烤一样,明火是烤不出好东西的,一定要烧过了的炭才适合烤,熏肉也一样。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大概只有很少的做法可以让大片的肥肉不腻口,做成腊肉,就是其中之一。

    西方人不习惯用猪肉炒制食物,大概可能就是因为避免不了肥肉腻口的问题,所以才只会做熏肉腊肠什么的,可是,没有肥肉的风味,猪肉真的不是那么好吃。

    就算是平时自己炒肉,炒瘦肉也最好用猪油,炒出来味道完全不同。

    “枪哥,几个时候可以吃啊?”

    “明天吧,明天试一试做的咋样。”如果做的不咋样,水土不服,那就不拿出来做菜了。

    下午,比赛快要开始了,方宏到了比赛现场,不只是方宏,其他代表队也有很多人来围观,有些人是来看可能的对手的,有些人是来看热闹的。

    “你们看,一共有六桌十二个食客,加上四个评委,接下来得比赛,都要在时间限制里面做十六人份的食物,不过时间比起小组赛放宽了。”

    “这个节目就不适合饭点和晚上看,看的饿。”特别是深夜。

    “说不定米其林快要走进中华了。”等他们来,会发现很多两星三星但是拿不到叉的餐馆。

    那些苍蝇馆子路边馆子的服务条件真拿不到叉,但是某些店的菜品真的不见得比那些出名的大酒店做得差,可能还更好。

    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大酒店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方式,行政主厨不太怎么自己动手。

    现在开餐馆,一共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家庭式的餐馆,自己家人做主厨,自己家人算账,这种餐馆的味道是值得期待的。

    另一种模式是酒店大餐馆模式,老板出钱,请人做厨师。

    这种模式下,一般在开业时,老板会请来一个重量级主厨,让他的团队为自己的店打开销路,打出名声,不过这种团队非常昂贵,老板对他们也没有任何控制能力。等到生意走上正规,他们就会邀请不那么贵的团队进驻厨房,味道一定会变差。

    老食客很轻松就能吃出,这家换厨子了。

    那些在网络上口碑做得好的店,基本都是这个套路,真不见得好吃。

    所谓高手在民间,真不是说着玩儿的。

    走在CD的大街上,随便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店,也许这家店的厨师,就是川菜标准几万道菜中某一道名菜的发明者。

    “在唐时代,中华饮食就已经开始分南北了,在清代四大菜系脱颖而出,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又加入了另外四大菜系形成了八大菜系。目前的中华美食基本提到的是四大和八大,当然了也会有豫菜这样的想要竞逐十大的菜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四大是最齐全的菜系,几乎已经包揽了所有烹饪手法,而后来形成的八大,也是属于高大全类型的,其他菜系,也许很好吃,但是在烹饪手法上先天不足。

    比如豫菜,出名的就是洛阳水席和开封饮食。

    但是要知道,在北宋末年,开封形成了炒菜文化,可是时间不长后,北宋灭亡,迁都临安。也就是说,实际上的开封菜肴文化,被临安继承了,临安饮食中,也不同于地理位置,他们的菜色中有很多北方菜的影子,从历史各方面的角度考虑,八大菜系的归纳是有一定道理的。

    徽菜张光顺,既然能做到徽菜中闻名,就可以认作是全国最好的一波厨师之一,他的水平极高,说实话就是,阿根廷代表队不够看。

    阿根廷最出名的就是烤肉,而他们的邻居巴西的巴西烤肉,上品也是用阿根廷出产的肉类,同样的原材料,名气不匹配,就能说明一定道理。

    除了马黛茶,烤肉之外,阿根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实际上都属于西班牙和意大利菜。

    至于原因,老早之前就说过了,阿根廷是一个白人国家,都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裔,他们没有在饮食上有太多创新,就和这个国家的其他方面一样。

    徽菜代表队出的四道菜分别是香菇盒、一品锅、方腊鱼、铁板煎饺。

    “枪哥,徽菜的主菜和你一个姓呢!”

    方宏翻白眼:“这道菜我知道,传说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在徽州周边区域和宋军开战,不过被围困山顶,缺少食物,后来有人在山顶发现了一个水潭,鱼虾众多,于是方腊让手下佯装运送鱼虾结果‘不小心’将运送车滚到了山下。宋军看到鱼虾认为方腊食物充足,还有河鲜吃,于是放弃了围困。传说中的虾兵蟹将就是这么来的,而他们本地人做出了这道菜,纪念方腊,才有了这道菜。”

    别小看这道菜,真是不好意思,这道菜的历史,比欧洲最早建国的葡萄牙的历史都长。

    换句话说,这道菜比全欧洲的历史都悠久。

    “吃过吗枪哥?”

    “吃过,而且会做。”方宏耸肩:“大家出去吃饭时会分八大菜系,我们做厨师的可不分,什么都要学,有机会就学,鳜鱼的做法以徽菜最为有名,我早就学过了。”

    “是不是这也是川菜的特点?”

    “应该说在现在的美食界,所有的厨师都会这么做,这是国家支持的,不能因为门户之见让某些菜失传。”如果不这样做,那些小菜系,在交流疯狂如今天的时代,恐怕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方宏起身:“没什么看头了,前三道菜都赢了,碾压。”

    “张光顺是一个大对手啊!”

    “不说了,回去准备明天的试菜了。”

    “什么菜?又不是比赛菜肴,可以说吧。”

    “可以,豌豆尖炒腊肉。”

    “豌豆尖?”

    方宏思考了一下:“豌豆尖就是荷兰豆的菜苗,是非常爽口的一种蔬菜。”

    “对了,荷兰豆在荷兰,叫中华豆。”

    这就是饮食的交流。


………………………………

请假

梳理一下,接近尾声了。
………………………………

第二十九章 老熟人帕斯卡

    不用说张光顺赢了。

    方宏回了驻地看了一下干熏出来的腊肉。

    这些个腊肉啊刚熏出来,现在还不适合吃,虽然熏好的时候看上去就跟熟了似的。

    不过这又不是烤肉。

    “明天就用这个做菜。”

    如果是老腊肉,就需要泡一晚上,大家可以试试,如果是烟熏黄了手指,单单是洗一次是洗不掉的,所以得泡,按时间看泡多久,如果是新肉,泡一泡就可以热水洗,如果有一个月,那就得泡两小时,如果超过半年,那就得泡一夜。

    第二天,直播再度开启。

    “枪哥,炒腊肉了吧?”

    “对,炒腊肉这个菜我是不准备在比赛中用的,那就直接在直播中来,也算教一个菜了。”

    “腊肉做法很多,不过基本上都要煮一次然后在做其他做法,比如炒腊肉大家也喜欢煮了后切片再炒。”方宏:“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是直接炒太咸,第二个就是煮了后再炒比较糯。”

    “实际上生炒的办法更适合新腊肉,因为新腊肉生炒更香,而且很容易就能做出咸鲜的口味,新腊肉炒冬笋或者比较干的蔬菜都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不过豌豆尖水分比较重。

    这就要看手艺了。

    以前没有大棚蔬菜的时候,最适合用来炒腊肉的实际上是蒜藤(川地叫法,其他地方应该叫蒜薹tai),不过自从有了大棚蔬菜蒜藤的味道就跟泡沫似的,味如嚼蜡。

    现在最适合炒腊肉的是蒜苗,因为蒜苗不管怎么大棚培育,那辛香的味道都不会减弱。

    炒蔬菜要好吃,关键在于一个重油,而各种油类里面,没有什么是比猪油更香的,其中腊肉肥肉中炼出来的猪油又是最上档次的,在川菜里面猪油的用法已经算少的了,在很多菜系里面,猪油的用法长的比重非常大。

    方宏将腊肉切片:“大家看,现在的这个腊肉,外边是金黄的,里面却是粉红的,大家现在住在城市里,喜欢用冰箱存放,这种里面还没熟的腊肉,就算在冰箱里放一年,也不会熟,最好还是蹭天气不热,多在外面挂一挂,让它熟透比较好,不过不要挂在风太大的地方,已经烟熏过的肉就不适合风吹了,那样会变柴。”

    没有用太多的调料,一盘豌豆尖炒腊肉就出来了:“我主要要吃一下它的熏味,就没有加调料。”

    新肉的烟熏味很烈,但是不浓,表面味道很大,但是里面吃上去和新鲜肉区别不大,硬说有区别,那就是口感上的区别。

    毕竟还没有脱水太多。

    方宏吃饭:“成了,应该没问题了,不直播的时候我再试试,这几天彻底没事做了。”

    具体到时候要用的,当然是私下尝试咯。

    一扇猪肉,就是半边猪,从猪腿,猪尾巴,到各种肉,到骨头,到猪头肉,加上内脏全齐,能够用来做菜的部分多得很,就算直播出去要用腊肉做菜,对手也猜不出来方宏要干吗,可如果把具体的部分讲出去,对手得知后就可以出对策了。

    下午,方宏再次到了室内比赛场地,今天是第二组八分之一对决,对阵双方分别是法国勃艮第代表队和印度代表队。

    说起来,勃艮第代表队的选手是熟人。

    帕波图·帕斯卡,法国名厨,曾经是一家三星餐厅的主厨,离职后开始做自己的餐厅,据说今年迅速拿到了三星四金叉的评级。

    这个评价表示,这家餐厅的口味做到了极致,服务做到了非常好的程度,而且奢华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

    这个帕斯卡在前年的比赛中拿到了世界第八,不过当时的比赛不是现在的赛制,用的是积分规则,在那种规则下,西方厨师很难和东方厨师比较,今年帕斯卡也是夺冠热门。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