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幼儿老师闯异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当然也没有到早课的时间,所以,也还没有开始背书。。。。。。

    娘叫这么多先生来,不知道,要昺儿学些什么。。。。。。

    昺儿遵命就是,一定做听娘和太傅的话,做一个好皇帝,代天牧民,驱逐胡虏。。。。。。”

    杨太后看着小皇帝的谨慎、警惕和惶恐,听得心里如海潮泛滥,一双膝盖早就再也撑不住,直接落在甲板,形成跪坐,双臂抱紧了赵昺,声音呜咽起来,一边呜咽,一边又欣喜,只想让泪水,多多地流溢一些,心中有多少酸楚挣扎,被暖热的泪水溶解,宣泄出去。

    小皇帝赵昺怎么说也不过是8岁的孩子,而且他这几年过的很不平静,一干大臣们所思所想所做所行,不过是惶惶而言,行为成毁,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战场环境应激障碍,但是母子亲情,最是天性,看到母亲这样的惝恍迷离(注:音chǎng huǎng mí lí,意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心中一软,那副小大人的样子,早就不复存在,抱着杨太后的头,往自己怀里,一边还摩挲着母亲的背:“娘,莫哭,莫哭”接着自己嚎啕大哭起来。。。。。。

    陆秀夫、张世杰、周文英,早就围绕在太后和皇帝身边,跪坐着,用衣袖遮住面目,只是垂泪,哽咽不能言语。

    哭声渐渐的就大了起来。

    慧娘原本就是皇帝的乳母(注:奶妈群体之一),母性发动,根本抑制不住自己,迈开碎步快步走到小皇帝身边,但是也不敢离得太近,也跪坐下来,从腰里掏出素色的丝巾,默默啜泣,抹起泪来。

    慧娘一动,珍娘也就跟着跪坐。

    张世杰朦胧间见到慧娘、珍娘一干女子,都已经为了过来,一时间,羞愧难当,满心满肺的,就像荆棘野草扎来扎去,一时之间情不自禁,竟然抑扬顿挫呼号起来:

    (注:古代文人骂人或者抒发情绪,必须有品位和才华,张世杰已经是太傅了,当然时时刻刻要保持表率,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他们拥有这个能力,拥有这些语词所带来的力量和空间等要素以后,这些语言带来的力量与感受,本身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力量。这个如果读一读屈原,或许就能够有所感受。)

    “

    呜呼吾人之心痛兮,望黎明而悱恻;

    (注:悱恻读作fěi cè,意思是内心悲苦凄切;忧思抑郁,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君》)

    (注:这一句的大意是,哎呀我们这些臣子的心,真是伤痛欲绝呀,看到黎明——因为一天白天就要到来的缘故——天色越来越亮,我们心理不能为君王分忧的懊丧,难以排遣。用黎明而不是启明,因为黎还有黎庶的含义,黎明与黎民声音非常近似,所以还有天亮之后,百姓就要在暴露在战火之下,但是为了社稷江山皇帝朝廷,我们又不能不坚持战斗。)

    浩荡吾皇之宽仁兮,竟夕惕而若历;

    (注:夕惕若历读音为xī tì ruò lì,一天到晚警惕戒惧,如同涉水过河。形容做事情谨慎小心,不敢怠慢,《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注:这一句的大意是,多么浩荡庞大呀,我们的皇帝,他所拥有的宽仁爱民之心,竟然时时刻刻小心警惕,做事丝毫不敢懈怠,即便是多么辛苦,也毫不推辞,就像易经里面所说的,君子每天自强不息,竟然达到了如此苛待自己的程度。)

    渺渺吾祖之圣德兮,何予怀而鼓歌;

    (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语出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直接的意思是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注:圣德——也作“圣惪”,意思是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唐杜甫《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注:鼓歌——语出《淮南子·天文训》“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穀、禽鸟、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也就是说掌管万物生长的神,后世也称作的花神。)

    (注:这一句的大意是,我们的祖先——这里更明确的意思,就是宋朝的太祖,你当初那些然四海欣然,拜服你的圣德武功——那些能力和作为,为什么那么茫茫远远我们凭借不到呀,请你快一点重新把你的圣德播撒下来到我们的怀抱之中,让大宋的子民,重新得到你庇护,安乐的生长生活。)

    哀哀吾后之圣善兮,非昊天而罔极。

    (注:哀哀——语出《诗经·小雅·蓼莪》'liǎo é',蓼蓼者,匪莪伊;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瓶之罄(qìng)矣,维罍(léi)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hù)!无母何恃?

    本意是: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小瓶的酒倒空了,那是酒坛的耻辱。失去父母的人与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死去的好。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

    注:圣善——语出《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就是母亲的爱,没有什么人可以相比较,后来也专指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

    注:昊天罔极'hào tiān wǎng jí',语出《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注:这一句的大意是,太痛苦了,我们的太后呀,她是那样的聪慧贤良,所以才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起了宋朝最后的力量。)

    ”

    张世杰一开始哭,便自己也停不下来了,要知道现在的张世杰也已经60多岁了,在那个时代,这就算高寿,而且还是那么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想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想到张弘范和自己这几年斗争屡次失败,但是借助强大的蒙元军队,反而能够不断地增强力量,以致于到今天的地步,他很清楚自己走了昏招,但是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不把船都用锁链锁起来,也许一大半军士早就跑掉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没有任何有效的力量,这当然也包括参谋力量。

    等到他自己开始呼号吟诵起诗篇,诗篇本身的文化力量,精神张力,给了他更强大的心理感受。

    因为他此刻情感特别充沛,使用了古风和楚韵,本来就非常有歌唱性,这个东西,又讲究——重章叠唱,因为歌曲诗词篇幅短小精悍,正是要反复吟诵,才能咀嚼精髓、酝酿芬芳,故而。。。。。。故而。。。。。一遍又一遍,反复,就叫做重章叠唱。。。。。。

    张世杰开始第一遍,读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二遍,吟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三遍,咏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四遍,诵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五遍,歌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六遍,舞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七遍,蹈出来。

    。。。。。。浅吟低诵。。。。。。高歌深咏。。。。。。

    没有手鼓,没有古琴,没有美酒,没有美食

    韩子正。。。。。。

    【特别注】:

    很有必要做出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解读,才能方便大家尤其年轻人对中华文明和传承有所颖悟,如果一个人吃了六个馒头,饱了,他可不可以说前面五个都是废物点心?酒是粮**,**液一瓶能够买8000斤大米,是不是家里有钱,天天喝**液就会成为人上人,仙中仙?这显然是滑稽可笑的,与事实更是不符合的。

    传统中华汉文化对于艺术表现,对于志向、道德、伦理和做事,有着浑然一体的、宗教般的观点和理解。

    这一点是中华文化传承我个人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不理解这一点,就有可能对——“士”文化的偏差甚至蔑视,也就无法再汲取这种特殊的营养。

    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语出《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大意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这是说士子或者士人,天然有传播教化,担当社会的道义,维护正义——当然也必须具备一定维护正义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士,或者士子呢?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的称呼,多为卿大夫的家臣,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到了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的意义已经逐渐转化,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的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

    以上信息反应了士子的社会阶层意义,另外,应该看一看士需要具有什么?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孔夫子将官学向社会普及,降低入学门槛,导致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的教学,是要求学生同时学习六艺的。

    欧洲早期的贵族,也更多的是首先能够征战,并赢得战争,能够保卫家园。

    这和明清以后,乃至现在的读书人、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小鲜肉、小白脸、娘炮等,含有一定“**审美”文化,完全是两个方向,宋朝苏轼、辛弃疾都是文武全才,至少是能够上战场用冷兵器厮杀的,孔子自己本身也是拥有强大武力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孔子不仅身材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列子》记载说:“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意思是说,孔子力气很大,一人就能把闩城门的木杠举起来。《淮南子》载,孔子善跑,称孔子“足蹑郊(狡)兔”—连奔跑的兔子都能捉到。除此之外,驾马车可能是孔子最精通、最娴熟的一门技巧,也就是古人说的“御”。“御”也是周礼之一。《孔子家语》称他“御狂马不释策”,他自己也曾说过:“吾和执?执御乎?执射乎?吾吾执御矣。”

    我个偏向于认为——古代“士”某种意义上,具有精神和文化图腾的意义,孔子的学生里面,子路打架和打仗都很好,子贡则非常会做生意,子我甚至敢于并且能够反思批判他的老师,子渊也就是颜回能够“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离不开颜回的功劳,子有就是冉求的战绩和军事活动,可以说是继曹刿之后鲁国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这些才是“士”本身的意义和学习的内容。

    士本身对礼的学习和要求也是要的,礼就是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规则和范式,这当然就有不同人的心理的了解和把握。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功能大略与当代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央精神文明办、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的时代还兼个保密局什么的。

    说一下乐:这是本文里面多处诗词歌赋舞蹈等描写的重要原因和推动因素

    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吏,并负责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历史记载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师襄,春秋时期鲁国著名乐官,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史记》里说他“以(注:凭借)击磬为官,然能(注:特别擅长)于琴”。

    这一段里面可以看到,礼和舞乐以及音乐舞蹈里面的器乐,是有紧密关联的,

    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自学徒起便学习的六种技艺:剑术、骑术、游泳、狩猎(还有矛术的说法)、棋艺、吟诗。

    剑术、矛术、骑术锻炼战斗力;游泳锻炼生存能力;狩猎、棋艺锻炼战术与思维;吟诗陶冶情操。

    可见在那些历史时代,想要称为一个贵族战斗和保护子民,能力的要求,是相近的。

    有人说现在流行歌曲就很好,学习古代文化,吟诗弹琴没有意义,要知道士同样也代表着一种社会阶层并拥有强烈知识品格属性,某种意义上,是精神和人格乃至生存能力上都较为自由(用高级这种缺乏实际意义的用词)。

    《毛诗序》【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者一说为孔丘弟子子夏作】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情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大意说——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涵蓄在心里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和继续它,咨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感情表现为声音,声音组成五音的调子就叫音乐。

    太平时代的音乐平和而欢快,它的政治清明和顺;战乱时代的音乐饱含着怨恨和愤懑,它的政治必然乖戾;亡国时的音乐充满了哀伤和忧思,它的人民一定困苦。

    特别请注意——“所以纠正政治的过失,感动天地和鬼神,没有超过诗歌的。”

    再看看诗歌的使用——“古代的圣王就用诗来规范夫妇关系,培养孝敬,敦厚人伦,完善教化,移风易俗。”

    从现代心理学上也已经普遍认识的,人的情绪塑造,音乐、舞蹈、歌唱、戏剧,当然现代艺术电影、电视剧,会如此巨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世界观,也会直接影响心理状态。

    注:顺便说一下,本文尽量不抄袭各种诗词,因为网文里各种爽文抄袭的实在太多。本人年过五旬,虽然才情浅薄,不敢不自己填词。
………………………………

第18章 18。我想要不害怕

    在众人的呼号之间,杨太后的两个下眼睑,又涨又涩,泪水里面的东西,把脸部都刺激的生疼。赵昺小皇帝与太后相拥。

    张世杰到第七遍结束,气息已经就含糊不清,跌坐在地,喃喃自语道:“老夫,愧对。。。。。。列祖。。。。。。列宗。。。。。。有负。。。。。。圣托。。。。。。”

    众人都相继跌坐在地,啜泣者有之。

    渐渐的,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高潮后的宁静,海水轻拍着木船。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好像世界特别宁静一样。

    赵昺小皇帝在朦胧泪眼中,忽然,看到一双白白的光着的脚。。。。。。

    这个世界里面,光脚的穷汉们,随处可见,但是他们的脚,都是黢黑,破败,一般都有肮脏的泥土,小皇帝在更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大臣们、内饰们、禁卫们的脚,那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履”(注:鞋子),赵昺小皇帝心中升起一点点好奇“好奇怪呀”,接着,就升起了“警惕”——“这是谁?”

    沿着双脚向上看去,垂落的白色丝绸,在海风下飘动,在向上看,那丝绸的下摆,并不是一件长袍、服装,只是一块丝绸,在腰间,系了一下,赵昺从来没有看见这种衣服的穿法。

    (注:后世浴巾的系法,将浴巾的一头/一侧,放在左胯或者右胯,然后另一侧,绕过身体后,想着对侧方向的胯上,拉过去,然后把重叠的边沿,向下向内翻卷)

    而那个人的而腰腹和胸膛,充满了紧实的肌肉,腹部间像乌龟的背壳一样,两边拥有肌肉的方格,但是却完全不像他以前所见到的,那些瘦弱或者虚浮,而是犹如象牙一样发白甚至发亮,那人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一些黑色的药粉,敷在头顶的正中线。。。。。。

    好像没有人注意到他怎么出现的,他就那么突然地出现了,赵昺小皇帝感觉到,一种悲悯,一种亲和,一种信任,一种情愫渐渐滋生。

    赵昺仰起头,不知怎地,就絮叨了起来:

    “你是神仙吗?

    求你教教我,怎么做?

    我不想娘亲那么操劳,每天夜里回来流泪。。。。。。”

    隐约之间听到这一句,杨太后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巨大的心里冲动,又是涌了出来,泪水再一次喷薄而出,杨太后已经全然不在乎仪态,听到这一句,杨太后的心,蓦然融化在烈火之中一般,心口抽搐到几乎窒息。。。。。。

    “流泪,直到。。。天。。。明。”赵昺干咽了一下口水,艰难地说。

    此时,杨太后只有母性,且痛且喜,抱紧了赵昺,低声快速哆嗦地说:“昺儿、昺儿,为娘,为娘。。。。。。”

    “娘亲,不想让我看到,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知道,娘亲,她,着实,着实劳神。故而,娘亲交代的话,昺儿都尽力去做,可是,娘亲,娘亲她”赵昺的眼泪无声无息留出了清冷的两条痕迹。

    “娘亲要昺儿听师傅的话,还把张师傅(注:张世杰)从少傅,加冠到太傅,皇儿,听少傅的话,也听太傅的话,每天都读圣贤书,皇儿资质鲁钝,背书不那么好,太傅近来国事比较多,但是背书的要求没有降低。皇儿像多背诵一些,好让那些夷狄,多知道些礼数,少生发些杀业。”

    “可是,那些夷狄,越来越多,我们大宋皇庭越来越往南,娘亲头上的皱纹和白头发,也越来越多。”

    “赵昺惶恐,娘说要节用(注:节约用度,就是减少物资消耗和浪费,比如少吃饭,少穿衣),皇儿每天都吃一半,现在吃原来的三成,饿了,就想睡觉,走不动路,背书越发有些困难。可是我知道,娘亲,娘亲比皇儿还要苦,以前娘亲脸是有肉的,现在脸是往里瘦的,娘亲原来还能抱起皇儿,现在,自己走路都有时候晃动。”

    “可是,夷狄还在,他们还在屠戮我汉家子民。我害怕,我害怕娘哪一天,就不能陪我说话了。。。。。。”

    “他们说你是水客,说你能够点海为水,煮海为盐。

    我昨夜廷议的时候还骂过你,说既然是偷跑的,必然不是好人,可是,那是因为那时候我不知道你的缘故。

    你为我大宋的军民做这些事情,他们说你是上人,你是水里的神仙吗?”

    小皇帝赵昺说。

    “你想要什么?”那个冷风中如月如月的身影并未回答赵昺,而是直接提问。

    ”我想求你,让我的娘亲,不再害怕,不再那么殚精竭虑,还有太傅、丞相,还有,还有好多人,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好不好?”小皇帝赵昺没有任何不悦,神仙嘛,他们就应该如此漠视人间,但是如果赵昺不赶紧趁着勇气还在,问完问题或者发出请求,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长时间的勇气还会存在。

    全甲板上,人们都屏气凝神,一方面,小皇帝在说话,其他人是不能插嘴的,另一方面,如此重大的历史性问题,也绝对不是常人轻易可以想,可以问,可以思考的,更是难以觉悟的问题。

    等了足足有三息,赵昺小皇帝都觉得,自己的勇气在冷风里面流失快要殆尽了,那个身影温和的回答道:

    “人生没有恐惧?!

    你的要求,还真高呀!

    你不知道,这是一辈子的功课吗?”

    赵昺一阵虚弱感袭上心头,身体晃了一下,杨太后感觉到了赵昺的动态,立刻抱紧了他。

    “换一个吧”那个身影接着说。

    “那么,驱逐那些蛮夷戎狄,恢复我汉家河山,好不好?”小皇帝赵昺说。

    【

    特别注:

    统称简述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了自秦一统六合,后的中华民族。

    但是学界的认识,跟支持/容忍的统治集团有密切关系。故而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体会中华或者华夏,或者汉人的真实意思,或者更贴切的意思。

    本人也比较倾向于认为,华夏文明或者中华文明或者汉文明,更大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追求,敬天法祖/尊崇自然,这是一种理智的感受和追求,这一点要在道家和早期诸子百家的文献中去看,与原始图腾、拜物教和拜火教或者SAMAN教,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敬畏与害怕和敬而远之本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