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楼是李晔办公的地方,二楼却是其休息的地方。

    这让吉王妃也在想李晔的目的是什么。

    来到楼上,李晔正在书桌前写着什么。

    张威低声道,“陛下,吉王妃到了。”

    “你下去吧!”

    李晔吩咐道,但手中的笔并没有停下。

    过了一会儿,李晔才停下笔,双手摊起这副刚写好的字,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禁念了起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六皇嫂,你觉得这字。。。。”

    李晔口中的‘如何’两个字还没说完,就听见一声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好奇地回过头,就看到一幅让他始料不及的画面。

    只见一具洁白无瑕的身躯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地上则是散着一堆华丽的衣裳。李晔愣了一下,然后快速地回过头,脸上有些愠色。

    “六皇嫂,你这是干什么?”

    。。。。。。

    “六皇兄,几月不见,没想到倒是消瘦不少,难道是锦衣卫虐待了六皇兄?”

    李晔一番看似无意的话,可把旁边的李振及一众锦衣卫官员吓了一大跳。

    别人不知道,李振还不知道吗?

    李晔根本就没打算杀了吉王,不然早就秘密处置了。所以他让锦衣卫把吉王好吃好喝伺候着,也没有上刑,还给其单独准备了一个单间,甚至还派人拿来一些书籍给对方打发时间。

    这哪是虐待?这是来锦衣卫大牢游玩的吧。

    “老七,你这是来看本王的笑话吗?没想到你才是我们兄弟几人中城府最深的,难怪你能从一介亲王走到现在这个位置。

    成王败寇,要杀要剐随便,别想让本王向你低头。”

    吉王以为自己是死到临头了,不想跪在对方面前求饶,于是硬气了一回儿。


………………………………

第405章 枭雄落幕

    “皇兄怎么这么想?我们毕竟是兄弟,而且六皇嫂也求到朕这里来了,若是朕再没有表示,也说不过去。”

    李晔摇了摇头,然后对身后的李振吩咐道,“李爱卿,待会儿吉王妃回来锦衣卫,让吉王跟着吉王妃回去。

    从今天起,吉王没有朕的同意,不能离开吉王府,这个事就由锦衣卫负责监督。”

    李晔不会杀李保,但不代表对其逼宫一事就没有一点反应。把对方软禁在吉王府,已经算是他法外开恩了,虽然没有了自由,但起码能活着。

    至于这软禁的期限,就看吉王的表现和李晔的心情。

    或许三五年,或者十年、二十年。

    “老七,有本事你就杀了本王,别这么假惺惺的。五皇兄变成这个样子,别说跟你没关系,是不是过几年,本王也会突然病重,与其那样,还不如给本王一个痛快的。”

    “老七,你别走!”

    听到李晔要一直软禁他,李保就有些激动。这意味着,他以后能看到的天空就是王府那点,甚至直到终老都是如此,那简直是生不如死。

    对于李保的大喊大叫,李晔置若未闻,而是直接离开了大牢。

    期间,李晔也看到了嗣怀王、嗣康王等人,相比于李保的‘硬气’,这些人就有些丢人了,直接跪在地上求饶。

    可李晔对于这些隔了不知道多少房的远亲没什么感情,他们不是自己的亲兄弟,他自然不用那么忌讳。

    “陛下,那这些人怎么处置?”李振试探地问道。

    李晔停下脚步,看了看身后的锦衣卫大牢,淡淡道,“怀王、康王这些宗室移交给宗正寺,其他的送交大理寺,该怎么审就怎么审。”

    “遵旨!”

    来到锦衣卫大门,李晔碰到了前来接吉王回府的吉王妃,李晔看了看对方,叮嘱了一下,“六皇嫂,好好劝劝六皇兄,安心在王府待着。”

    “请陛下放心!”

    吉王妃脸色有些不正常的红晕,不过旁人也没怎么怀疑。

    吉王妃前去求过陛下,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但是吉王妃在延英殿并没有待多久,至于两人说了什么,除了殿内的内侍和宫女,其他人无从得知。

    但有一点,吉王妃走后,陛下就下令放了吉王,难免让人有些浮想联翩。

    吉王逼宫一案到这里算是到了尾声,剩下的不过是走走流程。

    吉王一案都是悄悄处理的,相反,李克用和秦宗权则是大张旗鼓地处理。

    两人的结局肯定难逃一死,不过如何利用两人来提升朝廷的声望才是李晔考虑的事。

    大唐乾宁三年三月十五,李克用和秦宗权在皇城的朱雀门外当着长安百姓的面被斩首。

    六年前,李克用就是这个日子与其他勤王大军一起攻进的长安,把黄巢赶出了长安。

    那也是李克用第一次进入长安,而六年后的今天,却被以谋反的罪名在长安处决。

    可谓时也运也命也!

    曾经横行一时的沙陀军也就这么开始衰败,只剩下李嗣源等待着一部分残余的沙陀军遁入草原,不知所踪。

    。。。。。。

    李克用的死,感触最深的还是朱温。

    李克用被斩的时候,朱温并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些感叹。

    “没想到李鸦儿就这么死了,有些让人一时接受不了。”

    “殿下,如今这局势是风雨欲来啊!朝廷平定河东,愈发强势,虽说对殿下大加赏赐,但唇亡齿寒,殿下不可不防!

    如今,除了殿下之外,异姓王可就只剩下钜鹿郡王时溥。

    朝中的大臣和将领中,最高的爵位也只是国公,没有一个异姓王。而陛下对殿下不仅从郡王升为亲王,这其中的含义,值得深思。”

    敬翔知道朱温在担心什么。

    看似李克用的死,让自家主公少了一个大敌。

    若是朝廷并不强大,少了李克用这样一个大敌自然不错,可是李克用却是被朝廷除去的。

    虽说沙陀尚未覆灭,但那些残余的沙陀军短时间根本威胁不到朝廷。而且为了以绝后患,李思恭、赫连铎和李匡威等人肯定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根本就不需要朝廷出手。

    不仅是朱温,连敬翔都没想到朝廷会这么快平定河东,沙陀军会那么不经打。

    结果几个月,河东被平定,李克用被俘然后处决,沙陀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快的让朱温都没反应过来。

    现在李克用死后,朱温毫无疑问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钉。

    一个掌控三镇的异姓王,哪个皇帝会容忍。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小皇帝的心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蔡州初定,这个时候也不便与朝廷交恶,恰好朝廷如今也无心跟宣武兵戈相见,对本王来说也是好事。

    不过时溥此人却是留不得,后面得想办法把时溥收拾了!”

    朱温和时溥的矛盾来源于秦宗权部下孙儒和杨行密争夺扬州。

    在高骈死后,杨行密便自称淮南节度使,可是不被承认,加上打不过孙儒,便向朱温求援。

    朱温就派人借道徐州,结果被时溥拒绝,然后就打起来了。

    如今秦宗权被杀,李克用也完蛋,宣武周围的藩镇何人是朱温的对手?

    而朝廷也宣武也比较戒备,不趁着这个时候把后院的敌人给收拾了,将来跟朝廷大军兵戈相见时,身后的那些藩镇趁火打劫怎么办?

    就算没跟时溥交恶,但朱温不会找借口吗?

    如今周围的藩镇中,河阳虽然张言担任着节度使,但却被他掌控着;

    宣武、义滑、忠武就别说了,山南东道、河东属于朝廷控制的地方。

    就剩下魏博、天平、泰宁、武宁、淮南五镇,如今淮南局势混乱,朱温自然不会趟那趟浑水。

    而剩余的四镇中,时溥的武宁军最为强大。

    想都不用想,肯定先把最难对付的灭了,再去收拾其他三镇。

    就当朱温想着想着的时候,忽然看见远处的花园中有个白衣女子进入他的视野。

    远远望去,那女子犹如那含苞欲放的牡丹一般,端庄秀雅,国色天香。


………………………………

第406章 抵达兰州

    一行数百人的使团,基本都是文官和随行的侍从,这样的师团怎么可能没有随行的军队保护。

    李晔钦定李文忠带着两千右神策军骑兵负责保护。

    李文忠是宗室之后,虽说隔了老远的血缘关系,但是在年轻一代中,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了。

    毕竟此时的李唐宗室,经过圈养和几次动乱之后,可用的人还真不多。

    李晔虽说不介意宗室入仕,但没点本事,他也不会用,免得给宗室丢脸。

    带队的是李这个礼部尚书,副使是鸿胪寺卿。

    前任鸿胪寺卿因为参与吉王逼宫一案,直接被流放了。新任鸿胪寺卿叫孙,乾符五年状元,今年也有四十多岁了。

    虽说鸿胪寺属于打酱油的部门,但鸿胪寺卿毕竟是从三品的官职,也算是正式迈入三品大员的门槛。

    此去河西,至少半年时间。

    而且听说河西比较乱,所以对于河西一行,有人欢喜有人愁!

    出发这天,出行人员的家人都赶来城外送行,虽然不舍,不过这是圣命,他们也只能听从。

    相比于几个大员都是乘坐马车,其他中低层官员和随从则是起码而行。

    几百人的使团,加上两千护送的骑兵,整个队伍还是比较庞大的。

    由于第一次前往河西,无论是郑中贻,还是赵昌翰,都很激动。

    两人算是熟人,同为乾宁元年中举,一个进士科第三名,一个第四名。

    只不过后来两人的仕途就有些不同了,郑中贻去地方担任了一年多的县令,前不久才调至中书省担任起居舍人。

    而赵昌翰不同,科举中举后,就一直在礼部任职,也是前不久担任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至于前主客司员外郎长松伯李旺杰,已经升任为主客司郎中。

    在之前,郑中贻和赵昌翰来往不多,毕竟不在一个地方任职,但这次没想到一起出使河西。

    由于是同届进士,两人都知道结个善缘没坏处,所以便一拍即合,一路上都兴致勃勃地聊着天。

    “赵兄,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遇上,这一路上可是能遇到不少昔日的同窗。温宪兄担任着渭州长史,郑谷也在兰州的大都护府任职,好像孔兄也在陇右。”

    在旁人看来,出使河西是个苦差事,此行往返就需要至少半年,行程数千里。

    但在郑中贻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机会,陛下对于河西很重视,不然也不会派出如此庞大的使团。

    此去河西,虽然他不能向张骞、班超这样的历史人物名垂千古,但作为随行人员,也算是与有荣焉。

    而且通过这次出使,也能增加自己的见识。

    孔兄自然是孔崇弼,赵昌翰虽然出身不如郑中贻,但一直在朝中的他则是知道孔家目前的处境。

    曾经,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眼中,孔崇弼父辈一门三进士,可谓是羡慕不已。

    但如今,孔家三兄弟,两人被贬,一人当着有名无实的学政,而且因为两个兄弟的事被牵连,短时间升迁无望。

    赵昌翰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人,也知道趋利避害,所以并不想提及孔崇弼。

    “郑兄说的没错,我们同年中举的那些人,没想到温兄走的最快,已经担任了一年的渭州长史,吾等不及啊!”

    郑中贻不是傻子,听出了赵昌翰言语中的有意使之,点了点头,“温兄倒是前途无限。等到了渭州,一定要让温兄好好招待你我二人。”

    “没错。”很快赵昌翰的注意力就被从旁边经过的商队吸引过去了,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三、四波大小不一商队从旁边经过,“没想到陇右才收复一年,来往的商旅就如此之多。”

    就在他们队伍的后面,还有一支更大规模的商队一直跟着。

    对于那支商队,一行人都知道,是皇商张家的商队,由于沿途并不是百分百安全,跟着这样的一支有军队保护的使团,安全性也能增加不少。

    “赵兄说的有道理,乾宁二年,陛下派大军收复陇右后,河西走廊也开始畅通。

    我们的陛下很有雄心壮志,派我们这么大规模的一支使团到河西,可不是为了只是看看,而是要为朝廷的西域战略提供建议。

    或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安西大都护府可以重回安西四镇,到时候四方来朝,重现大唐盛世!”

    想到盛世大唐,赵昌翰也很向往。

    可大唐盛世在安史之乱后就终结了,他们对于盛世时期的大唐,只能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词中回味一下,却无法真正见到。

    “郑兄这话我不赞成,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或许会开创出一个新的盛世,吐蕃、南诏,还有整个西域若是都能成为大唐的疆域,那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赵昌翰的话让郑中贻心中也顿时豪情万丈,可想到藩镇割据的局面,早已不属于大唐的安西四镇,心里也有些沮丧。

    不过想到如今的陛下,或许真如赵昌翰所畅想那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而他们这些人无疑就会成为开创这个盛世的一部分。

    。。。。。。

    长安到兰州将近一千五百里,这一路是很枯燥的,除了在凤翔、秦州、渭州稍作停留,中途基本都在赶路,最后赶到兰州也花了十五天的十天,出去在三城休整过一天,平均每天速度都保持在一百余里,不算快,也不算慢,对于马的负担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兰州此时是大唐在陇右的中心,当然依然是陇右第一大城,不过跟河西的凉州、甘州等地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在朝廷大军收复兰州的时候,人口不过万户,以人口来算,不过下州而已。

    不过因为兰州的地理位置,却被定为了上州,刺史更是从三品的大员。

    随着商路的畅通,加上兰州是前往河西的最后一站,近一年来的人口增加不少,大多是驻军和商户。

    目前兰州州城的人口只有五千户,不过加上驻军和商户,却是有五万人。

    五万人并不算多,不过也是使团一行人进入安西大都护府辖地以来,最大的城池了。

    一进入兰州城,就会发现这里异常繁荣,加上吐蕃、回鹘、温末等民族众多,倒是别有一番异域风格。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大唐中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407章 河西局势(二更)

    李带着使团一行抵达兰州时,刘麒带着安西都护府和兰州刺史府一众官员早已等候多时。

    虽说刘麒的官职这些都比李高,本身还是国丈,不过他知道李担负的重任,自然不会去摆架子。

    刘麒这个大都护只是过渡,皇后刘晨妍不止一次向李晔埋怨这个事,等陇右局势彻底稳定下来,肯定会有其他人前来接替。

    看到刘麒亲自前来迎接,可把李吓得不轻。

    “下官李参见刘大都护、王都护和尚都护。”

    见到刘麒在城门处等候,李早早地下了马车,步行来到刘麒面前微微行礼。

    李跟刘麒没打过多少交道,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而且对方还是国丈,李也不敢跟对方保持太过密切的关系,以免遭陛下猜忌。

    刘麒等人笑了笑,随即还礼,“李尚书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刘某已经在城中安排好了地方,而且今晚专门在大都护府设宴为使团的同僚和随行的将士们接风洗尘。”

    “有劳大都护!”

    随后刘麒便向李介绍了两位副都护王建和尚广思以及兰州刺史王抟。

    相比于王建和尚广思二位,李其实更对王抟感兴趣。

    王抟是东晋名臣王导的后代、武则天时宰相王方庆的第八世孙、唐肃宗时宰相王的曾孙,可谓是名门之后。

    其本身也是进士出身,现在担任兰州刺史,下一步调回长安的几率很大,意味着后面两人就有可能同朝为官了。

    礼尚往来,李也介绍了使团随行人员,不过除了少数几人,其他的无法让刘麒等人多少兴趣,只不过出于礼貌,问候了一下而已。

    进了兰州城,距离晚宴还有些时间,众人便在都护府的议事厅坐下,墙上就挂着一副简易地图。

    的确很建议,除了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各州有详细标记外,其他的地方都只是大概的标记。例如西边的吐蕃,标记了最近的几个部落,那也是目前安西大都护府仅有的一些威胁。

    廓州、鄯州等地倒是有些大部落,但距离陇右有些距离,而且如今吐蕃境内内乱不断,也不会主动来挑衅大唐。

    虽然右天策军只有两万多人,但可不要小瞧了此时的右神策军。

    此时右神策军已经全员配备战马,专职的骑兵就有一万五千人,而且其中一部分精锐已经开始实行双马制。

    这可是全副武装的一万五千骑兵,周围的吐蕃部落,同等数量下可不是右天策军的对手。

    不过整个河西走廊并不是没有那种超级大部落,一个是在甘州,一个在凉州。

    在甘州的是回鹘部落,也就是所谓的甘州回鹘。

    甘州回鹘是真正的大部落,人口超过20万,而且还在增加中,河西走廊的回鹘部落都在朝着这里聚集。

    甘州回鹘在牙帐所在地山丹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城市。据记载,甘州回鹘新建的城市占地25平方公里,是仿照前回鹘汗国都城修建的,城墙高达三丈有余,碉楼高四丈,望楼高五丈。

    这意味着甘州回鹘全力之下可以出动六七万军队,而且大多还是骑兵。

    这样一股势力可不小了。

    因此甘州回鹘也是目前归义军最大的外敌,其次就是六谷部,这也是一个有着十几万人口的部落联盟,带甲之士也有四万余人。

    除了这两个部落外,还有西州回鹘以及归义军辖地内的那些游牧民族。

    其中六谷部属于部落联盟,侵略性并不强,主要是抱团取暖,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了现在这个规模。

    西州回鹘跟安西大都护府隔着整个河西走廊,所以安西大都护府的敌人其实还是甘州回鹘。

    不过安西大都护府也不担心甘州回鹘来侵犯,毕竟隔着六谷部,而且也不怕甘州回鹘。

    虽说安西大都护府的主力是右天策军,不过加上各州州兵,以及境内的吐蕃、羌族、温末等部落,也能很容易集结起四五万骑兵。

    王建用木杆指着地图,“整个河西,最大的势力还是归义军。整个归义军的军队加起来大约有十余万,这也是其能控制河西走廊的原因。

    不过归义军并不是铁板一块,整个归义军下辖各州,除了肃州外,其他的都被张议潮的儿子、侄子和女婿分别占领。

    现任节度使张淮深是张议潮的侄子,其势力在伊州,不过十三年前伊州被西州回鹘占领,导致张淮深的势力被削弱不少,这才有了现在归义军内部不稳的局面。

    而归义军内部的四大势力,实力最强的是凉州刺史张淮鼎,这位是张议潮的儿子,拥有着河西最大、最富饶的凉州,手上精兵两万余人,拥有一万多名骑兵。

    其次是沙州刺史索勋,这是张议潮的女婿,掌握的兵马上万人。

    第三就是张议潮的十四女婿李明振,甘州刺史。

    第四是肃州的龙家。

    张淮鼎现在染指归义军节度使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不过我们怀疑其可能已经跟索勋等人联系上了,毕竟索勋是沙州刺史,有着很大的便利性。”

    李听了半天,发现安西大都护府的这些人以为自己是去打仗的吗?

    不要逗人行吗?

    我是一个文官,礼部尚书,指挥打仗也轮不到我吧!

    李连忙打断道,“等等,平凉伯(指王建),李某是去宣达朝廷的旨意,不是对归义军用兵。”

    王建楞了一下,看向刘麒,对方抬起手,他便坐下。

    之间刘麒说道,“李尚书,想来离开长安之前,陛下对你的叮嘱。如今河西的局势很微妙,这个时候李尚书带着使团抵达河西,肯定会被牵扯进归义军内部权力的争夺。

    平凉伯说的这些,只是让李尚书有个更清楚的认识,而且必要时刻,安西大都护府会出兵。

    后面李尚书前往凉州,刘某也会派出一千骑兵随行,加上陛下派的两千骑兵,三千精锐的骑兵应该能应付一些突发情况。”

    李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刘麒的好意。

    虽然他出发前,陛下给他提醒过一些事,但是他对河西局势还是有些不熟悉。

    若是真如刘麒所说,那么此行河西,恐怕不会很顺利,有三千骑兵跟随,也能确保使团的安全。

    李率领的使团在兰州停留了两天,补充了粮草、饮水这些,就再次踏上了征程。

    六天后,李带着庞大的使团终于抵达了凉州,这个河西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