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愣着了,我们得在天黑前找个地方休息!”
“哦,好的!”小厮这才反应过来,挥舞着马鞭,“驾!驾!”
………………………………
第494章 王徽教子(二更)
“父亲,门外有朝中大臣求见。”
从东宫崇文馆回到家中,王徽便发现大门处有不少朝臣等候,便让人从后门而入,避开了这些人。
不过还没等他刚坐下,其子王禹鹤便跑过来,神色有些惊慌。
王徽把手中的一摞试卷递给旁边的仆人,双手伸进铜盆中洗了洗,轻轻甩了甩,然后用布擦干。
看了看举止有些沉不住气的三子,神色有些不悦,“一点都沉不住气,你这也是四十多的人了,着急什么?
府外又是哪些衙门的官员?”
“有父亲曾经在吏部的部署,还有户部、礼部、刑部等一些衙门的官员,希望能求见父亲。”王禹鹤回答道。
“不见!告诉他们,为父已经致仕,朝中的事情,跟为父无关。”王徽不悦道。
这些人的来意无非是希望他出来去劝说圣上,别看之前大朝会上圣上要废除三省的想法最终没能施行,但这些大臣不少人都猜到了圣上依然要废除三省。
除了三省一事之外,还有最近一段时间的改革,也让朝中不少官员忧心忡忡。
郑从谠自从上次在朝堂被李简气晕之后,身体虽然经过医治好了不少,但谁想到居然又感染了风寒,一直在府中静养,无法出来引领下面的官员。
内阁七名大学士,裴荣、李嗣周、李泌和肖荣明显站在圣上那边,支持一系列变革。
剩下的三人中,郑从谠在府中养病,杨翰舟因为御史台改革一事也对废除三省等事不太上心,就剩下李磎一人,独木难支。
这个时候,下面的官员自然希望朝中有人站出来跟李磎一起带领他们劝说圣上放弃变革。
于是便瞄准了前任吏部尚书、太傅王徽。
这段时间,每天来王府外堵门的官员不少。开始的时候王徽还见见,后面就不耐烦了。
王禹鹤有些迟疑,“父亲,这些官员虽说都是四五品的官员,但涉及各个衙门,把他们赶走岂不是得罪他们?如今父亲致仕,二兄、四弟和孩儿等人不应该更要与这些人交好吗?”
“愚蠢!”
正准备拿起那一摞试卷去书房的王徽停下脚步,瞪了一眼这个看不懂形势的三子。
“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你见内阁七名大学士有几个坚决反对的?就剩李磎一人,独木难支,能成什么气候?这个时候让为父卷入这种朝中争斗,信不信第二天,为父这个太傅头衔就会被罢免。
你觉得为父是好好当这个太傅好,还是卷入那跟为父没什么关系的争斗好?
你看看人家郑凝绩,年龄跟你相仿,其服纪期限也要结束,可其对于朝堂的事根本不掺和,连过问都没有。
这一点,你不如人家。”
想起这段时间朝夕相处的郑凝绩,再看看自己这年龄相仿的三子,这差距就别说了。
这个时候参与朝中斗争,站在圣上这边还好,若是反对圣上,那结果可想而知。而自己这个傻儿子,还想跟那些跳梁小丑打好关系,要不是不想因为这事让自己情绪太过激动,他都想一巴掌扇过去。
“父亲。。。。”王禹鹤神色尴尬地拱手行礼。
“哎!”看着这三子,王徽还是狠心不起来,叹了口气,“再次提醒你,这件事不要参与。为父如今负责教授大皇子和二皇子读书,虽然说这大皇子成为太子的几率很大,但现在说这个还早。
不过无论这两位皇子哪一位最后会成为太子,甚至下一任大唐君王。为父都是他们的老师,有着这层关系,只要你们兄弟三人不胡来,保我们王氏这一脉兴旺几代不是问题。
不要因小失大。
为父感觉圣上这只是试探朝臣的反应,等时机成熟,可能还会有更大规模的变革措施出台。
不要急着站队,只要为父还在,你们就不用担心站队的问题。
懂吗?”
王禹鹤连忙道,“父亲,孩儿明白了!”
“怎么让府外的人离去,你自己想办法,为父要去给几位皇子、公主们修改试卷。”
说着王徽便拿着试卷,在下人的搀扶下,朝着书房而去。
看着离去的父亲,想想门外那些人,王禹鹤有些为难。
说实话,他对于自己父亲不为自己谋取更高的职位也有些不满。
不过他倒是忘了,他是乾宁二年才中科举,如今便位列万年县县丞,已经算不错了的,而且这不乏其父的相助。
但其父是吏部尚书,要是做的太过分,先别说圣上会如何看他,那些朝中的政敌也不会坐视其父那么干的。
而且那样做之后,教导皇子等人的事,轮不到其父。
这也是王徽对这个三子不太满意的一个方面,眼光有些狭窄,很容易做错事。
。。。。。。
“出来了!是王县丞!”
王府门外,等候已久的一众官员们看到王府的大门内有人出来,便叫了起来。
“诸位上官,不好意思,让诸位久等了!”王禹鹤拱了拱手,赔笑道。
“哪里哪里!王县丞客气了!”
人群中的裴枢笑了笑客气道。
若王禹鹤没有王徽之子这层身份,他这个万年县丞还真无法得到这些官员的认同,也正是因为王徽的身份特殊,众人对王禹鹤才这么客气。
“不知道太傅那里?”一个官员客气地问道。
王禹鹤摇了摇头,为难道,“诸位可能不知,今日在崇文馆,几位皇子、公主和一众宗室子弟进行了一次考试。家父连夜把试卷带回府上阅卷,根本腾不出时间。
明日圣上要检查皇子、公主们的读书情况,家父特地让在下次出来给各位说一声抱歉,实在没时间招待诸位。
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诸位明日也是要上朝的,在这里等着也不是事。要不诸位先回府?等改天家父有空之后再来?”
虽然其父对其说了不少,但王禹鹤也不想跟这些人交恶,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有需要这些人帮忙的地方呢?
不趁着现在其父还在的机会好好联络一番,等其父去世,人走茶凉,还有多少人会这么跟他客气的说话?
………………………………
第495章 三级大理院
“没想到这王太傅也选择明哲保身,太让人失望了。”
虽然王禹鹤说的很好听,但还是有人听出王徽的推脱之意。王徽并不是第一次拒绝见客,之前好几次都这样,要是还有人看不明白,那都是傻子了。
“人家王太傅作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老师,这个未来的帝师是当定了,人家自然不用管这些事。”
“那怎么办?若是王太傅不站出来,谁去阻止圣上?”
看着这些官员的抱怨,裴枢想到一个人,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诸位,裴某觉得这件事只能从长计议。圣上被小人蒙骗,我们作为大唐的臣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人当道。”
“裴郎中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我们回去再好好商量一下。”
“没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便各自离去。
。。。。。。
“陛下,如今朝堂中反对声音不少,刑部。。。”说到这里,彭王李惕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裴荣,这才继续道,“刑部对于权力被削减有些不满,在京兆府和关内道的改革进展有些慢。”
“裴贽?”李晔敲着扶手,沉吟道,“由内阁发文敦促刑部,御史台牵头,朕不希望这件事一直这么拖下去。”
这次对于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这几块的改革,最大的赢家就是御史台,拿了好处,御史台肯定得多干点事。
李晔倒是想换掉裴贽,不过想到对方在任上也没太大的过错,不能因此就撤换对方,有些不太妥当。
而且目前李晔手上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替换裴贽,李振和李英旭二人刚离开长安不久,不能手上的事情还没做好,又换位置,也对于两人不利。
这是李晔目前面临的尴尬,想要改革,却缺乏合适的人才,虽然通过最近几年的科举考试培养了一批人才,但这些人还无法担当大任。
这让李晔无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一步步来,温水煮青蛙,等时机合适再说。
而且目前朝廷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毕竟藩镇未除,此时引起朝野动荡并不是一件好事。
“臣遵旨!”
听到圣上没有撤裴贽的意思,杨翰舟心里也放心了,不过是敦促刑部而已,这并不算什么难事。
“大理寺这边这段时间要尽快组建各级大理院,从上而下的设立。先在京兆府和关内道一级设立高级大理院,然后设立中级大理院和初级大理院。”李晔说道。
“陛下,臣认为这初级大理院可以暂时不用设立。”李惕建议道。
“为何?”
对于设立高中初三级大理院,李晔是参照前世的高中初三级人民法院,而大理寺就是最高人民法院。而御史台就是前世的纪监委和检察院的结合体。
李惕解释道,“陛下,之前陛下说三千户设立一名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再配备一些小吏。
按照这个标准,下县都满足不了条件。为了确保案件审理,又必须设立初级大理院,这样势必会导致冗员的出现,而且对于管理也不甚方便。
所以臣建议暂时不设立初级大理院,即便是设立,可以考虑在上县设立。这样方便管理,也不会给地方府衙造成太大的负担。”
李晔听完有些沉默,他倒是没想这么多,认为高中初三级人民法院可以存在那么久,自然有其合理性,他就直接搬了过来。
不过他倒是忘了这个时候的人口远不如前世,案件也不是那么多,起码离婚率什么的不像前世那么夸张。这么一来,在每个县设立初级大理院好像是有些多余了。
“可要是县里出现案件怎么办?总不能都让去州一级的中级大理院吧,这样岂不是更为麻烦。”李晔想到一点。
这个时候的交通可不方便,从县里到州府的距离又远,那得多久才能赶到?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一旁的裴荣笑着道。
“说吧!”
“回陛下,臣认为可以在京兆府或者关内道先尝试一下,看看有没有必要设立初级大理院。若是后面发现的确需要初级大理院,在全国推广的时候便可以设立;若是中级大理院就可以满足日常案件审理,那就没必要在增设初级大理院。
以一年或者两年为准,到时候对比一下即可。”裴荣连忙道。
李晔听完,眼前顿时一亮,“这倒是好办法,那就选几个州试试效果。京兆凤翔两府可以纳进来,然后从关内道的各州中选出一中州一下州,设立初级大理院,其他各州不设立初级大理院,看看哪种更适合。”
“陛下,那各级大理院的官员从哪里抽调?”李惕问着另外一个重要的事。
“由吏部负责,选取那些精通唐律和案件审理经验丰富的官员,不要局限于大理寺和刑部,各道州县若是有这些方面的人才,也都可以推荐,还有最近几年科举明法科中举者派出七成。”
李晔开设明法科就有为了今天这事,虽说几年下来招收的明法科人数并不多,但是短期也算是够用了。
是骡子是马,只有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当然要想实现李晔的想法,唐律要修改,目前的唐律还是有些简单,有些条文过于严厉,都需要重新修改。
但这也是个大工程,没个几年,修不出李晔想要的唐律。
。。。。。。
陕州,州城。
看着远处的陕州城,杜荀鹤觉得变化挺大,他有很多年没有去长安了,陕州也是如此。
上一次还是黄巢之乱前,在黄巢攻入关中之前,他便回了老家。
“我们现在这儿陕州休息两天,然后再启程前往长安,这里距离长安不远,又离开了宣武地界,就不用那么着急赶路,找个邸店休息先落脚。”
“好的,阿郎。我们找城外的邸店,还是找城内的?找城外的吧,邸店基本都在城外,很少在城内的,我们只是休息,不用那么麻烦。”杜荀鹤想了想吩咐道。
。
………………………………
第496章 邸店闻故人
“没想到这陕州城外的邸店如此之多?”
看着眼前这比比皆是的邸店,起码有十来家之多,这让杜荀鹤有些惊讶。
印象中,陕州不至于这么繁华才是,可眼前的所见却是让他有些惊讶。
“这位郎君好多年没来过陕州了吧!”
听着杜荀鹤这明显的江南口音,店小二则是笑着问道,并把菜盘里的酒菜一一放在桌上。
“是有些年了。”杜荀鹤微微点头。
“难怪。”店小二收起菜盘解释道,“这陕州临近黄河,河对岸就是河中盐池。陕州以西,除了两大皇商外,私人不能贩盐。
但陕州以东的地方却不同,每天都有不少商贾来这里去北岸的盐池买盐,来往的商贾很多。
而且这里又是中原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看郎君的打扮,应该是进京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吧?这邸店中,向郎君这样的人不少。
小人对于郎君这样的读书人可是羡煞不已,光宗耀祖不说,还可以去看看长安。”
“长安没有你想的那么好,这早已不是盛唐时期的长安了,遭到几次破坏,早就破烂不堪了。”杜荀鹤笑着摇了摇头。
在黄巢攻破长安之前,长安的大街上便是饥民遍地。之后黄巢、李克用以及朱玫等人为祸长安,据说连三大内都遭到损坏,普通的建筑又能好到哪里去?
“看来郎君真的很久没有去过长安了。”店小二笑着道,“小人虽说远在陕州,但是在去年的上元夜却是有幸跟随阿郎去过长安。虽说还有些之前黄巢贼子的战乱损坏的城墙,但长安却是很热闹,可不想郎君说的那么破烂不堪。”
“小子是在说笑吧!”被人驳斥,杜荀鹤脸色也有些不快。
“这位先生,这店小二倒是没说笑,如今的长安可是比黄巢为祸关中之前还要热闹、繁华。
虽说黄巢的为祸,让长安百姓流离失所,但当今圣上进入长安直至登基到现在,从蜀地迁徙来大量的百姓,填充了长安的人口。
加上当今圣上广开言路、改革科举、废除宵禁、大开商路,如今的长安可是热闹无比。虽然不比盛唐时期的繁华,但也是最近二十年最繁华的。”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中年人对着杜荀鹤行礼后,便解释道。
被人接二连三地打脸,让杜荀鹤脸上有些挂不住,沉声道,“敢问阁下何人?”
“在下柳璨。”
中年男子颇为自得,旁边同行人则是说道,“这位是柳少师的族孙。”
“柳少师?”听到这个名称,杜荀鹤有些惊讶,当即起身行礼,“原来是柳少师的族孙,倒是杜某眼拙了。在下杜荀鹤,池州人。”
柳少师就是柳公权,因为担任过太子少师,所以被人称为‘柳少师’。柳公权去世不过二十余年,其子侄辈多在朝中任职,即便柳璨只是柳公权的族孙,但也不是妾室所生、因为母亲改嫁连杜氏族谱都进不了的杜荀鹤可以比的。
“原来是九华山人!”
柳璨听到杜荀鹤的介绍后,心下也有些惊讶。杜荀鹤并不是籍籍无名之人,其的诗作在长安的读书人团体中也算是小有名气。
至于杜荀鹤四十多岁还没考中进士一事,柳璨也没觉得稀奇,此时在山南西道的境内,还有一位文才不下于杜荀鹤但年近六十的人还在赶往长安参加科考的路上呢。
“杜兄,你这是打算进京参加明年的科举?”
“倒是让贤弟笑话了,这么多年都还没能考中进士。”
两人怀着不同的目的聊着天,很快便打得火热,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杜兄说笑了,进士的难考,那是出了名的。虽说朝廷如今开设了明经、明法等科,但那能跟进士比吗?考中进士才是我们读书人一生的梦想。”柳璨笑着道。
“贤弟说的倒是没错。贤弟这去长安,也是参加科考?”杜旬鹤问道。
“正是,如今朝廷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若是能考中进士,光耀门楣、平步青云都是有可能的,我等多年读书,不就是为的这个吗?
考中了进士,我们才能施展心中的抱负,匡扶社稷。”说到这儿,柳璨看了一眼杜旬鹤,“杜兄怎么没有从商州去长安,反倒是从这陕州入长安?”
杜旬鹤笑了笑,“为兄从汴州借道,顺便拜访了梁王殿下。”
“梁王?”
柳璨之前还有些小看了杜旬鹤,没想到对方还有这本事。
他倒是听说有不少人都想去求见朱温,但都没成功,难道眼前这杜旬鹤就是那为数不多成功的人之一?
就在柳璨发呆的时候,邸店中传来比较热闹的欢呼声。
杜旬鹤有些不解,“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杜兄不知道?”这些轮到柳璨惊讶了,或许是看到杜旬鹤真的不知道,他便解释道,“说起来这个事跟杜兄有点关系,这件事的发起人正是杜兄的同乡。”
“哦?到底怎么回事?”杜旬鹤有些疑惑。
“咸通十哲的周繇,想必杜兄听说过吧。”
“自然,那可是我们池州的名人,我与他也算相识,只不过他考中进士后便入仕在外做官,难道他现在在这陕州不成?”杜旬鹤问道。
“正是。如今他已经是陕州长史,是陕州地位仅次于刺史的人。”
听了柳璨的解释,杜旬鹤才知道这些跟他一样的读书人为何会这样。
原来周繇念及不少士子考取进士不易,便在城中最大的酒楼举办了一次宴会,名义上是以文会友,但在宴会结束之前,周繇会把自己考取进士的心得分享一下,也方便这些士子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真正是想去了解关于科举考试经验的,更多的人则是想去交交朋友,壮大自己的人脉。
毕竟这些士子中,不乏有明年可以中举的,若是能结交一二,也不是坏事。
不过想到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周繇,不仅比自己先十几年考中进士,现在已经是正六品上的一州长史,杜荀鹤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但杜荀鹤最后还是跟随柳璨一行前去参加周繇举办的这个宴会,再怎么说,他也是周繇的同乡,这可是在场巨大多数人不能比的。
除了这次宴会,还有一个事情也吸引了这些读书人的好奇,那就是明天在陕州城有着一场马球比赛。
………………………………
第497章 马球比赛(二更)
之所以有这场马球比赛,也跟朝廷在乾宁五年在长安举办马球比赛有关。
对于马球比赛,各藩镇的看法不一。有的根本不打算参加,有些则是想趁机跟朝廷加强联络,朱温更是想打朝廷的脸。
这是藩镇的反应,不过对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各道来说,那又不一样。
都想着借这个机会在圣上面前长长脸,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常行儒就是其中之一。
常行儒是陕州防御使兼陕州刺史,而陕州也算是一个藩镇,但这个藩镇又很听朝廷的话。
因为陕州夹在朱温和朝廷中间,实力并不强,但又利用跟朝廷的关系,有着两千骑兵,所以凑出一支马球队倒也不难。
眼看乾宁四年就要过去,常行儒自然想尽快选出去长安参加马球比赛队伍的选手。
所以才有了这次马球比赛。
“这圣上怎么想的,居然想要在长安举办一场全国性的马球比赛,这不是玩物丧志吗?”
“彦之慎言!”
听到杜荀鹤如此不分场合诋毁圣上,可把周繇吓了一大跳,着急地看了看周围,连忙拉过杜荀鹤。
“周长史作为朝廷官员,怎么能对此不问不顾。僖宗在世期间,不也是因为马球误国,周长史更应该上书才对。”看到周繇居然如此没骨气,杜荀鹤就有些不满。
不过他倒是忘了,他为了求得朱温相助,是如何巴结朱温的,更没有一点文人的傲骨。
周繇叹了叹气,“彦之许久没有到长安,不清楚朝廷现在的局面,如今的圣上可不是僖宗能比的。
圣上登基四年,北平河中王重荣、河东李克用,南安山南东道、荆南,西复陇右、河西。这岂是先帝僖宗能比的?
如今的圣上可是被不少人誉为大唐的中兴之主,而是大唐自立朝以来,马球便备受尊崇,一场马球比赛而已,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吾听闻你去拜访过梁王朱温,吾比你年长几岁,须得提醒你一二。不要跟梁王靠的太近,圣上已经在谋划对付梁王了。”
“圣上对付梁王?梁王平定黄巢、秦宗权等叛乱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