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在对方的娇羞中,李晔这才离去。

    因为紫微宫并未修缮完毕,无法使用,所以李晔和一众妃嫔等都居住在以前张言修的会节园中。

    得知圣上要用自家园子,张言哪敢反对,反而求之不得。早早便让人把园子打扫了,以免恼了圣上。

    而这孙才人,本名孙影儿。

    她并不是什么普通女子,而是孙梅的族妹。

    因为去年孙梅的身体不好,所以就让孙影儿不时入宫来照顾。

    孙梅去年的身体不好是真,只是让孙影儿入宫照顾却是假。

    孙影儿入宫,有孙梅的意思,主要原因或许是孙氏三兄弟商量后拿出的一个主意,想以孙影儿为孙梅的助力,抗衡皇后。

    想法是挺好,李晔看出了也没拆穿。

    虽说孙梅和孙影儿是堂姐妹,但毕竟是姐妹,这娥皇女英的美事,李晔心里不想那是假的。

    于是在‘郎有情,妾有意’的情况下,李晔就跟入宫照顾孙梅的孙影儿勾搭上了,事发后,便理所当然地封了孙影儿为才人。

    这一点,孙氏三兄弟做的有些过分了,显然是不打算就这么放弃,还是想跟刘氏一族争争这未来储君花落谁家。

    李晔提提裤子走人后,便来到了书房,裴荣和孙烨二人却是已经在书房候着了。

    孙烨的脸上很高兴,显然得知昨晚圣上在孙才人那里就寝,这意味着他们三兄弟之前的谋划有了进展。

    男人嘛,有几个不好美色的,更何况还是君主。

    “臣裴荣(孙烨)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晔抬了抬手,然后吩咐道,“来人,把给两位爱卿准备的早膳端上来。”

    听到有早膳,裴荣二人有些激动,连忙谢恩。很快便有太监宫女端来早膳,并且在李晔的下方摆了两张小长桌,便于二人用膳。

    “坐吧?用膳就不比站着了,这又不是在宫中。”看到在那里站着的裴荣二人,李晔一愣,当即说道。

    “谢陛下!”

    有了李晔的命令,两人这才坐下。

    “两位爱卿这么早前来觐见,可是朝中有大事发生?”李晔一边用着早膳,一边问道。

    裴荣当即起身,拱手道,“回陛下,昨日夜晚,长安那边送到奏报,说是宣州已定,田頵死于战乱中。

    恭喜陛下再得一道之地。”

    李晔放下勺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石凌倒是没忘朕失望,这么快平定了宣州。

    杨行密和钱镠是何反应?”

    “回陛下,越州一事发生后,钱镠选择了撤军;升州刺史冯弘铎在升州击败安仁义的两万大军后,杨行密也下令把安仁义调回了润州。”裴荣回道。

    “这个冯弘铎也倒是有些本事。”李晔点头道,“裴爱卿先与吏部这边商议一下,把组建江南道的事宜提上日程吧,除了升州、宣州、池州和歙州外,另把润州、常州和苏州划入江南道。

    至于一道主官,还是先设节度使吧,冯弘铎此人倒是挺明大局,就让他担任江南道的节度副使。其他人选,爱卿和吏部先行商量,再呈于朕看。”

    “臣领旨!”

    “裴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要上奏的?”

    “回陛下,没有了,就此一事。”

    “那孙尚书呢?爱卿此来所为何事?”李晔看向孙烨。

    “陛下,长安来报,西域于阗国派来使节,希望可以得到大唐的册封。”孙烨起身回道。

    “于阗?”李晔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于阗的使者到哪里了?”

    “回陛下,按照行程,应该快抵达凉州。”孙烨说道。

    “于阗,于阗,没想到倒是他们先派使者来了。”李晔有些惊讶。

    “陛下,那现在应如何处理?”孙烨请示道。

    “若是于阗使者来的话,看来朕需要提前返京了。目前朝廷对于安西故地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许借着这个机会,可以顺带派出官员跟随于阗使者前往西域,了解如今西域的情况。”李晔沉声道。

    如今安西大都护府依然没有踏入安西故地一步,安西大都护府着实有些名不副实。

    安西故地,注定是大唐历史上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想当年安西大都护府在与朝廷中断联系后,还能在吐蕃的进攻下坚守四十多年,满城尽皆白发兵,这是何等的悲壮。

    不过于阗却是安西四镇比较特殊的存在,虽然大唐在于阗设立都督府,吐蕃也曾攻占于阗,但是尉迟氏一直掌控着于阗,只是因为吐蕃势大,不敌。所以在坚持三十年后,于阗还是选择了投降。

    大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于阗就成为了吐蕃的附庸,直到张议潮在沙州起兵反抗吐蕃,于阗也趁机摆脱了吐蕃打的控制,重新建国。

    所以朝廷想要了解西域的情况,通过于阗是最合适的,包括昔日安西大都护府的情况,于阗的史籍上肯定会有记载。

    安史之乱后到现在,大唐对于安西大都护府的记载,一直都是空白,所以李晔是这样的反应。

    于阗使者到来的事,打乱了李晔的计划。

    本来他还打算在洛阳待上半年再返回长安,结果只在洛阳待了不到三个月,很多该去巡视的地方也没去成。

    至于江南道的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虽然杨行密和钱镠不愿,但还是默认了麾下的几个州划到江南道。这几州,名义上归江南道,实际上还是在二人的掌控中。

    郑凝绩调任江南道节度使兼布政使,冯弘铎为节度副使,裴贽则是调任镇东军节度使兼布政使。


………………………………

第724章 于阗使者(三更)

    “将军,唐人不仅快占领了整个青海吐蕃,还屯兵河西走廊,我们现在前来朝贡,岂不是引狼入室?”

    凤翔府,于阗使团刚刚抵达这里,并在城中的一处邸店休息。

    在邸店的一个戒备森严的房间中,一个明显胡人打扮的男子,正在另外一个比较有威严的男子对话。

    “我们只是打通跟大唐的商路,怎么叫引狼入室?”威严的男子笑了笑,不以为意。

    此人叫尉迟据,现任于阗王尉迟毗讫罗摩的弟弟,在于阗王国也算是地位较高。此人担任这次使团出现在这里,可见于阗对于此次朝贡的重视程度。

    于阗跟大唐的联络,早已中断了百年,偶尔从河西得到消息,也不过是零散的消息,而且时效性很差。

    特别是之前河西吐蕃和甘州回鹘等击败了归义军,占据近半河西之地,导致从长安而来的商旅无法继续向西,消息自然又中断了。

    促使于阗派出使团的缘由还是去年从仲云部那里得知了大唐的消息,所以才有了这次出使大唐。

    于阗并未与现在的大唐疆域接壤,与沙州之间还隔着仲云部。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一定的商队抵达西出阳关或者玉门关抵达仲云部,虽然不多,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息到仲云部。

    于阗跟仲云部往来也比较频繁,自然就有关于大唐的消息传到于阗。

    得知如今大唐已经重新建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并攻占几乎全部青海吐蕃,于阗自然很是惊讶。

    于阗王思索再三,决定派出师团取道仲云部,前往大唐朝贡。

    “将军,可是西州回鹘和大唐的关系不太好,我们若是跟大唐交好,岂不是与西州回鹘交恶?”手下人有些担心。

    西州回鹘和大唐的关系不好,源于西州回鹘和归义军的矛盾,因为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西州回鹘攻陷伊州。

    当然,若是大唐要重回西域,肯定没法绕过西州回鹘。

    因为西州回鹘不仅占领了原北庭都护府三州:北庭、西州和伊州,还占领了安西四镇之二的龟兹和焉耆。

    相当于西州回鹘占领了原大唐西域之地的一半多重镇。

    若是大唐重回西域,要么西州回鹘归降,主动让出这五处重镇。

    但这明显不现实。

    这五镇也是西州回鹘最为重要的五镇,若是让出,也就不存在西州回鹘了。

    而西州回鹘若是不让,到时候势必有一战。

    若是西州回鹘和大唐开战,于阗王和国内众多大臣分析过,西州回鹘战败的可能性更大。

    既然大唐重回西域会成为定局,那么他们还不如主动派出使团跟大唐疏通好关系。

    即便是大唐再次回到西域,他们于阗国再成为大唐的安西四镇之一又又何妨?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于阗王才会派自己的王弟亲自带领使团前往大唐。

    尉迟据冷笑一声,“交恶又如何?难不成西州回鹘还打算攻打我于阗不成?若是真的如此,我于阗大可联合大唐攻打西州回鹘。

    到时候,就不知道西州回鹘能不能扛住我们和大唐军队的夹击了。

    这些事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我们此行的任务是朝贡,顺便了解一下如今大唐到底处于什么状态,这关乎我于阗以后的站队。”

    “是,将军,是下官多虑了。”手下人躬身行礼道。

    。。。。。。

    “兄长,为弟此去岭南,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好在如今我归氏一族也算是苦尽甘来,只要后辈之人中再出一两个可造之材,把归氏一族发扬光大,我等兄弟也算是没有辜负几位已故兄长和先辈的寄托。”

    长安城南,明德门。

    归仁泽正在给自己的兄长归仁绍道别,而在他身后,有着几辆马车和几十名随从。

    数日前,圣上从东都洛阳返回后,便下令以归仁泽为邕管经略使、孙辰为桂管观察使、郑谷为容管经略使。

    这也意味着朝廷开始恢复对岭南西道三管之地的控制。

    除此之外,还出现其他几道人事任命变动。延王李戒丕从岭南东道调至河东道担任布政使,刘巨容担任岭南东道节度使,萧遘则是调任静海军节度使。

    除此之外,朝廷下令废除了河东、河南、关内、齐鲁、河北、四川、山南西道、湖北、湖南等地的节度使,仅江南、江淮、江西、岭南东道等少数几道还保留着节度使一职。

    虽说邕管经略使地处岭南之地,但这个经略使却是正三品,从同州从三品刺史到正三品邕管经略使,无疑是高升。

    归仁泽不是不想去其他更好的地方,也得他有那个能力才行。

    正是因为邕管经略使太过偏远,而辖境多羁縻州,不太好管理,很多人不愿意去。

    归仁泽没有挑选的资本,去这里待几年,干出一番政绩,只要圣上能看到,他就有调回的希望。

    “长安这边你放心,为兄会管好的。你在邕管好好干,只要干出政绩,为兄会在长安活动,想办法让你调到更好的地方。

    只是苦了你,为了归氏一族,让你去那等瘴气密布之地。”归仁绍感叹道。

    “兄长不必担心,正是承蒙圣上的信任,为弟才能去邕管担任一地主官。虽然条件可能哭了些,但未尝不是机遇。”归仁泽看的比较开,倒没有那种一去不复还的状态。

    就在两兄弟告别的时候,远处明德门突然出现一群官员,正在那里等候着。

    对于这群官员,归氏两兄弟都认识,是礼部的。

    “这是怎么回事?礼部的官员怎么来了?”归仁泽有些好奇。

    “是西域于阗国派来了使者,礼部负责迎接。”归仁绍如今是从三品的鸿胪寺卿,对于这个事还是知道一些。

    本来这个事可以让鸿胪寺负责,但是圣上钦点由礼部负责接待,鸿胪寺只是配合而已。

    “于阗的使者?怎么不从金光门入?反而绕道明德门?”归仁泽有些疑惑。

    归仁绍看了看周围,低声道,“圣上要求的,应该是想震慑一些于阗的使者。”

    归仁泽看了看身后明德门内那宽阔的朱雀大街,归仁泽好像明白原因了。


………………………………

第725章 出使西域

    “这就是长安?”

    进了明德门,看见眼前宽阔的朱雀大街,尉迟据以及他手下的于阗使团一行人都惊呆了。

    路过的行人看到这副模样,便知道这群胡人是第一次来长安。很多人第一次来长安都是如此,没办法,长安城的雄伟是他们无法形容的。

    可以说,仅仅是长安城内的人口都可能比整个于阗的人口还多。

    难怪当初大唐可以威震西域诸国,这实力差距不是一般地大。

    尉迟据心里也很震撼,要不是旁人提醒,他可能还得傻傻地站在那里。

    “尉迟将军,若是您想游玩整个长安,后面本官可以作为向导,当下还是跟随本官前往迎宾馆歇息。”

    升任为礼部主客司郎中的赵昌翰对着尉迟据客气地说道,心中却是在嘀咕这个所谓的于阗王族之人,没见过世面。

    不过圣上对于阗使团很是看重,所以赵昌翰在言语行为上,还是不敢怠慢。

    这样的情况,其实礼部的人见得多了。那些前来朝贡的番邦第一次进入长安都是这个表情,他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翻译连忙把赵昌翰的话翻译给尉迟据,后者一听,行了一个礼,“那就麻烦赵郎中了。”

    虽然于阗的人对于大唐比较向往,但是从百年前吐蕃占据于阗到现在,于阗国内还能说汉语的人并不多了,仅有的一些还是当初安西大都护府将士的后代,而且话也不标准。

    随行的几个翻译,还是尉迟据等人在沙州临时招募的。

    “尉迟将军请这边请。”

    赵昌翰神色正常,然后便吩咐前面的手下带路,前往迎宾馆把于阗一行人安置下来。

    。。。。。。

    鄂州,长江水师升州厢驻地。

    “杜兄,东宁州虽说路途遥远,居于海外,但好歹大理寺念及杜兄是进士出身,没有剥夺杜兄的进士身份,还让你担任流求县的主簿。

    东宁州初设,可谓是百废待兴,若是杜兄能在东宁州干出一番政绩,未尝不能调回。”

    看着眼前的杜荀鹤,殷文圭只能好言相劝。

    可是东宁州是什么地方?

    一片荒芜之地。

    几个月前,因为圣上的一时兴起,设立东宁州,并设立下都督府……东宁州都督府,以明州水师将军王师邈兼任都督。

    东宁州都督府隶属于镇东军管辖。

    别看东宁州的级别高,但实际上就是个空架子。

    东宁州下设一个流求县(今淡水),也就只有这么一个流求县,人口不过千,还有一部分是明州水师将士。

    去这样一个地方,还不如去儋州或者西北以及北方边关。

    “贤弟不用安慰我了,能求得性命就不错了,去了东宁州也好。”杜荀鹤一脸苦涩。

    从心里讲,他肯定不甘心去那种地方。

    但是一步错,步步错。

    正如殷文圭所说,若是当初他是弃城逃跑,而不是转投朱温,也不至于会有如今的下场。

    殷文圭也不禁叹息,“杜兄此去不必担忧,为弟已经嘱托了随行人员,一定会好好照顾杜兄,平安护送杜兄抵达东宁州赴任。”

    “多谢贤弟了,希望以后还有相遇的机会。”

    看着作为长江水师参军的好友,杜荀鹤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方不过一明经出身,却后来居上,位于自己的头上。

    说完,杜荀鹤便登上了船,然后乘坐这艘船抵达那陌生的东宁州。

    送走好友后,殷文圭便转身离去,他还有着一大堆的事情要做。

    冯弘铎归顺朝廷后,其麾下水师也被长江水师收编。随后水师都督府也从江陵府搬到了岳州,并在升州设立了分署,上半年驻扎在岳州,下半年驻升州。

    同时在万州、江陵府、岳州、鄂州、江州、池州、升州各设一厢,加上都督府直属军队,计划整个长江水师达到两万五千人。

    多余的水师,除了一部分就地解散、打回原籍外,都编入了明州水师。

    而整合了一部分长江水师舰船的明州水师,也下辖两个厢,总兵力六千人。

    也就现在的水师才算是真正的长江水师,杨行密和钱镠自身的水师实力并不强,又有长江水师横在中间,也算是让这对盟友没法真正的结盟。

    如今水师变强,地位也随之提高,殷文圭虽然只是个参军,但毕竟是在水师都督府,今时不同往日,一般的官员和将士还是会买他的账。

    “殷参军,都督府这边有急事,都督下令一众官员、将领立即回行署。”

    就当殷文圭这边刚刚回到行署,便有人找到他。

    “这是什么事?怎么都督下令所有人都回来?”殷文圭有些疑惑,吩咐手下的人把马车赶到后院去停着。

    “回殷参军,据说是淮南那边来人了,神色颇为不善!”

    “淮南?”殷文圭一愣,当即点了点头,“好的,本参军自己进去,你去通知其他人吧!”

    怀着好奇,殷文圭走进行署,心想这淮南是想来闹什么幺蛾子?

    下马威?

    想到自家都督那脾气,希望别弄出事最好。

    。。。。。。

    “夫君,为什么朝廷要派你去出使西域?派其他人不行吗?你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长安永安坊,此时永安坊可不是后世那回民街啥的。

    虽说大唐比较开放,但是对于宗教这块,还是以道佛为主。

    赵昌翰的家就在永安坊,一座并不大的院子。

    毕竟在长安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以赵昌翰的俸禄也买不起多大的宅子。

    今天赵昌翰从礼部回来,就把自己要出使西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于阗使团的觐见,让圣上龙颜大悦。朝中有不少希望大唐可以重回西域,把安西大都护府迁回其本应存在的地方,而不是占着陇右之地。

    对于这次出使,不仅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在争,其他五部以及其他衙门的人也都在争取。

    这样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谁不想自己去。

    不过最后却是圣上钦点,让作为礼部主客司郎中的赵昌翰去。

    圣上对于乾宁元年的那批进士好像格外看中,郑谷一个只考中进士刚十年的官员,被任命为正三品的容管经略使。

    哪怕是容管经略使很多人不愿意去,但郑谷却是直接从四品到了正三品。

    有郑谷在前,圣上钦点赵昌翰为此次出使西域的使节人选众大臣倒是没那么惊讶了。

    只能羡慕这一批的进士圣眷非凡!


………………………………

第726章 东宁州(一)(二更)

    “妇道人家知道什么?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差事,你夫君我能得到这个差事,也是承蒙圣上眷顾,亲口钦点,不然这等差事,还轮不到为夫。”

    虽然知道自己妻子是担心自己,但这样的差事能得到是真的不容易,可对方就是不明白。

    这也没法,自己妻子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不过是一般殷实家庭,见识短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休掉原配,另娶权贵家族的小姐,说实话他也想过。但是自己能考中进士,也多亏自己这原配妻子,不然自己估计连路费都凑不起。

    虽然那么想过,但他还是没有那么做,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圣上钦点让你去出使西域?”妻子有些惊讶。

    “自然是!”赵昌翰不禁有些骄傲。

    “圣上怎么钦点你?你不过是一个主客司郎中。”妻子撇撇嘴。

    “什么叫不过是一个主客司郎中?这可是五品官。要是在地方任职,那就是上州长史,仅次于刺史的官职。”看到妻子如此瞧不起自己的官,赵昌翰气得吹着胡子立起,“真的是头发长,见识短。”

    “那你这一去要多久?”

    “短则三四月,多则半年。”

    赵昌翰不是在说笑,乾宁三年那次出使归义军就花了不少时间,这次出使的是西域。

    按照圣上的意思,他带领的使团不仅要出使于阗,要好去葛逻禄(也就是喀喇汗王朝)、九姓乌护、西州回鹘、仲云部。

    圣上的意图很明显,是想借这个机会,详细了解一下如今西域各国的情况,为之后大唐重回西域做准备。

    其实他说半年,都算是保守估计。

    “半年?这么久?”妻子有些不舍。

    “放心,为夫这还有段时间要走,目前只是确认了为夫带领这个使团。使团其他人还未定下来,所以还能在家休息一段时间。

    就麻烦夫人帮忙收拾一下衣物,多备几件。”赵昌翰提醒道。

    “夫君放心,这些妾身会办好的!”

    。。。。。。

    “爹,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镇东军外海,一艘普通的平底沙船正在平静地海面上航行,其中船舱里的一个角落,一家五口人正坐在那里。

    这一家人分别是两个中年夫妇、一个老头、一个二八少女、一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

    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衣着朴素,就是普通的麻衣编制,甚是简单。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即便是长安,也有这样的人,更别说其他地方。

    “我们要去我们的新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