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种是针对有着一定基础的学子,对于孩童,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童,考试这些就有些不合适。
所以李晔又出了个规定,那就是天策军以及王府士兵的子女、兴元府辖境内的普通百姓子女,只要愿意读书者,皆可以入山南书院学习。
书院的学习,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初级免收学杂费,中级和高级则是要收取一定费用,不过并不高。而且李晔还准备在书院建立一所规模宏大的藏书楼,用于给书院学子学习所用。
(本章完)
………………………………
第200章 商税风波(三)
书院的位置已经选好,就是位于城东外的饮马池旁的净明寺。好吧,对于佛教没好感的李晔直接强征了这处寺庙,把这里的和尚赶到了其他寺庙,或者强制还俗。
这处寺庙并不小,只要稍加改造一番就可以投入使用。
山南书院的地方,而距离山南书院不远的拜将台就是武学堂的新址。这一文一武隔着不远,也算是颇有意思。
不过山南书院和武学堂的教学内容有不少重合部分。山南书院虽然是培养读书人,但是课程里面也有骑射等强身健体的课程;同样,武学堂也有不少文化课,只要更加侧重于兵法、作战经验等内容。
按照李晔的意思,山南书院主要招收普通家庭的适龄儿童,教育也偏向于初级和中级,设立高级,只是顺带。
所以山南书院的学生,在中级学业结束后,可以报名进入武学堂学习,然后从军。
当然武学堂之事,还是裴荣在负责。
对于武学堂,郑畋虽然也有些感兴趣,不过有着书院的事情,他便很快投入到书院的筹备工作中。
书院之事,是李晔早就想推行的,只是之前时机不合适,没那条件,自然就一直没有提上日程。现在稳定下来,又有了合适的负责人,他自然就会快速推进书院的建设,然后面向社会招生。
书院,也是李晔扶持寒门、扼制世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世族门阀推行的是精英教育,这些大家族出身的子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起点就比普通家庭出身的高,所以就能走的更远。
但若是李晔的这个书院按照预定的方向推进,就能极大地削弱世族门阀对于朝局的控制。这些世家很难消亡,但只要教育的普及度更高,门阀想要一直延续下去,却是很难。
。。。。。。
兴元府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中间,北面的冷空气难以进入,不过随着秋天的到来,树叶也开始微微泛黄,秋风一吹,也让人意识到天气已经变凉。
不过对于李晔和其手下一众官员来说,不仅没感觉到凉意,反而是激情如火。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商税的施行。
李晔喝了一口热茶,活动了一下身子,问道,“孙府尹,听说这段时间税收不错?本王见你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
孙烨笑着恭声答道,“回禀殿下,商税施行后,的确效果明显。其他州,下官不是很清楚,不过仅仅是兴元府,上个月的税收收入达到4万贯。
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事,可见实行商税,乃明智之举。”
兴元府下辖南郑、褒城、西、城固四县,总共人口7万户,达20多万人,其中州治所在的南郑县人口占了将近一半。所以兴元府,虽然不如成都府,但在山南西道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加上地处蜀道必经之路,收复长安后,商贸也逐渐恢复。
仅仅是一府,上个月的商税就收了高达4万贯,这比整个山南西道一年的税收,没少多少。
有了钱,孙烨说话的底气也十足,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虽然年龄不小,但是做事的动力却更足了。
当然除了商税的原因,还有就是其女儿……孙媚也怀孕了,成为李晔女人中第二个怀孕的。
兴元府的收的税并不包括税务司在蜀道设立的关卡所收的关税(其实就是过路费),关税是直接归节度使府库的。兴元府的税,主要是对四个县境内的商铺收的税,而且不同的商铺,收的税不同。
李晔对于商税定的区间是十税一到十税二,也就是10%到20%之间,根据店铺从事的行业不同,征收的税率也不同。
像粮店、纸店等普通的行业都是征收十税一,也就是10%;像青楼、酒坊这些就要高点,青楼直接就是十税二,给不起就别开。
这是李晔参照后世的分类来收取的,关乎民生的都收的比较低,娱乐行业就收的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税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十税二的税,可不低,相当于赚的钱,要拿出五分之一交给官府。
“4万贯?还不错,得继续努力,对于那些偷税漏税,还有抗税的,直接镇压,不要手软。赚那么多钱,还舍不得缴税,那就别做了。”李晔笑着道。
听到李晔这评价,众人差点没摔一跤,什么叫还不错。这已经很好了行吗?
要是按照这个数字,仅仅是兴元府一年就可以收48万贯的税收,是两税钱和青苗钱的好几倍。而且这还只是一府之地,山南西道还有12个州,要是全面推行下去,这个数字就有些吓人了。
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目前商税也只是在兴元府、洋州和利州三地推行而已,其他各州还在陆续推行之中。相比于这三个地方,其他10州之地的阻力可不会小,特别是那些本地大家族。
兴元府照理说阻力更大才对,不过由于鹿晏弘占领过兴元府的原因,加上大军在一旁待着,本地的家族虽然反抗过,但最后都屈服了。本地大家族屈服后,其他普通商贾自然都老老实实缴税,所以才让商税这么快推行下去。
但是看到商税推行的好处后,李晔便更加坚定了推行商税的决定。
他手里可不止兴元府的税收情况,利州上个月收税2万贯,洋州收税1。5万贯,蜀道各税卡的加起来也有6万多贯,这就相当于仅仅是上个月的税收,就达到了14万贯左右。
这还仅仅是1府2州的税收,整个山南西道还有10州,就算是平均每州1万贯,这也至少有10万贯,全部加起来也是20多万贯。
一年下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那可是将近是300万贯的数字。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两税钱、青苗钱,就算是收取的青苗钱和两税钱全部上缴,山南西道节度使的府库中也有着300万贯。
这意味着仅凭山南西道府库的钱,就可以养活差不多10万大军。这对于李晔来说,无疑是极大地帮助。
而且像阆州、果州、通州这些地方,并不是普通的州,阆州更是商贸业发达,一个州的税收肯定不止1万贯,甚至有可能跟兴元府这边媲美。论商业发展程度,李晔明显感觉兴元府不如阆州,这是他亲生经历得出来的结论。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不过若是好好打造,有着汉水流过的兴元府、洋州和金州,发展不会太差。
“殿下,这是1府2州之地的情况,若是能推向整个山南西道,相信节度使府库便会愈加充盈,天策军扩建一事也能顺利推行下去。”一旁的裴荣笑着道。
府库充盈,那么天策军的扩建就不会停下,他这个行军司马自然很高兴。
“兴元府、利州和洋州三地,与其他地方不同。利州是本王在山南西道立足之地,又有着孙辰在,所以推行商税的阻力不大;兴元府和洋州,则是因为被叛军破坏后,本地家族元气大伤,加上天策军在一旁,所以才不敢擅动。
但是蜀地的其他诸州不同,特别是阆州、衢州、果州等地,阻力可能有些大。所以后面接下来的要务,以兴元府、利州为,就是彻底推行商税,若是有人但阻止商税推行,直接镇压。
同时给各地驻军将领下令,让他们从现在开始,高度保持警惕,只要有辖区内有人作乱,果断镇压。
没有流血的变革,怎么叫变革?”
听到李晔的话,在场几人心里不禁一颤,自家殿下看来是铁了心了。若是之前,他们或许会劝对方三思,但是看到商税推行的好处后,又成了坚定的支持者。
反正他们家族又不在这儿,死道友不死贫道!
(本章完)
………………………………
第201章 商税风波(四)
“苛捐杂税,猛于虎也!”
听到杨翰舟说要征收商税,在场的各家族和商家代表都有些愤怒,美其名曰叫规范管理商业,实际上就是与民争利,甚至是夺利。
每个月至少要把盈利的百分之十交给官府,这让这些人怎么能接受。
阆州虽然人口不如利州和兴元府,但那只是户籍人口,不在籍的也不少,而且因为地处嘉陵江旁,阆州的商业很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山南西道商业最发达的一个州,即便是兴元府,也不如阆州。
虽然牛勖上台后,也在收苛捐杂税,但是阆州这边并不买账,作为节度使的杨翰舟也拿这些大家族没辙。
这不,听说要收税,这些人就开始闹了,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跟跟陈家有关的人。
阆州李氏虽然根基深厚,加上也算是皇族的旁支,所以一直很低调,不像陈家在下新任家主上台后,就越发嚣张,仗着在阆州的影响力,没少让杨翰舟这个刺史难堪。
“诸位,请听杨某一言。这只是规范税收,怎么叫苛捐杂税,根据节度使府制定的条例,以后只收取这一种税收,相当于是把税收由以前的散乱征收,变成统一征收。
这是为了大家的方便才是。
而且这个征收商税一事,不仅仅是我们阆州,整个山南西道都在开始,兴元府、利州、洋州,都已经征收。集州、巴州这些地方都在推行,所以杨某奉劝大家一句,还是听从命令,积极缴纳商税。”
看到这些家族代表的反应,杨翰舟便意识到这个事不会顺利,特别是陈家的人闹得那么凶,肯定会让那些本就不情愿之人,更加有恃无恐。
“杨刺史说的倒是好听,你们官府哪一次不是这么说?可每次收了税之后,就又收。
而且我们经营店铺这些,以前都不交税,现在突然要加税,而且还五税一,这难道不是苛捐杂税?”陈家代表不客气地说道。
杨翰舟对于各行业的税率有着一定的了解,陈家有个大酒庄,还有较大的珠宝店,按照新近颁布的税法,这些都属于高税率的,也就是对方口中的‘五税一’。
要是旁人,他还能理解,但是陈家是本地第一大家族,家财何止万贯,以前赚那么多钱,现在交点税就怎么了?自己好说歹说,谁想到,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
“杨某只是好言相劝,并不是诓骗诸位。兴元府等地已经施行,而且那些抗税的人,也多被处置,店铺被查封,家产被没收。到时候若是诸位落得杨某口中所说的下场,可不要怪杨某没有提醒你们。”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既然这些人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他何必去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到时候落得凄惨下场,可不要怪他没有提醒。
今天的这次面谈,注定是没有结果,有着陈家人的带头,不少商铺的人都表示反对征收高额商税。包括本地其他一些家族,像罗氏、王氏、韩氏等一些中小家族的代表也都站在陈家一边,就不同意缴纳商税。
至于李氏则是没有表态,当然杨翰舟也能看出,李氏的代表对于商税一事也有些微辞,但是没有出来起哄。
“大人,这么多人反对,这商税还推行的下去吗?”
在各家族的代表离去后,幕僚来到杨翰舟身边,担心道。
“推行不下去也得推行,寿王殿下这次应该是铁了心了。没见把李振从利州派来了吗?听说其还带来了一支骑兵,想来也是知道阆州这边的反对声会很大,这支骑兵就是以防万一的。
这个时候,我要是不好好推进商税,寿王的刀可就要砍到我的脖子上了。”杨翰舟幽幽道。
从寿王入主兴元后,他便发现这位亲王野心不小,先是把整个山南西道的军队做了很大的调整,削弱各州兵力,加强天策军。典型的强干弱枝,让各州没有作乱的实力。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不识趣,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杨翰舟能当刺史,就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趋利避害。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而且对于寿王,他也挺佩服,起码不会亏待自己人。就像肖荣,从巴州刺史转任渠州刺史,虽然还是刺史,但是巴州乃下州,而渠州是却是上州,一下变成跟其平级。
当然他心里也有不满,不过也知道自己已经是从三品,山南西道也没地方安置自己。至于外调,那就不是寿王说了算的了。在这山南西道一亩三分地,自然是寿王当家,出了山南西道,就没人买他的账了。
“派人去通知一声赵防御使,就说我找他有事相商。”
杨翰舟想了一会儿,便做出了决定。
。。。。。。
就在杨翰舟做出了决定的时候,阆州城李家的宅邸中,李家家主,还有几个家中比较有地位的老人也都在,也在考虑对于这个商税一事,做如何态度。
“家主,这个寿王是不是吃相太难看了,五税一都敢征收,也不怕这些商贾闹事。这相当于我们赚的钱,要缴纳五分之一给官府,这未免太多了点。”
一个稍微年轻点的男子说道,不过这年轻,只是与旁人相比而已,但看起来也快四十了。
“按照辈分,寿王还算是我们的长辈,说话的时候,还要是尊重点。”李厚臣提醒道。
年近天命之年的李厚臣,也在思考这件事,相比于其他族人,他知道的要多点,前不久,他的胞弟就从巴州派人送回一封信。
巴州刺史李易就是他的胞弟,之所以其能担任刺史,也是阆州李氏想跟寿王交好,并且借寿王来壮大自己。
自己这个胞弟,是要比他能干,不到三十就中了进士,不过没有门道,所以仕途并不顺畅。寿王提拔其担任巴州刺史,他自然也得考虑在商税一事上是否支持寿王。
商税一事涉及较大,这看似庞大的阆州李氏,内部也有些复杂,而且涉及钱粮之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长远的目光。所以他才把族中比较有威望的几人叫来,共同商量此事。
(本章完)
………………………………
第202章 商税风波(五)
“族长,话是这么说,可是这可是涉及不少钱粮,总不能因为这点都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辈分,让我阆州李氏白出这么多钱吧?
虽然我们家大业大,但不是这么败家的,作为族长,应该为整个族人考虑才对。”
一个杵着拐杖的白发苍苍老者说道,显然没有因为李晔是他们的长辈就在钱粮一事上退让。
“三叔,你说的是没错,不过这个事对我们阆州李氏也是个机会。老二现在被寿王任命为巴州刺史,这让我们阆州李氏有了振兴的希望,这点钱财对于老二的前途来说,并不算什么。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我也去了解过这个年幼的寿王,有成大事的潜力。而且这人恩怨分明,也比较念旧,现在正是寿王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若是站在寿王这边,对于老二,以及整个家族,都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眼前这个老者,是李厚臣的三叔,也是目前阆州李氏一族嫡系中比较年长的存在,在族中的威望不小。就算是现任族长是李厚臣,但是在关于家族大事的决策上,他也不得不考虑这位三叔的看法。
所以在这位三叔面前,他也不敢放肆,而是语气平和的解释道。
“李易那是你的二弟,你为了帮他,自然不遗余力,但也不能那家族的利益,这样就算是我们同意了,下面的族人也会反对。”另一个稍显年长的男子不留情面嘲讽道。
李厚臣脸色有些不悦,这点名道姓,一点面子也不给。
当然对方也有这个底气,谁叫对方现在是族中族学的负责人,也曾多次考取进士,只是一直没有考中,谁知道李易就考上了,而且还被李晔任命为巴州刺史,心里能是滋味?
“这是老二让人送回来的信,你们看看吧,然后再说支不支持这次商税。”
李厚臣一说完,旁边便有一人把一封书信从其手边的小桌上拿起,递给了下面坐着的几位族人,首先便是给了三叔。
三叔好奇地接过书信,然后耐着性子看了起来。
李厚臣则是端着茶杯,一副悠闲模样地品着杯中的茶水,然后看着表情不一的族人。
三叔看完信后,正准备开口询问,李厚臣笑着说道,“三叔,让其他人看完再说吧!”
三叔只能按耐住内心的疑惑,把信递给了旁边的族人,然后众人跟三叔的反应都一样,有些疑惑。
当最后一个人看完后,三叔便忍不住问道,“族长,二小子在信中所说是真的?”
李厚臣微微一笑,“三叔,老二的为人你还不知道?他自然不会欺骗我等。这次的商税,寿王的决心很大,兴元府、洋州、利州已经推行,阆州作为剩下的数州中,商业最发达的一个州,若是商税实施,所征收的商税数额不是小数,所以寿王对于阆州肯定很重视。
所以老二说的应该不会错。
寿王现在已经入主兴元府,兵强马壮,而且从利州派兵前来阆州,这个时候谁敢阻拦商税的实施,无异于自寻死路。虽说我们跟寿王同族,但正如你们所说,隔了很多房,若是下狠手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拿族人的命去赌!”
说到这儿,李厚臣环视了一周,便发现众人的神色有些凝重。这个时候他们真的不敢赌,万一寿王真的武力镇压,他们这些家族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现在是乱世,黄巢攻破长安后,宗室都死了不知道多少,他们这早已不是皇族的小家族,就算是被灭族也都多少人会关心。
“可凭白拿出这么钱财,如何说服族人?”负责族学的男子不甘道。
“所以我们必须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各房的事,各房的主事人负责向族人解释。”
“那陈氏呢?陈氏对于商税可是很不满,而且联合了不少家族反抗商税,若是我们选择支持商税,很有可能被阆州其他家族孤立。”
“他们要找死,让他们去就行。不过三叔也说得对,这个事我们不能率先站出来支持,这样我们就会成为出头鸟。先让陈氏去闹,让他们去当出头鸟,我们坐观其变,先不着急表态。
若是陈氏被镇压,我们再表态不迟。”
李厚臣想了一会儿,便做出了一个让在场的族人可以接受的决定,也可以说是一个很老道的决定。这样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把李氏一族从这次事件中摘出来,不至于因为做错选择而让整个族人遭难。
阆州李氏能屹立于阆州多年,靠的并不是皇族身份,而是一直保持低调,不随便站队。虽然李厚臣心里很想现在就站队,但为了族人考虑,他并没有选择冒进的决策,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稳妥的。
相比于李氏一族的稳健决策,陈氏一族这边则是群情激涌。李氏一族的产业大多在土地上,虽然有些店铺,但远不如陈氏的多,所以陈氏这边对于商税的反应更加激烈。
而且陈氏也知道仅靠自己一个家族,很容易孤立无援,因此联络了不少同样对商税不满的家族以及商家,共同对抗商税。
陈氏也知道寿王掌控了阆州的军队,不过阆州只有一千五百军队,而他们这些家族的家丁加起来也有上千人,所以对于这一千五百人的驻军,陈氏并没有放在眼里。
。。。。。。
“赵防御使,这次商税一事,恐怕推行会很不顺啊。你是没看见,陈家人带头反对,让杨某当时也很难堪啊。
杨某担心陈家人可能会带头闹事,就是不知道赵防御使这边能否确保麾下军队的忠心,别到时候出现纰漏,影响寿王的大计。”
赵雄拍着胸脯保证道,“杨刺史放心,阆州驻军一定会保证商税一事的推行,若是有人不长眼,影响寿王大计,赵某一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而且刘将军已经派了骑兵,明日便可抵达,相信能镇住那些宵小之辈。”
“还是小心为妙啊,杨某这几次有些心绪不宁。”杨翰舟有些担忧道。
想到陈家的反应,杨翰舟心里便有些没底,主要这陈氏一族在阆州的影响力太大,而且在蓬州和果州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若是真的闹事,可就不仅仅是阆州一地之事。
随着天策军的扩编后,阆州的驻军被严重削弱,即便是调来一队骑兵,能否镇住陈氏一族中的野心之辈,实在不好说。
抱歉,昨天好朋友婚礼,去帮忙帮了一天,今天才回家。然后家里也是一堆事,只能趁着晚上写点。明天团圆,这个我就不敢保证,若是可以,看能不能抽空码点。
(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