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宕州等地的吐蕃各部族都有饲养马匹,若是能加大贸易,换取更多的战马,自然是最好。
只不过李晔所需的战马太多,仅靠宕州一地的温末人根本提供不了,所以李晔派出使者前去与岷州等其他温末人或者吐蕃部落谈判,换取更多的战马。
在李晔的眼中,吐蕃的马匹虽然不是最佳的战马,不如之前的回鹘马,但是短期内使用却是够了。毕竟目前想要获得回鹘马也很难,若是能从吐蕃获得战马,也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殿下,宕州的温末人无法提供那么多马匹。他们只能提供不到3000匹马,其中可用作战马的只有千余而已。目前我们派出的人正在跟其他吐蕃部落沟通,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裴荣回答道。
“那就开通商路,必须把几个骑兵都的马匹配齐。可以的话,本王想在左右天策军各组建一支骑兵厢。这个事情就交给裴司马你负责。”
“殿下请放心。”裴荣点了点头。
裴荣和李英旭都知道自家殿下为什么着急,看来是今天的事刺激了对方。
裴荣二人走后,李晔便让张威把其侄子张雄叫了过来,看着已经能担当大任的张雄,李晔沉声道,“张雄,收拾一下,过两天去吐蕃。你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尽可能为本王筹集更多的马匹,尤其是战马。
告诉那些吐蕃人,若是他们愿意提供优良战马,本王可以向他们提供武器。”
提供武器,换作其他时候,他自然不会这么做。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些了,当然他也不会去扶持这些吐蕃部落,此时的吐蕃越乱,对于李晔和大唐都是好事。给他们提供武器,也是让他们厮杀的程度更惨烈。
李儇今天的态度,让李晔受了很大刺激。不过在晚点的时候,张淑妃却派人传信,让刘晨妍和孙媚几女去与其拉家常,缓和紧张关系的目的不言而喻。
只不过到底是李儇提出的,还是张隽宁这位淑妃自作主张,李晔就不知道了。
(本章完)
………………………………
第214章 高仁厚的野心 (二更)
中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儇一行在兴元府待了不到三天都启程经褒斜道返回都城长安。
自从三天前,李儇因为一时气急,打伤了李晔后。李儇在兴元府的三天里,李晔并未去李儇处,包括李儇启程回京之日,李晔也以身体不适,没有前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圣上和寿王的关系突然变得很僵,甚至寿王还带伤从圣上那里归来,但想到即将返回长安,很多人都把这个事暂时抛在了脑后。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或许李儇也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在张淑妃召见刘晨妍几女后,他还同意了昌宁公主和刘奎的婚事。并且晋升刘奎为左千牛卫中郎将,让其率军跟随李儇一同返京,然后与昌宁公主完婚。
对此,刘奎也请示了李晔,李晔考虑一番后,并没有反对。在一定程度上,让刘奎去长安,对他来说也是个好事。
李晔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朝中无人,之前因为商税一事,群臣攻击,而没几个有分量的人给他说话。刘奎去了长安,虽然是个中郎将,但千牛卫名存实亡,这只是一个虚职而已,得看回长安后,李儇到底给其安排什么职位。
不过即便如此,刘奎在长安,也让李晔在朝中有了自己人。
在他看来,李儇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想缓和与他的关系。不过两人也知道,那裂开的伤痕,并不是这么容易修复的。
虽然两人的关系闹得很僵,但李晔还是会把那70万贯派人送到长安,也算是填补空虚的国库。
李儇一行人的队伍很庞大,仅仅是宦官和朝官就有上万人,这还不算朝官的家眷以及随行的神策军,加起来整个队伍高达七八万人。
为了让李儇一行快速回到长安,褒斜道对外关闭,来往的行人和商旅只能从其他几条道路绕行。
“殿下,刘指挥使离开后,右天策军后厢的指挥使就空出来了。不知道殿下打算让何人担任这个指挥使一职?”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李晔随口问道。
“孙家孟、张造、石凌二人皆可。”裴荣回答道。
“孙家孟?”李晔摇了摇头,“他不行。右厢镇守褒斜道,让张造去,本王不放心。让石凌去补上吧。”
右厢指挥使是小事,李儇返京也是小事。他控制着秦岭几条道路,只要他想,关中的军队根本就别想攻入汉中,除非是从商州、金州这边进攻。
至于李儇一行人到了关中,无论是李儇,还是田令孜,抑或其他大臣对他不满,想对付他,恐怕也没那个精力。
此时的关中局势复杂,河东、中原等地的局势更加复杂,摆在朝廷面前的问题很多,只要李晔低调点,朝廷也不可能对付他。
就在李晔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军械司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军械司的火器所制作出了第一门铜炮。
然后李晔就急匆匆赶到了火器所的工坊。
军械司的工坊有好几处,火器所因为保密的原因,所以不能在人流太多的地方。加上需要水力机械,所以又得靠近河流,所以最后选在了兴元府至城固段的汉水南岸一处临河的空地。
汉水作为横贯汉中的河流,因为河流冲积原因,导致汉水以南多山地,汉水以北则是多平原。这就导致,汉中地区的人口多聚集在汉水北岸的平原地区,南岸的人口就稀少了很多。
加上有着河流阻挡,李晔又把附近的人口都迁走后,火器所的保密性自然没有问题。要知道火器所还有着一个都的军队驻扎,外人也很难摸进去。
就当李晔准备登船前往南岸火器所工坊的时候,后面有一辆马车正在快速赶来,林克连忙让亲兵保持戒备。
李晔也发现这辆马车是奔自己而来的,就是不知道是谁,但他还是选择等了一会儿。
等马车在距离亲兵数步的时候停下了,只见是新任观察使王徽从马车里出来,然后快速跑向李晔。
本来他是设立按察使的,结果李儇给改成了观察使。他当然知道观察使跟按察使是一个意思,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同。
观察使地位一般低于节度使,但是在湖南等南方地区却是观察使掌权。在山南西道设立观察使,就会给人一种错觉,用来跟李晔争权的,所以他才会改为按察使。
只不过朝廷既然要改为观察使,那就观察使,他就不信王徽还能架空他这个节度使不成。
“殿下,下官有事向殿下汇报。”王徽来到李晔面前,微微行礼,然后有些着急地说道。
“什么事就不能等本王回来再说?”李晔有些不满。
“殿下,主要是事情比较紧急,殿下早点拿出决定,也能损失小点。”王徽虽然不知道李晔要去干什么,但是在他看来,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李晔算是知道这个王徽的性格了。只不过平时他都不想对方交流过多,那得把他烦死,王徽被贬,不是没有原因的,就他那性格,走到哪儿都得罪人。
早在一年之前,这位就已经得罪了他。
想到自己要去火器所,再想到这个王徽平时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心里便有了决定,“既然事情紧急,那就边走边说。”
说完,李晔就登上了船,王徽一愣,但想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只能连忙跟着上船。
汉水在兴元府境内并不算多宽,所以没一会儿,李晔就抵达了对岸。
对岸并没有马车,而王徽年龄不小,已经五十来岁。开始的时候李晔本来想刁难对方,但是对方居然也能骑马后,李晔就更加确定,在唐朝,文武官员的区分真不明显。
或许王徽也看出了李晔在故意刁难他,不过还是没忘自己的来意。
王徽是观察使,就是负责考核吏治,相当于今天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纪监委。他来找李晔,十有八九就是下面有官员出事。
果不其然,而且有问题的还是庞从。根据王徽的说辞,大致就是庞从涉嫌贪污。
之所以王徽这么确定,别忘了他之前担任过几年的集州刺史,在集州还是有些旧部。现在他担任观察使,集州下面的官员找他也很正常。
虽然集州是下州,不过集州刺史也是正四品下的官职。之所以庞从能担任这个集州刺史,也是当初李晔为了拉拢人心。
“王观察使,凡事都要讲证据,这样才能服人。当然,若是庞从真的贪污,自然得严惩。
这件事本就属于观察使的职权范围内,王观察使大胆的去做就行,这点肚量本王还是有的。”
“谢殿下。”王徽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李晔,沉声说道。
说完正事,王徽这才发现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军营前,难道寿王今天来巡查军队?
不过走进去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根本不是军队。
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面建筑密布,多是砖瓦和木质结构的房子。房子里面有什么,王徽不知道,但是看到整齐划一的建筑和‘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士兵,他便对这个地方有些好奇起来。
他之前倒是听说过这里有个军营,但是具体的却不知道,毕竟他也知道寿王对自己不大满意,很多涉及秘密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告诉他。
而李晔也没过多解释,之所以带王徽进来,他更多是想震慑对方,让对方老实点。
。。。。。。
“节帅,我们已经收买了剑州几个将领,只要节帅一声令下,这几人便会转投节帅,助节帅拿下剑门关。”
梓州,东川节度使府,一个中年男子正恭敬地站在高仁厚的面前。
高仁厚脸上的笑意很明显,但他举起手,淡淡道,“暂时还不急,不要打草惊蛇,谨防天策军那边察觉。若是天策军插手,夺回剑州的希望就不大了。
对了,驻守剑门关的将领是否拉拢过来?”
“回禀节帅,这可有些难度,剑门关驻军的将领是张士安的心腹,而且对我们也很敌视,我们派去拉拢的人不仅没有拉拢到,反而被对方所杀。”中年男子面露难色道。
“不识抬举!”高仁厚语气发冷。
“节帅,剑门关守军也就一千人,就算是拉拢不了剑门关的守军,但只要我们拿下剑州,剑门关也费不了多少功夫。剑门关虽然险要,但那是对外,不对内,节帅何必担心。
属下不信以张士安手上的兵力,可以挡住我们东川数万大军不成?”
“话不能这么说,若是没有天策军,本帅自然不用担心。但是天策军驻扎在利州和果州,不得不防,若是天策军插手,夺回剑州就更加困难。”高仁厚担忧道。
“剑州本就是东川之地,干天策军何事?若是天策军干涉,我们也可以请求陈帅发兵,并上奏朝廷,治寿王一个谋反之罪。”中年男子语气激动道。
高仁厚摇了摇头,这个事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要是如眼前手下说的这么简单,他怎么会坐看剑州被寿王控制?
(本章完)
………………………………
第215章 青铜炮和竹火枪(三更)
别看现在高仁厚拿下了东川,当上了东川节度使。但是东川的十来个州,他控制的地方连一半都没有。
到目前为止,他真正控制的有梓州、绵州、遂州和普州四州而已;
合州刺史是郑君雄,算是他的盟友;
剑州和龙州实际上被山南西道控制着;
剩下的渝州、昌州、陵州、泸州等地都属于半独立状态,这几州刺史中,有的对高仁厚很不满,也有保持中立,也有跟寿王关系较好的。
比如渝州,因为刘麒的胞弟刘麟就在渝州担任司马一职,加上渝州刺史之前本来属于杨师立这边,在高仁厚占领东川后,其的态度就开始向寿王转变。
所以别看高仁厚是东川节度使,但只有四州之地的他,自然没底气跟天策军为敌。
不过剑州的位置很关键,被天策军控制的剑州,就像一把利剑悬在高仁厚的头上。
到时候主动权就掌握在天策军寿王,这让高仁厚自然寝食难安。即便是冒着与天策军开战的风险,他也得把剑州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得已的情况不能像西川求助,这是我们东川自己的事。”
说到陈敬瑄,高仁厚心里也很不满。现在他是东川节度使,按道理跟陈敬瑄平起平坐,可陈敬瑄依然对他指手画脚,这让他很不满。
要不是有着天策军在一旁,不然朝廷一回长安,他就有可能跟陈敬瑄开战。
跟陈敬瑄合作,那就是与虎谋皮,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把西川的军队引入东川。不然到时候成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可就麻烦了。
“可是没有西川的相助,以节帅手中的兵力,单独夺回剑州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在攻克东川后,陈敬瑄便把自己的嫡系部队调回了西川。高仁厚现在手中的军队,除了自己手中的那几千人,还扩建了一部分,总共才一万五千人。
可天策军仅仅在利州和果州的军队就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一万五千人,坐稳东川节度使的位置是没问题的,毕竟其他各州也就几千兵马。实力最强的是占据合州的郑君雄,但也只有五千人而已。
“所以夺回剑州,一定要快,快到天策军反应不过来。而且必须拿下剑门关,只有剑门关在手,依靠剑门关天险,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要加强拉拢剑州将领的力度,不要舍不得钱。本帅就不信,那些将领对于钱真的一点不感兴趣。”
虽然之前剑门关两次易主,但都是从侧面被攻破。他自然不会犯这个错误,肯定会加强侧面的防守,到时候有着剑门关天险,就算是天策军想要进攻,也得掂量一下能否正面攻破剑门关。
高仁厚的举动有些冒险,但若是成功,对于他来说,好处多多。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所以对于剑州,高仁厚势在必得。
。。。。。。
“这就是火器所研制出来的火炮?”
看着眼前这长约三尺的简易火炮,李晔不禁问道。
这火炮的确简易,炮管长约三尺,由青铜制作而成。不过这火炮并不是整个灌浇而成,炮管由两个和在一起,然后外面给箍住。
炮管下面,也按照李晔之前的要求,放着一个木架,整个火炮呈小角度向上倾斜,这样子就像前世影视和史料中的火炮,只不过看着很简陋。
这也很正常,毕竟是第一门火炮,能制作出来已经算是不易。
在李晔询问的时候,一旁的王徽也很不解为什么寿王看到眼前这奇怪而又长长的青铜制品这么感兴趣,脸上的激动之色十分明显。
“回禀殿下,这个正是火器所研制出来的火炮,是由青铜制作而成。”青阳子看了看李晔身后的王徽,认真解释道。
张承业走了后,青阳子就成为了军械司的司丞。不过他的重点依然在火器方面,自从李晔在这里给他打开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后,他对火药以及火器就十分上心,军械司的其他所都交给了两个少丞负责。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李晔对于道教的重视,让他很高兴。
“性能如何?主要是射程、威力,还有成本方面。”
“回禀殿下,这火炮已经进行过试射。由于是第一次,所以火器所就制作了两门,这是第二门,第一门在试射过程中炸膛了。”
“死伤如何?”李晔关心道。
“有一个工匠死了,还残了几个。”
“善后要做好。”虽然李晔觉得有些可惜,不过炸膛也很正常,毕竟是第一次,存在很多问题,这都得一步步解决,“那门火炮一共发射了多少次?”
“五次,第六次就爆炸了,应该是密封性没做好,贫道已经让火器所的工匠想办法改进。”
“射程呢?”
“目前发射的是铅弹,射程大约三十步。”
三十步就是90米的距离,若是用于攻城,这个距离肯定不行。不过作为守城的话,倒是还能接受。
“开花弹没制作出来吗?”
注意,别认为火炮就是发射后世的那种炮弹的。
早期的火炮,主要有三种炮弹,即实心弹、散弹和开花弹。
实心弹就是发射铁或者铅制作成的实心炮弹,不含火药,有些时候可以发射石弹,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人员杀伤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或靠击中其他物体,使之碎裂飞溅,造成间接人员杀伤;
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斤铅铁小丸构成,也有装填碎石的,射击时一打一大片,以杀伤人员为主,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射程近,有效杀伤约在三百米内(一说五百米内);
开花弹,这是爆炸性弹丸的别称,内部装有火药,因其炸开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而得名。历史上我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其改进型曾被元军用于征讨日本之役。炮射开花弹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如宁锦大捷,就是使用这种炮弹的成功范例。
真正是以火药爆炸为杀伤力、我们常见的那种炮弹,那是18、19世纪的事了。要知道清朝的红衣大炮,主要就是用的就是实心弹。
而在实心弹里,目前火器所研究出来的是铅弹,铁弹很少。主要原因还是铅弹的熔点低,300多度的熔点,可以很快的制作出实心铅弹,而且兴元府产铅。
实心弹的选择,自然是熔点低以及成本第的金属,照理说实心铁弹最好,可惜铁的熔点高,目前军械司的炼铁作坊还未完全攻克相关技术,所以铁弹制作比较麻烦。
所以目前火器所试验的炮弹多是铅弹、石弹以及散弹。
“殿下,散弹倒是制作出来了,效果也正如殿下所说。只不过开花弹目前并没有制作出来,之前几次试验,都出了意外,发射时过于危险,而且不太好操作。”青阳子解释道。
“先研制更实用的实心弹和散弹吧,但是开花弹的研究不能放松。告诉下面的工匠,无论是在火炮研制,还是炮弹上,只要拿出成品,一律重重有赏,钱财、土地,甚至官职、爵位。”
青阳子沉声道,“请殿下放心,贫道一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李晔跟青阳子的对话,并没有避开王徽,听到李晔的保证,王徽也颇为震惊,显然没想到李晔的魄力这么大。这让他对于这个火炮更加感兴趣了。
之前的都是听青阳子再说,耳听而虚,眼见为实,所以李晔便让青阳子把第二门青铜炮拿出来试验一番,他也想看看效果。
青阳子点了点头,然后便对一旁的试验人员吩咐了一声。
在这些工匠装药、装弹、调整射击角度的时候,王徽发现在这‘火炮’的正前方竖立着几排木板,距离大约二十五到三十步,应该是按照之前那门火炮的射程来调整的。
实心弹主要用于攻坚,只不过专门砌一堵墙也挺麻烦,虽然迟早会用城墙来做试验,但是木板给人的直观效果更加明显。
“预备!”
“发射!”
在王徽的注视下,被称为‘火炮’的铜管底部的一根线被点燃。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大惊失色的对方便看到那铜管喷出火焰,然后铜管里的那枚铅球飞射而出,远处的木板直接被砸穿了好几层,木屑横飞,效果惊人。
王徽顿时被吓得脸色惨白,连周围的亲兵也有几人紧张,虽然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种惊天动地的声音,但没听到一次,心都在颤抖。
王徽不是被那砸穿的木板吓到了,而是被那惊天动地的巨响给吓到了,就像是平地惊雷。
这也是早期的火炮效果,威慑的效果大于实际上的杀伤效果。就像在战场上,无论是人还是马听到这种巨响都会惊慌,而实心弹在杀伤效果上并不好。
看到脸色苍白的王徽,李晔便知道自己要的震慑效果生效了。
“还行,只不过用于作战还是不行。”李晔肯定了这火炮,但也给了青阳子压力,“后面,尽可能整体浇铸炮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还要改进火药配方,想办法加大射程,这样的射程无法用于攻城。本王的要求是,射程起码达到50步,当然越来远好。
还有火炮口径,也可以继续扩大,这样威力上也能增加。。。。。”
李晔虽然不懂火炮的具体制作,但是他脑海中的知识却是可以给火器所的工匠指引正确的方向,这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加上在金钱和土地等的诱惑下,李晔想要的、能上战场的火炮才能更快地研制出来。
李晔也询问了火枪的制作,相比于铁制火枪的毫无进展,竹制的突火枪却是进展很快。已经制作出了样品,只不过距离用于作战,还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