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1898-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们,求个票哇

    这一晚两人聊了很多。陶成章也把他和蔡元培、章炳麟、梁启超以及唐绍仪等人的书信拿了出来。

    胡小岩因为在国外待了一年之久,因此跟其他人的联络都不是很紧密。而陶成章这个帮助胡小岩镇场子的人就时常被英雄联盟其他人询问。

    而胡小岩的一系列的做法也确实得到了这些人的认同。特别是梁启超和蔡元培两人就经常性在章炳麟的时代中国的杂志上给胡小岩鼓吹。

    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大学生们的响应。否则胡小岩手下哪里会有那么多热情的大学生前来效力虽然目前好像还没有一个名人前来主动投靠,但胡小岩已经很开心了。废话,手下已经聚齐了光复会三巨头,难道还不够

    唯一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上海澄衷大学一开始就是奔着亚洲第一大学去得。结果学校规模和外教的数量等倒是都达标了。但学生数量特么的根本就只有零头。没办法,1900年的中国还没有多少所中学堂。无奈之下的容闳求到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头上。

    结果李鸿章等人也头疼没有学生他们也变不出学生呀,因为满清还没有废除科举。大多数的学子们大多数还在埋头苦读四书五经。这些人里面又有几个愿意放弃自己的前途跑去读什么未来不明的大学

    而想要读大学的要么不识字,要么还在小学堂里面苦读一二三呢

    没办法之下的李鸿章等人建议容闳将所有的中学堂的学生全部打包塞进大学。为此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暗地里给了上海澄衷大学一张任意选调学生的条子。结果全中国的新式中学堂包括教会学校全部遭殃了。

    上海澄衷大学能容纳最多两万名学员,事实上是不可能收这么多。但至少一万多人还是要的。如果连一万名大学生都没有好称什么亚洲第一大学容闳将所有的中学堂的学生包括才刚刚入学的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们也一起打包带到了上海澄衷大学。而这些学生和家长们当然是一万个愿意的。能上大学,还是亚洲第一的大学,谁还愿意去读中学堂

    为此各地的中学堂全部都上书叫苦,而教会学校则派人抗议,但没有办法,各地督抚都很给面子。毕竟是中国第一所也是亚洲第一的大学。无论怎么说他们也是支持的。包括胡小岩麾下的几所中学堂的学生也被容闳打包带走了。这让胡小岩的两个哥哥叫苦不迭,甚至跑到胡小岩的办公室怒骂,声称不召回学生他们就搁挑子不干了。

    胡小岩好言好语地安慰一番才给糊弄了过去。

    总之1989年年底最出名的事情就是报纸上说的“上海澄衷大学非法抢走所有学校学生”的新闻。

    胡小岩在上海报纸上向诸多学校道歉,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么做虽然一时间将大学堂的学生招齐了,但问题也多。不是所有学生都是有上大学的学识的。上海澄衷大学不得不将这些学生分成了两个班。一个是大学一年级,一个预科班一年级。大学一年级不到三千人,经过塞选,勉强通过了四千人,预科班倒是有八千人左右。这些预科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就可以参加考核,通过的就可以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不通过的就只能继续。这么一搞总算把学校的架子搭了起来。

    一晚上的聊天,胡小岩最终跟陶成章挤了一晚上。第二天带着陶成章回到烈山镇参加春节庆典。

    春节的庆祝是要搞的,毕竟是胡小岩在中国在安徽的第一个春节。

    筹划工作由李经迈主持。这小子这几年一直帮着胡小岩做事,虽然经常有书信回家,但事实上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这小子的母亲也搬了过来就近照顾。

    因为胡小岩一年不在国内,这一年里也有不少文人前来拜访游历,但真正留下的却并不多。主要是胡小岩对本地士族的打压,寒了一些文人的心。最终留下来的那些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又科考无望的人。这些人都被李经迈安排到了被解雇的贪污犯的职位。

    胡小岩在基地的第一个春节,自然是要办的热热闹闹。对此胡小岩是支持的,为此他特批了十万银元给李经迈去做。自己现在勉强也算一方大佬了,可是却几乎没在本地待多少时间。所有人心民心,如果不能给当地百姓过上好日子,当然就算不上好官。但你事情做的很好,却没有在民众心目中留下好印象,那你的工作就替别人做了。胡小岩还没那么好心。

    白天几乎都是家家户户都在忙活,因为各个厂子不仅放了假,而且还发了过年的财货,虽然东西不多,每个人收到的加起来才一两左右。但怎么说也是公司白送的。所以每个人脸上几乎都带着笑容。

    胡小岩带着安琪儿还有新的保镖郝为真师傅一起逛街,在这里安琪儿似乎忘记了在衙门里受到的冷遇。开开心心地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不时地去买一个糖葫芦,要么一个芝麻糕之类的东西跟胡小岩分享。

    安琪儿虽然跟着胡小岩学了但只会说一点,读得话,大约只能认识胡小岩三个字。而英国的农场庄园里,又因为胡家人丁单薄,从来就没有搞过正宗的春节活动。所以安琪儿对烈山镇的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的。比如她就站在捏糖人的师傅面前看了好一会,然后让师傅给她捏了两个糖人:一个胡小岩,一个安琪儿。

    然后她纠结着看了半天,最终下定决心一口吃掉了胡小岩,将自己形象的糖人塞进胡小岩的嘴里。胡小岩苦笑不已,他从中午吃过饭不久出来到现在两个小时了,肚子里几乎被安琪儿给塞了又塞,实在是吃不下去了。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安琪儿看见什么都想买来尝尝,英国人的食物如何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安琪儿那张嘴又被胡小岩家的中国美食给养熟了,所以她对正宗的中国美食是毫无抵抗力的,但一个女人又能吃多少往往她只是尝一口,剩下的全都会塞给胡小岩,胡小岩不吃,她就很不开心。

    天地良心,胡某人是真的吃不下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肚子可能有两个月大了。

    由于胡某人撒了十万两白银下去,集市上明显比平时多了很多各地的美食还有衣物等等平时百姓们不舍得买的新鲜物事,因为过年而存了些钱的百姓们这个时候也开始大量的花钱消费。人气自然就比平时要旺很多。

    忽然安琪儿拉着胡小岩的袖子指着左边的一扇门问道:“胡,他们在做什么”

    胡小岩定睛一看,原来是在贴春联。春联上写着:年年有今日;日日如今朝。

    得了,这是一家成衣铺子。

    “这是春联。贴上去图个喜庆热闹。”胡小岩简单地解释。如果真的要说清楚,明显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哦。”安琪儿有些懵懵懂懂,对这个东西她确实不太理解。

    “就像教堂里面要做弥撒,信徒要戴十字架一样。这是一个喜庆热闹的形式而已。”

    安琪儿还是不明白不过她忽然想到:“那么我们家是不是也要写”

    “呃。”胡小岩很想说我不会写毛笔字哇

    “当然。”他只能这么说,“去前面看看有没有卖春联的。”

    “好啊。”安琪儿拉着胡小岩往前面跑去。没几步,他们看到有一个杂耍摊。其中一个大汉,手里拿着跟棍子,舞的那个叫龙飞凤舞。

    安琪儿顿时停住了脚步,看的津津有味。只是胡小岩和郝为真师傅就看的很没劲了。这个汉子的伸手在普通人里也算不错的了,勉强能打两三个壮汉,但也就仅仅如此而已。他练的是舞术不是武术,通俗来说就是花拳绣腿。

    那个汉子舞的起劲,忽然将棍子一端在地上一驻,整个人腾身而起,将居然双脚站到了棍子的顶端。整个人的平衡都由棍子底端支撑。一般来说这样的话,是保持不了平衡的,但这人却很强悍,居然在天空踩着棍子的一头耍了好几招才飞身下来。

    “有两下子。”胡小岩本人也能做到这一点,但前提是他已经跟着孙禄堂、李书文、霍元甲还有陈鑫等人学了一年多的武功了。看一看他的师傅里面,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宗师。所以他能做到这一点一点都不奇怪,反而这个汉子明显没有学过什么高深的武功,却也能做到,并且收放由心,这就不容易了。

    “郝师傅,你待会去把这人带去兵营交给劳伦斯他们。”胡小岩回头招呼太极名家郝为真。

    情报工作的重点就是隐秘,如果什么事都要各地的酒馆茶楼来汇总,难免有一天会被发现。但街头卖艺在中国属于正常情况,而且他们不会总在一地出现,所以短期情报这些人去做,反而比酒馆那批人更安全。

    郝为真师傅点点头。留在了这里。而胡小岩则带着安琪儿继续逛街。

    胡小岩特意支开了郝为真,当然不仅仅是情报工作上的考量。而是好大一只电灯泡哇他很想说:郝师傅,你没看见我们夫妻两个是在约会吗你这么明显的灯泡难道就不觉得碍眼吗

    。。。
………………………………

第七十三章 飞艇实验,目标哪儿去了?

    为了春节,李经迈请了三个徽班搭台子在安庆宿县和烈山镇唱大戏。因此春节庆典办的很成功,无论是家里还是安徽各地都对胡小岩的安排非常满意。如果数据显示的话,那么必然是效果民心加五十。

    外面的民心无所谓,因为那是必然。最令胡小岩满意的是安琪儿终于摆脱了刚到这里时候的一股阴郁。春节过后,她去了三哥胡的中学堂去当老师了。每天忙活的很有滋味,胡小岩认为安琪儿是摆脱了李经迈等人的异样目光而开心的。

    春节过后,胡小岩几乎就搬到了他的飞机基地。这里不仅有劳伦斯的情报训练基地还有王文远的飞机研发基地,更有德国过来的飞艇研究基地。

    王文远在飞机上的研发始终因为飞机重量的问题而无法长期滞空,从而导致研究一直停顿不前,胡小岩无奈之下让王文远加入了飞艇的研究。齐柏林飞艇制造公司派遣了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其中以齐柏林的副手路德维希为首。至于齐柏林,德国是不会放手的。订单中的五艘大飞艇是在德国生产之后,再运到烈山组装的。春节前就已经组装完毕,此次前来是受路德维希和王文远的邀请参加首飞的。

    不过因为胡小岩现在还没有打算让这款新武器露面,所以试飞时安排在晚上的。日本间谍虽然被劳伦斯抓了一批,但日本人简直就是前仆后继,不畏生死。能秘密一点的,就秘密一点吧。

    晚上八点钟,外面已经黑成一片了,可是基地这里却灯火通明。由于胡小岩的要求路德维希和王文远都没有登上飞艇。安全还是很重要的,这两个人可是胡小岩手下目前最厉害的飞天专家。普通兵种死一个胡小岩也不会眨一下眼睛,可是这两个人受一点点伤,胡小岩都得担心半天。因为他们全都是会下金蛋的“母鸡”飞艇当然不是胡小岩下订单的70米长的款。而是120米长的大型飞艇。小型飞艇固然价格便宜,实验简单。但他的攻击力太弱了,装载炮弹的数量也太少了。

    上飞艇的有五个人,其中一个是柴油机技术员,一个氢气气囊技术工人,一位飞艇专家的学生,这三个人都是德国人。另两位都是中国人。一个临时的驾驶员,一个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护卫。他们五个人身上都有胡小岩临时搞出来的降落伞。一旦飞艇发生意外,护卫就会在第一时间打开飞艇的门,组织其他四人跳伞。在飞艇其他各个部位还有二十名的观察员,他们将会记录飞艇升空前后的状况,为下次飞艇的升空气功必要的经验支持。他们很可怜的没有任何降落伞,不是胡小岩不给,而是降落伞这东西目前的技术含量好很难大量生产。为了这一次的试飞,胡小岩是尽量将所有能想到的安全细节都写下来让技术员做好了预演的。

    他们都站在堡垒的外面台子上。路德维希朝王文远点点头。王文远大声兴奋地喊着:“充氢气”一边的旗手朝着下面挥舞旗帜,下面的地勤开始跑过去为气囊充气。很快气囊充满,飞艇开始摇晃。氢气囊带来的浮力让飞艇处于上升状态,不过飞艇被下面的几根粗大的绳子拉住了。第一次的飞艇充气式由外向内的。“放绳子”王文远一声令下,充气员开始后撤,同时巨大的水泥墩旁边的地勤开始紧张地放开绳子的束缚。

    “五十米”王文远看着绳子上的巨大白色布条开始报数。

    “一百米”

    “两百米”

    “三百米”

    “四百米”

    “五百米”王文远大声喊着。

    路德维希和胡小岩面色不动,却紧张地看着正在上升的飞艇。

    “一千米”

    “两千米”路德维希和王文远的额头已经渗出汗来。

    “两千五百米”王文远紧张地看向路德维希。“

    三千米”“不能再升了”王文远高喊。

    路德维希依旧不动声色,但却已经汗滴如雨。“差不都了。”胡小岩坚持不住了。再往上,飞艇说不定就得散架了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那样多结实可靠的铝材。这架飞艇的主体都是木材的,只有气囊附近才是铝材的。即便这样这一架飞艇的造价起码五万英镑。

    “停下亮灯”路德维希早就不想再升了,只是胡小岩没喊停,他也不敢动。要知道上次在德国那艘飞艇才飞了不到一千米高。

    王文远朝着下面做个手势。放绳子的地勤第一时间拉紧了绳子,然后固定在水泥墩上。这块巨大的水泥墩至少五百公斤重,是专门做第一次飞艇升空实验而定做的。上面安装了一台手动卷扬机。下面的地勤立刻跑动起来。很多人拿着火把朝着既定位置的柴堆点火。泼了油的柴堆。柴堆很快烧起来。是个“止”字。

    胡小岩不知道飞艇上的人能不能看到这个字,但他们一定明白怎么回事。因为飞艇下面的绳子已经固定,飞艇上升速度停了下来。

    飞艇上的学生技术员兼艇长瓦纳早就吓得腿软,这是德国人第一次飞的这么高,要是出了问题,即使有降落伞,他相信自己也会摔成肉泥的。终于飞艇猛然一震,上升的趋势止住了。

    “副气囊慢慢排掉氢气”瓦纳虽然害怕还是很冷静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副气囊的氢气排掉后,里面就会被空气填满,这样飞艇的浮力就会减小,飞艇就会下降。

    “飞艇正在下降”路德维希看到天空上飞艇的位置上有几个闪烁的亮点。那是飞艇上的技术人员正在控制戴维灯的开关,发出密码给下面的指挥室。

    瓦纳在戴维灯的照耀下冷静地感受着飞艇的震动,飞艇按照原计划正在下降。

    “两千五百米了”王文远收到地勤的报告。地勤通过下落的绳子上的白布标记确定了飞艇的高度。

    “两千米”胡小岩看着黑色的天空上那个黑乎乎的影子。路德维希点点头,答应下来。胡小岩要求飞艇要滞空在两千米的高空,这是因为毛瑟步枪的有效射程是800米,但不代表它的最远射程是800米,如果点背,一千五百米内都是有可能被毛瑟或者莫辛纳甘步枪击中的。而两千米的高空,这个年代还很少有步枪能够打中。

    只要胡小岩的飞艇都能够保持在2000米的空中,那么他的这支空军就是无敌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武器能够打中他。当然被天神附体或者有主角光环的人例外。

    “两千米停下”路德维希高喊。

    “停下”王文远指挥着地勤人员开始灭火。“止”字渐渐没有了亮光。

    “指挥官地面的指示灯灭了。”观察哨向瓦纳汇报。“立刻停止副气囊的工作。”瓦纳松了口气。

    “停止副气囊的工作。”观察哨的声音被人一个接着一个传了下去。

    很快飞艇停止了下降。

    “亮灯再一次检修飞艇。”瓦纳终于冷静下来。他在德国就已经升空五次。这一次的高度实在超过以往,他有些紧张了。

    灯当然是戴维灯,由电池驱动。美国生产专用于采矿。因为目前还没有做好在飞艇上装发电机的准备和技术。目前飞艇上的照明全是靠戴维灯来完成的。但戴维灯远没有后世那样点亮24个小时依旧工作如常的电量,所以只有工作需要时候才会点亮。这艘飞艇上安装了超过一百个戴维灯。

    随着亮灯的德语声一遍一遍地从飞艇的指挥室往外传去,飞艇上顿时亮了起来。从地下望去,仿佛好几颗星星挂在天空。

    “气囊主体没有问题。”

    “副气囊没有问题。”

    “发动机没有问题。”

    好半天,另一组声音传来:“飞艇主体没有问题。”

    “很好。”瓦纳擦了擦脸上的冷汗。

    “启动发动机”

    “启动发动机”命令被口口传下。

    “启动发动机”柴油机技术员启动了发动机。发动机一共两台,一台汽油机,一台柴油机。都是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为飞艇定做的产前几天才从德国运来。

    这次的实验因为是空飞艇,所以安装两台发动机试用。汽油机目前已经开发的很完善,此次实验主要还是针对的柴油机。众所周知,飞艇的速度比一般的邮轮还要快,同时大型和超大型的飞艇比油轮的载货量也要大一点。所以用大功率的柴油机才是最佳选择。

    “发动机启动。”技术员查尔斯冷静地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柴油机的发动情况,虽然在地面上的时候,查尔斯参与了这款柴油机的测试,柴油机也表现非常好。但那时地面,而这里却是离地面2000米的高空。谁也不知道如此高的天空中,柴油机会不会出问题,毕竟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也是人类第一次到达2000米高的天空。

    我会不会因此而被历史铭记查尔斯竟然出神地想着。

    柴油机的启动相对汽油机要慢一点。但巨大的轰隆声还是开始昭示着他的存在。

    “收揽”瓦纳紧张地高喊,刚刚都还是在计划当中的,柴油机的发动才是飞艇试验的开始。

    “收揽”护卫走到观察位向地面发射戴维灯的摩斯密码。

    “放缆绳”路德维希迅速大喊。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飞艇的设计和试验工作,这些简单的摩尔密码根本不需要别人翻译,已经存在他的心中很久很久了。他也等了很久很久。

    “放缆绳”王文远用汉语高喊、

    地面的地勤人员开始跑动通知水泥墩的工作人员放掉缆绳。

    缆绳放掉后,飞艇就完全自由了。

    飞艇上。“缆绳回收”感觉到飞艇自由之后的震动,工作人员开始回收缆绳。

    回收缆绳之后,飞艇就真正自由了,它不再束缚于地面这是人类第一次造出如此巨大的飞艇如同鸟儿一般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德国的第一次试验时,因为是小型的飞艇,因此没有加装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他的动力是由十几个工人拼命踩踏自行车一样的飞轮来完成的。

    而这艘飞艇将完全由柴油机发动。也许德国已经完成了差不多的实验,但这里是中国

    “柴油机工作正常”查尔斯感受了许久终于松了口气。

    “柴油机工作正常”瓦纳听到这一声终于放下心思。他开始感受着飞艇的轻微震动。终于开始了。

    “辨明方向,向目标前进。”瓦纳高声喊着。

    观察哨拿起望远镜看向原定的目标方向。那里空无一物,这让他有点傻眼了。目标哪儿去了

    。。。
………………………………

第七十四章 火电厂

    胡小岩没有那么傻,目标当然会给出,但没有给在计划中的方向。他将目标的位置放在了离原定目标一千米外的地方,从高空看去,实质上没有多少距离的。

    观察哨揉了揉眼睛再次向下看去,终于他在目标点附近看到了熊熊烈火构成的坐标点。那是一个五角星形状的着火点。

    “发现目标,在西南方向。”观察哨大致观察后回答。

    瓦纳开始驾驶飞艇转身。

    观察哨很无奈,他是德国技术人员,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很可惜没有学会估计距离也不会估算角度,能分辨方向就已经很好了。

    飞艇缓慢转换方向,然后向着目标点驶去。

    “到达目标上空”观察哨高喊。

    “开始悬停,准备投弹。”瓦纳命令。

    “开始悬停。”悬停是飞艇独有的招式,只有后世的直升机才能做到这一点,在先进的轰炸机歼击机都做不到。

    因为一开始飞艇就以慢速前进,所以悬停没有任何意外,就停在了目标上空。

    “开始投掷定位弹”瓦纳继续下命令。

    定位弹实际上就是普通**,能发出光亮和响声,在黑夜中方面飞艇观察哨的观察,以便估计效果和着弹点。

    “投掷定位弹准备”

    “投弹准备完毕”

    “投弹”

    “投弹”

    一共三颗定位弹。第一次投弹虽然也有风速等得考量,但很抱歉的是胡小岩手下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专家,他已经去向北洋水师求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