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37章:孙策的无奈
过了一会儿功夫,庞统便跟着岳云赶了过来,急声说道:“我方才听小岳将军说起,江东孙策亲提十万大军伐我三郡,如今已经兵至芜湖?”
袁耀轻笑一声,道:“嗯,确有此事,算算时间孙策现在也应该已经到了芜湖了!不过士元不用着急,鲁肃已经在芜湖等着他了,以鲁肃的才能,他定能拖延孙策一段时间,等他得到我军战报,知晓我等已经逼退徐州大军,他是定然不敢攻入我三郡境内的!”
庞统听完袁耀的话,心中也轻松了很多,笑着应道:“幸亏主公早有筹谋,不仅在三日之内攻下了淮南四县之地,还设法逼退了关羽大军,否则我三郡之地危矣!如今徐州之战已经了解,只要主公回军南下,孙策定然不敢再继续进军。主公献上广陵之地,也算是给了孙策和江东一个台阶下,想来他们应该会见好就收的!”
庞统很快便也抓住了袁耀话中的重点,疑声问道:“鲁肃?主公所说的鲁肃,可是淮南鲁子敬?”
袁耀点头应道:“怎么,士元也听说过此人?”
庞统道:“淮南鲁子敬,此人也算是名声远播了,据闻其人有胆有识,眼光卓著智谋无双,就连孙策起兵之时都曾向其相借过粮草,有此人作为说客,想来江东兵马应当无忧了!”
庞统说到这里,拱手一拜,道:“主公礼贤下士之名远传四方,如今各方贤才来投,实在是可喜可贺!臣恭喜主公再获良才!”
袁耀大笑几声,道:“哈哈哈哈,士元之言甚合我意,我也是这么想的,有子敬作为说客,江东兵马定然无忧!如今徐州之战已经和我大军无关了,孙策驻军芜湖,正好也给了我退军的理由,我打算让张须陀移驻淮陵,我则率领大军回转东城坐观时变,你意下如何?”
庞统沉吟片刻,道:“主公驻军淮陵,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他们都定会死死的盯着主公的一举一动;主公若是回军东城提防孙策,他们便会将目光放到彼此身上而对主公有所忽视!如今孙策提兵来犯,这正是主公退出徐州这个大漩涡的好时机,臣赞同主公的意见,此时主公应当率军回返东城,如此也可防止孙策铤而走险攻我三郡!”
袁耀随即下令道:“士元,快马传令给张须陀,令他在盱眙留下一营兵马驻守,再火速率领其余兵马星夜赶来淮陵与我换防!”
庞统躬身应道:“诺,臣领命,这便令人前去传令!”
……
淮陵县和盱眙县相邻,快马前去传令不过一个多时辰的功夫便到,张须陀听到孙策来犯,袁耀让他前去接手淮陵城的关防,心中大急,连忙留下一营兵马驻守盱眙,率领其余兵马火速拔营星夜直往淮陵城而去。
张须陀率领大军夜行数十里,在凌晨之时便赶到了淮陵城外,袁耀令张须陀接手城防小心戒备之后,随即便令杨再兴点起亲卫军,大军埋锅造饭之后直奔东城而去。
。。。。。。
江东、丹阳郡、芜湖城外,江东军大营。
孙策微眯着眼睛靠在坐塌之上,道:“公瑾,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了,徐州的战况以及庐江郡的军情打探的如何了?”
周瑜坐在一旁,回道:“回禀主公,徐州方向的确如鲁肃所言,袁耀在攻占淮南四县之后,并没有趁势进军渡过淮水,关羽提领两万徐州军前来迎战袁耀,不料其在过河之时却中了袁耀的埋伏,被袁耀率领大军半渡而击大败亏输,最终损兵折将无数还是没能渡过淮水。目前关羽在淮水以北扎下大营,正在和袁耀大军在淮陵一线对峙,徐州从事简雍亦在关羽军中,末将估计刘备很可能已经和袁耀暗中达成协议了。”
“庐江三郡戒备森严,我军斥候折损数十骑这才打探到了三郡之地的军情,目前三郡各城都已有所防备,荆州降将黄忠率领一万水陆兵马进驻无为切断了进入巢湖的水道,我大军再想攻伐庐江三郡之地恐怕难以速胜。”
孙策听到袁耀竟然战败关羽已和刘备达成协议,顿时大怒,道:“什么?关羽领军也被袁耀给击败了?关羽骁勇善战之名广传天下,没想到竟然也会败于袁耀之手,真是徒有虚名!”
周瑜迟疑片刻,道:“袁耀麾下兵精将勇,关羽对于袁耀有所轻视,贸然过河被袁耀抓住机会,战败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如此而来,我大军……”
就在周瑜正在和孙策交谈的时候,忽然又听到外面有呼喊声传来。
“主公,徐州急报!主公,大事不好了,主公!”
孙策眉头一皱,怒声喝道:“外面发生了何事,让此人进来说话。”
一名军士急步冲入账内,拜倒在地,急声说道:“回禀主公,徐州刚刚传回消息,袁耀率领一万兵马离开淮陵,目前已经退到了东城一带!”
孙策和周瑜两人听到袁耀竟然已经回军九江郡,顿时大惊,周瑜揉了揉额头,道:“袁耀回军东城,看来他果然已经和刘备在暗中达成协议了,我料淮水以北的关羽大军定然也已经退走,徐州军大营定然是一座空营!主公,如今攻伐庐江三郡的机会已失,我大军看来只能掉头北上攻打广陵郡了!”
“可恶!!!”
“可恨!!!”
孙策‘啪’的一声将手中书简仍在桌上,道:“刘关张三兄弟徒有虚名,袁耀小儿更是可恨,曹操奸贼更是该死!!!”
周瑜等了一会儿,见孙策的怒气平缓一些了,这才说道:“主公,是不是召鲁肃前来一会?”。
现在攻打庐江三郡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孙策也只能图谋广陵郡了,否则他这次出兵可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要攻打广陵郡,若是有袁耀的策应,此战便会容易很多,孙策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冷哼一声,道:“去吧,派人召鲁肃前来,就说我要和他商议广陵郡之事!”
………………………………
第138章:达成和议
芜湖驿馆之中,鲁肃眯眼眼睛静坐在一个凉亭之内,不时的睁开眼睛打量一下入口的方向,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一样。
两名卫士侍立在凉亭外面,两人的衣甲之上隐隐有些水珠凝聚,好像是已经在这里站立了很久一样,一名卫士上前几步,试探的问道:“先生,不知您在等什么呢?”
鲁肃睁开眼睛,抚须一笑,道:“如今江东大军已经在芜湖扎营两天了,按照时间推算,江东斥候此事应该已经打探清楚了我三郡之地以及徐州之地的战况军情,不出意外的话,孙策应该会派人前来召见我了,我等的生死存亡就在今日了。”
两名卫士闻言一愣,问话的军士拱手拜道:“先生处变不惊,小人拜服!”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鲁肃哈哈大笑几声,道:“哈哈哈哈,尔等不用担心,我对孙策有救助之恩,如今又是后将军派来的使者,孙策自诩当时英雄,他即使心中不悦也不会杀我的!更何况如今江东兵马在芜湖驻军两日,距我等派出信使回报皖县和主公已有五日,孙策战机已失,如今江东大军只能掉头北上攻打广陵郡,他还需要主公的策应,就更加不会难为我等了!”
“先生,喜事,喜事啊!”
正在众人交谈的时候,一名卫士高兴的跑了过来,道:“先生,先前派出去的两名兄弟都已经回来了,长史大人送回消息,三郡之地已经严加防备,浔阳一带也已经布置好了兵马,让先生可以放心;主公也传来消息,主公已经攻下淮陵四县,并且击败关羽逼退徐州兵马,如今已经和刘徐州达成协议,主公此时已经退兵回转东城了。”
“哈哈哈哈,主公能够这么快的结束徐州之战,真乃天助我也,如今该着急的反倒是孙策了!”鲁肃大笑几声,道:“走吧,回屋,不用再等了!”
就在鲁肃刚刚要回屋的时候,只见一名卫士带着几名江东军军士走了进来,鲁肃闻声望去,只见这几名江东军军士都是穿着的孙策亲卫的衣甲,鲁肃心中暗道:该来的终于来了,看来孙策果然还是耐不住了!
几名军士来到鲁肃身旁,当头的那名军将拱手一拜,道:“子敬先生,我家吴候有请,还请先生随我等一行!”
鲁肃拱手回了一礼,道:“吴候有请,在下怎敢不去,还请几位兄弟引路!”
……
“主公,子敬先生已经到了。”
孙策帅帐之内,孙策和周瑜两人都闭目宁神的坐在卧榻之上,两人心情烦躁谁也没有说话的心思,听到军士的禀报之后,孙策两人这才打起精神整理了一下衣甲正坐了起来。
常言道:输人不能输阵,江东这次虽然是栽了,但是两人谁也不想在鲁肃面前丢了面子!
孙策给周瑜使了一个眼色,周瑜朗声说道:“请子敬进来吧!”
鲁肃应声走入帅帐,见这次帅帐之内空空荡荡的没了上次的威风,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孙策定是已经决定要北上攻打广陵郡了!
鲁肃躬身拜道:“外臣鲁肃拜见吴候!”
孙策虚扶一下,道:“起身吧,请先生入坐!”
鲁肃入座之后,周瑜起身说道:“这两日让子敬久等了,我主思前想后,既不愿负了和后将军的兄弟之义,也不想让东南陷入动乱之中反让曹操得意,和众将商议数次,已经决定听从子敬的建议,掉头北上攻打广陵郡,只是不知你主打算如何策应我军呢?”
鲁肃轻笑一声,拱手对孙策行了一礼,道:“吴候宽仁大量,在下拜服!吴候之情义,等在下回去之后定会转告我主。”
“至于如何策应贵军攻打广陵郡之事,我主早已有所布置,如今庐江校尉李嗣业李将军正驻军在高山一带,随时都可以攻打广陵郡北部的东阳诸县;我主也已经率军返回东城,随时都可以出来安,攻打广陵郡东部的堂邑诸县;只要我主和李将军出兵广陵,陈登必要派出兵马迎战,到时其广陵江都一带定然兵力空虚,吴候到时便可趁虚而入率军直取广陵城了!”
“广陵郡全郡之精华都在广陵、江都、高邮、射阳诸县,吴候只要拿下广陵城擒杀陈登,其余诸地传缴可定!”鲁肃说到这里,拱手一拜,道:“以吴候的用兵之能和江东军的战力,要拿下兵力空虚的广陵城简直是易如反掌,在下在这里便先行恭喜吴候了!”
孙策听着鲁肃的话,心中暗暗点头,按照计划,这次是袁耀先行出兵,而他们江东军则是后动,就算是此计不成,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此想来,袁耀献上广陵郡之地应该还是有些诚意的。
孙策扭头看了周瑜一眼,周瑜思虑片刻,觉得其中应该无诈,便也暗暗的点了点头。
孙策见此,心中大定,看向鲁肃问道:“那你主何时出兵呢?”
鲁肃微微一笑,道:“吴候提领十万江东兵马驻军芜湖威逼三郡,如此形势之下,我主又怎敢出兵攻打广陵郡再招惹强敌呢?要知道广陵陈登也非易于之辈,若是我军和广陵兵马陷入缠战,恐怕吴候又会犹疑不决啊!”
孙策冷面凝视鲁肃片刻,鲁肃亦是毫无惧色的和其对视,过了一会儿之后,孙策呵呵一笑,道:“那以子敬之见,又该当如何呢?”
鲁肃沉吟片刻,道:“江东大军若是贸然北上,广陵陈登定会严加防备,如此而来,会对江东进取广陵郡不利;可若是吴候不撤军的话,我主又难以用兵,这实在是进退两难;依在下之见不如折中一下如何?”。
“哦?子敬想怎么个折中法呢?”
鲁肃笑道:“水军进退只能从水道而行,不利于遮掩行踪,吴候便留下水军继续驻军芜湖充作疑兵,而吴候则亲率五万步甲秘密北上,如此而来,既可以方便江东兵马攻打广陵郡,又可以让我主放心用兵,不知吴候认为此议如何?”
………………………………
第139章:孙策退兵
让江东大军留下水军,撤走步甲,这便是鲁肃的折中之策了!
让孙策在芜湖留下五万水军,这样既可以给孙策一个台阶下,也可以借此来吸引各方的注意力,让各路诸侯以为孙策还在和袁耀对峙,两方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也可以暂时的转移各方的视线,虽然只要袁耀出兵广陵郡,各方便会反应过来,但是现在袁耀最要紧的就是时间和先机,能拖得一时也总是好的。
江东军只要撤走了步甲,便对庐江三郡没有了多大的威胁,袁耀便也可以安心出兵了,虽然水军也能够用来攻城略地,但是水军训练不易,鲁肃不相信江东方面会奢侈到让水军弃船登陆前去攻打坚城,只要调走芜湖大营的这五万步甲,江东方面便不可能再继续攻打庐江三郡!
再者,鲁肃的这个提议也不完全是为了袁耀考虑,孙策若是打定了主意要掉头攻打广陵郡,先秘密撤走步甲进驻到北方,也有利于他突然出兵攻打广陵,这对于双方都是一件好事儿。
现在就看孙策要如何选择了!
鲁肃说完之后,便看向了孙策,等待着他的选择。
孙策沉吟片刻,道:“你对我有援助之恩,这个恩情不得不换,既然如此,那便依子敬之策行事吧!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五日之后,我要得到你家主公出兵广陵郡的消息,否则我定率军回返猛攻三郡,和他不死不休!!!”
鲁肃如今已经做好了和江东决裂的准备,对于孙策借机还了他人情的事情也早有预料,再者,鲁肃如今已经投效了袁耀,若是他再和江东之间的关系搞得不清不楚的,对他也不是一件好事儿,孙策借机还了他的恩情,对于鲁肃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鲁肃心中轻笑一声,便将对孙策的恩情抛在了脑后,他低头沉思片刻,大概估算了以下是建,他离开芜湖赶到东城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大军从东城出发攻打堂邑大约需要一天最多两天的时间,孙策给出五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当然孙策也不是特意多给了袁耀一天的时间,从江东之地攻打广陵郡,尤属从丹徒一带出兵最为合适,孙策率领大军从芜湖赶到丹徒,再做好攻打广陵郡的准备,大概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孙策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让自己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毕竟陈登也不是寻常之人,他定不会给孙策留下太长的时间。
鲁肃点头应道:“诺,在下回返东城之后,便请主公立刻发兵,五天之后,吴候定会得到消息!”
孙策现在极其不想再看到鲁肃的这张大脸,看向周瑜说道:“那我便等候你家主公的消息了!时间紧急,先生便立刻出发吧,公瑾,你替我送一下子敬先生!”
周瑜起身应道:“子敬,请吧!”
“在下告退!”
鲁肃对孙策躬身一拜,随即跟随周瑜走出了帅帐,周瑜犹疑片刻,试探的问道:“子敬,你当真已经决定要为袁耀效力了么?要知道袁耀和我江东已经成为死敌,最多三年之内,我们两方定会有一场生死大战,我实在是不想和子敬你对决沙场啊!”
鲁肃对周瑜拱手行了一礼,道:“公瑾不用再劝了,而且我如今也已经不容于江东了,乱世征伐各为其主,若是你我沙场相遇,公瑾不必手下留情,若能死在你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幸运!!!”
周瑜盯着鲁肃看了片刻,最终还是哀叹一声,拱手回了一礼,道:“好!既然如此,那便依你之言,若是沙场相遇,双方都不必手下留情,若是我能死在子敬你的手里,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鲁肃抚须哈哈哈大笑几声,回道:“公瑾不用远送了,你我各自保重吧!”
周瑜亦是大笑几声,道:“子敬,一路保重!”
鲁肃离开江东军大营之后,赶回驿馆收拾了一下东西便直接离开了芜湖,不过他在离开之时,还是留下了三个卫士,并让他们时刻关注江东军的动向,若是孙策率领步甲离开,便令一人回返江淮之地报信,其余两人则继续跟随江东大军而行,分别在江东兵马到达石城和秣陵之时返回江淮报信。
鲁肃留下这三名卫士的事情并没有瞒着江东军的耳目进行,而且鲁肃还让让他们明目张胆继续住在了驿馆之内,鲁肃相信以孙策和周瑜两人的智慧,他们应该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让江淮军士亲眼看到江东兵马撤军,这也算是让江东方面来展现诚意了。
鲁肃没有当面提出这个要求,便已经是给孙策保留了颜面,他相信孙策定会默许此事的。
……
鲁肃过江之后,先在历阳城内补给一番,又令一名卫士前往皖县去给刘晔报信,自己随即率领其余的卫士直向东城而去。
鲁肃一路快马加鞭星夜急行,只有了一天一夜的功夫便赶到了东城城外的袁耀军大营,此时袁耀到达东城已有两日的时间,在探到江东大军并未轻动之后,袁耀便猜到了孙策不可能再攻打自己了,袁耀一边休整兵马处理三郡军政,一边等待着鲁肃的到来。
对于鲁肃此人,袁耀可以说是已经期待很久了!
遍数东吴的七任大都督,后期的诸葛恪、丁奉及陆抗三人暂且不提,就说周瑜、鲁肃、吕蒙及陆逊四人之中,袁耀最为看好的便是鲁肃!
周瑜太过孤傲清高,吕蒙短谋而无远见,陆逊恃才傲物,各自都有很明显的缺点,所以他们三人的下场也都不咋地,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吕蒙因为斩杀关羽而被孙权灭口,陆逊因为参合到皇位之争最后抑郁而死。
只有鲁肃此人虽然没有很显眼的战功战绩,但是其既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大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尽忠职守的好臣子!!
只是可惜鲁肃天不假年竟然英年病逝,否则三国的局面定然会发生巨变!!!
实在是可惜了啊!
………………………………
第140章:鲁肃
鲁肃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袁耀大营,值守军士张弓搭箭高声喝道:“此地乃是后将军驻军之处,来者何人,速速止步!!!”
鲁肃见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心中一喜,让卫士驻马,他亲自上前喊道:“在下鲁肃鲁子敬,奉长史之命出使江东,如今功成返回,请见主公!”
鲁肃话音刚落,便看到前方辕门缓缓打开,一名身着银甲的英俊小将打马而出,大笑着喊道:“哈哈哈哈,来人可是淮南鲁肃鲁子敬?在下岳云已经等候多时了,还请先生速速随我前去面见主公!”
“随我进营!”
鲁肃招呼一声身后的卫士,打马赶到岳云身侧,道:“小将军可是岳鹏举将军之子岳云岳小将军?”
岳云没想到袁耀分外看重的鲁肃竟然知道也知道自己的名声,高兴的回道:“哈哈哈哈,你也听说过我的名字?”
鲁肃拱手道:“早就听闻小将军骁勇善战,主公出战之时,大都是小将军护卫在主公身旁,小将军如此威势,我身为主公臣子,又岂能不知?只是不知小将军为何在此等候?”
岳云连忙拱手回了一礼,道:“主公算着时间估计先生应该快来了,所以便让在下前来营门之处等候,若是先生前来,便让我速速带你前去面见主公!”
鲁肃见袁耀如此重视自己,竟然让身边亲将前来专程等候自己,顿时大喜,道:“有劳小将军了!”
岳云呵呵一笑,回道:“主公对于先生可是分外看重,曾数次和旁人说起,若非先生在芜湖拦住了江东大军,我庐江三郡恐怕早已经战火连绵了!先生一人当十万军,救三郡军民百姓与水火之中,功莫大焉,在下能在此等候先生也是幸事!”
岳云感叹一番,伸手摆出一个请的姿势,接着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主公还在帐内等候先生,先生先请随我来吧!”
“请!”
岳云将鲁肃等人请入大营之内,令军士先带那几位军士下去休息,自己亲自将鲁肃带到袁耀帅帐之处,道:“主公有言,若是先生前来可以不用通报,先生随我进来吧!”
鲁肃听闻此言,对于还未谋面的袁耀更加多出几分好感,心中暗道:主公礼贤下士至斯,难怪帐下能够聚集如此多的英雄豪杰,在短短时日之内便成就如此基业,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帅帐之内,袁耀正在和庞统商议孙策之事,忽然看到岳云带着一名中年文士走了进来,袁耀抬头看去,只见此人体貌魁奇、相貌堂堂,身着一身黑色文袍,浑身散发着淡淡的儒雅之气,气质独特令人见之则心生好感。
岳云看到袁耀看来,当先拜道:“主公,子敬先生到了!”
鲁肃亦上前拜道:“臣鲁肃鲁子敬拜见主公!!!”
袁耀看了鲁肃几眼,心中暗道,不愧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外交家,这种气质就不是别人能比的,能让人见到之后便心生好感听得进话去,这是一种独特的能力了!
“哈哈哈哈,子敬啊子敬,你可终于来了!”袁耀大笑几声,上前扶起鲁肃,双手挽住他的胳膊,接着说道:“这一次你能在芜湖截住孙策的十万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