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的红小鬼-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济深回到家里,黄绍竑等在家里。他也在广州,他的两个师驻在梧州,为李济深站台撑腰。
李济深问到:“季宽,有事么?”
黄绍竑说:“德邻先生来电报了,说是支持广州分家。任公您还是岭南大管家。”
李济深还是很平和的,没有什么奇怪。广东分家,桂系更为安全些。
黄绍竑说:“德邻说,他和白健生最近要回来一个人,带回主力第七军,所以不用怕任何变化。只是不能再互掐了。尤其是广东内部。”
李济深说:“好了。我明白了。就是让我们广东的三只虎分开。”
黄绍竑说:“其实,我也在考虑,是否广西也分开,梧州历来就是一个道的治所。从北到南,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郁林直隶州,合成一个南北走廊。再与广东的钦廉道谈判,得到合浦县,得到一个出海口。那么桂东省将近是2个道之地,是一个很不错的地区。”
李济深开始有了兴趣,这个比较出乎预料,说道:“怎么你也有想法么?”
黄绍竑说:“大家思路不一样,李、白总想打出去,我总想先建设家乡。这样李、白回来,我也不至于没有办法坚持我的理想。”
李济深说:“嗯。我们一个省内部就像一个小国家,大家争夺正统地位,打了多少年啊!分了之后,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念想了。”
黄绍竑说:“您看,分了之后,谁也别想做大,也别想着吞并别人了。毕竟进攻邻省,那是侵略了。中央也不用担心,毕竟各省无法总是一致反对中央。但如果中央想吞并某省,大家还可以合兵抵抗。”
李济深说:“好吧。军委的意思也是,不阻拦。只是立法院不愿意,但我们只是分省,不是**,立法院不是正管。以后分出来的各省直接通报政务院。我只是一个岭南大秘书。”
黄绍竑说:“对。您作为一个协调人,就是岭南协进会。”
李济深问:“广西要分开,是你的意思,还是李德邻的意思?”
黄绍竑说:“是我的意思,与您商量是第一个人,李德邻他们控制柳州,白健生也可以领兵合作,也可以自己去南宁左江地区。”
李济深说:“这事情中央还要运作,行政院可以根据实际民意办理。怎么能够知道民意呢?”
黄绍竑说:“中国的民意都不靠谱,从来都是被利用。我们找当地绅士领头,写上一些一省析出几省好处,然后找一些知名绅士签字就可以了。”
李济深说:“好吧。我同意这么做。现在我也是牌牌,还不如做一个公开、稳定的牌牌。”
黄绍竑说:“任公这么说,是很明智的。但重要的是,避免了小军阀现在混战,也避免了未来军阀统一战争的法理。也避免了一省做大,危害邻居安全的事情。”
李济深问:“财政怎么分呢?”
黄绍竑说:“哪有什么财政可分?原来的广东财政都被张发奎他们卷走了。我们广西财政就是零。分家的时候,会讨论一些互相救助的一些事情。毕竟广府地区还是最富的,一些借助之处,广府还是要维持的。我们桂东与广南八属合作更紧密些。”
李济深打定注意后,他把吴铁城找来,让他总结民意,做一个报告呈给自己批复。
吴铁成说:“这事情在中央会有争论的,康有为的废省改道,那是轰动一时的。可是戴季陶等人反对。”
李济深说:“这事情我是记得,此一时,彼一时啊!我记得康南海说,变政必从官制始,而官制有三:一曰为民,一曰为国,一曰国与民之交关。”
吴铁城续到:“为民制者,莫如公民自治;为国与民交关制者,莫如析疆增吏;为国制者,莫若多设分职,中央集权。”
李济深再续:“中国今日亟宜行立宪法,亟宜开议院,此议官制有一无二之要政也。”
吴铁城说:“康南海建议,由每府地方议会公举议员一人,首府举三人,繁府举二人,直隶州亦得举一人;或者每道一人,首道三人,繁道二人。也就是说,府、道,是一级行政区。”
李济深叹到:“光绪变法失败,事情就没有了。袁项城那时候已经准备虚省,并道、实府,就是以府、州为实体自治单位,几个道为一个虚的、小的省,就是监察单位。不过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吴铁城也叹到:“革命啊,复辟啊,府院之争啊,南北战争啊,北洋军阀内战啊,好好的国家,就是被武将给糟蹋了。”
李济深尴尬道:“现在看,我当初回到南方,也是私人义气啊。”
吴铁城说:“算了。这些事情大家都有份,南不对,北也不对;武将不对,文官纷争更是剧烈。”
两个人分手之后,李济深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几个师长,现在的几个军长,即陈济棠、陈铭枢、徐景唐,他们的番号原来是新编第四军,以便区别前线的张发奎第四军,后来又改为第八路军,总司令就是李济深,陈济棠是新编第四军,陈铭枢是第十一军,徐景唐是第五军。
第五军本来就是粤军一个老番号,老同盟会李福林的番号,长期霸占珠江以南的地盘。
黄绍竑的两个师在梧州,也有一个番号是第十五军,桂系。
这个通知,到了三个军头手中,他们还是不能反驳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谁驻扎在哪里?广东省谁来继承?
'小说网,!'
………………………………
四七五章 岭南五广
475章三分广东、二分广西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总算开始讨论广东省三分的问题。胡汉民作为轮值主席,要求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这个时期,是蒋、汪、胡三位常委轮值主席时期,所以,也是党的权利分享时期。汪兆铭因为与胡汉民不合,心结太大,坚持不到任。那么权利就由蒋、胡共享。
胡汉民说:“我们二十四个中央政治委员,决定中国的大事,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现在我们的根据地广东,竟然要三分全省,你们看看吧。”
张静江作为大佬,不满地说:“你是主席,你最好今天放弃你的观点,你要发表观点,最好就放弃主席。”
胡汉民说:“我们不要被感情冲昏头脑。广东统一,多么不容易?是我们烈士鲜血换来的。我作为主席,自然要表明我的态度。”
张静江没有想到胡汉民这么不给面子,说道:“我看不出作为主席,你就更有必要表明观点。主席不是总理,只是主持人而已。总理是党章授予的决定权,但是你不是。”
胡汉民没有再说,这问题不好回答。他还是尊敬已故总理的,不能拿总理与自己相比。
西山会议派体系的戴季陶说:“我原来说,取消各省,是加强中央集权。现在我们当权,取消省级别,或者缩小省地,对我们集权应该是有好处啊。胡先生的激动没有道理啊。”
蒋中正也抽空来参加这个会议,他说:“我们要从实际分析,也就是理性地考虑这个问题。展堂说的,不要感情用事,还是对的。”
吴敬恒吴稚晖60多岁了,也参与道这个争论。他说:“从康有为开始,就争论这些问题,到段祺瑞内阁的郡、县的二级地方体系的方案,不知道有过多少争论。我是赞同康有为的方案的,但现在不是改革的时候。”
蒋中正赞同地说:“稚老的意思是,我们就个案进行讨论,没有必要进行分省的改革?”
吴敬恒说:“介石领会的对。我不愿意在这里进行理论争执。我们是政治委员会,要对政治进行决策。理论争议那是教授们的事情。”
张静江说:“个案讨论,就是我们的职责。现在的问题是,新军阀遍及我们的占领地,怎么理顺这些关系?他们也在想办法。我们要支持这些变动。”
胡汉民说:“那么我们就考虑广东一省。现在楚西行政区划出来,做的不错,但那里是往外移民之地,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的水源保护地!山西、陕西政治区划调整,那是冯煥章的提议,我们是顺势而为。那么我们是否同意广东分省呢?我的意见是不能。这是我们的根据之地。”
张静江说:“广东的粤军体系,也是我们革命军。现在他们要求在省内分区而治,也不是不能考虑。”
蒋中正说:“粤军,我说的是新粤军,也不是完全听从我的命令。展堂兄的意思是,他们会完全听从你的命令?”
胡汉民说:“我也不能保证他们。前次是因为汪兆铭挑唆张、黄事变。现在李任潮能够控制局势,为什么还要变化?”
吴敬恒说:“你怎么就听不懂呢?李任潮提出的分治,难道他自己不清楚么?广东第八路军的那三个军,只有一个徐景唐还能够算作亲信。陈济棠、陈铭枢在李任潮接管四军之前,早就是旅长了。陈可钰也就是老好人一个。”
蒋中正也解释到:“李任潮现在也是牌牌,将来也是牌牌,那么何不早下台?非得等到二陈和李系拼杀一番么?这对于中央也没有什么好处。”
胡汉民说:“李任潮真是糊涂啊。现在虽然二陈也有异志,但还是忠于革命的,这与陈炯明不一样,那时候陈炯明反对我们,二陈还是没有背叛我们。”
吴敬恒说:“此一时、彼一时啊。你以为你还能控制这两个军?你自己敢比总理伟大么,别忘了陈炯明怎么反对文官的。用的是大炮。”
胡汉民退一步说:“好吧,就算改组广东军阀,但为什么还要改组政府?”
张静江说:“军阀分开,各自管理一个地区,看看他们的作为再说。拖一段时间,估计能够消解这些冲突。”
胡汉民还是摇头,不同意拆借广东行政。
这时候鹿钟麟插进话来:“你们最好能够争论完了,再召集我们开会,否则我们还要听多长时间才能投票。”
蒋中正说:“不要着急。我们也是没有一个结果才开会的。广东拆解,实际上是按照现状的顺势而为。”
鹿钟麟说:“实在是我们的仗打得还不够啊。否则把这些小军阀都打趴下。”
胡汉民说:“已经够多了。从讨伐大清开始,到现在广州经历了十几次大的战争。每年都要战争啊!”
孙科、宋庆龄、宋子文等人都是中政会的委员,他们都是广东人。马上附和,不能再有战争了。
胡汉民说:“广西是否也分开,不是李济深也问中央的看法么?”
异军突起,大家不禁精神起来。
蒋中正有些尴尬地说:“这个我们不要做结论,瓜田李下,李宗仁还是十几万大军统帅。”
胡汉民说:“民政我们定。大军统帅也不能蛮横不讲道理。”
蒋中正无语。
胡汉民说:“广东三分,广西至少二分,这样才平衡。我们就这么建议,军事部署委托李济深安排。政务首脑的任命,我们要参与意见。”
蒋中正说:“这个建议要以中政会发下去。军事部署,李济深也会和军委商量的。我的意思是一个军一个省。”
胡汉民叹到:“我们以后的省区,干脆恢复前朝体制,直接叫“军”好了。”
蒋正中说:“展堂不要灰心,这些人还都是革命军人,不会作威作福的。你要求军、政分开就是了。”
孙科说:“我去广州,不当什么铁道部长了,我去家乡做县长,看看军头们怎么干涉我?”
胡汉民说:“你原来就是广州市长,怎么再做回县长?你去海南那里,把琼岛治理一番。”
孙科说:“好吧。我去。铁道部还是要加紧修通陇海线,至少要修到西安。难民不能等啊。”
张静江说:“你放心去啊。我照看铁路的事情。你注意开发海南的时候要与强令庸商量着来。”
孙科说:“没有问题。这个人还是比较理性的。我也讨厌很多人拿我父亲的名号,联合苏俄和红党。”
宋庆龄说:“你不要那么多话。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不要管别人怎么对你父亲,你自己做好自己。”
孙科不愿意惹宋庆龄,实在是忌讳太多,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是。只有吃亏的份。
胡汉民说:“好吧。大家意见都阐述完了,我们投票,看看是不是分开广东、广西?”
大家举手投票,多数同意。毕竟大家不希望几个军互相掐架。
最后,胡汉民说:“无可奈何啊。好不容易统一的,还要分开。”
蒋正中说:“好了。随他们怎么分吧。税收、商路、国防、海防、财政互助等等,希望行政院参与指导。”
行政代理院长孔祥熙表示明白,行政院会派宋子文、孙科回广东,参与指导。
这次会议,确定了基调,形成了中政会指导文件,给予行政院,这就是法律。当时“中政会”代表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议给予行政院指导。
行政院批复:“查广东、广西的士绅申请变更两省区划,为五省,简称岭南5广省。暂定名称为嘉应(梅州)潮、汕等古代义安郡之地改为广安省;广府地区改为广府省,海南海北八属之地改为广海省;梧州府、桂林府、郁林直隶州等府州之地,改为广桂省;柳州府、南宁府和左江直隶州改为广柳省。”
李济深据此,安排五个军进驻各自省份。史称“五军分两广”。
就是,岭南自东往西:
徐景唐五军驻在梅州潮汕之地广安省;
陈济棠四军驻在广府省;
陈铭枢十一军驻在海南海北的广海省;
黄绍竑的十五军驻在梧州南北之地的广桂省;
夏威的第七军驻在广柳省。
'小说网,!'
………………………………
四七六章 国防旅
强霖此刻正在法租界的广州湾(湛江)的总商会的会馆。
这是在广州湾赤坎村,比较富裕的地段,刚建成不久。法国骑楼式的建筑,就是底层是廊柱的过道,三层是钟楼,斜面屋顶。强霖在二楼,风景还是不错。
强霖在这里等着陈铭枢等人,一起商谈军队改变的事宜。
蒋中正以军委会的名义,商榷李济深,要求组建国防部队,归属军委会直接指挥。蒋中正指定组建国防部队,有强霖负责。
强霖等到陈铭枢等人。强霖热情出迎,身边却是只有秘书胡木兰一人随行。
陈铭枢39岁,正式男人事业有成的高峰时期,未免踌躇满志。随行的有蒋光鼐、戴戟、蔡廷锴、黄质胜等五人,他们都是长期的同学、同僚,也都是一起参禅的佛教徒。
强霖带着大家坐下。强霖说:“你们都反对帝国主义,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这里就是建设的不错,我们要承认人家的先进性。”
蔡廷锴要爆发,陈铭枢却压住他说:“不要着急,令庸老弟我还是知道的。承认人家的先进性,就是去除我执,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是一个道理。”
强霖摇摇头说:“算了。这是我的一个意思,就是大家探讨一下各自的认识,才好继续说话啊。”
陈铭枢说:“令庸老弟,少年英雄,以身喂鲨鱼而救人,此种大义,我们是比不上的。”
强霖说:“真如兄,你是保定一期的大弟子,后来又去了日本东京郊外大森町的“浩然庐”,这些训练,真是革命的楷模啊。”
陈铭枢笑到:“令庸小老弟却是拿老哥开涮了。谁不知道你是一个抵制革命的势力,我们这些人恐怕都是入不了你的法眼啊。”
强霖说:“保定系、浩然系,都是好的革命军啊。但是止在哪里?止于至善?什么是至善?革命军革命目标明确,但也是口号而已。这些东西是很难回答的。”
陈铭枢说道:“令庸老弟给我们说说。”
强霖说:“我是没有资格说的。你们读书都是军人课堂,为人教育也是革命口号,所以很多东西是缺乏的,这不是我能够所左右的。”
蔡廷锴这时候忍不住了,问到:“你说什么是至善?”
强霖有些感兴趣了,他说:“蔡师长苦肉计存身张向华,用计摆脱叶挺,想必是明白些至善了?人有一念,才会委屈受辱?”
蔡廷锴说:“我是责任在肩,自然忍辱负重。”
强霖说:“军长、师长都走了,你的责任是什么?”
蔡廷锴说:“陈军长、蒋师长走了,我作为副师长,自然要维护整体利益。”
强霖说:“所以,你是止于整体利益?你的意思是你们团体的整体利益?”
蔡廷锴说:“是的。怎么了?难道我们不能维护我们这个团体么?”
强霖说:“这个团体做什么?”
蔡廷锴说:“自然是国民革命!”
强霖说:“三民主义,中山先生?”
蔡廷锴说:“这是自然的,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
强霖说:“张向华呢?他们不是三民主义么?你们为什么打张向华的第四军?”
蔡廷锴说:“他要兵变,反对上级。”
强霖说:“他认为你们不是三民主义,是军阀主义。所以,汪兆铭怂恿张向华、黄琪祥兵变。”
蔡廷锴说:“即使这样,张向华这个混蛋也不该兵变。”
强霖说:“算了。我们不要这样争论了。停在哪里,是预先要考虑的。但是我们都没有考虑好,就北伐了。”
蔡廷锴说:“我们是铁军,北伐是对的。”
强霖说:“是的。你们北伐是对的,内战也是对的。”
蔡廷锴不知道怎么说,难道不是么?
其他几个人听着两个人的争论,慢慢喝着茶,品着味道。
强霖也不着急,也是慢慢喝着茶。
蒋光鼐看看胡木兰。胡木兰瞪他一眼说:“看什么?我就是间谍,也是我爸的间谍。我知道你们是蒋派,难道有什么不敢说么?”
强霖大笑到:“四大皆空啊!我从来没有避讳她的,就是批评胡展堂,我也不避讳。我倒是忘了,胡木兰还是有立场的。”
胡木兰忽然柔柔地说:“你们说吧。我现在读书呢,暂时不会告状,说不定你们说的对,我还是劝劝我父亲跟你们走。”
陈铭枢说:“好吧。我们大胆地说,看看胡展堂能把我们怎么样?”
胡木兰说:“你们是军头,谁能把你怎么样?李任潮不是说,长衫佬不行,只能由军人来做主么?”
陈铭枢说:“这事情你都知道?”
胡木兰说:“李任潮比你们大气,什么都不忌讳。他以为跟蒋正中合作铲共,就能共治天下?你们武人永远不明白,自己会死在武器之下。”
蔡廷锴说:“谁能把我怎么样?”
胡木兰说:“别忘了杨虎臣怎么死的,他可比你们资格老。陕西辛亥元老。”
大家都看向强霖,眼神不怎么样了。
强霖赶紧说:“四大皆空啊。死也何忧,生也何欢?大家要看开些。”
蔡廷锴说:“这是什么话?难道我们就该死么?”
强霖说:“这就奇怪了,你能长生不老么?死就死了,总是计较什么。说说,为了你的团体,你能做到哪里?”
蔡廷锴还要放狠话,陈铭枢说:“算了,不要斗嘴了。大家和气生财,四大皆空。令庸老弟,说正经事。”
强霖说:“我需要建设一个国防旅,归总部指挥,需要绝对终于国家的人。也就是只是面对外战,不忠于任何个人,而参加内战。”
陈铭枢问到:“你就建设一个旅?”
强霖说:“目前只是觉得与你合作才可以。那几个军长我都不是很熟悉,也是离得远。军费也没有落实,所以我只能代建设一个旅,有战争的时候,扩建到一个军团,也就是两个师的样子,现在的师都是5000多人吧。”
陈铭枢问:“这个旅什么编制?”
强霖说:“外战,不外乎是列强。所以军火配置是先进的,旅下面设置三个机械化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坦克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通讯兵营,一个野战医院。当然这些都是小规模的,暂时都是两个连。还有特务、防空、情报机构”
陈铭枢说:“嗯,大概9个营级别建制,估计是3000人的旅,人数差不多是两个团的标准旅。”
强霖说:“是的。真如兄洞察秋毫。”
陈铭枢说:“军官有什么要求?”
强霖说:“有过战场拼杀经历,至少专业军校3年以上的。至少懂一门外语,这个是最起码的要求。”
大家面面相觑,这还是基本要求?
强霖说:“其实最合适的是黄强黄莫京,但是他要建设琼崖,岁数也有些大了。你们部队是否有合适的人?”
陈铭枢说:“没有,但是我有士兵,我希望裁剪一个师。”
强霖摇头说:“没必要。我知道很多人吵着裁军,你想做个榜样。你把你自己收编的杂牌,比如福建的第一军部队,不是被你们缴械一个师么?还有黄师长的26师,也是民军队伍,都交给我。你们自己继续训练一些后续部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