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潘老人
嵩山少林寺,在元和年间,曾经因为大风刚停,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敲门请求寄宿。
寺里的僧人用已经关上大门为理由,再也不肯开,就指点寺外两间空屋子,请老人自行歇宿。
空室中也没有床和席子,老人就进了那个空屋。
二更以后,僧人因为起夜,忽然发现寺门外非常亮,觉得奇怪就去看,看见老人所住的那个屋子里,摆设着垫子、褥子和翠绿色的帐幕,异常豪华丰美;又看到陈列着菜肴食品,老人安然地自己在那里又吃又喝,左右也没有仆人随从。
僧人由于老人的神秘而感到惊讶,又不敢开门去探讯,大家就一起等着看。
到了五更以后,老人睡醒起来,自己洗漱完毕,就从怀中取出一个小葫芦,像拳头那么大,就把床、席、帐幕,以及所有用具用品,全都装在小葫芦里,没有装不下的东西。
装完东西,老头又把葫芦放到怀里,空屋子还像原来一样。
寺里的僧人觉得惊异,打开门一起去拜见老人询问他,老人用言辞谢绝而已。
僧人坚决留老人住下,问他的姓名,他说姓潘,从南岳来,往北走去游太原。
那以后时而有人看到这个老头。
嵩山少林寺,元和中,常因风歇,有一老人杖策扣门求宿。寺人以关门讫,更不可开,乃指寺外空室二间,请自止宿。亦无床席,老人即入屋。二更后,僧人因起,忽见寺门外大明,怪而视之,见老人所宿屋内,设茵褥翠幕,异常华盛。又见陈到肴馔,老人饮啖自若,左右亦无仆从。讶其所以,又不敢开门省问,俱众伺之。至五更后,老人睡起,自盥洗讫,怀中取一葫芦子,大如拳,遂取床席帐幕,凡是用度,悉纳其中,无所不受。收讫,以葫芦子内怀中,空屋如故。寺僧骇异,开门相与谒问,老人辞谢而已。僧固留之住,问其姓名,云姓潘氏,从南岳北游太原。其后时有见者。(出《原化记》)'小说网,!'
………………………………
王先生
有个王先生,家住在乌江上游,平常隐藏自己的形踪,因此村里人不能分辨,有人把他看作妖妄之人。
有一天,村子里起了大火,蔓延烧毁房舍,王先生就去看火,他厉声喊着说:“大火快停下来!大火快停下来!”于是火熄灭了,村民们这才知道他是奇人。
长庆年间,有个弘农人杨晦之。
从长安向东去游吴楚,走到乌江,听说王先生行迹高缈,就登门去拜访。
王先生戴着黑色生丝头巾,穿着黑黄色的衣服,在几案后面坐着,仙风道骨清秀俊美。
杨晦之对他拜了两拜礼节周到,而先生仅拱手一揖而已,叫晦之坐在他身旁。
他的议论深奥晓畅,远超出意料之外,晦之更加强烈地敬慕他,于是留住在那里,这天乃是八月十二日。
王先生把他的女儿叫作七娘的叫来,原来是一个老太太,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扶着拐杖来到。
王先生对杨晦之说:“这是我的女儿,懒惰而不好道,现在将要老了。”
接着对七娘说:“你替我用纸剪一个月亮,像今晚月亮的样子,把它贴到屋里东墙之上。”
过了一会儿,七娘把纸贴到墙上,晚上纸月亮上就有奇异的光自行发出,清清楚楚地照亮全室,连细小的毫毛都能分辨出来,晦之惊叹不已,猜测不出怎么回事。
等天亮时将要离去,王先生用杖敲击完毕,忽然有尘土飞起,天地全都暗下来。
过了很久,尘土消失了,再看那院子里,就变成了险峻的悬崖,前面积石满眼可见,晦之心惊胆颤背上出来汗,头发都竖了起来。
王先生说:“高山深岩迅速变迁,你回到哪里去呢?”
晦之更加恐慌,掉下眼泪说:“实在不知道一旦发生沧海桑田这种变化,难道仙都的一瞬间,世尘就已过了千年吗?”
先生笑着说:“你不必担心,这是我用来娱乐的法术而已。”
于是拿扫把把院子扫一下,又有尘土飞起,过了一会儿,灰尘消失了,门庭如故。杨晦之很高兴,就扬鞭打马而去。
另外有个说法:唐朝长庆初年,隐居修行者杨隐之在彬州,经常寻访有道之人。
有个唐居士,当地人说他有一百岁了,杨隐之去拜访他,他就留杨隐之过夜。
到夜里,唐居士把女儿叫出来对她说:“你可以拿弦一月亮来。”
他的女儿就把月亮贴在墙上,好像一片纸似的。
唐居士起身向月祷告说:“今天晚上有客人,请赐给光明。”
说完,室内明亮像点上蜡烛一样。
有王先生者,家于乌江上,隐其迹,由是里人不能辨,或以为妖妄。一日里中火起,延烧庐舍,生即往视之,厉声呼曰:“火且止!火且止!”于是火灭,里人始奇之。长庆中,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楚,行至乌江,闻先生高躅,就门往谒。先生戴玄绡巾,衣褐衣,隐几而坐,风骨清美。晦之再拜备礼,先生拱揖而已,命晦之坐其侧。其议论玄畅,迥出意表,晦之愈健慕,于是留宿。是日乃八月十二日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者,乃一老妪也,年七十余,发尽白,扶杖而来。先生谓晦之曰:“此我女也,惰而不好道,今且老矣。”既而谓七娘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于室东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夕有奇光自发,洞照一室,纤毫尽辨,晦之惊叹不测。及晓将去,先生以杖击之毕,俄有尘起,天地尽晦。久之尘敛,视其庭,则悬崖峻险,山谷重叠,前有积石尽目,晦之悸然背汗,毛发竖立。先生曰:“陵谷速迁,吾子安所归乎?”晦之益恐,洒泣言曰:“诚不知一旦有桑田之变,岂仙都瞬息,而尘世已千岁乎?”先生笑曰:“子无惧也,所以为娱耳。”于是持篲扫其庭,又有尘起,有顷尘敛,门庭如旧。晦之喜,即驰马而去。(出《宣室志》)一说:唐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土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个弦月子来。”其女遂帖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室朗若张烛。(出《酉阳杂俎》)'小说网,!'
………………………………
周生摘月
唐朝太和年间,有个周生在洞庭山盖了茅庐居住,时常用道术救济吴楚百姓,人们都很敬重他。
后来他要去到洛谷一带,途中在广陵临时停留,住在佛寺中,恰逢还有三四个游客来了。
这时正当中秋,那天晚上天气晴朗月色明亮,他们一边吟诗一边望月。
有人说起开元年间唐玄宗游月宫故事,于是一起叹息说:“我们这些尘俗之人,本来不能到那个地方,怎么办呢?”
周生笑着说:“我曾经向老师学习过,也学到了那个方术,而且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到怀中或袖子里,你们相信吗?”
有人担心他说谎,有人喜欢他离奇,周生说:“我如不为你们弄明白,就成了说谎了。”
于是命人空出一个屋子,把四面墙遮住,不让它有一点小缝。
又命人拿来几百双筷子,叫他的仆人用绳子把它们捆束起来。
周生就告诉那几个游客说:“我将要登上这个筷子做的梯子取月亮去,你们听到我呼唤可以来看。”
就关上门很久,几个游客在庭中散步,一边等着周生。
忽然觉得天昏地暗,仰脸一看,却又没有丝毫云彩。
不一会儿,听到周生呼喊说:“我回来了。”
于是把空室的门打开,周生说:“月亮在我的衣服中,请客人们观看。”
就把衣服掀起来。那衣服中露出一寸多月亮,忽然满室全亮了,寒光浸人肌骨。
周生说:“你们不相信我,现在相信了吧?”
那几个游客拜了又拜,向他表示感谢,希望他把月光收回去。
于是又关上门,室外还昏黑一片,过了一会儿,月光又和当初一样。
唐太和中,有周生者,庐于洞庭山,时以道术济吴楚,人多敬之。后将抵洛谷之间,途次广陵,舍佛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笑曰:“某常学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至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箸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将梯此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忽一室尽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出《宣室志》)'小说网,!'
………………………………
韩志和
韩志和本来是倭国人,在中国当飞龙卫士。
他善于把木头雕刻成鸾鹤鸟鹊的形状,把机关放到它们的肚子里,发动机关,它们就飞到二三百尺的高空,飞到几百步外才又下来。
他又制作龙床御榻,脚一踩上去,龙的鳞须爪角全都会动,卷曲而有气势,像活的一样。
他又在唐宪宗面前放出五六十头蝇虎子,把它们分开站成队,让它们按梁州曲跳舞,完全符合曲子的节拍,唱到词的时候,殷殷有声,曲子唱完就一个接一个地退下去,好像有尊卑等级似的。
唐宪宗很高兴,重赏他金钱和丝绸,志和一出宫门,就全把它施舍给别人。
后来忽然不知他哪里去了。
韩志和者,本倭国人也,中国为飞龙卫士。善雕木为鸾鹤鸟鹊之形,置机捩于腹中,发之则飞高三二百尺,数百步外方始却下。又作龙床为御榻,足一履之,则鳞鬣爪角皆动,夭矫如生。又于唐宪皇前,出蝇虎子五六十头,分立队,令舞梁州曲,皆中曲度;致词时,殷殷有声,曲毕则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焉。帝大悦,赐金帛加等,志和一出宫门,尽施散他人。后忽失之。(出《仙传拾遗》)'小说网,!'
………………………………
谷中道士
崔言在左亲骑军中任职。
有一天得了病,就眼前发黑,咫尺之间的人和物都分辨不清,眉毛和头发自行脱落,鼻梁塌陷。皮肤上生出像疥似的疮。
人们都把这病看作不治之症,看情势不能救活了。
因为崔言担任骆子午谷的归寨使,遇见一个道士从谷中出来,不说姓名,传给崔言一个药方,他说:“采一二升皂荚刺,把它烧成灰。把大黄蒸九次再晒干九次,然后把它捣成细末。饭前将皂荚刺灰、大黄末用匙调入大黄汤中,一齐服下。”十天左右,崔言的胡子头发又重新长出来,肌肤充实有了光泽,所患疾病顿时痊愈了,眼睛比平时加倍明亮。
那个道士传完这个药方以后就回到山里去,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崔言者,隶职于左亲骑军。一旦得疾而目昏暗,咫尺不辨人物,眉发自落,鼻梁崩倒,肌肤生疮如疥。皆目为恶疾,势不可救。因为骆谷子午归寨使,遇一道流,自谷中出,不言姓名,受其方曰:“皂荚刺采一二升,烧之为灰。大黄九蒸九曝,杵之为末。食上,浓煎大黄汤,以末七调而服之。”旬日,须发再生,肌肤充润,所疾顿愈,眼明倍于寻常。道流传此方讫,却入山去。不知所之。(出《神仙感遇传》)'小说网,!'
………………………………
不空降雨
唐代有个佛门僧人叫不空,得任总持门,能够役使百神,玄宗皇帝对他以礼相待。
有一年天旱,玄宗命他祈雨,不空说要过了这一天才行,现在祈雨必然下得又猛又急。
皇帝便命金刚三藏设坛请雨,果然连降大雨不止,大街上有被水漂流和淹死的。
于是急忙召唤不空要他把雨止住。
不空就在寺庙的院子里,用泥土建造了五六条龙。
往龙身上泼水,并胡言乱语地骂它们。
过了许久,又对着它们大笑,不一会儿雨停天晴。
玄宗还曾诏命术士罗公远与不空祈雨,他俩互相陈述自己求雨的效果。
玄宗把他俩叫来询问,不空说:“昨天求雨时,烧的是白檀香龙。”
玄家让近侍用手捧起院子里的雨水嗅了嗅,果然有檀香气味。
不空每次祈雨时,没有其他规则,只是摆几个漂亮的座位,用手旋转数寸长的木制神像,念着咒语把神像抛起来,它就会自行站立在座位上。
等到神像口角间冒出牙齿,眼睛直眨巴,雨就降临了。
唐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礼之。岁旱,命祈雨。不空言可过某日,今祈之必暴。上乃命金刚三藏,设坛请雨。果连淋注不止,坊市有漂溺者,遽召不空止之。遂於寺庭,建泥龙五六。乃溜水,胡言詈之。良久,复置之大笑。有顷雨霁。玄宗又尝诏术士罗公远与不空祈雨,互陈其效。俱召问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龙。”上命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每祈雨,无他轨则,但设数绣座,手旋数寸木神,念咒掷之,自立于座上。伺木神口角牙出,目瞚,雨辄至。(出《酉阳杂俎》)'小说网,!'
………………………………
女巫秦氏
东晋义熙五年,宋武帝刘裕带兵北伐鲜卑,大胜,进而围攻广固。
部队里的军官派人奉上牺牲(贡品牛羊)献上纸钱,来拜谒泰安的岱岳庙。
这里有一个女巫秦氏,奉高县人,本县索某的寡妻。
她说自己能够显灵于世,且从无虚言,使得拜谒岱岳庙的兵士们迫不及待地设坛祈祷。
他们向秦氏询问攻克广固的日期。
秦氏自称神告诉她说:“苍天授命于英才来辅佐皇帝,这一切都是神魔所拟定的。此次围攻广固,定是有征无战。再说,一块弹丸之地,要想制服它是轻而易举的。明年的二月五日,你们一定能把广固攻克。”
果然,广固如期攻克,三齐之地终于平定下来。
义熙五年,宋武帝北讨鲜卑,大胜,进围广固。军中将佐,乃遣使奉牲荐币,谒岱岳庙。有女巫秦氏,奉高人,同县索氏之寡妻也。能降灵宣教,言无虚唱,使使者设祷,因访克捷之期。秦氏乃称神教曰:“天授英辅,神魔所拟。有征无战,蕞尔小虏,不足制也。到来年二月五日,当尅。”如期而三齐定焉。(出《述异记》)'小说网,!'
………………………………
阿马婆
唐玄宗东行去泰山封禅,第二天来到华阴县,看见华山之神从几里外前来迎拜。唐玄宗问手下人,手下人都说没有看见;随即又召来各位巫师,问神在哪里。
惟独有老巫阿马婆奏道:“神在路的左侧,红头发紫衣服,正在迎候陛下。”
玄宗看看她笑了,因而下敕命给她,让她请神先回去。
玄宗皇帝来到庙前,看见华山之神身背装弓箭和衣甲的筒器,俯伏在殿庭东南的大柏树下,又召来阿马婆问之。
阿马婆证实了皇帝之所见,玄宗便对她礼敬起来,并让她向神致意,然后下山而去。
随即,玄宗下诏书给诸岳之神,赐封华山之神为金天王,并亲自书写碑文,以示宠爱。
这座碑高五十多尺,宽一丈多,厚四五尺,天下的碑再也没有比它大的了。
它的背面刻上扈从太子王公以下官名,真是精雕细琢,制作壮美,无与伦比。
唐玄宗东封,次华阴,见岳神数里迎谒。帝问左右,左右莫见。遂召诸巫,问神安在。独老巫阿马婆奏云:“在路左,朱鬓紫衣,迎候陛下。”帝顾笑之,仍敕(敕原作勒。据明抄本改。)阿马婆,敕神先归。帝至庙,见神橐鞬,俯伏殿庭东南大柏之下。又召阿马婆问之,对如帝所见。帝加礼敬,命阿马婆致意而旋。寻诏先诸岳封为金天王,帝自书制碑文,以宠异之。其碑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碑莫大也。其阴刻扈从太子王公已下官名。制作状丽,镌琢精巧,无比伦。(出《开天传信记》)'小说网,!'
………………………………
铜人厌胜
唐代有位高骈,他曾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你们要自谋生路,好自为之。我呢,不想学芸芸俗辈,死后还要躺入那四块板中,再麻烦你们。”
及遭毕师铎之难,便和各位侄子外甥一起埋在同一个墓穴里,只有高骈的尸体用旧毡子包裹着,果然与先前的话相符。
后来,妖人吕用之伏法,兵卒在他的屋里挖出一个石匣,内有一个桐木人,三尺多长,戴着脚镣子,嘴里钉着钉子,背上写着高骈的藉贯生日姓名职务等,这是用巫术诅咒人用的。
以往,高骈每次被吕用之所控制,看来这东西是起了作用的。
唐高骈尝诲诸子曰:“汝曹善自为谋。吾必不学俗物,死入四板片中,以累于汝矣。”及遭毕师铎之难,与诸甥侄同坎而瘗焉。唯骈以旧毡苞之,果符所言。后吕用之伏诛,有军人发其中堂,得一石函。内有桐人一枚,长三尺许,身披桎,口贯长钉,背上琉骈乡贯甲子官品姓名,为厌胜之事。以是骈每为用之所制,如有助焉。(出《妖乱志》)'小说网,!'
………………………………
无畏三藏
唐玄宗曾经驾临东都洛阳,正值那里大旱。
圣善寺的竺乾国大和尚无畏,擅长召龙致雨的法术,玄宗皇帝派遣高力士急速召他进宫求雨。
无畏回奏道:“现在的干旱是理应出现的,如果召龙必然引来暴风和雷雨,恰好要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不能这样做。”
玄宗固执地说:“百姓苦于酷暑已经很久了,虽然是暴风疾雷,也是令人痛快的。”
无畏出于不得已,便接受了玄宗的旨意。
有关人员摆好请雨所用的器具,旗幡经幢以及神像之类全都备齐。
无畏笑着说:“这些东西不能把雨请来。”
让他们全部撤了下去。
他只盛了一钵水,用小刀旋转搅动,随便说了好多话祝祷着。
不一会儿有一条龙出现,形状象他的大拇指,红色,头贴在水面上,接着又沉没在钵子的水中。
他又用刀搅动着念了三遍咒语。
不大一会儿,有白气从钵子里升起,好象炉子里冒出的烟,径直向上数尺之高,慢慢地飘出讲堂之外。
他对力士说:“赶快离开,雨到了!”
力士骑马跑出很远,回头看看白气,已经旋绕连绵到天空,象一匹白色丝绢。
接着便是乌云遮天大风呼啸,雷声隆隆大雨倾盆。
力士刚赶到天津桥南面,风雨也跟着他的奔马来到这里,大街上的高大树木大都连根拔起。
等到力士上朝回禀时,衣服全被浇湿了。
玄宗尝幸东都,大旱。圣善寺竺乾国三藏僧无畏善召龙致雨术,上遣力士疾召请雨。奏云:“今旱数当然,召龙必兴烈风雷雨,适足暴物,不可为之。”上强之曰:“人苦暑病久矣,虽暴风疾雷,亦足快意。”不得已,乃奉诏。有司陈请雨之具,幡幢像设甚备。笑曰:“斯不足以致雨。”悉命撤之,独盛一钵水,以小刀子搅旋之,胡言数百祝之。须臾有龙,状类其大指,赤色。首撤水上,俄复没于钵中。复以刀搅咒之三,顷之,白气自钵中兴,如炉烟,径上数尺,稍稍引出讲堂外。谓力士曰:“亟去,雨至矣。”力士绝驰去,还顾白气,旋绕亘空,若一匹素。既而昏霾大风,震雷而雨。力士才及天津之南,风雨亦随马而至,天衢大树多拔。力士比复奏,衣尽沾湿。(出《柳氏史》)'小说网,!'
………………………………
怀砖
后魏太傅李延实,是庄帝的舅舅。
永安年间,他官拜青州刺史。要去上任的时候去和皇帝告别,皇帝对他说道:“‘怀砖’的习俗,世间有名号是难治的(诟病),舅父应当好好用心,对得起朝廷的委任。”
李延实回答说:“为臣的岁数已经迫近晚年,精力如同早晨的露水,离人间渐渐远了,一天天接近坟墓。为臣早已请求退休,陛下却念及甥舅之情,宠幸到老臣,让我这个夜间走路的残疾人管理广阔的土地。老臣遵奉英明的敕令,不敢失误堕落。”
当时黄门侍郎在皇帝身边,不明白“怀砖”的意思,私下问舍人温子升。
温子升说:“我听说皇帝的哥哥彭城王做青州刺史,听跟着他一块到青州的宾客说,齐地的百姓,风俗浅薄,高谈空论,专讲名利。太守刚入境时,百姓都怀揣砖块磕头,用来赞美太守的心意。等到他被下任取代而回家的时候,百姓又用这些砖打他。这是说人心的向背比翻转手掌还快。所以京城里民谣说:‘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肠中不怀愁。’‘怀砖’的含义就是从这儿产生的。”
颍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