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血丹心-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召预料的一点儿都没有错。稍后不久,西域的最新消息果然传来。局势急如星火、动荡人心。
继酒泉、武威失守,张掖郡汉军在苦战一夜之后,虽然付出大量伤亡,也最终没有守住这座要塞。
博望侯张骞率领着集合起来的西域都护府三郡兵马一路败退,最后进入敦煌城,据险固守。
敦煌,作为大汉王朝在玉门关外的第一要塞,当初建造的时候,明显要比其他三郡耗时耗力。城门坚固,城墙高大,防御设施也很完善。也正是因为这些有利条件,才有效地抵御住了波斯军团的数次大举进攻。
身上也受了好几处伤的张骞,怀着痛苦的心情清点完人数。西域都护府统辖的三万多汉军,最终退回敦煌城的不足万人,可以说是大汉王朝几十年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军事失败。
身后不到百里,就是玉门关与阳关一带防线。那是大汉帝国在西部边陲的最后屏障。到底是带着所有人退进玉门关去,等候援军来到再一起出击?还是死守敦煌这座孤城,迎接生死难以预料的命运呢?张骞站在城头上看着自西方遮蔽天日漫卷而来的烟尘,想要做出选择,无疑需要很大的决心。
“司马!我们决不能再退了……末将等愿与这座孤城同生死!”
西域都护府四郡还活着的将校们,一起嘶吼着跪倒在地请命。身为大汉将士的荣誉,使他们无颜败退进玉门,更没有脸去面对军中兄弟。如果宿命注定如此,他们愿意以生命洗去战败的耻辱。就在这座敦煌城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好!传我命令,全军死守敦煌……绝不生入玉门关!”
张骞咬碎钢牙,把手中刀插在城头,下了死命令。
午夜之后,波斯军团大部涌到。敦煌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一场异常残酷而艰难的围城之战,就从这一刻开始。
敦煌之战,从波斯军围城到汉朝援军来到,总共进行了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城中汉军以铁血意志抵挡住了波斯军团近百次的进攻。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汉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等到解围之后,存活下来的将士不过三千多人。可以想象,他们在这被切断外部一切物资供应的条件下,度过了怎样艰难的日日夜夜。
波斯先锋军团总共将近七八万人,由波斯王麾下著名元帅尼赫古亲自率领。他来到敦煌城下查看过地势和交战情况后,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留下一部分继续围困敦煌,并日夜不停地展开进攻。而其余的人马,则开始大规模的分头平灭这些西域国家。波斯王传达的作战计划,是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荡平这大片地域,然后再与其他两路波斯军团一起,从不同的方向夹击汉朝西部关口要塞。
西域诸国的灾难同时开始了。面对着数万波斯大军的烧杀劫掠,这些小国哪里能够有抵抗的能力呢?失去了汉朝的庇护,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就选择了屈服。
敦煌孤城困守,丝绸之路断绝,西域诸国全部陷入混乱,波斯大军即将兵临玉门关外……
这就是最新传到长安的急报内容!
长乐塬偏东北位置的那处空旷地带,原先是军营所在地,只不过现在已经另有他用。
此时此刻,这里聚集了许多大汉帝国的精英。他们将要见证一场非同寻常的演练。也就是在这等待的间隙里,从长安转来得西域急报,送到了他们的手中。
“西域危在旦夕矣!”
满脸凝重的东方朔看过之后转手交给元召,他的语气中有说不出的怆然。三万多精锐汉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损失过半,那么到底要组织起多少军队前去支援才会有胜算呢?而这只不过仅仅是西域一方面而已!还有匈奴草原,还有南海方面……如果没有好的应对之策,大汉帝国很可能就会面临着最危险的局面。
元召接过来匆匆几眼看过后,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这些情况,都在他的预计之内。他随手交给卫青,然后抬头看时,卓羽带着一小队人,已经把需要的东西装在马车上运了过来。
可以看得出来,马车走的很平稳,而两边跟随的人则显得小心翼翼,似乎随时都在谨慎看护着运送的东西。来到近前后,卓羽指挥人把一些看上去做工很细致的小型铁皮罐,小心地搬了下来,排列在空地上。
互相传阅着看完西域最新军情的人,心情都很沉重。到了现在,没有人再敢轻视自遥远西方而来的强大敌人。只不过,对于元召不去赶快组织调度援军,却反而带领着大家来到这里,看着十几辆马车运载过来的那些东西,心中都是满满的疑惑。
前面两辆马车卸下来的都是相同形状却大小不一的铁罐。这都是蜀中卓氏军工制造,上面都刻着统一的标记。
老将李广眼神儿已经有些花了,隔着一段距离他根本就看不清那上面刻的是什么,更不明白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转头看到身边的李陵却是满脸振奋的表情,他不禁问了一句。
“元召弄这些瓶瓶罐罐来干什么?”
李陵紧紧的抱着那把青戈宝剑,听到爷爷询问,暂时压下心头的悲伤连忙回答道。
“爷爷,这是师父最近以来一直在研究的一种新式武器,可以用在战场上,非常有效的杀伤敌人。”
李陵的心里砰砰直跳,难道师父要动用这些厉害的大杀器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却没想到,李广瞪起眼睛,劈头打了他一巴掌。李陵连忙垂手而立,却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战场上杀敌制胜,凭的是刀枪犀利,将士勇敢。这些乱七八糟的铁罐子有什么用?难道要军士们拿着它们扔过去打破敌人的头……哼!”
李广领兵在外的时候,对待部属亲如子侄,十分随和。但是在家里,却是一个威严的家长。整个家族的所有人绝不敢触犯他的一丝威严,李陵也不例外。见他发怒,虽然感觉有些委屈,却不敢大声反驳,也只得诺诺地低声说道。
“试验的时候我们都亲眼所见的啊……确实非常厉害,更何况,师父说过……。”
李广扬手又要打,李陵一缩脖子。却听到耳边有人说道:“老爷子,不要打他了。马车上的这些东西,确实是我这几年组织人手弄出来的一些玩意儿。虽然说不上太厉害,但也差强人意。您要是不信,等一会儿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连元召都亲自走过来这样说,李广有些吃惊。他素来信服元召的本事,不禁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急声问道。
“此话当真?难道还能厉害得过大汉军中的强弓劲弩不成!”
元召淡淡一笑:“这是两种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概念……李陵,你去吧,当着老将军和大家的面,好好演示一番!”
李陵一跃而起,他没有想到师父会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自己来完成。元召领着他们几个曾经进行过几次实验,虽然那时的技术还并不成熟,但亲眼所见的那种巨大威力,已经令人震撼不已。这次想必会更加厉害的吧!
“元侯,实不相瞒,李老将军的疑惑,我们也有啊!这些密封的铁罐子里装的是些什么东西?难道是……有毒的汁液,用来杀伤敌人的?”
一片疑惑不解的表情当中,东方朔脑洞大开,不耻下问。元召无奈地揉了揉额头。科学技术的发展,果然是历经岁月的累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一步一步探索而来的。就算是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头脑,在没有窥得门径之前,也是茫然不知所谓。
“这些特制铁罐子里面装的,就是我们刚刚说过的黑火油。当然,经过了简单的技术提炼。虽然和我所知道的那种用途广泛的油比起来是远远不如,但如果用来战场杀人的话……已经足够了!”
元召目光盯着李陵和卓羽带人去那边空旷处作准备。他简单地解释了几句,说到最后,谁都听得出来那种令人可怕的杀气!
虽然脑子里还都是懵懂的多,但已经没有人再多问。卫青、东方朔、李广和其他十几个军中将校一起站在这里,看着元召指挥他的弟子带人选了一个中等型号的铁罐子,远远的去到几百米外,那里有一座数丈高土坡,荒草丛生。平日里骑兵们训练时经常从那里跑上跑下,踩踏的非常结实。
“哦……一会儿可能动静比较大,诸位有个心理准备。”
李陵等人动作麻利,很快就在土坡下安置好那个铁罐子,点着引线之后连蹦带跳的跑了回来。元召连忙提醒了大家一句,不过并没有人在意。苏建和公孙戎奴等人还在互相窃窃私语,他们这些策马挥刀身经百战的将军,非常不相信这些铁罐子能用来杀人,简直是可笑!
不过很快,他们就将真正见识到传说中的“霹雳烈火”是什么样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平地而起,丝毫没有防备的众人差点儿被吓掉了魂儿。惊呼声里,但见那座土坡从视野中消失了,土屑碎石落的到处都是。随后熊熊的烈火开始在荒草枯木间燃烧起来。
如此威力,简直不亚于天雷击毁大地!所有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
正文 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国重义将欲行
作为当代最优秀的将军,卫青自从接到西域紧急军情那天开始,就在认真考虑如何取胜的万全之策。不过,他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元召说的很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波斯军的了解,他和其他军中将校们却并没有很多。
大汉帝国的战士不会畏惧于任何来犯的敌人,但他们的生命不应该轻易的去牺牲。如果能够尽量的减少一些伤亡,卫青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己方作战能力。
“元哥儿,这、这……真的是黑火油的威力?”
看到众人如见神迹,元召暗自摇了摇头苦笑。这只不过是最简陋的燃油爆炸而已,比起真正的爆炸装置来,还差得远呢。不过,这也应该算是最早出现在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吧?
东方朔两眼放光的盯着排列在远处的那些大小不一铁罐子,想到某种可能时,就连他这个文学侍从出身的朝廷重臣,也不由的露出狂热的表情。
元召没有丝毫的回避,他的脸色变得无比坚定。傲然屹立在东方的华夏民族,勤劳勇敢的守护着自己的大地家园,从来不去欺负别人。但对于无故来犯的敌人,也必定会用十倍的凌厉手段,让他们付出该有的代价……无论往后千百年,这一条铁血规矩,就从现在开始!
“只是有些可惜,黑火油的提炼技术复杂,耗费巨大。而且我们大汉境内埋藏较深,现在还没有条件开采。只依靠着从东海高丽郡运来的数量,还远远的不够用。因此,还并不能大规模的制作这种燃油弹。如果应用在战场上,也只能当做一种出奇制胜的武器罢了。”
“在西方世界,黑火油的地下储藏倒是多的很。尤其是在波斯人占据的地盘上,几乎随处都是,开采也非常容易。”
元召若无其事的瞟了一眼。他看到自卫青以下所有在场之人脸上的踊跃之意,不禁淡淡的一笑。
大家又一次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如果不是知道元召素来不打诳语,几乎就会认为站在眼前的这是一个疯子了。
东方朔喃喃低语。不是他不相信元召,而是这样的事实在是匪夷所思。人类从古至今的那些宏大梦想中,像鸟儿一样肋生双翅飞上天空,一直是个永远不曾实现的梦。而那些神话传说里御风而行的仙人,也终究只是传说而已。
元召一边用坚定的语气说着,一边挥手招呼李陵来到面前。他看着这个身材修长的少年,目光中充满了温和与鼓励。元召相信,只要自己给他足够的机会,大汉帝国的历史舞台上就会再多一个光彩夺目的家国守护者,而不是那个悲剧英雄。
在所有人无比震惊和艳羡的目光中,李陵感觉到浑身的热血一下子涌到了头顶。他单膝跪倒在地,双手高高的举起那把青戈宝剑,以剑之名,立誓为证。
不远处,白发萧瑟的一代名将仰面朝天闭上眼睛,却仍旧止不住泪洒黄尘。将门之魂不绝,薪火相传不息……元召果然是最懂他心思的人!
“师父,还要不要展示一下其余的……?”
元召点了点头,既然今天有机会都在这里,就让大家都亲眼看一看这些即将大展威风的军国重器吧。
“你说什么?元侯!你可不要戏耍我……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用怀疑,一会儿你们就看到了……喏,他们已经在准备了,请大家拭目以待。”
“在流传于世间的春秋典籍中,曾经有记载说墨家的墨翟善于制造一些机巧之物。而更有大匠公输班曾经用木头制作了飞鸟,可以盘桓上升……我曾经在书上看过,却不曾亲眼所见。难道今日元侯也是仿效的这些吗?”
“那是不同的。今日所现,和书中所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先生,请稍安勿躁,马上你就明白了。”
“卓羽、李陵……你们两个人怕死吗?”
“好!那……去吧,祝你们好运!”
于是,又半个时辰之后,所有长乐塬上的人,便抬头看到了人类第一次真正飞行的神迹……!
斜阳挽照,云霞满天。那一人就站在中央,所有在场者无不虔诚而拜,敬服出自肺腑。
佰度搜索 噺八壹中文網 м。 无广告词
………………………………
正文 第八百二十三章 铁血山河鏊战兵
长安,积雪还未曾消融,天气干燥而凛冽。年轻的皇帝陛下以最快速度,批准了大规模出兵西域的军事行动。
时至今日,以大汉王朝的整体实力,想要组织一场国战,不再如同以前那样捉襟见肘显得窘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各有司部门马上行动起来,不管是军备器械还是后勤供应,都遵照命令准备充足,然后浩浩荡荡的率先开始踏上西去征程。
西域兵败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不过与从前不同,无论是汉军将士还是普通的民众,闻之感到的不再是惶恐不安,而是同仇敌忾、气愤填膺。
那些已经知道的牺牲将士姓名,都以露布的形式张贴在天下各郡县,供人们哀悼和怀念。抵御强敌,护我家国!这样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热血男儿为之振臂而呼,有幸被抽调至作战兵团即将参与这次战争的大汉健儿们,都被视作一种无上的荣耀。
这是新皇帝继位之后,大汉帝国面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按照皇帝亲自签发的命令,共征集作战精锐部队六万余众,而如果再加上其余的各种后勤供应保障部队,差不多总计有十万余人。可以说是自平灭匈奴战争之后,所组织的最大规模作战了。
六万作战部队,按照朝廷军事会议的统一部署,兵分三路行动。
北路,长平侯大将军卫青亲自统领以黑鹰军为主要作战力量的三万骑兵,北上雁门关,出朔方三城,援助草原上的余丹单于,以共同抵抗自西北天山方向而来的波斯与匈奴流亡贵族组成的联合军队。
南路,以东海和南海的部分水军再加上这次抽调的人马,共同组成万余人的南海战船编队。这几年来,在剑湖船坞新做好的三十余艘大型战船,全部扩充其中。这样一来,这支海上船队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百艘战船以上,并且全部配备了各种海上作战的武器。
大汉王朝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水上作战部队,就从这次战争中正式诞生了。而被皇帝亲自赐封为楼船将军的元横波,正是原来的元府护卫元十三。当这个年轻人意气风发的站在船头,指挥着麾下百艘战船迎着风浪进入深海的时候,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支水上作战部队将会建立怎样不朽的功勋,并且即将开辟出的这条新航道,对于这个伟大帝国的将来,究竟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
而西出长安直奔玉门关支援的这一路总计两万人,他们的作战任务最为艰难,对于整场战争的胜负,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尽管皇帝十分不情愿,也不得不答应元召的请求,由这位身负天下之望的大汉丞相亲自挂帅,领兵西征。
云层万里,落霞满天。朔风带着寒意,吹起路边的积雪,战袍上若染清霜。身穿铁甲的战士,排列整齐队伍,骑着雄壮的战马奔腾而去。长安西城门外,皇帝刘琚收回远送的目光,微微叹了口气,再次看着身边即将踏上征程的人时,他的脸上神情复杂。
“其实,我并不希望你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阿姐和灵芝姐她们下个月就要生产了……唉!”
身为西路军统帅的元召,并没有披甲。一袭战袍被风微微吹起,飘在身后。那上面的千针万线,都是女子用灵巧的双手为他熬夜所制。
“这一仗,我们只能赢不能输!陛下,不管是对于大汉王朝还是整个华夏民族来说,这既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年轻的皇帝当然早已经听这位帝国最重要的大臣和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详细的解说过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想到那些宏远与辽阔,他亦心潮彭湃,但终究是不忍心这场人间的别离。
“阿姐她们就在那边……元哥儿,我不耽搁你了。等你胜利归来的时候,我亲自备酒,仍旧在此等候!”
大汉帝国的年轻皇帝和丞相击掌分别,如同平日。在某些时候,他们只是朋友,从来不称君臣。
长亭外,古道边。重掌戎机的元召伸臂抱住前来送别的两个女子,满怀歉疚。也许,上天注定不让他亲眼看到自己孩儿的出生吧。
“我已安排好一切,不会有事的……。”
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之间的选择,无论说什么都显得苍白。
而同样的夕阳晚霞,落在守卫玉门关的将士眼中,却是一片血红。
就算是还没有铁箭能够射到玉门关的城头,但视野尽头那直上云天的烟尘和隐约可闻的激烈厮杀声音,却令人心中忐忑难安。
玉门关守将和部属们全副武装,值守在城头,不分日夜片刻也不敢懈怠。虽然明知道前方的最后一座要塞敦煌郡已经到了最危急时刻,但却没有办法去救援。
不是他们胆小怕死,而是守卫玉门关的职责太重要了。作为大汉帝国的西大门,玉门关绝对不容许有失啊!
派去长安告急和请求支援的飞骑络绎不绝,但援军却迟迟未到。虽然知道长安方面出兵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但这般度日如年的感觉,却是十分难熬。时间紧迫,实在是耽搁不得。
不管是玉门关还是同为西部重要门户的阳关,最近一段时间都提高到了最紧张的战备状态。西域战报急如星火,一日数惊。
谁能想的到,来犯的敌人竟然如此强大。在西域都护府所辖的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相继失守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波斯大军席卷了几乎西域的全部地方。西域诸国投降者生,抗拒者屠灭!大军浩荡所过之处,一片哀鸿。
现在的形势已经十分糟糕。整个西域都已非汉所有,多年努力几乎毁于一旦。玉门关外只剩敦煌孤城还在苦苦坚守,也许在明天,也许在后天,敦煌一旦失守,波斯军队就将兵临城下,真正的侵入大汉疆域之内了。
最后一次接到敦煌传来的消息,是在三天之前。从那之后,那座孤城就被全部包围了起来,彻底失去了联系。而让玉门关守军稍微感到安心的是,就在刚才,他们终于接到了长安的最新动向,援军的先遣部队已经整军出发,分别奔向塞北的匈奴草原和这边的玉门、阳关一线而来。
那么这次拜将出征的会是谁呢?所有的前线将士心中都充满了猜测。敌人的战斗力如此厉害,连李敢亲自率领的五千赤火军都被全军覆没了,大汉军队要想取胜,非名将不能胜任啊!
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个好消息。只要波斯军队没有那么快攻过来,等到援军到了,即便短时间内不能取胜,固守御敌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然而,这样的自我安慰并没有持续太久,危机马上就来临了。远处烟尘大起,在城头响起的军号警报声里,所有将士们瞪大了眼睛,看着波斯大军的旗帜终于开始出现在视野当中。
凶残的敌人终于还是来了!他们派遣前军一部绕过围困的敦煌要塞,在这百里之内铺开阵势,气势汹汹地扑奔玉门关而来。投降的西域人已经告诉过他们,只要打开这道门户,大汉王朝的锦绣世界就会展现在眼前。遍地繁华,任凭掳取!
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敌军,玉门关守将府发出了最严厉的动员令,命令所有将士全部做好战斗准备,誓与关城共存亡!
好在,城内外的商人和居民早已经全部随着郡县官吏们撤退到了后方,既然终究免不了誓死拼杀,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于是,在时隔几年的平静时光之后,大汉帝国西部边陲烽烟再起,杀声震天,又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揭开帷幕。
战事从一开始就很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