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雄-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份。

    襄王瞧见这魏子阳和梅敬亭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也不强求,就是自言自语道:“我那哥哥,别人不了解他,我可是了解得很呀,这事儿,极有可能是他所为。”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他下手竟然会如此之快,连这血脉关系都是不管不顾了。”襄王苦笑着,带着一种无限唏嘘的情感,吐露出了这番话。

    魏子阳闻言,想了想,便是说道:“其实,殿下不必如此伤心,这事儿是不是太子所为,现在还没有证据。”

    襄王闻言,轻笑一声:“也罢,我现在还没工夫管这事儿。”

    说完后,便是紧了紧神情,向那梅敬亭和魏子阳说道:“那来说说战事吧。”
………………………………

第八十一章:分兵之计

    那魏子阳听说这要商量战事了,不禁是和那梅敬亭对了对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几分凝重,也是皱紧眉头,等着听这襄王的后话。

    其实在魏子阳心中,对襄王的做法不禁是有些感动的,自己这不过才刚刚接手襄王的招揽,襄王就能如此看重他,连这军国大事都是要与他商量,所以对这接下来要说的话也是十分看重。

    那襄王顿了顿,才是缓缓说道:“我已经接到消息,西秦知道我大魏的动静后,便是火速从平京调来兵马增援那函谷关和潼关。”

    两关之界,便是这西秦和大魏的交接线。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隔着一条狭长的函关古道,此古道极为狭长,堪比一线天,称作函谷,那函关古道的最东边就是函谷关,而最西边则是潼关,两座雄关隔古道遥遥相望,互相呼应,成为了这西秦抵御魏国进攻的最前线防御工事。两座关隘高耸于山川之旁,气势雄壮,极尽辽阔之感,若是从远处遥望这两座雄关,不禁是心生畏惧,不要说去那关下走一遭了,恐怕当场就会手麻脚软,叫人啼笑皆非。

    魏国若是要进犯这秦国,首先要做的,必是攻下两座关隘中的一座,如此方可进入关中之地,如果连这两关都打不下来,莫要说是进犯秦国,就是连秦国的一根汗毛都是伤不了。

    梅敬亭闻言,向襄王拱了拱手:“不知,这主将是?”

    襄王笑了笑,随即是缓缓道:“不必担心,主将不是那杜充,而是闫光。”

    那梅敬亭听着不是“白马将军”杜充时,心中悬着的心也是落了下去,要真是杜充前来守关,那对他大魏来说可就是很艰难了,但现在听说不是这杜充,而是闫光,也是松了口气。

    魏子阳倒是听说过这杜充,杜充外号是“白马将军”,被称为是西秦的顶梁柱,手下有一支“白马军”更是所向披靡,战斗力可以说是仅此于原大魏萧奎的“黑旗军”,但对于这闫光可是从来没听说过,这猛地听到,也是十分疑惑。

    那襄王看着这魏子阳一副疑惑的模样,也是微笑道:“子阳有所不知,这闫光是那西秦近年来新涌出的青年将领,据说是那杜充的得力助手,在西秦军中威望很高,虽然才只有三十岁,但却已经是身经百战了。”

    梅敬亭听着这话,撇了撇嘴,不屑道:“西秦可是真托大,这等战事不派杜充来,却派这闫光来。”

    襄王闻言,眉头一皱,就是望向这梅敬亭,叮嘱道:“你可莫要小瞧这闫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又有哪个是泛泛之辈?闫光既然能被那秦皇所信任,那自然也有他的本事,万万不可大意。”

    梅敬亭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脸色一正,就是抱拳说道:“殿下放心,属下万不会轻敌。”

    襄王点了点头,随即是继续道:“所以我在想,既然这闫光领兵前来,那定然是要势必守住两关,我等要想从秦国手中夺过两关来,也是困难重重啊。”

    魏子阳听着梅敬亭和襄王的谈话,一时间也是插不上嘴,所以就索性继续听下去。

    那梅敬亭顿了顿,就是向襄王问道:“那不知,殿下可有好的计谋?”

    “我现在能想出来的,唯有一计。”

    “何计?”梅敬亭听到这话,也是来了兴趣,不禁是好奇道。

    襄王闻言,微微一笑,就是慢慢踱步开来,一边走着一边悠悠说道:“佯攻之计。“

    “佯攻?”那梅敬亭听着襄王这话,也是有些疑惑,想听听这襄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襄王笑了笑:“要说能同时拿下两关,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函谷关和潼关都是天下雄关,只需三千精兵守卫,便可抵挡上万兵马的进攻,再加上秦国人对地形十分熟悉,我军若是执意强攻两关,损失不会小。“

    “所以我的想法是,先派一支兵马前去攻一关,做出要强攻那关的假象,然后再派一支兵马攻另一关,这样分兵两路,无论是强攻那面得手还是这另一面得手,都是我大魏的胜利,只需拿下一关,那攻破另一关就如同探囊取物这般轻松。”

    梅敬亭听着襄王这话,眉头也是微微一皱,想了想道:”殿下,这分兵之计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若想计谋得手,那首先有就有个问题。“

    襄王微笑着看向这梅敬亭,问道:“何问?”

    那梅敬亭脸色一沉,就是正色道:“这首先,要想佯攻得逞,那佯攻的这路大军就一定要兵多将广,这样才能做出是要强攻关隘的模样,才能吸引秦国人的注意力。若是这样,那另一路的兵马免不了会落得个兵贫将少的下场,这样对他们来说,可是十分凶险的局面呀。”

    魏子阳听的这话,也是在心中暗自点头,的确,若是要使这佯攻之计,为了迷惑住着秦国人,那定会有一路人马的实力较弱,而另一路人马实力较强,这对于那实力较弱的人马来说,的确是很危险。

    无论那队人马是攻这函谷关,还是那潼关,都很是困难,莫要说是几千人马,就是上万人马,想要从秦国手中夺下两座关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襄王显然也是想到了这点的,微微颔首,随后才道:“这问题,我也想到了,但如今之计,除了分兵外,别无他法。”

    当然了,其实这别无他法也是错了,若是魏国真不怕损失惨重,倒是可以执意强攻一座关隘,但这样的话,无疑于是慢性自杀,试问,就算真能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强攻下一座雄关,那接下来的战局该怎么办?从邺城千里迢迢调兵前来,这不现实,而不调兵,那关中的秦军又不是吃素的,怕大魏军队是进了关中后,有来无回了呀。

    那梅敬亭也知道这样,顿了顿声,才是缓缓道:“要说分兵之计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在这两路人马的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佯攻那路,需得要名扬天下之将,这样方才能做出强攻的假象,而另一路,则一定要用默默无闻,但又是忠义勇猛之士,这样的人才能担此重任。”

    襄王听着这话,笑了笑,随即是扭过头来一双眼睛直愣愣地望向这静立在一旁的魏子阳,露出一副古怪的笑容道:“所以我才找子阳来的呀。”

    那魏子阳本来是正在听着这二人的谈话,冷不丁地却是突然听到襄王说了自己,便是怔了怔,仿佛怀疑自己没有听清楚。

    要我来?莫非是让我去当这另一路的将军?

    想到这儿,魏子阳是赶忙回道:“这。。。。。。。这殿下,魏某恐怕不能担此重任。”

    “为何?”襄王听到这儿,淡淡说道。

    魏子阳脸色一正,就是说道:“这担当将军之人,非得是有经验有谋略的人不可,这。。。。。。。这魏某毫无领兵之才,又从没上过战场,这样突然接替将军之位,恐怕不妥,再者说,就算是魏某要当,这底下的将士恐怕也不会同意呀。”

    那襄王听着魏子阳急切的解释,笑了笑,随后是用一张手拍了拍这魏子阳的肩膀,才道:“子阳不必妄自菲薄,以你之才干,定然能担此重任,再说,要是让其他将领前去,未免不会让秦国人有所警惕,让你前去,那秦国人都没听说过你的名字,这样能麻痹大意他们,对我军也是很有利的,至于这将士同不同意嘛,我让敬亭去做你的副将即可。”

    魏子阳听着这话,望向那梅敬亭,却瞧见这梅敬亭竟然也是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

    莫非这两人是在给自己下套?魏子阳心中无语地想到。
………………………………

第八十二章:托付重任

    那魏子阳思量再三,还是觉得此事有些不妥,这自己才刚刚被襄王招揽没几天,就要担当这个重任,这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吧。

    襄王能如此信任自己?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敢将兵权交付到自己手中?

    襄王瞧见这魏子阳依旧是忧心忡忡地沉默立在一旁,微微一笑:“子阳莫要犹豫了,这事儿只是提议,我等后面还要与贺将军商量一番。”

    魏子阳听到这儿,心中不禁是苦笑了一声,看样子这将军的位置自己是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了,那襄王明面上说只是个提议,要与这贺西风商量一番,但谁又不知道贺西风本就是襄王的人,要是襄王真想把自己给扶上位的话,那贺西风又怎么会不答应呢。

    魏子阳是个聪明人,知道若是襄王真的打定了主意的话,那自己就算百般推脱也是无济于事,如果弄不好反而倒是会给襄王留下一个坏印象,那这样对自己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心中一定,就是向这襄王恭谨地回道:“那好吧。”

    襄王笑了笑,随后是点了点头道:“子阳也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有敬亭在你身边的话,你会轻松许多。”

    魏子阳闻言,一双眼睛是疑惑地望向这梅敬亭,见他依旧是一副神情淡然的样子,静立于襄王身边,又想到刚才这襄王似乎是叫他梅统领,便是寻思着这梅敬亭的身份恐怕是不简单。

    梅敬亭瞧见这样,笑了一笑,似乎知道了魏子阳是在猜测自己的身份,随即解释道:“梅某是贺将军手下的护军营的统领。”

    “护军营?”魏子阳听到这儿,也是有些吃惊,原本他想着这梅敬亭不过是一江湖人士而已,却没料到他竟然是这么大的官。

    大魏的军制,最开是是设立三军,一军乃是这御林军,负责护卫皇帝及京城的安危,二军则是这平西军,负责整协对外的事宜,而最后一军则是那原大魏大将军萧奎的黑旗军,那黑旗军虽然名义上是大魏的军队,但却只听萧奎的号令,所以职责就不似这前面将军这么清楚。

    自从十一年前萧奎谋反被诛后,黑旗军的大部分将士要不是回乡种地,就是加入了这其他两军之中,所以这黑旗军也就是名存实亡了。

    现在大魏贺西风所执掌的军队就是那平西军,其实一开始贺西风是打算重组这黑旗军的,但由于萧奎在军中的影响实在是太过巨大,所以一时间也很是棘手,这重组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平西军共分为三营,分别是前锋营,护军营和步军营。前锋营分设左右统领二人,各自掌管前锋营的一半兵马,以前锋营玉牌为凭证;护军营则分设一名护军统领,掌管军政令,大概可以说是贺西风的护卫部队,专门用来掌守中军大营;而步军营则是整个平西军最为精锐的主力部队,分设三位统领,负责主要的战事。

    整个平西军,三营六领,再加上大将军贺西风和先锋将周峰,组成了整个大魏最为精锐,也是最为可靠的对外作战军队,所以就算是黑旗军不在,以平西军来抵抗甚至是征讨其他国家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那魏子阳显然也是知道大魏的军制的,这听到眼前这个看似放荡不羁,又有些高深莫测的梅敬亭竟然是那“护军营”的统领,看向他的眼神也是变了变,摇了摇头:“魏某实在是没想到梅兄竟然会是堂堂平西军的统领,恕魏某眼拙,还望梅兄不要见怪。”

    那梅敬亭笑眯眯地望着他,微微颔首道:“不过是虚名,虚名而已。”

    魏子阳瞧见这梅敬亭一副有些飘飘然的样子,再听着这口口声声说“虚名,虚名”的,便是暗中翻了个白眼,果然和他师妹那妖女一样,是一个口是心非的家伙。

    那魏子阳现今听说梅敬亭是护军营的统领,想了想,就是向襄王说道:“既然梅兄是护军营统领,那不如让梅兄担任那另一路军的主帅岂不是更好?魏某担心自己才疏学浅,威望不足,实在是难当大任。”

    襄王听着这话,露出了一副古怪的神情,向那梅敬亭问道:”子阳说要你担当这主帅之职,你可愿意?“

    “别别别,殿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性子,怎么可能会跑去担任那主帅之职?”梅敬亭听着这话,连忙是摇头道,边说还边摆手,好像是很急切的样子。

    襄王听着这话,嘴角一扯,就是向魏子阳无奈地解释道:“子阳你瞧,这人就是这样,你要是指望他去呀,倒还不如你去。“

    魏子阳瞧着这梅敬亭百般推脱的样子,心下也很是无奈,不禁是在心中想到,这梅敬亭究竟是怎么当上那护军营统领的?不会是贿赂吧?

    当然,这只是开开玩笑,毕竟想要当上护军营统领,那可需得有一番本事才行,这没本事的人那贺西风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而这梅敬亭,恰恰就是有本事的人呀。

    魏子阳可还是对那招“百里杀”印象十分深刻。

    ”那魏某就只得担此重任了。梅兄,还请多多指教。“那魏子阳望着那梅敬亭和襄王,斩钉截铁地说道。

    襄王笑了笑,并不说话,那梅敬亭眼皮却是一跳,随即是露出了一副淡淡的笑意。

    夜风吹,满园凉。

    待那魏子阳走后,襄王就是和这梅敬亭对视了一眼,随即是朝着那院中的正厅走去。

    一走进正厅,便瞧见这郭江是惶惶恐恐地站在那正厅中央,神色十分紧张,待瞧见襄王进来后,便是马上迎了上来急切地问道:“殿下可有事?”

    “无妨,不过是跳梁小丑吧。”这时的襄王可不像是同魏子阳说话那般轻言细语,就是冷冷地回答道。

    那襄王口中回答,脚步却是不停,便是走到了那正厅高堂的软塌之上,是一屁股坐了下来,双脚盘膝,淡淡地向梅敬亭问道:“你说,这刺客会是太子派来的么。”

    梅敬亭一听,面露沉色,半响后才道:“若是知晓襄王在牙县行踪的,除了陛下,那就只有贺将军和太子了,如果按几率来分析的话,的确太子的嫌疑最大。”

    此时的梅敬亭是眼露寒光,丝毫没有像刚才在院中那般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同襄王谈话时也不像是个臣子,倒想是个兄弟一般,毫无畏惧之意,和那郭江的表现是大不相同。

    襄王听到这话,“哦”了一声,便是面露笑意,想要听听这梅敬亭接下来怎么说。

    那梅敬亭顿了顿,才是说道:“但属下认为,太子没有这么傻,他明知道殿下在牙县,但依旧胆敢公然派遣刺客前来行凶,这不是摆明了说刺客是他派来的吗?”

    襄王闻言,微微皱眉,随即是沉默了起来。

    “你是说,这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如果属下没猜错的话,幕后黑手十之八九可能不是太子,而是其他人。”梅敬亭一字一句,缓缓道来。

    那襄王听着这话,不禁是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是眼露寒光,低声喃喃道:“有意思,有意思。”

    那郭江听着这襄王的低语,不禁是直打了个哆嗦,他跟在襄王身边多年,自然知道襄王的习惯,每当襄王发怒的时候,便会自言自语地说“有意思”。

    看样子,襄王是真的生气了,而襄王生起气来,那必然是会血流成河的呀。

    那襄王当然不知道郭江的心思,等了一会儿,才是向梅敬亭问道:“可问清楚冰清那刺客的来历?”

    “师妹说这人原先就是王府的人,这次只不过是带出来给殿下做饭的而已。”梅敬亭显然是问清楚了情况的,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襄王听着这话,默然了好一会儿,才是摇了摇头:”这事儿一定要调查清楚,另外那周峰,也是个隐患。“

    梅敬亭听着这话,也是皱起了眉头。
………………………………

第八十三章:狼烟起

    这周峰虽然是在平西军中担任要职,但他可是太子的人呀。

    当初本来在选派这平西军副将的时候,一开始的人选并不是这周峰,但后来却是魏崇帝亲自下令,才让周峰担当这副将的,想必魏崇帝心中也是知道这太子党和襄王党夺嫡的事儿,为了平衡两方实力,才是如此行事。

    毕竟如果让襄王全权控制了这军队,那对于太子来说,可就是十分麻烦的了。

    周峰在平西军中有几年了,虽然权力不如贺西风,但也是处处和他争锋相对,互相是谁也不让谁,再加上苦心经营了几年,的确也是在军中培养起了一批心腹,这些人都是太子的人,并不属于襄王,所以对于襄王来说,看似是掌握了魏国的军方势力,但隐患,也有不少。

    那梅敬亭也是平西军中的人,当然也知道这周峰的事儿,现在听着襄王说到了周峰,也是面露难色,顿了一会儿,才道:“至少现在,殿下还不能动他。”

    襄王闻言,面露古怪之色,许久之后,才是悠悠说道:“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梅敬亭闻言,心中一紧,便是问道:“难道殿下想。。。。。。”

    “借刀杀人,如何?”

    漆黑的夜色下,那正厅内夜明珠发出的温暖的光线打在这梅敬亭凝重的脸上,透露着一丝诡异而宁静的感觉,叫人是不寒而栗。

    相安无事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而大多数无事的日子背后,总会是一个又一个惊险与危机,就犹如是表面上平静的海洋,你却不知道在它下面藏有多少数不清的暗流和旋涡。

    那魏子阳知道自己可能会担任这魏军一路军的主将后,几天都是寝食难安,似乎心中有些害怕,但又有些期待。

    当然,在这几日中,他也能从牙县安静的氛围中察觉到些许的不平常,比如这几日涌入牙县的陌生人是越来越多,这其中既有可能是秦国的密探,也有可能是大魏的密探,总而言之,看似安详的牙县已经是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牙县是大魏最西陲的边境,也是这大魏对秦进攻的前线,唯有从牙县出发,才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那两关之地,如果不从牙县,那就只得沿着那绵延不绝的东山山脉一路西行,这对于行军来说实在是太过艰险。

    魏子阳这几日中,除了偶尔和陈筠儿见上几面外,就再也没见过其他的什么人,当然,他的心中明白,暴风雨迟早有一天是会到来的。

    这一天终会到来。

    没过几日,那魏子阳终于是等到了一个消息。

    贺西风到了。

    …………………………………

    牙县县令府。

    此时的天色已晚,夜风吹拂,一轮新月是缓缓地升到了那天幕之上,牙县的街道上是静悄悄的,包括那红楼坊所在的长街,这是因为钟县令下达了宵禁令,严禁今晚有任何人在街上走动,一经发现,便是要挨板子。

    而在县令府中,钟应正是静静地站在那正厅之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一个脑袋是紧紧地低着,根本就不敢向那高堂上望去。

    而在那高堂之上的椅子上,此时正坐着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人,那年轻人微微地闭着眼睛,时不时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神情淡然,好似竟跟本就不把这钟应给放在眼里。

    等了好好半会儿,那钟应才是唯唯诺诺地说道:“这。。。。。。襄王殿下,可在等何人?”

    当时他听说这门外有一个自称是杨公子的人来访时,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以为是牙县哪家的公子哥有犯事儿了要自己出面给解决,待见到这人时,才兀的听到他称自己是“襄王”,一开始钟应还有几分不信,待到那人拿出印有“襄王”的官印时,才知道这眼前的年轻人呢就是大魏那大名鼎鼎的三皇子,一时间也是惊掉了下巴,暗想着这襄王怎会突然出现在这牙县,要是他知道襄王早在半个月前就到了,恐怕是会更加惊讶。

    那襄王听着钟县令这话,却是不忙回答:“钟县令,本王先问你,你可察觉到这牙县最近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吗?”

    “不寻常?”钟应听着这话,也是开始寻思起来,想想最近牙县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过了还一会儿,才是拱手道:“殿下,牙县最近,大事倒是没发生什么,只是。。。。。。。只是最近这外地来的客人突然间就增多了起来,这倒是令下官感到很奇怪。”

    襄王闻言,微微一笑:“是了,本王今儿来,就是为了这回事。”

    “哦?”钟应听到襄王这般说,一时间也是没有反应过来。莫非这人突然多了起来,和襄王有什么关系不成?

    那襄王看了看钟县令,随即是淡淡道:“那些都是秦国的细作,或者说是我大魏的探子·。”

    这冷不丁的一声如同惊雷一般,是在钟应的心中炸开,让钟应是呆滞了起来,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