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凉风云-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早已修书青州、幽州,由青州刺史李寿、济南相鲍鸿二人率军严守平原,谨防刘悝难逃;幽州刺史郭闳、护乌桓校尉王渊二人,征调渔阳营兵及各处郡兵数千人,严密布防渔阳、广阳二郡,以防刘悝北蹿。”

    段煨点头道:“如此一来,南北两路皆已封死,东部为汪洋大海,难以逃命,至于西路则有兄长率六千精骑阻挡,刘悝必然难以逃脱。”

    “将军,若是刘悝早在南皮城中囤积无数粮草,坚守不出,只怕我军亦是奈何不得刘悝”,董卓低声提醒道。

    “仲颖之言,正是本将忧心之事,不过本将已思得一计,或可轻易攻入南皮”,段颎沉吟片刻,继而说道:“此次本将所率六千骑兵,其中三千人乃临时征召,三河一带骑从,多为轻骑,只可用于巡守城外,追击歼敌;而仲颖麾下三千飞熊军,皆是铁甲、铁盔,突破力惊人,可用于冲击城门之用;本将到时会用计诈开城门,仲颖则率三千飞熊军冲入城中,夺占南皮,至于三千三河骑士,则守卫四门之外,以防叛贼逃脱。”

    董卓闻言一惊,三千飞熊军若是冲击城门,必然损伤惨重,顿时面部肌肉抽搐起来,扭头说道:“将军有所不知,非是末将不肯效死命,实乃飞熊军经平定李远一战,损伤惨重,如今虽满员三千,不过大多是新卒,训练不足,恐力有不逮,反而事与愿违,贻误战机。”

    “呵呵”,段颎轻笑几声,心知董卓舍不得飞熊军伤亡,说道:“本将既已定下此计,岂会毫无准备?”

    “诸将且随我去帐外,观看一物”,段颎说完,头也不回,踏出帐中,众将赶紧跟上,一道行至帅帐旁的几辆马车前。

    段颎当即令人打开车上木箱,只见木箱中黑呜呜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青色寒光,令人不禁生起几丝冷意。

    “这是何物?”段煨、段训等人见这铁甲甚是少见,种类繁多,纷纷好奇问道。

    惟有董卓、李傕、郭汜三人左看右瞧,打量半晌,董卓忽然惊喜道:“将军,这莫非是甲骑具装?”

    “不错,正是甲骑具装”,段颎点头道:“甲骑具装皆是厚甲重盔,分为人甲与马铠,马铠主要由面甲、颈甲、胸甲、身甲、后甲、尾甲六部分组成,而人甲则是由面盔、蓬铠、腿甲三部分组成;此甲装制作十分精细,宫中也仅有五十余件,此次出征之前,本将特意再三奏请,陛下才肯拨出十五件,助我剿贼。”

    “如此重甲,世之罕见,不知可否一试?”董卓瞥见李傕、郭汜二人跃跃欲试,转首对段颎拱手请求道。

    “自是可以,不过还需小心为好,待平乱之后,这甲装还要如数奉还陛下”,段颎微微颔首,令人前来马匹,换上甲装。

    李傕、郭汜二人赶忙脱下身上鱼鳞甲,先是穿上一层皮甲,继而戴上面盔、披上蓬铠、套上腿甲,兴冲冲走了几步,顿觉有些吃力,李傕说道:“这铠甲虽厚实,刀枪难入,却也过于笨重,行动有所迟缓。”

    “来人,牵马来”,段颎冲着士卒轻喝一声,几名士卒将两匹套好马凯的坐骑牵来,只见这坐骑全身套上厚重铁铠,马面为一块狭长的铁片护着,铁片上开有两个空洞,以供马眼识别方向;马颈处环着一副有甲片缀成的护甲,以搭扣紧系于颈部;马胸、马身皆被大片护甲遮盖,最为奇特之处,便是马尾上套着一根上翘的甲片,犹如蝎尾一般。

    李傕、郭汜早忍不住,撒欢奔到马前,在士卒帮助下,跨上铁甲战马,呼啦啦的在营中溜了起来。段颎忽而唤停二人,令士卒将二人扶下马来,拿起身旁的弓箭,对着马身就是一箭,只听‘叮呤’一声,箭矢仅仅在马甲上擦出一丝痕迹,便悄然落地。

    “这等重甲,若可得千余副,突阵破敌则轻而易举”,董卓望着眼前重甲,满眼火热,抚须连连称道。

    段颎摇头苦笑道:“此重甲虽是刀枪难入,然而却过于厚重,行动迟缓,非是有蛮力之人,难以披挂,且不易回转马首,若是遇到山地坑洼之地,必败无疑;除此之外,这重甲耗资甚巨,制作费时费力,另外一名重甲骑兵须四名骑从护卫、三匹骏马代力,如此算来,少则需要十一匹战马,才可形成基本脚力及护卫,至于其他耗费,难以计数。”

    “可惜,可惜”,董卓叹息两声,转念一想,若是由这重甲铁骑在前开路,飞熊军必然损伤大减,又可立下大功,两全其美,忙对段颎问道:“将军莫不是要以重甲骑兵冲击城门?”

    “本将正是此意,仲颖如今可愿率军破城?”段颎笑眯眯问道。

    “末将愿誓死一战,以报皇恩”,董卓欣然应下,喜滋滋的拉着十五件甲骑具装回营,从三千名飞熊军选出十三名力士,与李傕、郭汜一道换上甲骑具装,开始操练起来,以求早日适应这重甲。

    三日后,段颎见军士已然休息妥当,当即大军开拔,直奔南皮。刘悝闻报大惊,紧忙召来王芬(字文祖)、襄楷(字公矩)、史巩、张谅四人,急声道:“段颎奉皇命征讨高句丽,何故突然率军往南皮疾进?”

    “大王,段颎改道成平,逼近南皮,在下总觉得事有蹊跷,莫非洛阳已然事泄?”王芬面无表情,淡淡问了一声。自投效刘悝,王芬不仅发觉刘悝为人骄纵狂傲,而且刘悝及其下属于渤海经常横行不法,百姓怨声载道,幸亏当年桓帝未传位于刘悝,否则天下势必生灵涂炭,若非为借刘悝之力,诛除宦官,王芬早就弃之而去,另图他处。

    刘悝怒瞪一眼王芬,恼恨道:“若真是洛阳有人泄密,或是郑飒、董腾二人,又或是袁绍、许攸等人,本王就知道这些阉宦、腐儒信不过,当初就不该听你之言,直接派兵夺取诏书,杀了刘宏这贱种,入京登位,哪有今日这般忍气吞声。”

    襄楷瞧见王芬的冷漠淡然,听着刘悝的怒喝,不由对刘悝生起同感来,这刘悝一向是个不安分的主,时常抱怨桓帝未将皇位传于他,甚至每逢酒后,皆扬言要带兵杀入洛阳,重夺帝位,丝毫未将皇帝放在眼中。

    “大王,此时应速速召集兵甲,屯聚南皮,以防不测”,襄楷虽是早有去意,然当年若不是刘悝为自己捐资赎罪,自己至今还陷身狱中,念及旧恩,只好劝进一言。

    “嗯!”刘悝点头应声,对麾下大将史巩、张谅二人吩咐道:“你二人即刻召集兵马,屯聚南皮城。”

    “大王放心,末将即刻去办”,史巩、张谅二人齐齐应下,当即起身离去,丝毫未有拖泥带水,刘悝瞧着二人离去后,呢喃道:“还是这二人靠得住,唯命是从,干脆利落。”

    王芬、襄楷相视一眼,苦笑不已,王芬忽而说道:“大王聚兵守城,甚为妥善,只是段颎来意未知,倒不如由在下前去探问一番,也免得生起误会,泄漏大事。”

    “好,你即刻动身”,刘悝摆摆手,毫不在意,不屑道:“我南皮城囤粮数万石,足够二万大军守城之用,若是段颎胆敢来犯,本王必要让他葬身南皮城下。”

    “大王英明,所谓多备无患,不如由在下出城,再去筹集些军粮,以供大王日后之用”,襄楷一听王芬之言,顿时面露急色,忙向刘悝请命道。

    刘悝心中也是对二人颇为烦扰,这二人一天到晚劝谏自己隐忍,斥责自己害民,让他二人出城,自己也乐得清静,喜滋滋应道:“本王准了。”

    王芬、襄楷二人随即告辞离去,回到府中收拾好行装,一同出西门,直奔安平国而去。二人狂奔至城外十余里处,方才松口气,王芬灌了几口水,对身旁的襄楷问道:“公矩兄,依我看来,这刘悝只怕是大祸将至,你我当另谋出路才是。”

    “唉!原本还指望刘悝兴兵入京,诛除宦官,怎料刘悝无才无德,骄纵狂暴,渤海百姓早对他恨之入骨,你我二人已尽人事,只可惜刘悝并非可托之人”,襄楷心中对刘悝既有感恩,又是恼恨,刘悝位居一国之主,野心勃勃倒也罢了!怎奈这刘悝行事不羁,口无遮拦,弄得整个渤海国都知晓刘悝必有反心。

    “刘悝莽匹夫,不足与谋!诛宦之事,恐非一日之功”,王芬叹息一声,对襄楷提议道:“公矩兄,冀州刺史与家父乃是故交,我欲前往邺城求官,日后在图谋大事,你有何打算?”

    襄楷闻言,不由犯起难来,王芬出身名门,家中故交好友甚多,不似自己出身卑微,虽有些虚名,却是不足挂齿。襄楷思来想去,终是说道:“袁绍为人慷慨仁厚,一向扶危救困,我欲前往洛阳,投奔袁公子。”

    “既然如此,你我二人暂且同去安平国,稍歇数日,再各奔去处,寻机图谋大事”,王芬说完,便与襄楷翻身上马,策马而去。此时,南皮城中的刘悝,正开怀畅饮,歌舞升平,尚且不知二人的不辞而别。

    (本章完)
………………………………

第194章 、段颎兵进南皮城,飞熊扬威灭刘悝(下)

    及至段颎率军至南皮城下,刘悝才知襄楷、王芬二人早弃他而去,怒不可遏,破口大骂。眼见段颎兵临城下,刘悝丝毫未有惊惧,反而不屑一顾,冲左右轻笑道:“段颎不自量力,区区三千军马,也敢来犯我南皮。”

    “大王,城中军士两万,人多势众,何惧段颎!”麾下大将史巩、张谅齐齐笑道。

    “传令,出城迎敌”,刘悝自得一笑,亲率大军出城迎战,史巩、张谅分左右而立,麾下将领一字排开,刀枪剑戟,寒光闪闪,旌旗招展,鼓声阵阵。

    段颎与董卓随即排好阵势,瞧见刘悝倨傲自得之相,段颎当先出马,对着刘悝大喝道:“刘悝,你身为皇亲,受封一国,朝廷待你不薄,你竟敢暗通党人,蓄养私兵,意图谋逆作乱,如今天兵已至,还不下马收降。”

    “天子少不更事,任由宦官曹节、王甫把持朝政,诬害正义之士,本王身为皇室宗亲,不忍汉家天下为阉宦所荼毒,这才于渤海招纳忠贞良才,欲讨杀曹节,并未有谋逆之意,此乃阉宦诬陷之词”,刘悝恼怒出马,反唇相讥道:“宦官专权不法,本王忠诚为国,你等不去讨灭宦官,反而助纣为虐,无故兴兵来伐皇室子孙、天子皇叔,真是可笑至极!”

    段颎回道:“你招纳朝廷钦犯,蓄养私兵部曲,残害渤海百姓,勾结宫中内侍,莫非这就是臣子之道?”

    “哼,段颎”,刘悝怒骂道:“想你段颎也算是平羌功臣,于国有功,何故要作阉人走狗?倒不如与本王联手,一同进兵洛阳,诛除奸佞,匡扶朝纲。”

    “既然你反心已决,多说无益,阵前见分晓”,段颎闻言大怒,懒得再与刘悝说道,打马而回,对董卓等诸将言道:“本将方才出马与刘悝答话,暗观刘悝军阵,他虽有两万军兵,却是兵甲不一,阵形松散,皆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董卓点头道:“将军放心,末将麾下三千飞熊军,个个以一当十,莫说刘悝这两万乌合之众,便是再来个两万,我飞熊军足以破敌,将军静坐阵中,看我飞熊军斩将杀敌。”

    “末将愿出阵斩将,以振军威”,董卓此言一出,早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杨定五将急不可耐,拱手请命。

    “稚然、阿多身披重甲,乃破城先锋,不宜出阵”,董卓瞧着李傕、郭汜人马皆披挂重甲,摆手劝止二人,转首对其他三将笑道:“可由张济先行出阵。”

    张济闻言大喜,手执长把熟铜矛,驱马而出,对着敌阵大喝道:“某乃陇西太守董卓部将张济也!此战定要取尔等首级,以升某官职。”

    “诸将听着,今次一战,即使不能成就大事、中兴大汉,宜当尽忠而死,谁敢出战”,刘悝瞧见这张济狂傲,顿时一肚子火,转首对左右喝令道。

    “某深受大王厚恩,今必要以死相报”,刘悝话毕,只见大将张谅高喝一声,策马而出。这张谅端是生得虎背熊腰,力大无穷,手握一口钢枪,长约二丈,重达九十八斤,枪尖、枪杆皆是纯钢所制,浑然天成,乃当年西楚霸王所使。传言此枪霸道异常,若是为枪尖此中,必死无疑,就算为枪杆扫到,也得内脏受创,吐血几升。

    张谅挺枪直刺而来,张济手提长矛,策马迎上,二人方一交手,只听哐当一声,枪矛相交,张济虎口崩得生疼,长矛险些脱手而出。

    “哈哈,贼将再接我一枪”,张谅狂笑一声,转手紧握钢枪,一招横扫千军,朝着张济猛砸过去,张济赶忙双手执矛来挡,又是一声咔嚓,只见张济长矛架不住钢枪强力,断为两截。

    张济慌忙低首,险险避过枪杆,当长枪划过之时,带起一阵罡风,直刮得张济脸颊生疼。张济一见敌将凶猛,难以抵挡,拨马便往阵中逃去,张谅怎能罢休,高喝直追。

    董卓大怒,又令樊稠、杨定二人出阵,挡住张谅,救下张济。张谅怡然不惧,马速不减,双手紧握钢枪,朝着二人便是一通乱刺,杀得樊稠、杨定手忙脚乱,渐落下风。

    “气煞我也!”董卓喝骂一声,亲自挥刀冲出,杀向张谅。敌阵中史巩一见张谅为三人夹攻,舞着双橛,驱马相助,冲着董卓大骂道:“董卓小儿,你世食汉禄,却从奸贼作恶,枉顾朝廷,而今又以多欺少,无耻之尤。”

    董卓闻得骂声,回首一瞧,两道黑影急急袭来,连忙举刀劈开,偷眼一瞧来将史巩,只见这史巩生得细瘦,面如死灰,端是一副要死的样子。董卓抬眼再瞧,这史巩手中两把兵器更为奇特,每把长约四尺,上细下粗,浑圆如棒,皆是镔铁所制,其顶端乃是尖角弯钩,极其少见。

    “今日让你好生见识下”,史巩狞笑一声,两手各执短橛,向着董卓又是一个双橛推舟,两把短橛直直攻来,董卓挥刀一一挡开。然而史巩并不罢休,再度朝董卓杀来,两把短橛使得诡异多变,时而上惊下取,时而迎门劈砸,连招叠用,翻转不止,杀得董卓心悸莫名,有些招架不住。

    董卓自知敌将手段诡异难测,与史巩战了十余回合,拨马便走,史巩向前就追,董卓对阵中大叫道:“稚然、阿多,速来相助。”

    史巩正追间,忽见敌阵中人马披甲的李傕、郭汜奔出,各执刀矛,来护董卓,李傕冲锋在前,挥刀力劈华山,砍向史巩。史巩右手举撅,架住长刀,左手短橛朝着李傕胸口斜刺而去,只听叮呤一声,李傕胸口铁甲一丝火花闪过,短橛难以刺入。

    “贼将,看矛”,郭汜随后赶至,一矛刺出,史巩收橛来挡,而李傕顺势猛然发力,长刀劈下,带起一抹血花,史巩右臂为长刀砍掉。史巩吃疼,急忙拨马回阵,李傕、郭汜马速缓慢,难以追及。

    张谅一见史巩受创,一枪逼开樊稠、杨定二将,急忙来救史巩。董卓一见史巩重伤,心头一振,回马一箭,射死史巩。此时,张济亦是杀出阵中,挽弓搭箭,将张谅一箭射倒,张谅方才爬起身,不料张济飞马而至,手执长矛往张谅心口一刺,杀了张谅。

    董卓驱马过来,翻身下马,拔刀割下张谅、史巩二人首级,跃上马去,奔至刘悝阵前,甩手一扔,两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抛到刘悝身前,傲然喝道:“刘悝谋逆,尔等皆是大汉百姓,应当为国锄奸,怎能随着反贼作乱,此时拨乱反正,亦可饶你等不死。”

    “啊”,刘悝一见二将战死,惊呼一声,拔剑高喝道:“众将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勿要听信宵小之言,本王今日尽全力一战,与你等同生共死,杀。”

    随着刘悝一声高喝,二万大军汹涌奔出,杀向官军,董卓急忙蹿回本阵,右手扬起,飞熊军三千将士纷纷挽弓搭箭,严阵以待。

    “放箭”,待贼军进入射程,董卓右手一挥,飞熊军连射三箭,贼军顿时慌乱失措,看着漫天箭雨,犹如蝗虫一般,四散而逃。董卓一见敌军散乱,狂喜不已,当即令飞熊军出击。李傕、郭汜领着重甲铁骑,当先冲入敌阵,飞熊军从后而来,一举凿穿敌军阵形。

    段颎见状,急忙对左右喝令道:“快发信号,传令三千三河骑士,自四门同时杀出,一举剿灭刘悝。”

    早已埋伏在四门之外的三河骑士,一见空中响箭飞起,齐齐杀出,官军一时间锐不可当,杀得贼军溃逃四散。

    “快回城固守”,刘悝一见情势不利,随即带着千余卫士往城门奔去,不料城门方开,早有几十名强徒自城中杀出,夺占城门,为首一人正是段颎之子、段训。原来段训前几日在成平县时,段颎便令段训扮成过路商旅、百姓,混入南皮城中,伺机里应外合,亦可探听城中虚实。

    眼见城门即将关上,而身后追兵亦要杀至,尤其是当先的十余名铁甲骑兵,最令人恼恨。刘悝惊怒异常,拔剑而起,带着千余人径直杀向城门,与段训等人拼死相搏。

    纵是刘悝有千余人,然而城门口狭小,难以铺展开来,而段训等人又誓死抵挡,悍勇拼杀,刘悝急的直跺脚。正待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刘悝忽闻身后一阵马蹄声,回首一瞧,额头冷汗直冒。

    李傕、郭汜等十五名重甲铁骑杀到,人披重甲,马挂铁铠,刀剑难以刺穿,又有飞熊军在后游射,贼军吓得纷纷叩地求饶。

    “只管前进,不准后退,有挡路者,杀”,李傕哪管这些,与郭汜领着铁骑一路往城门突进,不论降与不降,一律砍杀,直奔刘悝而去。

    不一会,刘悝身旁步卒尽散,唯有忠心亲卫十数人死战不退,董卓当即挥手下令,身后军士乱箭齐射,将刘悝身旁亲卫一一射杀,贼军仅剩刘悝孤身一人。

    刘悝仗剑而立,冲着随后而来的段颎大骂道:“段颎,本王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与阉宦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枉害皇室后裔。”

    “来人,拿下逆贼刘悝”,段颎扭头过去,不愿答话,而董卓却是立功心切,当即令人将刘悝锁拿。

    张济当先飞马过去,挥动长矛,往刘悝刺去,刘悝侧身闪过,一剑砍死张济坐下良驹,张济摔了个七荤八素,倒地不起。

    “小贼,莫要小看了本王”,刘悝暴喝一声,执剑砍向张济,二名飞熊军兵士紧忙奔出,来救张济,皆被刘悝一剑砍杀,段训一把拖下张济。

    刘悝狂笑不已,董卓冷哼道:“厉害!再去四人,看你有多大能耐!”

    又有四名飞熊军兵士应命而出,执刀砍向刘悝,刘悝奋力死战,连中数刀,依旧咬牙不降,几剑剁番四名飞熊军兵士。董卓顿时大怒,忙令杨定放箭,刘悝中箭无数,摇摇欲坠。

    “待我斩首立功”,董卓大笑不已,策马而出,挥刀来取刘悝人头,不料刘悝忽而怒吼一声,挥剑一砍,董卓一时不慎,倒落马下,五名亲卫赶紧上前来护董卓。

    哪知刘悝满眼血红,挥剑乱砍乱刺,五名亲卫皆被刘悝砍下人头,董卓急忙起身,捡起佩刀,扑向刘悝,与刘悝扭打一起,猛然一脚,将刘悝踹飞。

    “哈哈,先帝糊涂,传位不公”,刘悝挣扎起身,自觉力尽,于是迎首而笑,剑指长空大吼道:“天不佑我刘悝,亦不佑汉室。”

    刘悝说完,便执剑刎颈,自尽身亡,董卓一见刘悝已死,大骂几句,拨刀割下刘悝首级,而段颎则下令全军追击,将刘悝余党尽数剿灭,二万贼军皆被斩杀。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秋九月,赫赫有名的渤海王、汉桓帝的胞弟刘悝,因谋逆作乱,为灵帝派兵剿杀,刘悝家属皆被段颎收押南皮狱中。

    灵帝闻知刘悝已死,依旧不肯罢休,立即下诏,遣大鸿胪杨赐、宗正曹陵、廷尉陈球赶赴南皮,与冀州刺史一道查办案情,就地问罪处决。

    刘悝虽死,其家小属僚皆被收押狱中,其中有刘悝正妻宋氏,妾侍十人,子女十七人、伎女二十四人。同时,段颎秉承曹节之意,以辅导不忠之罪,拘押渤海国属僚等不下数百人。

    段颎令人日夜对刘悝家属、从吏严刑拷打,极尽凌辱,不少人不堪忍受,被迫自杀,冤死者甚多,惟有刘悝之妻宋氏傲然不屈,从容受刑。

    段颎不由生起几丝钦佩,随即亲自前往狱中,提审宋氏,威逼宋氏画押,然而宋氏坚毅异常,任你百般用刑、好言相劝,她皆是油盐不进,拒不认罪。

    “你这妇人好生的硬气,本将一忍再忍,你若再不认罪,休怪本将无情”,段颎见宋氏软硬不吃,顿时火起蹿起,紧握刀柄,出言威吓道。

    宋氏拖着血痕累累的身子,挺直腰板,厉声斥道:“我家大王为你等所害,一家老小受尽凌辱,我恨不得将你等撕碎咬烂,今日不过一死,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必枉费口舌。”

    “将军,这贱妇嘴硬的紧,待末将前来招呼她”,董卓见段颎心存不忍,当即狞笑道。

    “也罢!这妇人交由你处置,生死不论”,段颎摆摆手,索性不管,扭头而去,将宋氏交由董卓发落。

    宋氏一听董卓话语,气不打一处来,朝着董卓恨声道:“你这莽夫贼子,肆意凌辱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