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明录-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安静下来,李邦华这才轻咳一声看着崇祯帝道:“皇上,您觉得常宇是想打还是想和?”
额?崇祯一怔,众臣也是挑眉不过随即都想到了什么。
常宇在第一线督军,在座的没人比他更了解局势,而且其向来足智多谋众人能看破的局想到的法子他能看不透想不明白?
绝对不可能啊!
崇祯帝摇头苦笑,脱口而出:“这小子!”
“该打该和常宇心里早有数了,他是要朝廷的一个许可罢了”李邦华哈哈一笑:“皇上,咱们还是坐等捷报比较好过多干涉会有掣肘之嫌”。
众臣颔首,均觉得李邦华所言有理,虽说有不少人对常宇有非议,但对他的军事才华却是非常认可的,这个关键的时候谁也不敢也不想出来瞎比划,若是赢了还好,若是出了漏子,那就要和小太监一起背锅的。
包括崇祯帝也是这个心思,一句话允你全权做主,胜则有功,过则背锅。
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多舒坦。
夕阳西下之际,几匹快马从安定门疾驰而出消失在暮光之下。
………………………………
第934章 婚变
夜深,紫禁城内除了东皇城跟的草栏场若有若无传出些喧闹,余下一片寂静。
坤宁宫里烛火摇曳,崇祯帝单衣侧卧软塌上看书,旁边有冰块降暑更有周皇后亲自侍奉正在为其削梨,口中轻道:“当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咱内宫出了这个人物,否则……”说着叹口气:“都不敢往下想”。
崇祯帝听了难掩喜色放下书端正身子:“所谓得道多助,朕自登基来勤勉朝政不敢一丝怠慢,老祖宗看在眼里或许也不忍大明毁在朕手里吧,便派了常宇来助朕重振大明雄威”说着站起身子紧握双拳一脸的豪情。
周皇后笑了:“瞧你这会倒是意气风发,再想想常宇未进宫之前那会咱们那日子……”好像又不想提过往于是话锋一转:“常宇这孩子对咱们皇家对大明是忠心无二,皇上往后且不可学那什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不然……妾总觉得心不安”。(古时男为君女为臣,臣妾是统称并非皇家专用,而正史中皇后妃子对皇上自称均为妾)
崇祯帝嘿了一声,从周皇后手里接过梨子:“国难时他能安邦,太平时他可兴国,若非罪大恶极之事朕岂能舍的动他,还有啊,那兔死狗烹之事都是对开国外臣,常宇是太监是内臣不争权不夺利没那个功高盖主一说,朕干嘛要动他”。
周皇上松了口气:“臣妾原以为皇上对他多猜忌呢,原来这般看重他”。
“猜忌?朕有什么可猜忌他的,他所做一切朝野都看的到,如今天下还有第二个人为大明这般用心卖命的么!朕往日对他是有那么点提防吧,但如今就如同对他说过那句话一样:他不负朕,朕就不负他”。
“那就好”周皇后微笑点头,心中却长叹一声,她是皇家之人九五之尊都是什么尿性最清楚不过,用你时笑嘻嘻,没用的时妈卖批,而且作为一个妻子,他更了解自己的丈夫,生性多疑,从来没有真正的相信过谁。
“不说这个了”崇祯帝几口就把那梨子吃光:“常宇八百里加急除了送军情外,你可知他还夹带了些什么?”
周皇后立刻就起了兴趣:“莫不是还给皇上捎带了些青州特产?”
崇祯帝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倒还真是青州独有”。
“皇上就快给妾说说吧”周皇后难的见崇祯帝这么开心,更好奇常宇捎来个什么。
两封信,一封常宇写的,一封衡王朱由棷写的。
常宇的信确切是一份战报将从香河追敌至青州这阶段战事简述,最后还附了给宋洛书提亲的事,而衡王的则可以说是感谢信,同样提到了郡主朱嫣的婚事。
这两封信的内容都让崇祯帝极为开心,常宇从京城追敌几乎是一路高歌,这让崇祯帝觉得特别的解气,而朱由棷那封感谢信写的极为卑躬屈膝这让他觉得倍有面。
周皇后也是听得一愣的,常宇打仗厉害他是知道:“只是大敌当前这当口…这孩子竟然还有心思牵线做媒了,嘿当真是孩子心性啊”。
“少年心性?”崇祯帝嘿嘿一笑:“常宇虽和太子差不多岁数,可是你若当他小孩儿看就走眼咯,他除了样貌还是少年,你瞧着他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哪里是个小孩,一个小孩儿能有这么大本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皇后莫不觉得他牵线说媒只是小孩儿觉得好玩瞎闹么?”崇祯帝似笑非笑道,周皇后嗯了一声:“难道不是么?”
崇祯帝苦笑摇头:“看似小孩儿胡闹的牵线说媒既能收买人心让手下忠心耿耿,又能拉拢关系培植关系网,若日后有人对其发难,不管军中还是朝野皆有帮手,谁推的倒他”。
周皇后一惊:“那他岂不成了魏忠贤了?”
“他成不了魏忠贤”崇祯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也不会落到魏忠贤那个下场,因为他懂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能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他的嚣张跋扈,却又寻不到他嚣张跋扈的把柄,而且他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短短几个月东厂的名声已不似往年那么不堪了”。
见周皇后不语,崇祯帝又道:“再说了,即使成了魏忠贤又有何不好,比之那些东林,复社只会耍嘴皮的一帮废物远比对大明对朕有用多了,朕恨不得身边多几个魏忠贤呢”
周皇后微微点头叹口气:“不管他有多大本事,可在妾眼中他就是个孩子,而且他对咱家忠心不二,实则算是有恩,望皇上以后能善待他便好了”。
崇祯帝起身走到周皇后跟前,拍了拍她肩头:“朕还是那句话,他不负我我不负他”。
周皇后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什么皱眉道:“常宇都开始寻摸给自己手下结亲事,可坤兴这孩子的亲事怕要泡汤了……”
崇祯帝闻声眉头一皱:“莫不是周家那边有失体统之事”。
坤兴公主朱媺娖被崇祯帝许配给了太仆公周家之子周显,因为外间战时不绝婚事一拖再拖,本想着等这次鞑子滚出关后就为其把婚事办了的,乍一听周皇后如此说,便知出乱子了,而且绝对是周家那边,因为坤兴公主天天在深宫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出啥乱子。
周皇后垂眉叹气:“看着这么老实的孩子,怎么……”
“到底怎么了?”崇祯帝心急脸色已有怒色。
“半月前妾闻宫中有周显出入勾栏传闻,便密令东厂的春祥去暗查何人造谣,哪知春祥却报知并非谣言,那周显竟深陷烟花巷且染了花柳病,更可气是其竟对婚事延期大有怨言……”
“畜生!”崇祯帝大怒拍案而起!“当时二选一观他体面,却不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此龌龊的玩意哪里配得上坤兴,更是吃了豹子胆想要欺君,朕要让他下狱!”
古时去青楼找小姐姐被男人美化成风雅之事,至少不似后世那么见不得人,可一般人去了没什么,但被点为驸马了还去那就有辱皇家脸面了,染了花柳病不说那就是欺君!
周皇后赶紧劝道:“皇上,事关皇家和坤兴颜面且不可把事弄的人人皆知,妾想着让周家自个儿寻个由头将婚事退了则罢了”。
“让他们寻个由头退婚?怎么可能!”崇祯帝怒斥:“要退也得是朕退,明儿朕就把周太仆叫来,让他家那厮有多远滚多远!”
“皇上息怒,皇上日理万机已是劳累,是妾无能连这些事还要拿来烦您的心,莫要气坏了身子,当以国事为重”。周皇后劝慰道,崇祯帝依旧怒气不消,只因他太疼爱坤兴公主了,若只是退婚实难消心头怒火,只可惜常宇和春祥不在京里,否则非要他俩去暴揍周显一顿才解恨。
向来自爱的周显怎么会沉迷勾栏酒肆又染了花柳病?这事千万不要问常宇,他不知道,他只是个指使者,实施的是春祥。
东厂的实力还是势力都非外人所能想到的强大,设个局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什么难度,别忘了,他们衙门的优良传统就是栽赃嫁祸!
当然了,若周显真的能自律自爱也不至于落入这个局!
…………………………………………………………66
最近订阅有点少啊,咋地了写的不合口味开始挑食了么
顶点
………………………………
第935章 闲来无事
风萧萧兮……
青州城上,常宇和李慕仙吹着夜风闲庭信步,距离多尔衮投书已过了一整天,而他睡了大半天,清军看上去一动不动没啥异样,小太监看上去也无所事事。
然而事实真的这样么?
很显然两方表面风平浪静,实在水下暗潮涌动,多尔衮的辎重营昨夜就已经开拔北上,只是他以为封锁周边明军无从探知,实则可笑至极。
辎重队伍长十余里,这么大的规模想完全遮住根本不可能,即便他严密封锁周边,但小太监明面上派出大队探马在大营周边窥探,实则数支小分队早绕过大营直奔正北刺探,更重要的是多尔衮并没有想到正西的新城县和黄河岸边的滨州里都有明军,其一举一动早被监视着。
这两城中明军也是李岩当时无心插柳之举,先前他派程明去沧州强募粮草,程明不负所托率兵至沧州,一句话奉东厂提督令,募粮借粮半日内凑齐百石,否则若误前方战事格杀不论!
仅半日,其率部押粮急追大军南下,至滨州时闻大军已南下去了临淄城,因粮车渡河不便,而且李岩入临淄城后,孔有德的监视人马到处乱窜,程明不敢轻举妄动,便将粮草存于宾州城内,自己率百余兵马渡河南下归队,至新城时得李岩令,小太监已入山不日便要开打,恐清军大败退走时祸害滨州,便让他返回守城以防万一。
于是程明便奉令返回滨州,走前在新城还留下一支人马负责守城和搜集周边情报,也就是说当青州城那边常宇和多尔衮打得火热的时候,西边新城到黄河北岸滨州这条线是程明的地盘。
所以当清军的辎重营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连夜拔营潜行北上时,未走三十里就被程明的人侦察到了,他第一反应就是清军战败了,立刻遣人去报常宇。
这个情报对常宇并没有多大价值,因为无论他看得见还是看不见都早料到多尔衮会这么做,于是便传令程明,盯紧了便可,不要阻拦也要招惹,前提是他们不打宾州城的主意。
至于常宇睡到大晌午,看似无所事事不急不躁,实则暗中也做了不少事,比如昨夜便发八百里加急传令千里之外的高杰等人调兵北上准备合围,同时将此事通报朝廷要个准信,又和诸将商量出一套阴招,只待东风吹来。
可以说如同首辅李邦华所料那般,是打是和怎么打怎么和他心里早有数了。
相对数日前城上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巡逻队外已无他人,只因清军要退走,青州城战备解除,兵马乡勇皆下城修整去了。
“厂公,您觉得那多尔衮会不会已悄悄溜走了?”两人顺着城墙向北溜达,远处星光闪烁,李慕仙轻声问道。
“不会”常宇很肯定的说道:“跟着辎重五天他才能走多远,何况他自己跑了辎重和数万兵马就不要了啊,再者他想拖着我就必须吊着我,他要是不在谁和咱家谈和呀!”
李慕仙点了点头,又突然问道:“若多尔衮同意了您的条件呢,您会不会放他走?”
常宇沉默了,探头朝城外漆黑的荒野望去,许久才说了一句话:“或许!”
条件,什么条件?
请听下章分解!
第二天旭日东升之际,常宇已晨练完毕用冷水冲了澡洗漱过后吃了早饭,在王府中转悠一圈觉得极度无聊,黄得功等人又是一晚未归,有可能去赏月了也有可能去赌钱了,但不管去做了什么常宇都不会过问也不会计较。
乱世当兵的真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蹲空对月,一句话及时行乐,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战死了。
只要不是战时,酗酒也罢嗜赌也罢,任由你嗨皮。
李岩受伤未愈行走不便,不喝酒不赌钱也不找小姐姐就在王府里抱着书看,常宇毕竟是年轻人坐不住闲不住,和李岩打个招呼后,便带着亲侍十余人打马出了城,意外的是李慕仙没去修他的仙竟也跟着常宇一起。
众人从西门出了城,在南阳湖畔溜达一会后,况韧提议去山中狩猎,李慕仙则言大战刚过山中乱糟糟的且不宜骑行。
常宇提议钓鱼野炊,李慕仙又说一场大战湖中有死尸污了河水,那鱼吃不得。
“那道长想去哪,回王府睡觉去?”常宇觉得他有点不对劲,李慕仙有些扭捏:“不如去临淄溜达溜达?”
靠,陈所乐几人就不愿意了,临淄距离青州有几十里路,途中并不安宁,虽说两军暂时达成停战协议,但双方探马你来我往的都没闲着,十余人去那边风险极大,而且去那边干啥呀!
“道长是想小道童了吧”常宇一下就看透李慕仙的心思了。
李慕仙历练弟子,让小道童跟他随军行走江湖,一路上看遍风景也看尽人间疾苦更目睹战场的血腥和残酷,远比同龄人经历的多,也更加精彩。
师徒两人一路随军师傅出谋划策,小的无忧无虑,入临淄城后,李慕仙随常宇入山,小道童则留在临淄城中交给邹逢吉照顾。
如今数日不见,李慕仙思徒难耐,奈何途中风险太高他自己也不敢过去,便来蹭小太监热度看能不能一起过去。
“淳风年幼,给别人照顾总是放心不下”李慕仙直接就承认了:“厂公若是不想去的话,可否允贫道独自前去探望一下”。
且,常宇撇嘴:“你若有胆子去早就去,还在这磨叽,我说一方道长,你天天吹嘘往日江湖多厉害多厉害的,怎么如今越来越怂了呢,这几十里路自己都不敢闯一下了?”
咳咳咳,李慕仙尴尬笑了:“江湖虽凶险,但绿林道上的好汉倒有打商量余地,可这狗鞑子都没人性的,遇到了除了杀出一条血路别无活命的法子啊,若是一两个倒也罢了,可十个八个的,贫道只有死路一条了”。
“得嘞,咱们也十个八个若碰到看谁死谁活”常宇向来大胆爱冒险加上无所事事便决定去临淄跑一趟。
“厂公,不若回城再叫些兄弟顺便把您的甲衣取来”陈汝信小声道,常宇先前出城瞎溜达罢了,加上天气炎热就没穿甲,这让几个亲卫放心不下。
“无妨!去去就来,哪有那么巧就碰上了,再说这附近到处都是咱们的人马,随打随有支援,怕什么”说着扬鞭而去,众人无奈拍马紧随其后。
………………………………
第936章 有客自远方来
陈所乐和李慕仙的担忧并未发生,一行人渡河顺着山脚打马西去途中没遇到一个清军探马,反倒巧遇一队歇脚的明军斥候听闻常宇要去临淄便自告奋勇护送前去。
“有鞑子过这边么?”常宇问道,斥候首领摇头解释:明祖山脚是明军势力范围,草木茂盛易埋伏清军不敢过来涉险,而且自从昨晚起,十里范围内少见其踪迹。
“多尔衮姿态做的倒挺像那么回事啊”李慕仙一脸嘲弄,常宇则哈哈大笑:“做戏嘛,就要全套,咱们不也这样么”。
天近晌午常宇一行抵达临淄城外太公湖又遇朱慈安的十余家丁,他们奉令在外打探情报天热在湖边歇脚进食。
常宇问了周边情况,家丁说十里内风平浪静未见鞑子探马,随后一众人入城去了。
邹逢吉和朱慈安闻常宇到来自然惊喜不已,重新布置酒菜设宴接风,席间自也是三句话离不开对青州战事的好奇,常宇耐着性子将战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听的几人差点喜极而泣,哦不,朱慈安是真的哭了,特别是听到他老爹生病的事。
“厂公大人,稍晚慈安可否随您一起回青州?”朱慈安按捺不住问道。
“咱家来往就十余人,世子殿下若不怕的话就一起走呗”常宇随口道,朱慈安赶紧道谢:“有厂督大人在,这天下哪去去不得……”
常宇撇了他一眼:“年纪轻轻,别学那些老油子说话”。
朱慈安一脸尴尬,旁边的邹逢吉也是皮笑肉不笑,他岂能听不出常宇口中的老油子自然也包含他。
“世子这话虽有奉承之意却也言出由衷,厂督大人运筹帷幄用兵入神连番将鞑子击溃,使青州生灵免于涂炭,厂督对青州老百姓有再生之恩啊,不说青州和临淄两城百姓感恩戴德,便是临近县城的百姓也直呼厂督大人乃大明守护神,更有一些致仕的地方官员闻讯前来要当面致谢督主大人啊”。
老油子说话就是有水平,像朱慈安那种硬捧会让常宇觉得膈应,但邹逢吉一口一个百姓怎么怎么的滴,那听着就舒服多了,常宇很享用还有点不太好意思:“青州乡亲们也太抬举本督了,本督当不起啊,当不起啊”。
“当的起,当的起”邹逢吉连忙端起酒杯敬酒。“厂督不用自谦,如今朝野上论行军打仗论平贼驱虏何人能与督主并肩,您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守护神啊!”
嘿,常宇更加不好意思,以茶代酒和邹逢吉喝了:“这话咱们私下开开玩笑就得了,且不可在外边说道惹人笑话不说,对本督也无益,邹知县当值捧杀之说”。
邹逢吉不以为意:“此绝非下官阿谀奉承,当是百姓由衷之言,又何来捧杀一说,厂督若不信,临淄现在就有几个外乡慕名而来的名士,您见见便知真假”。
嘿呦喂,常宇听他这么一说也略显好奇:“名士?说来给本督听听都有谁?”。
邹逢吉稍显尴尬:“本地名士而已,恐督主不识”又赶紧解释:“但下官并非诓骗督主大人,真有不少人闻名而至比如前顺天府乡试考官孙之獬自闻厂督大人率兵前来青州解围,便从百里外赶来便是要见厂督大人,他前日刚到临淄本欲过两天去青州求见,不成今儿您来了,厂督若想见的话,下官便派人去知会一声”。
“别别别,本督近日军务繁忙无暇别事,这种盛情就劳烦邹知县帮本督挡一下吧”常宇苦笑摆手,以他的性格就是没事做也没兴趣和这些所谓慕名而来的名士瞎逼叨,他心里给明镜是的,这些慕名而来的所谓名士其实不过是来投机取巧寻求捷径罢了。
邹逢吉点点头心中大赞,这小太监虽年轻却处事老道,不恋虚名也更能一眼窥破其中猫腻,不沾不惹便无一身臊。
“厂督军务为重,这些小事便由下官代劳吧”邹逢吉应了,哪知突然间常宇蹭的站来起来:“那孙之獬可是淄川县人,天启二年间的进士?”
众人见小太监这么大反应皆是一惊,邹逢吉慌忙起身道:“的确是淄川县人,也是进士出身但是哪年进士下官则不清楚了”。
嘿嘿,常宇冷笑不已:“缘分呐,缘分呐!赶着送上门本督岂能不见”说着对邹逢吉道:“劳烦邹知县安排个清静的地方”。
“哎哎好嘞,这就去办”邹逢吉连忙离去,他已经看出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那孙之獬,莫不是厂公的老相识?”旁边正在帮小道士挑鱼刺的李慕仙也看出点异样,出口问道。
常宇点头:“老相识了,认识了三四百年了”
靠!李慕仙翻了白眼,你不想说咱也不听了,还是好好疼疼自己的乖徒弟。
孙之獬是谁?
为官时七品芝麻粒,论政绩一无建树,然其名头在明史中却是赫赫有名!毕竟华夏几千年来汉奸无数,其却绝对能排上前五!
其人已不能用厚颜无耻卑躬屈膝来形容了,一句“留发不留头”可谓丧尽天良下贱至极,汉人几千年的脊梁被他一刀捅断!
可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为什么要跑了上百里路巴巴的来找常宇。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不要脸。
更因为他嗅到了机会。
事实上但凡大奸大恶的人,都很懂得观风使舵,很懂得把握机会,孙之獬就是这种人,历史上这个七品芝麻粒原本依附魏忠贤的阉党小日子过的还算滋润,后来崇祯帝登基魏忠贤垮台这货还做最后挣扎,被崇祯帝直接给撸下去回乡度日,直到清军入关后,这货巴巴的去献计,弄了个礼部侍郎,却因其人品低下弄得狗嫌猫厌人不待见的货色,直到这货弄个了剃发令……
此时历史因为常宇的到来而稍稍做了改变,比如闯贼也几乎打到了北京城,但帝都无恙,清军也发动了第五次入关掠劫,但却没坐拥大明江山反而被揍的头破血流。
但这并不影响孙之獬的灵敏嗅觉,当他得知清军入侵青州时也是惊慌失措,后听说东厂提督率大军来剿,他知道机会来了!
时小太监的威名已算朝野尽知,虽不知其真实姓名,但都知道有这么人,太原击退李自成数十万贼军,关外联手吴三桂击溃鞑子十余万,保定府……这消息都像插了翅膀似的日行千里。
而虽赋闲在家却时刻关注的时事的孙之獬自也听闻了,于是心动了!
因为他原本就是跟东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