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明录-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书友们,票票票票票票!赏个票吧,喜欢的投票哈。
………………………………

第一百六十章 前线

    明朝的匠人的职业都是固定以及祖传以及世袭的,哪怕是泥瓦匠也是如此。

    但不管是普通的泥瓦匠还是制造军火的军匠薪水都低的吓人,养家活口都难。

    常宇一声令下,召集太原城中精通制造火器火药的匠人,于是锦衣卫,东厂加上军方立刻行动,一个时辰内竟然召了近二百人。

    突然被召集到军营,这些不管是军匠还是普通匠人都胆颤心惊,特别带他们来的人都是锦衣卫东厂这帮小恶魔们。

    一座空仓库内,百余人围坐一起,在他们前方常宇站在一辆银车跟前,微微一笑,抓起一把银子慢慢丢在地上哗啦啦的响,引得众人目光随着银子滚动。

    “把活干好,这些银子你们就可以分了”。

    顿时议论声起,这些银子太有诱惑力,太有动力,虽然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让他们干什么活。

    活计很简单,制作火药包,手雷,手榴弹等爆炸物。

    炸药黑火药早在唐朝就出现,到了明朝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制造的各种火器也五花八门样式多多,甚至连那个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都家喻户晓。

    只是奈何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火器一直仅用辅助作用,没被重视,即便是火炮也仅仅用来攻守城池,因其笨重野战极少用,仅有戚少保戚家军的虎蹲炮迫击炮前身昙花一现。

    原来是造火器,这些匠人立刻来了精神,常宇要求简单,一不要炮,二不要枪,只要各种一点就爆的爆炸物,什么火药包啊,石头雷啊,大型鞭炮啊可当手榴弹等等。

    收集太原能用的一切可造火药材料,能搞多少是多少,能造多少是多少,常宇知道制造火药的木炭和硫磺来源比较容易,但硝就有难度了,除了天然的硝石外,只能在茅厕阴暗处慢慢自然生成再提取,时间跨度长。

    但眼下形势紧急,只能尽力而为,同时常宇又派人立刻向周边城市搜集火药材料以及匠人送往太原。

    毕竟是后世穿越而来,见识广,也当过兵,即便他没造制造过任何火器,但理论知识还是一大堆。

    于是仓库内出现了一奇景,任谁也想不到大明朝东厂厂督竟然挽起袖子和一帮匠人趴在地上画着各种图纸,唧唧歪歪半个时辰。

    “这些都是军工专家啊,应该厚薪待之”常宇看着仓库内这些衣衫褴褛的军匠们,忍不住低声叹息一声,旁边的春祥不懂:“他们是匠人啊,总不可能比那些当官的拿的多吧”。

    “你懂个p”

    常宇拍拍身子,转身走到仓库门口,叮嘱当值的胡岭,让他一定要注意防火,注意生产安全,营造火器示意由他全权负责,尽力满足这些匠人的要求。

    走出仓库,天色已见黑,常宇大手一挥:“去交城”。

    于此同时,太原城东迎晖门外,三百余人单人双骑,策马护城河外,吴孟明抬头看俺天色,把围巾往上提了提,心里诅骂这该死的天气实在太冷。

    天气虽冷,但在他身后的三百余人,一个个双眼发亮,难掩喜色。

    “吴大人,走东路还是南路?”唐破天轻声问道。

    吴孟明往东看看,又往南看看:“走东路的话直奔正东到阳泉然后南下,虽然安全,但路途太远,绕了半个圈”。

    说着又看了看南边:“走南路直奔西南到长治然后去卫辉是最近的一条路,但距离贼军范围太近,很容易碰上小股流寇,你们说呢?”

    “走南路”

    几乎是同时,唐破天,程明,李铁柱就达成了一致。

    “就凭咱们三百兄弟,即便遇到小股流寇也无惧,最不济逃跑还是行的”唐破天道。

    吴孟明沉默半响,重重点头:“那就走南路,诸位此行虽险,但富贵险中求,这一趟下来分的几百两银子是板上钉钉的了”。

    身后立刻传来欢呼声,一个个嗷嗷叫了起来,吴孟明挥手,当先一马奔去。

    夜幕落下,太原城八门已经关闭了七个,仅有西南的大南门开着,灯火辉煌下戒备无比森严,并且只准进不准出。

    南城两个门均有周遇吉最嫡系的人防守,接到的命令是白天除了衙门大员,难民劳工可出城外,任何闲杂人等均禁止出城。

    而到了晚上,更是严禁任何出入,远道而来的难民都只能在城外粥棚和临时窝棚下等到天亮才能入城,至于出城,任何人都别想,根本不可能。

    很显然常宇是例外,不光出城了,而且排场很不小,他从军营中把三卫一军抽调人手共计三百余人。

    当值的两个百户没说什么,厂督出行没人敢拦,也没资格拦,眼睁睁恭敬的看着这只队伍陆续出城。

    常宇勒马城门口,看了看城墙边那些躲在粥棚和临时窝棚的难民,又望着南方远处那源源不断的队伍,深深叹口气。

    随即扭头看了一眼门洞中士兵,两个值守百户,立刻一脸紧张,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看着他。

    取出几两碎银递给一人:“给弟兄们分了,晚上都机灵点”。

    “谢厂公大人”

    士兵们大喜,传言这位年轻厂督乐善好施果然不假。

    紧了紧围脖,抬头看着夜幕,常宇一脸苦涩,真尼玛冷啊,平白遭这些罪干啥,随即对身边的春祥等人轻声道:“走吧”。

    护城河上的吊桥已经被吊起,但水面结冰,行走无碍,诸人下马而行,迎面三三两两的难民真加快脚步朝城门亮光处奔去,他们已经闻到粥香了。

    过了护城河,众人上马沿着汾河边的官道疾驰南下,一路总能遇到成群结队的难民,看气色尚还不错,这归功于从交城一路每隔二三十里便设置一个临时粥棚。

    这些粥棚其实也是个简陋驿站,供难民避风取暖,更多是一种心理的藉慰。

    天黑夜路,加上积雪路滑,队伍行走并不太快,但即便如此,常宇刚到晋源的时候就追上一支队伍,这是往前线运送粮食的后勤辎重队伍,交城布控兵力五万余,粮草消耗不是小数。

    又行数十里,终于赶上了大部队,这是下午周遇吉调的第二批人马,三万余人,黑压压的队伍望不到头,把整条官道都占满,迎面而来的难民不得已远远避开从田野或者河道上行走。

    “让一下,让一下……”几个锦衣卫前边开路,立刻引起那些士兵的不满纷纷嚷嚷你谁呀,干啥的,那支部队的……

    “东厂锦衣卫办事”锦衣卫吼了一嗓子,立刻便没人嚷嚷了,闪开一条小道,让常宇的人马快速通过。

    再行十余里又是一支望不到头的队伍,这是今天下午的第一批人马两万余人。

    常宇着人一打听,这两支人马的统领是王永魁,朱孔训,加上前些日子的牛勇的先锋军,周遇吉是把他的嫡系全部都派到交城前线,而此时留守太原的全是从宣大的援兵,也就是何成新和杨振威的人马。

    老周这碗水端的不平啊,常宇心下疑惑,打算追上周遇吉旁敲一下,奈何周遇吉比他先行两三个小时,又是轻装快马,应是早到了交城。

    从太原到交城一百多里地,常宇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堪堪赶到。

    交城之北数里的大河岸边,数十堆篝火映的周边通亮,几百名士兵有的在巡逻,有的在搭建营地,河道附近还有新开挖的工事痕迹,看来牛勇已经在这开始布置防线了。

    寻了当值的一个百户打听,牛勇此时领兵在交城内驻防,周遇吉一早也过去了,此时应当也在交城内。

    跨了河,不久便到了交城北门,很快就有当值的士兵前来查证身份,看来戒严程度非同小可,一问之下才知交城此时四个城门仅开北门。

    常宇让部众先进城寻落脚点,自己带着春祥等二十余随从并未进城,而是沿着东城墙下朝南行去。

    远望城南,东西纵横有篝火数个,每个篝火都是一个哨所,期间有巡逻队在周边不停巡视,每队几十至百人不等。

    “什么人?口令”

    常宇距离城南一处火堆还有五十余米,便被发现,随即四处涌来不少人马。

    “东厂的”春祥大声说道。

    他并不知道口令,所以即便他说出东厂的人,对方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慢慢围了过来让,让常宇等人出示身份凭证。

    “原来真的是东厂的大人”验过身份后,当值士兵终于松了口气,四下散开不少。

    “咱们刚从太原那边过来看看,尚未进城,还不知道口令”

    春祥解释道。

    “诸位大人,没有口令还是随意走动,交城周围往东至祁县这百里范围,明桩暗哨密如牛毛,其中也不乏贼军各种暗探奸细,一个不慎就会交上手”。

    “那口令是什么?”常宇问道。

    “对不住了诸位,这个您必须去城中找牛将军问,上边有令,任何人不得随意泄露”士兵们对东厂的人态度很是恭敬,但若知道此刻问话的是东厂厂督估计够震惊的了。

    警觉性还不错,常宇暗暗点头,随即道:“那好,诸位兄弟辛苦了”说着便带着春祥等人,沿着城墙转了一圈,并未走远。

    望着远处黑洞洞的夜幕,常宇知道从交城到汾州府这百里之地,时刻充满了凶险,甚至此时此刻都有两军探子短兵相接拼死搏命的事发生。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种冲动,一种想去亲自去那黑漆漆天地间去冒险的冲动。

    紧握的拳头,慢慢的松了下来,常宇挥手带着众人绕着城墙跟返回。

    “下边可是常公公?”

    刚到东南拐角的时候,城上突然有人喊道,听声音竟是周遇吉。

    …………………………………………………………………………………………………………………………………………………………

    喜欢的书友记得收藏关注,求收藏关注哈!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任性的厂督

    “正是咱家”

    常宇抬头大笑:“周总兵,你脚程可真够快的呀”。

    “嘿,我说常公公,您,您,您能让卑职省点心么,这深更半夜的您还敢到外边溜达,赶快进城来”。

    周遇吉气的都有些结巴了,常宇的人马进城消息很快传到他耳边,正在和牛勇议事的俩人赶紧从县衙里出迎,却被告知厂公去了城外巡察。

    一听这消息,周遇吉顿时哎呦喂,速让牛勇带一直人马出城去寻,自己蹭蹭蹭的爬上城墙寻找常宇身影,却也巧了,刚爬上来就看见了常宇。

    “有何不敢,将士都能在外当值,咱家有何可怵”

    常宇笑道。

    “能一样么”

    周遇吉长叹:“这看似平静的黑夜之中,处处杀机四伏,常公公赶紧回城”。

    “嘿嘿,杀机四伏才够刺激,才合咱家口味,周总兵莫不是把咱家当成那手无搏鸡之力的秀才公”常宇哈哈冷笑。

    周遇吉顿时哭笑不得,这个厂督还是少年心性,仗着自己拳脚不俗,目空一切了,却不知两军相遇,那种生死之搏和比试拳脚完全两码事。

    常宇刚拐过东南城角,便遇到带着三百余人的牛勇匆匆而来,看到他急忙要下马见礼,被常宇摆手止住,并肩回城。

    交城几为空城,百分九十百姓已经撤离,仅余十成不到的的人在墨迹,不过也在撤离中。

    除此之外,牛勇率领的二千先锋,除了城上一些巡察明哨以及守护唯一出入口北门的数百人外,其余全部驻在南城外,设置明桩暗哨防线。

    城中此时仅有他和周遇吉的亲兵百余人,不过此时有增加常宇带来的三百余人。

    常宇的这三百余部众,两卫一军各自百人,锦衣卫仅十余人用来领路取送情报,毕竟这才是他们的长项,太原难民太众,需要大批锦衣卫暗中维稳,加上锦衣卫不善对阵作战,他才并未多带。

    三百余人来自三个部门各自都有个临时统领,但均听令腾骧卫的一个叫段武虎的百户,这是常宇指定的,别人也无异议,因为腾骧卫是他们中实战经验最多,又最善骑射的一个兵种。

    他们这次是跟常宇到前线来历练,来建功立业,来银子来了。

    南城门附近的民居早已十室九空,加上这里靠近城门,随时可登城瞭望观察,也可随时出城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所以这边的民居被征用,成为常宇部下的临时营地。

    安置好部下后,常宇随周遇吉牛勇前往县衙,交城的县老爷已经撤到太原,府衙被征用为指挥部。

    一座空城,漆黑的街头不见一丝光亮,甚至连只野狗野猫的身影也没有,好似鬼城一般。

    常宇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即便四周加上周牛二人的随从多达百人。

    县衙门口两个大灯笼高挂,应是城中唯一的亮点了,门口二十余守卫缩着脖子在执勤,看见常宇等人身影,又赶紧站直了身。

    “两位大人凑合着喝吧,卑职可没啥好茶,即便这些茶叶也是在县衙里找到的”

    后堂府内,牛勇泡了一壶热茶,为常周二人各自沏了一杯。

    周遇吉笑笑不说话。

    “有点热气暖身子就不错了,没那么高要求”常宇淡淡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即看着周遇吉道。

    “周总兵,这边形势如何,又作何应对?”

    周遇吉正了正神色道:“贼军破了汾州府此时应当休整几日,所以暂时还算安宁,咱们这边兵力今晚都会到位,尚有时间严密布置”。

    “如何布置?”

    常宇又问。

    “以交城为据点,留守兵力三万应对正面贼军,往东布置防线至祁县,中间以南岸村为机动点置兵五千,随时两头支援,当然城北那条大河才是咱们最后的防线,交城随时可弃”。

    随即牛勇又补充道:“同时放出明哨暗探,以阻贼军小股人马和奸细渗透”。

    常宇沉默,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慢慢道:“贼军不会给咱们那么多时间布置的”

    “厂公为何这么肯定?”

    牛勇疑惑。

    “你见贼军自从过来黄河后一路北上,除了平阳府外,其余城池可曾停留休整,如若咱家所料不差,贼军今天破了汾州府,明儿就会提兵北上,根本不会给咱们喘息机会”。

    周遇吉和牛勇立刻皱眉深思。

    常宇之所以如此肯定,不是有什么情报,而是根据史料推断,贼军二月初二破汾州府,在初六就抵达太原,两地相隔三百余里,大军行军一日百里已算极速,四天时间至此,由此可断贼军拿下汾州府根本就没休整,马不停蹄就杀过来了。

    “看来形势比我等想的还严峻”

    周遇吉挑眉看向牛勇。

    牛勇咬着嘴唇微微点头:“看来今夜不用睡了”。

    常宇哈哈大笑:“真正的考验在明天,贼军今天破汾州府,如咱俩所料不差明儿贼军抵达文水县,到那时候定然会有很多乔装的奸细随着难民北上,两位可要擦亮眼睛哦”。

    “恐怕厂公大人还是料差了”牛勇突然道。

    常宇皱眉。

    牛勇继续道:“今儿白天卑职派了多路探子南下,但在文水境内同样遭遇多股贼军暗探,双方火拼,各有死伤”。

    “你的意思是说文水现在其实已经在贼军势力控制范围内了,咱们的人手进不去?”常宇挑眉问道。

    “正是,恐怕贼军的先锋已经占了文水,开始朝北渗透,不过咱们的人虽然过不去文水,他们同样也过不来”

    牛勇冷笑。

    “贼军今天刚下了汾州府,此时尚不见又难民北逃,但明儿就不一样,必然有很多闻讯的文水难民过来,那时候贼军的奸细便会随着这些难民渗透过来,甚至直至太原“。

    ”来就来吧,不过来咱们如何抓人杀人“常宇也是一脸冷笑”不过贼人既然能过来这边,咱们的人手过不去那边岂非扫了脸面“。

    周遇吉和牛勇闻言对看一眼,露出疑惑,这位小太监又要作妖么,还有拿这个比脸面的么?

    ”咱家决定带点人手,亲自去文水看看“常宇突然道。

    “不可!”

    周遇吉大惊失色,闻言蹭的站了起来:“厂公至此地已是冒险,那文水已在贼军控制范围更是步步杀机,厂公不可再犯险”

    牛勇也点头应和,极力反对。

    反对在常宇意料之中,但却不能阻止他天生的冒险精神。

    “周总兵,咱们有言在先,你抓军务,蔡巡抚主民政,咱家管钱粮后勤”常宇看着两人表情淡淡又道:

    “现在太原粮饷充足,说明咱家并无失职之处,称职之余咱家想做些什么,周总兵好像没有理由加以阻止吧,更不用给说那套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废话”。

    “厂公,卑职并非指点是非,实乃厂公此举太过凶险,厂公可知便是今儿一日之间,军中探子便有四十余人丧命,伤更众”。

    周遇吉一脸凝重的说道。

    一日之间,四十余人丧命,夜不收这个兵种果真凶险异常,常宇脸色沉重:“即日起,夜不收饷银增十倍,每日现发,殉职者抚恤百两,伤者补贴五十不等”。

    “厂公此举定士气大振”

    周遇吉松了口气,以为常宇被吓到。

    “但咱家主意已决,周总兵不要浪费口水,此行虽然凶险,但夜不收能冒险,咱家为何不能,人死吊朝上,不死万万年,再说咱家可不是命薄之人”。

    常宇一脸傲娇,周遇吉见他如此说知道再劝也是无功,只得长叹一声,坐了下去。

    倒是旁边的牛勇表情非常不自然,似笑非笑的摸着鼻子,人死鸟朝上,可是太监哪来的鸟啊。

    贼军北上太原虽然主力走的是西路汾州府,但东路自然也少不得有偏师并驾齐驱,虽然祁县那边已布置两千人马,但略显单薄,常宇三人又合计,等到后援大部队到来再派些人手支援。

    但毕竟交城面对的是贼军主力,若抽调过过多此地又显得兵力不足,于是常宇旁敲,太原城中的留守的杨振威和何成新部可用。

    周遇吉沉思半响,最终点头,让其发兵五千支援东线。

    由于形势紧急,加上支援大军源源不断从太原赶来,军务繁忙,周遇吉三人注定今晚是个不眠之夜。

    又过过半个时辰,周遇吉牛勇出城迎接援军布置任务,常宇也回到城南部众营地。

    周遇吉知道他很有可能今晚就出城,知晓管他不得,只得任他随意,心中也是无比感慨,这位厂督实在是奇葩,历来那些监军太监哪个不是阵后指手画脚,阵前贪生怕死,平日作威作福,见势不妙拔腿就跑的主。

    而这位厂督言行举止都是异类,不摆排场不讲究,城楼打地铺,一碗羊汤便可充饥,更重要的是军务不掣肘将领,不指手画脚,反而喜欢往前线跑,现在还要当深入敌后,玩呢!

    ……………………………………………………………………………………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收藏关注,感谢诸位投票支持的书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夜不收

    城南靠近城门的一户民居内,火盆正旺,暖意洋洋,常宇告知春祥和段武虎等几个小头领想潜伏去文水的想法。

    果不其然几人觉得常宇是疯了。

    但知其意已决后,只得沉下心谋划此事。

    “此时夜正深,正是两军暗探出动最密集时刻,可谓是最凶险之时,卑职不建议现在出发”。段武虎摇头道。

    “不若天亮再走吧,那时候有难民北逃,人多混乱借此掩藏行踪”府军卫的头目周天鹏提议。

    常宇苦笑。

    段武虎直接呛声“傻呀,白日难民虽多可掩行迹,但难民都是北逃,咱们南下,这个时候南下都是什么人,那不是摆明告诉别人咱们是官兵探子么”。

    周天鹏红了脸,摸摸头。

    “要不天亮之际出发,那会是人最疲惫之际,防备松懈,而且经过一夜折腾,天将大亮双方暗探都要回窝了,正好给了咱们机会”春祥提议。

    “咱们能想到的,贼军也会想到,遇到的机会依旧很大”段武虎摇头。

    “为何怕遇到”

    常宇出声:“势力边界,两军短兵相接的事避不可免,遇到就杀,杀不过就逃,怕甚”。

    “可是咱们是去文水打探消息,能避开的则避开,太过招摇别说难以进入地界,甚至有可能被人设套围歼”段武虎是个老兵,经验十足。

    常宇点头:“贼军可以装作难民大摇大摆的进入咱们势力范围,可是咱们的人只能偷偷潜伏过去,反而很难凑功,到现在甚至都还不确定贼军是否拿下文水,更别提摸到汾州府贼军老巢了”。

    实在让人不甘心!

    “走西边山道”段武虎突然道。

    其实北起太原难到介休这十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