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道惊风-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兰亭微微一闻,动容道:“听闻之九酝步曲,须合天时之高粱,合经年之酒匠,合传古之工序,合百载之曲模,合千年之窖池,以九酝春酒之酿法,独得天地香韵,滴滴珍稀。”
楚枫惊讶道:“原来医子姑娘不但深谙品酒,还深通酿酒,佩服佩服!”
公主亦道:“据说九酝步曲,一步一曲,一曲一醉,一醉一神游,未知是否?”
楚枫喜道:“是否如此,公主一试便知。”便拔开壶塞,即时醇香四溢。楚枫亲为公主斟上一杯,又为兰亭斟上一杯,然后给慕容斟满一杯,道:“吾闻步曲之名久矣,今日竟得一尝,皆因大哥之缘,吾先敬大哥一杯!”举杯一饮而尽。慕容亦举杯饮尽,公主和兰亭微微浅尝,只觉绵甜醇厚,余味悠长,当真好酒。
酒过三巡,楚枫越饮越兴奋,道:“既言九酝步曲,‘一步一曲,一曲一醉’,为何我越饮越清醒?”
慕容笑道:“此酒后劲异于寻常,你莫小看。”
“哦?对了,听说慕容世家也加入了秦淮花会?”
慕容点点头。
“这是为何?慕容世家不是一向在姑苏举行花会么?”
慕容微微一笑,道:“既然西门、公孙、南宫都加入了,慕容能不加入么?”
“听大哥语气似非所愿?”
慕容没有作声,却举杯一饮而尽。
楚枫也没有再问,略叙别后之事,便谈到唐门,问:“听闻朝廷派出大军对付唐门,不知情况如何?”
慕容道:“唐门已号召蜀中子民,扼守各处蜀道。”
楚枫道:“如此一来唐门与朝廷岂非兵戎相见?”
慕容道:“蜀中素有‘天府’之称,朝廷岂会让唐门长占?兵戎相见乃早晚之事。”
楚枫问:“不知朝廷出动了多少军队?”
慕容道:“据闻是靖海十万大军。”
“啊?张回?”
“正是。”
楚枫道:“张回乃赤胆忠肝之将,且具韬略,如果是他领军,唐门未必能守住蜀道!”
慕容道:“你不必太担心。蜀道天险飞鸟尚且难越,且唐门经营蜀中数百年,根深蒂固,张回要攻入蜀中绝非易事。”
楚枫叹道:“看来拙兄不能来赴花会,少了一位喝酒知音。”自斟了一杯酒,又道:“听闻华山有些事故?”
慕容点头道:“近日有华山弟子遇害,死因蹊跷,华扬飞和梅大小姐亲赴少林求证,但连慈航也看不出是何人所为。两人还在追踪查探。”
楚枫又叹口气,道:“看来华兄也不会来了。”
这时,周围食客忽的激烈讨论起来,都是围绕同一话题,就是公孙大娘什么时候到达秦淮,会在什么地方出现,会落脚何处,她会不会在花会当日剑舞助兴……原来他们都是为公孙大娘而来,甚至只是为了一睹烟霞香车。
楚枫很奇怪,因为从大同一路至秦淮,每至一处酒楼必能听到这一番讨论。他忍不住问慕容:“大哥,为何处处都在讨论公孙大娘?”
慕容笑道:“公孙大娘绝韵芳华,公孙剑舞天下无双,天下之士谁不欲一睹真容?但公孙大娘绝少出门,更从未出席花会,如今亲临秦淮,当然哄动。”
“烟霞香车又是怎么回事?”
“烟霞香车即公孙大娘之马车。公孙大娘出门,必乘香车。公孙大娘端庄持重,其香车从不允许男子接近,更不允许男子登临,不知多少风流雅士欲登临香车,皆自取其辱。据说天下间还从未有男子能登入香车。”
楚枫好笑道:“怪不得他们提起烟霞香车如此兴奋,都是些登徒浪子。”倏想起什么,面颊一热。原来他想起公孙大娘亦曾喊他登徒浪子。
酒足饭饱,楚枫见还剩半壶九酝步曲,连忙收在腰间。下了泊淮楼,楚枫便要慕容引路探寻一番秦淮风光。
慕容笑道:“要游秦淮,有三处地方不得不去。”
“哪三处?”
“乌衣巷、王谢古居、朱雀桥。”
当楚枫等人来到乌衣巷口的时候,刚好夕阳西斜,正合诗境“乌衣巷口夕阳斜”。步入巷口,公主隐约打了个寒战。只见小巷窄窄长长,青砖铺砌,两边粉墙黛瓦,蜿蜒幽深。约走一箭之地,小巷一转,便是王谢古居。起首便见“飞燕堂”,又有“听筝阁”、“鉴古楼”等等,皆是古雅幽寂,最妙的是,飞燕堂屋檐上真有飞鸟筑巢,只是燕去巢空,怕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楚枫怀古一番,不禁奇问:“慕容,秦淮繁华无比,为何独这处毫无人迹,甚至无人靠近?”
慕容道:“你知道这处为何叫乌衣巷?”
楚枫摇摇头。
慕容道:“三国时东吴定都建业,亦即金陵,戍守都城之军队居于此处,当时兵士皆穿黑衣,故以‘乌衣’为巷名。后来晋军伐吴,攻陷都城,孙皓归晋,但乌衣巷之兵士誓死不降,皆自刎殉国。自此之后,但有入住乌衣巷之人,总觉得阴气弥漫,长居必病,尤其以东吴灭国之日尤甚。人言是当年乌衣巷之兵士阴魂未散。久而久之,乌衣巷再无人居住。”
楚枫听完便觉一阵阴寒飘来,道:“慕容,你是故意编这一段来吓我吧?”
慕容道:“你若不信,可在此留宿一晚。”
楚枫笑道:“嘿嘿,若大哥相陪共枕,亦无妨。”
慕容白了他一眼,转开脸去。
楚枫耸耸肩,回头道:“公主,我们就在此留宿一晚,好不好?”
“我……”公主神色不安。
兰亭知道公主天生怯弱,又是逆命之身,对阴气尤其敏感,乃道:“我们还是离开此处吧。”
走出王谢古居,楚枫见西南侧有一方古井,乃走近看去。井水已然枯竭,但黑魆魆,不见井底,也不知多深,只觉一丝丝阴寒透出。
慕容道:“这古井是当年乌衣巷之兵士取水之用,又名‘乌衣古井’,本来一直取水不尽,但自兵士自刎之后,一夜枯竭。”
公主越显不安,不敢走近。楚枫察觉,乃执起她玉手,只觉冰冷,连忙搓揉道:“公主莫怕,有我在!”公主顿感温暖,盈盈一笑。
四人离开乌衣巷,沿秦淮略走一段,便至朱雀桥,不禁驻足惊叹,惊叹石桥古意盎然之余,更惊诧其上竟有重楼三层,顶上还置铜雀二枚,着实奇特。
公主道:“若能至重楼顶上俯览秦淮,必定美不胜收。”
兰亭目光落在两枚铜雀上,道:“此乃‘朱雀观’,当是观测星象之用,可惜未有扶梯而上。”
楚枫兴致勃发,笑道:“公主,医子姑娘,我且带你们醉步神游,登临重楼之巅!”
乃左手搂住公主,右手挽住兰亭,脚尖一点飘上第一层重楼,再一点,飘上第二层重楼,再一点,飘上第三层重楼,落在飞檐之端,然后身形一坠,复飘落第二层重楼,再飘落第一层重楼……如此这般,楚枫在三层重楼的飞檐之间穿梭飞掠,成“之”字形,宛如仙翁醉步。
公主和兰亭粉腮微红,只觉两耳生风,浑身轻飘,仿若腾云驾雾,竟有飘渺神游之感。
原来,九酝步曲的酒劲更甚于梨花春,但却有异乎寻常之处,就是酒劲来得特别慢,且一丝一丝绵绵上涌,竟日不散。楚枫喝得最多,已生酒意,兰亭和公主虽然只喝了一小杯,亦有所感。
楚枫挽住公主和兰亭“神游”良久,乃向上一飘,划过一道美妙弧线,落在重楼之顶,然后左看公主一眼,右看兰亭一眼,陶然神醉,不舍得松手。
公主悄声道:“楚大哥,你还不松手?”
楚枫嘿嘿笑道:“我偏不松。”反将公主搂紧。
“楚公子!”却是兰亭的声音,语蕴微嗔。
楚枫一惊,霎时清醒,连忙松开手,呆望兰亭,道:“医子姑娘,我……我不是存心污你清誉,那晚我也不知怎的就……”
兰亭一惊,情急之下伸指一压楚枫之口。楚枫只觉兰芷幽芳,又觉神醉。兰亭急收回玉指,玉颊含羞,转开身子。
楚枫自知失言,忙道:“我……去喊慕容上来。”正要俯身喊去,身后却响起慕容温雅的声音:“我已在此。”楚枫吓了一跳,转身道:“大哥,你又吓人了!”
慕容笑道:“我早已在此,是你没有看到。”
楚枫耸耸肩,走到铜雀前,却是一个方台,高两丈余,两头略窄,形如雀身,有台阶可上。
登上方台,楚枫问:“这台能观星象?”
兰亭看了一番,道:“要观星象,须有石圭、表槽、漏壶等,看来这方台只作摆设之用,并非真正的观星台。”
楚枫见台角处竖着一圆柱,半人高,柱端嵌一圆石盘,中心插着一根指针,表面一周划有刻度,分刻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
兰亭道:“此乃‘日晷’,即日规,可测定时刻。”
楚枫见晷针日影投在“酉时”偏下三刻处,乃道:“现在是酉时三刻?”
兰亭点点头。
楚枫得意道:“嘿嘿,我真聪明。不过晚上没有阳光,怎办?”
兰亭含笑不语。
楚枫道:“我们去另一处方台看看!”
于是登上另一处方台,并无不同,台角同样竖着一根圆柱,上面有个圆石盘,刻有时辰,楚枫却见晷针日影投在“辰时”之处,惊疑道:“医子姑娘快看,这日晷搞错了!”
公主抿嘴而笑,兰亭含笑不语。
楚枫奇道:“怎么啦?你们没看到太阳都要下山了,它还显示辰时,大错特错啦!”
兰亭道:“它没有搞错,是你搞错了!”
“哦?”
“它不是日晷,是月晷,晚上以晷针月影观测时刻。”
“原来如此。不过要是日间没有阳光,夜间没有月色,怎办?”
公主笑道:“还有刻漏,大户之家即用刻漏记时。”
“刻漏?”楚枫笑道,“我也有个刻漏,我爹给我的,我小时候常拿来玩,不过却不是用来记时,用来装沙子,装进去的沙子会不见了去,很古怪。”
公主笑道:“沙子从漏孔漏走了,自然不见。”
楚枫摆手道:“不是不是。那刻漏漏不出沙子,连水都漏不出。”
公主奇问:“那刻漏没有漏孔?”
“有啊!”
“那怎会连水都漏不出?”
“这……反正……漏不出……”
“楚大哥又说糊涂话逗弄我们。”
“真的,那个刻漏漏不出沙子漏不出水,装进去的东西会不见了去,可惜让我弄丢了!”
兰亭道:“哦?原来弄丢了,难怪说得神乎其神,所谓‘死无对证’!”
楚枫急道:“是真的,那晚我装好沙子便睡去,第二天沙子不见了,连刻漏也不见了。”
兰亭与公主相视一笑,抿嘴不语。
楚枫有点着急,又无从解释,唯有哼声道:“让我寻回,且叫你们大开眼界!”乃鼓着腮转身走开一处。
慕容悄声对兰亭、公主道:“你们惹恼他了。”
公主掩嘴道:“楚大哥有时爱耍性子,过一会便没事。”
慕容走至楚枫身边,见他一眨不眨望着前面,原来他被停泊在朱雀桥前那座占据秦淮一半江面的巨大船舫吸引住。
慕容道:“此乃秦淮最大的舞舫,影月仙舫,秦淮花会便在此舫举行。”
楚枫听得“影月仙舫”四个字,心中一动,脑海浮现出两名娇丽少女,很纯真的脸庞,是丁玲、丁珑,耳边同时回响起她们临别时之话语:
“公子日后一定要来秦淮影月仙舫探望我们。”
“我……会的。”
“公子一定要来!”
“一定!”
……
“楚兄?”慕容喊了一声。
楚枫回过神,问:“听说影月仙舫有十二仙衣?”
慕容点头道:“据闻影月仙舫两位夫人原是公孙大娘之侍女,后被逐出而至秦淮,座下十二仙衣皆由两位夫人亲自授教,均长袖善舞,在秦淮最负盛名。”
楚枫目光一转,见影月仙舫并非紧挨河岸,而是离开数丈,由一道木板桥连接,桥面铺着锦纹地毯,两边云烟雕栏,香罗垂挂,饰有鲜花,美轮美奂。
慕容道:“此曰‘仙桥’,要登临仙舫均须过此仙桥。”
正说着,忽下面一白脸公子走过,趾高气扬,身后跟着两名彪形大汉,相貌恶煞。正是冯家湾少湾主冯白琏和冯家二凶煞。
楚枫道:“这白脸家伙也来了?”
慕容道:“冯家湾在沧州也算大富之家,他当然不惜千金。”
只见冯白琏走到仙舫处停住,正要踏上仙桥,马上有两名侍女拦住,冯白琏取出一张什么东西给两名侍女看,两名侍女还是一口回绝,冯白琏纠缠一番,亦只能忿忿离开。
楚枫问:“冯白琏给她们看的是什么?”
慕容道:“是仙柬。影月仙舫十二仙衣只卖艺,不卖身,因此仙舫不许外人轻入,要登临仙舫,均须两位夫人之亲笔仙柬。他虽有仙柬,但花会未开,还不能登入。”
楚枫道:“这白脸家伙居然咽得下这口气?”
慕容道:“这里是秦淮,不是冯家湾,轮不到他撒野!”
正说着,又有一人从桥下走过,一身青城服饰,竟是青平君,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身边之人,不知所图。忽有一赤须大汉急步至青平君前,躬身施礼,甚是恭敬。只见这大汉满脸赤须,眼露精光,显然内功不俗。
两人客套几句,赤须大汉告辞,青平君喊住,说了句什么,赤须大汉点头答应,转身而去。青平君嘴角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脚下青光一闪,亦消失而去。
楚枫问:“那赤须大汉是谁?”
慕容道:“他是苍虬门二当家,刚勇易怒,怒则须赤,人称‘赤虬须’,武艺平平但功力颇深,在江湖小有名气,多年前曾被仇家追杀,为青南天所救。”
楚枫道:“难怪他对青平君如此恭敬。”
慕容却若有所思。
楚枫问:“怎么了?”
慕容道:“你有没有察觉,从刚才青平君施展青光踏影来看,他功力竟比唐门之时大有增进。”
楚枫冷哼一声:“那又如何?他在唐门临阵脱逃,还有颜面见人!”
慕容道:“他有没有颜面暂且不说,但有一个人一定会露面。”
“谁?”
“西门伏!”
“他?他还敢露面?”
“今次秦淮花会,西门世家先约公孙加入,再邀南宫加入,处心积虑对付我慕容,他怎会不来露面?”
楚枫冷笑道:“当日他被我破开左臂,今次我必定要他露出狐狸尾巴!”
慕容笑道:“还有一个人也来了秦淮,你对他颇有意见呢。”
“谁?”
“宋子都。”
“是他?”楚枫笑道,“这家伙看去一本正经,我就知道他是装的,果然来秦淮寻花魁了!”
慕容道:“这个你倒是误会他了!”
“哦?难道他来秦淮不是为了寻花魁?”
慕容正要开口,江边忽传来一声呼喊:“烟霞香车!是公孙大娘的烟霞香车!”
≈ap;ahref=qidian≈a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p;/a≈ap;gt;≈ap;a≈ap;gt;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ap;/a≈ap;gt;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烟霞香车
第七百三十五章烟霞香车
话说楚枫立在朱雀桥重楼顶上,江边忽传来一声呼喊:“烟霞香车!是公孙大娘的烟霞香车!”
这喊声一起,秦淮沿岸所有酒楼、水榭、曲苑、艺馆等等但凡靠近河面的窗户“噼噼啪啪”纷纷打开,一个个探头出来。无数骚客蜂拥而至,两边河岸挤满了人,一个个拼命向前挤,肩碰肩脚踩脚,纷纷扰扰。
纷扰之声突然停住,只见秦淮河远远水天相接之处慢慢飘来一条小船。小船用胭脂木雕成,船身很长,没有船篷,上面斐然停着一驾香车。香车如何?且看:
四轮皆朱斑重牙,贰毂两辖,即毂外复有一毂抱辖,其外复设辖,抱铜置其中,此谓“重轮贰辖,疏毂飞軨”;扶手之横木饰有虎纹,套马之曲辕雕有龙首,此谓“文虎伏轼,龙首衔轭”;车厢两侧各有回纹纱窗,碧纱遮掩,车门前垂着一幕红玉珠帘,左右斜插一把纨扇,帘下悬系五彩翎羽,此谓“五彩垂云,析羽流苏”;车厢四柱有丹雀飞出,四角立有青鸾,各衔两枚銮铃,车顶华盖三重,边缘镂金,雕饰金花,此曰“鸾鸟立衡,羽盖华蚤”;华盖之上又设一顶流芳香罗伞,饰云霞之纹,镶明玉之珠,伞沿垂下一圈烟纱霞帔,蜿蜒逶迤盖住整驾车厢,又置焚香,青烟袅袅飘出,缭绕车顶,此谓“明月悬霞,烟笼香车”。
此刻正值夕阳西下,天边晚霞映照,香车从水天相接处飘来,若从天边之云霞飘下,再加上八枚銮铃“叮叮叮叮”清脆之音,当真望之消魂,听之神醉。
秦淮两岸黑压压一片,但鸦雀无声,皆因众人已然迷醉,及至香车飘近才发现,小船无人撑摇,只有四名闭月羞花的剑侍立在香车两侧,小船自慢慢飘行。
小船会飘向何方?公孙大娘会在何处登岸?所有人都遐想着香车会飘向自己,遐想着公孙大娘在眼前登岸,从自己身边走过,甚至会望自己一眼。
正当众人陶醉于遐想之中,突然,从影月仙舫传出一声琴音,然后一条条独木小舟从仙舫划出,然后横起船身,一条接一条从仙舫一直排至香车之处,每一条小舟上均铺着一块梨花木板,转眼间连成一道梨花浮桥。
紧接着两位夫人从仙舫走出,同抱一卷金丝绒毯,沿着浮桥从仙舫一直铺至香车之下,铺成一道绒毯浮桥。这卷金丝绒毯整张都是用金蚕丝织成,而且是一整张,绝无拼接,单是这一张金丝绒毯已价值连城。
两位夫人铺好绒毯,复回仙舫,继而转出,一个手提花篮,一个手持香露,沿绒毯两边一边走一边散下鲜花,洒下香露,然后垂手立于香车两侧。
紧接着十二名清丽少女从仙舫鱼贯而出,身披轻纱霓裳,娇美殊甚,躬身立于两位夫人之后,乃十二仙衣,最前面两个正是丁玲、丁珑,一左一右位于两位夫人之后,已成十二仙衣之首。紧接着又二十四名乐师步出,手执乐器立于仙衣之后,然后又有侍女鱼贯而出,从乐师之后一直列至仙舫,无一不是娇丽动人。
两位夫人乃向香车躬身道:“影月恭迎大娘香车。”话音一起,二十四名乐师当即手抚乐器,清音妙发,缭绕于空。
哇!所有人都被这排场震住了!不说价值如何,单说影月仙舫两位夫人亲自铺置绒毯、散花洒露恭迎公孙大娘,谁能想到?
惊叹之中,车厢内传出公孙大娘端庄雅韵的声音:“影月,你们已非公孙之人,何须多礼。”
两位夫人躬身道:“大娘恩德,影月不敢忘却。请大娘移步仙舫。”
众人霎时屏息静气,只为等这一刻。只见一只白玉般晶莹的玉指从车厢微微探出,轻掀珠帘,公孙大娘款款而下,步出香车,但见峨眉淡扫,粉腮浅抹,朱唇轻点,口若含丹,头挽惊鸪髻,耳坠蝉玉珠,身披七霓裳,下着云水裙,手挽一段薄雾烟纱,无风自飘,脚着一双丝绫红绣鞋,步印香泥。
公孙大娘没有四顾,只对弄影弄月道:“我不过偶尔出游,此等过于铺张。”
两位夫人躬身道:“大娘香车驾临,影月不敢有慢。请大娘移步仙舫。”乃亲自引路。
公孙大娘乃玉步轻移,踏上绒毯,当真娴静处端庄婉雅,盈步处风韵动人。众人只恨江面太阔,恨不得将眼珠挖出,放于近前,谁不愿将这一段绝代丰韵尽收眼底?
楚枫立在铜雀台上,也看直了眼。
公孙大娘步过绒毯浮桥,两位夫人亲自掀开水晶帘,垂手躬立。公孙正要登入仙舫,忽有所感,乃抬头一瞥,正与楚枫四目相接,楚枫心一突,公孙大娘眼波一冷,蛾眉一颦,嘴唇动了动,说了句什么。
没人知道她说了句什么,只有楚枫知道,不禁脸颊一热:这已经是公孙大娘第二次说他“登徒浪子”。
公孙大娘步入仙舫,四名剑侍引着香车紧随而入,两位夫人跟入,十二仙衣以及其他乐师、侍女亦鱼贯而入,水晶帘随即放下。
众人仍然如痴如醉,忽“扑通”一声,原来有人失神之下从岸边护栏跌落江中,跟着“扑通”之声此起彼伏,接连有人跌入江中,众人此乃哄然起来,一时沸反盈天,只恨少生一对翅膀不能飞入仙舫。
楚枫自语道:“痴狂如斯,公孙剑舞当真如此让人迷醉么?”
慕容淡淡道:“我看他们非为好剑,只为好色。”
楚枫笑道:“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大概就是说这些人。还是大哥淡定!”
慕容笑道:“莫非你不淡定?”
“我?我若淡若定,非淡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