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截教次徒-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讲道者从通天换成了他徐思远,薪尽火传,传承不绝说的便是这种情形吧。
许久之后陆续有截教弟子从沉思中醒来,众弟子的修为或多或少都有所增加。
听徐思远的一场道,还要胜过千年苦修。
众人弯腰行礼,传道授业,恩莫大焉。
徐思远坦然受了这一礼。
这是徐思远第三次讲道了,第一次在巫族,第二次在人族,第三次却是在这金鳌岛上为了截教众仙。
巫,人,仙,徐思远的道也已算遍传洪荒。
这洪荒他来过,走过,也留下了属于他徐思远的痕迹。
最终除了王石外众人全都从悟道中醒来。
徐思远示意众人愿意离去的可以自行离去,又等了三月,王石才从沉思中醒来。
王石睁眼的瞬间有无数彩云飘入碧游宫,有仙鹤长鸣,有仙音震耳。
重重异象,数不胜数。
王石的修为也越来越强,炼精化气,练神返虚,天仙,真仙,直至大罗金仙。
当王石来听道时他不过是一凡人,但是当他睁眼,他便已是大罗。
从神到人,花了他一生的时间。
而从凡人到大罗,不过数月而已。
只是其中辛苦,唯有王石自知。
徐思远满意的道:“找到自己的路了?”
“师尊本已为我铺好了路,太阳太阴其实并不不相融,但我却是从众生信念中走出的,众生意念可包容万物,自可融太阳太阴为一体。”
王石抬头笑道:“待我修为大成,也许我会比那金乌还有资格执掌日月。”
“决定了?”徐思远问道。
“嗯,”王石笑道:“这条路不算好走,但是也不会太难行。”
若是其他人走这路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王石还有徐思远和截教可以依靠,徐思远道:“那为师便等着你手掌日月的那一天。”
王石笑道:“我也等着师尊你成圣的那一日。”
徐思远和王石都笑了起来,这时王石取出一滴精血给徐思远。
“我知道师尊想要明悟创造之法,弟子我便算是夺了些天地造化,弟子本是泥塑石雕,但是得众生无尽信仰,我便从泥土中走出。”
“信我为神,吾便得造化,信仰其实可以创造奇迹。”
“若信念足够坚定,便可点化万物,信之为真便是真,弟子觉得这也算创造,弟子的血液之中应有创造。”
“唯愿我一滴精血能帮师尊你悟道,愿师尊早成圣人。”
徐思远也不拒绝,徐思远接过精血后笑道:“放心,为师总不会让你们轻易的追上为师。”
………………………………
第365章 塔上传法
“师父,前面便是长安城了。”孙悟空在前面探路道:“城门口站着好多人,似乎是为了迎接我们归来。”
去时肉体凡胎,归来时皆是神仙中人,众人本可以腾云驾雾直抵长安,但是六耳却走得很慢,甚至有意游山玩水花费了不少时间。
唐僧离去之时李世民亲自相送,如今六耳归来,李世民已经作古,女皇武则天已做了人王。
李世民晚年拜佛,他自己动手斩了李唐气运,望眼欲穿,也未望来真经,等他到了地下,再见自己父兄,他可能心安,不过这却不是六耳关心的了。
长安在望,猪八戒明显松了口气,六耳问道:“可是打算回你的高老庄去了?”
猪八戒摇头道:“高老庄不过是人间的临时居所,放眼天地我老猪已经无家,我也不知接下来要去哪里,不过师父放心,总得等师父你在长安城中安顿下来后再说离去的话。”
六耳看着猪八戒道:“为师也望你能有个好的结局,既然你叫我一声师父,以后有事可来找我。”
猪八戒没有面露不屑,猪八戒盯着六耳瞧了片刻,最后猪八戒行礼道:“我会记住师父你今日所说的话。”
六耳又对孙悟空等人道:“当然这句话也对你们有效,你们有事都可以来找我。”
众弟子点头后一起道:“万里征程,风雨共济,以后师尊有何吩咐,招呼一声便是,西游已毕,我等却永是师尊弟子。”
“好,”六耳笑道:“走吧,入城。”
···
长安城最近很是热闹,这热闹自是因为六耳,大街小巷,茶馆酒楼谈论的都是唐僧师徒。
“你听说了嘛,圣僧回来了。”
“我不仅听说了,我还见到了,圣僧就是圣僧,数十年容颜不老,据说他还是太宗亲封的御弟。”
“可不是嘛,那天城门口围得是水泄不通,圣僧风采,我现在仍难忘却,真的是超凡脱俗。”
“只是圣僧的几位弟子实在是样貌丑陋。”一人忍不住道。
“你懂什么,”这人话音刚落便遭到众人围攻。
“别人是面丑心善,据说他们原本都是天上神仙,那猴子更是大闹过天宫。”
“就是,你没看圣僧三位弟子走路都与众不同。”
“就是,我曾看到那三位弟子走路时脚下都有龙影,那三位弟子都是佛门高人。”
“我也看到了,不过我看到的是一个猛虎的样子。”
“不对,我怎么看到的是仙鹤。”
整个长安彻底热闹了起来,六耳一行人成为了整个长安的焦点。
见众人争个不休,有人问道:“一月后圣僧要在大雁塔讲佛,你们可要去?”
“去,当然要去,”众人齐声道:“我们也要去拜佛。”
···
茶楼的一个角落里,四人正在品茶。
其中一人开口笑道:“师弟要不你站起来走两步,也让师兄我看看你脚下的龙影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是凡人的一厢情愿罢了,”猪八戒笑道:“老猪我不过是一头笨猪,入了佛门也不过是个净坛使者。”
“便连佛祖也只当我是猪。”
“可我从未小瞧过师弟,”孙悟空道:“自从和师弟交流变化之道后,师兄我的修为突飞猛进,哪怕到了现在我都觉得,我不是师弟你的对手。”
猪八戒笑笑不说话,这时李渔道:“凡人浅薄,他们所谓的神仙菩萨不过是他们以为的样子,若觉得我们是高人,我们在他们眼中自是光芒万丈。”
孙悟空深以为然的道:“我曾经拜师时也曾到过人族城池,在城中受尽屈辱白眼,如今我还是猴子的样子,可披上佛的外衣,他们看我们的目光便不同了。”
沙和尚也附和道:“所以如今才越发明白师父说的佛只在心中,众生有无尽念头,所以所谓的佛不过是他们以为的样子,他们拜得不是真佛。”
孙悟空叹道:“可我却觉得有些无趣,所谓佛也不过如此,曾经我渴望权利风光与热闹,因此我才会上天庭求官,可是如今万众瞩目,我却觉得意兴阑珊。”
猪八戒笑道:“那是师兄你成熟了。”
“也许只是被命运打败了吧。”孙悟空最后叹道。
···
大雁塔外人山人海,足有数万佛教弟子来到了长安,那些心向佛门或者单纯的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
谁不知道唐僧是太宗御弟,更是奉观世音之名去西天取经,另外据说唐僧已经证得佛陀之位。
唐僧便是行走在人间的佛,众佛教弟子怎能不前来朝圣。
而且据说唐僧已经带回佛教真经,真经之中有无穷奥秘可以普度众生,众生都欲得真经一观。
“当!”
大雁塔上的钟声被敲响,喧闹的人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有资格进入高塔的高僧井然有序的进入塔内,其他的只敢在塔外等着。
六耳高高在上,白龙马四人伺候在侧。
六耳坐下有金莲放出万道金光,六耳周身佛光不绝,更有无尽梵唱在大雁塔内响起。
六耳所在便似是佛门极乐,众僧进来后都毕恭毕敬的对着六耳行礼。
六耳示意自己的弟子取出一本佛经,佛经飘在空中,经书自动翻页,众僧目不转睛的看着经书。
六耳道:“佛法高深非凡俗能悟,真经在此能够参悟到几分便全看你们的悟性了。”
孙悟空等人不解的看着六耳,这经书他们都极为熟悉,因为这便是掉在河里后被晒干的空白经书,而真的经书六耳手中也有。
一堆空白经书能悟到什么,可是让孙悟空等人大惊的是众僧人竟然看的煞有其事。
许久之后,一僧大声道:“我悟了,佛心如纸,净白无暇,唯有佛心澈彻,方能窥见极乐自在。”
“我也悟了,我分明看到佛在书中,佛在劝我勤学不倦,佛在万卷经书中,也在木鱼香火里。”
“悟了,我也悟了,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锦绣,西行十万里便可成佛,佛,在路上。”
“胡说,佛经明明说的是佛在红尘六欲外,唯有摒弃这些,方能成佛。”
“不对,佛说的是佛心一动,可容万物,佛念一起,当渡苍生,渡尽苍生才能成佛。”
···
接二连三的有僧人说自己悟了,没有谁敢说这是一堆白纸,因为六耳是行走在人间的佛,西行路更是观世音菩萨一手操办的,走了十万八千里,谁能相信唐僧带回的只是一堆白纸。
众僧只觉得自己看到了许许多多,虽有些僧人觉得自己只看到了白纸,但却都觉得只是因为自己心中一片空白,这些僧人不由的反思:看来自己对佛法的研究还不够,回去还得勤修佛法,早日悟到佛法的真谛。
不是有句话叫: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心中无物,自是空白。
于是众僧一致觉得六耳带回来的经书便是佛教真经。
………………………………
第366章 牝鸡司晨
“汝等看这真经悟到了多少?”六耳开口问道。
“佛陀慈悲,让我等有缘能看此宝经,我等虽然愚昧,但是心中却皆有所悟。”众僧人答道,众僧一脸感激,似乎他们从一片空白中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体悟到了超脱的奥秘,有几个年老的僧人甚至激动的热泪盈眶。
在他们眼中这空白的经书便是佛经的无上经典。
六耳点头道:“佛说普度众生,你等既然皆有所悟便去塔外传法,以渡亿万众生。”
“佛陀真有大慈悲,佛陀此念便是苍生之福,还请佛陀放心,贫僧等这便去为众生传法。”
众僧人鱼贯走出大雁塔,比起来时,他们的头抬得更高了,腰也挺得更直了。
这时大雁塔顶也放出无尽佛光,在那佛光中有六耳的虚影,光映天地,佛光普照,于是长安城中的信众更加虔诚了。
众僧来到塔外,众僧席地而坐传授所谓的佛经。
看着这一切孙悟空等人都觉得无比荒谬,孙悟空忍不住问道:“师父,为什么会这样?”
那不过是一卷空白经书啊!
六耳开口道:“凡俗亿万众生所喜,不过是伟光正大,至于真的大道真理又有几人能够悟到。见我宝相庄严,想那观世音菩萨的威仪,他们便会相信我所说的,便是长安城中的民众所爱的不过也是金光夺目,气势恢宏。”
“至于我取回来的佛经的内容反倒成了其次,另外即便是给他们真的佛经,让他们皓首穷经,一辈子埋在佛典之中,他们悟得的经书真的就能救天下?”
六耳笑问道:“你们可曾想过,众生拜佛,是因为心中真的认可佛,还是因为畏惧来世,害怕坠入地狱。”
“众生拜佛,是信佛还是有求与佛?”
···
皇宫之中,武则天也正看着那大雁塔。
“据说圣僧今日在塔里讲法。”武则天问道。
“是的陛下,据说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去围观去了。”有人回答道。
“看来圣僧之名,实在是非同小可,只是那唐僧是太宗御弟?”武则天又问道。
这些问题武则天其实都知道答案,但是她还是会忍不住的问,顿了片刻武则天又问身边近侍:“既是太宗御弟,他可会心向李唐?”
这问题实在不好回答,要知道为了龙椅,纵是亲生骨肉武则天也下得了手。
不过这近侍倒是机灵,他开口道:“出家人心中只有佛祖,想来并无太多兄弟情谊。”
武则天满意的道:“那便传旨让圣僧进宫,朕要见他一见。”
···
六耳被人引入宫中,那领头太监极为客气,说起来大雁塔讲法时六耳一字未讲,但是众人却觉得六耳越加高深莫测,六耳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又高了许多。
那些僧人讲法的功劳也全被归于六耳,而且那些僧人还没有半点意见。
“圣僧,前面便是御书房了,陛下一般只在这里接见重要的臣子,可见陛下对圣僧的看重,陛下不希望有人打扰,所以我只能送圣僧到这里了。”那太监对六耳说话时一直半弯着腰,他竟然没有直面六耳的勇气。
在六耳推门进入御书房之前,那太监终于忍不住问道:“圣僧,像我这样残缺的人死后也能入那灵山胜境嘛?”
“能的,”六耳答道:“佛前无恶人。”
是的,魔都能成佛,更何况是人,只是六耳没说的是灵山好入,极乐难得,世间哪来极乐。
···
御书房里,武则天正穿着便装,虽已过了豆蔻芳华的年龄,但是女皇看起来仍十分美艳。
只是女皇却面有愁容,等六耳进来后女皇笑道:“圣僧请坐,本来早就该面见圣僧,只是国事繁忙,朕今日才得了空闲,还望圣僧赎罪。”
六耳行礼道:“见过陛下,陛下为一国之主,为国事操劳实是天下臣民之福,贫僧不过是一化外之人,能得陛下接见已经是莫大的福分。”
武则天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以女子之身登基,世间不知有多少男儿不服,如今六耳见了他不仅主动行礼,说话也十分客气,一点也看不出来六耳是名动天下的圣僧。
武则天这时的语气亲近了些,武则天开口问道:“万里西行路,走起来想必十分不易,我今日也有闲暇,圣僧不妨与我说道说道。”
武则天已经不再称朕了,六耳笑道:“陛下既然有心,我自当为陛下讲解一二。”
六耳开口,娓娓道来,不过武则天看似听得认真,她似乎身临其境,脸上表情也时而紧张,时而担忧,但是却瞒不过六耳,六耳知道武则天不过是在配合六耳讲故事罢了,所谓的西行,她一点也不关心。
讲了一会六耳也低头喝茶,这时武则天才道:“只是可惜太宗未能亲眼看见圣僧归来,太宗临终前还恋恋不忘圣僧,可叹岁月无情,人力难救。”
武则天眼角有泪,似是对李世民的逝世感到无比悲伤。
六耳笑道:“生死有命,这是太宗的宿命,太宗不在,但是陛下仍在,一路行来,国富民安,陛下实乃千古明君,太宗在地下势必也会感到欣慰。”
李世民要真的泉下有知,怕是会恨不得爬起来砍了武则天,但六耳和唐太宗又没什么交情,如今是武则天为君,六耳自愿意顺着武则天说话。
武则天大笑道:“圣僧果是个妙人,只是我最近听闻一件奇事,一位农夫家里的母鸡每天早起打鸣,实在是奇哉怪哉,有人说这是牝鸡司晨,不知道圣僧如何看这件事?”
“天下只有那一只母鸡打鸣?”六耳问道。
“只有那一只。”武则天看着六耳道。
六耳不容置疑的道:“那么说明那只母鸡前世一定是天下群鸡的领袖,哪怕转世之后也不忘前世之责,这母鸡实在是贵不可言。”
武则天笑道:“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六耳道。
“圣僧实在是有德高僧,可愿做我大周国师?”武则天问道。
六耳点头:“固所愿而,不敢辞也!”
………………………………
第367章 全力相助
“师父被封为国师,师父在这长安也算安定下来了。”一茶楼上孙悟空如是道。
猪八戒和沙僧都点了点头,这时孙悟空犹豫了下问道:“你们有没觉得女儿国后师父其实有些变化。”
“你我不也变了很多,”猪八戒笑道:“我们只需记住他是我们的师父便是了。”
“师弟说的在理,”孙悟空点了点头道:“我总得回花果山去看看,你们以后有事也可以去花果山寻我,另外八戒你可是打算回天庭?”
猪八戒叹道:“天河水军已经有了新的元帅,再说我既受佛门册封,天宫哪还有我的位置。”
“那不如和我回花果山如何?”孙悟空问道。
猪八戒摇头:“我也有一些事要去处理,比如去见某个人。”
“那沙师弟你有何打算?”孙悟空又问道。
沙僧笑道:“我倒是要去天宫转转,琉璃盏已经补齐,我前罪已赎,当再见陛下和娘娘。”
沙僧还想再归天庭,猪八戒本想劝说两句,但最终猪八戒还是没有开口,毕竟这是沙僧多年的执念。
最后见众人把目光投向自己,李渔笑道:“我就先留在长安。”
“好,”孙悟空这个大师兄举杯道:“那就以茶代酒,从此山高水长,天涯再会。”
“天涯再会。”众人一饮而尽,虽是淡茶却似也有别样滋味。
···
“师父,三位师兄都离开了。”李渔轻声道。
六耳点了点头,六耳看着李渔:“你为何不走?”
“截教便是我的家,能跟着师父是我的福缘,只是为何师父不留下那几位师兄,跟着师父其实有助于修炼,他们未来的路也许能走得更顺畅些。”李渔问道。
六耳笑道:“舍不得他们了?按我本意我愿他们从此再不归来,但既入了佛门,他们哪里还能回到过去,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你们还会再聚的。”
···
自从被封为国师后,六耳的地位越发崇高,世间信佛的也多了不少。
六耳在大雁塔上暂歇,大雁塔便成了佛道圣地,每日朝圣拜佛者络绎不绝。
众生却似乎从未想过六耳并未真的开口讲过经,六耳也未曾说过什么佛法真理。
但是众生却似乎遗忘了这点,他们只知道唐僧是佛,既然是佛,拜了总是无错。
而且万里西行,人、妖、兽、仙皆得造化,一介凡人也能成佛,这似乎为芸芸众生指明了方向,似乎只要心诚便可成佛。
这看起来比起信道要容易不少,于是佛教日渐兴盛。
这一日六耳正在塔中静坐,一僧人前来行礼道:“圣僧,陛下有请。”
六耳点了点头,随后走出大雁塔,塔外早已有马车在候着,还是上次那个太监带着。
如今六耳来皇宫的次数不少,宫门口无人拦阻,甚至连检查都省了,还是在御书房,武则天亲自在门外相迎。
“国师辛苦了,今日召国师前来是有一事相询。”武则天开门见山的道:“岁月无情,但国师却一直都是少年,不知可能教我?”
六耳笑道:“不难,只是世间从无两全,只要陛下愿舍红尘富贵,我愿赐陛下不老容颜。”
虽是女皇,但也是女子,武则天自是无比在乎外貌,但是对于凡尘权位武则天又是万分不舍,为了那把龙椅,武则天舍弃了太多太多,也死了太多人了,如今她如何能放弃。
“难道别无他法?”武则天不死心的问道。
“世上可有长生不老的君王?”六耳反问道。
武则天沉默了,片刻之后武则天问道:“我欲学佛,不知圣僧可能教我?”
“不难,多念阿弥陀佛便可,诵得十万遍,死后入极乐。”
武则天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六耳,竟然这么简单,六耳解释道:“成佛,本就不难。”
“那圣僧看我可成得了佛。”武则天不由的问道。
“不能。”六耳道。
武则天大失所望,六耳却又道:“陛下可做一女菩萨。”
武则天笑道:“国师此言大善,观世音菩萨不也是一女子,可见世间不少女子都能胜过男儿。”
六耳点头道:“所以这人王之位由陛下来坐最是恰当不过。”
武则天满意的道:“国师也不能一直大雁塔中歇息,吾愿为国师修寺,不知国师意下如何。”
六耳敢肯定今日过后,武则天定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御书房里的对话,女子为人王,世间多有不服,可要是坐在龙椅上的一位女菩萨呢,就为了这武则天也要大力扶持六耳。
六耳的地位越高,佛教越盛,她的地位也就越发稳固。
所以武则天要修庙六耳也不拒绝,六耳开口道:“陛下有此心实是我教之福,西方有大雷音寺,便修一小雷音寺吧。”
“善,稍后孤便明发诏令,招天下能工巧匠进京,只是可惜如今春寒料峭,我欲与国师同游上苑,可那上苑之中百花凋零,无花可看。”
武则天看着六耳道:“据说国师已经成佛,不知佛陀可能号令四时,让那园中百花明日盛开。”
六耳知道这是武则天最后的试探,果然能以女子之身做人王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