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纪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药放在床头矮桌上,等唐歌自己坐起来。
师徒二人相望,尽是陌生感。
唐歌有原主的记忆,但是费长青对她来说,真的是一个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人,可这一次她的任务是要嫁给这个人,唐歌觉得麻烦不是一点点。身为一个连凡人的情绪都是现学现卖的前神职人
员,唐歌的恋爱经验为零。被撩她都可能不知道,何况主动撩人?
费长青不知道小徒弟的芯子换了一个,只觉得小徒弟看他的眼神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的小徒弟看他的眼神,费长青自动理解为晚辈对长辈的孺慕之情,从没往男女情爱之事上想。现在唐歌的眼神,让他陌生得紧。
师徒二人各有想法,要不是费长青惦记着药凉了,都没发现,两人之前足足对视一盏茶的功夫。
“小歌,再不喝药真的凉了。”
八月的天,白日里有些热,到了伴晚,凉风习习,一碗药从出炉子到盛出来,一盏茶的功夫足够热度散了。
唐歌接收了这具身体,发现这具身体因为自杀失血过多的原因,虚弱得很。唐歌可不像原主,会作践自己的身体。任务她还没想好怎么办,但是现在寄居的身体必须得养好了。费长青端来的药里面有大补之物,唐歌接过费长青送来的药,就想一口干。考虑到原主不爱喝药的性子,唐歌故意看着药碗面露难色。
之前唐歌带来的陌生感让费长青心中生出的不安,因为唐歌的拒绝喝药,终于让费长青吊起来的一颗心找到了熟悉感,得以放下。
“小歌听话,快喝药,喝了药身体才会痊愈。”
唐歌嘴张了张,没挤出一个字。她想说点什么来着,可是心思总忍不住往任务上飘,对着费长青这张脸就说不出话来。
好在,做足了扭捏态,唐歌觉得火候差不多了,端起药喝了个底朝天。
唐歌这具身体有十五岁,在这个时代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让唐歌庆幸的是,这个时代虽然有师徒如父子/父女的说法,也有基本的男女大防,但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相处并没有那么死板。不然,以费长青的性子,肯定不会出入女弟子的闺房。毕竟女子闺誉的坏了,是一辈子的事。
唐歌喝完药,费长青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好好的小徒弟突然变得和陌生人一样,费长青觉得棘手。如果小徒弟还小,抱着哄一哄不是问题,可小徒弟已经十五岁,是大姑娘,再过两年都能嫁人了。用哄小孩子的方式不合适。
费长青煎药的时候,就在思考小徒弟无故自杀这件事。虎着脸训斥不行,小徒弟不是粗糙的男孩子,骂一骂,凑一顿就好。女孩子心思婉转,他要讲道理,方式不能错了。
费长青打好了腹稿,才端了药进门,结果师徒相看两疏离,差点叫费长青忘了初衷。
现在见小徒弟喝了药,费长青清了清嗓子。
“小歌,你这孩子到底钻了什么死胡同,非得寻死。这次如果不是师父发现及时,你的命可就保不住了。生命何其宝贵,纵使有天大的难题,也不可拿生命当儿戏。”
唐歌早料到会被说教。身为原主的师父,徒弟无故寻死,做师父的肯定要训诫一番。费长青的做法无可厚非,唐歌赞同费长青的说法,却不能点头附和。好不容易费长青开了这个头,唐歌不说点什么,太浪费一次机会。
“师父,我喜欢上一个人,可是我终其一生都无法和他在一起。不能满愿,我宁愿死。”
唐歌说话时,双目直视费长青。因为自杀这事不是唐歌做的,她说起话来,没有半点心理包袱。原主为了费长青不惜自杀也要满愿,唐歌觉得她很有必要让当事人了解这件事情。
费长青第一次从唐歌身上感受到咄咄逼人的气势,不由得一怔。唐歌的理直气壮,竟有那么一瞬间让费长青无话可说。求而不得确实是人生一大苦,但是要因为求而不得就寻死,这种想法太偏激。费长青无法想象,一向乖巧听话的小徒弟竟因男女之情生出轻生的念头。
是他平日疏忽了对小徒弟的教导,不然小徒弟怎会因为一个男子就闹得要死要活的地步。那人是谁,费长青不着急找。当务之急是想个法子,彻底断了小徒弟轻生的念头。看小徒弟一脸无惧的模样,费长青觉得,寻常法子根本无法拉回钻牛角尖的小徒弟。
“小歌,你还小,以后遇到的事会有很多,可不能像今日一样不顺意就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你且记着师父的话,人死了就一了百了,但是活着就有无限希望。”
“活着一定会有希望吗?”唐歌双眼发亮。
费长青总觉得小徒弟曲解他话里的意思,但是小徒弟脸上没了之前的颓败,费长青知道他的劝说生效了,迟疑地点了点头。
师徒第一次交谈后,唐歌开始了养伤生涯,期间她默默观察费长青的一举一动,争取知己知彼。唐歌养伤期间,费长青每日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在原主的记忆里,费长青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忙过。
唐歌觉得费长青不对劲,很快她就知道费长青有什么打算。
………………………………
第41章 跨时空师徒恋(三)
唐歌伤好之后,费长青带着唐歌出远门了。
此行目的地是距离现居地有千里之遥的中州城。五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两个月后在中州城举行。
当费长青脸上带着少有的激动和唐歌说起他们要去参加武林大会时,唐歌一琢磨,就看穿了费长青的真正打算。
费长青一向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突然想起带唐歌参加武林大会,绝对不是想在武林大会上出一把风头,而是武林大会上人多,人多就容易遇上年轻少年郎。
少男少女相遇,万一看对眼?
唐歌既然在这里遇到了让她为情所困的人,那么费长青带她离开,等于隔绝了继续深陷的可能。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去中州城之事属于一举多得,除了能带唐歌散心,让她不执著于男女情爱一事,还有可能顺便解决唐歌的终身大事的问题。这一切成立的前提是,师父不是原主的心上人,唐歌的任务对象不是费长青。
唐歌毫无意外地跟随师父费长青跋山涉水到了中州城。
费长青出身江湖,本事不小,因为前几年以一己之力端了雪峰寨的强盗窝,名声初次传遍了江湖。接下来几年中,费长青几次解决了让朝廷和江湖中人人头疼的恶匪问题,不但拿到了朝廷的悬赏,高强的本事也被江湖中人所佩服。
须知,无论在哪个时代,拳头硬实力强悍的人,总容易让人信服,引人跟随,尤其是费长青今年不过二十五岁,这般年纪在江湖上,算得上年少有为。
在原主的记忆里,将费长青的名头放出去,很多人都要给他三分薄面。这不,到了中州城以后,费长青带着唐歌直接住进中州第一庄,天茗庄。
费长青一改往日高冷形象,主动向天茗庄投拜帖,天茗庄的庄主自觉受到了费长青非同一般的重视,大手一挥,给师徒两人安排了一个带小花园的**院子,和招待普通宾客的厢房不是一个等级的。
入庄第一天,唐歌除了随费长青拜见天茗庄庄主后,就留在院子里休息。长途跋涉,对于没有内力的唐歌来说,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唐歌想不明白费长青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没有教导原主习武。
之后费长青出院和天茗庄庄主以及庄上年轻弟子进行武学交流。晚上回来后,脸上不觉带了一丝笑容。唐歌看得出费长青的心情很好,大概是遇到了合眼的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费长青不再放任唐歌一个人留在小院中,转而带着唐歌去天茗庄年轻一辈弟子练武的地方,意在为小徒弟牵线搭桥。
唐歌志不在此,费长青这番媚眼注定抛给瞎子看。
同样,费长青这番举动也让唐歌明白,在费长青眼里,是真的将唐歌当成晚辈看待的。如果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和她的任务背道而驰,情况并不乐观。
唐歌需要一个契机,改变费长青对她的固有印象。至少要让费长青知道,她不再是以前那个费长青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听话小徒弟。
唐歌决定,改变就从阻止费长青和白若娟在一起开始。
白若娟的出现成了压垮原主的最后一根稻草,唐歌初接任务之时,也觉得这个问题麻烦。唐歌和费长青相处了差不多两个月,发现白若娟时不时找机会往费长青跟前凑,求偶信号十分强烈。唯一能让唐歌稍微安心的是,费长青对白若娟仅仅有好感而已。
同为女人,白若娟每次见唐歌时,碍于费长青的面子,总会和和气气说话,但是从女性的第六感判断,白若娟忌惮唐歌这个被费长青一手养大的女弟子。
给唐歌相亲一事,费长青就是得了白若娟的提点。这是唐歌和费长青的一次对话中,旁敲侧击出来的。此次中州城之行,白若娟虽然没有与师徒二人同行,却在师徒二人出发后第二天不紧不慢地跟上来。师徒两人昨天刚到中州城,住进天茗庄,唐歌今天就在演武场见到了白若娟。可见白若娟追郎追得紧。
从原主的记忆可知,费长青前世这个妻子不是省油的灯,第二世嫁给费长青,所用手段非同寻常。前有愚师固守成规不开窍,后有狼妻追得紧,唐歌再不做点什么,任务只有失败的份。
“费大哥,小歌,好久不见。我还在想,你们师徒二人走得匆匆,到底去了哪里,原来是到中州城参加武林大会。”看见费长青后,白若娟眼睛一亮,当即从人群中走过来。
人如其名,白若娟容貌娟秀,虽不是江湖中一等一的美人,也是让人见了眼前一亮的俏佳人。唐歌见到白若娟时,白若娟的身边围了好几个年轻子弟,正与她说笑。这会儿白若娟主动找上门,
亲切地与她师徒二人打招呼,以原主的性子,即便难受,也会碍于费长青的脸面与白若娟笑着周旋,唐歌不会。
“白姑娘,我和你一点也不熟,你不用叫得这般亲热,让人误会。如果不是我师父,想必你也不
愿意和我黄毛丫头打招呼。”
既然决定要从白若娟和费长青的关系下手,唐歌就不会做两面三刀的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容易让费长青反感。她就是要直白的告诉费长青,她不喜欢白若娟。
这两个月来,唐歌和费长青的关系一直不冷不淡,费长青也觉得小徒弟可能进入反叛期,做事开口前,都会斟酌一二。现在唐歌表现出来的讯号这么明显,费长青不瞎不聋,自然能听出来。
在费长青的心里,小徒弟是他一手养大的,是亲人,白若娟是外人,亲疏有别,费长青心里自有一本债。今天白若娟上前打招呼,被唐歌当场打脸,是他们失礼在前,错在他们。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小徒弟犯了错,是他这个做师父的没教好,费长青自觉赔礼。
“白姑娘,小歌年纪小性子直,刚才的话白姑娘别放在心上。”
白若娟恨唐歌当众甩她面子,点破她的心思,却不想在费长青面前失态,只想着等她嫁给费长青后,一定叫这死丫头好看。
………………………………
第42章 跨时空师徒恋(四)
“我怎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唐姑娘,想来是我与唐姑娘有一段时间没见面,唐姑娘与我生疏了。之前听费大哥说,唐姑娘病了一段时间,此次来中州城路途遥远,唐姑娘一定是赶路辛苦了,没休息好。”
费长青既然把唐歌当小孩子看,白若娟自然得顺着费长青的话说得下去。小孩子嘛,性情多变很正常,有一段时间没见面,容易与人生疏。白若娟又说唐歌之前病了,赶路辛苦心情不好可以理解。表面看来,白若娟的话挑不出毛病,可是唐歌真的像费长青和白若娟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小孩子?
唐歌年满十五,不是真的小孩子。唐歌是费长青的徒弟,费长青把唐歌当孩子看,其他人可不会。唐歌这个年纪,若是贫苦人家的闺女,嫁得早的已经做了娘。
白若娟对唐歌越包容,别人只会觉得唐歌不懂礼,性子古怪。
对于白若娟暗暗捅她刀子的行为,唐歌怎会忍气吞声?
“白姑娘说的话好奇怪,我与白姑娘本来就是点头之交,关系真没到可以直呼其名的份上。我说
话不好听,但说的都是大实话,怎么到了白姑娘的嘴里,就成了我小孩子不懂事,几天不见面就不理人呢?”
唐歌说话粗暴直接,白若娟讽刺她一把年纪还跟孩子一样不懂事,性格乖张,唐歌哪里会乐意。最最重要的是,白若娟的这番说法,让费长青很满意,这是唐歌不愿意见到的。不将白若娟的说法搅和了,还提什么完成任务。
“人与人之间讲究眼缘,这事没办法强求。我与白姑娘因为师父见过几次,勉强算一个点头之交,师父我没说错吧。”唐歌说话时,没忘了站在一旁的费长青。其他人听不听不要紧,她的主要目标在费长青。
“方才说那话,我是真的觉得很奇怪才问的。现在我知道了,原来白姑娘是想像师父一样,把我当小孩子。”
说到后面,唐歌看白若娟的眼神带上了三分审视。唐歌就差将白若娟想嫁给她师父的心思直白说出来。不直接点明,但是别人要怎么想,不在唐歌可控范围之内。她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白若娟想做唐歌的师娘,但是她不喜欢白若娟,不愿意有这样一个师娘。
听了唐歌的话,白若娟一口银牙差点咬碎了。
唐歌这么说,岂不在说她刚才为了倒追费长青,故意讨好唐歌,唐歌还不领情?真是将脸送上门,叫人当众扇了一耳刮子。白若娟面上不显,心里却气得牙痒痒的。要不是碍着众人在场,她
绝对要叫唐歌知道,话不能乱说。尤其在没有自保能力的情况下。
“我与唐姑娘师父同辈,唐姑娘在我眼里可不是孩子一样。”白若娟脸上带着笑容,细看她的表情,就能发现笑里多少有些勉强。
“白姑娘这么大了呀,怎么还不嫁人呢?我师父说,这次带我来中州城,主要是让我不要将眼睛总盯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师父说了,外面很大,有很多新奇事,还有很多好看的儿郎,我要遇上喜欢的男子,就娶回家。”
唐歌知道见好就收,见白若娟变了脸,赶紧转移话题。得理不饶人容易给人不良印象。白若娟想学费长青要将她当孩子,她就讽刺白若娟一把年纪还嫁不出去,不怕气不死她。讽刺完白若娟,唐歌没忘记说两句好听的安抚费长青,做一个某方面听师傅话的孩子。
江湖儿女,都是快意恩仇之辈,唐歌这种说话不会转弯的人,初见时可能不会给人好印象,但绝对会比说话扭扭捏捏,善于谋算背后使阴招的人容易获取人们的好感。
不说别人,只看费长青,唐歌就知道,她后面的话说对了。尤其是,她那番要将看对眼的儿郎娶回去的豪言壮语,很让费长青宽慰。
因为有后面的话垫底,唐歌成功扭转了一开始给人留下的不懂礼数,桀骜不驯的印象。众人心道,费长青这个小徒弟,脾性直归直,倒也不失天真浪漫。另一个当事人白若娟,被唐歌再三点破她想追费长青的心思,加以讽刺后脸色并不好。一些初见白若娟起了点点心思的人,经此事后将心思就此搁下。白若娟虽美,还有比她更美的女人。
之后两天,天茗庄因为操办本次武林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天茗庄。江湖鱼龙混杂,虽然天茗庄邀请的都是武林正派,但是来的人多了,谁知道会不会有宵小混进来。唐歌不会武功,费长青为了确保小徒弟安全,特意叮嘱唐歌不要随意出门。
因为有两天前的事情发生,唐歌的名声不可避免被传扬开来。江湖儿女虽说豪放,但唐歌一个女孩子扬言要将看上眼的儿郎娶回家的说辞,还是让好事之人起了好奇心,想看一看放出这般豪言壮语的小姑娘到底长什么样。
当天清晨,费长青出门后,小院里摸进来一个人。
唐歌揉着眼睛起床,刚推开窗子,一个小石子打到她脑门上,留下一个红色的印子。
“谁?”唐歌的第一反应不是关窗,进入任务后,唐歌融合了原主的记忆,知道这个时代的江湖人,都有一手飞天功夫。唐歌没有内力,不会武功,如果旁人有心对付她,不会投来一个小石子。这种不痛不痒的投石问路,倒像恶作剧。
唐歌的仇人,目前为止有且只有白若娟一人,白若娟忙着在费长青面前刷好感,根本懒得对付她,一旦下定决心对付她,绝对不是用石头扔她脑门这么简单。这一次来的人,肯定是无聊至极,找她玩的人。
回答唐歌的是另一枚石头,这一次没有落到唐歌脑门上,因为唐歌做好了准备,被她躲闪过去,石头掉到窗台上。
“鬼鬼祟祟的,哪里像前辈高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无名宵小。”唐歌语气极为轻蔑,确定对方有心逗弄她,唐歌说起话来全没了客气。横竖,她现在别人眼里就是个脾气直,不会说话的小丫头。
回答唐歌的仍是一枚石头,仿佛为了证明来人武功高深,小石子击穿窗棱,落在唐歌面前。唐歌将院里扫了一眼,没见着人,猛地用力将窗户一关。一回头,就见一个留三缕胡须的白发单瘦老头倒挂在房梁上,半眯着眼看着她。
………………………………
第43章 跨时空师徒恋(五)
“小丫头好大的胆子,不怕爷爷掳你出去卖了?”
三缕须老头一个倒空翻,轻轻松松从房梁上跳下来,稳稳落在地上,站在唐歌面前。
之前打在她身上的石头是从外面飞进来的,房门一直关着,唐歌没听到门响,心道这老头什么时候跑到她房间里来的?
唐歌表现得无所谓,内心升起了极大的警惕。
费长青不在,她没有半点武功,万一来的这个老头临时起了别的心思,将她掳走,她连哭的地方都没有。江湖多怪人,唐歌不确定找上门的这个老头是不是一会儿一个想法的人。
“前辈会吗?这里可是天茗庄。我承认前辈武功高强,可是想要悄无声息带走我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会很麻烦的吧。前辈不像没事找事干的人。”
三缕须老头摸了一把下巴上的胡须,嘿嘿两声问道:“小丫头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
唐歌走两步,坐在圆桌前,倒了两杯水,一杯往前推到三缕须老头面前,一杯自己喝。
“我和前辈又不熟,哪里知道前辈是什么样的人。刚才我胡说的,蒙对了是我运气好。”
三缕须老头拍腿哈哈大笑,跳到圆凳上蹲着,神态动作像极了山里活跃的猴子。
看三缕须老头的反应,唐歌心知她的话合三缕须老头的胃口。从三缕须老头登门的方式来看,唐歌猜测老头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讲规矩的人也不会贸贸然上门,用的还是投石问路这种小把戏。唐歌不会武功,三缕须老头用石头砸她的额头,有欺负后辈的嫌疑,可是三缕须老头进来后,完全无视了之前的种种,可见与此人说话,不能用寻常的方式。
“费长青那个满嘴侠义的无趣小儿竟然养出个有意思的小丫头,好玩,真好玩。”三缕须老头两指夹起茶杯,往嘴里一倒,喝完一杯茶,拿起茶壶又倒了一杯,连喝五杯后才停手。
“前辈喝了我五杯茶。”唐歌张开五指,在三缕须老头面前晃了晃。
“爷爷不白喝小丫头的茶,送你一场因缘。”三缕须老头脸上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看得唐歌心中警铃大作。
“先说好了,难看的不要,花心的不要,蠢笨的不要,无趣的不要,古怪的不要,大龄的不要,年幼的不要,没钱的不要,成过亲的不要,不靠谱的不要,武功低微的不要,不听我话的不要,
前辈这样的也・・・・・・”
“小丫头哪里来的这么多要求,小心太刁钻没人要。”三缕须老头头一次碰到像唐歌这种敢向他提要求,且要求万般挑剔的黄毛丫头。明明没有半点武功,面对他这等前辈高人,小丫头哪里来的底气和他谈条件。难道他闭关两年,江湖风气大变?
唐歌可不会管三缕须老头怎么个纳闷法,她一心只想将人糊弄走,好脱身。今天费长青回来后,她一定要告三缕须老头一状,至少要让费长青明白,天茗庄的小院拦不住本事高强的人,他将她一个人留在小院里,很有可能回来后,她就被人掳走了。
“前辈既然送我一场良缘,难道不该让我满意?莫不是我这点小小要求,前辈办不到?我师父可说了,满江湖少年郎任我挑,只要我看中的,一定给我娶回去。我知道,不可能人人都像我师父这样纵容我,可这事是前辈主动找上我的,我就提了几个小要求,前辈居然说我刁钻。前辈资源不够找不到就算了,诋毁我干嘛?房间里只有我和前辈两人不假,但是满天神佛可都听着前辈说过的话,前辈可不能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