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纪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有了昨天那一场戏。
两个儿媳妇吵架的□□--五斤肉,四斤被唐歌制成了肉干,还有一斤腌制好了放在盆子里。这一斤是唐歌预留下来,给大儿子的。
唐歌找小儿媳妇外出干活的时间,叫来大儿子,将腌制好的一斤肉塞到大儿子手中。
”昨天你兴兄弟给我捎来五斤肉,这一斤你拿回家去吃,不要让蔡妹子知道。”蔡妹子是小儿媳妇到名字,唐歌说起这个名字,一脸嫌恶。
大儿子接过唐歌递来的肉,嗯了一声,说了句要没其他事就走的话,转身出门。大儿子拿着肉从唐歌的小破屋里出来,这一幕被小儿子放假在家的第二个儿子看到了,转背告诉了他的妈妈。
当天中午,小儿媳妇怒气冲冲跑到唐歌的小破屋里指着唐歌的鼻子大骂唐歌老不死的,吃里扒外的老东西,活了七十多怎么还不死。言语粗暴,叉腰怒目,就差动手了。
唐歌不和小儿媳妇吵,炒起烧火棍,往小儿媳妇身上抽。手臂粗的烧火棍锤在小儿媳妇身上,唐歌下手又重,专挑小儿媳妇软肉部位打,挨了两棍子的小儿媳妇痛得哇哇大叫,冲过来就要夺唐歌手上的烧火棍,嘴里骂骂咧咧的,眼睛里冒着熊熊怒火,恨不得一巴掌下去,将唐歌拍死了。
唐歌身体灵活,小儿媳妇虚胖,哪里是唐歌的对手,兼之唐歌体内灵力充沛,随手画一道线符,往小儿媳妇脚上一系,小儿媳妇被绊倒在地。半晌没爬起来。唐歌瞅准机会,又重重敲了小儿媳妇几棍子。
小儿媳妇在唐歌的小破屋里吃了大亏,恨不得将唐歌生吞活剥了,只是忌讳突然变强悍的唐歌,刚刚被烧火棍打得太痛,不敢再动手。忍痛从地上爬起来,恨恨出了门。
小儿媳妇闹了一场,捞了一身伤离开后,隔壁屋里,小儿媳妇咒骂小儿子的声音传来。唐歌耳力极好,小儿媳妇大嗓门又不知收敛,说话的内容唐歌听得一清二楚。
小儿媳妇给了小儿子两个选择,赶走唐歌,或者她回娘家,夫妻散了。
唐歌冷笑一声,不屑小儿子给小儿媳妇下跪的举动。亲娘被恶妇欺辱,他不管不顾也就罢了,居然为了留下恶妇,下跪求情,原主生了这种儿子,还不如不生。
唐歌闹这一场就没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小儿子和小儿媳妇过来小破屋时,她眼皮都没抬一下。小儿子开口叫了一声妈,嘴张了张,眼巴巴地瞅着唐歌,一脸为难。
唐歌没有正眼看小儿子和小儿媳妇,眼角余光却将两人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小儿媳妇在小儿子不说话后,往小儿子腰间狠掐了一把,小儿子吃痛,看了看媳妇和老娘,开口说道:”妈,你怎么能打蔡妹子呢?现在蔡妹子因为你不想和我过下去。”
小儿子说到这里,见唐歌没有半点反应,心里也不舒服了。他家穷,他的手又有残疾,娶个媳妇不容易,他老娘怎么就这么不懂事,要打他媳妇,说她几句掉不了肉,听着就是。
”蔡妹子说了,她也不要你道歉,往后你别在她跟前晃眼就行。”
小儿子说完这句话,唐歌忽然抬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看向小儿子,小儿子有种被唐歌透过外表,看穿内心的局促感。
”你这是要我死在外面吗?这小破屋是你爸留给我的,没沾你一分力。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为了个恶婆娘想让亲娘走,我白养你了。”
唐歌气得全身颤抖,握紧了手中的烧火棍。小儿媳妇忌讳那根烧火棍,往小儿子身后挪了挪。
”就是我这个恶婆娘要你这个老不死滚,你不滚,我走。看你儿子要我这个老婆还是要你这个老不死的娘。”
小儿媳妇沉着一张脸,右手掐在小儿子腰上,满眼不耐烦。
小儿子的脸一沉,双膝一软,跪在唐歌面前。
………………………………
第214章 惩治不肖子孙(四)
”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你是要逼死我啊!”唐歌浑浊的双眼中,泪花闪现。
”你忘了你小时候生病,是我连夜抱着你走了十几里山路看医生,医生看不好,我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到处给你求神拜佛,希望菩萨保佑你平安。好不容易把你养活了,你又吃不下饭,我想法子给你做吃的。你个没良心的东西,现在为了个恶婆娘,要赶我走,我生你养你做什么。你爸还在世,非打断你的腿。”
面对唐歌的控诉,小儿子一脸麻木,从他跪下来那一刻开始,事情就没了转圜的余地。小儿子一动不动跪在地上,不说话。小破屋里的空气仿佛沉下来,让人窒息。许久,一声无奈的叹息响起,唐歌疲惫的声音传来。
”你给我磕三个头,咱们娘俩的关系就算到头了。以后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你也不用管我死
在哪里。”
唐歌说完,小儿子重重磕了三个头,站起来。
”出去,我收拾完东西就走,再不会在你们夫妻面前碍眼。”
小儿媳妇还要说什么,被小儿子强硬地拉着出了小破屋。唐歌在小儿子身上第一次看到强硬,却是在做出抛弃亲娘到决定之后,面上满是讽刺。
唐歌的东西从进入任务第一天开始准备,早就收拾好了。
她在等,等大儿子上门。这边的动静闹这么大,大儿子就住在小儿子隔壁,不可能没听到动静。这是她离开前,给出的最后一次机会,就看大儿子怎么选择。
从中午到下午,唐歌等了整整五个小时,没有等来大儿子。小儿子家被原主一手带大的两个孙子不见踪影。唐歌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完,在小破屋里做了最后一顿饭。
饭后,唐歌开始修炼妖修功法,一夜没睡。第二天清晨,唐歌算准时间,在大儿子到达干活的地里后,从那条路上经过。
唐歌背着一个包,放了两身常用衣服,装了一袋子吃的和水。路上有人遇到她,会问一句唐歌,是不是出门走亲戚。这时候,唐歌一脸落寞,只说家里没法住了,也不多说,与邻里乡亲告别。
路过大儿子的田,唐歌没有放缓脚步,其实早在昨夜没等到大儿子,唐歌就明白了一件事,原主这个老太婆早已经被两个儿子抛弃,只是原主一直不相信罢了。唐歌这么做,也是让原主清楚,她的两个儿子早就彻底放弃了她这个娘,原主不该心存奢望。
唐歌的脚步不慢,走山路比平常人要快。刚转过一个山湾,大儿子追了上来。塞给唐歌两百块
钱,没说一句话,转身就走了。
收起钱,唐歌走出大山,离开这片让原主眷恋又痛苦的地方,走向外面的世界。
原主的年纪在这里,做降妖伏魔的事不合适,唐歌一路走来,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鬼怪的气息,尽管乡下供奉着菩萨,庙宇里的菩萨空有金身。
不需要降妖伏魔,唐歌决定从医。原主这个年纪,适合做一个老中医。唐歌有一手极佳的医术,要树立老中医高人一等的形象十分容易。
唐歌的运气不错,刚下山就遇到了一个小孩突发疾病,小孩的妈妈束手无策的时候,唐歌三两下给小孩止住了痛,让小孩的妈妈找来家里常备的去火草药,添删几种煎药给小孩服用后,小孩的病好了。
小孩的妈妈早听说有老中医厉害,没想到自己小孩突发疾病,被唐歌三两下止住痛,一幅药下去病治好了,心里万分庆幸当时没有拒绝唐歌给小孩诊病。确定小孩身体不会反复后,唐歌不肯留下,继续赶路。她这一走,更加肯定了小孩妈妈心中认为唐歌是高人的想法,逢人就说,她家小子生了病,遇上了高人,一副药就给治好的事。唐歌的高人形象从这里开始流传开来,越流越广。
吃多了转基因食物、浸泡了农药果蔬的现代人,进医院已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病小痛,寻常医药可以治愈,一旦得了癌症,只有死路一条。对现代人来说,癌症是死症,于唐歌而言,却不是无法救治的病。以灵力驱逐人体内的癌细胞,配合药物治疗,癌症可以治愈。
唐歌经手的第二个病人,是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唐歌多方观察,选定了救治对象后,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在病人家属面前,用一副药减轻了病患的疼痛,随后花了十天时间,将病人身上的癌细胞逐一祛除,病人身体好转,一个月后,病人再去医院做癌细胞检测,医院发现病人身上致死的癌细胞全没了。
医学奇迹发生在一个濒死病人身上,震惊了当地的医学界。等听到病人家属说,病人的病是被一个白发老中医治好的,医学专家立马跟着病人家属去拜访在病人家的老中医。结果病人和家属回到家里,不见唐歌身影,听家人说,才知道唐歌在他们出门复查不久,就离开了。医学专家没有见到可以治好癌症的老中医,心里很遗憾,唐歌的名声却因此传了出去。
在唐歌治好第五个棘手的病人后,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男人找到了唐歌,请她去京城给他的曾祖父治病。年轻男人见到唐歌时,她穿着从老裁缝那里定做的旗袍,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银色的头发盘成圆髻,用简单的木簪固定,给年轻男人的第一感觉,好像从古韵中走出来的老人。
这一身是唐歌花光了身上的积蓄给自己置办的一身行头。衣服的料子不见得有多好,重在舒服,身上穿的全是手工制品,朴实老旧,穿在唐歌身上却有一种岁月流逝后沉淀下来的古韵。让人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忍不住心生敬意。
出门给人看病,有年纪,有实力,还要有行头。
唐歌这段时间给人治病,选的都不是特别富有的人家,收取的诊金不多。病人病愈后替她将住房的费用付了,再出一千元诊金即可。比起医院里需要的庞大医疗费用,唐歌的诊金不过九牛一毛,重要的是她药到病除,解决了后患,收诊金时,绝不多收一分,在病人家属心中地位被无限拉高。
这样一来,唐歌每到一地,都会被当地人传得神乎其神。不过她要求在治病期间,不能受到旁人的打扰,免去不少麻烦。
会被年轻男人找到,是唐歌默许的,也是目的所在。从年轻男人开的千万豪车,穿的纯手工定制衣服来看,年轻男人的家里非富即贵,也许二者得兼,正是唐歌的最佳选择。
唐歌治病救人,目的不在悬壶济世,而在钱与名。要让原主的两个儿子跪着忏悔,亲情这种被他们兄弟二人抛弃的东西,感动不了他们。能驱使他们的只有钱。
唐歌必须站在被他们仰望的高度。让他们眼看着被他们放弃的老娘拥有他们奋斗一辈子也得不来的钱与名时,对他们不屑一顾。
有多大期望,就会有多大的失望,只有这个时候,原主的两个儿子才会后悔当日所为。
年轻男人为唐歌拉开了车门,唐歌坐上豪车,前往京城。
………………………………
第215章 惩治不肖子孙(五)
豪车停在京城中心地带的一处四合院外,院子外面有卫兵把手。能住在这里的人,必定是权贵。
豪车停在院外,唐歌被年轻男人请进屋。屋内布局典雅,与四合院十分相和。
坐在正堂的是两个老人,年约九十,看气色,老太太身体还算健康,老爷子气短体虚,是她这一次看病的对象。
唐歌气度沉稳,进门后一派自然,身上气韵天成,又是高人名医,黄家老爷子的病要唐歌诊断,即便是在京城里跺一跺脚都要让京城颤三颤的黄家人见了唐歌也是客客气气的。
唐歌不负黄家人所望,只一个照面,就将黄老爷子平时有的症状说了个七七八八。黄老太太往曾孙黄宇的位置看过去,黄宇摇摇头,表示他没有将黄老爷子的具体病状说给唐歌听,黄老太太眼里的笑意更真诚了。
把脉后,唐歌将黄老爷子的全部病症说了出来,连黄老爷子年轻时上战场,受了暗伤,一直没好全,每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就会腰腿疼痛的毛病一个不落全点出来,给了黄家一颗定心丸。
要让病人信服,第一件事,说出病人的病症,然后对症下药。
除了暗伤,黄老爷子因为年轻时受过重伤,骨骼内脏损伤严重,哪怕一直有专门的医生调养,到了晚年,仍然备受病痛折磨。疼痛最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黄老爷子一生硬气,到老了败在一身病痛下。不得不延医吃药。
听说哪里有好医生,都请上门看诊,病痛也减缓过,只是过后,疼痛更甚。黄老爷子想过放弃诊治,只是家里人不同意。曾孙黄宇听说唐歌的名声,要将人请来给黄老爷子看病时,黄老爷子一直不愿意,谁想唐歌只把了脉就说出他所有病史,立刻震住了黄老爷子。
上了年纪的人,特别讨厌冰冷的医学器械,尤其是前段时间与黄老爷子同龄的老人下了手术台没过两个月就死了的事,让黄老爷子愈发排斥医学器械。唐歌也不像其他医生,需要仪器检查,完美的解决了黄老爷子的顾虑。当天,唐歌就给黄老爷子进行穴位治疗。将灵力从穴位灌入,打通黄老爷子体内淤堵的筋脉和血管,开出中药清除疏通后,残留在筋脉血液中的残留物,不过一次诊治,喝了一副药,黄老爷子就感觉全身轻松了许多,不是医药控制延缓疼痛的感觉,二是身体由内而外感到轻松。
这种感觉黄老爷子很多年没有体会到了,身体舒服了,胃口大开,吃晚饭时,黄老爷子多吃了一碗饭。
唐歌的治疗没有像以往给前五个病人治病那样循序渐进,这一次她直接了当,用了三天就将黄老爷子身体里的病痛全部解决,同时用灵力润养黄老爷子受损的骨骼和内脏,让骨骼内脏得到最大的养护。一周之后,黄老爷子出现在往日老友面前,精神充沛,面色红润,再无往日被病痛折磨的苦色。
唐歌迅速治好了黄老爷子顽疾的事,很快在京城上流圈子里流传开来。黄家的门普通人进不来,却挡不住同地位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上门的人是什么心思,黄老爷子心里明白。黄老爷子感激唐歌治愈了他多年的顽疾,十分敬重唐歌这位高龄名医。来黄家的人虽多,真正见到唐歌的就黄老爷子平日交好的几个朋友,或是身份贵重的人。
唐歌出手,给人治病快且准,治好的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唐歌的名声迅速被推到极高的位置。
黄老爷子的病好了,唐歌不愿意久留,便向黄老爷子辞行。黄老爷子虽然希望家里供养着一位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却不愿勉强唐歌。听说唐歌还会在京城住一段时间,连忙让曾孙黄宇给唐歌准备一套舒服的宅子,唐歌也不推辞,只说暂住,不愿意将宅子写在她的名下。黄家不勉强唐歌,唐歌能住进黄家提供的宅子里,便是与黄家交好。世道安平,有钱人都愿意与名医交好,尤其是唐歌这种专治疑难杂症的高手。
搬出黄家,搬进新宅子,唐歌点了点手头上的钱,算上黄老爷子之外的几个病人给的诊金,唐歌手上有了一笔钱。这笔钱,是原主那两个在山里刨土的儿子一辈子也赚不来的。如果唐歌现在拿着这笔钱回去,两个儿子肯定会将她当成活祖宗,争相赡养她。这样的结果可不是唐歌想要的。
唐歌留在京城,为的是等更多有钱人登门求诊。钱不是万能的,对她这次任务却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登门拜访唐歌,请她治病的人,唐歌事先都会调查清楚,有些必死之人,她不会费心思治疗,治的都是被病痛折磨多年,一直没治愈的人。
唐歌的治病对象没有穷人和有钱人之分,不同的是穷人收取一千元诊金,有钱人收取大笔诊金。而这些钱,一部分被唐歌用来买了物资,捐赠给孤儿院,不经第三方的手。
唐歌在京城一住就是两年,期间获取了大笔金钱,两年后,唐歌再上黄家,给黄老太太治好了小疾,替黄宇大哥的妻子治好了宫寒之症,将她亲手制作的养生丸送给黄老爷子和黄老太太后,辞别黄家,离开京城,前往南方。
让原主的不肖子孙逍遥了几年,时间到了。
当初是黄宇亲自接唐歌去的京城,现在唐歌南下回乡,同样是黄宇亲自护送。
黄宇今年二十六岁,性子和善,在年轻一辈里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唐歌兴许是成了快八十岁老太太的缘故,每次看黄宇,都像在看自己的孙辈。黄宇这次跟着唐歌过来,得到了黄家两位老人首肯,唐歌的年纪在黄家人看来不小了,让黄宇跟着她过来,有照顾她的意思。唐歌的身体自己清楚,不过黄家人一片心意,黄宇这个孩子又是真心实意对她好,唐歌默许了黄宇跟在她身边。相处的两年中,黄宇跟着唐歌学了不少中医药知识,唐歌有意教导黄宇,只看黄宇最后能在医学这条路上走多远。
有黄宇打点周围杂事,唐歌刚回到家乡,就见到了当地官员,受到了热情招待。
听到唐歌要捐出一亿元,为家乡铺路。前来接待唐歌和黄宇的官员如同被天上的馅饼砸中,惊喜万分。
而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十里八乡,唐歌的名字也传到了原主的两个儿子耳朵里。
………………………………
第216章 惩治不肖子孙(六)
和自己老娘同名同姓,还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捐出一亿元为家乡铺路,让原主的两个儿子嘀咕了许久。
兄弟两人想了想,也就感慨了一下,虽然捐赠者与自家老娘同名,兄弟二人可不认为自家老娘有那个本事,能在三年里挣到一亿元。
一亿元啊,那是什么概念,他们就是天天躺着不用干活,都用不完这笔钱。如果这笔钱给他们,而不是用来修路,该多好。
这么想的人不只是兄弟二人,十里八乡的乡亲里有不少人默默在心里划过这个念头。不过听说捐赠者是个老太太,曾经受过乡亲们的恩惠,现在回来捐钱修路,方便乡亲们,让大家伙十分开心。人们总是喜欢知恩图报的人。
最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官员,收到唐歌转过来的一亿元款项后,恨不得将唐歌供起来。官员在职期间给当地百姓修路铺桥,可是实打实的政绩,是要写进政治履历表中的,有政绩升迁更容易。
唐歌的举动,等于给当地官员送来了最好的政绩,能不受到十二分的重视才怪。一亿元,要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也有一部分官员打了发小财的心思,不想还没动,就被上头的人吓住了。有黄宇在一旁盯着,这些人根本不敢动。钱款到位,有各方促力推着修路,一条水泥大道连接外面的大路,很快修到了唐歌住过的小破屋门前。
要将路修宽,小破屋必须拆。房屋拆迁,势必牵扯到征收。原主的两个儿子听说老娘曾经住的小破屋要被政府征收的消息,十分兴奋。屋子虽破,只要涉及到征收,那就是一笔不小的钱。兄弟
二人琢磨着能得多少钱,得到钱以后要怎么分。为此,还大吵一架。
唐歌听到这个消息后,直说那所房子所有权归她,不需要拆迁费,直接拆了就是。
当地政府官员听了,明显一愣。原主的可怜名声太响,十里八乡不知道原主被儿子虐待的人少。政府官员听说小破房子属于唐歌后,几乎没人相信。三年前,那个可怜巴巴到处哭穷的老太太会是堂上这个气度非凡的唐大夫?
这两个形象之间差太大,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唐歌不在乎官员的态度,反倒是黄宇听说了唐歌以前的生活情况,心里很不舒服。唐歌在黄宇心中,一直是个值得尊重的涵养高的长辈,如果唐歌接受,黄宇想奉养唐歌。没想到,唐歌的亲人,却百般嫌弃她,让她一个七十多岁快八十岁的老人无家可归,黄宇心中十分愤怒。因把不准唐歌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黄宇没有动。
唐歌很满意黄宇的做法,她不动,黄宇就不动。这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黄宇没动,原主的两个儿子动了。满以为小破屋征收能分到一笔钱的两个儿子,听说小破屋的主人同意分文不取拆迁小破屋,兄弟两个气炸了肺,闹着要见政府和他们那个失踪了三年突然冒出来的老娘。
唐歌知道兄弟二人会上门,没想他们连一顿饭的功夫都等不了,就冲到政府里来找人说理。见到唐歌端坐在主位,优雅地品茶时,兄弟两人傻眼了。明明是记忆中的那张脸,给兄弟二人的感觉却完完全全不一样。
大儿子甩了自己一耳光,好像要打醒自己,再看唐歌,确定是自家老娘的脸,大儿子叫了一声妈,呆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冲击太大,大儿子根本没想过,捐出一亿元给家乡修路的人是被他们赶出家门的老娘。一亿元,他的亲娘捐了一亿元修路,是不是表示老太太发了横财。大儿子眼里闪着精光,好像有一叠叠米分色的钞票摆在他面前。他老娘死了,这些钱不都是他这个儿子的?
如果不是四周有人,大儿子恨不得大笑三声,大喊他发财了。
小儿子自从看到唐歌那一刻起,腿就软了。嘴张了好几次,都没能发出声音。他为了留下媳妇,跪在唐歌面前给唐歌磕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