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恒国度-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可以为他们立传,流传千古。

    这一句话落在大殿中诸多人耳中,眼睛顿时一亮。

    都道神仙好,唯有名利忘不了。

    没有谁是真正的太上忘情,碰到自己追求的东西,照样会趋之若鹜。神仙也逃脱不了名利。要不然,怎么可能有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的说法。

    他们是修士,但也是人,自然不可能摆脱名利的束缚。

    “陛下英明。”

    黄承彦等听到,也都会意,心中自然不可能拒绝。

    毕竟,这对于谁都有好处。

    “既然如此,那现在就开始确定今后大易王朝所需要建立的体制。必须要有足够的官员才能执掌各地。当然,在如今的永恒大陆上,以建村令建立村寨城镇,乃至是城池。这些城镇本身就是有主的。在建立体制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村寨城镇原先主人的身份地位。他们既然投靠本王,那就是有功之臣。卸磨杀驴之事,我易天行不屑为之。”

    易天行再次强调道。

    “若是用于王朝中的制度,在历史上的例子并不少。比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汉朝几乎没有多大差别,也是沿用秦朝的官制,虽然有所变动,但整体而言,依旧是三公九卿官制,延续数百年,这套制度,可以说,是一套极为完善的制度。”

    黄承彦沉吟一阵后开口说道。

    “还有,就是隋,唐,宋,明,清朝的三省六部制。这种官制,将各种职能再次细分,比之三公九卿制度更加严谨,可以说,那是世代发展的变化。能够被各大王朝沿用下去。这种职能的细分,已经是极为完善的一种官制。臣以为,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可以暂时搁置。但六部制度却值得汲取其中精华。运用于我大易王朝。”

    蔡邕身前一步,开口说道。

    他是不朽学宫的宫主,藏经阁中收集的各种典籍,可不仅仅只是古代的圣贤之言,还有来自各朝各代的史书。对于各种朝代的官制都有很清楚的了解。

    三公九卿制有其好处,独到之处。但三省六部制能一直被各个朝代延续下去,也能看的出,其取代三公九卿制是一种趋势。有其必然性。

    一则,前者朝代确立时,对于各地的统治,无法做到极致,还有分封制度在其中。综合原因,是当时的社会体制不同,以权贵世家,各大势力与君王共同治理天下。

    越到后面,以科举的制度,打破世家对朝堂,对知识的垄断。让寒门弟子同样有晋升的阶梯,打破垄断的情况,就是世家走上陌路。三省六部制得到最大的发挥。人才尽入王朝之中。

    当时的帝王,都有一种天下人才尽入吾掌中的自信。

    “恩,以前觉得六部制不合适,是因为当时的格局并不大。用不上那样的制度,现在开辟王朝,六部制可以吸收借鉴。不过,也不能全部吸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适合我们大易王朝的东西。”

    因地制宜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同样的病症,用同样的药方有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好,需要添加一味药,减少一味药。这就是体质的不同,有差异,自然会带来不同的变化。

    六部制中的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六部几乎囊括人族文明中的一切事物。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制度。

    吏部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政,可以说,可以说,这是钱袋子。

    礼部掌管的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的是选用战将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的是法律邢狱,各种案件的审核等等。

    工部则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这六部,可以说直接囊括世间大部分的事项运转。

    对于提出以六部制为王朝中官吏体系,大殿中的人并没有什么异样。也不可能反对。

    “运朝与其他王朝不同,一旦授以官职,自身就会得到天地业位加身。获得王朝气运,什么样的品阶,享受什么样的天地业位。军中由军机阁掌管,以九品军制来制定天地业位。我打算,在六部体系中再次加入九品官制。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易天行再次抛出一句话道。

    这一点与九品军制明显是相反的。

    九品军制,一星最低,九星最高。还区分天兵与天将。

    而且,这也是在给官职定品。

    “九品官制自古以来就有,意官职来确定天地业位,这种做法诩赞同。”

    贾诩颔首点点头,这是运朝之事。运朝之法,在这里,没有人比易天行更清楚。

    这是官职与品阶相连。可以一目了然。十分明了。

    “不知如何确立官职品阶。”

    吴用开口询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想法,皆可说出来。集思广益,才能将王朝制度彻底完善。”

    易天行笑着说道。

    “陛下!!”

    蔡邕上前开口说道。

    “岳父无需多礼。”易天行笑着阻止道:“还有,运朝之主,与普通王朝不同,达到什么业位,称呼也不同,运朝刚刚开辟,我大易只是王朝。所以对外对内,都是大易王朝。我身为王朝之主。为一方君王君主。按照天地业位,可称我为王上。称呼陛下,并不适合。若有封号,则称封号。现在,称呼我为王上即可。”

    天地业位,不可逾越,逾越者,在无形中就会折损气运。

    这是成为运朝之主后本能得到的一种讯息。

    这一点,大殿中的人都是不清楚的。哪怕是黄承彦,蔡邕等,也都是不知道的。毕竟,谁都没有看过运朝,谁都不知道运朝的一些忌讳,谁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摸索中前进。

    “原来如此,参见王上!!”

    大殿中诸人一阵恍然,异口同声的再次参拜。

    “平身!!”

    大易王朝不兴跪礼,除非是在某种重大场合,否则,上朝,都是以躬身长鞠为礼。

    跪拜那时清王朝时期的一种陋习,那是一种奴役的手段。要让华夏民资,炎黄子孙体内烙印下一种奴性。跪拜跪拜,跪着一身骨头就弯曲了。一身血气就跪没了。

    华夏之中,自古以来就有男儿膝下有黄金的至理名言。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人唯有君王能承受他人跪拜。在一般情况下,君王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人跪拜。
………………………………

第735章 朕即政

    礼,是华夏子民铭刻在血脉中,骨子里的传承。

    以礼法生道德。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好的君主,需要的是自己治下的子民可以挺直腰身,而不是弯曲膝盖。唯有异族,方才会重视这些跪拜之礼,因为没有那种底蕴,想要从这种跪拜中得到一种心理享受,获取那种崇高的感觉。实则,这些都不过是来自自身的自卑,不自信而已。

    自始至终,玄黄城中就没有施行过什么跪拜之礼。现在也是如此。

    “似乎王上的自称也不同于其他王朝的帝王。”

    鲁师似乎发现一件事情。

    按照规矩,开辟王朝,成为一国之主,自己的自称就会发生改变,都会将自己用‘朕’来称呼。但易天行并没有,自始至终都没有用‘朕’来作为自称。

    “是啊,莫非这其中有什么忌讳。”

    对此,其他人也生出一丝好奇,贾雨村开口询问道。

    “自古以来,在秦朝之前,什么国主君王,以‘朕’自称。朕就是政。这不过是秦始皇嬴政的自称,我怎么可能以‘朕’为自称。”

    自古以来,华夏历史上的君王都弄错了一件事情。朕不是对于帝王的专属称呼,而是嬴政对于自身的自称。政就是朕,只是用本名政字显得不好,才用谐音取字,确定为‘朕’。

    而刘邦那家伙说的好听是雄才大略,说的不好听就是个混混。根本不清楚其中联系的情况下,直接用‘朕’来自称。后来有大儒提醒。只是,这‘朕’字已经说出去,传扬天下,人人都知道,皇帝以朕来自称。没办法,他不能出口反口,打自己的脸,也就将错就错,以朕自称。

    后世王朝也就无从考证,每一位帝王都是以朕自称。这要是在秦始皇面前这么称呼,那简直就是笑话,平白会被人看轻。连自称都搞不清楚,简直就是一群白痴。

    要让他用朕来自称,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恩,我以前在儒家野史中曾经看到过一些简单的记载,确实有一些记录,不过,之前没有在意,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这么说来,‘朕’字确实不妥。”

    蔡邕听到,脑海中快速闪过一篇篇的先贤经义文章,确实有一些文章中有提起过。只是都是浅谈即止,这种事情涉及到帝王,自然不可能随便议论。甚至关于朕字由来的各种文章,古籍,全部尽可能的销毁。这种销毁,还是来自刘邦的命令。

    后世自然就不会有这方面的记载。

    现在说起,才让人一阵恍然。

    若这是事实的话,那自然,绝对不能以朕来自称。这是嬴政的称呼,不是后世帝王的称呼。叫来叫去,叫的不是自己,而是秦始皇。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既然是君王,那我就以孤王自称。若运朝晋升,可跟着进行转变。这些都是微末小节,无需太过在意。”易天行淡然一笑道。

    “王上所言在理。”

    殿中群臣答应道。

    随即,一群人在大殿中快速商议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即将实行的官制说出自己的想法。一点点的丰满制度。

    这也是开国的时间有些太过仓促,否则,这些事情不需要现在讨论,以前就应该彻底确定才行。

    这种事情没办法马虎。而且,还涉及到那些原先依附玄黄城的村寨城镇。在制定制度时,不能不将他们放进去。这是跟随自身的功臣,不能不关照。

    眨眼间,就是几个时辰过去。

    在这过程中,易天行并没有随意插嘴,而是将心神放在体内。感受着体内的变化。

    直到这一刻,才有机会亲自感受自身的变化。

    这种变化确实神异。

    “天地业位加身,这种感觉,当真奇妙,这就是建立运朝,得到气运的好处,果然美妙,果然不可思议,仅仅王朝之主的天地业位,就让我拥有三十六倍的修炼速度,虽然这三十六倍的增幅看起来不多,但却是天地业位给予,无时无刻都在加持,无需任何消耗。这是来自天地业位的力量。”

    易天行心中暗自欣喜。

    在当初建立玄黄村时,村寨之主得到气运相助,自身修炼速度比平时快上三倍。

    而达到城镇时,修炼速度再次激增,达到九倍的增幅。

    在晋升为仙城时,气运增幅的修炼速度,已经达到十八倍的惊人层次。

    这次晋升王城,再到建立运朝,得到天地业位加身。不仅整个身心都仿佛驱除一道无形枷锁,天地业位对自身的增幅达到三十六倍的恐怖层次。

    这还是没有开始气运灌体,反哺自身。否则,修为实力,自身境界都会跟着发生蜕变,得到突破。

    三十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增幅。

    这种增幅,简直就是恐怖。

    这等于修炼一天,如同修炼了三十六天,一个多月。对于法力的积累,修为的增长,都是极快,在这样的增幅下,哪怕是榆木疙瘩,都能媲美顶尖天才。

    这种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一命二运三风水。

    这修运之道,果然是相当不可思议的法门。

    “气运反哺!!”

    看着大殿中依旧在激烈争吵,快速争论的群臣。易天行并没有犹豫,将本来在一开始就可以得到的气运反哺放开压制。

    昂!!

    这一放开压制。赫然就看到。虚空气运云海中,正在兴奋遨游的五爪蛟龙突然掉头看向下方,看向朝天殿,似乎能直接看到易天行,当即就发出一声龙吟声,化为一道金光,彻底钻进虚空,出现在易天行头顶。顺着头顶,直接钻进体内。

    一层层金光如潮水般散逸而出。将整个大殿彻底覆盖在内。

    金光中,能看到,一种无上威严不断散逸,宛如真龙降临。那气机,极为可怕。

    “气运反哺,天地业位加身。气运真龙融入身躯。开辟运朝的好处终于开始降临。”

    江泥也在大殿中,只是浑身笼罩在黑袍中,显得十分神秘,本身是易天行带回来的,也没有谁会驱逐。他也没有插嘴大殿中争议的事情,注意力始终都在易天行身上。

    现在看到变化,眼中也露出惊讶震惊之色。

    气运反哺的好处绝对无法估量。

    气运在以前,是无法运用的,只能作为自身的运道,在无形中发挥作用,而一旦建立运朝,这气运,就再也不是无法运用的东西。气运加身,可以化为天地业位,可以直接进入体内,气运加身,牵引天地元气,瞬间修为暴涨。得以突飞猛进。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庞大的气运反哺,可以让自身的瓶颈瞬间化为乌有,形同虚设。毫无隐患的完成晋升,完成蜕变。以气运冲刷肉身,可以淬炼肉身等等。好处无穷,堪称是万金油。

    以易天行原先就极为恐怖的战力,在气运反哺的情况下,又将发生何等惊人的变化。

    而事实上,确实如此。

    金色蛟龙钻进体内的一刹那。磅礴的气运彻底灌注到体内。

    整个心神自然而然的进行内视,很清晰的看到体内的所有变化,五脏六腑,经脉骨骼。都清晰可见。

    尤其是在神海之中,磅礴的气运冲击下,整个神海都在剧烈波动,要不是有鸿蒙天帝塔镇压,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天地间,海量的天地元气如潮水般朝着神海汇聚。

    与此同时,整个心神,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清明。十分的清醒,以前还不理解的东西,在这一刻,很清楚就能明白,原先的问题,直接迎刃而解。

    对于功法战技的理解,变得更加轻松。

    体内的各种武道真意,自然而然的开始增长。

    不知不觉中,体内的各种武道真意,直接达到极致,似乎下一刻就可以飞出去,冲上云层中,开始渡劫,以雷劫洗练自身。

    最关键的不是这么。

    而是神海中的命窍星辰。

    一枚枚全部闪烁着璀璨的星光。

    无数神秘的道韵源源不断的融入体内,化为各种法则道韵,融入到命窍本源中,让命窍在无声无息中,纷纷底蕴暴涨。本源大增。

    对于天地法则的领悟理解,都瞬间暴涨数倍不止。

    这就是气运带来的好处。

    完全就是逆天级的。

    而最不可思议的是,体内的命窍纷纷开始发光。

    神海虚空中命窍前所未有的璀璨。

    尤其是那五道核心命窍更是如此。

    所代表的命窍星辰,绽放出璀璨神光,宛如煌煌大日。

    竟然纷纷开始以玄妙轨迹旋转,变幻,绽放出的星光交错,相互纠缠间。仔细看去,那一道道星光,就好像是星空中的画笔,完美的星轨,勾勒出一副无比神异玄妙的星空画卷。

    “命图,这是要凝聚命图。”

    易天行看到,心中也是一阵惊讶,这种变化,明显就是要开始凝聚出命图。

    这是以命窍星辰本源之力为墨,以自身意念乃至是感悟为笔。在星空中泼墨,绘制出一副无上画卷。这画卷,就是命图,命图的强大与否,完全看自身的积累与底蕴。
………………………………

第736章 命图——天帝御龙图

    核心命窍的关键就是命图强大与否的真正原因。

    在《天帝御龙经》中,依旧是以当初《御龙天经》所记载的五大核心命窍,龙鳞,龙心,龙筋,龙巢,龙骨五大命窍为根基,只是在领悟《观人经》之后,融入属于自身的独特感悟。

    这也让《御龙天经》中的核心命图――混沌龙巢,最终演变成《天帝御龙经》中的核心命图――天帝御龙图!!但其根本命窍,依旧是这五大核心命窍,唯一的区别,就是构建命图时的变化,观想命图的不同。造就出大相庭径的核心命图。

    一般而言,核心命图,只有一道。除非逆天,否则,很难突破这种界限。

    因为,核心命图一般而言,就是确定自身根基,已经决定自身的道图。命图一成,几乎囊括自身所有,其他附属命图,皆无法撼动核心命图的地位与根基。

    这已经却是确定自身道途道基。

    足以影响自身一生的过程。

    以体内五大核心命窍全部晋升到命窍境巅峰的境界,要凝聚出命图,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凝聚命图,需要领悟天地道韵,以自身心神意志为笔,以命窍本源为墨,以神海虚空为纸,泼墨出一副画卷,很多人哪怕是得到同一张命图,凝聚出来的命图都会出现不同的差异。

    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也不可能有两副完全一模一样的命图。

    而今,命窍境到命图境的一切障碍,全部都在滔天气运面前化为乌有。

    天地间的法则道韵,前所未有的清晰,完全呈现在眼前。

    突破的气机,乃至是一切因素,都达到一种完美的境地。

    “观想命图――天帝御龙图。”

    心念一动间,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开始观想。

    一副观想命图赫然出现在脑海,随着观想,自然的在神海虚空中浮现。

    可以看到,这副命图,是一种奇异的混沌之色。这混沌宛如蜂窝般有一个个孔洞。散发出一道道混沌神光,在这混沌龙巢中,赫然可以看到,一尊散发出无上威严的天帝屹立在混沌龙巢中。隐约间可以看到,这尊天帝的模样,与易天行几乎是完全相似。

    这就是易天行。

    踏立在混沌龙巢中,无数混沌神光流转,宛如盖世天帝,镇压一切。

    在混沌龙巢中,无数混沌神光流转,五颜六色的光芒在闪烁,金木水火土雷霆寒冰等等,各种力量在碰撞。

    昂昂昂!!

    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真龙在混沌龙巢中孕育而生。

    金龙,赤龙,青龙,黄龙,蓝龙。黑龙等等,一条条真龙在混沌龙巢中若隐若现,围绕着中央屹立的那尊天帝不断遨游穿梭,如同在拱卫着中央天帝。

    踏立在龙巢中,宛如能掌控亿万真龙,心念一动,万龙齐出堪称是举世无双。

    这就是天帝御龙图的无上命图。

    在观想中,只看到,五大核心命窍中投下一道道星光,在神海虚空中快速勾勒,不知不觉中,一副画卷出现在神海内,无数混沌神光在流转。

    无数道韵在交错,化为一副画卷,出现在神海上空。

    在命图凝聚的一刹那,自身外,海量的天地元气如潮水般涌入命图中,整张命图就好像是无底洞般,疯狂的吞噬着海量的天地元气。所有天地元气进入其中,都转化成一道道神异的混沌神光。在混沌龙巢中,天帝的身影极为虚幻。似乎随时都会幻灭。

    那些真龙的身影,也极为的虚幻。只是一道道幻影。

    但这命图却仿佛蕴含着另外一个空间,宛如洞天至宝。龙巢,本身就是洞天,只要愿意,可以将大批的物品送入其中,可以如洞天空间般容纳各种物品。

    构建命图的龙巢命窍,就是一道蕴含洞天的命窍,融入命图中,自然,让命图可具有宛如洞天般的能力。

    “镜月投影,融入命图!!”

    心念一动间,只看到,自星空中倒映在神海中的命窍星辰倒影,竟然在一股无形的力量下,从神海中凌空飞起,朝着命图中融入进去。

    核心五大命窍的镜月投影,都自然的融入到命图内,融入后。整道命图刹那间变得更加凝练,仿佛骤然间有了根基。

    有气运反哺下,整个天地都化为无边助力。

    凝聚命图乃至是融入镜月投影的过程,都轻松到令人不敢相信。

    而体内五大核心命窍也在第一时间与这道天帝御龙图产生联系,似乎本源相连,一道道命窍本源之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命图中。让命图自虚幻中,变得更加凝练。更加真实。不断降下命窍星光,淬炼命图。

    命图内,混沌神光如潮。一尊天帝镇压中央,而原先浮现出的万千真龙,化为幻影,在命图中闪烁,幻灭不定,一时破灭,一时再衍生而出。看起来。十分神异。

    “命图,天帝御龙图。这是最原始的天帝御龙图。要让命图具有强大的战力。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命图。”

    在命图凝聚的一刹那,易天行再次感觉到,身上似乎有一道枷锁被打开。自身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天地元气的感应吸收,都再次上了一个层次。

    天地道韵更加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举手投足,都可以发挥出惊人伟力。

    “金神命窍,融入天帝御龙图。”

    易天行心中暗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