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跳水王座-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终于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成绩,成功在新一轮的队员吸纳中进入了国家队!(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二章 又添一人
吴疆这小子来的悄无声息,先前没半点招呼。
距离上次选拔赛时的碰面,差不多已经小半年了。姚爱军之前虽然在沈铎面前提过一句,但后来沈铎并没有再来打听过,自己都以为不成了。没想到,新一轮迎新的时候,会看到熟悉的面孔。
“你小子!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姚爱军和陆航都很喜出望外。大家来自一个地方,从一个队里出来,还能继续在国家队碰面,真是缘分!
吴疆眯着眼睛笑道:“不是想给你们个惊喜嘛!来都来了,迟早看得到,要那么嘚瑟干嘛。”
一句话说的让边上正忙着的张长青听了,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小小年纪能稳得住,不骄不躁甚为难得。
吴疆是个样貌体格都很平常的那种队员,没有一点儿出挑的地方。或许正因为这样,才养成了温吞持重的性格吧。
三个抱在一块儿哄闹的少年人,每个都有自己耀眼的地方。或许他们的天赋不同,成长性不同,但却同样优秀。
说起来,同一拨前后的队员,能从一个地方队进来三个,还都这样各有特点,真是让人忍不住对扎根在江淮省的陈康平教练表示敬佩。
王大龙曾经和他聊天提起过陈康平,当年陈康平的功绩,若想留京,肯定能有个不错的位置。但他毅然决然的回了家乡,白手起家打造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
陈康平当年说:在江淮这样一个自古靠水吃水的地方,练不起来是不可能的!
江淮省的省队在他手里才捏成型,到陆航他们最多不过三代队员,能有这样的成绩,再也没有人质疑他当年放弃国家队这里选择江淮省那样一个跳水贫瘠之地。
张长青不禁觉得,之前在亚青赛上看见的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更加高山仰止起来。
吴疆的到来,让姚爱军他们平日的小分队人头又多了一个。
如今姚爱军、陆航、何涛和朱亷都是一年以上的正式队员,吴疆刚来还要在试训的队伍里待一阵子,平日训练里倒是并不完全同步。
但下了训,就难免不凑在一块儿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这下五个人里面三个是江淮省的,吃起饭来难免会不自觉的说起家乡话。朱亷忍不住开起玩笑:“哎,涛哥啊,你看看,现在咱俩就只能是聋子的耳朵,穷摆设啦!”
陆航还没反应过来,吴疆立刻就转明白了,可因为刚来又不熟,憋得耳根子发红,一脸歉意。姚爱军连忙开口:“抱歉抱歉,这不是激动嘛。要不改天教你两句,以后来我大江淮,管保人家当你是本地人,走哪吃哪儿!我们那儿口味可地道!”
“噗——这还差不多。”朱亷也不是性子别扭的人,有什么大大方方就说了。倒是这一说到吃,吃货属性的何涛就激动了。
“真的真的?你们那儿啥好吃的。下次有机会去比赛的话,我们得有目标!”
“那可多了。你老家靠海,我们就说这淡水的。听过水八仙吗?”饭桌上说吃的,那就越说越香。姚爱军故意卖了个关子。
““水八仙”?快说快说!”何涛勾起的馋虫哪里能放过。
姚爱军逗他不说话,抛了个眼色给吴疆。
吴疆笑着接了话头:“水中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角。是八种淡水湖中的蔬菜,只有我们江南地区才这么叫。有些地方没有那么丰富密集的水网,是养不出这些的。大多在以前都还是野菜呢!”
此时国内的物流还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北方的四季里,几乎看不到这些出水就蔫了的“娇气”事物。朱亷倒是知道一些,但也没吃全乎过,当下也很好奇。
“这都是吃的?莲藕、慈姑、荸荠,菱角,这个我都知道,剩下的都是什么?”
“水芹就和咱们这儿吃到的芹菜差不多吧,但长在水里,茎是空心的,有股很中药材的味儿,有些人可是吃不来的。喜欢的话,会非常喜欢。芡实就是鸡头米,这边我不知道有没有哎。”
“至于茭白……有点儿像芦苇吧,不太好描述啊。吃的应该是茎吧,炒菜炖菜,都很好吃的,鲜嫩鲜嫩。”
“莼菜嘛,这个可有名了。你们听说过“莼鲈之思”不?”
“不知道!”朱亷和何涛听得入神,两人非常同步的摇着脑袋,催促吴疆赶紧的。
““莼鲈之思”是说古代有个大官,某天看见秋风起了,到了吃莼菜鲈鱼羹的时候了,就去辞职不干了。说要回老家,不要名爵也要回千里之外的家乡吃一碗菜哎!后来还被苏东坡用了典故,怎么说来着我想想……“秋风忽忆江东行”,就是这个!莼菜现在倒是不太得见了呢。”吴疆还砸吧了下嘴巴,仿佛陶醉在曾经吃过的江南美味里。
吴疆这么摇头晃脑说一堆,连姚爱军都惊奇了!他真没想到,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吴疆,这么能说啊!
“噢……”更不用提听得入迷的朱亷和何涛两人,满脸沉醉的样子,想象这些所谓水灵灵的“八仙”们都会是什么样的美味。
何涛塞了一口米饭扒拉进嘴里,狠狠嚼了两下:“就这么说定了啊!就算没比赛,咱们有假了就去你们那儿玩!不把这八仙都吃上一遍,兄弟我可不走啊!”
“对对对!小爷我不吃一遍就不走了!”朱亷敲着碗起哄。
原本姚爱军身边聚集起来的这一小撮人,都是性格直爽合得来的朋友,吴疆虽然初来乍到,但他有个好的,从来都很低调谦让,很快便融入了他们这一小波年纪相仿的小团队中来。
试训的队员除了平时分开走的训练外,吴疆都很自然的跟着姚爱军他们一起活动,自行联系。
自从陆航进了国家队后,吴疆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一起比试过。
重新回到一个队伍里训练,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自身的差距。
吴疆能这么要求上进的闯进国家队,当然也是想要出成绩的。既然找到了差距,就要迎头赶上!
每每一起训练时,吴疆都会非常仔细认真的留意他们的动作技术,一旦有觉得不懂或者理解不了的,就赶紧求教。姚爱军他们自然不会拒绝,平日有什么相互间交流切磋的地方,都会带上吴疆一起分析拆解。
吴疆本就是个勤奋的人,得益于这样日复一日的切磋请教,成绩进展自然是一日千里。
训练、吃饭、休息、娱乐……如此这般,等到试训期结束后,吴疆已然成功的在国家队里有了自己的位置。(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三章 问题有点严重
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夏季赛季的比赛打了没多久,眼看就到了下半年的尾巴。作为一个高三狗,姚爱军来训练的时间就越发的赶了,总是来去匆匆。
这天,是周日,下了训练后,姚爱军和大伙儿打了个招呼,晚饭都没吃就走了。
晚上沈铎来寝室找人说下个月训练安排的时候,便没找到人。
“爱军呢?去澡堂了?”沈铎看着寝室里的几个人有点奇怪,队里同寝室的人基本上都集体活动,吃饭、洗澡、训练基本形影不离。今天陆航、朱亷他们几个都在,唯独缺了姚爱军。
“他回学校了,高三了他们学校抓的可紧了,周一早上有早课,怕赶不及,晚上就干脆过去那边上上晚自习。”朱亷还有一句没说的就是,在国家队的寝室里,姚爱军看书的效率肯定不如在学校。
沈铎哦了一声,就先在名册上把姚爱军的名字圈了一下,开始给寝室里剩下的几人讲了一通。
说实话,现在队里的整体情况来看,姚爱军他们宿舍可以说是成绩素质最好的,也是最有潜力的。无论陆航还是何涛,还是不算特别起眼的朱亷,平日里在队上的成绩都非常稳固突出,尤其是年纪小,可发展空间非常大。
加上姚爱军对训练安排又极为有见地。
所以沈铎才常常拿训练计划来他们寝室这儿先说一遍,有需要调整的就及时改了。
说说画画的,聊了快一个钟头,沈铎才施施然的收起了文件夹:“那就先这样,你们早点歇着。回头爱军哪里,陆航你通知他。有不清楚的,让他来我这儿问。”
“好的,沈队你放心吧。”朱亷顺手扔了个橘子给沈铎,沈铎笑笑揣兜里就走了,出门还不忘给他们几个小的把门带上。
接了胡友亮的班当队长也有几年了,沈铎现在越来越能够理解当年胡友亮行事的风格,对以前不曾注意过的小细节都渐渐变成了习惯。
他不仅是队员们的队友,更是大管家,上传下达,带着成熟或不成熟的队员们稳定军心,照顾好了解好每个队员,都是他的责任。
沈铎回去的时候总觉得哪里有点疏忽了。等洗完澡回来后,拿着笔在桌上整理训练报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哪里。
是姚爱军!
从9月进入高三后,姚爱军的训练缺勤情况已经严重亮红灯了!
尽管姚爱军的训练成绩一如既往的稳定拔尖,但他的缺勤次数已经严重到足够违纪处罚了!
沈铎摊开记录本,揉了揉眉心。
这个问题,他和教练讨论过。教练那也很没办法。一方面,姚爱军的成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不管是他还是教练,都想看看姚爱军这样的“尖子生”能够发展成什么样!
沈铎在队里已经算是大龄了,随着胡友亮的退役,同期的队员还在坚持的没有几个了。对他们来说,未来会怎样,今后的大半人生是什么颜色,都已经成为摆在桌面上的话题。
他心里比陆航那帮小崽子要看的更实际。
他和张教练,陈教练一样,都想知道姚爱军最后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第二天,沈铎心里挂着事,训练的时候也就没那么用心。跟着练了几轮,就跑去边上找教练去了。
张长青看见他过来,眼睛从计分表上挪开看了他一眼:“有事?”
“嗯。教练,想跟您说个事儿。方便吗?”
沈铎很少有这样说话前先问一声的,可见事情在他看来有些难以抉择。
张长青略略有点奇怪,收了手里的本子交给身边的助教:“小陈你这儿盯着点,我跟沈铎出去聊几句。”
沈铎跟在他后面出去,两人找了个清净的角落,张长青问道:“说吧,怎么了?”
“是姚爱军。”沈铎把发现的问题跟教练说了一遍。“您看,现在他每周只能抽出一天半的整时间,周一到周五,晚上都有晚自习,以前还能偶尔过来下下水,现在几乎都不行了。”
“上个月我们在广东那边的比赛,他也因为要考试没去成;上上个月的集训也是;这样下去,要影响他今年的出赛资格分了。”
张长青抽了个烟出来点上,沉默了一会儿。这些事他能不知道吗?不光他知道,大龙王那也明白。千方百计把这小子挖来,大龙王的关注一刻都么放松过。
姚爱军是他们心目中的未来之星,甚至想过将来让他成长为这支队伍的灵魂。
但他们的计划终究是以姚爱军全力以赴投入在职业跳水这个项目上为前提的。姚爱军这两年来的努力,他们都看在眼里。再忙再累,学习一刻都没有落下过。
跳的比谁都好,心也比谁都要强啊!
高考在姚爱军心里的地位一点都不比跳水少一分一毫。他们没有理由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孩子放弃学业吧!
“还有半年,只要爱军这孩子训练成绩在那,别的都好说。至于大赛资格,只要资格赛上能跳上第一第二,基本上也都能拿到的。”张长青安慰沈铎,也像是说给自己听。
是啊,重要的大赛,在资格赛里都有直达门票,就像获得全国冠军赛前三就直接晋级全国锦标赛。大部分的重大赛事都是有这种晋级名额的,只要资格赛通过就可以直接晋级。
“可是,这样队里其他的队员怎么带?”沈铎担心,纪律的存在就是给队员们一个约束,而这个约束的前提,必须一碗水端平。姚爱军的缺勤总要有个处理办法才能服众。
训练时间缺席,就同样减少了队里之间的交流。来去匆匆,难免会有闲言碎语。
“队员?跟他们说,来了国家队,就一个标准,给我拿成绩说话!至于那小子的缺勤……让他开个假条,该罚该扣的补助都扣掉,非定级的比赛,减少他的出赛。就这样吧!”
张长青的处罚措施看起来严厉,但都不伤筋动骨。说扣罚,但姚爱军缺钱吗?自从亚青那事儿出来,大家都模模糊糊的知道,姚爱军背后有能耐不小的人撑他。说限赛,参与运动员定级的赛事一项都不缺。
这是张长青能给他做出的最大保护了。
张长青说完就像不耐烦一样的走了。
沈铎看着教练走远的背影,低声自语:“可是教练,不是半年啊!高考只是开始,不是结束!”(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四章 曙光
随着高三的步伐越来越紧,架在脖子上的那个名为高考的大刀也越来越沉重。姚爱军知道自己的下水训练严重不足,只能平日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学校的体育馆做一做陆上训练,保持自己的身体状态。
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他重生一遭后对他“不离不弃”水感格外的强大,能够在这样的状态下还支撑起自己的动作水平,每周去队里跟训的时候,都能在训练时保持住状态。
为此他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曾经他知道的“体教结合”都是在一个闭环体系中进行的,有足够的外在条件完成领队、教练员、辅导员、管理人员等的支持配合,才能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每日作息。
但在现在,他在校的情况下只能给自己做教练员,跟着学校的正常升学教学来做“辅导员”的角色,剩下的专业方向都借助国家队那边的力量。
这样三方分开,都无法闭环的配合,事倍功半。姚爱军不得不花费成倍的力气来坚持住自己的信念与梦想。
至于其他,他甚至没有时间也不敢去细想。
考上大学后怎么办?现在“体教结合”概念才初生没多久,仍然停留在少部分决策者的案头待讨论。根本就没有实际推动的力量在操办。
他想过找朱曦枫,找到愿意投资的经济力量。然而,自己“已知”的那所第一学府,人家愿意接受这样的投资吗?
就算这一切都搞定,这样的机构,教学资质和参赛资质,有关部门能批准吗?
这一切,姚爱军都无暇顾及。
此时的姚爱军还抱有着十分天真简单的想法。他认为既然历史的车轮“曾经实现过”,那么在人力推动时肯定可以实现的!
好在努力的人总是被命运偏爱一些。
借着亚青赛打响产品品牌形象的朱曦枫,赚的盆满钵满。紧接着就想起了一年前对小兄弟的承诺。既然想做俱乐部,咱们就要做好!
跑商业他熟可体育不懂行啊!但不懂没关系,有人懂就可以了。
姚爱军还在省队借训的时候,都是由陈康平帮他前前后后的照料,朱曦枫自然也在姚爱军口中知道这位教父级的大神,只不过素未谋面罢了。
朱曦枫找上门的时候,陈康平给游泳班的孩子们上课。
朱曦枫连着去了一周,每天都默不作声的坐在看台席的角落里观察。看看这位老教练是否如姚爱军口中说的那般神奇。
眼见为实,陈康平对跳水的热情从未因为时光退去。在那群毫无基础的孩子面前,陈康平循循善诱,训练在他手里变得非常简练通透。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手打造出现如今的江淮省跳水格局吧!
朱曦枫愿意帮助姚爱军实现理想,但也不是个盲目的人。在确认陈康平是那个可以和他一起挑起这个事情的人之后,他在一天训练结束后,找上了陈康平。
“陈康平陈教练是吗?您好,我是姚爱军的朋友,想和您聊点儿事情。您看方便吗?”
眼前这个年轻人比姚爱军看着大上不少,一副成功的商务人士的模样。但谦逊和气,颇为儒雅,陈康平便把人带到了自己在体馆的休息室。
“时间比较晚了,一会儿体馆就要落锁,你先坐吧,有什么事吗?”陈康平问道。
朱曦枫大致介绍了下自己,说了下姚爱军曾经的设想和难题,并未过多谈及姚爱军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关系,只说是姚爱军要好的朋友。
“您看,按照爱军现在的成绩,如果一味跟着国家队的训练走,他这么多年在学业上的努力就浪费了。而如果顾着学业让他失去跳水这块,也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吧。陈教练,您说是吗?”
陈康平手里的烟燃了有一半,老长的烟灰掉在桌上,他跟着朱曦枫说的话思索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爱军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好了啊!”
“去年他回来考试的时候,就和我说过这个事情。问我哪个重要,唉不瞒你说,虽然我教他跳水,看他比赛,亲眼送他去国家队,但我跟他讲的,其实一样!能进学,就不要放弃。”
“你说的这个俱乐部模式,也是我和他说起来的。其实80年代末,“体教结合”的概念就有人提出了。我从上面下来的时候,也想过这么做。一开始的前两年,我四处想找学校合办,但难啊!真的是,太难了!”
陈康平的眉间透露出深深的疲惫。
“陈教练,现在是90年代了。您看,现在国家经济条件也好了,家家户户都一个孩子,咱们这样专业训练的路子,还能坚持多久?体教结合终究是未来的趋势啊!”
“我想在此向您发出邀请,就像您当年一手打造起江淮省跳水队那样,我们联手打造出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再次创造一个奇迹之队!您愿意吗?”
陈康平手里的香烟抖落在桌上。
再次创业,打造一支奇迹之队!陈康平仿佛听见自己全身血液都在沸腾,的确,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是他从未忘记过的梦想!
陈康平伸出苍老却依旧有力的大手握住朱曦枫:“好!那体育局这边的路子就让老朽来给你淌一淌水。”
从三月到九月,整整半年时间,陈康平和朱曦枫都在找寻合适的合作院校。有的院校愿意尝试,但却不具备申报单位资质有申报单位资质的,却又不满足陈康平他们心目中对教学任务的定位。
直到陈康平想起来他在教育系统也有熟人呢!姚爱军之前请来看比赛的徐大教授,可是和自己有过那么点交情的嘛!
陈康平翻着自己的电话本,找到徐教授的电话。
在徐教授的牵线搭桥下,陈康平终于圈定了那所在庚子赔款下建立起的第一高校。只有这样的底蕴才具备足够的行政资质,对接体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能够申请培训运动员资质的注册单位。
再来就是洽谈立项,陈康平一遍遍的往主管部门跑申请。好在“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体教结合”的理念也一直是主管部门想试行的,多方努力下,一轮轮的谈判磋磨后,终于拿到了办学资质。
以高校为注册单位,在教育体系下与中小学挂钩,形成小、中、高一条垂直的培养机构。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五章 有惊喜哦?
高三的时间过的格外的快,比如每周从队里回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身边的同学又不一样了一些。
之前还在复习极限、向量、指数对数,一眨眼过了没两周,人家手里已经开始做圆锥曲线方程了。更有些能力强劲的同学们,手里已经在接触大学里要用的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等拔高部分的知识点。
这些“真学霸”总让姚爱军觉得,自己每周一天多的训练时间仿佛去掉了一两个月吧
待进入第一轮模拟考试后,学校开始安排给学生们梳理报考志愿。姚爱军这样挂着借读的学生,老师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一个个叫去办公室里面谈。
对于班主任吕英明来说,这个叫做姚爱军的借读生又格外特殊。
附中每年都有不少借读的学生,因为父母在京工作,不得不跟读在市内的学校。但这种学生一般都会在高三回当地备考,毕竟北京市的高考是地方卷,考点和教材都不同,最晚也会在第一轮模拟前回去。
然而姚爱军却只提前一个月回去,参加最后一轮的当地模考和答疑。吕明英对这个学生很担心。
最初学年主任带着姚爱军来他们班的时候,他是很好奇的,主任说这个转学生是体育生,但成绩非常好。他心里想的是,体育生中的拔尖能好到哪里去。
但姚爱军却在每一次的分班轮转中,一直稳稳的坐在一班教室。姚爱军不是班里唯一一个特长生,但却是是最特殊的。
别的孩子有练琴、跳舞、下棋的,都会在高三降低自己的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